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DL-乳酸可吸收医用生物膜修复硬腭裂隙的临床观察
1
作者 李万山 魏世成 +4 位作者 宁秋 余兰 张小君 熊成东 代静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目的 :修复硬腭裂隙 ,观察由聚 DL 乳酸 (PDLLA)制成的可吸收医用膜植入硬腭裂隙后的局部变化及临床效果 ,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 2 .67~ 12 .83岁的腭裂患者 3 2例 ,于软腭及悬雍垂裂修复同期剖开硬腭裂隙、植入可... 目的 :修复硬腭裂隙 ,观察由聚 DL 乳酸 (PDLLA)制成的可吸收医用膜植入硬腭裂隙后的局部变化及临床效果 ,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 2 .67~ 12 .83岁的腭裂患者 3 2例 ,于软腭及悬雍垂裂修复同期剖开硬腭裂隙、植入可吸收医用膜并予以固定 ,术后定期随访 ,了解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可吸收医用膜色泽、质地的变化、局部组织生长及创口愈合情况。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 ,术后患者软腭及悬雍垂创口愈合良好 ,无穿孔与裂开 ;硬腭部植膜区创口周围组织沿医用膜向中心生长 ,创口逐步缩小 ,术后 12周完全由新生软组织关闭。追踪观察 6个月 ,局部组织较为平滑 ,与周围正常组织色泽基本相同 ,形态相近。结论 :可吸收医用膜用于硬腭裂隙修复 ,手术操作简单、实用、可行 ,临床效果肯定 ,可选择性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dl-乳酸可吸收医用生物膜 修复 硬腭裂隙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医用生物膜修复硬腭裂隙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李万山 魏世成 +3 位作者 郑谦 张小君 宁秋 熊成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 探讨使用可吸收医用膜修复硬腭裂隙的可行性及评价其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6 8例腭裂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 34例患者在软腭及悬雍垂裂修复的同时剖开硬腭裂隙 ,植入可吸收医用膜修复 ;对照组 34例采用常规腭裂修复... 目的 探讨使用可吸收医用膜修复硬腭裂隙的可行性及评价其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6 8例腭裂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 34例患者在软腭及悬雍垂裂修复的同时剖开硬腭裂隙 ,植入可吸收医用膜修复 ;对照组 34例采用常规腭裂修复术。结果 实验组所有患者其软腭及悬雍垂创口愈合良好 ,无穿孔与裂开 ;硬腭部创口一期愈合 30例 ,二期愈合 3例 ,1例遗留永久性的口鼻瘘 ,3例存在口腔前庭瘘。与对照组相比较 ,其出血量及口腔前庭瘘发生率减少 ,手术时间无明显延长 ,术后出血、呼吸困难等并发症无明显增加 ;术后体温多波动在37 5℃以下 ,且逐渐降低 ,7d后复查血常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异常。结论 可吸收医用膜用于硬腭裂隙修复 ,临床效果肯定且手术操作简单、可行 ,同时因避免了常规腭裂修复术时在硬腭部掀起粘骨膜瓣的缺点 ,可减少对颌骨发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医用生物 硬腭裂隙 引导性组织再生术 -dl-乳酸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DL-乳酸及其骨折内固定系统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熊成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49-50,共2页
聚乳酸类可生物降解材料是基础的生物医学材料,它在医学上的用途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作为药物控制释放的载体材料,这类新的药物剂型国外已有十多种产品上市,我国现有控制释放剂型领域还是空白,因此市场前景非常好。二是用作可吸收医疗... 聚乳酸类可生物降解材料是基础的生物医学材料,它在医学上的用途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作为药物控制释放的载体材料,这类新的药物剂型国外已有十多种产品上市,我国现有控制释放剂型领域还是空白,因此市场前景非常好。二是用作可吸收医疗器械。国外现有的可吸收医疗器械主要有:可吸收缝线,可吸收骨折内固定器,可吸收导管,可吸收膜,可吸收齿科材料等。 近年来,骨创伤事故频繁发生,我国每年大约有近百万的骨折病人需要通过手术对骨折进行治疗。因此,骨内固定技术是骨科中治疗骨折、骨创伤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目前在骨内固定手术中使用的内固定器,如骨板、螺钉、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乳酸 生物医学材料 可吸收骨折内固定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生物膜的制备及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林崇韬 崔新明 +2 位作者 崔丽 李军 孙宏晨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61-661,共1页
关键词 复合生物 扫描电镜观察 乳酸 羟基乙酸 医用高分子材料 组织相容性 骨传导性 体内降解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