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抗体阳性重症肌无力的近期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佳 彭福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436-3438,共3页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骨骼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由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的数量缺失和功能异常所引起。自从在血清学反应阴性的MG患者(seronegative MG,SNMG)中发现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抗体...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骨骼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由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的数量缺失和功能异常所引起。自从在血清学反应阴性的MG患者(seronegative MG,SNMG)中发现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抗体(MUSK—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 重症肌无力 抗体阳性 神经肌肉接头处 自身免疫性疾病 激酶抗体 乙酰胆碱受体 血清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对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邓英辉 李清刚 +2 位作者 任崇余 徐秀红 刘文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66-668,共3页
目的:探讨IL-2对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Lck)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Lck在狼疮肾炎中的致病作用。方法:采用BALB/c小鼠及BXSB狼疮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为实验对象,分别给予IL-2(100U/m l)刺激。应用逆转录聚合... 目的:探讨IL-2对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Lck)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Lck在狼疮肾炎中的致病作用。方法:采用BALB/c小鼠及BXSB狼疮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为实验对象,分别给予IL-2(100U/m l)刺激。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Lck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Lck蛋白的表达,比较IL-2刺激前后Lck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正常BALB/c小鼠及BXSB狼疮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仅有微量Lck mRNA及蛋白表达,经IL-2刺激后二者的Lck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有增加,以狼疮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增加更为显著。结论:(1)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有Lck基因的表达。(2)肾小管上皮细胞经IL-2刺激后Lck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增加,提示IL-2可活化肾小管上皮细胞诱导Lck表达,进而可能通过一系列信号传导作用,发挥生物学作用。相对于BALB/c小鼠,狼疮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在IL-2刺激后Lck表达更明显,提示狼疮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能更易激活。(3)由于Lck在狼疮肾炎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异常表达,推测Lck可能作为细胞因子或炎症因子的重要信号分子,促进狼疮肾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 淋巴细胞异性蛋白激酶 肾小管上皮细胞 狼疮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EGFR家族受体酪氨酸激酶为靶点的抗肿瘤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孔维佳 蒋建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47-851,共5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家族的受体酪氨酸激酶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等密切相关。近年来 ,许多以此为靶点的新的抗肿瘤药物和治疗方法陆续被开发 ,主要有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基因治疗等。...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家族的受体酪氨酸激酶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等密切相关。近年来 ,许多以此为靶点的新的抗肿瘤药物和治疗方法陆续被开发 ,主要有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基因治疗等。它们有的已进入临床试验 ,耐受性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R家族 受体激酶 抗肿瘤治疗 单克隆 抗体 异性抗体 激酶抑制剂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氨基酸代谢物与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联检在评估急性白血病疗效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姚立腾 叶秀娟 楚文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探讨尿液氨基酸代谢物-尿酪氨酸(urinary tyrosin,UT)与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联合检测在急性白血病(AL)病情观察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7例AL患者的UT采用化学显色法,血清TSGF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速率法动态监测,对... 目的:探讨尿液氨基酸代谢物-尿酪氨酸(urinary tyrosin,UT)与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联合检测在急性白血病(AL)病情观察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7例AL患者的UT采用化学显色法,血清TSGF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速率法动态监测,对各疗效组之间2指标的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并与5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87例AL患者治疗后UT和TSGF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 01)。未缓解组(NR)和部分缓解(PR)组UT值明显高于完全缓解(CR)组(P <0. 01,P <0. 05)和对照组(P <0. 01,P <0. 01),NR组UT值明显高于PR组(P <0. 05),CR组U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NR和PR组TSGF值明显高于CR组(P <0. 01,P <0. 01)和对照组(P <0. 01,P <0. 01),NR组TSGF值明显高于PR组(P <0. 05),在CR组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异(P> 0. 05)。结论:UT和TSGF水平与AL患者体内肿瘤细胞代谢相关,UT可对CR期患者进行复发预测,而UT和TSGF 2指标的联合动态监测,可作为AL患者病情变化、疗效评估、预后判断和复发预测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尿 肿瘤异性生长因子 疗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激酶蛋白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苏晓峰 陆国清 程红梅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30,共5页
在无脊椎动物体内,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在能量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精氨酸激酶的作用不仅限于提供和维持能量的平衡,而且对生命活动的调控起到重要作用。综述无脊椎动物体内精氨酸... 在无脊椎动物体内,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在能量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精氨酸激酶的作用不仅限于提供和维持能量的平衡,而且对生命活动的调控起到重要作用。综述无脊椎动物体内精氨酸激酶的进化历程、蛋白特性、特异表达及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无脊椎动物的抗性调控机制提供必要的参考。此外,对无脊椎动物精氨酸激酶的重要性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酶 免疫力 抗性 进化 异性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分析卵黄抗体对酪氨酸酶与底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史佩玉 曹立民 +1 位作者 林洪 隋建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8-162,共5页
目的:采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测定酪氨酸酶与特异性卵黄抗体(IgY)及其与底物L-多巴的亲和力,探讨特异性IgY对酪氨酸酶与底物亲和力的影响。方法:将裸金芯片进行自组装修饰,以3-巯基丙酸作为基底膜对... 目的:采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测定酪氨酸酶与特异性卵黄抗体(IgY)及其与底物L-多巴的亲和力,探讨特异性IgY对酪氨酸酶与底物亲和力的影响。方法:将裸金芯片进行自组装修饰,以3-巯基丙酸作为基底膜对酪氨酸酶进行固定,SPR实时监测特异性IgY及底物L-多巴与酪氨酸酶结合后芯片表面的响应信号变化。将数据导入CLAMP分析软件,进行拟合分析,确定动力学常数。结果:酪氨酸酶与特异性IgY的结合常数(4.50×10~6 L/mol)明显高于其与底物L-多巴的结合常数(4.95×10~3 L/mol),且酪氨酸酶与特异性IgY结合后,其与底物L-多巴结合常数明显下降。结论:相比底物L-多巴,酪氨酸酶更易与特异性IgY结合,而且从结合动力学角度说明特异性IgY可以明显抑制酪氨酸酶与底物结合从而抑制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异性卵黄抗体 L-多巴 动力学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R2/neu抗体对SKBR3乳腺癌细胞株酪氨酸磷酸化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摘要)
7
作者 邵红霞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56-56,共1页
研究抗HER2/neu胞外区的特异性抗体对SKBR3乳腺癌细胞株酪氨酸磷酸化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Western印迹法及抗体介导的特异性细胞增殖试验;筛选乳腺癌病人抗HER2/neu抗体阳性血清IgG的ELISA方法... 研究抗HER2/neu胞外区的特异性抗体对SKBR3乳腺癌细胞株酪氨酸磷酸化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Western印迹法及抗体介导的特异性细胞增殖试验;筛选乳腺癌病人抗HER2/neu抗体阳性血清IgG的ELISA方法。结果试验发现单抗cneu5对SKBR3细胞p185酪氨酸磷酸化有明显促进作用,但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不明显;而单抗cneu2对SKBR3细胞p185酪氨酸磷酸化及细胞增殖均有明显作用。在此基础上,收集乳腺癌病人血清14份,分离纯化其血清IgG,并经ELISA方法筛选出5份乳腺癌病人抗HER2/neu抗体阳性血清IgG。细胞增殖试验发现该5份标本中有3份对SKBR3细胞增殖有显抑制作用。选其中1份抑制增殖的阳性血清IgG进一步研究其对SKBR3细胞p185酪氨酸磷酸化的影响,结果发现该病人血清IgG对细胞酪氨酸磷酸化也有抑制作用。结论抗HER2/neu的特导性抗体可能通过抑制细胞的信号传递系统而抑制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增殖试验 乳腺癌细胞株 HER2/NEU 异性抗体 阳性血清 抑制作用 分离纯化 信号传递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EGFR突变特异性抗体检测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状态 被引量:15
8
作者 Jiang G Fan C +2 位作者 Zhang X 陈瑚 余英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95-1095,共1页
EGFR突变状态是筛选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进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最有价值的指标。近年来,检测19外显子E746-A750缺失和21外显子L858R点突变的EGFR突变特异性抗体已成为准确、快速和经济的EGFR突变筛查方法,但缺乏一致... EGFR突变状态是筛选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进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最有价值的指标。近年来,检测19外显子E746-A750缺失和21外显子L858R点突变的EGFR突变特异性抗体已成为准确、快速和经济的EGFR突变筛查方法,但缺乏一致公认的标准,从而限制该抗体的应用。该文探讨EGFR突变特异性抗体用于实际工作中的标准。作者采用免疫组化法评估EGFR突变特异性抗体在399例NSCLC手术切除标本中的表达,并用TaqManPCR法检测EGFR突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性抗体 非小细胞肺癌 EGFR 抗体检测 点突变 状态 应用 激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组织特异性敲除rictor损害胰岛素调节的脂肪细胞和全身糖脂代谢
9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80-280,共1页
mTOR是一个重要的调节细胞生长与代谢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mTOR有包括两个多蛋白复合体:mTORC1和mTORC2。两种复合体都可以通过经典的P13K途径介导胰岛素和生长因子在细胞内内的信号传导。Akt是一个重要的胰岛素调节脂肪组织、骨骼... mTOR是一个重要的调节细胞生长与代谢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mTOR有包括两个多蛋白复合体:mTORC1和mTORC2。两种复合体都可以通过经典的P13K途径介导胰岛素和生长因子在细胞内内的信号传导。Akt是一个重要的胰岛素调节脂肪组织、骨骼肌和肝脏的糖脂代谢的信号转导中介,Akt的完全激活有赖于第473位丝氨酸的磷酸化(由mTORC2介导)以及第308位酪氨酸的磷酸化(由PDKl介导)。近年来,脂肪组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不仅仅是作为一个能量储存器官,同时也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可分泌多种物质,例如瘦素、脂连素和抵抗素等。但是,mTORC2对脂肪组织中糖脂代谢有何作用目前还不清楚。研究者建立了脂肪组织nctor(mTORC2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特异性敲除的小鼠以用于实验,这种小鼠被称为FRic一小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异性 脂代谢 胰岛素 脂肪细胞 /苏激酶 内分泌器官 蛋白复合体 脂肪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0126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小鼠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途径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江 李冉 +3 位作者 崔建忠 王凯杰 张宇新 高俊玲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3-288,共6页
目的: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8(caspase-8)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并探讨ERK特异性抑制剂U0126通过此途径发挥作用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稳定的非开颅血管内穿线法制备小鼠SA... 目的: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8(caspase-8)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并探讨ERK特异性抑制剂U0126通过此途径发挥作用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稳定的非开颅血管内穿线法制备小鼠SAH模型,并于术前30 min经尾静脉给予U0126(0.1 mg/kg),分别在术后12、24、48 h 3个时相点取右侧大脑动脉标本,HE染色观察大脑动脉的形态改变,并检测大脑中动脉(MCA)的直径变化;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p-ERK1/2、caspase-8蛋白表达,TUNEL法检测MCA内皮细胞凋亡。结果:模型组小鼠MCA出现严重血管痉挛,直径减小,p-ERK1/2、caspase-8蛋白均有不同程度增强,凋亡细胞增多。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小鼠各时相点上述3项指标的表达均呈不同程度下调,MCA管径增加,脑血管痉挛缓解。SAH 12~48 h时p-ERK1/2与caspase-8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SAH后ERK表达增强可通过激活caspase-8信号途径诱导大脑动脉内皮细胞凋亡;U0126可减少大脑动脉内皮细胞凋亡,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阻抑ERK通路活化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大脑中动脉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半胱天冬异性蛋白酶-8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JNK磷酸化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德义 王建明 +4 位作者 贾一韬 付晋凤 吕开阳 郑兴锋 夏照帆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c-Jun氨基端激酶(JNK)活化及其介导凋亡信号通路在小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C57 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和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即刻(0)、0.5、1、4、6、12 h]组,夹闭肠系膜前动脉40 min后再灌注造成小肠缺血... 目的探讨c-Jun氨基端激酶(JNK)活化及其介导凋亡信号通路在小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C57 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和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即刻(0)、0.5、1、4、6、12 h]组,夹闭肠系膜前动脉40 min后再灌注造成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不夹闭动脉。假手术后及再灌注后不同时间处死小鼠取小肠标本,Western印迹法检测小肠JNK、磷酸化JNK、Cleaved-caspase-3、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观察回肠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肠缺血再灌注早期肠组织病理损伤最重,至12 h肠组织结构基本恢复正常。肠缺血及再灌注早期,小肠组织JNK持续活化,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再灌注0.5、1 h小肠组织Cleaved-caspase-3明显增加(P<0.01),同时抗凋亡Bcl-2蛋白明显下调(P<0.01),各组间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肠缺血再灌注早期小肠组织JNK活化、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调,可能参与了caspase-3依赖的细胞凋亡和组织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C-JUN基端激酶 半胱天冬异性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γ-Ty-Folate的制备及其体外结合特性
12
作者 万丹晶 钟高仁 朱建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25-628,共4页
目的 制备碘标记叶酸酪氨酸复合物 (12 5I γ Ty Folate)并进行体外结合特性的研究。 方法 叶酸(Folate)与酪氨酸甲酯通过EDC连接 ,水解后生成叶酸酪氨酸复合物 (γ Ty Folate)。12 5I γ Ty Folate采用Iodogen法标记 ,C18反向色谱柱... 目的 制备碘标记叶酸酪氨酸复合物 (12 5I γ Ty Folate)并进行体外结合特性的研究。 方法 叶酸(Folate)与酪氨酸甲酯通过EDC连接 ,水解后生成叶酸酪氨酸复合物 (γ Ty Folate)。12 5I γ Ty Folate采用Iodogen法标记 ,C18反向色谱柱纯化 ,纸层析检测。12 5I Ty Folate与叶酸结合蛋白 β 乳球蛋白 (β lactoglobulin)进行饱和结合实验、蛋白解离实验、竞争结合实验和动力学实验 ,与HeLa细胞进行了饱和实验。结果 12 5I γ Ty Folate的标记率为 5 0 %~ 6 0 % ,纯化后比活度为 5 4 3.8GBq/mmol,放化纯度大于 95 %。BMAX为 2 0 6 .4fmol/mL ,Kd 为3.82 7× 10 -10 mol/L。12 5I Ty Folate与叶酸结合蛋白 β lactoglobulin的结合具有温度时间依赖性、可饱和性、可逆性及特异性 ,12 5I γ Ty Folate与HeLa细胞的结合具有饱和性。 结论 12 5I γ Ty Folate可作为叶酸结合蛋白 β lactoglobulin的特异性配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 结合蛋白 HELA细胞 异性 实验 制备 结合 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RK1A参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阿糖胞苷耐药的机制研究
13
作者 冯佳巍 于洪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8-652,共5页
目的:探讨DYRK1A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阿糖胞苷(Ara-C)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在THP-1细胞中过表达及沉默DYRK1A基因,观察THP-1细胞对Ara-C敏感性是否发生改变。RT-PCR检测Ara-C转运或代谢过程中相关基因m 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及... 目的:探讨DYRK1A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阿糖胞苷(Ara-C)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在THP-1细胞中过表达及沉默DYRK1A基因,观察THP-1细胞对Ara-C敏感性是否发生改变。RT-PCR检测Ara-C转运或代谢过程中相关基因m 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调节DYRK1A对Ara-C处理细胞SAMHD1表达的影响。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Cyclin L2与DYRK1A及SAMHD1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过表达DYRK1A组THP-1细胞对Ara-C敏感性下降,而基因沉默组对Ara-C敏感性上升。DYRK1A过表达及沉默不影响Ara-C转运或代谢基因表达。过表达DYRK1A可以增加细胞内SAMHD1的表达,而沉默DYRK1A降低SAMHD1表达。Cyclin L2与DYRK1A及SAMHD1在THP-1细胞内存在相互作用。结论:DYRK1A参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Ara-C耐药,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与Cyclin L2相互作用,增加SAMHD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异性化调节激酶1A 阿糖胞苷耐药 细胞周期蛋白L2 不育ɑ基序结构域和组/天冬残基双联体结构域包涵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类Pto蛋白激酶(PLPK)基因家族全基因组分析和进化研究
14
作者 Jelli Venkatesh Molly Jahn +3 位作者 Byoung-Cheorl Kang 胡震竺(译) 刘越(译) 孔秋生(译) 《辣椒杂志》 2017年第4期36-50,共15页
番茄Pto基因编码包含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TK)结构域的蛋白,它能抗由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Pst)造成的细菌性斑点病。本研究使用PVX系统的体内识别系统测定显示Avr Pto在辣椒基因型中被特异性识别。... 番茄Pto基因编码包含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TK)结构域的蛋白,它能抗由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Pst)造成的细菌性斑点病。本研究使用PVX系统的体内识别系统测定显示Avr Pto在辣椒基因型中被特异性识别。这种Avr Pto识别导致非寄主超敏反应(HR),以及PVX::Avr Pto融合蛋白在接种辣椒叶组织中的定位,这表明在辣椒中存在与番茄类似的Pto识别机制。然而,辣椒全基因组分析显示没有对应番茄的Pto进化枝,表明在辣椒中有一个Pto识别的替代系统。不过,辣椒基因组中已经鉴定出25个具有高度保守STK结构域的类Pto蛋白激酶(PLPKs)。对于Ptos和PLPK的STK结构域中的大部分氨基酸位点,非同义(d N)与同义(d S)核苷酸替换速率的比值(ω)小于1,表明纯化选择在进化中起主要作用。然而,一些氨基酸位点在Pto同源物的进化过程中被发现为偶发性正选择,因此,不同的进化过程可能在植物中形成了Pto基因家族。基于RNA-seq数据,PLPK基因和其他Pto通路基因,例如Prf,Pti1,Pti5和Pti6在所有检测的辣椒基因型中都表达了。因此,辣椒中对Pst的非寄主超敏反应可能是由于PLPK同系物对Avr Pto效应物的识别,以及Pto信号通路下游组分的后续作用。然而,辣椒中Avr Pto的识别可能涉及其他类受体激酶(RLKs)的活性。本研究中鉴定的PLPKs将作为进一步了解PLPKs在非寄主抗性中作用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分析 进化过程 蛋白激酶 PTO 基因家族 辣椒 /苏激酶 异性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Gas6/MerTK/GPX4信号通路参与铁诱导的细胞死亡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里 李灵 +3 位作者 岳江 刘政群 银娟萍 蔡小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77-1784,共8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配体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as6)/Mer酪氨酸激酶(MerTK)信号通路参与铁诱导的细胞死亡的作用。方法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分为对照组、HG组、HG+sh-Gas6组和HG+Gas6组。将细胞暴露于25 mmol/L D-...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配体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as6)/Mer酪氨酸激酶(MerTK)信号通路参与铁诱导的细胞死亡的作用。方法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分为对照组、HG组、HG+sh-Gas6组和HG+Gas6组。将细胞暴露于25 mmol/L D-葡萄糖用于模拟体外高血糖(HG)环境。对照组暴露于20 mmol/L甘露醇+5.5 mmol/L葡萄糖环境。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R组、DR+Gas6组,每组20只。通过腹膜内注射STZ溶液建立DR模型。通过细胞计数检测试剂盒-8(CCK-8)评估细胞增殖。通过流式细胞术测量脂质活性氧(ROS)水平,并通过生化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来评估铁死亡。通过Western blot法分析Gas6、MerT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HG组相比,HG+Gas6组细胞活力、SOD、GSH-Px水平显著增加(P<0.05),脂质-ROS、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HG+sh-Gas6组细胞活力、SOD、GSH-Px水平显著降低(P<0.05),脂质-ROS、MDA水平显著增加(P<0.05)。此外,HG+Gas6组细胞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蛋白表达较HG组显著增加(P<0.05),HG+sh-Gas6组细胞中GPX4蛋白表达较HG组显著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DR组大鼠的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显著降低(P<0.05),DR+Gas6组则较DR组显著增加(P<0.05)。此外,DR+Gas6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组织中MDA、铁水平显著降低(P<0.05),GSH水平和Gas6、MerTK、GPX4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HG处理通过抑制Gas6/MerTK信号通路,加速GPX4的清除,诱导ARPE-19细胞的铁死亡和细胞生长抑制。此外,通过上调DR大鼠视网膜组织中Gas6/MerTK信号表达,减轻RPE组织中铁死亡和氧化应激,并有助于恢复视网膜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配体生长停滞异性蛋白6 Mer激酶 铁死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p38MAPK通路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黑质BAD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魏子峰 王永生 +4 位作者 周洪霞 张作凤 田清友 高俊玲 张宇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97-500,共4页
目的研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通路对亚急性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中脑黑质Bcl-xl/Bcl-2死亡相关因子(BAD)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调控作用,探讨PD中脑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丢失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 目的研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通路对亚急性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中脑黑质Bcl-xl/Bcl-2死亡相关因子(BAD)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调控作用,探讨PD中脑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丢失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C57BL/6N小鼠45只,随机分为3组,(1)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模型组:腹腔注射MPTP(30 mg/kg,溶于生理盐水),1次/d,连续5 d;(2)抑制剂组:在每次MPTP注射前1 h腹腔注射SB203580(10 mg/kg,溶于5mg/ml DMSO)1次/d,连续5 d;(3)对照组:注射与模型组和抑制剂组等量的生理盐水和DMSO。观察模型小鼠行为学变化,中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BAD、caspase-3和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的表达变化,及给予p38MAPK通路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对上述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模型小鼠出现典型的PD行为学症状,中脑黑质区TH阳性神经元和蛋白水平分别下降约60%和65%(P<0.01),p-p38MAPK、BAD和caspase-3阳性细胞数及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1);经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处理后,PD小鼠行为学症状改善,TH阳性神经元和蛋白水平下降程度明显减轻;中脑黑质BAD、caspase-3和p-p38MAPK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蛋白水平下降明显(P<0.01)。结论p38MAPK通路在亚急性PD模型小鼠黑质BAD和caspase-3表达中可能有重要调控作用,p38MAPK通路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对PD小鼠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天冬异性半胱蛋白酶3 化P38MAPK 羟化酶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 Bcl-xl/Bcl-2死亡相关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在抗MuSK抗体阳性重症肌无力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婷 杨丽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8-54,共7页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抗体介导的针对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抗肌肉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MuSK)抗体阳性(MuSK-MG)患者占所有重症肌无力患者的5%~8%。与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阳性和血清抗AChR和MuSK抗体阴性患者相比...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抗体介导的针对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抗肌肉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MuSK)抗体阳性(MuSK-MG)患者占所有重症肌无力患者的5%~8%。与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阳性和血清抗AChR和MuSK抗体阴性患者相比,MuSK-MG患者发病时间早、病情严重、应用传统治疗不能有效控制疾病进展。利妥昔单抗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研制的针对B细胞表面CD20抗原的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可以有效治疗难治性重症肌无力,减少复发和肌无力危象次数,对难治性MuSK-MG患者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肌肉异性受体激酶(非MeSH词) 利妥昔单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M3A相互作用蛋白的检测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说 肖海鹏 +4 位作者 李延兵 陈松锦 银巍 修玲玲 曹筱佩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1-525,共5页
【目的】FAM3A(family with sequence similarity 3,memberA)为新近发现的细胞因子FAM3的家族成员之一,本研究检测FAM3A的相互作用蛋白。【方法】克隆FAM3A并连接到pGB载体,转化酵母Y190宿主菌,加入含主要信号传导细胞因子人cDNA文库,... 【目的】FAM3A(family with sequence similarity 3,memberA)为新近发现的细胞因子FAM3的家族成员之一,本研究检测FAM3A的相互作用蛋白。【方法】克隆FAM3A并连接到pGB载体,转化酵母Y190宿主菌,加入含主要信号传导细胞因子人cDNA文库,按标准程序进行酵母双杂交,以X-Gal显色评估活性。提取扩增阳性克隆,连接pACT2载体,测序、检索基因库确定阳性克隆基因。克隆阳性基因并与FAM3A质粒共转染酵母进一步确定相互作用。【结果】酵母双杂交检测到一个与FAM3A相互作用的阳性克隆,提取扩增后测序分析此相互作用蛋白为一睾丸特异性丝氨酸/苏氨酸激酶(TSSK4),一种与精子的发育、成熟、及生育功能有关的蛋白质.共转染pGB-FAM3A质粒与pACT2-TSSK4质粒入Y190酵母证实上述相互作用。【结论】FAM3A可能通过与TSSK4的相互作用参与精子功能与生育能力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M3A 睾丸异性/苏激酶 酵母双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RK2高表达介导结直肠癌奥沙利铂耐药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颖 杨博文 +2 位作者 包博文 李智 车晓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29-434,共6页
目的探讨肠癌奥沙利铂疗效的预测因子。方法按照入组条件筛选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与人类癌细胞系(NCI60)数据库奥沙利铂相关基因取交集,得到双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DYRK2)。细胞毒性试验(MTT)验证了敲减DYRK2后HCC116和Caco2两... 目的探讨肠癌奥沙利铂疗效的预测因子。方法按照入组条件筛选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与人类癌细胞系(NCI60)数据库奥沙利铂相关基因取交集,得到双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DYRK2)。细胞毒性试验(MTT)验证了敲减DYRK2后HCC116和Caco2两株肠癌细胞系对奥沙利铂敏感性增加。后续应用蛋白相互作用网络(String)数据库找到与DYRK2相关的蛋白,功能富集分析数据库DAVID和Metascape进行在线通路富集分析。结果DYRK2敲减后HCC116和Caco2两株肠癌细胞系对奥沙利铂敏感性增加。DYRK2可能与肿瘤抑制蛋白(TP53蛋白)存在相互作用,通过Notch通路发挥奥沙利铂耐药作用。结论DYRK2可能成为肠癌奥沙利铂疗效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奥沙利铂 异性化调节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型抗原受体基因修饰的T细胞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钱磊 崔久嵬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50-853,857,共5页
肿瘤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而作为肿瘤免疫治疗重要组成部分的过继性细胞治疗( Adoptive cellular therapy ,ACT),因其可在短时间内扩增和活化具有抗瘤活性的效应细胞,治疗副作用轻微等优点而在临床研究中... 肿瘤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而作为肿瘤免疫治疗重要组成部分的过继性细胞治疗( Adoptive cellular therapy ,ACT),因其可在短时间内扩增和活化具有抗瘤活性的效应细胞,治疗副作用轻微等优点而在临床研究中备受关注。TIL、CIK、NK、NKT和γδT这些用于ACT的细胞在临床应用研究中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是肿瘤抗原特异性强、亲和力好的免疫细胞来源困难、数量较少,以及杀瘤活性、体内持续时间未能达到临床应用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ACT的发展[1]。于是,研究者尝试使用基因修饰T细胞来解决这个问题,用来修饰 T 细胞的基因有 TCR、CAR (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嵌合型抗原受体)、促进免疫细胞增殖的细胞因子(如IL-2、IL-15)等[2]。其中,嵌合型抗原受体基因修饰的 T 细胞(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modified T cells,CART)是以能编码单链抗体-共刺激分子-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的嵌合分子的融合基因修饰T细胞而产生的一种基因修饰T细胞。因其具有肿瘤抗原识别特异性强、亲和力高、非MHC限制性及可在体内外大量扩增的优点而受到较多的关注,本文将对 CART 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修饰 抗原受体 T细胞 嵌合型 免疫受体活化基序 肿瘤免疫治疗 receptor 抗原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