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替比夫定的肌肉毒性应引起临床警惕——乙肝患者服用替比夫定发生坏死性肌炎的分析与点评
被引量:
1
1
作者
蔡晧东
《中国社区医师》
2012年第47期9-9,共1页
【病例背景:本例乙肝患者发病后行抗病毒治疗,但由于干扰素治疗后不良反应严重而将药物更换为阿德福韦酯,更换药物治疗12个月后疗效不佳,继而更换为替比夫定治疗.替比夫定治疗显效,但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肌痛、肌无力、血清肌酸激酶...
【病例背景:本例乙肝患者发病后行抗病毒治疗,但由于干扰素治疗后不良反应严重而将药物更换为阿德福韦酯,更换药物治疗12个月后疗效不佳,继而更换为替比夫定治疗.替比夫定治疗显效,但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肌痛、肌无力、血清肌酸激酶(CK)升高,为此到我院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比夫定
乙肝患者
肌肉毒性
坏死性
抗病毒治疗
肌炎
服用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替格瑞洛对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影响
被引量:
11
2
作者
赵雪银
王晓
+2 位作者
严研
范婧尧
聂绍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5期458-462,共5页
目的 观察对CYP3A4酶有抑制作用的替格瑞洛联合经CYP3A4酶代谢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短期内的安全性及对降脂作用的影响.方法 共收集ACS患者244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替格瑞洛组(以下简称为替格瑞洛组)和阿托伐他...
目的 观察对CYP3A4酶有抑制作用的替格瑞洛联合经CYP3A4酶代谢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短期内的安全性及对降脂作用的影响.方法 共收集ACS患者244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替格瑞洛组(以下简称为替格瑞洛组)和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组(以下简称为氯吡格雷组).收集入院24h内和出院后1个月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及血清肌酐(Scr)水平,同时计算LDL-C达标率.结果 替格瑞洛组在肝功能损害、肌肉毒性及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上均高于氯吡格雷组(2.8%比0.7%,1.9%比0.7%,4.47%比3.04%),但均未见统计学差异.替格瑞洛组LDL-C达标率为53.3%,明显高于氯吡格雷组的38.0%(P=-0.017,P<0.05).在降低TC、TG水平上,替格瑞洛组要略优于氯吡格雷组(18.09%比17.93%,6.23%比2.58%),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短期内替格瑞洛对经肝酶CYP3A4代谢的阿托伐他汀的安全性影响较小,且使用相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替格瑞洛组在LDL-C达标率上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替格瑞洛
CYP3A4
急性冠脉综合征
肝功能损害
肌肉毒性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激动剂安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琴
张陆勇
江振洲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8期950-955,共6页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是调控能量代谢、炎症反应、细胞发育和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重要核受体。其激动剂已被开发用于治疗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代谢性疾病。PPAR激...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是调控能量代谢、炎症反应、细胞发育和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重要核受体。其激动剂已被开发用于治疗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代谢性疾病。PPAR激动剂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使用以及新型PPAR激动剂的开发。本文对特异性PPAR激动剂相关的毒性类型和毒性机制进行了归纳整理,并介绍了临床试验中双重PPAR激动剂和泛PPAR激动剂的不良反应报道,以期更好地了解PPAR激动剂毒性作用,为设计出安全性更高的PPAR激动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激动剂
肝
毒性
心脏
毒性
肌肉毒性
致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他汀类降脂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所致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
19
4
作者
杨珍
马晓芝
+1 位作者
马祎
杜占亮
《内科》
2018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对他汀类降脂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所致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针对性指导。方法对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我院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物或联用其他药物致药物不良反应的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94...
目的对他汀类降脂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所致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针对性指导。方法对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我院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物或联用其他药物致药物不良反应的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94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中,肌肉毒性反应占比最高(35.11%),其次为肝毒性及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分别占25.53%与19.15%,其中横纹肌溶解占比为25.53%)。使用的他汀类降脂药物主要有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其中辛伐他汀致药物不良反应占比高达41.49%;其次为阿托伐他汀占29.79%。他汀类降脂药物与抗心肌缺血药或降压药、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药、贝特类调脂药物、抗病毒药、抗菌药、抗糖尿病药、注射剂或中成药等药物联合应用均可致不良反应发生,其中与抗心肌缺血药或降压药联用最易发生不良反应(27.66%);其次为与抗凝药/抗血小板药或与贝特类调脂药物联合应用(分别占20.21%、17.02%)。男性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56.38%)略高于女性(43.62%);70~79岁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结论以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为主的他汀类降脂药物与抗心肌缺血、降压、抗凝、抗血小板等药物联合应用时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较高,主要表现为肝毒性与肌肉毒性,患者年龄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降脂药物
药物联合
药物不良反应
肝
毒性
肌肉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替比夫定的肌肉毒性应引起临床警惕——乙肝患者服用替比夫定发生坏死性肌炎的分析与点评
被引量:
1
1
作者
蔡晧东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
出处
《中国社区医师》
2012年第47期9-9,共1页
文摘
【病例背景:本例乙肝患者发病后行抗病毒治疗,但由于干扰素治疗后不良反应严重而将药物更换为阿德福韦酯,更换药物治疗12个月后疗效不佳,继而更换为替比夫定治疗.替比夫定治疗显效,但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肌痛、肌无力、血清肌酸激酶(CK)升高,为此到我院就诊。】
关键词
替比夫定
乙肝患者
肌肉毒性
坏死性
抗病毒治疗
肌炎
服用
临床
分类号
R512.62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替格瑞洛对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影响
被引量:
11
2
作者
赵雪银
王晓
严研
范婧尧
聂绍平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丰台医院CCU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
出处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5期458-462,共5页
文摘
目的 观察对CYP3A4酶有抑制作用的替格瑞洛联合经CYP3A4酶代谢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短期内的安全性及对降脂作用的影响.方法 共收集ACS患者244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替格瑞洛组(以下简称为替格瑞洛组)和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组(以下简称为氯吡格雷组).收集入院24h内和出院后1个月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及血清肌酐(Scr)水平,同时计算LDL-C达标率.结果 替格瑞洛组在肝功能损害、肌肉毒性及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上均高于氯吡格雷组(2.8%比0.7%,1.9%比0.7%,4.47%比3.04%),但均未见统计学差异.替格瑞洛组LDL-C达标率为53.3%,明显高于氯吡格雷组的38.0%(P=-0.017,P<0.05).在降低TC、TG水平上,替格瑞洛组要略优于氯吡格雷组(18.09%比17.93%,6.23%比2.58%),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短期内替格瑞洛对经肝酶CYP3A4代谢的阿托伐他汀的安全性影响较小,且使用相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替格瑞洛组在LDL-C达标率上更有优势.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替格瑞洛
CYP3A4
急性冠脉综合征
肝功能损害
肌肉毒性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Keywords
Atorvastatin
Ticagrelo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Liver function damage
Muscle toxicity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分类号
R543.3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激动剂安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琴
张陆勇
江振洲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新药筛选中心
中国药科大学江苏省药效研究与评价服务中心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质量与安全预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东药科大学新药研发中心
出处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8期950-955,共6页
基金
双一流团队“药物安全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创新团队”资助项目(CPU2018GY33)
江苏省第“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资助(SWYY-094)
+1 种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药创制(2015ZX09501004-002-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773827)。
文摘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是调控能量代谢、炎症反应、细胞发育和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重要核受体。其激动剂已被开发用于治疗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代谢性疾病。PPAR激动剂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使用以及新型PPAR激动剂的开发。本文对特异性PPAR激动剂相关的毒性类型和毒性机制进行了归纳整理,并介绍了临床试验中双重PPAR激动剂和泛PPAR激动剂的不良反应报道,以期更好地了解PPAR激动剂毒性作用,为设计出安全性更高的PPAR激动剂提供参考。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激动剂
肝
毒性
心脏
毒性
肌肉毒性
致癌性
Keywords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
agonist
hepatotoxicity
cardiotoxicity
myotoxicity
carcinogenicity
分类号
R977 [医药卫生—药品]
R994.11 [医药卫生—毒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他汀类降脂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所致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
19
4
作者
杨珍
马晓芝
马祎
杜占亮
机构
甘肃省临夏市民族医院
甘肃省临夏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内科》
2018年第2期181-184,共4页
文摘
目的对他汀类降脂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所致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针对性指导。方法对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我院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物或联用其他药物致药物不良反应的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94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中,肌肉毒性反应占比最高(35.11%),其次为肝毒性及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分别占25.53%与19.15%,其中横纹肌溶解占比为25.53%)。使用的他汀类降脂药物主要有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其中辛伐他汀致药物不良反应占比高达41.49%;其次为阿托伐他汀占29.79%。他汀类降脂药物与抗心肌缺血药或降压药、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药、贝特类调脂药物、抗病毒药、抗菌药、抗糖尿病药、注射剂或中成药等药物联合应用均可致不良反应发生,其中与抗心肌缺血药或降压药联用最易发生不良反应(27.66%);其次为与抗凝药/抗血小板药或与贝特类调脂药物联合应用(分别占20.21%、17.02%)。男性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56.38%)略高于女性(43.62%);70~79岁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结论以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为主的他汀类降脂药物与抗心肌缺血、降压、抗凝、抗血小板等药物联合应用时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较高,主要表现为肝毒性与肌肉毒性,患者年龄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他汀类降脂药物
药物联合
药物不良反应
肝
毒性
肌肉毒性
Keywords
Statin
drug combination
Drug adverse reactions
Hepatotoxicity toxicity
Muscle toxicity
分类号
R97 [医药卫生—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替比夫定的肌肉毒性应引起临床警惕——乙肝患者服用替比夫定发生坏死性肌炎的分析与点评
蔡晧东
《中国社区医师》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替格瑞洛对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影响
赵雪银
王晓
严研
范婧尧
聂绍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激动剂安全性研究进展
张琴
张陆勇
江振洲
《中国药物警戒》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他汀类降脂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所致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杨珍
马晓芝
马祎
杜占亮
《内科》
2018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