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囊肌纤维增生1例
1
作者 季勇 钱孝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8-588,共1页
关键词 胆囊 增生 肌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炎性假瘤——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群 张传森 +2 位作者 刘风军 李凤芝 高钟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69-471,共3页
目的 :探讨膀胱炎性假瘤的病理学特征。方法 :描述 4例膀胱炎性假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男女各 2例患者 ,年龄分别为 36、2 7、36、8岁。肿瘤直径分别为 3、4、3及 5cm。主要临床症状为肉眼血尿或排尿困难... 目的 :探讨膀胱炎性假瘤的病理学特征。方法 :描述 4例膀胱炎性假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男女各 2例患者 ,年龄分别为 36、2 7、36、8岁。肿瘤直径分别为 3、4、3及 5cm。主要临床症状为肉眼血尿或排尿困难。组织学检查 :肿瘤主要成分为梭形细胞 ,胞质嗜酸性 ,有大的卵圆形至梭形泡状核 ,有 1~ 2个明显的核仁。分裂象少见 ,无不典型核分裂。 3例免疫表型 :3例Vim呈弥漫阳性 ;α SMA(2例 )及MSA(1例 )局部少数细胞阳性 ;2例AE1/AE3多数细胞呈阳性。Des、Myo及EMA均阴性。 3例术后分别随访 40、16、14个月无复发 ,1例为近期病例。 结论 :病损为一种良性、非肿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肉芽肿 浆细胞 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3
作者 方仁年 螘国铮 +2 位作者 金永海 谢本俊 韩有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膀胱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3例膀胱肌纤维母细胞增生光镜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3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45、46、55岁,主要临床症状为无痛性血尿和排尿困难,无外伤史,随访3~6个月无复发。组织学检查:病变... 目的探讨膀胱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3例膀胱肌纤维母细胞增生光镜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3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45、46、55岁,主要临床症状为无痛性血尿和排尿困难,无外伤史,随访3~6个月无复发。组织学检查:病变主要由松散排列的梭形细胞区,可见节细胞样细胞和致密条束状梭形细胞区,黏液样间质内弥漫分布急慢性炎细胞。分裂象3~5/10HPF,无不典型核分裂。病变主要发生在膀胱壁浅层,病变累及固有肌,出血明显。免疫表型:3例梭形细胞Vim和SMA弥漫阳性,MSA2/3例+>70%、Des+50%、CK+>70%、EMA+30%、ALK-1蛋白+70%、Ki-67+5%~20%、CD68、S-100蛋白、CD34均-。结论膀胱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为一种良性非肿瘤性病变,复发率4.5%,要避免误诊为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性增生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唐雪峰 许建平 叶明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9-710,共2页
患者女性,16岁。因“肉眼血尿1周”入院。无腹痛、腹胀、尿频、尿急等痖状。膀胱镜检见膀胱左后壁上有一大小5cm×4cm肿块,肿块表面较光滑,无蒂,与膀胱壁粘连不易分离,遂取小块组织行病理活检?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假肉瘤 肌纤维母细胞性增生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假肉瘤性肌纤维细胞增生(附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5
作者 胡若凡 李顶夫 +1 位作者 FENG Yu-xin WANG Ni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3-376,共4页
目的:探讨膀胱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的临床表现、病理、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膀胱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的临床、CT、MRI和病理学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膀胱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主... 目的:探讨膀胱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的临床表现、病理、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膀胱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的临床、CT、MRI和病理学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膀胱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主体位于膀胱前壁或顶壁,CT及MRI表现为不均匀实性软组织肿块,突向膀胱腔内,局部膀胱壁增厚,膀胱外周脂肪结构浑浊,增强扫描呈不均匀较明显强化,有延迟强化。3例患者均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随访2~4年均未发现复发。结论:膀胱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是一种良性病变,但易误为膀胱恶性肿瘤,CT及MRI检查对两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
6
作者 黄文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6-496,共1页
关键词 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 膀胱 梭形细胞病变 肿瘤性疾病 组织形态学 炎性假瘤 形态学比较 反应性增生 母细胞肿瘤 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低级别肌纤维母细胞性增生一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邹语嫣 田荣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89-1490,共2页
病例资料患者,女,22岁,2018年2月28日因“肉眼血尿10余天”入院。尿色鲜红,无腰腹部不适,无尿频、尿急、尿痛,以“膀胱息肉”收入院。尿液常规分析:尿红细胞3269.00/UL;血细胞分析: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26.10 pg。本院B超检查示膀胱... 病例资料患者,女,22岁,2018年2月28日因“肉眼血尿10余天”入院。尿色鲜红,无腰腹部不适,无尿频、尿急、尿痛,以“膀胱息肉”收入院。尿液常规分析:尿红细胞3269.00/UL;血细胞分析: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26.10 pg。本院B超检查示膀胱右后壁不均低回声病灶,基底较宽,边界清晰,内部回声不均,该处膀胱浆膜层显示欠清晰(图1),诊断“膀胱癌可疑”。腹部CT平扫示膀胱右后壁见一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密度不均匀,CT值约26~37 HU,增强扫描病灶呈持续渐进强化,边缘强化明显,诊断“膀胱肿瘤性病变”。盆腔MRI示膀胱右后壁一宽基底结节状稍长T 1稍长T 2病灶,信号不均匀,邻近膀胱深肌层可见浸润,DWI病灶呈高信号,相应ADC低信号(图2),增强扫描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延迟期持续强化,中央可见不强化区域(图3~5),诊断为“膀胱富血供肿瘤,侵犯膀胱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肌纤维母细胞性增生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形鲳鲹幼鱼期肌肉生长发育规律探究
8
作者 孙丽莹 刘晓彤 +3 位作者 孙敏敏 王娜 齐洁 贺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132,共8页
鱼类肌肉生长的调控机制因种类而异,大型鱼类可通过肌纤维的增生和肥大实现肌肉的无限生长模式。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作为快速生长的大型经济鱼类,其肌肉生长的研究尚显不足。为了探究其肌肉生长发育规律,本研究运用石蜡切片... 鱼类肌肉生长的调控机制因种类而异,大型鱼类可通过肌纤维的增生和肥大实现肌肉的无限生长模式。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作为快速生长的大型经济鱼类,其肌肉生长的研究尚显不足。为了探究其肌肉生长发育规律,本研究运用石蜡切片和HE染色的方法,对其幼鱼时期的肌肉进行组织学观察,并详细统计了其肌纤维的性状,包括肌纤维数目、直径和面积。卵形鲳鲹幼鱼在25~28℃条件下,受精后20~50 d内的研究结果显示:体长由(0.78±0.17)cm显著增加到(2.98±0.25)cm(P<0.0001);体宽由(0.26±0.05)cm增加到(1.04±0.08)cm(P<0.0001);体质量由0.015 g增加到(0.53±0.10)g(P<0.0001);特别是在受精后30~40 d,经历了一个快速生长期。对卵形鲳鲹幼鱼各时期肌纤维统计结果显示,肌纤维数量和直径的显著增加以及面积的扩大,这表明肥大生长是卵形鲳鲹幼鱼肌肉增长的主要方式,但同时也伴随着肌纤维的增生。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时期内,卵形鲳鲹快速生长组的肌纤维数目和肌纤维总面积都要显著大于慢速生长组,这表明肌纤维增生和肥大的发生共同决定了同一时期幼鱼肌肉生长的差异。本研究结果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大型经济鱼类肌肉生长机制的理解,而且为提高大型经济鱼类的肌肉产量提供了潜在的应用价值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鲹 幼鱼 肌肉生长 肌纤维增生 肌纤维肥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氏平鲉肌肉生长发育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梦娅 金超凡 +2 位作者 张奉燕 黄可佳 贺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4-50,共7页
鱼类肌肉占体重的40%~60%,不同于哺乳动物仅有肌纤维增大的肌肉生长模式,大部分鱼类肌肉呈现兼有肌纤维增生(Hyperplasia)和肥大(Hypertrophy)的生长模式,且在不同阶段,肌纤维肥大与增生对肌肉生长的贡献存在差异。对于许氏平鲉(Sebaste... 鱼类肌肉占体重的40%~60%,不同于哺乳动物仅有肌纤维增大的肌肉生长模式,大部分鱼类肌肉呈现兼有肌纤维增生(Hyperplasia)和肥大(Hypertrophy)的生长模式,且在不同阶段,肌纤维肥大与增生对肌肉生长的贡献存在差异。对于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等大型经济鱼类,肌肉生长是其生长性状的核心,但目前对其肌肉生长规律的研究不多。本研究通过组织切片染色与统计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许氏平鲉不同发育时期肌肉的生长发育特征。结果表明,在出生后30~100 d期间,随着日龄的推移,许氏平鲉的肌纤维数目、直径以及横截面积均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肌肉生长主要依赖于肌纤维的肥大生长。对1~4龄的许氏平鲉肌纤维生长的研究中,作者观察到在不同年龄的许氏平鲉白肌中存在“马赛克”增生现象,且随着年龄的推移,新生纤维(直径<20μm)所占肌纤维比例逐渐降低。这表明许氏平鲉的肌肉具有无限生长的能力,但此能力因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本研究结果为研究重要经济鱼类肌肉无限生长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组织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氏平鲉 肌肉生长 “马赛克”生长 肌纤维肥大 肌纤维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