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理效果纹样在提花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鲁佳亮 苏淼 梁樱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6-60,共5页
从肌理与肌理纹样入手,以乡村文化中的麦田元素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码处理的手法,提取与再创作,用不同方法设计表现出土地颗粒化、麦穗叶脉化、麦秆模糊化的肌理效果,并配合组织和纱线色彩将这三种肌理效果应用于提花面料生产织造和家用... 从肌理与肌理纹样入手,以乡村文化中的麦田元素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码处理的手法,提取与再创作,用不同方法设计表现出土地颗粒化、麦穗叶脉化、麦秆模糊化的肌理效果,并配合组织和纱线色彩将这三种肌理效果应用于提花面料生产织造和家用纺织品的设计中,将有着美好祝愿的土地与麦子以肌理效果的表现手法融入现代家纺产品设计当中,使家纺产品体现出自身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理效果 纺织设计 提花面料 家用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蜂巢和全显色组织的肌理效果提花织物设计 被引量:7
2
作者 彭稀 周赳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3-77,共5页
为突破传统提花织物只能单一表现色彩或单一表现肌理的瓶颈,实现面料肌理与色彩在数码纺织技术下的完美统一,文章着重从肌理纹样和肌理组织两方面对全真丝面料进行创新设计,以"幻化·韵"主题作品为例,对产品的设计构思、... 为突破传统提花织物只能单一表现色彩或单一表现肌理的瓶颈,实现面料肌理与色彩在数码纺织技术下的完美统一,文章着重从肌理纹样和肌理组织两方面对全真丝面料进行创新设计,以"幻化·韵"主题作品为例,对产品的设计构思、工艺流程和风格及消费定位进行详细说明。创新设计了可与全显色组织完美结合的基于蜂巢组织的肌理组织,将肌理纹样和肌理组织完美融合,使所得面料兼具丰富色彩和美丽肌理,拥有视觉和触觉双重肌理感官体验,效果新颖,为数码化的面料设计创新提供新的方法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肌理效果 肌理组织 提花织物 丝绸面料 面料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窑烧成肌理效果形成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梅 《艺术科技》 2017年第1期180-180,共1页
大自然千姿百态,世间有万物之貌,肌理因其独特的视觉属性和美感特征而不断地被运用到当代艺术创作中。在陶瓷领域,陶泥的可塑性和特殊烧成方式——柴烧,所带来的作品偶然性则又为陶艺家在柴烧肌理效果方面的探索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柴... 大自然千姿百态,世间有万物之貌,肌理因其独特的视觉属性和美感特征而不断地被运用到当代艺术创作中。在陶瓷领域,陶泥的可塑性和特殊烧成方式——柴烧,所带来的作品偶然性则又为陶艺家在柴烧肌理效果方面的探索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柴烧的方式虽然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本文以大量的实践和柴烧作品为例,探索柴烧肌理效果的形成原因,以期对热爱柴烧的人们产生一定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烧 肌理效果 形成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画肌理效果对人物形象表达的作用分析
4
作者 李世锋 《今古文创》 2020年第40期44-45,共2页
油画作品的好坏,不仅要通过色彩、光线明暗程度等来表达,还要对画面的肌理有一定的美学追求。肌理是油画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不仅给人带来视觉享受,还带来了审美享受,不同的肌理可以体现作者的不同感受,为了使作品有效地表达出作者的... 油画作品的好坏,不仅要通过色彩、光线明暗程度等来表达,还要对画面的肌理有一定的美学追求。肌理是油画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不仅给人带来视觉享受,还带来了审美享受,不同的肌理可以体现作者的不同感受,为了使作品有效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肌理表现手法,让油画能更充分地表达作者的感情。油画肌理的发展也经过了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最开始的表面光滑的肌理到现在的形式多种多样的肌理,是绘画技术和科学技术进步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画肌理效果 人物形象 美感效果 情感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质运用与肌理效果——王永声油画创作技巧探索
5
作者 黄明安 许志挺 《油画》 2017年第1期100-105,共6页
用铝塑板画油画,王永声可能是中国大陆第一人。这个出生于1946年,现已年逾古稀的老人,有着矫健结实的身板和年轻人的精气神。王永声从小喜欢绘画、音乐和舞蹈。1965年,他在闽北插队。1979年,移居香港,以卖画为生。1983年,回老家仙游县... 用铝塑板画油画,王永声可能是中国大陆第一人。这个出生于1946年,现已年逾古稀的老人,有着矫健结实的身板和年轻人的精气神。王永声从小喜欢绘画、音乐和舞蹈。1965年,他在闽北插队。1979年,移居香港,以卖画为生。1983年,回老家仙游县创办莆田市首家油画产业公司。十几年间,培养学徒上千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画创作 肌理效果 创作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理效果在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黄菲凡 《教师》 2022年第19期126-128,共3页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改变,人们对平面广告中各项元素的评价标准也随着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逐步升高。肌理,就是通过各种客观事物表面呈现出来或凹凸、或高低、或平滑的,以线条、纹路、纵横等形式所表现出来的纹理信息。肌理作为...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改变,人们对平面广告中各项元素的评价标准也随着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逐步升高。肌理,就是通过各种客观事物表面呈现出来或凹凸、或高低、或平滑的,以线条、纹路、纵横等形式所表现出来的纹理信息。肌理作为平面设计过程中的重要语言之一,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文章作者依据肌理效果本身在平面设计中的含义和存在形式,分析肌理效果在平面设计实际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探讨了如何将肌理效果融入平面广告设计的教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理效果 平面广告设计 教学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蜡染背景肌理艺术效果染色研究
7
作者 余宏刚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4年第1期32-36,共5页
文章通过一系列的染色实验,阐述不同染色方法和技巧在彩色蜡染背景染色中的运用原理,通过染色步骤、染色注意事项、染色技巧、染色优缺点,分析相应技法所产生的肌理艺术效果。通过探讨5种染色方法,总结和分析了相应技法对彩色蜡染背景... 文章通过一系列的染色实验,阐述不同染色方法和技巧在彩色蜡染背景染色中的运用原理,通过染色步骤、染色注意事项、染色技巧、染色优缺点,分析相应技法所产生的肌理艺术效果。通过探讨5种染色方法,总结和分析了相应技法对彩色蜡染背景肌理艺术效果的影响和应用原则。研究成效:不同染色方式所产生的肌理效果对提升蜡染视觉艺术语言的影响至关重要;完善和丰富蜡染染色工艺;提升蜡染艺术价值;激发蜡染染色创新性发展;整合多种艺术门类融合发展思维。反复的试验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符合大规模生产的要求,同时为彩色蜡染艺术创新性发展提供一份可参考的实践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蜡染 染色工艺 肌理效果 染色工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彰髹与现代漆画的融合——以《花卉》题材系列创作为例
8
作者 吴静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8-I0009,共2页
彰髹是漆艺术创作中的一种流传至今的技法,是在漆面上通过不同的方法制造出各种肌理效果。如豆斑、玳瑁斑、鱼鳞斑或是谷粒起纹等,自然中能见到的,如树叶、羽毛、鱼鳞、米粒等的斑纹都可以模仿,或者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刮、划、刻等制作。... 彰髹是漆艺术创作中的一种流传至今的技法,是在漆面上通过不同的方法制造出各种肌理效果。如豆斑、玳瑁斑、鱼鳞斑或是谷粒起纹等,自然中能见到的,如树叶、羽毛、鱼鳞、米粒等的斑纹都可以模仿,或者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刮、划、刻等制作。彰髹后贴金箔、箔粉,干后再罩透明漆打磨。彰髹的斑纹,由于漆层的厚度不同以及打磨程度的差异,在填色漆并打磨后画面如同魔法般变化,呈现出层次丰富、变幻莫测、璀璨炫目的色彩效果,并产生如行云流水般的纹理。这些千变万化的肌理,使画面具有强烈的质感和触感,穷极变化又十分自然,作品极富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漆画 色彩效果 漆艺术 肌理效果 艺术感染力 打磨 视觉冲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绘画创作的肌理美 被引量:3
9
作者 何卫东 《美术大观》 2007年第4期34-35,共2页
  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在我国工艺美术的创作活动中,肌理效果的应用历史十分悠久.新石器时代陶器制作时所用的"压印",宋代的瓷器中窑变所形成的"冰纹",中国画写意中的"飞白",都说明了我们的祖先对...   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在我国工艺美术的创作活动中,肌理效果的应用历史十分悠久.新石器时代陶器制作时所用的"压印",宋代的瓷器中窑变所形成的"冰纹",中国画写意中的"飞白",都说明了我们的祖先对于不同材质、不同肌理形态的认识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创作 飞白 美术创作 肌理效果 绘画作品 拓印法 艺术门类 艺术种类 画家 美术家 技法 画面 画布 笔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版画创作中偶然效果的合理运用
10
作者 李建文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32-32,49,共2页
米罗曾说:“偶然性产生了永不消失的惊奇感”。在版画的领域,偶然效果出现的机率是比较高的,仅就版画制作过程中的具体技法而言,它们在运用的过程中,常常就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肌理效果。偶然效果尽管有某种似乎是天成的童趣,但从根本上讲... 米罗曾说:“偶然性产生了永不消失的惊奇感”。在版画的领域,偶然效果出现的机率是比较高的,仅就版画制作过程中的具体技法而言,它们在运用的过程中,常常就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肌理效果。偶然效果尽管有某种似乎是天成的童趣,但从根本上讲,它必然同创作者的修养、学识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画 创作技法 偶然效果 艺术精神 绘画语言 肌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油画的肌理美
11
作者 沈行工 《艺苑(美术版)》 1986年第2期47-50,共4页
使用不同工具材料和制作方法的绘画作品,其画面的表层结构很不一样。这种表层结构,是指画布或画纸上的笔迹纹理.
关键词 画布 笔触 肌理效果 肌理 画面肌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彩画的肌理与细节(连载)──墙和窗的技法
12
作者 黄超成 《艺术探索》 1999年第1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水彩画 肌理效果 明暗对比 水彩画纸 橡皮擦 强粗糙 右下角 天竺葵 橡胶液 盆栽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画肌理的审美情趣及表现
13
作者 金程斌 《美术大观》 2004年第4期32-33,共2页
欧洲绘画传入中国,至今不过百年历史,而当时正是欧洲近代油画的主流时代。"直接画法"是我们认识西方油画材料的开门砖,此后我国又受到了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西方绘画传统的发展源流、技法材料的演变知之甚少。
关键词 油画肌理 审美情趣 肌理效果 艺术语言 伦勃朗 历史文化 艺术家 绘画艺术 佛兰德斯画派 笔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版画“水痕”与“堆砌”肌理的制作
14
作者 郭潼潼 《丝网印刷》 2009年第1期42-45,共4页
中国水墨画的晕染效果往往令艺术家醉心,“墨色”“墨分五色”皆讲黑白效果中灰调变化和水与宣纸接触产生充沛的肌理层次。总的说来,丝网版画的肌理效果分为“薄”和“重”两种。“重”,令人想起油画粗重的笔痕和颜料厚厚堆积的重量... 中国水墨画的晕染效果往往令艺术家醉心,“墨色”“墨分五色”皆讲黑白效果中灰调变化和水与宣纸接触产生充沛的肌理层次。总的说来,丝网版画的肌理效果分为“薄”和“重”两种。“重”,令人想起油画粗重的笔痕和颜料厚厚堆积的重量感。复制和模仿是丝网版画的属性,在如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里去模拟水墨的效果和油画的效果很容易实现,但是完全的底片印制图像又太雷同印刷制品,作为版画艺术,它本身的“手工感”就被消解了,这是艺术家们所避讳的。因此,如何让画面呈现“薄…‘厚”穿插的效果,是每个艺术家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网版画 肌理效果 水墨画 制作 堆砌 艺术家 黑白效果 油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绘画创作中的肌理美
15
作者 王静 《艺术家》 2019年第12期35-35,共1页
通过对大自然、生活中的事物的观察和绘画作品的欣赏,我们可以发现肌理现象似乎随处可见,这些肌理所产生的美感及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受也各不相同。同样,其也能在创作过程中带来独特的美感,无论是东方艺术家还是西方艺术家,无论是写实还... 通过对大自然、生活中的事物的观察和绘画作品的欣赏,我们可以发现肌理现象似乎随处可见,这些肌理所产生的美感及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受也各不相同。同样,其也能在创作过程中带来独特的美感,无论是东方艺术家还是西方艺术家,无论是写实还是抽象,无论是在不同题材还是不同绘画风格的作品创作中都有人在利用肌理效果。肌理是一类艺术语言,其作为绘画语言的运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重视及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艺术家 肌理效果 绘画创作 视觉感受 绘画作品 肌理 作品创作 绘画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消费者情感需求的触感包装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珣 齐睿达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4期63-65,共3页
在现代包装领域,以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作为基础的肌理效果在包装上的应用极为广泛,其目的是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触觉反馈和视觉反馈,提升消费者的舒适、交互、感知需求,让消费者在接触时就能感受到产品的特点和优势,从而提高产品的销售额... 在现代包装领域,以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作为基础的肌理效果在包装上的应用极为广泛,其目的是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触觉反馈和视觉反馈,提升消费者的舒适、交互、感知需求,让消费者在接触时就能感受到产品的特点和优势,从而提高产品的销售额度和品牌认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需求 触感包装 肌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渔樵
17
作者 徐菲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06-I0006,共1页
设计说明:该服装设计作品的灵感来源于赫哲族传统鱼皮文化。设计者运用解构主义理念将传统女式鱼皮衣款式分解,并结合现代服装款式进行综合表现。作品突出鱼皮衣的特点,即利用鱼皮背部为深色,鱼肚部位为浅色的色彩搭配进行创作设计,保... 设计说明:该服装设计作品的灵感来源于赫哲族传统鱼皮文化。设计者运用解构主义理念将传统女式鱼皮衣款式分解,并结合现代服装款式进行综合表现。作品突出鱼皮衣的特点,即利用鱼皮背部为深色,鱼肚部位为浅色的色彩搭配进行创作设计,保留并强化鱼皮本身色彩,选用柞蚕丝面料通过植物染色技艺实现色彩的深浅变化和仿鱼皮的肌理效果。整体设计既能体现赫哲服饰艺术的丰富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又能增强现代审美韵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款式 服装设计 色彩搭配 服饰艺术 肌理效果 柞蚕丝 鱼皮 赫哲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岭之花》
18
作者 张嘉俊 王潮(指导)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3期127-127,共1页
设计说明:用锤纹的肌理效果来展现流石滩植物的自然形态,使器皿看起来充满生命力。器皿本身用不同的纹理模仿流石滩的效果,表现出流石滩植物的生长环境,来凸显流石滩植物的生命力。
关键词 设计说明 肌理效果 自然形态 充满生命力 器皿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面料三维造型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素琼 高卫东 +1 位作者 顾鸣 卢雨正 《纺织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4-75,共2页
1 服装面料三维造型的原理与方法 概括地说,使服装面料产生三维肌理效果的主要因素是:织物纤维类型、织物组织结构及各种后整理技术。
关键词 三维造型 服装面料 织物组织结构 应用 后整理技术 纤维类型 肌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全显色提花织物的纹理设计原理与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爱丹 周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6-40,52,共6页
为使组合全显色提花织物兼具色彩仿真和触觉肌理效果,提出一种与组合全显色组织结构相匹配的纹理组织设计方法。以蜂巢和透孔2种具有不同纹理效应的联合组织为基础组织,进行3种不同方向的组织循环递增设计,并在高密度设计条件下进行织... 为使组合全显色提花织物兼具色彩仿真和触觉肌理效果,提出一种与组合全显色组织结构相匹配的纹理组织设计方法。以蜂巢和透孔2种具有不同纹理效应的联合组织为基础组织,进行3种不同方向的组织循环递增设计,并在高密度设计条件下进行织物样品的织造。对织物纹理效应进行比较分析表明,组织循环数的递增加强设计有效强化了蜂巢组织织物的凹凸效应与透孔组织织物的纹理效果。应用该设计方法的实例表明,递增加强设计方法不仅解决了组合全显色组织与纹理组织的交织平衡问题,同时也满足了组合全显色提花织物对不同渐变层次的凹凸、纹理效应的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花织物 组合全显色结构 纹理组织 肌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