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茂钛催化剂催化丁烯-1聚合及高分子量无规聚丁烯-1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9
1
作者 黄启谷 林尚安 +1 位作者 祝方明 伍青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7-169,共3页
Pentamethylcyclopentadienyl) titanium triallyioxide[Cp *Ti(OCH 2-CH[CDS1]CH 2) 3] was used as the catalyst precursor for the synthesis of polybutene 1, methylalumiunoxane(MAO) as cocatalyst. The effects of the ratio o... Pentamethylcyclopentadienyl) titanium triallyioxide[Cp *Ti(OCH 2-CH[CDS1]CH 2) 3] was used as the catalyst precursor for the synthesis of polybutene 1, methylalumiunoxane(MAO) as cocatalyst. The effects of the ratio of n (Al) to n (Ti), 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 and concentration of Ti on catalytic activity, molecular weight and chain structure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The ether soluble fraction of the polybutene 1 was characterized with 13 C NMR, DSC, WAXD, and GPC.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olymers thus obtained are atactic and regioirregular, the weight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se polymers lies in the range of 3 0×10 5 to 7 0×10 5. Increasing the 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 can result in a decrease in the polymer molecular weight. But the molecular weight varies slightly with the ratio of n (Al) to n (Ti). The catalytic activity tends to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in 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 was used as the catalyst precursor for the synthesis of polybutene 1, methylalumiunoxane(MAO) as cocatalyst. The effects of the ratio of n (Al) to n (Ti), 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 and concentration of Ti on catalytic activity, molecular weight and chain structure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The ether soluble fraction of the polybutene 1 was characterized with 13 C NMR, DSC, WAXD, and GPC.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olymers thus obtained are atactic and regioirregular, the weight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se polymers lies in the range of 3 0×10 5 to 7 0×10 5. Increasing the 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 can result in a decrease in the polymer molecular weight. But the molecular weight varies slightly with the ratio of n (Al) to n (Ti). The catalytic activity tends to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in 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茂催化剂 无规丁烯-1 立体选择性 合成 表征 丁烯-1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负载型硅/镁复合Z-N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1-丁烯聚合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文旭 朱伟 +1 位作者 赵柠 刘柏平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15,23,共5页
采用9,9-双(甲氧基甲基)芴为内给电子体,制备了高效新型负载型硅/镁复合Ziegler-Natta催化剂。考察了助催化剂烷基铝用量、聚合温度、外给电子体种类及用量,以及H2加入量等对该催化剂催化1-丁烯聚合活性及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 采用9,9-双(甲氧基甲基)芴为内给电子体,制备了高效新型负载型硅/镁复合Ziegler-Natta催化剂。考察了助催化剂烷基铝用量、聚合温度、外给电子体种类及用量,以及H2加入量等对该催化剂催化1-丁烯聚合活性及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催化剂复合载体中镁的质量分数为15.0%,n(Al)∶n(Ti)为30,反应温度为30℃时,催化剂活性达最大,为76.9 g/(g·h);当外给电子体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与Ti的摩尔比为4时,聚1-丁烯等规指数最大,为97.8%;当n(Si)∶n(Ti)为1,H_2用量为2 mL时,催化剂活性为65.2 g/(g·h),显示出很好的氢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载体 9 9-双(甲氧基甲基)芴 1-丁烯 齐格勒-纳塔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iegler-Natta催化剂催化1-丁烯聚合 被引量:11
3
作者 姜涛 陈洪侠 +3 位作者 王伟众 牛磊 曹晨刚 李健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19,共5页
采用9,9-双(甲氧基甲基)芴(BMMF)作为内给电子体,制备了聚1-丁烯高效载体型Ziegler-Natta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浓度、n(Al)/n(Ti)、聚合温度、外给电子体种类及用量对该催化剂催化1-丁烯聚合的影响,并将该催化剂与无内给电子体及以邻苯... 采用9,9-双(甲氧基甲基)芴(BMMF)作为内给电子体,制备了聚1-丁烯高效载体型Ziegler-Natta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浓度、n(Al)/n(Ti)、聚合温度、外给电子体种类及用量对该催化剂催化1-丁烯聚合的影响,并将该催化剂与无内给电子体及以邻苯二甲酸酯(DNBP)为内给电子体的聚1-丁烯催化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催化剂浓度为0.05 mg/mL、n(Al)/n(Ti)为400、反应温度为20℃时,催化活性达2.856 kg/(g·h);当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与Ti的摩尔比为5时,聚合物等规指数达97.18%;以BMMF为内给电子体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以DNBP催化剂得到的聚1-丁烯等规指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丁烯 齐格勒-纳塔催化剂 9 9一双(甲氧基甲基)芴 内给电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冰片烯-2,3-二羧酸酯类内给电子体对Ziegler-Natta催化剂催化1-丁烯聚合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董小芳 崔晓鹏 +1 位作者 杨敏 刘宾元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29,37,共6页
合成了3种顺-5-降冰片烯-内-2,3-二羧酸酯类内给电子体,考察了内给电子体空间位阻对催化剂催化1-丁烯於浆聚合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外给电子体为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时,以顺-5-降冰片烯-内-2,3-二羧酸二甲酯为内给电子体制备的催化... 合成了3种顺-5-降冰片烯-内-2,3-二羧酸酯类内给电子体,考察了内给电子体空间位阻对催化剂催化1-丁烯於浆聚合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外给电子体为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时,以顺-5-降冰片烯-内-2,3-二羧酸二甲酯为内给电子体制备的催化剂催化得到的聚丁烯相对分子质量最大,为98.1×10~4,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最宽(PDI=5.6)。就提高催化剂活性而言,顺-5-降冰片烯-内-2,3-二羧酸二乙酯内给电子体更有优势。此外,对比考察顺-双环[2,2,1]-庚-内-2,3-二羧酸二乙酯内给电子体对催化剂催化性能影响发现,降冰片烯环上双键的还原大大降低了催化剂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给电子体 -5-降冰片烯--2 3-二羧酸酯 ZIEGLER-NATTA催化剂 (1-丁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系高效定向催化剂合成PB-TPE的本体聚合研究
5
作者 华树森 黄宝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9-91,共3页
采用高效定向钛催化剂的本体聚合方法合成了具有热塑性弹性体性质的聚1-丁烯,考察了聚合温度、Al/Ti等对转化率、全同含量、分子量及聚合物性能的影响。实验得到的聚合产物与之前报道的聚合物在力学性能上有较明显的提高。同时采用DSC... 采用高效定向钛催化剂的本体聚合方法合成了具有热塑性弹性体性质的聚1-丁烯,考察了聚合温度、Al/Ti等对转化率、全同含量、分子量及聚合物性能的影响。实验得到的聚合产物与之前报道的聚合物在力学性能上有较明显的提高。同时采用DSC考察了该法合成产物的熔点和结晶度等热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催化剂 1-丁烯 配位 热塑性弹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配合物催化1-丁烯二聚反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玉良 李宝军 何仁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6-420,共5页
用 Zr Cl4、Zr( CCl3CO2 ) 4、Zr( OEt) 2 Cl2 分别与 Et2 Al Cl组成 Ziegler-Natta型催化剂催化1 -丁烯二聚 .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 1 -丁烯二聚的影响 .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 ,这三种催化剂对 1 -丁烯二聚的转化率顺序为 Zr( CCl3CO2 ) ... 用 Zr Cl4、Zr( CCl3CO2 ) 4、Zr( OEt) 2 Cl2 分别与 Et2 Al Cl组成 Ziegler-Natta型催化剂催化1 -丁烯二聚 .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 1 -丁烯二聚的影响 .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 ,这三种催化剂对 1 -丁烯二聚的转化率顺序为 Zr( CCl3CO2 ) 4>Zr Cl4>Zr( OEt) 2 Cl2 .在最佳条件下 ,Zr( CCl3CO2 ) 4-Et2 Al Cl-Ph3P催化 1 -丁烯二聚的转化率为 95.1 % ,二聚物的选择性为 85.4 % .产物中有 C6 烯烃生成 ,证明锆配合物催化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丁烯 作用 齐格勒纳塔催化剂 锆络合物 反应时间 反应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1-丁烯的制备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波 孙志勇 +2 位作者 姚薇 赵永仙 黄宝琛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2-25,共4页
采用自制的TiCl4/MgCl2-Al(i-Bu)3负载钛催化体系,合成了聚1-丁烯热塑性弹性体,考察了聚合温度对单体转化率、聚合物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合温度为30℃时,单体转化率最高,达83%;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最高,为-16.2℃;... 采用自制的TiCl4/MgCl2-Al(i-Bu)3负载钛催化体系,合成了聚1-丁烯热塑性弹性体,考察了聚合温度对单体转化率、聚合物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合温度为30℃时,单体转化率最高,达83%;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最高,为-16.2℃;聚合物的回弹率最大,为25.9%;聚合物的拉伸强度最大,为15.7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1-丁烯负载钛催化剂 1-丁烯热塑性弹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配合物/改性甲基铝氧烷催化1-丁烯二聚反应 被引量:1
8
作者 郑明芳 张海英 +1 位作者 王怀杰 刘珺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40-945,共6页
合成了配合物氯化2-乙酰基-1,10-菲咯啉缩2,6-二乙基苯胺合钴(配合物a)和氯化2,6-二乙酰基吡啶缩邻甲苯胺合钴(配合物b)。利用1H NMR和EA方法分析了配合物的结构,并通过1-丁烯二聚反应考察了反应条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配... 合成了配合物氯化2-乙酰基-1,10-菲咯啉缩2,6-二乙基苯胺合钴(配合物a)和氯化2,6-二乙酰基吡啶缩邻甲苯胺合钴(配合物b)。利用1H NMR和EA方法分析了配合物的结构,并通过1-丁烯二聚反应考察了反应条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b为催化剂时的聚合活性高于配合物a,且主要发生二聚反应,其二聚产物中线型内辛烯的含量在95%(w)以上。采用配合物b催化剂进行1-丁烯二聚时,适宜的聚合条件为:非预混进料、改性甲基铝氧烷为助催化剂、温度30℃、反应时间3 h、n(Al)∶n(Co)=100,在此条件下,聚合活性为6.68×105 g/(mol·h),线型内辛烯的含量为96.95%(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丁烯 反应 钴配合物/改性甲基铝氧烷催化剂 辛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1-丁烯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牛磊 范娟娟 +2 位作者 殷喜丰 丁万友 姜涛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9-84,共6页
介绍了聚1-丁烯(PB)在管材、薄膜、防水卷材等方面的应用。综述了国内外PB生产技术发展现状以及Ziegler-Natta催化剂和茂金属催化剂在其结构变化上对PB的影响。针对我国1-丁烯资源现状及发展前景提出了大力研究开发PB树脂的重要性。
关键词 1-丁烯 齐格勒-纳塔催化剂 茂金属催化剂 应用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规聚1-丁烯的制备 被引量:3
10
作者 毕福勇 宋文波 +2 位作者 张晓萌 于鲁强 魏文骏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1-446,共6页
采用低温淤浆法和高温本体法合成了聚1-丁烯,考察了聚合条件对1-丁烯聚合的影响,并利用DSC,GPC,XRD等方法分析了聚1-丁烯的结构.实验结果表明,低温淤浆聚合时,采用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BCK催化剂可制备粒子形态好和等规指数高的聚1-丁... 采用低温淤浆法和高温本体法合成了聚1-丁烯,考察了聚合条件对1-丁烯聚合的影响,并利用DSC,GPC,XRD等方法分析了聚1-丁烯的结构.实验结果表明,低温淤浆聚合时,采用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BCK催化剂可制备粒子形态好和等规指数高的聚1-丁烯,聚合活性为6.5 kg/(g·h).BCK催化剂也适用于高温本体聚合,适宜的聚合条件为: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为外给电子体,三异丁基铝为助催化剂,加氢量0.05~ 0.07 MPa.聚1-丁烯中主要存在晶型Ⅱ、晶型Ⅰ'和少量的晶型Ⅲ,其熔点、结晶度和全同五元组分含量与国外产品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丁烯 ZIEGLER-NATTA催化剂 立构定向性 氢调敏感性 高等规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给电子体对1-丁烯聚合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涛 黄河 +2 位作者 张辽云 李磊 李化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20-725,共6页
基于Ziegler-Natta催化剂体系,研究了不同的内给电子体对1-丁烯聚合的影响,并将制备的聚1-丁烯试样与Basell工业料进行了对比。通过DSC和GPC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内给电子体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聚1-丁烯的等规度、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影... 基于Ziegler-Natta催化剂体系,研究了不同的内给电子体对1-丁烯聚合的影响,并将制备的聚1-丁烯试样与Basell工业料进行了对比。通过DSC和GPC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内给电子体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聚1-丁烯的等规度、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并利用SSA热分级技术研究了不同内给电子体对聚1-丁烯微观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邻苯二甲酸酯类为内给电子体时,Ziegler-Natta催化剂催化活性最高,达13.0 kg/g;得到的聚1-丁烯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大,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聚1-丁烯的等规序列分布长度最宽,重均片晶厚度可达14.7 nm,数均片晶厚度达8.2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egler-Natta催化剂体系 内给电子体 1-丁烯 SSA热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SiN/Ni(Ⅱ)配合物/一氯二乙基铝催化乙烯二聚
12
作者 邵若星 张钰 +1 位作者 李俊辰 姜涛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5-332,共8页
合成了系列PCSiN型配体,将它们与溴化镍(Ⅱ)络合得到相应的镍配合物,利用GC,NMR,FTIR,UV-Vis等方法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配合物催化乙烯二聚时,反应条件对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验证了实验结果。实验结... 合成了系列PCSiN型配体,将它们与溴化镍(Ⅱ)络合得到相应的镍配合物,利用GC,NMR,FTIR,UV-Vis等方法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配合物催化乙烯二聚时,反应条件对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验证了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硅原子连接两个甲基和一个四氢吡咯基官能团的配合物Ni3的包埋体积分数最小,因而表现出较高的活性。配合物Ni3催化乙烯二聚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0℃、一氯二乙基铝为助催化剂、n(Al)∶n(Ni)=1000∶1、催化剂用量0.6μmol、反应时间15 min。在该条件下,Ni3的催化活性可达24.31×10^(6) g/(mol·h),丁烯选择性为85.50%,其中1-丁烯选择性为65.56%。乙烯二聚机理可能为金属环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二 PCSiN型配体 1-丁烯 镍系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有规立构聚丁烯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13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68-568,共1页
公开了一种制备高有规立构聚丁烯聚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一种反应单体发生聚合,该反应单体为1-丁烯。该步骤是在催化剂和惰性气体的存在下进行。该发明较传统的制备聚丁烯聚合物的方法生产效率高。依据该发明制备的高有规立构聚丁... 公开了一种制备高有规立构聚丁烯聚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一种反应单体发生聚合,该反应单体为1-丁烯。该步骤是在催化剂和惰性气体的存在下进行。该发明较传统的制备聚丁烯聚合物的方法生产效率高。依据该发明制备的高有规立构聚丁烯聚合物包括1-丁烯均聚物或质量分数最高为40%的共聚单体为α烯烃的共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物 丁烯 制备方法 反应单体 1-丁烯 惰性气体 生产效率 单体 质量分数 催化剂 Α烯烃 发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