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广州市售肉类食品源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曾莉
黄仕凤
刘思玲
王晶
刘健华
-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广东省兽药研制与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
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出处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31,共5页
-
基金
973计划(2013CB127200)
-
文摘
【目的】了解广州市售肉类食品源大肠埃希菌的污染和耐药情况。【方法】自2011年7月至8月,从广州市各大农贸市场和超市采集市售肉类样品310份,其中猪肉253份,鸡肉57份。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鉴定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琼脂稀释法测定大肠埃希菌对19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310份样品中共分离到213株大肠埃希菌,分离率为68.7%,其中猪肉源177株,鸡肉源36株。受试菌株对复方新诺明、链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超过75.0%,对氨苄西林、萘啶酸、氯霉素、新霉素、氟苯尼考、磷霉素、环丙沙星、安普霉素、恩诺沙星、庆大霉素和头孢唑啉的耐药率为10.0%~60.0%,而对头孢西丁、头孢曲松、头孢他啶、黏菌素和阿米卡星表现较为敏感,耐药率小于5.0%。鸡肉源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啉、头孢西丁、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和磷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猪肉源大肠埃希菌,差异极显著(P<0.01)。213株大肠埃希菌中82.2%为多重耐药菌。【结论】广州市售肉类食品存在较为严重的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污染,且鸡肉源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较猪肉源大肠埃希菌严重。
-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肉类食品源
琼脂稀释法
耐药性
-
Keywords
Escherichia coli
retail meat origin
agar dilution metho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
分类号
S852.61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
-
题名热处理方式对动物源肉类食品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贾培培
王锡昌
-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88-392,共5页
-
基金
上海市科委工程中心建设(11DZ2280300)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J50704)
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心(ZF1206)
-
文摘
热处理方式是动物源肉类食品加工中用于达到肉类食品卫生要求和改善肉类食品品质的重要方式。本文阐述食品的不同热处理方式的类型和特点,其中热杀菌方式对动物源肉类食品的安全影响甚微,新型工业烹饪方式有助于保证动物源肉类食品的安全;同时,分析了不同热处理方式对动物源肉类食品一般营养成分的影响,其中着重分析了蛋白质和脂肪酸部分;最后,从外观、风味和质地三个方面剖析了不同热处理方式对动物源肉类食品感官品质的影响。本篇综述以期为结合动物源肉类食品的特性,针对不同的加工处理目的,寻找高效可行的热处理方式提供参考依据。
-
关键词
热处理方式
动物源肉类食品
安全
营养
感官品质
-
Keywords
Thermal processing
meat deriving from animals
safety
nutrition
sensory quality
-
分类号
TS251.1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