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评价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及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晓燕 蔡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92-2394,共3页
肌层浸润深度是子宫内膜癌分期的重要依据之一。灰阶超声是子宫内膜癌的常规筛查方法。通过三维超声及多普勒超声可观察内膜的细微结构及血流分布情况,并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可判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情况。子宫内膜癌超声造影呈特征性... 肌层浸润深度是子宫内膜癌分期的重要依据之一。灰阶超声是子宫内膜癌的常规筛查方法。通过三维超声及多普勒超声可观察内膜的细微结构及血流分布情况,并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可判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情况。子宫内膜癌超声造影呈特征性的血流灌注表现,有助于判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利用三维经阴道超声对未受累肌层厚度进行测量,可较好地评估子宫内膜癌的肌层浸润情况,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本文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超声评价及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子宫内膜肿瘤 肌层浸润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扩散模型对Ⅰ期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尹希 吴慧 +2 位作者 高阳 乔鹏飞 牛广明 《磁共振成像》 CAS 2019年第4期258-262,共5页
目的评估单指数、双指数、拉伸指数模型各参数对诊断Ⅰ期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Ⅰ期子宫内膜癌53例,行常规MRI和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扫描,在各参数伪彩图上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ppa... 目的评估单指数、双指数、拉伸指数模型各参数对诊断Ⅰ期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Ⅰ期子宫内膜癌53例,行常规MRI和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扫描,在各参数伪彩图上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真扩散系数(D)、假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分布扩散系数(distribution diffusion coefficient,DDC)、水扩散异质性指数(α)值。根据子宫全切术后病理结果分为Ⅰa期和Ⅰb期。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两组间差异性比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各参数对诊断Ⅰ期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效能。结果Ⅰb期D、f、DDC、ADC值小于Ⅰa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b期D*值大于Ⅰa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b期α值小于Ⅰa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f、DDC、ADC值对诊断Ⅰ期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67、0.762、0.794、0.774。结论单指数模型对诊断Ⅰ期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有一定帮助,双指数、拉伸指数模型较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子宫内膜肿瘤 肌层浸润深度 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术前CA125水平对晚期子宫内膜癌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伟雄 余文辉 +2 位作者 周小梅 花纯宏 王霞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7期558-560,共3页
目的 评价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前CA125水平的预测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术前CA125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组织分级、宫壁肌层浸润深度、宫外淋巴血管受累范围、淋巴结状况和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CA125水平升高与子宫内膜癌晚期和... 目的 评价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前CA125水平的预测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术前CA125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组织分级、宫壁肌层浸润深度、宫外淋巴血管受累范围、淋巴结状况和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CA125水平升高与子宫内膜癌晚期和淋巴结状况(是否浸润) 有关, 也与子宫肌层浸润深度、肿瘤病理组织分级有关。接受器操作特性(ROC) 曲线显示子宫内膜癌浸润的深度、宫外淋巴血管受累范围及肿瘤病理组织分级等在预测晚期子宫内膜癌的准确度分别为73%、78%和80%。CA125水平预测晚期子宫内膜癌的准确度可高达94%, 将CA125临界值定为35kU/L时, 其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7%和90%, 阴性预测值为97%, 阳性预测值为78%。结论 CA125可作为子宫内膜癌淋巴转移(阳性淋巴结) 和宫外蔓延扩散的一种重要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125水平 晚期子宫内膜癌 预测作用 术前 肌层浸润深度 组织分级 肿瘤病理 回顾性分析 阴性预测值 阳性预测值 淋巴结 临床分期 预测指标 淋巴转移 外淋巴 准确度 浸润 接受器 临界值 特异性 敏感度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抑制基因KAI1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进展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武孟香 高英敏 +2 位作者 王秀华 刘玉琴 陈高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8-311,共4页
目的探讨KAI1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进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7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48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KAI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腺癌中KAI1蛋白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内膜组织(P<... 目的探讨KAI1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进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7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48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KAI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腺癌中KAI1蛋白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内膜组织(P<0.01)和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P<0.01)。KAI1蛋白的表达随子宫内膜腺癌恶性程度(P<0.01),肌层浸润深度(P<0.01)及手术-病理分期(P<0.05)的增高而降低,并与子宫内膜腺癌组织学类型有关(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KAI1蛋白阳性率明显低于无转移组织(P<0.01)。KAI1阴性的患者总的生存率低于阳性者(P<0.01,<0.01)。结论KAI1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的恶性进展中表达下调,有望成为内膜癌恶性程度评估,转移预测和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腺癌 基因KAI1 转移抑制 KAI1蛋白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免疫组化S-P法 不典型增生组织 子宫内膜组织 肌层浸润深度 恶性程度 组织学类型 淋巴结转移 蛋白表达 方法应用 表达情况 腺癌组织 病理分期 表达下调 恶性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技术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朱梦颖 陈萍 +3 位作者 常才 张晨鹏 路青 程杰军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08-412,共5页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影响EC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的因素很多,包括:肿瘤的分期及分化程度、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深度、宫颈浸润、邻...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影响EC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的因素很多,包括:肿瘤的分期及分化程度、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深度、宫颈浸润、邻近器官受累等,影像学技术对这些影响因素评估发挥重要作用,如何选择合适的影像检查技术,对EC的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技术 发病年龄 上皮性恶性肿瘤 影像检查技术 子宫内膜癌 肌层浸润深度 宫颈浸润 治疗和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影像学方法在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中的比较 被引量:11
6
作者 郑卓肇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97-499,共3页
子宫内膜癌是原发于子宫内膜的上皮性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对该病的防治非常重要[1]。目前,虽然子宫内膜癌的确诊仍需依赖于病理学,但影像学方法在早期发现、病变分期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关键词 影像学方法 上皮性恶性肿瘤 肌层浸润深度 子宫 早期诊断 宫旁浸润 月经周期变化 子宫内膜增生 生育期女性 中心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