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牦牛胃不同肌层厚度烤制加工的适宜性
1
作者 赵天霞 刘敏 +2 位作者 李升升 张艳 张强龙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7-230,共14页
本研究以牦牛不同肌层厚度胃共17个样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原料肉理化品质、加工品质和食用品质及经过烤制后理化、加工、食用和感官评价差异,建立了综合品质评价模型Y=0.33A_(1)−0.05A_(2)+0.12A_(3)+0.26A_(4)+0.35A_(5)(A_(1)~A_(5)... 本研究以牦牛不同肌层厚度胃共17个样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原料肉理化品质、加工品质和食用品质及经过烤制后理化、加工、食用和感官评价差异,建立了综合品质评价模型Y=0.33A_(1)−0.05A_(2)+0.12A_(3)+0.26A_(4)+0.35A_(5)(A_(1)~A_(5)分别代表b*值、剪切力、泡沫稳定性、起泡能力、弹力)。结果表明,肚领1.5~1.8 cm、瓣胃1.0~1.2 cm、网胃0.6~1.2 cm适宜烤制加工,网胃0.5 cm、瓣胃0.5~0.9 cm、皱胃0.6~1.2 cm较适宜烤制加工。同时,以总体可接受性为因变量,综合品质评价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Y=1.570X−0.258,方程拟合系数R^(2)=0.906,进一步证明综合品质评价模型可较好地反映牦牛不同肌层厚度胃的烤制加工适宜性。通过烤制加工指标及原料肉进行相关性分析对比得出乳化活性高、乳化稳定性高、蛋白质含量高、且拥有较好的弹力的部位适合烤制加工。该研究为牦牛不同肌层厚度胃的精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胃 肌层厚度 烤制 加工适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超观察妊娠晚期瘢痕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2
作者 曾静 何敏 +1 位作者 黄秋媚 贺惠琼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4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观察妊娠晚期瘢痕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二维图像测量妊娠晚期(孕32~40周)瘢痕子宫及正常妊娠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结果子宫前壁下段全层厚度〉3 mm组比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观察妊娠晚期瘢痕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二维图像测量妊娠晚期(孕32~40周)瘢痕子宫及正常妊娠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结果子宫前壁下段全层厚度〉3 mm组比全层厚度≤3 mm组的孕妇阴道试产成功率高,厚度〉3 mm组的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缩宫素用量较全层厚度≤3 mm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观察妊娠晚期瘢痕子宫前壁下段厚度对临床医生选择分娩方式、评估再次剖宫产围手术期的风险、提高妊娠安全性并减少瘢痕子宫孕妇发生子宫破裂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妊娠晚期 瘢痕子宫 前壁下段肌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超声测量妊娠晚期瘢痕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3
作者 孟临侠 金兰 +1 位作者 古旸 王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1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瘢痕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超声测量对分娩方式评估的意义。方法对本院82例瘢痕子宫妊娠孕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妊娠晚期瘢痕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超声测量,比较不同瘢痕愈合分级孕妇的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及...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瘢痕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超声测量对分娩方式评估的意义。方法对本院82例瘢痕子宫妊娠孕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妊娠晚期瘢痕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超声测量,比较不同瘢痕愈合分级孕妇的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及其分娩方式。结果本组病例超声图像及子宫前壁下段肌层测量厚度对瘢痕愈合情况进行分级发现,其中I级52例,Ⅱ级20例,Ⅲ级10例。经统计分析发现Ⅱ级孕妇的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明显低于Ⅰ级,而III级则又明显低于Ⅰ级和Ⅱ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Ⅰ级52例孕妇中阴道分娩37例,剖宫产分娩15例;Ⅱ级20例孕妇中阴道分娩5例,剖宫产分娩15例;Ⅲ级10例孕妇中阴道分娩0例,剖宫产分娩10例。经统计学分析发现Ⅲ级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Ⅱ级和Ⅰ级;而Ⅱ级的剖宫产率又明显高于Ⅰ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妊娠晚期瘢痕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能对孕妇发生子宫撕裂或者子宫破裂的风险进行预测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晚期 瘢痕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 超声检查 分娩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超声联合MRI诊断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残余子宫肌层厚度的价值 被引量:8
4
作者 樊宇英 王伦志 +1 位作者 唐磊 张茜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4期672-675,共4页
目的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S)检查联合MRI诊断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残余子宫肌层厚度的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9年1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超声检查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疑似切口处残余子宫肌层小于3 mm患者的临床资料,80例... 目的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S)检查联合MRI诊断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残余子宫肌层厚度的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9年1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超声检查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疑似切口处残余子宫肌层小于3 mm患者的临床资料,80例患者均要求终止妊娠,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善阴道超声检查和MRI检查,并与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影像学特点,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经手术、病理学证实80例疑似CSP切口处残余子宫肌层小于3 mm患者有71例,阴道超声联合MRI诊断阳性72例,阴性8例,诊断准确率为96.25%,特异度77.78%,灵敏度98.59%,阳性预测值为97.22%,阴性预测值87.50%,Kappa值0.803;阴道超声观察到卵黄囊结构40例、胚芽结构25例,原始心管搏动15例,MRI在对孕囊内部结构观察方面远不如超声,其优势在于孕囊周边的比邻结构的观察。结论阴道超声检查与MRI对CSP切口处残余子宫肌层厚度的诊断准确率均较高,两者联合大大提高了诊断准确率,超声在切口肌层血流信号观察、阻力指数、孕囊内卵黄囊、胚芽及胎心搏动诊断方面有优势,实时、价廉,可重复性强,MRI能够更好的评估切口处剩余肌层的厚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二者联合检测可更好的评估切口处残余子宫肌层的厚度,为患者和手术医生选择手术方式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超声 核磁共振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 残余子宫肌层厚度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瘢痕子宫妊娠晚期子宫下段肌层厚度的超声检测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惠甜 鲁虹霞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5期110-112,共3页
剖宫产后阴道分娩(VBAC)是全球产科医生正在探索的问题,在不同国家也根据本国情况制定出VBAC指南,指南中包含了超声对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测量,也就是评估剖宫产瘢痕的愈合情况。产前检查胎儿及评估瘢痕愈合情况常用的方法有经腹部... 剖宫产后阴道分娩(VBAC)是全球产科医生正在探索的问题,在不同国家也根据本国情况制定出VBAC指南,指南中包含了超声对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测量,也就是评估剖宫产瘢痕的愈合情况。产前检查胎儿及评估瘢痕愈合情况常用的方法有经腹部低频超声、经腹部高频超声、经会阴超声、经阴道超声,也有学者应用全自动容积超声,根据孕妇及胎儿具体情况而选择不同的超声检查技术,对获取准确的数据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制定分娩方案。本文旨在对不同超声检测瘢痕子宫妊娠晚期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优缺点进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 妊娠 子宫下段肌层厚度 超声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超声与经阴道超声检查术后瘢痕子宫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周琼颖 王娅明 +1 位作者 陈丹燕 俞静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5期913-915,共3页
目的探讨经腹超声检查与经阴道超声检查术后瘢痕子宫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50例有剖宫产史的二胎妊娠晚期孕妇,均行经腹(TAS组)与经阴道超声检查(TVS组)各75例,比较两组子宫瘢痕愈合分级及子宫瘢痕显影率,比较两组在不同孕... 目的探讨经腹超声检查与经阴道超声检查术后瘢痕子宫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50例有剖宫产史的二胎妊娠晚期孕妇,均行经腹(TAS组)与经阴道超声检查(TVS组)各75例,比较两组子宫瘢痕愈合分级及子宫瘢痕显影率,比较两组在不同孕周下检测出子宫下段肌层厚度。结果TVS检查子宫瘢痕愈合I级的例数占比高于TAS,子宫瘢痕显影率明显高于T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VS检查32周、35周、38周的子宫下段肌层厚度明显高于T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VS诊断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均高于TAS检查结果(P<0.05),超声图像最先显示内部的羊膜绒毛膜与子宫壁之间、子宫与膀胱壁分界之间均呈强回声,其次为子宫肌层的低回声。结论相比经腹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 下段肌层厚度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孕妇再次妊娠子宫下段肌层厚度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晓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4年第1期95-96,共2页
目的:采用高频超声设备对剖宫产孕妇再次妊娠子宫下段肌层厚度进行观测,探究其对孕妇分娩方式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民权县人民医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30例再次妊娠的孕妇,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孕妇均... 目的:采用高频超声设备对剖宫产孕妇再次妊娠子宫下段肌层厚度进行观测,探究其对孕妇分娩方式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民权县人民医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30例再次妊娠的孕妇,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孕妇均有剖宫产史.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孕妇在孕期37~39周时子宫下段肌层厚度比孕期31~33周的子宫下段肌层厚度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孕期在31~33周和37~39周时孕妇子宫下段肌层厚度比对照组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剖宫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子宫下段肌层会变薄,采用高频超声探头对孕妇子宫下段肌层记性检测对临床分娩方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妇 子宫下段 再次妊娠 肌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测定瘢痕肌层厚度在评估瘢痕子宫妊娠患者愈合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利群 《临床医药实践》 2019年第6期454-455,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测定瘢痕肌层厚度在评估瘢痕子宫妊娠患者愈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110例瘢痕子宫妊娠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测,观察患者的子宫瘢痕肌层厚度、瘢痕愈合情况、超声... 目的:探讨超声测定瘢痕肌层厚度在评估瘢痕子宫妊娠患者愈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110例瘢痕子宫妊娠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测,观察患者的子宫瘢痕肌层厚度、瘢痕愈合情况、超声诊断瘢痕肌层厚度与实际分娩评估患者愈合情况、患者不同愈合情况的瘢痕肌层厚度及分娩结局情况。结果:愈合Ⅰ级患者瘢痕肌层厚度显著较厚,剖宫产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患者的Ⅰ级愈合、Ⅱ级愈合与Ⅲ级愈合的准确率分别为100.00%、94.67%与68.42%。结论:超声测定瘢痕肌层厚度在评估瘢痕子宫妊娠患者愈合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瘢痕肌层厚度 瘢痕子宫妊娠 瘢痕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清宫前血β-hCG、CSM厚度、RI与术中出血量的关系 被引量:12
9
作者 时培景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21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妊娠(CSP)患者清宫前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 CG)、剖宫产瘢痕肌层(CSM)厚度、妊娠组织与子宫瘢痕肌壁间血流阻力指数(RI)与术中出血量的关系。方法选择CSP患者31例,均给予清宫前预处理:甲氨蝶呤0.4 mg/kg肌注1次...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妊娠(CSP)患者清宫前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 CG)、剖宫产瘢痕肌层(CSM)厚度、妊娠组织与子宫瘢痕肌壁间血流阻力指数(RI)与术中出血量的关系。方法选择CSP患者31例,均给予清宫前预处理:甲氨蝶呤0.4 mg/kg肌注1次/d,米非司酮25 mg口服2次/d,共治疗5 d。停药后2 d于B超监视下行清宫术,出血较多者给予球囊压迫止血,2例经球囊压迫止血无效而行开腹子宫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于清宫当日术前经腹部与阴道超声检查测量CSM厚度、妊娠组织与子宫瘢痕肌壁间RI值,检测血β-h CG,并测量术中出血量。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两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31例患者CSM厚度、妊娠组织与子宫瘢痕肌壁间的RI值、血β-h CG值及出血量中位数分别为0.32 mm、0.40、9 256 m IU/m L、50 m L。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出血量与CSM厚度、妊娠组织与子宫瘢痕肌壁间的RI值呈负相关(rs分别为-0.700、-0.430,P均<0.05),与血β-h CG无相关关系(rs=-0.013,P>0.05)。结论 CSP患者清宫术中出血量与CSM厚度和妊娠组织与子宫瘢痕肌壁间的RI值有关,而与血β-h CG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妊娠 清宫术 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剖宫产瘢痕肌层厚度 妊娠组织与子宫瘢痕壁间血流阻力指数 出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定量检测子宫前壁下段厚度对测评瘢痕子宫再妊娠阴道试产失败风险的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翁贞华 古作娴 舒红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8年第6期656-659,共4页
目的研究通过超声对瘢痕子宫前壁下段厚度的测量来评估再妊娠阴道试产失败风险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128例中晚期再妊娠孕妇,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31岁,均为第2次妊娠,妊娠周期28~34周。... 目的研究通过超声对瘢痕子宫前壁下段厚度的测量来评估再妊娠阴道试产失败风险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128例中晚期再妊娠孕妇,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31岁,均为第2次妊娠,妊娠周期28~34周。根据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分为Ⅰ级组(46例)、Ⅱ级组(37例)、Ⅲ级组(45例)。采用经阴道、经腹超声,观察3组孕妇34周、37周和40周子宫前壁下段厚度,并比较3组孕妇阴道试产失败率及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结果Ⅰ~Ⅲ级组孕妇子宫前壁下段厚度分别为(4.66±0.21) mm、(3.82±0.33) mm、(2.78±0.26)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34,P <0.05)。同一妊娠周期,随着瘢痕愈合级别增加,子宫下段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组孕妇随着妊娠周期增加,子宫前壁下段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子宫瘢痕愈合级别越高,阴道试产失败率越高,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不同时期孕妇实行超声监测子宫前壁下段厚度有助于判断先兆子宫破裂,对预测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的失败风险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子宫前壁下段 肌层厚度 瘢痕子宫 阴道试产 先兆子宫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参数及血β-HCG诊断子宫瘢痕妊娠的效能及疗效评估价值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艳芬 刘艳娟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5期68-71,共4页
目的分析MRI参数及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诊断子宫瘢痕妊娠的效能,并探究其评估疗效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97例子宫瘢痕妊娠作为研究组及79例剖宫产后因下腹不适、阴道出血行MRI检查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 目的分析MRI参数及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诊断子宫瘢痕妊娠的效能,并探究其评估疗效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97例子宫瘢痕妊娠作为研究组及79例剖宫产后因下腹不适、阴道出血行MRI检查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剩余肌层厚度、瘢痕厚度、病灶旁正常肌层厚度、血β-HCG水平,分析MRI参数与血β-HCG的相关性,探究MRI参数、血β-HCG诊断子宫瘢痕妊娠的效能;分析研究组不同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剩余肌层厚度较对照组小,瘢痕厚度、血β-HCG较对照组大(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剩余肌层厚度与血β-HCG呈负相关(r=-0.523,P<0.01),瘢痕厚度与血β-HCG呈正相关(r=0.676,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剩余肌层厚度、瘢痕厚度、血β-HCG诊断子宫瘢痕妊娠的曲线下面积(AUC)均在0.7以上,具有良好诊断效能,其中以血β-HCG的AUC最大,为0.996。无效者剩余肌层厚度较有效者小,瘢痕厚度、血β-HCG较有效者大(P<0.05,P<0.01)。剩余肌层厚度、瘢痕厚度、血β-HCG是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MRI参数剩余肌层厚度、瘢痕厚度及血β-HCG在诊断子宫瘢痕妊娠方面具有良好效能,且上述指标均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疗效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瘢痕妊娠 磁共振成像 剩余肌层厚度 瘢痕厚度 病灶旁正常肌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阑尾的年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瑞华 林耀晨 +3 位作者 蔡兆明 林敏 刘龙平 万卫 《解剖学杂志》 CAS 1985年第4期295-299,共5页
本文解剖310例尸休(最小胎龄第10周,最大80岁)、观察、测量阑尾的位置、长度、横径,并取70例中段阑尾做成组织切片,用显微测微器测其肌层厚度,管腔内径,观察结构上的年龄变化。得出结论是:婴幼儿期阑尾长度是体高的9/100,学龄前期,学龄... 本文解剖310例尸休(最小胎龄第10周,最大80岁)、观察、测量阑尾的位置、长度、横径,并取70例中段阑尾做成组织切片,用显微测微器测其肌层厚度,管腔内径,观察结构上的年龄变化。得出结论是:婴幼儿期阑尾长度是体高的9/100,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和成年期分别为8/100、7/100、5/100和4/100,到老年期仅为3/100。文内并从应用解剖方面对成人阑尾代尿道手术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 长度 横径 尿道 左右径 泌尿生殖系统 阑尾 肌层厚度 年龄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青海湖裸鲤肠道组织结构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付菊 王洪超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4-37,共4页
为探讨不同年龄青海湖裸鲤肠道组织结构的发育规律,本试验采用组织学和图像分析法,对2、3、6年龄青海湖裸鲤肠道不同肠段的绒毛长度、黏膜厚度、肌层厚度和肠壁厚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海湖裸鲤肠道中的绒毛长... 为探讨不同年龄青海湖裸鲤肠道组织结构的发育规律,本试验采用组织学和图像分析法,对2、3、6年龄青海湖裸鲤肠道不同肠段的绒毛长度、黏膜厚度、肌层厚度和肠壁厚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海湖裸鲤肠道中的绒毛长度、黏膜厚度、肌层厚度和肠壁厚度逐渐增大(P<0.05),其中6年前肠、中肠和后肠的绒毛长度、黏膜厚度、肌层厚度和肠壁厚分别比2年增大13.92%(P<0.05)、20.14%(P<0.05)、28.30%(P<0.05)和21.20%(P<0.05)。比较同一年龄的不同肠段,从前肠至后肠,绒毛长度、黏膜厚度、肌层厚度和肠壁厚度均逐渐减少(P<0.05)。结果提示,青海湖裸鲤在发育过程中,其肠道组织结构发生一系列适应性的变化,以保证消化吸收功能的成熟,且前肠具有较强的消化吸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裸鲤 绒毛长度 黏膜厚度 肌层厚度 肠壁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枇杷多糖对金鱼消化特性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成荣 《福建农业科技》 2016年第5期3-6,共4页
研究枇杷多糖对金鱼消化功能及消化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枇杷多糖质量浓度为1.5 g/kg时,可提高金鱼消化道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质量浓度为1.0 g/kg时,可提高金鱼消化道脂肪酶的活性;在投喂第40 d时,1.5 g/kg浓度的枇杷多糖可显著提... 研究枇杷多糖对金鱼消化功能及消化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枇杷多糖质量浓度为1.5 g/kg时,可提高金鱼消化道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质量浓度为1.0 g/kg时,可提高金鱼消化道脂肪酶的活性;在投喂第40 d时,1.5 g/kg浓度的枇杷多糖可显著提高金鱼消化道的绒毛长度和肌层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多糖 金鱼 消化酶 绒毛长度 肌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15
作者 张淋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7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大出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7年5月-2015年10月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B超检查资料完整的97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中出血情况将患者分为大出血组(38例)和非大...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大出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7年5月-2015年10月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B超检查资料完整的97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中出血情况将患者分为大出血组(38例)和非大出血组(59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病灶直径、类型、血流分级及残余肌层厚度。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剖宫产瘢痕妊娠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大出血组患者病灶直径明显大于非大出血组[(50.0±16.0)、(24.2±15.8)cm,P〈0.01],瘢痕处残余肌层厚度明显小于非大出血组[(1.0±0.7)、(3.1±1.9)cm,P〈0.01]。两组病灶类型及血流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的直径、类型、血流分级及瘢痕处残余肌层厚度与大出血相关(P〈0.05或P〈0.01)。结论病灶直径、分型、血流分级及瘢痕处残余肌层厚度为CSP大出血的危险因素,超声检查能正确评估CSP患者的预后,并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 超声检查 大出血 血流分级 残余肌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腹腔镜间断内翻缝合术在剖宫产手术切口憩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6
作者 邓在洪 罗岳西 +1 位作者 苏德艳 夏宗燕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5期62-65,共4页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间断内翻缝合术修复剖宫产手术切口憩室(CS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CSD患者82例,其中采用宫腹腔镜间断内翻缝合术进行修复44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切除憩室及周围组织后重新缝合子宫下段肌层进行修复38例...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间断内翻缝合术修复剖宫产手术切口憩室(CS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CSD患者82例,其中采用宫腹腔镜间断内翻缝合术进行修复44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切除憩室及周围组织后重新缝合子宫下段肌层进行修复3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6个月子宫下段肌层厚度,术后6个月憩室复发情况及月经改善情况。术后有生育需求者,观察组避孕3~6个月,对照组避孕1~2年,记录两组再孕情况并计算再孕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分别为(2.9±0.1)、(6.5±0.1)mm,对照组分别为(2.8±0.1)、(5.7±0.1)mm;与同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均<0.05)。两组月经改善总有效率及再孕率比较P均>0.05。观察组憩室复发3例(6.8%),对照组9例(23.6%),两组比较P<0.05。结论 宫腹腔镜间断内翻缝合术治疗CSD的创伤较小、术后避孕时间短,有助于降低憩室复发率、增加子宫下段肌层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内翻缝合术 肌层厚度 宫腹腔镜手术 剖宫产并发症 手术切口憩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