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斯的明拮抗维库溴铵的肌松残余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周加倩 陈锡明 王英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9-212,共4页
目的观察新斯的明拮抗维库溴铵的肌松残余作用的剂量反应和安全性。方法全麻下50例患者以咪唑安定、丙泊酚和芬太尼麻醉诱导,七氟醚-N2O、丙泊酚维持麻醉。维库溴铵首剂0.1 mg/kg,术中必要时追加0.05 mg/kg。采用加速度肌松监测仪监测4... 目的观察新斯的明拮抗维库溴铵的肌松残余作用的剂量反应和安全性。方法全麻下50例患者以咪唑安定、丙泊酚和芬太尼麻醉诱导,七氟醚-N2O、丙泊酚维持麻醉。维库溴铵首剂0.1 mg/kg,术中必要时追加0.05 mg/kg。采用加速度肌松监测仪监测4个成串刺激的比值(TOFR)。术后TOFR恢复至0.55时,患者随机分为N10、N20、N30、N50和对照组(n=10),N10、N20、N30和N50组分别给予新斯的明10、20、30、50μg/kg和阿托品5、10、15、25μg/kg,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监测TOFR恢复至0.7、0.9、1.0的时间、心率和血压的变化,观察术后6 h内和24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状况。结果新斯的明明显加快TOFR的恢复(P<0.01),其中N30组和N50组较N10组和N20组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或P<0.01)。N30组和N50组给药后1 min时心率明显增快(P<0.05),各组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6 h及24 h各组恶心呕吐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TOFR值已恢复至0.55时,仍应进行肌松作用的拮抗,不同剂量的新斯的明都能有效地拮抗麻醉恢复期维库溴铵的肌松残余作用,推荐使用小剂量(10~20μg/kg)的新斯的明进行拮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松残余作用 新斯的明 维库溴铵 拮抗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库溴铵和顺阿曲库铵肌松残余作用发生率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董庆龙 冉建 +2 位作者 杨汉宇 梁丽霞 欧阳葆怡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2期1740-1744,1751,共6页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使用罗库溴铵或顺阿曲库铵后,以临床征象判断肌松程度,术毕和拔除气管导管时肌松药残余作用发生率,及引起肌松药残余作用的危险因素。方法:成年择期手术患者500例,分别实施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或七氟醚吸入麻醉,...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使用罗库溴铵或顺阿曲库铵后,以临床征象判断肌松程度,术毕和拔除气管导管时肌松药残余作用发生率,及引起肌松药残余作用的危险因素。方法:成年择期手术患者500例,分别实施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或七氟醚吸入麻醉,麻醉手术期间分别给予罗库溴铵或顺阿曲库铵。用TOF Watch SX监测仪盲法观察麻醉过程透皮连续4次(TOF)监测时第4次刺激肌颤搐反应值与第1次刺激肌颤搐反应值的比值(TOFr)的变化。结果:术毕平均TOFr=0.53±0.38,其中275例0<TOFr<0.9,112例TOFr=0。拔管时平均TOFr=0.97±0.12,其中60例TOFr<0.9。随着年龄或体质指数增加,拔管时肌松药残余作用发生率呈增加趋势。术毕给予新斯的明至拔管间隔时间≥10 min者拔管时平均TOFr值比<10 min者明显高。结论:凭临床征象和经验估计罗库溴铵和顺阿曲库铵作用消除程度,拔除气管导管时12%的患者TOFr<0.9,存在肌松药残余作用的隐患。年龄增大及给予肌松药后或给予新斯的明拮抗后至拔管时间偏短是增加肌松药残余作用发生率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阿曲库铵 罗库溴铵 残余作用 发生率 药效应拮抗 新斯的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式阿曲库铵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对肌松残余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7
3
作者 吴燕 孟尽海 +2 位作者 刘斐 王春生 姚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比较顺式阿曲库铵持续输注与间断给药对肌松残余作用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腰椎管狭窄或胸腰椎体骨折手术患者80例,年龄18~70岁,随机分为A1、A2、B1和B2四组,每组20例。A1和A2组分别微量泵持续输注顺式阿曲库铵1.5和0.75μg·kg-1... 目的比较顺式阿曲库铵持续输注与间断给药对肌松残余作用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腰椎管狭窄或胸腰椎体骨折手术患者80例,年龄18~70岁,随机分为A1、A2、B1和B2四组,每组20例。A1和A2组分别微量泵持续输注顺式阿曲库铵1.5和0.75μg·kg-1·min-1,B1和B2组分别静脉间断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1和0.05mg·kg-1·h-1。A1组与B1组、A2组与B2组肌松药使用总量相同。记录肌松药使用总量,TOFr达25%、50%、75%、90%的时间,拔管时间,患者能够持续抬头5s的时间。结果与A2组比较,A1组TOFr恢复至25%、50%时间明显延长(P<0.05);与B1组比药,A1组TOFr恢复至25%的时间明显延长(P<0.05);与B2组比较,A2组TOFr恢复至50%、75%时间明显延长(P<0.05);B1组TOFr恢复至50%、75%、90%时间明显延长(P<0.05)。与A2组比较,A1组患者肌力恢复于Ⅳ~Ⅴ级的时间及能够持续抬头5s的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顺式阿曲库铵持续输注与间断给药对肌松残余作用均无明显影响,但持续输注可延长肌松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式阿曲库铵 残余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次插管剂量罗库溴铵残余肌松作用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早期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白玉赫 任洪智 +3 位作者 罗爱伦 黄宇光 叶铁虎 郭向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3-107,共5页
目的探讨单次插管剂量罗库溴铵术后残余肌松作用及其对妇科腔镜术后早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罗库溴铵组(R组)和罗库溴铵+新斯的明组(R+N组)两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以0.02 mg/kg咪唑安定、1.0μg/k... 目的探讨单次插管剂量罗库溴铵术后残余肌松作用及其对妇科腔镜术后早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罗库溴铵组(R组)和罗库溴铵+新斯的明组(R+N组)两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以0.02 mg/kg咪唑安定、1.0μg/kg芬太尼、1.5~2.0 mg/kg异丙酚和0.6 mg/kg罗库溴铵麻醉诱导后行气管内插管,以异氟烷和N_2O/氧气(N_2O∶O_2=1∶1)维持麻醉,术毕R组患者不进行肌松拮抗,R+N组患者以0.04 mg/kg新斯的明和0.02μg/kg阿托品进行肌松拮抗。术毕测定拔管后即刻和到达麻醉监护室(PACU)即刻拇内收肌的4个成串刺激(TOF)比值,并分别在术前、咪唑安定和芬太尼镇静后、拔管后即刻、到达PACU即刻和TOF比值恢复到1.0等5个时间点测定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_1)和呼气峰流速(PEFR),比较两组患者残余肌松和肺功能情况。结果拔管后即刻和到达PACU即刻,R组平均TOF比值显著低于R+N组(P<0.05);R组TOF比值恢复到0.9和1.0的时间较R+N组显著延长(P<0.05)。R组在拔管后即刻和到达PACU即刻的FVC、FEV_1和PEFR显著低于R+N组(P<0.05)。所有患者在咪唑安定和芬太尼镇静后,TOF比值恢复至1.0后的FVC、FEV_1和PEFR明显低于术前对照值(P<0.01)。结论大部分单次应用插管剂量罗库溴铵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存在不同程度残余肌松作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即使在TOF值达1.0后肺功能仍明显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库溴铵 残余作用 术后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氟醚、地氟醚对维库溴铵残余肌松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卢健芳 王锷 +1 位作者 郭曲练 黄绍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9-10,共2页
目的 观测异氟醚、地氟醚对维库溴铵的残余肌松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 4 9例ASAⅠ~Ⅱ级成年择期全麻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三组 :丙泊酚组 (Ⅰ组 ,18例 ) ;异氟醚组 (Ⅱ组 ,17例 ) ;地氟醚组 (Ⅲ组 ,14例 )。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维库溴... 目的 观测异氟醚、地氟醚对维库溴铵的残余肌松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 4 9例ASAⅠ~Ⅱ级成年择期全麻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三组 :丙泊酚组 (Ⅰ组 ,18例 ) ;异氟醚组 (Ⅱ组 ,17例 ) ;地氟醚组 (Ⅲ组 ,14例 )。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维库溴铵均以 90 μg·kg-1·h-1的速度静脉泵入。Ⅰ组丙泊酚泵入速度为 4~ 10mg·kg-1·h-1;Ⅱ组、Ⅲ组分别吸入呼气末浓度为 1MAC的异氟醚或地氟醚 ,使用Biometer加速度仪观测T1恢复至 2 5 %、75 %及TOF比值 (T4/T1)恢复至 0 7的时间。结果 三组间病人的性别、年龄、体重、身高、芬太尼总量、麻醉持续时间、血液动力学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上述恢复时间 ,Ⅱ组、Ⅲ组与Ⅰ组比较均延长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Ⅱ、Ⅲ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三组间恢复指数 (T1从 2 5 %~ 75 %时间 )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异氟醚、地氟醚均可延长维库溴铵的残余肌松作用 ,但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别。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监测四个成串刺激 (TOF)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地氟醚 维库溴铵 残余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新斯的明拮抗小儿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的轻度残余肌松效应的比较 被引量:9
6
作者 周加倩 陈锡明 徐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4123-4126,共4页
目的:比较麻醉恢复期新斯的明拮抗小儿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的轻度残余肌松效应(RNMB),及新斯的明的适宜剂量。方法:择期全麻下患儿100例,随机分为罗库溴铵组和维库溴铵组,每组50例。采用加速度肌松监测仪监测4个成串反应的比值(TOFR)。当... 目的:比较麻醉恢复期新斯的明拮抗小儿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的轻度残余肌松效应(RNMB),及新斯的明的适宜剂量。方法:择期全麻下患儿100例,随机分为罗库溴铵组和维库溴铵组,每组50例。采用加速度肌松监测仪监测4个成串反应的比值(TOFR)。当TOFR自然恢复至0.55时,两组患儿再随机分为5个亚组(n=10),分别给予新斯的明10、20、30、50μg/kg,及阿托品5、10、15、25μg/kg,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 m L。记录TOFR从0.55恢复至0.7、0.9、1.0的时间,计算新斯的明拮抗残余肌松效应的ED_(50)和ED_(95),随访术后6、24 h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TOFR的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剂量新斯的明均明显缩短TOFR的恢复时间(P<0.01),较大剂量新斯的明(30、50μg/kg)的拮抗效果更显著(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和新斯的明拮抗效应的ED_(50)、ED_(95)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术后轻度残余肌松效应仍应进行拮抗,在TOFR恢复至0.55时,新斯的明拮抗小儿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残余肌松效应的效果无明显差异,推荐使用30μg/kg的新斯的明进行拮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斯的明 拮抗 维库溴铵 罗库溴铵 轻度残余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库溴铵和顺式阿曲库铵用于肝部分切除术肌松效应的比较 被引量:11
7
作者 邓城旗 李萌萌 郝建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30-433,共4页
目的比较罗库溴铵和顺式阿曲库铵用于肝部分切除术的肌松效应。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剖腹单纯肝部分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罗库溴铵组(R组)和顺式阿曲库铵组(C组)。全麻肌松药诱导量R组和C组分别为2倍ED95的罗库溴铵0.6mg/kg及顺式阿曲... 目的比较罗库溴铵和顺式阿曲库铵用于肝部分切除术的肌松效应。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剖腹单纯肝部分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罗库溴铵组(R组)和顺式阿曲库铵组(C组)。全麻肌松药诱导量R组和C组分别为2倍ED95的罗库溴铵0.6mg/kg及顺式阿曲库铵0.1mg/kg,采用TOF监测肌松程度,当TOFr至25%时追加肌松药。观察两组肌松药起效时间、气管插管条件、临床作用时间、术毕恢复指数、气管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R组起效时间明显快于、临床作用时间及术毕恢复指数明显长于C组(P<0.05);两组气管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TOFr为0时,R组气管插管条件为优的例数明显多于C组(P<0.05)。R组静脉注射痛发生率为16例(80%),明显高于C组的3例(15%)(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均未发生皮肤潮红、BP降低、HR增快及支气管痉挛等不良反应,未观察到拔管后的肌松残余作用。结论与顺式阿曲库铵比较,应用罗库溴铵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长,虽恢复指数略长,但对拔管时间并无影响,同时未有明显的肌松残余作用,可以安全用于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库溴铵 顺式阿曲库铵 肝部分切除术 术后肌松残余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兔肌肉组织顺式阿曲库铵浓度 被引量:3
8
作者 孙文琴 莫利求 +3 位作者 秦莹 袁福利 伍伟军 刘明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2-715,共4页
目的建立兔肌肉组织顺式阿曲库铵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方法取单次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后兔膈肌和胫骨前肌,经匀浆、萃取后检测。色谱柱为Spher-sorb SCX(4.6 mm×150 mm,5μm,Phenomenex,USA),流动相为乙腈、硫酸钠和硫... 目的建立兔肌肉组织顺式阿曲库铵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方法取单次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后兔膈肌和胫骨前肌,经匀浆、萃取后检测。色谱柱为Spher-sorb SCX(4.6 mm×150 mm,5μm,Phenomenex,USA),流动相为乙腈、硫酸钠和硫酸的混合液,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柱温为室温;紫外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顺式阿曲库铵线性范围0.1~2.0μg.g-1,最低检测限10 ng.g-1,不受肌肉组织内源性物质干扰,回收率大于90.0%,日内、日间变异率均小于5.0%,冻融稳定性良好。结论该方法特异性强,检测限低,灵敏度高,适于兔肌肉组织顺式阿曲库铵残留浓度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式阿曲库铵 高效液相色谱法 固相萃取 肉组织药物浓度 胫骨前 残余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