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结核分枝杆菌微量肉汤稀释法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化专家共识
1
作者 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基础专业分会 余方友 +6 位作者 赵雁林 杨景卉 夏辉 黄海荣 郝晓晖 江渊 谭耀驹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5-545,共11页
耐药结核病长期以来一直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严峻挑战,目前仅依赖二分类表型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表型药敏试验”)和基因型药敏试验难以为患者提供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基于微孔板的微量肉汤稀释法药敏试验不仅能够一次性涵盖多种药... 耐药结核病长期以来一直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严峻挑战,目前仅依赖二分类表型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表型药敏试验”)和基因型药敏试验难以为患者提供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基于微孔板的微量肉汤稀释法药敏试验不仅能够一次性涵盖多种药物和多个浓度,还可以为临床提供量化的耐药信息,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合理、科学、规范地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药敏试验,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基础专业分会组织多位相关领域专家,针对该药敏方法的技术特点、应用价值、标准化操作、结果解读,以及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等问题制定了本共识,并提出了12条推荐意见,旨在为结核病防治相关临床及实验室工作人员提供统一的指导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微量肉汤稀释法 总结性报告(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6点阵琼脂稀释法与微量肉汤稀释法药敏试验结果的对比 被引量:12
2
作者 胡明 李璐璐 +5 位作者 赵敏 骆延波 张印 齐静 张庆 刘玉庆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6期729-733,共5页
目的为了验证96点阵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与国际通用的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对比。方法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96点阵琼脂稀释法分别对质控菌株E.coli ATCC25922、临床分离E.coli进行4种不同药物(头孢噻呋、庆大霉素、氟... 目的为了验证96点阵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与国际通用的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对比。方法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96点阵琼脂稀释法分别对质控菌株E.coli ATCC25922、临床分离E.coli进行4种不同药物(头孢噻呋、庆大霉素、氟苯尼考和多西环素)的药敏试验,并经过多次重复和对比。结果这两种检测方法所测定的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完全相同者占30%~50%,相差1个梯度占80%,3个梯度以内的吻合率高达96%以上,96点阵琼脂稀释法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结论 96点阵琼脂稀释法与微量肉汤稀释法两种方法测定的MIC没有显著差异,可共用一个质控标准。96点阵琼脂稀释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有利于高通量药敏检测的进行,推动建立完善的抗药性监测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敏试验 96点阵琼脂稀释 微量肉汤稀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长裙竹荪多种提取物对食品中常见细菌的抑制效果 被引量:7
3
作者 曹奕 孙晓红 +3 位作者 陈燕 赵勇 Vivian C H Wu 潘迎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6-108,112,共4页
选取长裙竹荪为样品,采用索氏抽提后水蒸馏萃取获得挥发油,同时分别以乙醇、正丁醇、石油醚等有机溶剂萃取得到相应提取物。以8种食品中常见细菌为供试对象,由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得各类提取物对其的MIC值,作为评价其抑菌效果的指标。结果... 选取长裙竹荪为样品,采用索氏抽提后水蒸馏萃取获得挥发油,同时分别以乙醇、正丁醇、石油醚等有机溶剂萃取得到相应提取物。以8种食品中常见细菌为供试对象,由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得各类提取物对其的MIC值,作为评价其抑菌效果的指标。结果表明:纯培养环境下,挥发油的抑菌效果优于三种有机溶剂提取物。通过与平板涂布计数结果及其它方法比较分析,进一步证明肉汤稀释法作为测定抑菌效果所具有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肉汤稀释法 长裙竹荪 提取物 抑菌效果 最小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生长传感器药敏试验方法与微量肉汤稀释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姜晓瑜 张旭志 +5 位作者 杨倩倩 李阳 王晓春 谢国驷 赵俊 曲克明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8-46,共9页
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水产病害防治等众多领域的活动都需要对病原微生物进行药敏试验(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AST)。本研究以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为模式微生物,以卡那霉素、四环素、青霉素和恩... 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水产病害防治等众多领域的活动都需要对病原微生物进行药敏试验(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AST)。本研究以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为模式微生物,以卡那霉素、四环素、青霉素和恩诺沙星为代表性抗生素,对比研究了微生物生长传感器AST法和标准微量肉汤稀释(Broth microdilution,BMD)AST法的性能特征。结果显示,无论是标准菌株还是来自养殖环境和对虾的分离菌株,分别测定4种抗生素对它们的剂量效应时,2种方法所得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的基本一致率(Essential agreement,EA)都是100%,因而具有高度吻合性。微生物生长传感器AST法测定的MIC值往往不小于BMD AST法的测定结果,表明自动化仪器法的灵敏度高于肉眼观察。比较而言,微生物生长传感器AST法因为能提供细菌生长实时动力学曲线而呈现更高的效率和更多的抗生素响应信息,而且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用户友好,因而具有更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环境 病原微生物 药敏试验 微生物生长传感器 微量肉汤稀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Thermo STP6F药敏测定卡与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链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婉彤 潘芬 +2 位作者 姚剑杰 秦惠宏 张泓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5-430,共6页
目的为临床提供快速、准确、方便的链球菌药敏试验测定方法,比较ThermoSTP6F药敏测定卡与金标准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链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按CLSI要求,用ThermoSTP6F药敏测定卡检测199株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链球菌和无乳链... 目的为临床提供快速、准确、方便的链球菌药敏试验测定方法,比较ThermoSTP6F药敏测定卡与金标准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链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按CLSI要求,用ThermoSTP6F药敏测定卡检测199株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链球菌和无乳链球菌),与微量肉汤稀释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种药敏测试方法涵盖10种抗菌药物对肺炎链球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分类一致率(CA)为94.6%,基本一致率(EA)为95.5%,重大偏差(VMD)为0.5%,较大偏差(MD)为1.2%,次要偏差(mD)为4.6%;对化脓链球菌两种方法测试结果的CA为99.2%,EA为95.0%,VMD为0.8%,MD为0.8%,mD为0;对无乳链球菌两种方法测试结果的CA为97.8%,EA为93.6%,VMD为1.1%,MD为0.9%,mD为1.2%。ThermoSTP6F药敏测定卡所得数值常比标准方法略高。结论ThermoSTP6F药敏测定卡对链球菌的检测结果与微量肉汤稀释法一致性较好,在用于检测肺炎链球菌对美罗培南敏感性时建议结合E试验法复核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球菌 比较 最低抑菌浓度 微量肉汤稀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CCLS肉汤稀释法检测产孢丝状真菌药物敏感试验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沈金雄 张嵘 王红宇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11-13,32,共4页
目的 用肉汤稀释法测定产孢丝状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s) ,了解其耐药性。方法 应用NCCLSM 38 P肉汤稀释法测定 4种抗真菌药物对临床分离的 2 8株产孢丝状真菌和 3株ATCC质控菌的MICs。结果 氟康唑的MICs几何均数为 7.2 μg/mL、MI... 目的 用肉汤稀释法测定产孢丝状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s) ,了解其耐药性。方法 应用NCCLSM 38 P肉汤稀释法测定 4种抗真菌药物对临床分离的 2 8株产孢丝状真菌和 3株ATCC质控菌的MICs。结果 氟康唑的MICs几何均数为 7.2 μg/mL、MIC50 为 8μg/mL、MIC90 为 2 5 6 μg/mL,均高于其它的抗真菌药物 ;三株质控株经检测结果 ,均在规定的范围内。结论 产孢丝状真菌有必要进行体外药敏试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LS肉汤稀释法 检测 产孢丝状真菌 药物敏感试验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汤微量稀释法对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敏感性检测的评价
7
作者 钟业腾 王洁莹 +3 位作者 陈灼霖 许玉妮 邱文华 裴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40-846,共7页
目的评价肉汤微量稀释(BMD)法在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MTB)敏感性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罗氏比例法和BMD法对海南省108株MDR-MTB及11株非MDR-MTB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并对两种药敏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WGS)。结... 目的评价肉汤微量稀释(BMD)法在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MTB)敏感性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罗氏比例法和BMD法对海南省108株MDR-MTB及11株非MDR-MTB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并对两种药敏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WGS)。结果罗氏比例法和BMD法药敏结果平均判读时间分别为28.0、8.5 d。罗氏比例法检测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卡那霉素和卷曲霉素的耐药率高于BMD法(均P<0.001);BMD法检测丙硫异烟胺和对氨基水杨酸的耐药率高于罗氏比例法(均P<0.001)。以罗氏比例法药敏结果为金标准,BMD法检测耐药性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0.00%~100%、95.69%~100%,除EMB(87.39%)、INH(94.96%)外,BMD法检测其他药物的耐药性符合率均≥95%。罗氏比例法药敏结果与WGS总符合率为76.19%(32/42),BMD法药敏结果与WGS总符合率为23.81%(10/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048,P<0.001)。两种药敏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MTB共34株,罗氏比例法耐药+BMD法敏感的26株MTB中,22株(84.62%)相关耐药基因发生突变;罗氏比例法敏感+BMD法耐药的11株MTB中,5株(45.45%)相关耐药基因发生突变。结论BMD法是一种准确、快速的MDR-MTB敏感性检测方法,但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耐药性与相关耐药基因的突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 罗氏比例 肉汤微量稀释 最低抑菌浓度 药物敏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药物敏感性实验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8
作者 周宁 张建新 +2 位作者 樊明涛 李子龙 魏新元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59-464,共6页
致病菌的耐药性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和安全问题,如何对致病菌的耐药性进行准确快速的检测是许多微生物科研人员和医疗工作者共同面临的难题。根据近年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与报道,对于细菌耐药性的检测和分析主要通过对细菌进行药... 致病菌的耐药性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和安全问题,如何对致病菌的耐药性进行准确快速的检测是许多微生物科研人员和医疗工作者共同面临的难题。根据近年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与报道,对于细菌耐药性的检测和分析主要通过对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来执行。目前用于细菌药敏性实验的方法主要包括:肉汤稀释法、琼脂稀释法、K-B纸片法和E-test实验等。文中就以上几种细菌药敏性实验方法的原理、步骤及优缺点进行了概述,并对各种实验方法的应用进行了举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敏实验 肉汤稀释法 琼脂稀释 K-B纸片 E-test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常用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之间的差异比较 被引量:9
9
作者 李裕军 潘楚芝 +4 位作者 赵子文 陈惠玲 赵祝香 卢伟波 叶惠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9-121,共3页
目的:比较鲍曼不动杆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VITEK-2、纸片扩散法与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方法:收集2011年4月至2012年2月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42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纸片扩散法和(... 目的:比较鲍曼不动杆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VITEK-2、纸片扩散法与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方法:收集2011年4月至2012年2月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42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纸片扩散法和(或)VITEK-2药敏分析系统对临床常用的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多西环素、阿米卡星及替加环素这5种抗生素进行敏感性试验,比较后者检测结果与微量肉汤稀释法的符合性。结果:以微量肉汤稀释法作为参考,利用VITEK-2系统检测时,总误差分别为阿米卡星85.7%,亚胺培南14.3%;利用纸片扩散法检测时,总误差分别为替加环素71.4%,头孢哌酮/舒巴坦26.2%,多西环素19.0%,阿米卡星14.3%,亚胺培南11.9%。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检测中VITEK-2系统和(或)纸片扩散法药敏与微量肉汤稀释法之间存在差异,微量肉汤稀释法仍是首选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微量肉汤稀释法 纸片扩散 VITEK-2 药物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两种方法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邹明祥 武文君 +4 位作者 曾娇辉 梁伟 邬靖敏 刘文恩 范学工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金葡菌的耐药性及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评价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VITEK-2微生物分析系统及K-B法药敏试验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测定;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双纸...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金葡菌的耐药性及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评价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VITEK-2微生物分析系统及K-B法药敏试验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测定;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双纸片扩散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受试的23种抗菌药物中,耐药率大于50.0%的药物品种达14种。其中,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均为97.0%;其次对红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1.7%和68.7%;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敏感率最高,均为100%;其次对呋喃妥因、氯霉素和磺胺甲口恶唑-甲氧苄啶的敏感率分别为95.0%、93.9%和88.9%。MRSA和MSSA各为63株(63.6%)和36株(36.4%)。对红霉素耐药和克林霉素敏感的菌株共10株,且D试验均为阳性,占所有菌株的10.1%。所有D试验阳性菌株微量肉汤稀释法也均为阳性,两者符合率为100%。结论临床分离金葡菌多重耐药现象十分严重。D试验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均可用于检测金葡菌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 D试验 微量肉汤稀释法 诱导型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方法学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燕 蒋晓飞 +4 位作者 朱德妹 胡付品 陈渊成 吴湜 杨洋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1-344,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药敏试验方法测定万古霉素对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抗菌活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临床分离的61株MRSA,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琼脂稀释法和E试验法对MRSA进行万古霉素药敏试验的测定。根据CLSI 2014年版标准进... 目的比较不同药敏试验方法测定万古霉素对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抗菌活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临床分离的61株MRSA,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琼脂稀释法和E试验法对MRSA进行万古霉素药敏试验的测定。根据CLSI 2014年版标准进行结果判断。采用SPSS软件对3种药敏试验所得万古霉素最低抑菌浓度(MIC)值进行分析。结果MRSA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均为100%,未见万古霉素不敏感株。微量肉汤稀释法和琼脂稀释法测定万古霉素对MRSA的MIC50和MIC90值均为1 mg/L,采用E试验法测定的MIC50和MIC90值均为1.5 mg/L。3种药敏试验得到的MIC几何平均值分别为1.01(微量肉汤稀释法)、0.96(琼脂稀释法)和1.30(E试验法)。结论 3种药敏方法检测MRSA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结果虽一致,但由于万古霉素MIC值的细小差异在临床疗效上有着显著差异,故实验室为临床提供万古霉素药敏试验结果时,需要明确指出采用的具体药敏试验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万古霉素 微量肉汤稀释法 琼脂稀释 E试验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E对多粘菌素B的敏感性及两种检测方法的差异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焕芹 牛敏 +2 位作者 刘淑敏 宋贵波 杜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59-1063,共5页
目的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对多粘菌素B的敏感性,为实验室选择药敏方法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12月分离的230株CRE菌株,分别采用E-test法和微量肉汤稀释(BMD)... 目的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对多粘菌素B的敏感性,为实验室选择药敏方法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12月分离的230株CRE菌株,分别采用E-test法和微量肉汤稀释(BMD)法检测CRE对多粘菌素B的敏感性,分析两种药敏方法之间的差异性。结果菌株主要来源以痰为主,占70.87%(163株),其次是血(33株,14.35%)和分泌物(15株,6.52%),病原菌分布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205株)。CRE菌株E-test方法的敏感率为96.52%,耐药率为3.48%;BMD法的敏感率为95.65%,耐药率为4.35%。两种方法的基本一致率为95.65%,分类一致率为99.13%,极重大误差为0.87%。结论多粘菌素B对CRE有较好的抗菌活性,E-test法操作简便,和BMD法一致性好,可应用于临床常规药敏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粘菌素B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 E-TEST 微量肉汤稀释法 药敏试验 C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对多黏菌素B体外敏感性检测方法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裘雪丹 李情操 +1 位作者 吴巧萍 易泽源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8-392,共5页
目的了解不同检测方法在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对多黏菌素B体外药敏检测中的差异,为临床治疗和实验室检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8—2020年宁波地区临床分离的CRKP 147株,分别采用肉... 目的了解不同检测方法在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对多黏菌素B体外药敏检测中的差异,为临床治疗和实验室检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8—2020年宁波地区临床分离的CRKP 147株,分别采用肉汤稀释法、E-test纸片法、仪器法(N335药敏卡)和纸片法检测其体外对多黏菌素B的敏感性,分析4种药敏检测方法所存在的差异。结果微量肉汤稀释法、E-test法和仪器检测CRCP对多黏菌素B MIC_(50)分别为1、1和0.5μg/mL,MIC_(90)分别为1、1和0.5,累积敏感率分别为97.3%、99.3%和98%,具有较高一致性和敏感性;仪器法检测CRKP对多黏菌素B的平均MIC值为(0.82±0.16)μg/mL,明显低于标准方法的(1.39±0.27)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test法和仪器法的基本一致率(EA)为92.5%和94.6%,标准符合(CA)分别为97.3%和98.6%,严重错误(VME)分别为2.7%和1.4%;重大错误(ME)和小错误(mE)均为0;纸片法KB值与肉汤稀释法MIC值之间方差分析P>0.05,故提示KB值与MIC值不具有线性关系。结论4种方法检测CRKP对多黏菌素B体外具有较高敏感性;仪器法和E-test法对于多黏菌素B的敏感性检测与微量肉汤稀释法高度一致,但其中仪器法N335药敏卡检测MIC有所降低,建议标准方法复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B 肉汤稀释法 仪器 E-TEST 纸片 敏感性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联合对反硝化细菌作用效果的确定方法
14
作者 张金刚 何江涛 +1 位作者 张玉叶 徐宝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61-1572,共12页
抗生素在地下水环境中被频繁检出,其对硝酸盐降解的反硝化作用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已被多项研究证实,多种不同功能的抗生素联合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研究选取甘度反硝化细菌进行单一及联合药敏试验,探究了反硝化菌对喹诺酮类、四环素类、... 抗生素在地下水环境中被频繁检出,其对硝酸盐降解的反硝化作用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已被多项研究证实,多种不同功能的抗生素联合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研究选取甘度反硝化细菌进行单一及联合药敏试验,探究了反硝化菌对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及抗生素的联合抑菌效果,对确定联合作用的方法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微量肉汤稀释法与纸片扩散法测得反硝化细菌对单一抗生素的敏感性具有一致性,敏感性大小主要与抗生素的种类有关.在抗生素联合作用的试验中,纸片扩散法抑菌图形报告存在结果依赖于两圆盘之间的距离的问题,而微量肉汤稀释法存在结果解释方法及部分抑菌指数(FIC)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以棋盘法的实验结果为基础,通过比较单一与复合抗生素各孔中微生物差异确定抗生素作用关系,优化了微量肉汤稀释法.此外,进一步提出了微生物量测定法,解决了抗生素浓度设定的局限性问题.新方法通过拟合微生物生长曲线,可以更直观、更准确地解释复合抗生素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结果可为复合抗生素对水土环境中反硝化作用影响研究方法的选择和结果的确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细菌 联合药敏实验 微量肉汤稀释法 微生物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蟾酥醇提物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头孢他啶敏感性的影响
15
作者 周鸿威 王成祥 +8 位作者 吕思缘 林英 张悦 刘国星 李磊 王玉婷 郭雨菲 薛贝 于会勇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592-3596,共5页
目的:探讨蟾酥醇提物通过铜绿假单胞菌主动外排系统(MexABOprM)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头孢他啶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筛选MexAB-OprM阳性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通过肉汤稀释法建立MDRPA体外抑菌实验模型,测定蟾酥醇提物及其联合头... 目的:探讨蟾酥醇提物通过铜绿假单胞菌主动外排系统(MexABOprM)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头孢他啶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筛选MexAB-OprM阳性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通过肉汤稀释法建立MDRPA体外抑菌实验模型,测定蟾酥醇提物及其联合头孢他啶时的最小抑菌浓度;蟾酥醇提物干预前后用实时荧光反转录PCR检测MDRPA铜绿假单胞菌主动外排系统MexAB-OprM中mexB、mexR、oprM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蟾酥醇提物对MDRPA的最小抑菌浓度值是6.25 mg/mL。蟾酥醇提物联合头孢他啶的联合指数低于1,两药联合应用时存在相加作用。随蟾酥醇提物浓度升高,MDRPA外排泵MexAB-OprM的mexB、oprM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mexR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蟾酥醇提物通过抑制MexABOprM外排泵的表达提高MDRPA对头孢他啶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醇提物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体外抑菌 肉汤稀释法 实时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铜绿假单胞菌主动外排系统 抗耐药作用 逆转外排泵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加环素与5种抗菌药物对耐左氧氟沙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体外药敏试验及联合药敏试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尉景娟 马立艳 苏建荣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23-628,共6页
目的观察替加环素与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米诺环素、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的单药及联合使用对耐左氧氟沙星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SMA)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33株耐左氧氟沙星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 目的观察替加环素与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米诺环素、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的单药及联合使用对耐左氧氟沙星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SMA)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33株耐左氧氟沙星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离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的患者血液及无菌部位体液标本,根据其耐药程度不同分为3组(耐左氧氟沙星SMA 17株;耐左氧氟沙星及复方新诺明SMA 11株;耐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及米诺环素SMA 5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测定6种抗菌药物对其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采用棋盘式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替加环素与其他5种抗菌药物的联合药敏试验,计算部分抑菌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FIC)以判定其联合效果。结果替加环素对耐左氧氟沙星SMA和耐左氧氟沙星及复方新诺明SMA的敏感率分别为76.4%和54.5%,稍低于米诺环素的敏感率。联合药敏结果显示,替加环素与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使用对SMA显示出一定的协同作用,替加环素与复方新诺明和米诺环素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均未显示拮抗作用。结论替加环素单独或联合使用可以作为临床治疗SMA感染的备选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环素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微量肉汤稀释法 棋盘式微量肉汤稀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区猪源和禽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50
17
作者 林居纯 卓家珍 +2 位作者 蒋红霞 刘健华 曾振灵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6-88,93,共4页
2003--2005年自我国6省1市分离鉴定出133株猪源和455株禽源大肠杆菌临床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无论猪源还是禽源大肠杆菌对12种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非常高(耐药率范围34.96%-96.71%),对... 2003--2005年自我国6省1市分离鉴定出133株猪源和455株禽源大肠杆菌临床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无论猪源还是禽源大肠杆菌对12种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非常高(耐药率范围34.96%-96.71%),对8种非喹诺酮类药物(除阿米卡星呈较低的耐药率外)也呈较高的耐药率(22.42%-94.07%);多重耐药现象十分严重,3耐及3耐以上菌株占总菌株94%以上;不同地区来源菌株的耐药模式总体一致,但存在耐药水平高低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微量肉汤稀释法 耐药率 多重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市产ESBLs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流行状况及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李家斌 徐元宏 +3 位作者 俞云松 马亦林 王中新 李旭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58-361,共4页
目的 调查 1999年 9月至 2 0 0 0年 9月安徽省合肥市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 s)的肺炎克雷伯氏菌 (KP)和大肠埃希氏菌 (EC)的流行状况及耐药性。方法 收集合肥市四家大医院临床标本分离的 KP和 EC共 2 99株 ,经 ESBL s表型确认试... 目的 调查 1999年 9月至 2 0 0 0年 9月安徽省合肥市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 s)的肺炎克雷伯氏菌 (KP)和大肠埃希氏菌 (EC)的流行状况及耐药性。方法 收集合肥市四家大医院临床标本分离的 KP和 EC共 2 99株 ,经 ESBL s表型确认试验证实为产 ESBL s细菌 ,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其对 2 0种抗生素耐药性 ,用 K- B法检测其对头孢哌酮 /舒巴坦的耐药性。结果 合肥市 KP和 EC中 ESBL s检出率分别为5 0 .5 %和 2 4.3% ,总检出率为 32 .8%。产 ESBL s菌对头孢他啶、氨曲南、头孢西丁、头孢吡肟、头孢哌酮 /舒巴坦、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阿米卡星及环丙沙星等 2 0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比不产酶株都有不同程度增加 ,但亚胺培南对所有产 ESBL s菌株都敏感。结论 合肥市四家大医院 ESBL s在 KP和 EC中的检出率高。产 ESBL s菌对所测试的 2 0种抗生素的耐药程度比不产酶株为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表型确认试验 微量肉汤稀释法 K-B 耐药性 ESB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修饰银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高敏杰 王志强 +2 位作者 孙磊 王治华 赵彦保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38-1041,共4页
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以壳聚糖为修饰剂,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制备了壳聚糖修饰银纳米颗粒(chitosan-Ag NPs)。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对所制备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纳米颗粒... 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以壳聚糖为修饰剂,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制备了壳聚糖修饰银纳米颗粒(chitosan-Ag NPs)。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对所制备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纳米颗粒具有面心立方Ag的晶型结构,壳聚糖通过氨基和羟基中的N、O原子与Ag+的化学键合作用修饰在纳米颗粒表面,起到了限制颗粒粒径长大和防止其团聚的作用。采用肉汤连续稀释法检测了样品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杀菌性能,结果表明chitosan-Ag NPs具有优异的抗菌性,抗菌性能受到粒径大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AG纳米颗粒 表面修饰 肉汤稀释法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玉簪龙胆提取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菁菁 李旭波 +5 位作者 耿铮 张弦 侯颖 刘水冰 许文忠 田琼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24-1027,共4页
目的研究蓝玉簪龙胆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体内外抗菌活性。方法体外实验部分:蓝玉簪龙胆分别以乙醇、氯仿、正丁醇、蒸馏水提取,得到极性不同的4部分产物,利用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 目的研究蓝玉簪龙胆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体内外抗菌活性。方法体外实验部分:蓝玉簪龙胆分别以乙醇、氯仿、正丁醇、蒸馏水提取,得到极性不同的4部分产物,利用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体内实验部分:采用腹腔注射MRSA法建立小鼠感染模型,分别给予蓝玉簪龙胆水提液高、中、低剂量,银黄胶囊治疗15 d,并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观察存活率。结果体外实验:蓝玉簪龙胆各极性组分对MRSA和MSSA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正丁醇组分抑菌作用最强,其次为乙醇、水层组分;体内试验:除了蓝玉簪龙胆大剂量组,其余各治疗组存活率均高于模型对照组,而蓝玉簪龙胆中剂量组存活率最高。结论蓝玉簪龙胆对MRSA和MSSA均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而且敏感性差异无显著性;对MRSA感染小鼠有一定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玉簪龙胆 提取物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体外抑菌实验 肉汤稀释法 腹腔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