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囊切除术肋缘下切口积液的预防与处理 被引量:2
1
作者 陆松春 许浏 《浙江临床医学》 2003年第4期265-265,共1页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肋缘下切口 切口积液 预防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肋缘下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中不常规留置纵隔引流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唐勇 禤艺文 +6 位作者 肖海平 廖明 区柱安 朱启航 何哲 刘岩 乔贵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经肋缘下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中不常规留置纵隔引流管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8年6月无大血管损伤和肺组织损伤的经肋缘下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108例资料,2016年4月前32例常规留置纵隔引流管,以后76例不留置纵... 目的探讨经肋缘下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中不常规留置纵隔引流管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8年6月无大血管损伤和肺组织损伤的经肋缘下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108例资料,2016年4月前32例常规留置纵隔引流管,以后76例不留置纵隔引流管。比较2组术后再次置管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不引流组2例因气胸需术后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组均于术后第1天拔除纵隔引流管,无再次置管,2组术后再次置管率无统计学差异(P=1.000)。不引流组术后第1天VAS评分(2.9±0.8)显著低于引流组(4.5±0.8)(t=9.080,P=0.000),术后住院时间[(3.1±0.7) d]显著短于引流组[(4.0±0.6) d](t=6.200,P=0.000),2组术后第3天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933)。结论经肋缘下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不常规留置纵隔引流管安全可行,有利于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引流管 肋缘下 胸腺扩大切除术 电视胸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腰方肌阻滞与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中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22
3
作者 冯艳坤 陈治军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第4期43-48,共6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后路腰方肌阻滞(QLB)和超声引导下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STAPB)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0年12月行择期LC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QLB组(n=30)和STAPB组(n=30)。全身麻...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后路腰方肌阻滞(QLB)和超声引导下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STAPB)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0年12月行择期LC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QLB组(n=30)和STAPB组(n=30)。全身麻醉诱导前,QLB组行双侧超声引导下后路QLB,STAPB组行双侧超声引导下STAPB,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行走时间,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氟比洛芬酯补救次数,术后1、4、8、12、24和48 h静息和运动状态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围术期各时段舒芬太尼用量,术后48 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与STAPB组比较,QLB组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明显延长,首次行走时间明显缩短,术后12 h静息VAS及术后4、8、12和24 h运动VAS明显降低,术后0~12 h、12~24 h和24~36 h舒芬太尼消耗量明显减少(P <0.05)。QLB组术后48 h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STAPB组(P <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后路QLB较超声引导下STAPB能更有效地降低LC术后运动VAS,延长镇痛时间,减少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加速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 后路腰方肌阻滞 腹腔镜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肋缘下切口缝合方法的改进
4
作者 冯旭光 钱江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10期1362-1362,共1页
关键词 切口缝合方法 肋缘下斜切口 术后切口裂开 胆道手术 术后瘢痕 腹壁肌肉 组织损伤 切口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预制预应力钢筋桁架翼缘加劲肋叠合板施工阶段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管东芝 郭正兴 熊鑫鑫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3-36,共4页
在多种形式的预制叠合楼板基础上,提出一种带钢筋桁架翼缘板加劲的新型预应力叠合楼板;在施工工况下,对其进行了跨中有支撑和无支撑两种情况的静力加载试验研究,并分析了其施工阶段的刚度。结果表明,预制底板在有支撑和无支撑情况下均... 在多种形式的预制叠合楼板基础上,提出一种带钢筋桁架翼缘板加劲的新型预应力叠合楼板;在施工工况下,对其进行了跨中有支撑和无支撑两种情况的静力加载试验研究,并分析了其施工阶段的刚度。结果表明,预制底板在有支撑和无支撑情况下均未开裂,且挠度均满足规范要求,为保证安全性,该新型预制底板短期刚度计算折减系数为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 叠合板 钢筋桁架 加劲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轮叶片尾缘针肋的换热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凌长明 刘斌 闵春华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5-298,共4页
以涡轮叶片尾缘中针肋通道的换热为研究对象,讨论并计算出了一定条件下获得最大针肋通道换热量时针肋的形状曲线和换热优势,系统分析了这种拥有最佳形状曲线针肋的通道散热量随针肋物性参数及几何特征变化的规律.
关键词 涡轮叶片尾 强化传热 形状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预制预应力钢筋桁架翼缘加劲肋叠合双向板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商忠韬 凤俊敏 +2 位作者 顾艳 管东芝 郭正兴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60-63,67,共5页
新型预制预应力钢筋桁架翼缘加劲肋叠合板针对现有预制叠合板的特点和利弊,旨在提高预制装配叠合板的整体受力性能、经济性和施工便利性等。对该新型双向叠合板进行了使用状态静力加载试验,结果表明,该新型双向叠合板具有较好的双向受... 新型预制预应力钢筋桁架翼缘加劲肋叠合板针对现有预制叠合板的特点和利弊,旨在提高预制装配叠合板的整体受力性能、经济性和施工便利性等。对该新型双向叠合板进行了使用状态静力加载试验,结果表明,该新型双向叠合板具有较好的双向受力性能;其非预应力方向上的挠度略大于预应力方向上的挠度;非预应力方向开裂前刚度可在预应力方向开裂前刚度基础上乘以刚度折减系数,其值建议取为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 叠合板 钢筋桁架 加劲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胆囊炎合并粪石性阑尾炎15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赵素斌 段瑞钦 +1 位作者 张丽萍 李守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2期151-151,共1页
关键词 粪石性阑尾炎 急性胆囊炎 诊治分析 肋缘下斜切口 右上腹痛 外周血白细胞 右下腹压痛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囊性肝细胞癌1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徐权斌 叶永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2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囊性肝细胞癌 多发 入院查体 移动性浊音 表面光滑 肝囊肿 肋缘下 腹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方肌阻滞和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开腹肝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10
作者 张辉 杨倚天 +4 位作者 贾佳 崔明珠 张连仲 张加强 王慧慧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2期2211-2214,共4页
目的比较腰方肌阻滞(QLB)和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对肝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9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择期行开腹肝切除术的100例患者,所有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QLB(Q)组(n=50)... 目的比较腰方肌阻滞(QLB)和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对肝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9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择期行开腹肝切除术的100例患者,所有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QLB(Q)组(n=50)和肋缘下TAP(T)组(n=50)。分别于术前在超声引导下行外侧弓状韧带上QLB和肋缘下TAP,注入3.3 g·L^(-1)罗哌卡因30 mL。待阻滞效果确切后行常规全身麻醉和手术。记录并比较两组神经阻滞的操作时间、术后6、12、24、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泵的有效按压次数。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的发生以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与Q组比较,T组神经阻滞的操作时间更短(P<0.05)。两组术中低血压和窦性心动过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比较,Q组术后6 h VAS评分更低,术后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更少(P<0.05)。其他时点VAS评分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开放性肝切除术患者,外侧弓状韧带上QLB比肋缘下TAP有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方肌阻滞 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 开放性肝切除术 术后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和防治
11
作者 吴瀛涛 倪斌 孙丽萍 《安徽医学》 2005年第5期374-374,共1页
关键词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icc300电刀 皮下脂肪厚度 肋缘下切口 防治 上腹正中切口 ERBE 经腹直肌 下腹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12
作者 陈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原发性巨块型肝癌 上呼吸道感染 CT增强检查 上腹胀痛 异常回声 2004年 双黄连治疗 先锋霉素V 肝恶性肿瘤 全身不适 体温恢复 医院就诊 腹部B超 饮酒后 测体温 肋缘下 右上腹 低回声 肝右叶 内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袖状胃缩小术治疗单纯性肥胖症1例报告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存川 杨景哥 +4 位作者 陈鋆 胡友主 许朋 潘运龙 李进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症 腔镜 胃大弯侧 胃旁路术 束带 术中生命体征 饮食量 针灸减肥 TROC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肠系膜上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急性门静脉血栓1例报告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栋 陈秋楠 张曰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8-108,共1页
患者女,39岁。早餐后突发上腹部疼痛,进行性加重,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泻,无发热。查体:体温36.8℃,血压100/70 mmH g,神志清,精神差,急性面容,痛苦貌,腹部平坦,腹肌软,上腹中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肝脾区无叩痛,肠鸣音2次/mi... 患者女,39岁。早餐后突发上腹部疼痛,进行性加重,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泻,无发热。查体:体温36.8℃,血压100/70 mmH g,神志清,精神差,急性面容,痛苦貌,腹部平坦,腹肌软,上腹中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肝脾区无叩痛,肠鸣音2次/min。腹部CT平扫示胰腺水肿,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腹腔无积液,肠管无扩张。血常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血栓 动脉介入溶栓 组织界限 胰腺水肿 腹部疼痛 腹胀腹泻 痛苦貌 叩痛 进行性加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与泡沫混凝土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殿忠 侯然 周济民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5-9,共5页
本文主要研究冷弯薄壁翼缘打孔、加肋的型钢与泡沫混凝土的抗剪承载力.本实验共计六组试件,通过试验机进行推出试验,得到型钢与泡沫混凝土的荷载-滑移特征曲线,以及混凝土破坏特征.探讨型钢无处理、翼缘开孔和翼缘加肋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
关键词 开孔 推出试验 抗剪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不典型腹膜间皮瘤一例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勇 柏桂芝 刘勇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8年第1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腹膜间皮瘤 超声诊断 不典型 肝内占位病变 食欲下降 B超复查 右上腹 上腹部 活动度 肝右叶 肋缘下 可能性 仰卧位 软组织 患者 包块 回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剖宫产术后的患者采用不同的入路进行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其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付武昌 齐佳杉 任普圣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22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对剖宫产手术后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肋缘下入路和超声引导下腋前线入路进行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其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近年来在南充市中心医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46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将这46例患者分为肋缘下入路组(L... 目的:探讨对剖宫产手术后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肋缘下入路和超声引导下腋前线入路进行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其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近年来在南充市中心医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46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将这46例患者分为肋缘下入路组(L组)和腋前线入路组(Y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剖宫产手术。术后,对L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肋缘下入路进行腹横肌平面阻滞,对Y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腋前线入路进行腹横肌平面阻滞,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镇痛药物浓度达到峰值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及其对镇痛效果的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8 h、10 h、12 h、24 h及48 h的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镇痛药物浓度达到峰值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及对镇痛效果的满意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肋缘下入路和超声引导下腋前线入路对剖宫产手术后的患者进行腹横肌平面阻滞,均能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肋缘下入路 超声引导下腋前线入路 剖宫产手术 腹横肌平面阻滞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泡肝两例
18
作者 孙文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9-50,共2页
我院两年来收治了两例囊泡肝病人,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现举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57岁,5个月来每于饭后上腹饱胀、气短、症状逐渐加重。1个月前发现右上腹及右季肋部明显隆起。
关键词 上腹 全胃切除术 囊壁 小胆管 右叶 大者 复合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两种入腹方法在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时创伤的对比分析
19
作者 沈广泰 于小强 郑海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1-612,615,共3页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法和肋缘下小切口法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中中转胆囊切除术时对患者创伤的比较。方法对该院2007年11月~2009年6月68例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腹腔镜法和肋缘下小切口法各34例,分析每组中出现...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法和肋缘下小切口法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中中转胆囊切除术时对患者创伤的比较。方法对该院2007年11月~2009年6月68例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腹腔镜法和肋缘下小切口法各34例,分析每组中出现中转胆囊切除时有无必要延长切口,并对总体创伤程度做出对比。结果腹腔镜法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34例患者中发生8例需中转切除胆囊。其中,直接在腹腔镜下切除胆囊6例,小切口切胆2例;而另34例用肋缘下小切口法实施同样术式需中转切胆7例,全部延长切口长达10~12cm。结论腹腔镜法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可以最大限度降低综合创伤,显示在适宜条件下腹腔镜法保胆取石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微创保胆取石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肋缘下小切口法 中转切除胆囊 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加辅助孔的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16例报告 被引量:6
20
作者 宋玉成 沈霖云 +3 位作者 刘伟 林小宁 简陈兴 吴黎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45-947,共3页
传统腹腔镜胃癌手术多为五孔法,操作便利,但腹部切口较多。我国自2008年报道首例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单孔腹腔镜技术逐渐在胃肠外科领域中应用[2~5]。单孔腹腔镜胃癌手术仅一个切口,虽然微创、美观,但所有手术器械均经一孔操作,器... 传统腹腔镜胃癌手术多为五孔法,操作便利,但腹部切口较多。我国自2008年报道首例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单孔腹腔镜技术逐渐在胃肠外科领域中应用[2~5]。单孔腹腔镜胃癌手术仅一个切口,虽然微创、美观,但所有手术器械均经一孔操作,器械间相互干扰,操作三角难以展开,牵拉困难[6]。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我们在单孔腹腔镜胃癌手术时,于左腋前线与肋缘交点下方2 cm处增加一12 mm辅助孔作为术者右手操作孔,既减轻脐部单孔穿刺器的拥挤状态,也利于操作三角展开,减少器械间相互干扰,最后可利用此孔放置引流管。2018年1月~2019年5月,我们行增加辅助孔的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6例,均手术顺利,无再增加戳孔或中转开腹,无术中并发症,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 操作孔 胃肠外科 腹部切口 术中并发症 脐部 辅助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