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β-羟基烷酸酯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钟明强 王亮梅 益小苏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76-480,共5页
聚 β -羟基烷酸酯作为一种生物降解、生物相容的微生物合成材料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其成本高、质脆、特别是加工温度区间窄 ,大大限制了其应用。就PHA的结构特点、质脆的原因、共混改性的手段。
关键词 -羟基 共混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酶催化ω-羟基十五烷酸甲酯合成环十五内酯 被引量:5
2
作者 沈芳 梁静娟 刘雄民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3-66,共4页
用假丝酵母菌株Candida.sp.GXU08所产脂肪酶催化ω-羟基十五烷酸甲酯合成环十五内酯,考察了脂肪酶活力、反应时间、温度、pH值、有机溶剂极性等对合成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混合羟基脂肪酸甲酯中,Candida.sp.GXU08具有很好的专... 用假丝酵母菌株Candida.sp.GXU08所产脂肪酶催化ω-羟基十五烷酸甲酯合成环十五内酯,考察了脂肪酶活力、反应时间、温度、pH值、有机溶剂极性等对合成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混合羟基脂肪酸甲酯中,Candida.sp.GXU08具有很好的专一性,未发现环九内酯,环十三内酯及分子间聚合的二聚体等产物。底物于40℃,180 r/min,pH=6.0,脂肪酶活力1245U的条件下在环己烷中反应72 h,转化率为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环十五内 ω-羟基十五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淀粉酸化废水驯化活性污泥合成聚-β-羟基脂肪酸酯及其表征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金娟 赵林 +2 位作者 谭欣 黄宇 柳听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18-1622,共5页
研究了活性污泥利用淀粉酸化废水合成聚-β-羟基脂肪酸酯(PHA)及其表征。结果表明,淀粉废水酸化产物为丁酸、乙酸、丙酸、乙醇、戊酸。以此酸化产物为碳源经活性污泥合成PHA,合成结束后活性污泥中PHA含量为34.7%。活性污泥中PHA采用氯... 研究了活性污泥利用淀粉酸化废水合成聚-β-羟基脂肪酸酯(PHA)及其表征。结果表明,淀粉废水酸化产物为丁酸、乙酸、丙酸、乙醇、戊酸。以此酸化产物为碳源经活性污泥合成PHA,合成结束后活性污泥中PHA含量为34.7%。活性污泥中PHA采用氯仿提取,并用核磁共振(NMR)、热失重(TG)、差热(DSC)方法对其结构和热性质进行表征。核磁共振图谱结果分析,此PHA样品含有HB和3HV,3HV的含量占8.9%(摩尔分数)。热分析结果表明,此PHA的熔点为150℃,分解温度在2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废水 厌氧 -羟基脂肪 活性污泥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碱假单胞菌生产聚-β-羟基壬酸聚酯的制备及表征
4
作者 何晓锐 张晓琴 +2 位作者 张晓 钟瑞 黄建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7-152,共6页
从污泥中分离获得了一株可直接以蔗糖为基质发酵合成聚合度高、韧性强的聚羟基烷酸酯(PHA)的细菌U-3,经鉴定其为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genes)。U-3菌株以蔗糖为碳源,蛋白胨、酵母膏为基质,摇瓶发酵培养44h细胞生长量达19.58g/... 从污泥中分离获得了一株可直接以蔗糖为基质发酵合成聚合度高、韧性强的聚羟基烷酸酯(PHA)的细菌U-3,经鉴定其为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genes)。U-3菌株以蔗糖为碳源,蛋白胨、酵母膏为基质,摇瓶发酵培养44h细胞生长量达19.58g/L,PHA聚合物产量为10.82g/L。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乌氏黏度法、差示扫描量热、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分析研究了U-3菌合成PHA聚合物的结构、热学性能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聚合物为聚-β-羟基壬酸酯,其粘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6×106;弹性模量2.1381 MPa,断裂伸长率282.9061%,拉伸应力2.3594 MPa,位移79.21371mm;熔点37.91℃,分解温度为45.43℃,结晶度为5.18%,该聚合物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热塑性,是一种新型的PHA原料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合成 羟基 产碱假单胞菌 -羟基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酸催化15-羟基十五烷酸酯合成环十五内酯
5
作者 赖芳 刘雄民 杨金来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2-396,共5页
为探讨合成环十五内酯的新工艺,以蒜头果油为原料制备15-羟基十五烷酸酯,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下合成环十五内酯。比较了两条合成路线:蒜头果油经提取得到二十四碳-15-烯酸,经臭氧化、还原、甲酯化反应得到15-羟基十五烷酸甲酯,... 为探讨合成环十五内酯的新工艺,以蒜头果油为原料制备15-羟基十五烷酸酯,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下合成环十五内酯。比较了两条合成路线:蒜头果油经提取得到二十四碳-15-烯酸,经臭氧化、还原、甲酯化反应得到15-羟基十五烷酸甲酯,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下发生内酯化反应生成环十五内酯,收率为14.4%;蒜头果油直接经臭氧化、还原、甲酯化反应后,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下发生内酯化反应生成环十五内酯,收率为10.4%。考察了树脂类型以及不同酯基的15-羟基十五烷酸酯对内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LS-50树脂的催化效果最佳,15-羟基十五烷酸乙酯合成环十五内酯的收率达到1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头果油 15-羟基十五 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环十五内 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蒜头果油制备15-羟基十五烷酸甲酯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金来 赖芳 +2 位作者 李伟光 刘雄民 郭占京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049-1052,共4页
研究了从蒜头果油制备15-羟基十五烷酸甲酯的工艺路线,利用薄层色谱方法寻找层析分离溶剂。实验结果表明,三氯甲烷是良好的洗脱剂,当洗脱时间为270—330min时,回收率为29.95%,15-羟基十五烷酸甲酯含量为98.23%,并对纯化产物... 研究了从蒜头果油制备15-羟基十五烷酸甲酯的工艺路线,利用薄层色谱方法寻找层析分离溶剂。实验结果表明,三氯甲烷是良好的洗脱剂,当洗脱时间为270—330min时,回收率为29.95%,15-羟基十五烷酸甲酯含量为98.23%,并对纯化产物进行了MS、IR和^13C NMR结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头果油 15-羟基十五 纯化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内贮存物聚羟基烷酸酯(PHAs)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江慧 方芳 操家顺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9-95,174,共8页
聚羟基烷酸酯(PHAs)是许多纯种微生物及活性污泥在非平衡生长条件下作为碳源和能源贮存在细胞内的胞内贮存物。PHAs具有可完全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可以替代传统的塑料运用于众多领域,因而引起科研领域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主要... 聚羟基烷酸酯(PHAs)是许多纯种微生物及活性污泥在非平衡生长条件下作为碳源和能源贮存在细胞内的胞内贮存物。PHAs具有可完全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可以替代传统的塑料运用于众多领域,因而引起科研领域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主要综述了PHAs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PHAs的物理化学性质、生产工艺和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phas) 活性污泥 纯种微生物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β-羟基-4,11-二烯桉烷酸甲酯的不对称全合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喆 周罡 +1 位作者 高晓蕾 李裕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8-229,共2页
A facile and efficient dia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methyl 3β-hydroxyeudesmane-4,11(13)-dien-12-oicate starting from (+)-dihydrocarvone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9 steps at the first time.
关键词 3β-羟基-4 11-二烯桉 不对称全合成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著PHA合成菌回注法提高活性污泥积累聚羟基脂肪酸酯能力 被引量:6
9
作者 邓飞 曾猛 +4 位作者 刘娜 王聪 孙村民 王淑芳 宋存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19,共6页
在活性污泥驯化之初加入少量土著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合成菌(0.10-0.25g/L),通过10 d厌氧-好氧或好氧-沉淀方式进行污泥驯化后, 以葡萄糖或乙酸钠为碳源进行PHA发酵. 研究了驯化前后土著PHA合成菌回注组和对照组驯化过程中的总菌数... 在活性污泥驯化之初加入少量土著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合成菌(0.10-0.25g/L),通过10 d厌氧-好氧或好氧-沉淀方式进行污泥驯化后, 以葡萄糖或乙酸钠为碳源进行PHA发酵. 研究了驯化前后土著PHA合成菌回注组和对照组驯化过程中的总菌数,PHA合成菌数的变化,以及对PHA发酵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回注组污泥中PHA合成菌的增长速率和增长量均高于对照组,各种污泥积累PHA占挥发性悬浮固体的比例提高了21.44%-43.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活性污泥 土著pha合成菌 厌氧-好氧驯化 好氧-沉淀驯化 羟基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β–羟基烷酸酯的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严乐平 吴刚 王迎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66-1269,共4页
介绍了聚β-羟基烷酸酯的性能。综述了近年来针对PHA的缺点进行改性的方法:生物合成改性;与生物活性无机材料的复合改性及表面改性。展望了改性后的PHA在组织工程及医用材料中的应用。
关键词 组织工程支架 可降解生物材料 β-羟基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骨髓基质干细胞与聚羟基烷酸酯体外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王其友 戎利民 +1 位作者 徐义春 蔡道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220-2223,共4页
目的:评价聚羟基烷酸酯(PHBV)作为组织工程支架与犬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原代培养犬BMSCs,传至3-4代后,接种至PHBV膜和泡沫样三维支架上,以接种至培养板上细胞为对照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于培养1、2、3周... 目的:评价聚羟基烷酸酯(PHBV)作为组织工程支架与犬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原代培养犬BMSCs,传至3-4代后,接种至PHBV膜和泡沫样三维支架上,以接种至培养板上细胞为对照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于培养1、2、3周分别采用4%多聚甲醛固定,常规组织切片,HE染色;在5、10、14d用Hoechst33258荧光法定量测定细胞内DNA含量,BCA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结果:倒置显微镜观察PHBV纤维较粗,且透光性差,在相差显微镜下不易观察。第3-4代BMSCs接种至PHBV膜上2h后即大部黏附,3d后伸展良好,呈纺锤形或梭形,在三维支架的孔隙内立体生长,1周开始细胞间连接,3周广泛连接,分泌大量基质;培养接种1周后,取二个膜状PHBV固定,HE染色后,见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培养接种2周后,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明显,呈梭形密布于膜状PHBV上。培养接种3周后,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较第二周无明显变化。定量测定接种的细胞内DNA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PHBV作为BMSCs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骨髓基质干细胞 3-羟基-co3-羟基 生物相容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羟基乙酸-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乳酸)的制备及表征
12
作者 徐盈 严琼姣 +1 位作者 李娟 李世普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8-131,共4页
目的:合成一种新型的带有反应活性基团的聚(乳酸-赖氨酸)共聚物,以改善聚乳酸的细胞亲和性。方法:以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和溴乙酰溴为起始原料,合成了单体3S-[4-(苄氧羰基氨基)丁基]-吗啉-2,5-二酮,再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通过3S-[4-(... 目的:合成一种新型的带有反应活性基团的聚(乳酸-赖氨酸)共聚物,以改善聚乳酸的细胞亲和性。方法:以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和溴乙酰溴为起始原料,合成了单体3S-[4-(苄氧羰基氨基)丁基]-吗啉-2,5-二酮,再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通过3S-[4-(苄氧羰基氨基)丁基]-吗啉-2,5-二酮与D,L-丙交酯共聚,制备了聚(羟基乙酸-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乳酸),并用FT-IR,1H-NMR,13C-NMR对反应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FT-IR,1H-NMR,13C-NMR谱图表明各步反应产物的生成,根据1H-NMR谱图中质子峰的积分面积之比得到共聚物中各单体的摩尔分数。结论: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被成功引入到聚乳酸主链中,且共聚物中各组分的含量可通过投料比的不同在较大范围内进行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N^ε-苄氧羰基-L-赖氨-) 3S-[4-(苄氧羰基氨基)丁基]-吗啉-2 5-二酮 D L-丙交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R产酸-硫酸盐还原相颗粒污泥富集PHAs产生菌 被引量:1
13
作者 汪晨祥 秦永丽 +3 位作者 蒋永荣 葛仕佳 郑国权 孙振举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658-6665,共8页
为探究硫酸盐有机废水厌氧处理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PHAs)的可行性,利用五隔室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以硫酸盐有机废水为底物富集PHAs产生菌合成PHAs,考察不同进水COD/SO_(4)^(2-)比值(12.5、9.3、4.0)对ABR产酸-硫酸盐还原相(第1、第2隔... 为探究硫酸盐有机废水厌氧处理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PHAs)的可行性,利用五隔室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以硫酸盐有机废水为底物富集PHAs产生菌合成PHAs,考察不同进水COD/SO_(4)^(2-)比值(12.5、9.3、4.0)对ABR产酸-硫酸盐还原相(第1、第2隔室)颗粒污泥PHAs合成效果的影响,进而探讨该体系中PHAs合成模式。结果表明:随进水COD/SO_(4)^(2-)比值降低,产酸-硫酸盐还原相的COD与SO_(4)^(2-)去除沿程后移,第1隔室呈现丁酸型代谢类型为主,第2隔室由乙酸型转为丁酸型代谢类型为主;颗粒污泥PHAs的高含量隔室由第1隔室后移至第2隔室,其中COD/SO_(4)^(2-)比值为9.3时,产酸-硫酸盐还原相中颗粒污泥PHAs产生菌大量富集、PHAs合成效果最好;在颗粒污泥中PHAs产生菌个体大,PHAs颗粒密集地布满整个菌体细胞;产酸-硫酸盐还原相中存在产酸菌(APB)、脂肪酸型硫酸盐还原菌(FSRB)、乙酸型硫酸盐还原菌(ASRB)生物链式协同代谢模式,并且在菌体内形成大量PHAs。该研究为硫酸盐有机废水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脂肪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盐还原相 代谢类型 合成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降解性聚3—羟基丁酸酯
14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3-羟基 羟基 生物降解 合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好氧驯化活性污泥生物合成PHA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郑裕东 钟青华 +1 位作者 马文石 黄炯亮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1-44,共4页
厌氧 -好氧处理有机污水的活性污泥中含有大量菌胶团菌 ,其形成与菌体胞内聚羟基烷酸酯 (PHA)的积累有关 ,因此有可能利用污水中有机物和活性污泥中多种微生物合成PHA。笔者利用纺织工业废水厌氧 -好氧驯化活性污泥 ,从中提取PHA。分别... 厌氧 -好氧处理有机污水的活性污泥中含有大量菌胶团菌 ,其形成与菌体胞内聚羟基烷酸酯 (PHA)的积累有关 ,因此有可能利用污水中有机物和活性污泥中多种微生物合成PHA。笔者利用纺织工业废水厌氧 -好氧驯化活性污泥 ,从中提取PHA。分别研究了厌氧过程和好氧过程中供氧量、碳源调节物浓度、培养时间等对菌胶团菌生长和胞内PHA积累的影响 ,测定了所得PHA的分子量、熔点和单体链节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好氧过程 活性污泥 羟基 合成 p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羟基-1,2-苯碘酰-3(1H)-酮-1-氧化物(IBX)的合成及在他唑巴坦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卫良 李云政 +1 位作者 张青山 朱鹤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4-306,共3页
首先以邻氨基苯甲酸为原料,与NaNO2和KI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制得邻碘苯甲酸,收率92%。再以水为溶剂,70~73℃下用2KHSO5-KHSO4-K2SO4氧化得1 羟基 1,2 苯碘酰 3(1H) 酮 1 氧化物(IBX),收率81%,总收率74 5%。然后用IBX为氧化剂室温氧化6 溴... 首先以邻氨基苯甲酸为原料,与NaNO2和KI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制得邻碘苯甲酸,收率92%。再以水为溶剂,70~73℃下用2KHSO5-KHSO4-K2SO4氧化得1 羟基 1,2 苯碘酰 3(1H) 酮 1 氧化物(IBX),收率81%,总收率74 5%。然后用IBX为氧化剂室温氧化6 溴青霉烷酸二苯甲酯得6 溴青霉烷酸二苯甲酯亚砜,最后6 溴青霉烷酸二苯甲酯亚砜经超声波锌粉脱溴制得青霉烷酸二苯甲酯亚砜。在青霉烷酸二苯甲酯亚砜的合成中,每步反应产物不经分离,总收率82%。尤其在氧化反应中,用IBX代替了高质量分数的过氧乙酸,使反应在室温下进行,易于控制。反应过程绿色化,提高了原子经济性。产品用1HNMR、IR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羟基-1 2-苯碘酰-3(1H)--1-氧化物 青霉二苯甲亚砜 他唑巴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HZSM-5分子筛的表征及用其催化合成环十五内酯 被引量:2
17
作者 赖芳 刘雄民 +1 位作者 李伟光 沈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45-1048,共4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出了不同金属离子(Fe、Mo、Mo-Fe)改性的HZSM-5分子筛,用XRD,FTIR,NH3-TPD等检测方法考察了改性HZSM-5分子筛上Fe、Mo和Mo-Fe的体相状态和酸性;并将改性HZSM-5分子筛用于催化15-羟基十五烷酸甲酯合成环十五内酯。结果表明... 采用浸渍法制备出了不同金属离子(Fe、Mo、Mo-Fe)改性的HZSM-5分子筛,用XRD,FTIR,NH3-TPD等检测方法考察了改性HZSM-5分子筛上Fe、Mo和Mo-Fe的体相状态和酸性;并将改性HZSM-5分子筛用于催化15-羟基十五烷酸甲酯合成环十五内酯。结果表明,Mo-Fe/HZSM-5分子筛的Mo-Fe引入到HZSM-5分子筛骨架中,分子筛的酸量和酸强度增加,15-羟基十五烷酸甲酯的最大转化率为58.85%,环十五内酯选择性为16.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ZSM-5分子筛 改性 表征 15-羟基十五 环十五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酸HY沸石催化合成环十五内酯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雄民 赖芳 +2 位作者 李伟光 马丽 李飘英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以15-羟基十五烷酸甲酯为原料,采用固体酸HY沸石催化剂合成环十五内酯,探讨HY沸石性质与环化反应关系,寻找固体酸催化合成环十五内酯优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HY沸石颗粒越小,越有利于环化反应;N aY沸石,再经阳离子交换再脱铝催化生成环... 以15-羟基十五烷酸甲酯为原料,采用固体酸HY沸石催化剂合成环十五内酯,探讨HY沸石性质与环化反应关系,寻找固体酸催化合成环十五内酯优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HY沸石颗粒越小,越有利于环化反应;N aY沸石,再经阳离子交换再脱铝催化生成环十五内酯的转化率为:9.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沸石 环十五内 15-羟基十五 环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晶须增强生物聚酯P(3,4)HB复合材料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仁华 张蕤 +2 位作者 黎航 凌敏 刘志鹏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5-90,共6页
由于纳米纤维素晶须(CNW)表面含有丰富的羟基,亲水性强,制约了其在疏水性聚合物体系中的应用。本研究以硅烷偶联剂KH-550对纳米纤维素晶须进行改性,降低其表面的亲水性,再以改性后的纳米纤维素晶须(STCNW)为增强相、可生物降解聚(3-羟... 由于纳米纤维素晶须(CNW)表面含有丰富的羟基,亲水性强,制约了其在疏水性聚合物体系中的应用。本研究以硅烷偶联剂KH-550对纳米纤维素晶须进行改性,降低其表面的亲水性,再以改性后的纳米纤维素晶须(STCNW)为增强相、可生物降解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3,4)HB]为基体,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P(3,4)HB/STCNW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接触角测试、扫描电镜、偏光显微镜、拉伸测试和热重分析仪等对其微观结构、表面形貌、结晶行为、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等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纳米纤维素晶须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可均匀分散在P(3,4)HB基体中形成纳米复合结构,能促进P(3,4)HB结晶的形成,提高基体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但热稳定性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晶须 (3-羟基-co-4-羟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编程微生物底盘用于PHA材料的定制化低成本生物合成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国强 谭丹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1-1226,共16页
合成生物学为新材料合成提供了无限可能,将为材料学带来变革性影响。环境友好型材料聚羟基脂肪酸酯(PHA)作为合成生物学与材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微生物胞内合成一类线性高分子聚酯,被认为可部分替代传统化学塑料。PHA含有至少150种单... 合成生物学为新材料合成提供了无限可能,将为材料学带来变革性影响。环境友好型材料聚羟基脂肪酸酯(PHA)作为合成生物学与材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微生物胞内合成一类线性高分子聚酯,被认为可部分替代传统化学塑料。PHA含有至少150种单体,其组成、结构及性能的多样性带来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形成了PHA家族或组学。PHA在学术界和产业界已深入研究了30多年,其中个别PHA材料已实现了商业化生产。利用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重新编程高性能微生物底盘细胞,并控制不同前体底物比例,可实现具有不同结构和性能的PHA材料的定制化合成。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是基于嗜盐微生物的节能节水的连续无灭菌开放式工业发酵工艺,能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更推动了PHA材料的低成本规模化生产。本文就PHA家族的组成以及工程化微生物底盘利用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高效低成本地合成多样化的PHA材料方面的进展做一简要综述,将重点介绍PHA家族的单体组成、材料性能和包含塑料、医用、能源、智能材料等领域的PHA应用价值链,以及重编程的假单胞菌和嗜盐单胞菌在PHA定制化低成本合成中的一些工程化技术和成果、产业化应用情况,并针对如何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及提高材料性能进行探讨。本文对基于合成生物学的生物材料定制化合成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脂肪 3-羟基 定制化材料 嗜盐单胞菌 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 pha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