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后脑利钠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变化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崔丽杰 李占全 +4 位作者 袁龙 张薇薇 赵鸿梅 彭妍钰 丁建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及术后静脉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48h后帆浆脑利钠肽(BNP)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及rhBNP的安全性。方法选择7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rhBNP治疗组(A...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及术后静脉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48h后帆浆脑利钠肽(BNP)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及rhBNP的安全性。方法选择7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rhBNP治疗组(A组)和牛理盐水对照组(B组)。两组患者均行直接PCI术,A组:PCI术中及术后静脉应用rhBNP,先按1.5μg/kg负荷剂量静脉推注(〉3min),后按0.01μg·kg^-1·min“静脉滴注,持续48h;B组:PCI术中及术后应用牛理盐水静脉滴注同期对照。同时观察静脉应用过程中患者有无血压下降、头痛、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两组在PCI术前、术后检测血浆BNP及CK—MB浓度。结果(1)B组血浆BNP浓度高峰在PCI术后24h出现。在PCI术后156h两组血浆BNP浓度[B组(137±24)ng/L,A组(115±3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2)A组术后60h CK—MB较B组明显降低(P〈0.0S)。(3)相关分析显示,BNP与性别(r=0.303,P=0.024)、年龄(r=0.522,P〈0.001)呈正相关,与体质量(r=-0.504,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r=-0.317,P=0.032)呈负相关。(4)A组在应用rhBNP中出现不良反应14例,B绀为1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4)。结论AMI患者PCI同术期应用rhBNP安全可行;应用rhBNP可能减轻心肌损伤;血浆BNP浓度女性较男性高,与年龄旱正相关,与体质量、LVEF旱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利钠肽 肌酸激酶 同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氧液预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肌钙蛋白Ⅰ和心肌酶学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景桂霞 于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90-192,共3页
目的观察高氧液预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例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麻醉后切皮前(T0)至心肺转流(CPB)开始后10min,静滴复方氯化钠注射液10ml/kg;观察组给... 目的观察高氧液预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例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麻醉后切皮前(T0)至心肺转流(CPB)开始后10min,静滴复方氯化钠注射液10ml/kg;观察组给予相等容量的高氧液。分别于T0、CPB开始后1h(T1)、主动脉开放后2h(T2)、24h(T3)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HBDH)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结果与T0时比较,两组T1、T2、T3时心肌酶和cTnI测定值均增高(P<0.05)。两组间比较,LDH、CK-MB在T2、T3时,CK和cTnI在T1、T2、T3时,HBDH在T1时,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多巴胺用量,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氧液预处理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酶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液 心肌保护 再灌注损伤 心肌肌钙蛋白Ⅰ 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同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术后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3
作者 钟步云 杨荣伟 +1 位作者 吴建平 施莉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5期217-220,共4页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损伤与各生化标志物动态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动力学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32 例心脏手术病人(心脏手术组)、80例健康者(对照组Ⅰ)和80 例骨骼肌损伤者(对照组Ⅱ)进行血清CK,CK-...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损伤与各生化标志物动态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动力学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32 例心脏手术病人(心脏手术组)、80例健康者(对照组Ⅰ)和80 例骨骼肌损伤者(对照组Ⅱ)进行血清CK,CK-MB,LDH,α-HBDH,AST和cTnT的测定。结果:对照组Ⅱ中AST、CK、LDH、α-HBDH、CK-MB与对照组I比较均有显著差别,而cTnT仅1 例有所升高。心脏手术后各生化标志物均有较显著升高,其中cTnT、CK-MB升高尤为显著,cTnT高峰平均值较参考值高出28倍,CK-MB高峰平均值较参考值高16 倍。心脏手术后cTnT升高最快,6 h 其活力达高峰,持续1~3 d;CK-MB12 h 活力达高峰,持续1~2 d,其余生化标志物升高较迟,持续时间亦较长。结论:cTnT是心肌缺血损伤最具有意义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理学 天冬氨酸转氨/血液 乳酸脱氢/血液 肌酸激酶/血液 肌酸激酶同工酶类/血液 羟丁酸脱氢/血液 肌钙蛋白/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K-MB/CK倒置22例CK-MB质量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建芸 石玉玲 +3 位作者 李林海 曾兰兰 李晓 何洁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3148-3149,共2页
目的:在CK-MB/CK倒置时,通过对CK-MB质量及其活性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提供准确的结果。方法:样本先用日立7600/或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CK、CK-MB活性,检出CK-MB/CK倒置者再立即进行CK-MB质量测定。CK-MB质量采用免疫化学发... 目的:在CK-MB/CK倒置时,通过对CK-MB质量及其活性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提供准确的结果。方法:样本先用日立7600/或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CK、CK-MB活性,检出CK-MB/CK倒置者再立即进行CK-MB质量测定。CK-MB质量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CK-MB活性采用选择性抑制法进行测定,并用(x±s)表示测定结果。结果:22例CK-MB/CK倒置的患者中,CK-MB质量平均水平为(6.88±19.96)ng/mL,CK-MB活性平均水平为(176.00±150.51)U/L。CK-MB活性及其质量的样品均数与总体均数进行t检验,CK-MB活性差异有显著性(t=5.059;P=0.000);CK-MB质量差异无显著性(t=0.700;P=0.471)。结论:CK-MB/CK倒置时,CK-MB活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使测定结果远远高于真实值,出现假性升高的检测结果给临床造成误解,而CK-MB质量能够避免干扰,测定结果更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酸激酶 同工 的质量测定 的活性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药爆炸复合烧伤大鼠CK-MB与心肌MPO变化
5
作者 余又新 方林森 +1 位作者 胡德林 汪昌荣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275-277,共3页
目的 探讨烟花火药爆炸复合烧伤大鼠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 (CK MB)与心肌髓过氧化物酶 (MPO)活性的变化。方法 Wistar大鼠 12 8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 =8)、烧伤组 (n =4 0 )、爆炸伤组 (n =4 0 )和复合伤组 (n =4 0 ) ,分别致伤形... 目的 探讨烟花火药爆炸复合烧伤大鼠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 (CK MB)与心肌髓过氧化物酶 (MPO)活性的变化。方法 Wistar大鼠 12 8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 =8)、烧伤组 (n =4 0 )、爆炸伤组 (n =4 0 )和复合伤组 (n =4 0 ) ,分别致伤形成大鼠 2 0 %体表面积Ⅲ度烧伤、火药爆炸伤和两者复合伤。动态观察大鼠伤后 1、3、6、12、2 4h血浆CK MB ,心肌MPO活性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复合伤组较单因素致伤组大鼠血浆CK MB升高明显 ,心肌组织MPO活性呈类似变化 ,CK MB与MPO有相关性。结论 烟花火药爆炸复合烧伤对大鼠心肌的损害较单纯烧伤或爆炸伤更为严重 ,提示烧伤和爆炸伤有协同致伤作用 ;创伤后中性粒细胞的异常激活参与烟花火药爆炸复合烧伤后心肌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肌酸激酶同工 心肌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