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链非编码RNA肌动蛋白纤维相关蛋白1-反义RNA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功能 被引量:4
1
作者 耿玉东 王树斌 +1 位作者 卢泰青 滕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94-601,共8页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肌动蛋白纤维相关蛋白1-反义RNA1(AFAP1-AS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其对OSCC细胞生物行为学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OSCC患者(55例)...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肌动蛋白纤维相关蛋白1-反义RNA1(AFAP1-AS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其对OSCC细胞生物行为学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OSCC患者(55例)癌组织、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及人口腔鳞状细胞癌SCC25、人正常口腔角质细胞株(NOK)细胞中lncRNA AFAP1-AS1的表达,分析AFAP1-AS1与OSCC患者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AFAP1-AS1与患者预后的关系。AFAP1-AS1 siRNA转染SCC25细胞,细胞计数(CCK-8)及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变化,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侵袭相关蛋白、肌动蛋白纤维相关蛋白1(AFAP1)及Rho GTP酶家族成员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骨架肌动蛋白微丝结构的变化。结果OSCC组织中AFAP1-AS1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SCC25细胞中AFAP1-AS1的表达高于NOK细胞(P<0.001)。AFAP1-AS1的表达与OSCC的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AFAP1-AS1高表达患者的生存率低于AFAP1-AS1低表达者(P<0.05)。AFAP1-AS1 siRNA转染后AFAP1-AS1的表达水平下调,SCC25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AFAP1、RhoA、Rac2、Rab10、RhoGDI和Pfn1的表达上调,RhoC的表达下调,细胞骨架中应力纤维丝减少,肌动蛋白完整性丢失。结论lncRNA AFAP1-AS1在OSCC组织及SCC25细胞中高表达,与OSCC的发生进展及预后相关。下调AFAP1-AS1能够抑制OSCC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其可能是通过调控肌动蛋白纤维丝的完整性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长链非编码RNA 肌动蛋白纤维相关蛋白1-反义RNA1 预后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张应力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形态和纤维型肌动蛋白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彭庭莉 杨军 +1 位作者 周继祥 杨彦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98-900,共3页
目的 研究动态张应力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形态和微丝改变的影响,进一步了解HPDLF的应力 生物学效应。方法 利用自行设计的膜式动态张应力 体外细胞培养研究体系对体外分离培养的第6代的HPDLF进行不同应力水平、频... 目的 研究动态张应力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形态和微丝改变的影响,进一步了解HPDLF的应力 生物学效应。方法 利用自行设计的膜式动态张应力 体外细胞培养研究体系对体外分离培养的第6代的HPDLF进行不同应力水平、频动范围及时相点的张应力加载,所有样本经FITC Phalloidin免疫荧光染色后,以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加力后不同时间细胞及其肌动蛋白形态的变化特征。结果 动态张应力作用16、2 4h后,部分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出现收缩,F actin排列等方面的变化;3 2h后,变化更明显。5kPa的静态张应力作用后,可引起细胞间隙增大等变化,F actin改变较少。结论 不同张应力可引起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和F actin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化,特别是动态张应力组2 ,在细胞投影面积以及细胞平均荧光强度方面均与加力时间呈正比,微丝随加力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变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纤维肌动蛋白 张应力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对胆小管纤维形肌动蛋白微丝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黎一鸣 刘继东 +1 位作者 吉鸿 李顺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0-213,239,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I/R)对胆小管纤维形肌动蛋白(F-actin)微丝的影响。方法采用肝缺血35 min再灌注模型,检测血清中ALT、AST、GGT和TBIL的含量;电镜观察胆小管的变化;异硫氢胍荧光素标记的鬼笔环肽(FITC-Phalloidin)显示胆小管F-... 目的探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I/R)对胆小管纤维形肌动蛋白(F-actin)微丝的影响。方法采用肝缺血35 min再灌注模型,检测血清中ALT、AST、GGT和TBIL的含量;电镜观察胆小管的变化;异硫氢胍荧光素标记的鬼笔环肽(FITC-Phalloidin)显示胆小管F-actin微丝的分布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采集图像并定量分析。结果F-actin微丝荧光变化和电镜超微结构的改变相符合,F-actin的荧光染色再灌注前正常,而再灌注后明显减弱;胆小管微绒毛再灌注前没有消失,而再灌注后却大量脱落。这与血清GGT和TBIL的异常改变一致。结论再灌注而非缺血可造成胆小管F-actin微丝破坏、微绒毛丧失,导致胆小管收缩减弱,胆汁排泄功能受损。这可能是大鼠肝I/R后胆汁淤积发生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缺血再灌注 胆汁淤积 纤维肌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对豚鼠耳蜗血管纹微血管内皮细胞纤维肌动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琪 张学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豚鼠耳蜗血管纹微血管内皮细胞纤维肌动蛋白(F-actin)的影响,为研究豚鼠耳蜗血管纹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改变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体外分离培养豚鼠耳蜗血管纹微血管内皮细胞,用0.05、0.1、0.2ng/ml浓度...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豚鼠耳蜗血管纹微血管内皮细胞纤维肌动蛋白(F-actin)的影响,为研究豚鼠耳蜗血管纹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改变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体外分离培养豚鼠耳蜗血管纹微血管内皮细胞,用0.05、0.1、0.2ng/ml浓度的TNF-α作用90min后,用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法测定其中各组的F-actin含量变化,对照组为空白对照。结果TNF-α能使耳蜗血管纹微血管内皮细胞的F-actin含量明显减少(P<0.01),且TNF-α的浓度越高F-actin的含量降低越明显。结论通过TNF-α的作用能够改变豚鼠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内F-actin密度及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纤维肌动蛋白 纹微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型肌动蛋白对间充质干细胞衰老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俞冬升 蔡大敏 +4 位作者 陈婕妤 吕方怡 花扣珍 银国利 王俊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83-486,693,694,共6页
目的:探讨纤维型肌动蛋白(F-actin)调节人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hBMSCs)衰老的作用,初步阐明hBMSCs衰老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分离得到的hBMSCs进行体外培养并分为对照组(P2代hBMSCs)、F-actin抑制剂组(2.5μmol·L^(-1) F-acti... 目的:探讨纤维型肌动蛋白(F-actin)调节人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hBMSCs)衰老的作用,初步阐明hBMSCs衰老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分离得到的hBMSCs进行体外培养并分为对照组(P2代hBMSCs)、F-actin抑制剂组(2.5μmol·L^(-1) F-actin抑制剂Latrunculin B处理P2代hBMSCs 1h)和P11代hBMSCs组(P2代hBMSCs连续传代得到P11代hBMSCs)。成骨、成脂和成软骨诱导液诱导各组hBMSCs,采用茜素红染色、SO染色和油红O染色确定诱导效果。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hBMSCs中Ki67阳性细胞数、F-actin的形态和聚合情况、YAP在细胞内的亚细胞定位。SA-β-Gal染色检测各组hBMSCs中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数。结果:茜素红染色、SO染色和油红O染色,hBMSCs具有成骨、成脂和成软骨分化的能力。免疫荧光染色和SA-β-Gal染色,对照组hBMSCs中的微丝纤维束较多较粗,F-actin长度较长,YAP主要集中在细胞核(YAP在细胞核内为活化态);与对照组比较,P11代hBMSCs组中Ki67阳性细胞数较少,SA-β-Gal阳性细胞较多,F-actin更短更细,YAP主要集中在胞浆,且YAP出核的细胞SA-β-Gal染色呈阳性;F-actin抑制剂组hBMSCs中YAP出核失活,SA-β-Gal染色阳性的hBMSCs衰老细胞更多。结论:抑制YAP入核可以促进hBMSCs衰老,F-actin可以通过调节YAP活性影响hBMSCs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纤维肌动蛋白 YAP蛋白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O cDNA的克隆、表达及TACO的F肌动蛋白交联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长振 李湘辉 隋森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70-774,共5页
为进一步研究TACO(tryptophan-aspartate-containing coat protein)的性质、功能及它与肌动蛋白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逆转录PCR技术扩增出TACO的cDNA序列,并将其克隆到pGEX2T表达质粒上.重组表达质粒pGEX2TTACO在宿主菌BL21中得到稳定表... 为进一步研究TACO(tryptophan-aspartate-containing coat protein)的性质、功能及它与肌动蛋白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逆转录PCR技术扩增出TACO的cDNA序列,并将其克隆到pGEX2T表达质粒上.重组表达质粒pGEX2TTACO在宿主菌BL21中得到稳定表达.表达产物经GlutathioneSepharoseTM亲和纯化得到融合蛋白GSTTACO.肌动蛋白纤维(Factin)结合共沉淀实验证明,融合蛋白GSTTACO保持了天然TACO蛋白的F肌动蛋白结合活性.利用肌动蛋白纤维交联(Factincrosslinking)实验和电镜技术发现,纯化后的GSTTACO蛋白具有交联肌动蛋白纤维并将其捆聚成束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TACO很可能起组织者的作用,通过与肌动蛋白纤维的交联,将肌动蛋白纤维捆聚成束从而形成新的肌动蛋白细胞骨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CO 克隆与表达 肌动蛋白纤维交联 交联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啡依赖大鼠不同脑区肌动蛋白及其结合蛋白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闫彩珍 于亮 +2 位作者 刘川 郝晓玲 王天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43-1148,共6页
目的研究吗啡依赖大鼠不同脑区肌动蛋白及其结合蛋白p-cofilin的表达变化。方法 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吗啡依赖1周组(M1组)、2周组(M2组)和4周组(M4组),各依赖组均设对照,每组7只。吗啡依赖组采用剂量递增法腹腔注射吗啡,每日3次,连续7... 目的研究吗啡依赖大鼠不同脑区肌动蛋白及其结合蛋白p-cofilin的表达变化。方法 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吗啡依赖1周组(M1组)、2周组(M2组)和4周组(M4组),各依赖组均设对照,每组7只。吗啡依赖组采用剂量递增法腹腔注射吗啡,每日3次,连续7 d,日剂量按5,10,15,20,30,40,50 mg.kg-1逐日递增,对照组给与等体积的生理盐水。M2和M4组大鼠继续分别给予50 mg.kg-1盐酸吗啡,每天1次,连续注射1或3周。在最后一次给药后5 h断头处死大鼠,迅速分离前额叶皮质、海马、纹状体和丘脑。Western blot检测吗啡依赖大鼠不同脑区肌动蛋白及其结合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2和M4组大鼠前额叶皮质内F-actin/G-actin比值分别上调53%(P<0.05)和102%(P<0.01);M2和M4组大鼠前额叶皮质内p-cofilin表达量分别上调93%(P<0.01)和88%(P<0.01)。M4组大鼠海马中F-actin/G-actin比值上调94%;M2和M4组大鼠海马中p-cofilin蛋白表达量分别上调45%(P<0.05)和30%(P<0.05)。M2和M4组大鼠纹状体内p-cofilin的蛋白表达量分别下调25%(P<0.05)和30%(P<0.05)。结论长期吗啡处理可诱导大鼠形成依赖,伴随着依赖相关脑区肌动蛋白重构,并呈现脑区特异性和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依赖 纤维肌动蛋白 单体肌动蛋白 重构 p-cofil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环境对小鼠足细胞骨架结构及相关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张路路 陈珏 +4 位作者 严玉澄 顾乐怡 张敏芳 倪兆慧 钱家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50-1054,共5页
目的探讨高糖培养环境对小鼠足细胞骨架结构及相关蛋白表达及分布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和分化小鼠足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渗对照组和高糖组。免疫荧光法观察足细胞内肌动蛋白纤维骨架(F-actin)、黏着斑蛋白(vinculin)及α-actinin-4... 目的探讨高糖培养环境对小鼠足细胞骨架结构及相关蛋白表达及分布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和分化小鼠足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渗对照组和高糖组。免疫荧光法观察足细胞内肌动蛋白纤维骨架(F-actin)、黏着斑蛋白(vinculin)及α-actinin-4的表达及分布。Western blotting半定量检测各组足细胞α-actinin-4和vinculin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和高渗对照组足细胞内F-actin以张力纤维丝的形式存在,α-actinin-4主要分布在细胞周边、肌动蛋白微丝以及细胞膜皱褶中;与正常对照组和高渗对照组比较,高糖组足细胞内F-actin形成的张力纤维显著减少,α-actinin-4分布向细胞内部集中;各组vinculin的分布无明显差异。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高糖组α-actinin-4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各组vinculin蛋白的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糖可能刺激足细胞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结构重排,引起α-actinin-4的表达和分布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细胞 高糖 肌动蛋白纤维骨架 α—actinin-4 黏着斑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蛋白1参与分枝菌酸诱导巨噬细胞的泡沫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周芳妮 陈全 +2 位作者 周静瑶 刘革力 张路渝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1-456,共6页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冠蛋白1(coronin-1)与分枝菌酸(MA)诱导巨噬细胞泡沫化的相关性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根据冠蛋白1表达水平的差异,实验分为RAW264.7-Cor.Plus、RAW264.7和RAW264.7-Cor.Minus三组。各组细胞经100μg/m L MA包被的聚苯乙烯...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冠蛋白1(coronin-1)与分枝菌酸(MA)诱导巨噬细胞泡沫化的相关性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根据冠蛋白1表达水平的差异,实验分为RAW264.7-Cor.Plus、RAW264.7和RAW264.7-Cor.Minus三组。各组细胞经100μg/m L MA包被的聚苯乙烯微球作用24 h后提取总蛋白,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冠蛋白1的表达水平。分别用(0、25、50、75、100)μg/m L MA包被聚苯乙烯微球作为吞噬颗粒,在2μmol/L松胞菌素D(cty D)处理前、后,分别吞噬24 h^8 d,用总胆固醇(TC)酶法测定试剂盒、游离胆固醇(FC)酶法测定试剂盒分别检测各组细胞TC、FC,再通过胆固醇酯(CE)和CE/TC比值定量评估巨噬细胞泡沫化水平。将cty D处理细胞(RAW264.7-cty D、RAW264.7-cty D-MA)及其对照组分别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鬼笔环肽(FITC-phalloidin)染色,计算纤维型肌动蛋白(F-actin)重排率。结果各组细胞受MA诱导后,其冠蛋白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其表达量从高至低依次为RAW264.7-Cor.Plus、RAW264.7、RAW264.7-Cor.Minus。表达不同水平冠蛋白1的各组细胞的泡沫化水平与MA包被剂量和MA作用时间呈正比;冠蛋白1表达量最高的RAW264.7-Cor.Plus细胞泡沫化水平最高,冠蛋白1表达量最低的RAW264.7-Cor.Minus细胞泡沫化水平最低;cty D抑制巨噬细胞F-actin显著降低MA诱导的细胞泡沫化水平,但抑制F-actin对冠蛋白1与MA诱导细胞泡沫化的正相关性并无显著影响;经鬼笔环肽染色后,MA诱导组细胞的F-actin重排率显著高于非MA诱导的对照组细胞。结论 MA可诱导巨噬细胞冠蛋白1的表达,其表达水平与MA诱导的细胞泡沫化呈正相关,F-actin参与MA诱导的细胞泡沫化过程,但F-actin并非冠蛋白1调控MA诱导细胞泡沫化的关键和唯一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蛋白1(coronin-1) 分枝菌酸 泡沫细胞 纤维肌动蛋白(F-ac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伪足断裂的力学行为和微观机制分析
10
作者 杨媚 方舟 +2 位作者 张一 李德昌 季葆华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35-635,共1页
目的细胞迁移过程中伪足的力学行为除了前伸和回缩之外,还存在断裂并导致细胞片段脱落。本研究旨在阐明细胞伪足断裂过程中发生的细胞骨架与质膜之间界面破坏的力学机制。方法使用共聚焦显微镜动态成像技术,捕捉伪足断裂过程中肌动纤维... 目的细胞迁移过程中伪足的力学行为除了前伸和回缩之外,还存在断裂并导致细胞片段脱落。本研究旨在阐明细胞伪足断裂过程中发生的细胞骨架与质膜之间界面破坏的力学机制。方法使用共聚焦显微镜动态成像技术,捕捉伪足断裂过程中肌动纤维与细胞膜的变形行为,并基于细胞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伪足断裂过程中界面破坏的力学机制。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和有限元方法分析和模拟了伪足断裂过程。结果分析表明,界面破坏的临界载荷与界面裂纹长度之间存在指数关系。临界载荷随着界面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纤维截面尺寸对临界载荷的影响与界面裂纹长度有关,在较短和较长尺寸的裂纹下表现出不同的影响。有限元分析表明,细胞膜约束了肌动纤维拉伸过程中的扭转运动。结论本研究揭示了细胞伪足断裂的力学过程和肌动蛋白纤维与细胞膜界面破坏的力学机制,为探究细胞外囊泡释放等与伪足断裂相关的细胞行为机制提供定量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骨架 细胞迁移 细胞分子生物学 临界载荷 共聚焦显微镜 肌动蛋白纤维 微观机制 行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AFAP1-AS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熊钢 龚江波 +1 位作者 周靖 刘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0-294,共5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肌动蛋白纤维相关蛋白-1反义RNA1(actin filamentassociated protein 1-antisense RNA1,AFAP1-AS1 RNA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2010...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肌动蛋白纤维相关蛋白-1反义RNA1(actin filamentassociated protein 1-antisense RNA1,AFAP1-AS1 RNA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及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手术切除的274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胃组织中AFAP1-AS1的表达,并分析AFAP1-AS1表达量与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AFAP1-AS1在胃癌组织比癌旁正常组织显著高表达(P<0.01)。AFAP1-AS1在早期胃癌组织中平均表达量明显低于进展期胃癌(P<0.01)。在不同病理类型胃癌中,AFAP1-AS1的表达量没有差异(P>0.05)。AFAP1-AS1表达量和胃癌淋巴侵袭或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在伴有淋巴结侵袭或远处转移的胃癌组织中,AFAP1-AS1明显高表达(P<0.01)。结论:AFAP1-AS1可能是胃癌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望成为新的胃癌预后标志物,用于胃癌的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肌动蛋白纤维相关蛋白-1反义RNA1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AFAP1-AS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12
作者 付丛 张行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83-986,共4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肌动蛋白纤维相关蛋白1-反义RNA1(AFAP1-AS1)在口腔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实时定量PCR(RT-qPCR)法检测75例口腔鳞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正常组织中lncRNA AFAP1-AS1的表达情况,并...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肌动蛋白纤维相关蛋白1-反义RNA1(AFAP1-AS1)在口腔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实时定量PCR(RT-qPCR)法检测75例口腔鳞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正常组织中lncRNA AFAP1-AS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口腔鳞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联系;应用小干扰RNA(siRNA)干扰lncRNA AFAP1-AS1表达,CCK-8实验检测lncRNA AFAP1-AS1对口腔鳞癌细胞株Tca8113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RT-qPCR检测结果显示lncRNA AFAP1-AS1在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是癌旁组织的5.16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ncRNA AFAP1-AS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CCK-8实验结果显示,转染48h、72h实验组A450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表明siRNA沉默AFAP1-AS1表达后,抑制了Tca8113细胞的增殖。结论:lncRNA AFAP1-AS1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上调可能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长链非编码RNA 肌动蛋白纤维相关蛋白1-反义RNA1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杆菌黏附肠上皮样细胞HT-29对微丝骨架的影响
13
作者 王斌 袁静 魏泓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6年第4期193-196,共4页
目的:研究乳杆菌黏附肠上皮样细胞HT-29后对单层细胞通透性和细胞微丝骨架的影响。方法:采用伊文斯蓝标记的清蛋白和荧光素标记的鬼笔环肽与乳杆菌黏附后的细胞共同孵育,测定细胞培养液的A620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肌动蛋白纤维(F-act... 目的:研究乳杆菌黏附肠上皮样细胞HT-29后对单层细胞通透性和细胞微丝骨架的影响。方法:采用伊文斯蓝标记的清蛋白和荧光素标记的鬼笔环肽与乳杆菌黏附后的细胞共同孵育,测定细胞培养液的A620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肌动蛋白纤维(F-actin)的分布。结果:乳杆菌黏附细胞后,单层细胞通透性并未见明显的变化,F-actin呈丝状或束状分布;乳杆菌与致病性大肠杆菌共孵育组细胞通透性略有增加,F-actin呈轻微点状分布。结论:乳杆菌黏附肠上皮细胞后,不影响细胞微丝骨架的分布,并且能够减弱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单层肠上皮细胞的通透性增加和细胞微丝骨架的重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杆菌 黏附 通透性 肌动蛋白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S介导棕榈酸诱导的肾小球足细胞骨架及裂孔隔膜损伤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玥 刘婷 杜晓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24-1030,共7页
目的:探讨棕榈酸(palmitic acid,PA)对足细胞肌动蛋白纤维骨架及裂孔隔膜蛋白损伤的影响。方法:应用PA刺激体外培养的条件永生性小鼠肾小球足细胞株,分为对照组(1%BSA)和PA(150μmol/L)组。采用Alexa 549-phalloidin染色观察足细胞肌动... 目的:探讨棕榈酸(palmitic acid,PA)对足细胞肌动蛋白纤维骨架及裂孔隔膜蛋白损伤的影响。方法:应用PA刺激体外培养的条件永生性小鼠肾小球足细胞株,分为对照组(1%BSA)和PA(150μmol/L)组。采用Alexa 549-phalloidin染色观察足细胞肌动蛋白纤维骨架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检测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Nephrin和Podocin的表达;油红“O”、透射电镜以及BODIPY染色检测PA刺激下足细胞内脂质积聚情况。应用不同浓度PA刺激足细胞,分为对照组(1%BSA)、50μmol/L PA组、150μmol/L PA组、300μmol/L PA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Nephrin和Podocin的表达。进一步应用氧自由基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 cysteine,NAC)预处理足细胞,分为对照组(1%BSA)、PA(150μmol/L)组、NAC组、PA(150μmol/L)+NAC组。采用DCFH-DA染色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Alexa 549-phalloidin染色观察足细胞肌动蛋白纤维骨架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Nephrin和Podocin的表达。结果:Western blot结果示300μmol/L PA组足细胞内Nephrin和Podocin的表达(0.360±0.030,0.900±0.040)分别与对照(Ctr)组(1.000±0.030,1.000±0.030)和50μmol/L PA组(0.912±0.020,0.900±0.040)相比都明显减少(P=0.000,P=0.000;P=0.000,P=0.003)。免疫荧光显示与Ctr组相比,PA组足细胞Nephrin(t=6.014,P=0.010)和Podocin(t=6.171,P=0.010)蛋白的表达减少。使用NAC预处理足细胞清除ROS,与PA组(1.21±0.04,1.30±0.03)相比,PA+NAC组Nephrin(2.87±0.05)和Podocin(2.69±0.06)的表达减少(P=0.000,P=0.000)。结论:ROS介导了棕榈酸诱导的足细胞骨架及裂孔隔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酸 足细胞 肌动蛋白纤维 裂孔隔膜蛋白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长链非编码RNA AFAP1-AS1抑制人鼻咽癌HNE2细胞增殖、侵袭及体内移植瘤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谢天飞 王凌云 +1 位作者 刘丽 桑建中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2742-2746,2752,共6页
目的:探讨短发卡RNA(shRNA)干扰长链非编码RNA肌动蛋白纤维相关蛋白1-反义RNA1(lncRNA AFAP1-AS1)对人鼻咽癌(NPC)细胞增殖、侵袭及体内移植瘤形成的影响。方法:将HNE2细胞培养制成细胞悬液后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阴性对照组(shRNA... 目的:探讨短发卡RNA(shRNA)干扰长链非编码RNA肌动蛋白纤维相关蛋白1-反义RNA1(lncRNA AFAP1-AS1)对人鼻咽癌(NPC)细胞增殖、侵袭及体内移植瘤形成的影响。方法:将HNE2细胞培养制成细胞悬液后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阴性对照组(shRNA-NC)与lncRNA AFAP1-AS1干扰组(sh-AFAP1-AS1),通过试剂盒转入对应目的片段,进行RT-PCR验证;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细胞增殖,FCM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EGF表达TUNEL检测肿瘤组凋亡,将转染sh-AFAP1-AS1成功的HNE2细胞及其阴性对照细胞悬浮液分别于右腋下静脉注入裸鼠体内,以成瘤直径超过5 mm为抑制成功。2周后比较2组裸鼠肿瘤重量、AFAP1-AS1表达量、肿瘤组织细胞凋亡、VEGF表达变化。结果:sh-AFAP1-AS1细胞AFAP1-AS1表达水平和细胞增殖率低于Control组(P<0.05);sh-AFAP1-AS1细胞凋亡率高于Control组(P<0.05);sh-AFAP1-AS1细胞的侵袭率低于Control组(P<0.05),sh-AFAP1-AS1细胞中VEGF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较Control组显著降低(P<0.05);sh-AFAP1-AS1组裸鼠肿瘤质量、AFAP1-AS1表达量均较Control组降低(P<0.05);sh-AFAP1-AS1组裸鼠肿瘤组织的细胞凋亡率高于Control组(P<0.05),肿瘤组织中VEGF表达量低于Control组(P<0.05)。结论:AFAP1-AS1可能通过调控癌细胞增殖、转移及侵袭相关蛋白表达参与NPC HNE2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转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HNE2细胞 长链非编码RNA 肌动蛋白纤维相关蛋白1-反义RN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易的平行板流动腔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黔宁 应大君 +1 位作者 戴光明 郑健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12,共6页
为了解切应力对培养内皮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我们建立了一种简易的平行板流动腔系统,通过本系统可以产生0∽48dyn/cm2的稳定层流切应力,应用本系统观察了切应力对内皮细胞形态、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及球状肌动蛋白(G-actin)的影响,结... 为了解切应力对培养内皮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我们建立了一种简易的平行板流动腔系统,通过本系统可以产生0∽48dyn/cm2的稳定层流切应力,应用本系统观察了切应力对内皮细胞形态、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及球状肌动蛋白(G-actin)的影响,结果发现在12h作用时间内,12、24、48dyn/cm2切应力作用下,可见细胞中央顺细胞长轴排列的应力纤维(F-actin)逐渐演变为顺血流方向排列,F-actin的含量逐渐增多,G-actin含量逐渐减少,而细胞形态无显著改变。表明这种简易平行板流动腔系统培养的内皮细胞受到的切应力作用是确实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切应力 纤维肌动蛋白 平行板流动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价离子对微丝凝聚网络的形态影响分析研究
17
作者 赵宏博 邓林红 刘艳辉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34-134,共1页
肌动蛋白纤维网络构成细胞骨架,其性质与细胞的力学行为关系密切,研究细胞力学必须了解不同离子在各浓度下对微丝网络形态的影响。在此项目中我们探究二价铜离子对肌动蛋白纤维形态变化的影响。我们利用肌动蛋白单体自组装成微丝,并用... 肌动蛋白纤维网络构成细胞骨架,其性质与细胞的力学行为关系密切,研究细胞力学必须了解不同离子在各浓度下对微丝网络形态的影响。在此项目中我们探究二价铜离子对肌动蛋白纤维形态变化的影响。我们利用肌动蛋白单体自组装成微丝,并用鬼笔环肽对其进行标记,之后在多个微丝溶液样品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二价铜离子,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由交联蛋白与微丝构成网络的形态变化,确定二价离子浓度等条件,研究微丝浓度、长度变化如何影响凝聚微丝网络生物形态和生物力学行为。结果表明,2mM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加入肌动蛋白纤维溶液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丝 肌动蛋白纤维 肌动蛋白单体 二价离子 鬼笔环肽 交联蛋白 二价铜离子 网络形态 行为关系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压应力对大鼠干骺端软骨干细胞PTHrP mRNA表达的影响
18
作者 宗军 张玉玲 +3 位作者 白广超 金宏亮 雷堃 李宽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09-513,共5页
目的研究动态压应力对大鼠干骺端软骨干细胞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mRNA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索纤维形肌动蛋白(F-actin)是否参与该力学信号转导过程。方法免疫磁珠法分离培养大鼠干骺端软骨干细胞。第3代大鼠干骺端软骨干细胞按照... 目的研究动态压应力对大鼠干骺端软骨干细胞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mRNA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索纤维形肌动蛋白(F-actin)是否参与该力学信号转导过程。方法免疫磁珠法分离培养大鼠干骺端软骨干细胞。第3代大鼠干骺端软骨干细胞按照动态压应力强度的大小随机分为4组:0%、3%、6%、12%形变组,使用自行制备的动态压应力培养装置对各组细胞施加不同强度的压应力刺激24h,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率,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PTHrP mRNA表达水平。进一步,第3代大鼠干骺端软骨干细胞按照是否施加压应力及细胞骨架松弛素D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单纯压应力组(6%形变)、压应力+细胞骨架松弛素D组、单纯细胞骨架松弛素D组,各组细胞施加干预24h后以鬼笔环肽染F-actin纤维,置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以及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PTHrP mRNA表达水平。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0%、3%、6%、12%形变组细胞G0/G1、G2/M及S期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形变组凋亡率与0%形变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形变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单纯压应力组F-actin纤维排列较对照组整齐,相互平行,与受力方向趋于一致;压应力+细胞骨架松弛素D组及单纯细胞骨架松弛素D组细胞内F-actin纤维结构破坏,相互聚集缠绕成团块状。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3%形变组细胞PTHrP mRNA表达水平与0%形变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及12%形变组细胞PTHrP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0%形变组(P<0.05);单纯压应力组细胞PTHrP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单纯细胞骨架松弛素D组细胞PTHrP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压应力+细胞骨架松弛素D组细胞PTHrP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但低于单纯压应力组(P<0.05)。结论适当强度的动态压应力可以上调大鼠干骺端软骨干细胞PTHrP mRNA表达,在该力学信号转导过程中有F-actin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压应力 干骺端 软骨干细胞 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 肌动蛋白纤维(F-ac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再灌注损伤对新生鼠肾小管上皮细胞F-actin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余波 姚裕家 +2 位作者 熊英 杨凡 李炜如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5期365-367,370,共4页
目的 研究缺血再灌注不同时段纤维型肌动蛋白(F-actin)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分布变化情况,探讨F-actin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建立新生大鼠不同时段的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F-actin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上... 目的 研究缺血再灌注不同时段纤维型肌动蛋白(F-actin)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分布变化情况,探讨F-actin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建立新生大鼠不同时段的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F-actin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的分布,并计算各组F-actin的表达量。结果 正常时,F-actin主要聚集在上皮细胞基底膜处;缺血0.5 h后,细胞浆内的F-actin开始增加;再灌注0.5 h后,大量F-actin开始向胞浆内转移,基底部的表达减少;再灌注2 h后,F-actin在胞浆中仍很多,但在基底部的表达开始增加。结论 缺血再灌注损伤时F-actin的分布从基底部移行到胞浆内,可能由此导致整合素和Na+-K+-ATP酶分布的去极化,引起上皮细胞的脱落和对钠离子重吸收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新生鼠 肾小管上皮细胞 纤维肌动蛋白 肾功能损伤 致病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型凝集素9家族A成员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姚文荣 杨贵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49-853,共5页
C型凝集素9家族A成员(CLEC9A),又称为树突状细胞-NK细胞凝集素群受体1(DNGR-1),属于非经典的2型跨膜C型凝集素样受体,其表达具有高度的树突状细胞(DC)限制性。小鼠CLEC9A主要表达在CD8α^+DC和CD103^+DC表面,人CLEC9A主要表达在血液树... C型凝集素9家族A成员(CLEC9A),又称为树突状细胞-NK细胞凝集素群受体1(DNGR-1),属于非经典的2型跨膜C型凝集素样受体,其表达具有高度的树突状细胞(DC)限制性。小鼠CLEC9A主要表达在CD8α^+DC和CD103^+DC表面,人CLEC9A主要表达在血液树突状细胞抗原3阳性DC(BDCA3^+DC)表面。在表型和功能方面,人的同时表达CLEC9A和BDCA3(CLEC9A^+BDCA3^+)的DC与小鼠的CD8α^+DC具有相似性。CLEC9A能够与坏死或受损细胞的纤维状肌动蛋白结合,经细胞质区的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结构启动细胞内信号的转导。CLEC9A能介导内吞作用,参与交叉提呈抗原等作用,在抗病毒感染、肿瘤预防与治疗和疫苗的研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阐述了CLEC9A分子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NK细胞凝集素家族受体1 C型凝集素9家族A成员 血液树突状细胞抗原3 树突状细胞 内吞作用 交叉提呈 纤维肌动蛋白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