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电反馈治疗失眠症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红艳 王兰爽 +2 位作者 吴丹维 封文波 闫克乐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9-370,共2页
关键词 肌电反馈治疗 失眠症 疗效研究 失眠患者 部队干休所 身体健康 国际分类 行为障碍 治疗过程 平均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玉英 倪朝民 +3 位作者 刘孟 昝明 郭能峰 崔俊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74-877,共4页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62例可以独立步行5m以上,Brunnstrom分期下肢为4—5期的慢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观察组)在B组(对照组)常规物理疗法(PT)、作业疗法(OT)训练治疗同时增加...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62例可以独立步行5m以上,Brunnstrom分期下肢为4—5期的慢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观察组)在B组(对照组)常规物理疗法(PT)、作业疗法(OT)训练治疗同时增加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4周前后采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评测两组的步态空间域参数和步态时间域参数。结果:A、B两组治疗后在步态空间域参数中平均步幅宽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平均步幅长、步伐长和步向角较治疗前均有增大(P<0.05);步态时间域参数中步速、步频和摆动相百分比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增加(P<0.05),单支撑相百分比和双支撑相百分比较治疗前均有所减小(P<0.05)。且A组的步态空间域参数及步态时间域参数均较B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以改善患者步态的稳定性,明显提高步速、步频,对患者步行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治疗 脑卒中 步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和运动疗法治疗桡神经损伤的效果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敏 李嵩 +2 位作者 刘春辉 李红玲 石汉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和运动疗法治疗桡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将82例桡神经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和治疗组(n=41),对照组予常规药物和针灸,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肌电生物反馈及运动疗法,治疗前后进行桡神经功能评定及肌电图(EMG)、运动...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和运动疗法治疗桡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将82例桡神经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和治疗组(n=41),对照组予常规药物和针灸,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肌电生物反馈及运动疗法,治疗前后进行桡神经功能评定及肌电图(EMG)、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分析。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患肢功能及EMG、MCV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明显改善桡神经损伤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神经损伤 生物反馈治疗 运动疗法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疗效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敏 张玉淼 +2 位作者 李嵩 李红玲 石汉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36-937,共2页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将46例腓总神经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同时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并早期康复治疗。治疗前及治...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将46例腓总神经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同时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并早期康复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采用徒手肌力法(MMT)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定患肢运动功能。结果 (1)MMT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胫前肌MMT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8,P>0.05);腓骨长短肌MMT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94,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胫前肌MMT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42,P<0.05);腓骨长短肌MMT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9,P<0.05)。(2)FMA评定:治疗前治疗组的FMA下肢评分为(8.65±3.21)分,对照组为(8.78±3.63)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3,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FMA下肢评分为(24.67±6.32)分,对照组为(19.61±5.3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0,P<0.05)。(3)神经功能愈合标准(MCRR标准)评定:治疗后对照组优良率为35%〔(3+4)/20〕,治疗组为73%〔(7+1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24,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腓总神经损伤患者下肢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总神经 生物反馈治疗 徒手力法 Fugl-Meyer评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黄雄昂 叶祥明 +2 位作者 林坚 刘晓林 李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6-77,共2页
肩关节半脱位是脑卒中偏瘫后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患侧上肢的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有着严重的影响,在临床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治疗中,肌电生物反馈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但该技术对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是否有积极的作... 肩关节半脱位是脑卒中偏瘫后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患侧上肢的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有着严重的影响,在临床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治疗中,肌电生物反馈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但该技术对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是否有积极的作用,相关研究较少,对此,我们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患者 生物反馈治疗 肩关节半脱位 偏瘫肢体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生物反馈技术 临床对照 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肌肉强化治疗联合甲钴胺和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甘田 周玉森 李新杰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9期84-88,共5页
目的分析肌电生物反馈肌肉强化治疗联合甲钴胺和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7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DPN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别... 目的分析肌电生物反馈肌肉强化治疗联合甲钴胺和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7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DPN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降糖、调脂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甲钴胺和胰激肽原酶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肌电生物反馈肌肉强化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临床症状、肌电学指标、肌肉能力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量表(total symptoms scale,TSS)各项目评分和总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均显著大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TSS各项目评分和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MNCV和SNCV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峰力矩、双下肢骨骼肌质量、6 m步行速度均显著大于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肌肉能力未见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甲钴胺和胰激肽原酶的基础上,联合肌电生物反馈肌肉强化治疗DPN,能够在不影响治疗安全性的前提下增强患者肌肉能力、改善肌电学指标,从而进一步缓解其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肉强化治疗 甲钴胺 胰激肽原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偏瘫患者踝背屈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玉海 张淑珍 格日乐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79-379,共1页
关键词 生物反馈治疗 偏瘫患者 临床观察 背屈 下肢运动功能障碍 异常运动模式 运动功能恢复 踝关节 强弱程度 抑制技术 神经 效果不佳 运动疗法 髋关节 膝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od技术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早期肩关节半脱位的作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传道 朱红军 +1 位作者 王海波 杨卫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71-1073,共3页
肩关节半脱位(glenohumeral subluxation GHS)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常见并发症,多发生在软瘫期[1],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17%-81%[2-3],与偏瘫后肩痛(hemiplegie shoulder pain,HSP)密切相关,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正确处理,可... 肩关节半脱位(glenohumeral subluxation GHS)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常见并发症,多发生在软瘫期[1],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17%-81%[2-3],与偏瘫后肩痛(hemiplegie shoulder pain,HSP)密切相关,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正确处理,可严重影响患侧上肢的功能恢复。Rood技术和生物反馈治疗是临床上常见的康复治疗技术。本研究早期使用Rood技术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治疗 肩关节半脱位 Rood技术 脑卒中早期 康复治疗技术 脑卒中后 临床效果 常见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作用于脑卒中患者桡侧腕伸肌群对手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谢羽婕 张驰 胥方元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46-948,共3页
脑卒中患者由于存在手功能障碍,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到影响,其重返社区与重返社会的康复目标难以实现,所以,目前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对脑卒中后手功能恢复的研究.本研究运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患者偏瘫侧患手,以促进手功能恢复,现报... 脑卒中患者由于存在手功能障碍,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到影响,其重返社区与重返社会的康复目标难以实现,所以,目前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对脑卒中后手功能恢复的研究.本研究运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患者偏瘫侧患手,以促进手功能恢复,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治疗 脑卒中患者 手功能障碍 反馈作用 桡侧腕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手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总神经损伤的综合治疗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敏 李嵩 +2 位作者 刘春辉 李红玲 石汉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2-73,共2页
目的观察腓总神经损伤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80例腓总神经损伤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配合超短波、调制中频电疗法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及针灸、康复锻炼。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用... 目的观察腓总神经损伤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80例腓总神经损伤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配合超短波、调制中频电疗法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及针灸、康复锻炼。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用Fugl-Meyer评定法(FMA)评定下肢功能,采用医学研究院神经外伤学会(MCRR)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MA评分值较对照组增高(P<0.05),治疗组优良率为80.00%,对照组为50.00%(P<0.01)。结论综合方法治疗腓总神经损伤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总神经损伤 超短波 调制中频疗法 生物反馈治疗 Fugl—Meyer评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盆底康复疗法对再生育妇女产后盆底肌康复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红芳 何志慧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5期94-9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盆底康复疗法对再生育妇女产后盆底肌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96例再生育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A组、B组与C组,每组各32例。在常规康复模式下,A组、B组、C组产妇分... 目的探讨不同盆底康复疗法对再生育妇女产后盆底肌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96例再生育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A组、B组与C组,每组各32例。在常规康复模式下,A组、B组、C组产妇分别接受盆底康复操、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及两者的联合治疗。比较干预前后三组产妇盆底Ⅰ类与Ⅱ类肌纤维肌力、阴道肌电电压、夜尿次数、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和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C组产妇盆底Ⅰ类与Ⅱ类肌纤维肌力为0~Ⅱ级的比例显著降低(P<0.05)。干预后6个月,A组产妇Ⅰ类肌纤维肌力为0~Ⅱ级的产妇比例显著高于C组(P<0.05)。干预后,三组产妇的阴道肌电电压均显著升高(P<0.05),夜尿次数均显著减少,且干预后6个月C组产妇的POP发生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三组产妇的阴道肌电电压、夜尿次数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阴道肌电电压:A组<B组<C组,夜尿次数:A组>B组>C组。结论对于再生育产后妇女而言,盆底康复操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显著促进其盆底肌的康复,提高阴道肌电电压,减少夜尿次数及POP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康复疗法 盆底康复操 生物反馈治疗 再生育 盆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