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聚驱采油废水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继宏 胡筱敏 +2 位作者 李亮 赵丽静 董怡华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33,共6页
以聚驱采油废水为处理对象,在不排泥情况下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对此类废水进行处理。以含油量、COD和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为污染物处理指标,分别考察了MBR的水力停留时间(HRT)、温度、溶解氧(DO)对MBR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以聚驱采油废水为处理对象,在不排泥情况下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对此类废水进行处理。以含油量、COD和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为污染物处理指标,分别考察了MBR的水力停留时间(HRT)、温度、溶解氧(DO)对MBR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MBR处理聚驱采油废水的最佳条件为:HRT 10h,温度30℃,DO 2.0~4.0mg/L,此时,膜出水中含油量平均去除率为96.7%,COD平均去除率为78.9%,HPAM平均去除率为75.0%。在最佳条件下连续运行30d,MBR内悬浮物平均去除率可达98.8%以上,且膜出水悬浮物粒径中值达到《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SY/T 5329—94)中A1级回注水的规定值,聚驱采油废水得到理想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聚驱采油废水 工艺条件优化 废水回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理聚驱采油废水的MBR反应器中活性污泥的驯化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继宏 赵丽静 +3 位作者 胡筱敏 董怡华 郑琳子 刘宁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7-82,共6页
为了提高膜生物反应器对聚驱采油废水的生化处理效果,以炼油厂污水处理站二沉池的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采用逐步提高进水中聚驱采油废水比例的加压驯化方法,在一体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MBR)中进行活性污泥的驯化。对驯化过程中MBR系统内... 为了提高膜生物反应器对聚驱采油废水的生化处理效果,以炼油厂污水处理站二沉池的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采用逐步提高进水中聚驱采油废水比例的加压驯化方法,在一体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MBR)中进行活性污泥的驯化。对驯化过程中MBR系统内污泥性质、微生物相和聚驱采油废水处理效果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近30 d的驯化培养后,评价污泥浓度与沉降性能的指标如MLSS、MLVSS、SVI、SV等明显改善,表征污泥成熟的微生物相包括菌胶团、轮虫、楯纤虫等大量出现。驯化结束时,污泥所处的MBR系统对聚驱采油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其中,膜出水的CODc去除率为77%,含油量去除率为94.6%,聚合物去除率为60.2%。说明驯化后活性污泥可以良好适应聚驱采油废水环境,MBR系统已基本完成了对污泥的驯化培养。利用电镜对膜组件进行观察,发现有凝胶层和沉积污泥吸附在膜表面上,从而使膜过滤阻力增加,引起膜污染。通过化学清洗可以有效去除膜表面的微生物和有机污染物,使膜组件功能得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膜生物反应器 聚驱采油废水 污泥驯化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法处理聚驱采油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兵 李洁 +2 位作者 任宏洋 李娟 刘光全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45-249,共5页
采用电化学法处理油田开发三次采油过程中产生的聚驱采油废水,考察了pH值、反应时间、电流强度对污染物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3.25时,COD和HPAM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83.03%和98.66%;电流强度为0.8 A时,COD及HPAM去除率最高,为85.... 采用电化学法处理油田开发三次采油过程中产生的聚驱采油废水,考察了pH值、反应时间、电流强度对污染物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3.25时,COD和HPAM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83.03%和98.66%;电流强度为0.8 A时,COD及HPAM去除率最高,为85.24%和99.63%;pH=3.25、电流强度为0.8 A时,COD及HPAM去除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大,反应30 min后去除率基本不变。研究了处理过程中电流效率的变化,发现反应前10 min内电流效率最高,达23.63%;并通过投加与电化学溶出的新生态铁等量的铁盐絮凝剂(FeSO_4)分析了电化学中电絮凝作用的贡献,酸性条件下电化学过程对COD去除率为83.79%,同等条件下,FeSO_4混凝的COD去除率为70.31%,电化学作用过程中氧化、气浮及电场作用对COD的去除率贡献最高为13.48%,因此,电化学法处理聚驱采油废水的主要作用机理为电絮凝作用。研究表明,电化学法能有效降解聚驱采油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聚驱采油废水 电化学 电流效率 电絮凝 新生态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氧化法分解聚驱采油废水中水解聚丙烯酰胺的过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兵 李洁 +2 位作者 任宏洋 李娟 岳丞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32-837,共6页
对含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的模拟废水分别采用单独臭氧氧化和电絮凝耦合臭氧氧化两种方法进行处理。考察处理方法对HPAM降解的影响,采用GC-MS和FTIR方法对HPAM降解物进行表征以分析HPAM降解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单独臭氧氧化处理模拟... 对含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的模拟废水分别采用单独臭氧氧化和电絮凝耦合臭氧氧化两种方法进行处理。考察处理方法对HPAM降解的影响,采用GC-MS和FTIR方法对HPAM降解物进行表征以分析HPAM降解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单独臭氧氧化处理模拟废水时,在臭氧用量4.2 mg/L、废水pH=10、反应120 min的条件下,COD和HPAM的去除率分别为37.1%和83.4%;电絮凝耦合臭氧氧化处理模拟废水时,经电絮凝30 min后,再臭氧氧化120 min,COD和HPAM的去除率分别为82.2%和94.4%。臭氧氧化降解HPAM的过程可推断为:HPAM分子经断链分解为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继续氧化生成丙烯酸和丙烯酰胺的中间体,中间体再进一步氧化为烷烃、醛酮类、酯类等物质,最终彻底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驱采油废水 水解丙烯酰胺 臭氧氧化 电絮凝 合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HPAM)对离子交换膜降低聚驱采油废水矿化度效能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婷 于水利 侯立安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0-38,共9页
就离子交换膜降低聚驱采油废水矿化度的效能及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的影响开展研究,结合聚合物在离子交换膜上的吸附情况、清洗液中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分布情况分析,考察离子交换膜的污染特性.结果表明,溶液中部分水解型聚丙烯酰胺(... 就离子交换膜降低聚驱采油废水矿化度的效能及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的影响开展研究,结合聚合物在离子交换膜上的吸附情况、清洗液中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分布情况分析,考察离子交换膜的污染特性.结果表明,溶液中部分水解型聚丙烯酰胺(HPAM)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离子交换膜降低矿化度效果越差,能耗越高;阴膜污染比阳膜更严重;异相膜的污染比均相膜严重;阳离子交换膜更易被小分子量的HPAM污染,阴离子交换膜更易被大相对分子质量的HPAM污染.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静电作用以及界面热力学分析发现,HPAM对离子交换膜会产生污染,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静电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驱采油废水 合物 矿化度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膜处理聚驱采油废水过程中膜通量预测回归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6
作者 徐俊 赵丽英 +4 位作者 贾虎 于水利 解冰瀚 王旋 张坤鹏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2-118,135,共8页
对陶瓷膜处理聚驱采油废水过程中的膜通量预测回归模型进行了建立及检验.通过析因交叉试验设计,分别考察了不同膜面流速和跨膜压差下的瞬时膜通量和24 h内平均膜通量的变化情况;在析因交叉试验的结果上,基于ColinMaclaurin数学原理建立... 对陶瓷膜处理聚驱采油废水过程中的膜通量预测回归模型进行了建立及检验.通过析因交叉试验设计,分别考察了不同膜面流速和跨膜压差下的瞬时膜通量和24 h内平均膜通量的变化情况;在析因交叉试验的结果上,基于ColinMaclaurin数学原理建立了陶瓷膜处理聚驱采油废水的膜通量预测回归模型,通过Matlab软件对模型的等高线图和响应曲面图进行了拟合;对膜通量预测回归模型分别进行了理论检验和试验检验.理论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和预测值的标准残差均在±2.00的范围内,预测膜通量和实测膜通量具有相似的统计学分布特征;试验检验结果表明,除模型自变量区间端点处的预测膜通量和实测膜通量误差相对较大外(约14.6%),其余误差均小于8%,说明该膜通量预测回归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为陶瓷膜水处理过程中的运行参数优化以及给定运行条件下的膜通量预测提供了一种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驱采油废水 陶瓷膜 膜通量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渗析法去除聚驱采油废水中阳离子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立国 白萍萍 仇志峰 《数字印刷》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9-116,共8页
为了降低聚驱采油废水中的阳离子浓度,提升聚驱采油废水中水资源和物质的回收和利用效率,本研究通过电渗析法去除部分阳离子。采用MI-7000S离子交换膜组成的电渗析膜组件,在三种不同电流密度和两种不同温度下,批量处理含一价和二价阳离... 为了降低聚驱采油废水中的阳离子浓度,提升聚驱采油废水中水资源和物质的回收和利用效率,本研究通过电渗析法去除部分阳离子。采用MI-7000S离子交换膜组成的电渗析膜组件,在三种不同电流密度和两种不同温度下,批量处理含一价和二价阳离子的模拟聚驱采油废水,评估去除阳离子效能。并对含聚丙烯酰胺(HPAM)的废水和不含HPAM废水分别进行实验,分析HPAM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电流密度下,Ca^(2+)、Mg^(2+)被优先去除;并且HPAM的存在对二价阳离子的去除率没有显著影响。电渗析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聚驱采油废水中二价阳离子浓度,是一种可以替代高能源消耗的非定向选择性降低聚驱采油废水中阳离子浓度的膜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渗析 阳离子 聚驱采油废水 离子交换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