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原鼢鼠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基因的进化和表达 被引量:1
1
作者 杜波 胡庆飞 +2 位作者 马凡 魏登邦 安志芳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1-290,共10页
为深入了解高原鼢鼠(Eosplax baileyi)高原适应性的生物学基础,应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分析高原鼢鼠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A(carnitine palmitoyl transferase 1A,CPT-1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和趋同进化位点,利用qRT-PCR方法测定不同海拔条件... 为深入了解高原鼢鼠(Eosplax baileyi)高原适应性的生物学基础,应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分析高原鼢鼠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A(carnitine palmitoyl transferase 1A,CPT-1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和趋同进化位点,利用qRT-PCR方法测定不同海拔条件下(3700 m和2700 m)高原鼢鼠肝脏、骨骼肌和脂肪组织中CPT-1A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高原鼢鼠CPT-1A基因与盲鼹鼠(Nannospalax galili)的同源性最高;高原鼢鼠、盲鼹鼠和裸鼹鼠(Heterocephalus glaber)3种地下鼠CPT-1A存在明显的趋同进化位点;随着海拔的升高,高原鼢鼠背部脂肪组织中CPT-1A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不同组织之间的比较发现,肝脏组织中CPT-1A基因表达量最高。以上结果提示,高原鼢鼠CPT-1A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适应性突变,低氧上调高原鼢鼠脂肪组织中CPT-1A基因的表达,这可能与高原鼢鼠适应地下寒冷、低氧和高二氧化碳浓度的洞道生境有关,是高原鼢鼠适应地下洞道生境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鼢鼠 肉碱棕榈酰基转移1A 基因进化 基因表达 低氧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分化相关蛋白通过蛋白激酶C和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促进THP-1巨噬细胞蓄积脂质 被引量:5
2
作者 袁中华 刘晓辉 +10 位作者 王中群 贾薇 Niu Xi-lin 黄谙非 刘录山 易光辉 王佐 任重 唐朝克 田国平 杨永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33-842,共10页
目的:探讨脂肪分化相关蛋白促进THP-1巨噬细胞蓄积脂质的机制。方法:使用高胆固醇饲料喂养新西兰兔12周,复制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然后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兔主动脉脂肪分化相关蛋白及蛋白激酶C的表达。THP-1巨... 目的:探讨脂肪分化相关蛋白促进THP-1巨噬细胞蓄积脂质的机制。方法:使用高胆固醇饲料喂养新西兰兔12周,复制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然后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兔主动脉脂肪分化相关蛋白及蛋白激酶C的表达。THP-1巨噬细胞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孵育不同的时间,使细胞负荷胆固醇酯后,用RT-PCR的方法观察脂肪分化相关蛋白及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的表达,用PepTag assay琼脂糖凝胶电泳及分光光度法观察蛋白激酶C的活性。在负荷胆固醇酯的THP-1巨噬细胞中分别加入蛋白激酶C的激动剂佛波酯和抑制剂钙磷酸结合蛋白,观察脂肪分化相关蛋白的表达,同时使用油红O染色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胞内脂质的变化。瞬时转染pcDNA3.1-HA-adi表达载体到THP-1巨噬细胞,复制高表达脂肪分化相关蛋白的细胞模型。在负荷、不负荷胆固醇酯或ACAT抑制剂存在的状态下,观察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表达及细胞内胆固醇酯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兔主动脉病变处脂肪分化相关蛋白及蛋白激酶C表达均显著增加。负荷胆固醇酯的THP-1巨噬细胞中脂肪分化相关蛋白及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表达上调,蛋白激酶C的活性升高。荷脂细胞与蛋白激酶C激动剂共孵育后,可以协同增强上调脂肪分化相关蛋白的效应,细胞内脂质增多;如果荷脂细胞同时与蛋白激酶C抑制剂共孵育,可以有效抑制荷脂所致的脂肪分化相关蛋白高表达,细胞内脂质减少。高表达脂肪分化相关蛋白的THP-1巨噬细胞能够使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表达增加,促进细胞内胆固醇酯蓄积。加入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抑制剂后,这些作用被减弱。结论:脂肪分化相关蛋白可能是通过蛋白激酶C活性的改变影响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内脂质的蓄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分化相关蛋白 蛋白激c 酰基A 胆固醇酰基转移 THP-1细胞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动脉粥样硬化后血管平滑肌层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的表达变化
3
作者 许明生 刘伏元 +2 位作者 李红旗 崇爱国 严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6期2478-2480,共3页
目的:观察兔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后血管平滑肌层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arnitine patmitoyl transferase,CPT-1)mRNA表达变化,从能量代谢的角度去探讨AS形成的机制。方法:通过高胆固醇喂养建立兔AS模型,设对照组(普通饲料,... 目的:观察兔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后血管平滑肌层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arnitine patmitoyl transferase,CPT-1)mRNA表达变化,从能量代谢的角度去探讨AS形成的机制。方法:通过高胆固醇喂养建立兔AS模型,设对照组(普通饲料,n=8)、高脂组(高胆固醇饲料,n=9),第9周和第20周检测血清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第25周留取兔升主动脉、胸主动脉标本,病理形态学观察升主动脉组织学变化并进行病理形态学定量分析;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层CPT-1mRNA的表达。结果:高脂饮食诱导兔高胆固醇血症和AS模型,外周血TC、TG、LDL升高,病理组织学显示内膜(I)/中层(M)厚度比值(I/M)、I+M、内膜/中层面积比值(SI/SM)增大,AS血管平滑肌层CPT-1表达下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胆固醇喂养明显升高兔血脂水平,AS血管平滑肌层CPT-1表达显著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 致动脉粥样化动脉硬化 平滑 血管 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维生素C浸泡对普安银鲫胚胎发育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及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Ⅰ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蒋左玉 姚俊杰 +2 位作者 安苗 熊铧龙 朱忠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510-3516,共7页
为了探究普安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胚胎发育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成酶(FAS)和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Ⅰ(CPTⅠ)活性变化及葡萄糖、维生素C浸泡对它们的影响,设置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和维生素C溶液用于普安银鲫的孵... 为了探究普安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胚胎发育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成酶(FAS)和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Ⅰ(CPTⅠ)活性变化及葡萄糖、维生素C浸泡对它们的影响,设置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和维生素C溶液用于普安银鲫的孵化,葡萄糖浓度分别为0、5、10、15和20 g/L,维生素C浓度分别为0、20、25、30和35 mg/L。记录出膜时间及孵化率,筛选适宜葡萄糖和维生素C浓度。采用无添加(对照组)、最适葡萄糖浓度(葡萄糖组)和最适维生素C浓度(维生素C组)的溶液用于孵化,测定胚胎发育中ACC、FAS和CPTⅠ活性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葡萄糖浓度为15 g/L,维生素C浓度为30 mg/L时能获得最短出膜时间和最高的孵化率。2)胚胎发育过程中,FAS、ACC和CPTⅠ比活力和全活力均呈上升趋势。3)葡萄糖组在原肠中期、晶体出现期和出膜前期ACC和FAS比活力和全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PTⅠ比活力和全活力在晶体出现期和出膜前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维生素C组ACC、FAS全活力在出膜前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15 g/L葡萄糖和30 mg/L维生素C溶液浸泡能促进普安银鲫胚胎发育过程中ACC、FAS和CPTⅠ的合成与分泌而形成新的代谢水平,以维持胚胎中脂质代谢的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维生素c 普安银鲫 胚胎 乙酰辅A羧化 脂肪酸合成 肉毒碱棕榈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PK/ACC/CPT1A信号通路探讨D-柠檬烯对原代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任前军 李素 +5 位作者 陈雨晴 廖银英 梁春妮 方瑞超 刘旭东 赵晓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65-1672,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D-柠檬烯(D-limonene)对小鼠原代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以油酸诱导小鼠原代肝细胞脂肪变性为模型,观察D-柠檬烯对小鼠原代肝细胞活力、细胞脂质含量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D-柠檬烯(D-limonene)对小鼠原代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以油酸诱导小鼠原代肝细胞脂肪变性为模型,观察D-柠檬烯对小鼠原代肝细胞活力、细胞脂质含量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etyl-CoA carboxylase 1,ACC1)、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A(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1A,CPT1A)等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低剂量的D-柠檬烯可有效增强小鼠原代肝细胞的活力。当浓度为300μmol·L^(-1)的油酸成功诱导小鼠原代肝细胞脂肪变性时,D-柠檬烯可降低细胞的脂质含量,且D-柠檬烯可上调细胞AMPK表达水平、下调细胞ACC1和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tase,FAS)的表达水平,进而促进CPT1A的过高表达。结论D-柠檬烯具有降低小鼠原代肝细胞脂质沉积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抑制ACC1和FAS、上调CPT1A等蛋白表达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烯 小鼠原代肝细胞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 乙酰辅A羧化1 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1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糖方促进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PPAR-α和CPT-1 mRNA表达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涛 徐秋玲 +3 位作者 赵岩 李学军 刘长勤 杨叔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期130-132,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平糖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高脂喂养诱导NAFLD大鼠模型,观察平糖方对NAFLD大鼠模型血脂、转氨酶、肝脏形态学及肝脏PPAR-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及CPT-1(肉毒碱棕榈酰基...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平糖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高脂喂养诱导NAFLD大鼠模型,观察平糖方对NAFLD大鼠模型血脂、转氨酶、肝脏形态学及肝脏PPAR-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及CPT-1(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与NAFLD组相比,平糖方组的血脂及转氨酶水平显著下降(P<0.05),脂肪变性肝细胞数目显著下降,肝脏PPAR-α及CPT-1 mRNA的表达显著增高。结论:平糖方对NAFLD大鼠模型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肝脏PPAR-α及CPT-1 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平糖方 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 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1 荧光实时定量多聚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糖低氧状态下AMPK通路通过PPARα调控CPT1c影响人甲状腺乳头状癌B-CPAP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3
7
作者 苏东玮 皮浩 +2 位作者 方国恩 窦娟 姚真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8-514,共7页
目的:探究在低糖低氧状态下通过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dependent/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通路调控肉碱脂酰转移酶1c(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1c,CPT1c)的表达对甲状腺乳头状癌B-CPAP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探究在低糖低氧状态下通过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dependent/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通路调控肉碱脂酰转移酶1c(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1c,CPT1c)的表达对甲状腺乳头状癌B-CPAP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对正常条件和低糖低氧条件下培养的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B-CPAP,分别给予AMPK抑制剂Compound C处理,使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AMPK、p-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CPT1c的表达,并利用CCK-8法及FACS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合成的PPARα-siRNA转染B-CPAP细胞以敲低PPARα,分别在正常和低糖低氧环境下培养,同样检测上述指标,以验证PPARα对CPT1c的调控作用。构建人CPT1c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利用免疫荧光法观察PPARα对CPT1c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的影响。结果:(1)低糖和低氧条件下培养的B-CPAP细胞中,AMPK、p-AMPK、PPARα、CPT1c表达均显著增加(均P<0.05或P<0.01),细胞增殖和凋亡率未有明显改变(均P>0.05);(2)应用AMPK抑制剂Compound C后,低糖低氧组p-AMPK、PPARα、CPT1c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细胞增殖抑制率及凋亡率显著升高(均P<0.01),但升高幅度仍小于单独加抑制剂后高于正常对照的幅度(P<0.05)。(3)PPARα敲低后,正常条件下培养的肿瘤细胞的AMPK、p-AMPK、PPARα、CPT1c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或P<0.01),细胞增殖抑制率及凋亡率均显著升高(均P<0.05);低糖低氧培养条件下,转染后细胞CPT1c表达显著降低(P<0.05),细胞增殖抑制率及凋亡率有显著升高(均P<0.05),但升高幅度仍低于转染后高于正常对照的幅度(P<0.05)。(4)转染过表达PPARα后,空载组双荧光比值与空白组无差异(P>0.05),PPARα过表达组双荧光比显著增高(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B-CPAP细胞在低糖低氧状态下,AMPK通路能够通过上调PP ARα促进CPT1c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和维持细胞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B-cPAP细胞 凋亡 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 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 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前胡素对高脂型蛋氨酸-胆碱缺乏饲粮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的影响
8
作者 李仕韦 邱鹏 +2 位作者 孟凡舜 夏榕鸽 李士泽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027-6037,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欧前胡素(IMP)对高脂型蛋氨酸-胆碱缺乏饲粮(MCD-HFD)引起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影响。将50只9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MCS-LFD组(对照组)饲喂蛋氨酸-胆碱充分低脂饲粮(MCS-LFD),MCD-HFD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欧前胡素(IMP)对高脂型蛋氨酸-胆碱缺乏饲粮(MCD-HFD)引起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影响。将50只9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MCS-LFD组(对照组)饲喂蛋氨酸-胆碱充分低脂饲粮(MCS-LFD),MCD-HFD组(模型组)、MCD-HFD+IMP25组、MCD-HFD+IMP50组和MCD-HFD+IMP100组小鼠饲喂MCD-HFD,连续喂养8周。各组均在喂养4周后对小鼠进行灌胃处理,连续4周。MCD-HFD+IMP25组、MCD-HFD+IMP50组和MCD-HFD+IMP100组小鼠分别灌胃25、50和100 mg/(kg·d)IMP,MCS-LFD组和MCD-HFD组小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饲喂8周后处死,取血清检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和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以及Masson染色检测肝脏组织脂肪变性和纤维化;称量肝脏湿重,计算肝脏指数;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中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A(CPT1A)的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1)与MCS-LFD组相比,MCD-HFD组小鼠体重和增重显著降低(P<0.05),肝脏湿重显著增加(P<0.05),肝脏指数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AST、ALT活性和TG、TC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肝脏中CPT1A的蛋白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2)切片结果显示,与MCS-LFD组相比,MCD-HFD组小鼠肝细胞排列紊乱,发生气球样变性,出现大量脂肪性空泡,且肝细胞周围纤维化。3)与MCD-HFD组相比,MCD-HFD+IMP50组小鼠的体重和增重显著升高(P<0.05),肝脏湿重显著降低(P<0.05),肝脏指数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AST和ALT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TG和TC含量显著下降(P<0.05),肝脏中CPT1A的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4)与MCD-HFD组相比,MCD-HFD+IMP100组小鼠体重无显著变化(P>0.05),肝脏湿重和肝脏指数均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AST、ALT活性和TG、TC含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5)与MCD-HFD组相比,IMP处理能够减少肝脏中空泡数量,改善肝细胞气球样变性和纤维化程度,且呈剂量依赖性。由此可见,IMP能够缓解MCD-HFD诱导的NAFLD小鼠的肝脏损伤,改善体内脂肪代谢,缓解脂质沉积,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欧前胡素 脂肪变性 肉碱棕榈酰基转移1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强度间歇运动对高脂喂养大鼠代谢表征和骨骼肌脂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沈友青 黄国源 +2 位作者 王配才 黄志强 代会莹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4-91,140,共9页
研究目的:探讨大强度间歇运动对高脂诱导大鼠肥胖症的预防作用及骨骼肌脂代谢调控机制,为肥胖症的预防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研究方法:37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安静组(CS组)、高脂安静组(HS组)、高脂持续运动组(HE组)和高脂间歇运动组(HI... 研究目的:探讨大强度间歇运动对高脂诱导大鼠肥胖症的预防作用及骨骼肌脂代谢调控机制,为肥胖症的预防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研究方法:37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安静组(CS组)、高脂安静组(HS组)、高脂持续运动组(HE组)和高脂间歇运动组(HI组)。HE组和HI组分别进行低强度持续运动和大强度间歇运动训练,每周5天,共10周。定期测量摄食量和体重,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技术检测血脂、血糖含量,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胰岛素含量,H&E染色法观察脂肪细胞大小,Real-time PCR技术检测骨骼肌脂代谢调控基因Rev-erbα、SCD1、CPT1和FAT/CD36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调控基因的蛋白表达量。结果:HS组体重、血脂和血糖、脂肪细胞大小显著增加,QUICKI指数下降。HI组体重、血脂、血糖和脂肪细胞大小明显降低,QUICKI指数升高;且效果明显优于低强度持续运动方式。HS组FAT/CD36和SCD1mRNA与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CS组;HI组Reverbα、FAT/CD36和CPT1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HS组;HE组与HS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高脂饮食诱导大鼠代谢表征和骨骼肌脂代谢异常。分子生物学机制分析表明,大强度间歇运动促进脂肪酸跨膜转运、胞内合成和参与β氧化,有效预防高脂饮食诱导的代谢表征异常和骨骼肌脂质代谢紊乱,其效果明显优于低强度持续运动方式。大强度间歇运动刺激Rev-erbα表达上调,增加对脂代谢调节因子的调控,可能是维持骨骼肌脂质稳态适应的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持续运动 大强度间歇运动 骨骼肌 Rev-erbα 脂肪酸转运蛋白 硬脂酰coA去饱和1 肉毒碱棕榈转移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目标血糖管理对脓毒症大鼠肝脏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曾建琼 程青虹 +1 位作者 何永来 齐研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9-484,共6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控制不同目标血糖水平对脓毒症大鼠肝脏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血糖控制水平由低到高的A组、B组、C组,每组各8只。盲肠结扎穿孔术后12 h处死,处死动物后取静脉血检... 目的:探讨胰岛素控制不同目标血糖水平对脓毒症大鼠肝脏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血糖控制水平由低到高的A组、B组、C组,每组各8只。盲肠结扎穿孔术后12 h处死,处死动物后取静脉血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免疫组化测定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及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PT‐1)表达水平,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切片。结果①脓毒症组血清ALT、AST、FFA及肝脏病理评分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各血糖控制组(P<0.05),A组较B、C组明显降低(P<0.05), B组低于C组(P<0.05);②脓毒症组肝组织CPT‐1及PPAR‐α的表达明显低于各血糖控制组及假手术组,但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C组明显增高(P<0.05),B组高于C组(P<0.05)。结论血糖控制为4.4~6.1 mmol/L对脓毒症大鼠肝脏损伤保护作用最明显,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肝脏PPAR‐α及CPT‐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目标血糖管理 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 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对肥胖小鼠肝脂质蓄积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郑乃汭 张优敬 +4 位作者 吴东栋 刘彬 吉爱玲 李彦章 皇甫超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45-951,共7页
目的探讨硫化氢对肥胖小鼠肝脏脂质蓄积的影响。方法 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硫化氢干预组。对照组喂普通饲料,模型组和硫化氢干预组喂高脂饲料。从第13周开始,硫化氢干预组注射硫氢化钠,剂量为50μmol·kg-1·d... 目的探讨硫化氢对肥胖小鼠肝脏脂质蓄积的影响。方法 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硫化氢干预组。对照组喂普通饲料,模型组和硫化氢干预组喂高脂饲料。从第13周开始,硫化氢干预组注射硫氢化钠,剂量为50μmol·kg-1·d-1,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6周末处死动物。肝脏组织匀浆,取上清,做生化检测,测量各组小鼠肝组织中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肝脏石蜡切片做H&E染色观察肝组织一般形态;冷冻切片,油红染色观察肝组织脂质蓄积情况;肝脏新鲜冰冻组织提取RNA,PCR检测小鼠肝脏中CPT-1、FAS的基因表达情况,并用ELISA法检测CPT-1、FAS的活性。结果模型组、硫化氢干预组小鼠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硫化氢干预组小鼠体重减轻;肝组织内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明显下降;肝组织病理变化程度减轻,脂质蓄积减少;肝脏CPT-1表达及活性增高,FAS表达及活性降低。结论硫化氢可以降低肥胖小鼠肝组织脂肪含量,减轻肝脂肪变性程度,其机制可能与肝组织CPT-1表达增加、FAS表达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肥胖 脂肪肝 脂肪酸合成 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1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