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兔趾深屈肌肌构筑、肌内神经和运动终板分布 被引量:5
1
作者 杨胜波 薛黔 张永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5-347,共3页
目的:探讨家兔趾深屈肌的肌构筑与肌内神经和运动终板分布的关系。方法:肌构筑法、改良Sihler s染色法、乙酰胆碱酯酶染色法。结果:家兔趾深屈肌为环羽肌。肌质量为(2.30±0.02)g,肌纤维长(1.00±0.01)cm,肌生理横切面积(2.17&#... 目的:探讨家兔趾深屈肌的肌构筑与肌内神经和运动终板分布的关系。方法:肌构筑法、改良Sihler s染色法、乙酰胆碱酯酶染色法。结果:家兔趾深屈肌为环羽肌。肌质量为(2.30±0.02)g,肌纤维长(1.00±0.01)cm,肌生理横切面积(2.17±0.12)cm2。肌的起端,神经干于腱板上方发出内侧和外侧两条初级支,初级支在肌内发出数目不等的次级支,继而向肌的深面和边缘发出终末支。有的次级支穿越腱板到达对侧。肌表面内、外两缘有线状排列的运动终板带,两带在肌止端相接,呈“V”形。结论:家兔趾深屈肌是环羽肌,倾向力量型设计;肌内神经分支存在越边支配;肌内神经和运动终板的分布与肌纤维排列有关;趾深屈肌有划分亚部的形态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趾深屈 肌构筑 内神经 运动终板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锁乳突肌亚部肌构筑、肌梭和神经入肌点定位
2
作者 杨方玖 薛黔 +1 位作者 李季容 刘茂生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5-467,共3页
目的:为胸锁乳突肌亚部的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肌构筑法,组织学HE染色和体视学法。结果:(1)胸骨头亚部的肌重与生理横切面积分别是锁骨头两亚部之和的1.39倍与1.33倍;锁骨头深亚部的肌纤维长仅为胸骨头亚部肌纤维长的82%。(2)... 目的:为胸锁乳突肌亚部的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肌构筑法,组织学HE染色和体视学法。结果:(1)胸骨头亚部的肌重与生理横切面积分别是锁骨头两亚部之和的1.39倍与1.33倍;锁骨头深亚部的肌纤维长仅为胸骨头亚部肌纤维长的82%。(2)胸骨头亚部和锁骨头浅亚部的肌梭密度显著小于锁骨头深亚部。(3)副神经胸锁乳突肌支绕锁骨头深亚部后缘(占65%)入肌时距乳突尖(4.39±0.42)cm,而穿锁骨头深亚部(占35%)入肌时距乳突尖(3.96±0.34)cm。结论:胸骨头亚部是胸锁乳突肌肌力的主要提供者。锁骨头深亚部更多参与维持头部姿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锁乳突亚部 肌构筑 神经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股直肌肌构筑、肌梭分布与亚部化
3
作者 张洪武 薛黔 杨宇平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8-521,共4页
目的:研究人股直肌肌构筑特征,肌梭的分布部位、范围及密度,进一步探讨股直肌的亚部划分,为临床外科提供肌形态学资料。方法:用大体解剖法观察20具尸体股直肌的肌构筑学特征;用组织学H—E染色法研究5具尸体股直肌肌梭分布。结果... 目的:研究人股直肌肌构筑特征,肌梭的分布部位、范围及密度,进一步探讨股直肌的亚部划分,为临床外科提供肌形态学资料。方法:用大体解剖法观察20具尸体股直肌的肌构筑学特征;用组织学H—E染色法研究5具尸体股直肌肌梭分布。结果:股直肌是由短肌纤维和肌内腱板构成的羽肌,肌质量(158.7±10.5)g,肌长(30.2±2.0)cm,肌纤维长(6.7±1.8)cm,羽状角17.1°±2.3°,肌节长(2.03±0.07)cm,生理横切面积(22.38±3.10)cm^2;股直肌肌梭平均密度为19.38个/克。结论:股直肌的上部比其中、下部肌梭密度高;根据股直肌的肌构筑特征结合肌内神经分支分布,进一步证实股直肌可分为外上和内下两个亚部,可考虑进行亚部化取材用于肌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构筑 亚部 股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外肌构筑学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邹锦慧 彭田红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96-198,共3页
对46侧眼眶标本的眼肌构筑研究表明:四块直肌纤维长度显著大于两块斜肌,而生理横切面积/肌重比率则四块直肌显著小于两块斜肌.上直肌和下斜肌各项数据之和与下直肌和上斜肌各项数据之和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比较内直肌、下直肌、上直肌与... 对46侧眼眶标本的眼肌构筑研究表明:四块直肌纤维长度显著大于两块斜肌,而生理横切面积/肌重比率则四块直肌显著小于两块斜肌.上直肌和下斜肌各项数据之和与下直肌和上斜肌各项数据之和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比较内直肌、下直肌、上直肌与外直肌、上斜肌、下斜肌各项数据之和,肌纤维长和肌重前者大于后者,而生理横切面积/肌重比率后者大于前者.提示:眼上下运动的各项数据基本平衡,但内向运动眼球肌肉的肌张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 肌构筑 斜视 斜视矫正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小腿肌的构筑学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薛黔 李名扬 李志义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28-531,共4页
对16侧人小腿肌用肌构筑学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小腿前群肌的肌重(139g)超于小腿后群深层肌(129.4g),但由于二者的构筑不同,小腿后群深层肌的生理模切面积是小腿前群肌的1.75倍.参与维持足弓和内、外翻足心的胫骨前、后肌和腓... 对16侧人小腿肌用肌构筑学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小腿前群肌的肌重(139g)超于小腿后群深层肌(129.4g),但由于二者的构筑不同,小腿后群深层肌的生理模切面积是小腿前群肌的1.75倍.参与维持足弓和内、外翻足心的胫骨前、后肌和腓骨长、短肌的生理横面积达49.1cm^2.小腿肌多是羽肌,其中胫骨前、后肌属于环羽肌.根据肌构筑研究,认为羽肌是静力性功能和力量型设计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 肌构筑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肱三头肌的构筑学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庞海鹏 薛黔 王国秀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7期15-16,20,共3页
目的:研究肱三头肌的构筑学特征,为临床肌移植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取成人尸体6具,用构筑学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肱三头肌长头的肌重(163.30±35.19)g,肌纤维长(7.40±1.17)cm,生理横切面积(19.53±1.45)cm2,生理横切面积/... 目的:研究肱三头肌的构筑学特征,为临床肌移植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取成人尸体6具,用构筑学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肱三头肌长头的肌重(163.30±35.19)g,肌纤维长(7.40±1.17)cm,生理横切面积(19.53±1.45)cm2,生理横切面积/肌重(0.11±0.01);内侧头的肌重(109.05±27.27)g,肌纤维长(5.76±0.52)cm,生理横切面积(19.45±4.31)cm2,生理横切面积/肌重(0.15±0.02);外侧头的肌重(104.83±20.67)g,肌纤维长(5.89±0.83)cm,生理横切面积(16.92±2.12)cm2,生理横切面积/肌重(0.14±0.02)。结论:肱三头肌长头具有产生更大移位和速度的潜能,倾向于速度型构筑;而外侧头和内侧头倾向于以产生张力为主,为力量型构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三头 肌构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周围肌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坤祥 薛黔 +1 位作者 刘永 张永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7-479,共3页
目的:探讨口周围肌的构筑学特征并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10例尸体的口轮匝肌、颊肌、提上唇肌、降下唇肌、提口角肌、降口角肌、颧大肌和颧小肌进行大体解剖,横切片H-E染色、图像分析和肌构筑学研究。结果:口轮匝肌、颊... 目的:探讨口周围肌的构筑学特征并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10例尸体的口轮匝肌、颊肌、提上唇肌、降下唇肌、提口角肌、降口角肌、颧大肌和颧小肌进行大体解剖,横切片H-E染色、图像分析和肌构筑学研究。结果:口轮匝肌、颊肌、提上唇肌、降下唇肌、提口角肌、降口角肌、颧大肌和颧小肌的肌重分别为18.1、3.2、1.7、2.3、1.5、1.4、1.7、1.0g;肌长分别为83.1、26.3、24.5、21.3、27.8、33.3、53.5、49.5mm;生理横切面积分别为126.3、147.6、90.4、132.6、56.2、46.8、37.6、22.4mm2;8块肌的肌纤维直径在21.6-39.2μm,肌束横切面积0.89×10^4-3.61×10^4μm^2。结论:口周围肌具有“速度型”设计的构筑特征,肌收缩的力量小;但颊肌更倾向于进行紧张性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周围 肌构筑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阔筋膜张肌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坤祥 李名扬 薛黔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44-447,共4页
目的:评价阔筋膜张肌的功能并为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研究人阔筋膜张肌的大体形态、肌纤维型分布、肌构筑学特征和肌梭分布密度。结果:Ⅰ型肌纤维占 54. 5%,肌重 44. 3g,生理横切面积 3. 7 cm~2,羽状角... 目的:评价阔筋膜张肌的功能并为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研究人阔筋膜张肌的大体形态、肌纤维型分布、肌构筑学特征和肌梭分布密度。结果:Ⅰ型肌纤维占 54. 5%,肌重 44. 3g,生理横切面积 3. 7 cm~2,羽状角θ为0度,平均肌梭密度 6. 48个/g。结论:阔筋膜张肌是一块力弱的带状肌,与臀大肌共同组成平行肌组,在髋、膝关节的角度变化时起到运动监测器的作用,以唤起臀大肌的动作。作者假设它与缝匠肌、股薄肌共同组成三条运动监测带,在静力和动力状态下协助维持身体平衡。临床应用阔筋膜张肌和髂胫束作为覆盖物治疗缺损是可行的,而用该肌作肌移植则其肌力难以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筋膜张 纤维型 肌构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小腿三头肌亚部化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潜 薛黔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目的:探讨家兔小腿三头肌的亚部划分及该肌的功能。方法:Sihler肌内神经染色法;肌构筑法;肌纤维分型法。结果:从肌内神经的走行进一步证实兔腓肠肌外侧头3个亚部的假设。肌构筑研究显示腓肠肌外侧头慢行时以远端的中间亚部活动为主,快... 目的:探讨家兔小腿三头肌的亚部划分及该肌的功能。方法:Sihler肌内神经染色法;肌构筑法;肌纤维分型法。结果:从肌内神经的走行进一步证实兔腓肠肌外侧头3个亚部的假设。肌构筑研究显示腓肠肌外侧头慢行时以远端的中间亚部活动为主,快行时有近端的内、外侧亚部更多参与。肌球蛋白ATPase分型研究表明腓肠肌外侧头的3个亚部和腓肠肌内侧头均以ⅡB型纤维居多,比目鱼肌以Ⅰ型纤维占绝对优势。结论:Sihler染色法划分骨骼肌亚部更直观、可靠;腓肠肌外侧头外侧亚部以产生力量,内侧亚部以发挥速度为主;腓肠肌内侧头主要是维持膝在静力和动力状态下的稳定性;比目鱼肌的功能在兔表现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 三头 亚部 纤维型 肌构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