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患者胃造瘘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喆 李站稳 +4 位作者 闫俊莲 代山 刘宝伟 赵素贞 刘胜群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0-301,共2页
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俗称"渐冻人症",是主要侵犯上、下两级运动神经元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ALS患者在发病过程中出现渐进性的吞咽无力和呼吸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 麻醉处理 胃造瘘术 患者 进行性变性疾病 运动神经元 呼吸困难 发病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治疗潜能及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亚君 李一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64-571,共8页
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影响神经肌肉系统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神经元功能紊乱、进行性瘫痪和死亡。尽管已经使用了一些方法治疗ALS,但是很少成功。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 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影响神经肌肉系统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神经元功能紊乱、进行性瘫痪和死亡。尽管已经使用了一些方法治疗ALS,但是很少成功。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再生细胞治疗的有效工具,很容易从健康捐赠者和患者组织中获得,并且不存在伦理学争议。MSC具有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的能力,并具有免疫调节、组织修复、释放营养因子、分泌外泌体和有效的归巢等潜能,能够成为克服治疗难题的有前途的工具。本文将就MSCs在ALS患者中的治疗潜能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脊髓硬化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相关的Cu,Zn-SOD 被引量:3
3
作者 丘创华 周勇军 +1 位作者 侯敢 黄迪南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7-112,共6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被称为生物体内自由基的清洁剂,其主要形式Cu,Zn-SOD称SOD1.SOD1突变体可引起致死性运动神经元疾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但是,SOD1的毒性机理尚未完全清楚.本文概述了SOD1、Cu分子伴侣(cop...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被称为生物体内自由基的清洁剂,其主要形式Cu,Zn-SOD称SOD1.SOD1突变体可引起致死性运动神经元疾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但是,SOD1的毒性机理尚未完全清楚.本文概述了SOD1、Cu分子伴侣(copper chaperonefor SOD1,CCS)的分子结构和CCS活化SOD1的机理,重点分析了突变体SOD1构象变化的原因及其在ALS中的可能致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 突变 聚集 萎缩性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空洞症伴肌萎缩侧索硬化症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石强 吴卫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64-864,共1页
关键词 上肢 MRI 萎缩硬化 脊髓空洞 四肢无力 进行性 颈段 月份 颈髓 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脊髓型颈椎病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8
5
作者 崔丽英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2000年第4期254-256,共3页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神经电生理 萎缩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脊髓磁共振成像研究现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娟 郑森源 黄攀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11期1048-1050,共3页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中最常见的一种,呈持续进展,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护理和呼吸支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存率具有明显改善。但由于临床表现的异质性,...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中最常见的一种,呈持续进展,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护理和呼吸支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存率具有明显改善。但由于临床表现的异质性,患者从出现症状到确诊的平均时间长,鉴于此,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来协助诊断和预后评估变得尤为重要。磁共振成像安全无创、易于采集,是作为生物标记物的合理选择。目前绝大多数ALS影像学研究集中在脑部改变,这仅限于上运动神经元。脊髓MRI可以同时研究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因此可能是疾病早期的敏感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硬化 脊髓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在肌萎缩脊髓侧索硬化症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珊珊 管英俊 +1 位作者 陈燕春 吴欣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97-700,共4页
肌萎缩脊髓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运动神经元(motor neuron,MN)退化所致的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显著特征表现为选择性MN死亡,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全身肌肉... 肌萎缩脊髓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运动神经元(motor neuron,MN)退化所致的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显著特征表现为选择性MN死亡,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全身肌肉无力、萎缩,最终导致瘫痪甚至死亡[1-4]。目前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缺乏有效地治疗方法。研究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脊髓硬化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f2/HO-1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转基因小鼠脊髓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杨苓 王孝文 +2 位作者 张皓云 李映慧 刘少波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63-768,共6页
目的:检测不同疾病阶段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转基因小鼠脊髓内Nrf2及HO-1表达变化,以探究抗氧化应激能力变化与ALS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荧光双重标记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Nrf2及其下游调节蛋白HO-1在ALS发病早期(95 d)、发病晚... 目的:检测不同疾病阶段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转基因小鼠脊髓内Nrf2及HO-1表达变化,以探究抗氧化应激能力变化与ALS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荧光双重标记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Nrf2及其下游调节蛋白HO-1在ALS发病早期(95 d)、发病晚期(122 d)脊髓中的表达差异。结果:与同窝别野生型鼠相比较,免疫荧光双重标记结果显示:95 d、122 d ALS鼠脊髓腰段内Nrf2^+/GFAP^+星形胶质细胞增多;虽与同时间点同窝别野生型鼠比较,ALS转基因鼠脊髓中Nrf2蛋白表达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O-1蛋白表达在ALS早期95 d趋势与Nrf2相同,前角神经元内表达较多;至122 d转基因鼠脊髓内HO-1^+表达多集中于星形胶质细胞内,且脊髓内HO-1蛋白总量较同窝别野生型鼠显著升高(P<0.05)。结论:ALS运动神经元退变可能与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后Nrf2及HO-1参与的氧化应激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硬化 脊髓 NRF2 HO-1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调控线粒体能量代谢在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治疗中的潜力 被引量:8
9
作者 黄春辉 张在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5-329,共5页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由上下层运动神经元的选择性丢失所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且发病机制复杂而不明确。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能量代谢缺陷和体内稳态失衡导致ALS中运动神经元的选择性变性。已知磷酸...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由上下层运动神经元的选择性丢失所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且发病机制复杂而不明确。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能量代谢缺陷和体内稳态失衡导致ALS中运动神经元的选择性变性。已知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可在细胞水平感受能量代谢状态,并在调节机体能量稳态和自噬方面起重要作用。AMPK激活SIRT1,使下游的参与能量代谢的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活化因子1α(PGC-1α)等去乙酰化激活,从而提高线粒体生物合成水平。因此,AMPK/SIRT1协同参与能量代谢调节的机制极有可能是ALS治疗的潜力靶点。本综述,我们首先回顾了能量代谢缺陷和线粒体异常在ALS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并简要介绍AMPK/SIRT1/PGC-1α通路在ALS中作为治疗途径的潜力,以及如何靶向调控该信号通路使之成为ALS的有效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硬化 线粒体 能量代谢 AMPK/SIRT1/PGC-1α通路 靶向药物 治疗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液体衰减翻转恢复成像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静 马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88-792,共5页
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脑部磁共振液体衰减翻转恢复(FLAIR)T2加权像的特点及其与病程、临床评分的关系。方法:使用3.0T磁共振仪对28例临床确诊及拟诊为ALS的患者和25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进行MRI检查。... 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脑部磁共振液体衰减翻转恢复(FLAIR)T2加权像的特点及其与病程、临床评分的关系。方法:使用3.0T磁共振仪对28例临床确诊及拟诊为ALS的患者和25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进行MRI检查。常规扫描包括横轴面T1WI、T2WI、FLAIR T2WI及冠状面FLAIR T2WI。观察ALS患者内囊后肢水平皮质脊髓束(CST)、中央前回皮层下白质(SWM)及运动皮层(PMC)的T2 FLAIR信号,并将信号按强度分级。ALS患者根据病程长短分为3组。结果:ALS组于FI,AIRT2WI观察到CST对称性的高信号(1级+2级)的出现率为57.14%(16/28),其中明显高信号(2级)出现率为17.86%(5/28),SWM对称性高信号为85.71%(24/28),PMC黑线(MDL)为82.14%(23/28);对照组上述改变的出现率分别为44.00%(11/25)、0.00%(0/25)、12.00%(3/25)和16.00Vo(4/25)。CST对称性的明显高信号(2级)、SWM高信号(1级+2级)及MDL的出现率两组间有明显差别(P=0.04,P=0.00,P=0.00)。不同病程组的ALS患者其CST信号分级构成比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0,P=0.03),其中病程组2(6~20个月)的患者CST对称性高信号出现率最高(76.47%,13/17);FLAIR T2WI中上述各种信号级别之间临床评分无明显差异(P〉O.05)。结论:ALS患者FLAIR T2WI所示CST对称性的明显高信号、SWM的高信号及MDL较为特异。CST对称性的稍高信号则无特异性。CST对称性高信号常出现在6~20个月病程的患者中。FLAIR T2WI成像中各种信号级别不能反映其临床评分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硬化 液体衰减翻转恢复成像 运动皮层 皮质脊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镉中毒致大鼠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样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谢武桃 贺进 +2 位作者 李庆春 邹聪 徐晨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慢性镉中毒法建立大鼠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成年大鼠饮水慢性染镉,每天饮用含镉去离子水(150mg/L),记录每天饮水量,120d后取材。采用神经电生理、光镜、电镜技术测定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股二头肌... 目的:探讨小剂量慢性镉中毒法建立大鼠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成年大鼠饮水慢性染镉,每天饮用含镉去离子水(150mg/L),记录每天饮水量,120d后取材。采用神经电生理、光镜、电镜技术测定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股二头肌形态学变化、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形态学变化;同时采用原子吸收石墨炉法、生物化学技术测定脊髓内镉含量以及脊髓组织细胞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1(CuZn-SOD1)活性、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染镉后120d,大鼠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但股二头肌纤维直径变化不明显;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平均截面积有变小、神经元胞浆内粗面内质网排列紊乱并出现核糖体脱颗粒现象;染镉后脊髓内镉含量增加、脊髓组织匀浆内CuZn-SOD1酶活性降低,而丙二醛含量升高。结论:镉可以在成年大鼠脊髓内蓄积,导致前角运动神经元形态和功能损伤。提示慢性镉中毒法可用于建立大鼠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运动神经元 萎缩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金梦 管英俊 +5 位作者 蒋欣 陈燕春 周风华 张皓云 刘永新 张雅雯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9-462,共4页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致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与线粒体功能障碍、谷氨酸兴奋毒性、氧化应激和神经炎症等有关,但确切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措施。研究发现,干细胞治疗对ALS有效。本文主要从干细胞的来源及生...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致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与线粒体功能障碍、谷氨酸兴奋毒性、氧化应激和神经炎症等有关,但确切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措施。研究发现,干细胞治疗对ALS有效。本文主要从干细胞的来源及生物学特点、临床应用现状、在治疗ALS中的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4方面综述干细胞治疗ALS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硬化 神经退行性疾病 干细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骨骼肌神经末梢中磷酸化TAR DNA结合蛋白43和泛素的表达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乐波 王雪晶 +2 位作者 丁雪冰 姜晓懿 滕军放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7-231,共5页
目的:检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骨骼肌神经末梢中磷酸化TAR DNA结合蛋白43(p TDP-43)和泛素(Ub)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ALS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30例ALS患者及22例对照的骨骼肌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 TDP-43及Ub的表达情况... 目的:检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骨骼肌神经末梢中磷酸化TAR DNA结合蛋白43(p TDP-43)和泛素(Ub)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ALS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30例ALS患者及22例对照的骨骼肌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 TDP-43及Ub的表达情况。结果:ALS组、对照组p TDP-43、Ub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 7%、0. 0%和60. 0%、0.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结论:骨骼肌神经末梢是部分ALS患者除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以外的p TDP-43病理沉积部位,可能参与了ALS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硬化 肌肉活检 TAR DNA结合蛋白43 自噬-溶酶体系统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运用神经阻滞完成手术一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晨叶 韩流 +1 位作者 张家敏 胡海青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9-519,共1页
患者,男,47岁,173cm,75kg,因“跌仆致右小腿肿胀,活动受限1d”入院。入院诊断“右胫腓骨骨折”,查体见患者意识清楚,言语略缓,舌肌震颤,四肢肌肉萎缩,右小腿下段肿胀明显,双下肢有色素沉着,右下肢外旋畸形,压痛明显,可... 患者,男,47岁,173cm,75kg,因“跌仆致右小腿肿胀,活动受限1d”入院。入院诊断“右胫腓骨骨折”,查体见患者意识清楚,言语略缓,舌肌震颤,四肢肌肉萎缩,右小腿下段肿胀明显,双下肢有色素沉着,右下肢外旋畸形,压痛明显,可及骨擦感及异常活动,四肢肌力均4级,肌张力正常,右足背动脉可触及。感觉系统查体无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硬化 神经阻滞 患者 胫腓骨骨折 手术 四肢肌肉萎缩 下肢外旋畸形 小腿肿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动纤维定量法检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脑白质纤维完整性改变的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芮 朱思佳 +7 位作者 王宁 孔莹 郁义星 蒋彬 万嘉毅 马佳丽 方琪 朱默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4-49,共6页
目的通过自动纤维定量(automatic fiber quantification,AFQ)技术分析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脑白质纤维完整性改变,并探究其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方法联用识别ALS疾病的可行性... 目的通过自动纤维定量(automatic fiber quantification,AFQ)技术分析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脑白质纤维完整性改变,并探究其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方法联用识别ALS疾病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9例ALS患者(ALS组)及相匹配的29例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s,HCs)(HCs组)临床和MRI资料,使用AFQ软件包对所有受试者的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数据进行分析,追踪全脑20条白质纤维束,每条纤维束分成100等份,定量分析每个等份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及平均扩散系数(mean diffusivity,MD)、径向扩散系数(radial diffusivity,RD)、轴向扩散系数(axial diffusivity,AD)参数值,运用偏相关分析DTI参数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同时提取两组被试的脑白质纤维差异值作为分类特征,利用SVM区分ALS组和HCs组,估算准确率。结果AFQ结果表明,与HCs相比,ALS患者在左侧皮质脊髓束FA值及AD值降低,左侧额枕下束及右侧上纵束AD值增高,双侧皮质脊髓束MD值、RD值增高,且左侧皮质脊髓束平均FA值与修订版肌萎缩侧索硬化功能评分量表(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Functional Rating Scale-Revised,ALSFRS-R)中的精细功能域得分呈正相关(r=0.386,P=0.046),右上纵束平均AD值与ALSFRS-R评分中的延髓功能域得分呈正相关(r=0.422,P=0.028),右侧皮质脊髓束平均MD值、RD值均与爱丁堡ALS认知行为量表(Edinburgh Cognitive and Behavioural ALS Screen,ECAS)评分呈负相关(r=-0.428,P=0.026;r=-0.416,P=0.031)。筛选出所有受损纤维束具有组间差异的节点作为特征值,取得了较好的分类效果,对ALS组和HCs组的鉴别准确率达81.00%,且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最大为0.90。结论ALS患者的白质微结构损伤主要与皮质脊髓束有关,基于AFQ分析检测的这些异常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生物标志物,与SVM方法联用能够提高ALS患者的诊断性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硬化 扩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成像 自动纤维定量 皮质脊髓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谢圣瑞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6期535-537,共3页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是运动神经元疾病之一,可导致进行性肌肉萎缩和瘫痪。本文就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治疗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关键词 萎缩性硬化 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医师协会举办“融化渐冻的心”社会公益活动——首批10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救助药品发放仪式在京举行
17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408-408,共1页
关键词 萎缩硬化 疾病患者 中国医师协会 药品发放 公益活动 运动神经元疾病 肌肉进行性萎缩 社会 融化 呼吸功能减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质量控制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关璐 格日力(综述) 马爽(审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7-365,共9页
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病、肌萎缩脊髓侧索硬化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因有许多,致病机制并不完全明确,目前多认为与线粒体有重要的关系。线粒体质量控制如线粒体的产生、融合、分裂及清除等出现异常会影... 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病、肌萎缩脊髓侧索硬化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因有许多,致病机制并不完全明确,目前多认为与线粒体有重要的关系。线粒体质量控制如线粒体的产生、融合、分裂及清除等出现异常会影响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的功能,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该文将线粒体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的关系进行阐述,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质量控制 神经退行性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亨廷顿病 萎缩脊髓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TF对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NF积聚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洵桦 田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4-286,I002,共4页
目的 观察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病人脑脊液和谷氨酸对体外培养SD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及神经细丝(Neurofilament,NF)积聚的变化,探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phic factor,CNTF)保护运动神经元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 目的 观察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病人脑脊液和谷氨酸对体外培养SD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及神经细丝(Neurofilament,NF)积聚的变化,探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phic factor,CNTF)保护运动神经元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SD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然后分组观察正常脑脊液、ALS病人脑脊液和谷氨酸对神经元损伤作用及CNTF的保护作用,免疫组化观察各组神经元中神经细丝NF积聚的情况。结果 ALS病人脑脊液和谷氨酸对体外培养的运动神经元有明显损伤作用,神经元数量减少(P<0.05),免疫组化显示有明显的NF积聚现象,但先加入CNTF后,运动神经元数量无明显变化(P>0.05),免疫组化显示无明显NF积聚的现象。结论 体外培养SD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在加入CNTF后,可以减少ALS病人脑脊液和谷氨酸对运动神经元的直接损伤作用,并显示有抑制NF积聚的作用,提示CNTF确有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TF 大鼠 脊髓运动神经元 NF积聚 神经细丝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萎缩硬化 运动神经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鲁唑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启超 张妍 +5 位作者 张雯秀 张衍军 刘亚东 赵英伦 刘宗建 陈学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50-653,共4页
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及护理给社会带来重大的经济负担。本文介绍利鲁唑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包括阻滞Na+通道,降低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性毒性,促进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减轻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和细胞凋亡等,以及利鲁唑相关临床试验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利鲁唑 神经保护 肌肉萎缩性硬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