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肌力恢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杨定萍 李邦惠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4期214-214,共1页
为探讨激光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肢体肌力恢复的效果 ,对 38例患儿的右侧肢体采用激光穴位照射 ,左侧肢体行针灸疗法 ,进行自身效果对照。结果两侧肢体肌力恢复效果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 ;两种方法治疗前后比较 ,差异... 为探讨激光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肢体肌力恢复的效果 ,对 38例患儿的右侧肢体采用激光穴位照射 ,左侧肢体行针灸疗法 ,进行自身效果对照。结果两侧肢体肌力恢复效果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 ;两种方法治疗前后比较 ,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 (均 P<0 .0 1) ,治疗后肌力均明显提高。而激光治疗有安全、无痛、无交叉感染和晕针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症 激光治疗 针灸疗法 肌力恢复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早期运动对下肢肌力恢复的作用观察
2
作者 赵小红 高雪华 《甘肃中医》 2005年第1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下肢肌力恢复 脑卒中/中医疗法 被动运动:主动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钠血症导致短效肌松药应用后肌力恢复时间延长1例
3
作者 郝海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21期160-,共1页
关键词 低钠血症 短效松药 肌力恢复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针肢动法对偏瘫肌力恢复的研究
4
作者 郭汝爱 唐秀华 +6 位作者 李兆凤 孟昭纪 李志国 宋云 韩艳平 刘伟 王爱琴 《中国乡村医生》 1998年第10期35-36,共2页
自1988年1月至1996年5月以来,我们运用头针肢动法对159例偏瘫病人进行治疗,并与体针治疗的141例偏瘫病人进行了对照研究,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300例均为住院病人,且均经CT证实为缺血性脑血管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59例,其中男99... 自1988年1月至1996年5月以来,我们运用头针肢动法对159例偏瘫病人进行治疗,并与体针治疗的141例偏瘫病人进行了对照研究,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300例均为住院病人,且均经CT证实为缺血性脑血管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59例,其中男99例,女60例,年龄3~83岁,平均70土8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肌力恢复 头针肢动法 针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标准化康复锻炼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5
作者 刘玲 刘成欢 陈惠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24期337-340,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行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早期标准化康复锻炼,对其深静脉血栓及肌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治疗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行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早期标准化康复锻炼,对其深静脉血栓及肌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治疗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提供常规康复锻炼,研究组提供早期标准化康复锻炼,比较两组肌力恢复情况、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肺功能。结果:干预前,两组肌力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肺功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FVC、FEV1/FVC和MVV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接受机械通气患者给予早期标准化康复锻炼,可加快患者肌力、肺功能恢复速度,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标准化康复锻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肌力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产钳助产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荣月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3期193-196,共4页
目的研究阴道产钳助产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并分析产后康复治疗在产钳助产在产妇盆底功能、盆底肌力恢复中的应用价值与治疗效果。方法100例分娩产妇,抽签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自然分娩,实验组进行产钳助产,产... 目的研究阴道产钳助产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并分析产后康复治疗在产钳助产在产妇盆底功能、盆底肌力恢复中的应用价值与治疗效果。方法100例分娩产妇,抽签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自然分娩,实验组进行产钳助产,产后8周均进行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产妇康复治疗前和康复治疗后2个月的盆底功能、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分娩后康复治疗前前静息平均肌电值、快肌最大肌电值、混合肌平均肌电值、慢肌平均肌电值、后静息平均肌电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后,两组前静息平均肌电值、快肌最大肌电值、混合肌平均肌电值、慢肌平均肌电值、后静息平均肌电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康复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略高于对照组的1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产钳助产对产妇盆底功能影响较大,进行产后康复治疗后盆底功能有明显改善,因此,康复治疗在产后盆底功能恢复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钳助产 盆底功能 康复治疗 盆底肌力恢复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早期康复护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海敬 李琰琰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21期126-127,130,共3页
目的分析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入我院进行治疗的格林巴利综合症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前后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对比患儿生活能力和... 目的分析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入我院进行治疗的格林巴利综合症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前后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对比患儿生活能力和肌力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生活能力评分提升情况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肌力改善情况更好一些。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格林巴利综合症患儿生活能力和肌力,缩短康复周期,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康复护理 呼吸锻炼 肌力恢复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源性吗啡依赖解除1例报告
8
作者 刘迅 丁晓明 丁爱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吗啡依赖 室上性心动过速 医源性 先天性室间隔缺损 呼吸机辅助呼吸 反复发作 心电监护 肌力恢复 睡眠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夹层病案1例
9
作者 王育勤 朱明兴 郑伟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期193-193,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42岁。因头颈部疼痛5 d加重伴阵发性右侧肢体麻木、无力2d入院。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颈部疼痛,在门诊给予口服药物治疗,疼痛未缓解,第4日夜间始出现右侧肢体阵发性麻木、无力,持续数分钟自行缓解,次日上午多次反复... 1临床资料 患者,男,42岁。因头颈部疼痛5 d加重伴阵发性右侧肢体麻木、无力2d入院。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颈部疼痛,在门诊给予口服药物治疗,疼痛未缓解,第4日夜间始出现右侧肢体阵发性麻木、无力,持续数分钟自行缓解,次日上午多次反复发作上述症状,入院后右侧肢体瘫痪、言语正常,入院查体:BP 140/90 mmHg,神志清醒,右上肢肌力5级弱,右下肢肌力1级,肌张力低,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正常,四肢深浅感觉无异常,共济试验稳准,右侧巴氏征阳性。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血脂异常等病史。诊断为: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ehemic attack,TIA)。②脑梗死(cerebralinfarction,CI)(超早期)。预行急诊全脑血管造影术,明确责任病变血管,行机械取栓术,必要时行药物溶栓术,术中发现: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以远长节性闭塞,考虑为颈动脉夹层(internal carotid artery dissections, ICAD)可能性大,给予尿激酶20万U溶栓后,远端血管部分再通,术后2 h患者右下肢肌力恢复至3级。最终诊断为:①颈动脉夹层。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③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夹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全脑血管造影术 下肢肌力恢复 头颈部疼痛 侧肢体瘫痪 病案 arte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影响观察
10
作者 谷利洋 宗丽萍 +1 位作者 郑闪闪 尚景丹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4期760-762,841,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康复效果、肌力恢复情况,肢体功能[Fugl-Meyer系统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以及步态数据(步长、步幅及步速)。结果:观察组的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肌力情况均改善,且观察组干预后的肌力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FMA量表分值及BBS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干预后的FMA量表分值及BB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步长、步幅及步速各项步态数据均比干预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干预后的各项步态数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可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改善患者上肢与下肢功能、平衡能力,纠正改善患者步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偏瘫 神经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 康复效果 肌力恢复 肢体功能 平衡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后路椎弓根植骨术治愈椎体爆裂性骨折1例报告
11
作者 李兵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4-4,共1页
关键词 椎体爆裂性骨折 后路椎弓根 植骨术 下肢肌力恢复 AF椎弓根内固定术 腱反射消失 治愈 高处坠落伤 2004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抢救硝酸钡中毒一例
12
作者 陈天浩 《中国血液净化》 2002年第10期46-46,共1页
患者男性,64岁,以呕吐、腹泻一天,四肢瘫痪半天于1998年4月14日1Am 急诊入院.系4月13日晨七时许食用麻团(早点)二个,一小时后出现上腹部不适,随后呕吐四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排黄色稀水样大便二次,无粘液脓血,无里急后重.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透析疗法 四肢瘫痪 四肢麻痹 钡盐 硝酸钡 硝酸鋇 硝酸盐 面粉加工 大便培养 肌力恢复 骨骼 呕吐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中风后遗症 被引量:4
13
作者 武文凤 富春儒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2期19-20,共2页
中风后遗症治以祛瘀通络,养血补气。补阳还五汤补气行血、化瘀通络、调和阴阳。针刺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灸法温阳散寒,温经通络、活血逐瘀消痹;针灸配合效果更佳。功能训练(体位保持、肌力恢复、平衡力、语言训练)、情志调适、饮食调理... 中风后遗症治以祛瘀通络,养血补气。补阳还五汤补气行血、化瘀通络、调和阴阳。针刺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灸法温阳散寒,温经通络、活血逐瘀消痹;针灸配合效果更佳。功能训练(体位保持、肌力恢复、平衡力、语言训练)、情志调适、饮食调理等有助于中风后遗症康复。中医药治疗中风后遗症可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发展、减少再发率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 补阳还五汤 针刺 艾灸 体位保持 肌力恢复 平衡 语言训练 情志调适 饮食调理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康复辅助具用于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功能锻炼 被引量:5
14
作者 谭妃英 范丽云 +1 位作者 林美珊 陈富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4期97-98,共2页
目的提高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腰背肌功能锻炼依从性及锻炼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三点支撑、五点支撑等传统腰背肌功能锻炼;实验组自制康复辅助具,进行滑动式腰背肌功能锻... 目的提高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腰背肌功能锻炼依从性及锻炼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三点支撑、五点支撑等传统腰背肌功能锻炼;实验组自制康复辅助具,进行滑动式腰背肌功能锻炼。分别于连续干预2周、4周、6周时评价卧床相关并发症、肌力恢复情况及锻炼依从性。结果实验组3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自制康复辅助具用于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腰背肌功能锻炼,可有效提高锻炼依从性和锻炼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椎体压缩性骨折 滑动式腰背功能锻炼 康复辅助具 肌力恢复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误诊三例报告
15
作者 陈淑时 李日新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59-60,共2页
一、低钾瘫痪是现象,甲亢是本质男,44岁。因四肢瘫痪半天于1982年9月28日入院。平素健康,既往无类似发作。体检:神清,血压20.3/9.3KPa(152/70mmHg)。头颅无异常,颈软,甲状腺不肿大。心肺及腹部(一),四肢肌力均为O级,痛觉、触觉存在。血... 一、低钾瘫痪是现象,甲亢是本质男,44岁。因四肢瘫痪半天于1982年9月28日入院。平素健康,既往无类似发作。体检:神清,血压20.3/9.3KPa(152/70mmHg)。头颅无异常,颈软,甲状腺不肿大。心肺及腹部(一),四肢肌力均为O级,痛觉、触觉存在。血清钾2.65mmol/L,血糖7.77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各联可见T—U—P相连,T波低平或倒置,U波明显,提示低血钾。住院期间予以静脉及口服补钾,3天后四肢肌力恢复,但仍感腓肠肌胀痛,心电图低血钾表现消失,血钾上升为4.3mmol/L,住院10天出院。出院后继续门诊口服氯化钾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误诊 窦性心律 四肢瘫痪 血清钾 肌力恢复 四肢 高枕卧位 高球蛋白血症 慢性病容 上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治疗脑梗塞20例
16
作者 林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56-56,共1页
我们对20例脑梗塞行UBI治疗。病人年龄40~60岁,病程短者1天,长者1年半,均经颅脑CT检查确诊。1.方法:取患者静脉血3~5ml/公斤体重,利用北京博达技术研究所研制的光量子血液治疗仪,以10个生物剂量的紫外线照射血液,同时充氧,流量为2~3L... 我们对20例脑梗塞行UBI治疗。病人年龄40~60岁,病程短者1天,长者1年半,均经颅脑CT检查确诊。1.方法:取患者静脉血3~5ml/公斤体重,利用北京博达技术研究所研制的光量子血液治疗仪,以10个生物剂量的紫外线照射血液,同时充氧,流量为2~3L/min,15分钟后将血液再回输给患者,每日1次,连续3次后改为隔日或隔2日一次,8~10次为一个疗程。2.结果:经1~2疗程,治愈6例(症状体征消失,生活完全自理),显效11例(瘫肢肌力恢复至4级,语言功能基本恢复、生活大部分自理),有效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 治疗仪 肌力恢复 症状体征 充氧 语言功能 技术研究所 紫外线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动脉狭窄误诊一例
17
作者 黄晓杰 《临床误诊误治》 2005年第12期915-915,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肾动脉狭窄 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右侧肢体无 肢体肌力恢复 右肾切除术 误诊 血压增高 高血压病 脑血管病治疗 静脉肾盂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脑血管病人的心理分型及护理
18
作者 王琳 《临床医药实践》 2010年第7X期965-966,共2页
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都很高。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和语言障碍,生活能力减退。
关键词 脑血管病人 老年人常见病 语言康复 疾病知识 病人心理状态 自身疾病 功能锻炼 肌力恢复 功能恢复 急性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