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功能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测试装置的研究
1
作者 秦伟 左永刚 伍驭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1年第6期54-56,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集曲柄滑块机构、曲柄摇杆机构的运动学参数、动力学参数及速度波动为一体的测试装置.
关键词 机构 运动学参数 动力学参数 测试装置 实验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mulink的偏置曲柄滑块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勇 王卫华 +1 位作者 李志刚 张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6-191,共6页
针对工业生产中曲柄滑块机构的参数化设计要求,根据偏置曲柄滑块机构的实际物理模型,推导了机构各部分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关系,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的机构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了机构各部分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周期曲线。... 针对工业生产中曲柄滑块机构的参数化设计要求,根据偏置曲柄滑块机构的实际物理模型,推导了机构各部分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关系,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的机构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了机构各部分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周期曲线。为相关机械产品设计过程提供了一种快速修改原始设计参数以达到理想物理性能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柄滑块机构 参数 运动学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六自由度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标定对比 被引量:2
3
作者 皮阳军 王骥 胡玉梅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22-1426,共5页
为了研究并联六自由度机构不同标定方法的适用性,依据运动学标定和动力学标定,分别建立了并联六自由度机构的标定模型,并通过数值仿真对标定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学标定方法对提高机构运动正解精度更为有效,正解误差比... 为了研究并联六自由度机构不同标定方法的适用性,依据运动学标定和动力学标定,分别建立了并联六自由度机构的标定模型,并通过数值仿真对标定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学标定方法对提高机构运动正解精度更为有效,正解误差比动力学标定的结果小4.9%,有利于传统的基于关节空间的并联机构控制策略;动力学标定方法对提高机构动力学模型精度更为有效,关节驱动力误差比运动学标定的结果小5~25N,更适合基于工作空间的并联机构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六自由度机构 结构参数 标定方法 标定精度 关节空间 动力学标定 运动学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刺激下食指运动学及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邵宏伟 贺缨 +1 位作者 雷霆 张恒第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0年第4期308-312,共5页
目的考察冷刺激对食指运动学及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为减少对食指屈伸的影响,采用高速摄影仪记录食指屈伸运动过程的方法,记录食指在自然状态和冷水刺激两种情况下的屈伸运动,通过自行编写的程序对视频文件进行处理,得到食指各关节角... 目的考察冷刺激对食指运动学及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为减少对食指屈伸的影响,采用高速摄影仪记录食指屈伸运动过程的方法,记录食指在自然状态和冷水刺激两种情况下的屈伸运动,通过自行编写的程序对视频文件进行处理,得到食指各关节角度随时间的变化,最后通过一个包含两块肌肉(FDS:flexordigitorumsuperfi-cialis,FDP:flexordigitorumprofundus)的肌骨骼模型计算得到肌肉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冷水刺激后,食指第二关节在屈伸过程中的平均角速度变小。冷水刺激前后,FDP肌肉力没有太大的变化,而FDS肌肉力在弯曲结束时增加了1倍左右。结论本文通过影像结合图像处理的方式得到了食指在屈伸过程中的轨迹信息,并通过简化建立了连接食指表观信息与内部肌肉力的计算模型,进一步讨论了冷水刺激前后食指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指 运动学 动力学 冷刺激 肌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传感器获取动力学参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帅波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78-378,共1页
目的传统获取动力学参数的方式是通过测力台的力学数据和红外捕捉获取的运动学数据经过逆动力学计算得到。近些年来,惯性传感器获取运动学参数方法也逐渐成熟。介绍使用惯性传感器获取动力学参数的主要研究方法和使用惯性传感器获取动... 目的传统获取动力学参数的方式是通过测力台的力学数据和红外捕捉获取的运动学数据经过逆动力学计算得到。近些年来,惯性传感器获取运动学参数方法也逐渐成熟。介绍使用惯性传感器获取动力学参数的主要研究方法和使用惯性传感器获取动力学参数的具体指标。方法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以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相关检索词和Kinetic、Inverse Dynamic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范围为1985~2020年,最终筛选得到16篇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传感器 动力学 检索范围 动力学参数 运动学参数 进行检索 数据库 测力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rousel卷取机主机结构及运动、动力参数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姜世平 焦时光 +1 位作者 张娜 周继海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8-21,共4页
分析了Carrousel卷取机的传动原理,详细阐述了该卷取机主传动、卷筒、旋转机构、锁定系统及活动支承的结构形式,计算了卷取机传动系统的运动学、动力学参数,为系统动态精度分析计算和结构设计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Carrousel卷取机 结构分析 运动学参数 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机器金枪鱼巡游的动力学仿真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宏 竺长安 +4 位作者 尹协振 邢晓正 程刚 张屹 曾议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07-212,共6页
利用大摆幅细长体理论,结合水动力学理论、能量守恒原理及效率理论,并对经典叶素理论进行修正,研究仿生机器金枪鱼游动的力学机理。建立机器金枪鱼的运动学物理模型,推导出动力学方程和效率计算公式。通过MATLAB仿真软件数值求解动力学... 利用大摆幅细长体理论,结合水动力学理论、能量守恒原理及效率理论,并对经典叶素理论进行修正,研究仿生机器金枪鱼游动的力学机理。建立机器金枪鱼的运动学物理模型,推导出动力学方程和效率计算公式。通过MATLAB仿真软件数值求解动力学方程,获得机器金枪鱼的位移、速度和推进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仿生机器金枪鱼的运动学参数对游速、推进力和平均效率的影响,为如何提高水下推进器的游速、推进力和效率提出一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摆幅细长体 动力学 效率 MATLAB 仿真 运动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平移刚柔混合并联机构优化设计与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朱伟 时宽祥 +2 位作者 王烨 沈惠平 段恩业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17-425,共9页
提出了一种三自由度绳驱动并联机构,其包含3组同组平行、异组交叉结构的绳系支链和1组被动弹性支链,具有轻质量、高加速度、大工作空间等特点。基于封闭矢量方法推导了机构运动学方程,并分析了机构可达工作空间和任务工作空间以及中间... 提出了一种三自由度绳驱动并联机构,其包含3组同组平行、异组交叉结构的绳系支链和1组被动弹性支链,具有轻质量、高加速度、大工作空间等特点。基于封闭矢量方法推导了机构运动学方程,并分析了机构可达工作空间和任务工作空间以及中间弹性支链对工作空间范围的影响;基于达朗贝尔原理推导了机构的平衡方程,利用边界搜索法、控制变量法建立了中间弹性支链的结构参数与绳索驱动力之间的关系,在保证机构满足高加速度及任务工作空间的条件下,以绳索的驱动力为优化目标对弹性支链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确定了合理的弹簧弹性系数和初始长度。采用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机构的动力学方程,并通过联合Matlab数值计算与ADAMS仿真验证了动力学方程的正确性。最后,基于优化结果设计了试验样机,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机构运动学方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绳驱并联机构 运动学 参数优化 动力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式分插机构动力学试验台的研制 被引量:5
9
作者 刘丽敏 李革 +2 位作者 赵匀 张国凤 陈建能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4-136,共3页
分插机构是插秧机的核心工作部件,其性能决定插秧机插秧质量、工作可靠性和栽插秧频率,也是插秧机作业时重要的振动源。为此,通过对分插机构的动力学分析,得出需测试的动力学参数,设计出具有测试分插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的试验台,并... 分插机构是插秧机的核心工作部件,其性能决定插秧机插秧质量、工作可靠性和栽插秧频率,也是插秧机作业时重要的振动源。为此,通过对分插机构的动力学分析,得出需测试的动力学参数,设计出具有测试分插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的试验台,并对试验台的通用性和测量电路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台 机构动力学 旋转式 动力学参数 研制 分插机构 动力学分析 机构运动学 插秧机 工作部件 插秧质量 测量电路 振动源 可靠性 通用性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牛锥-46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仓 方明宝 +4 位作者 沈杰 吴炳生 孟秀珍 周伟澄 张秀平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CAS 1995年第2期16-18,共3页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黄牛肌注锥-461mg/kg后10、20、30、45min;1、1.5、2、3、4、6、8.12、24h血浆中锥-46浓度。经PKBP-NI程序与3P87程序拟合,锥-46在黄牛体内的代谢符...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黄牛肌注锥-461mg/kg后10、20、30、45min;1、1.5、2、3、4、6、8.12、24h血浆中锥-46浓度。经PKBP-NI程序与3P87程序拟合,锥-46在黄牛体内的代谢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其主要动力学参数为:T1/2α100.9min,T1/2β1291.4min,T1/2Ka7.825min,AUC164.8μg·min/ml,Tp27.41min,Cmax0.339μg/ml。提示黄牛对该药物吸收迅速,消除缓慢,在血液中滞留时间较长,故对伊氏锥虫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牛 锥—46 药物代谢动力学 黄牛 肌肉注射 血浆 浓度 药物 参数 伊氏锥虫 杀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电刺激联合肌力训练对髌股关节痛患者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姚英策 赵建斌 +6 位作者 杨晓巍 吴菁 薛博士 王霞 杨辰 郑亮亮 周志鹏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7-684,共8页
目的探讨6周肌肉电刺激联合肌力训练对髌股关节痛(patellofemoral pain,PFP)患者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方法招募46名PFP患者,随机分为肌力训练组(muscle strength training,MST)和肌肉电刺激联合肌力训练组(electrical muscle stim... 目的探讨6周肌肉电刺激联合肌力训练对髌股关节痛(patellofemoral pain,PFP)患者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方法招募46名PFP患者,随机分为肌力训练组(muscle strength training,MST)和肌肉电刺激联合肌力训练组(electrical muscle stimulation,EMS),进行为期6周、每周3次的干预。通过膝前痛量表(anterior knee pain scale,AKPS)测试患者膝痛程度,通过红外动作捕捉系统、测力台以及表面肌电测试仪采集受试者干预前后落地起跳动作中膝关节运动学、动力学以及表面肌电数据,采用2×2混合设计方差分析确定两组干预前后各因变量之间的差异。结果与干预前相比,EMS组AKPS评分、股内侧肌激活程度、股内外侧肌肌肉激活比值、膝屈曲最大角度和伸膝力矩峰值在干预后均显著增加,膝最大外展、外旋角度和力矩在干预后显著降低;MST组AKPS评分、膝屈曲最大角度和伸膝力矩峰值在干预后均显著增加,膝最大外展、外旋力矩在干预后显著降低;干预后组间比较发现,EMS组AKPS得分、股内侧肌激活程度和股内外侧肌肌肉激活比值均显著高于MST组,且膝外展最大角度显著低于MST组。结论肌肉电刺激联合肌力训练有助于更好地平衡股内外侧肌肌肉激活,纠正跳跃落地动作时膝关节产生过大的外展角度,进而可能更有助于改善PFP患者的疼痛及下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股关节痛 运动康复 肌肉电刺激 肌力训练 运动学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重载码垛机器人动力学仿真 被引量:7
12
作者 顾聪聪 刘送永 +1 位作者 姚遥 赵明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86-194,共9页
目的为了实现大重量、大体积木门等板状物品的快速搬运与包装作业,设计一种适用于高速重载条件下的六自由度码垛机器人。方法针对该机器人,对其关键部件进行选型,通过D-H参数法建立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并进行正逆运动学分析;求取机器人... 目的为了实现大重量、大体积木门等板状物品的快速搬运与包装作业,设计一种适用于高速重载条件下的六自由度码垛机器人。方法针对该机器人,对其关键部件进行选型,通过D-H参数法建立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并进行正逆运动学分析;求取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得到机器人所能达到的极限位置,为机器人的布置方案提供参考;运用ADAMS软件建立码垛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对其在将木门进行搬运包装时危险工况进行仿真分析。结果得到码垛机器人处于最大臂展的危险工况下,大臂所受力及力矩最大,所受力及力矩最大值分别为12.9 kN,13.5 MN/mm。为进一步探究大臂的力学特性将大臂进行柔性化处理,得到大臂的力和力矩波动变化,以及最大动应力点,大臂所受力和力矩波动的最大值分别在z方向及y方向处,最大值分别为621 N,895 kN/mm。结论机器人各关节所受力和力矩变化无明显突变,所受刚性冲击较少;证明了在高速重载条件下大臂设计的合理性,为机器人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及轻量化设计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垛机器人 D-H参数 运动学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身装备对下肢关节力学、软组织振动和肌肉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傅维杰 黄灵燕 +2 位作者 夏锐 王熙 刘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54-861,共8页
目的:探讨冲击负荷较大的落地反跳过程中,紧身装备作为外加干预因素对运动表现、下肢关节力学特征(运动学、动力学)、软组织振动和主要肌群活动的影响,找寻它们之间的系统关联。方法:选取12名体育教育专业男性运动员,每位受试者随机穿... 目的:探讨冲击负荷较大的落地反跳过程中,紧身装备作为外加干预因素对运动表现、下肢关节力学特征(运动学、动力学)、软组织振动和主要肌群活动的影响,找寻它们之间的系统关联。方法:选取12名体育教育专业男性运动员,每位受试者随机穿着紧身裤和对照裤完成三种高度(30 cm、45 cm和60cm)下的落地反跳,并同步采集下肢运动学、动力学、股四头肌/股后肌群振动信号及下肢各肌群肌电信号。结果:穿着紧身裤减小了在落地反跳过程中髋关节的屈曲角度和角速度特征(P<0.05),但未对力量输出(关节力矩、功率、刚度)和反跳高度产生显著影响。然而,紧身裤的介入却能够显著减小股四头肌和股后肌群软组织的振动、增加各自的阻尼系数(P<0.05),同时有条件地减小触地各阶段股直肌和股二头肌的肌电振幅。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紧身装备能够改变髋关节的运动学特征,但并没有提高力量和弹跳表现;能有效衰减软组织振动、减小肌肉活化,有利于减缓长时间的疲劳积累,对降低能耗和提高运动舒适性带来积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身装备 运动学 动力学 软组织振动 肌肉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曲膝行走步态对下肢力学、肌肉力和肌肉激活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砚麟 王克义 +2 位作者 章梓星 马春龙 莫宗骏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63-1372,共10页
单曲膝行走步态是人体某一条腿受伤后的主要行走步态,针对目前关于单曲膝行走步态下的下肢运动生物力学特性研究较少的问题,本文对单曲膝行走步态对下肢的运动学、动力学、肌肉力和肌肉激活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利用FAB无线运动动作捕... 单曲膝行走步态是人体某一条腿受伤后的主要行走步态,针对目前关于单曲膝行走步态下的下肢运动生物力学特性研究较少的问题,本文对单曲膝行走步态对下肢的运动学、动力学、肌肉力和肌肉激活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利用FAB无线运动动作捕捉系统及力学评估系统采集下肢运动的相关数据,将在正常行走步态和单曲膝行走步态下采集到的数据作为驱动数据输入3-D人体模型,并结合建立的下肢运动学、动力学和肌肉力模型进行分析单曲膝行走步态和正常行走步态下的生物力学特点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常行走步态相比,在单曲膝行走步态下,下肢关节角的运动范围减小;在步态周期的早期,除髋关节屈伸外,各关节的驱动力矩均显着增加;在步态周期的后期,膝关节和踝关节的驱动力矩显着降低,且半膜肌、半腱肌、股二头肌、长内收肌、臀大肌、髂肌、腰肌、股四头肌、股直肌和胫骨前肌的肌肉力和激活度增加明显,但比目鱼肌和胫骨后肌的肌肉力和肌肉激活度减小。研究结果增添了在单曲膝行走步态下下肢的生物特征数据,并为康复医疗技术和下肢康复设备的开发提供了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曲膝行走步态 运动学 动力学 肌肉 肌肉激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成期沉积盆地运动学定量分析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生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1期173-176,共4页
形成期沉积盆地的构造分析,一般包括几何学分析和力学分析。力学分析又由运动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两部分内容组成。运动学分析主要研究沉积盆地的运动轨迹、运动速度、运动加速度等物理量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的关系。动力学分析则主要研... 形成期沉积盆地的构造分析,一般包括几何学分析和力学分析。力学分析又由运动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两部分内容组成。运动学分析主要研究沉积盆地的运动轨迹、运动速度、运动加速度等物理量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的关系。动力学分析则主要研究沉积盆地的成因、控制条件、力学性质等等。运动学分析是动力学分析的基础。至今,对沉积盆地的运动学分析多属定性描述。本文将着重探讨形成期沉积盆地运动学定量分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盆地 运动学参数 构造分析 动力学分析 运动速度 地层厚度 拗陷 定性描述 运动加速度 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瘫青少年行走时下肢协调变异性与大脑感觉运动皮层激活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齐刘心 孙威 王疆娜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69-569,共1页
目的探究脑瘫青少年行走时下肢协调变异性与其大脑皮层激活特征的相关性,为其步行协调性的康复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共纳入8名12~18岁的痉挛型脑瘫青少年为脑瘫组,匹配8名健康青少年为对照组,要求其以0.45 m/s的速度在跑步机上行走。... 目的探究脑瘫青少年行走时下肢协调变异性与其大脑皮层激活特征的相关性,为其步行协调性的康复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共纳入8名12~18岁的痉挛型脑瘫青少年为脑瘫组,匹配8名健康青少年为对照组,要求其以0.45 m/s的速度在跑步机上行走。应用Vicon动作捕捉系统采集两组人群运动学参数,引入连续相对相位算法,计算下肢环节内相对相位标准差的平均值(deviation phase,DP),反映变异性;应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采集两组人群大脑中央前回、中央后回、辅助运动区、顶上小叶感觉运动皮质区的血流动力学信号,计算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变化,反映皮层激活情况。通过Pearson相关法分析下肢协调与大脑激活水平间的关系。结果脑瘫组左侧髋-膝环节DP与其顶上小叶9通道(r=0.764,P=0.027)和18通道(r=0.721,P=0.043)、右脑中央后回17通道(r=0.766,P=0.027)呈显著强正相关,而对照组与右脑辅助运动区12通道(r=0.773,P=0.025)呈显著强正相关,与左脑顶上小叶9通道(r=-0.747,P=0.033)呈显著负相关;脑瘫组左侧膝-踝环节DP与右脑中央后回17通道(r=0.746,P=0.033)呈显著强正相关,而对照组无显著相关性。结论与感觉整合有关的顶叶皮层过多激活导致脑瘫患者的步行协调模式存在较大变异性,未来可以通过抑制顶上小叶的神经激活来提高其下肢环节的协调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后回 中央前回 痉挛型脑瘫 氧合血红蛋白 康复训练 运动学参数 血流动力学 跑步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下肢肌肉附着点空间坐标的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单大卯 魏文仪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43,共3页
采用近景摄影测量的先进技术,对人体(尸体)下肢肌肉的起止点进行量测;运用计算机进行编程解析,求得国人下肢肌肉附着点的三维坐标。建立下肢4个运动环节的独立坐标系;运用刚体方位广义坐标描述下肢环节运动;提供肌肉机能评定相关的定量... 采用近景摄影测量的先进技术,对人体(尸体)下肢肌肉的起止点进行量测;运用计算机进行编程解析,求得国人下肢肌肉附着点的三维坐标。建立下肢4个运动环节的独立坐标系;运用刚体方位广义坐标描述下肢环节运动;提供肌肉机能评定相关的定量参数资料。建立起止点坐标与有关的人体测量参数间的回归方程,为活体下肢肌肉起止点的推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肌肉 肌肉代起止点 环节独立坐标系 肌肉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 近景摄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月球机器人运动仿真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巍 梁斌 强文义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4-87,共4页
采用“虚拟样机”技术 ,建立一个集三维实体设计、动力学建模、控制、可视化仿真于一体的虚拟月面计算机仿真环境 ,对月球机器人的静力学、运动学以及动力学进行了仿真研究 ,为月球机器人结构参数。
关键词 虚拟样机 月球机器人 仿真 动力学参数 结构参数 月球探测 运动学 航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行火炮总体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毛保全 穆歌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9,共5页
针对提高自行火炮的射击精度 ,本文提出了以减少炮口起始扰动为目标函数的自行火炮总体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问题 ,建立了自行火炮发射动力学模型及参数优化模型 ,并采用伴随变量法和拓广的状态空间梯度投影法对优化问题进行了求解 。
关键词 自行火炮 结构参数 优化设计 发射动力学模型 运动学分析 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运动特性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黎卿 郑泉 王启瑞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60,共4页
运用多刚体动力学和空间机构运动学方法给出了麦弗逊独立悬架运动特性参数的计算方法。采用该算法对实例中的导向机构进行了分析运算,结果表明,该算法可行、有效,且使悬架的设计计算更为准确、清晰,提高了工作效率。
关键词 麦弗逊式悬架 导向机构 运动学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 运动特性 多刚体动力学 动特性参数 机构运动学 计算方法 设计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