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氮烷基化的2-(5-溴-4-甲基噻吩)-咪唑[4,5-f]-[1,10]-菲咯啉三羰基铼(Ⅰ)配合物的聚集诱导荧光增强效应 被引量:1
1
作者 彭雨新 刘华奇 +2 位作者 胡斌 钱惠芬 黄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95-1203,共9页
本文旨在探索基于2-噻吩-咪唑[4,5-f]-[1,10]-菲咯啉(TIP)结构的三羰基铼(Ⅰ)配合物的聚集诱导荧光增强(AIEE)性质。研究了2-(5-溴-4-甲基噻吩)-咪唑[4,5-f]-[1,10]-菲咯啉(1)与不同溴代烷烃之间的氮烷基化反应,并成功制备了3种具有不... 本文旨在探索基于2-噻吩-咪唑[4,5-f]-[1,10]-菲咯啉(TIP)结构的三羰基铼(Ⅰ)配合物的聚集诱导荧光增强(AIEE)性质。研究了2-(5-溴-4-甲基噻吩)-咪唑[4,5-f]-[1,10]-菲咯啉(1)与不同溴代烷烃之间的氮烷基化反应,并成功制备了3种具有不同氮烷基链结构的TIP衍生物(2a^2c)。氮烷基链引入可以明显提高其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以及不同程度影响TIP中相邻咪唑环和噻吩环的二面角。通过配体2a与五羰基氯化铼的配位反应成功制备了一个具有AIEE性质的三羰基铼(Ⅰ)配合物3。通过对三羰基铼(Ⅰ)配合物3进行X射线单晶衍射的分析,发现该配合物的AIEE活性取决于其松弛的分子堆积结构以及多重的分子间氢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诱导荧光增强 氮烷基化反应 三羰基铼配合物 单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集诱导的荧光增强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钱妍 解令海 +1 位作者 王双清 杨国强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8年第1期1-8,共8页
聚集诱导的荧光增强(AIEE)现象是近几年备受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文中纵观了该领域的进展,做了一个较为详尽的综述报道。具有该性质的体系主要包括多苯基取代的烯烃类、吡喃的衍生物以及二苯基二苯并环戊二烯类等。这种反常的聚集荧光增... 聚集诱导的荧光增强(AIEE)现象是近几年备受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文中纵观了该领域的进展,做了一个较为详尽的综述报道。具有该性质的体系主要包括多苯基取代的烯烃类、吡喃的衍生物以及二苯基二苯并环戊二烯类等。这种反常的聚集荧光增强现象多数是由于固态或聚集状态下分子内的自由旋转运动受到极大的抑制所引起的。对于具有AIEE性质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研究有利于寻找更有效的发光功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诱导荧光增强 分子内转动 非辐射失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3,5-三嗪的具有力致变色性质的聚集诱导荧光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7
3
作者 欧阳密 俞春辉 +4 位作者 张玉建 胡彬 吕晓静 孙璟玮 张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944-2952,共9页
以1,3,5-三嗪为核,四苯基乙烯为端基,合成了两种新型的星状结构分子2,4,6-三(4-(1,2,2-三苯基乙烯基)苯基)-1,3,5-三嗪(TTPE-Tr)和2,4,6-三(4-(1,2,2-三苯基乙烯基)-4-联苯基)-1,3,5-三嗪(TTPE-Ph-Tr),并利用核磁共振(NMR)、离子化质谱(... 以1,3,5-三嗪为核,四苯基乙烯为端基,合成了两种新型的星状结构分子2,4,6-三(4-(1,2,2-三苯基乙烯基)苯基)-1,3,5-三嗪(TTPE-Tr)和2,4,6-三(4-(1,2,2-三苯基乙烯基)-4-联苯基)-1,3,5-三嗪(TTPE-Ph-Tr),并利用核磁共振(NMR)、离子化质谱(MALDI-MS)及元素分析等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混合溶剂四氢呋喃(THF)/水析出实验显示,化合物TTPE-Tr和TTPE-Ph-Tr在纯THF溶剂中无荧光,而在THF/水混合溶剂中,当水体积分数增加时呈现荧光增强现象.通过紫外-可见(UV-Vis)光谱、荧光(PL)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证实荧光量子效率的提高是由于分子内电子旋转受限(RIR)导致的.同时发现化合物TTPE-Tr具有力致变色性质,简单的研磨使其发光颜色(蓝绿光到黄绿光)及发光强度(ΦF,24.4%到14.7%)发生了明显的改变.UV-Vis光谱、PL光谱、X射线衍射(XRD)、荧光寿命和荧光量子效率等测试结果显示,这种现象是由于力刺激改变了TTPE-Tr的分子堆积形式导致的.热分析结果显示化合物TTPE-Tr和TTPE-Ph-Tr的热分解温度分别为464和385°C,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 5-三嗪 四苯基乙烯 聚集诱导荧光增强 力致变色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咔唑-查尔酮衍生物微纳米粒子制备与聚集体荧光增强效应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莉娜 王筱梅 +2 位作者 范丛斌 王晓宏 罗建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86-1689,共4页
利用简单合成法首次合成了3种新的咔唑-吡啶-查尔酮衍生物,结合SEM谱图、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发现,样品中吡啶-查尔酮基团增多有利于聚集体形成且颗粒尺寸变小,可达到纳米级。3种样品均呈J-型堆积聚集。稳态/瞬态荧光测试结果表... 利用简单合成法首次合成了3种新的咔唑-吡啶-查尔酮衍生物,结合SEM谱图、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发现,样品中吡啶-查尔酮基团增多有利于聚集体形成且颗粒尺寸变小,可达到纳米级。3种样品均呈J-型堆积聚集。稳态/瞬态荧光测试结果表明,由于溶液态到聚集态,3个样品的荧光量子产率提高,辐射衰减寿命增大,导致化合物聚集体的辐射衰减速率增大,非辐射衰减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咔唑查尔酮衍生物 聚集诱导荧光增强 J-聚集 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聚集诱导发红光性质的邻菲啰啉钌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细胞成像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慧 胡磊 +1 位作者 沈学彬 吴运军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1-306,共6页
以4-丁氧基苯甲醛、邻菲啰啉双酮和三氯化钌水合物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邻菲啰啉钌配合物(LRu),运用^(1)H NMR、^(13)C NMR、质谱和红外光谱对LRu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合理论计算系统研究了配合物LRu的线性光学性质,以及聚集诱... 以4-丁氧基苯甲醛、邻菲啰啉双酮和三氯化钌水合物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邻菲啰啉钌配合物(LRu),运用^(1)H NMR、^(13)C NMR、质谱和红外光谱对LRu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合理论计算系统研究了配合物LRu的线性光学性质,以及聚集诱导荧光增强性质。研究表明,配合物LRu表现出明显的聚集诱导荧光增强性质,当含水量达到80%时,LRu的荧光强度最强。细胞测试实验表明配合物LRu具有较低的生物毒性和好的光稳定性,可靶向在活细胞的细胞膜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菲啰啉 钌配合物 聚集诱导荧光增强 细胞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激响应型多色荧光材料的合成及应用于商标防伪
6
作者 李颖 向娟娟 +1 位作者 肖述章 耿鹏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68-173,共6页
目的研制具有多重刺激响应、颜色变化丰富的有机荧光材料,设计一类柔性结构的聚集诱导荧光增强型有机荧光染料。方法以共轭丙二腈单元为吸电子基团,以烷氧基芳醚为给电子基团,设计合成基于吡喃结构的有机D-π-A化合物,测试其光物理性质... 目的研制具有多重刺激响应、颜色变化丰富的有机荧光材料,设计一类柔性结构的聚集诱导荧光增强型有机荧光染料。方法以共轭丙二腈单元为吸电子基团,以烷氧基芳醚为给电子基团,设计合成基于吡喃结构的有机D-π-A化合物,测试其光物理性质及刺激响应行为,研究其响应机理。结果所合成吡喃结构衍生物在聚集时荧光增强,具有固态发光特性;在机械力的作用下,由橙色荧光转变为红色荧光,加热可变为绿色光,表现出三色变化的刺激响应性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3种不同颜色的发光,源于3种不同的堆积状态。结论利用机械力、热作用下不同荧光颜色变化,实现三色的刺激响应行为,它在商标等标识防伪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诱导荧光增强 刺激响应 多色变化 防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萘酰亚胺类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型光酸探针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箫音 张杨 +1 位作者 李晓红 杨素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4-280,共7页
合成了一种未见文献报道的键合螺噁嗪单元的1,8-萘二甲酰亚胺类化合物3,通过核磁共振谱和高分辨质谱确证了其结构。化合物在某些有机溶剂中和粉末状态下都能发射较强的荧光,研究了化合物3在二甲基亚砜中聚集诱导荧光增强(AIE)性质。在... 合成了一种未见文献报道的键合螺噁嗪单元的1,8-萘二甲酰亚胺类化合物3,通过核磁共振谱和高分辨质谱确证了其结构。化合物在某些有机溶剂中和粉末状态下都能发射较强的荧光,研究了化合物3在二甲基亚砜中聚集诱导荧光增强(AIE)性质。在滤纸上以及用薄层层析硅胶(TLC)都能检测到螺噁嗪单元的光致变色现象;螺噁嗪单元酸致开环产物最大吸收波长与萘酰亚胺单元的荧光发射波长的有效交叠,使化合物可在紫外光照射下作为荧光共振能量型检测氢离子的荧光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酰亚胺 螺噁嗪 酸致变色 聚集诱导荧光增强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咔唑类力致变色材料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8
作者 朱会超 曹曦 +1 位作者 黄建炎 杨家祥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5-89,共5页
以9-丁基-3-乙酰咔唑为原料,通过简单的缩合反应,合成一种D-π-A型的咔唑衍生物(3),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和核磁共振碳谱进行表征.通过荧光光谱研究化合物3的溶剂效应、聚集诱导荧光增强性质和力致变色性能.结果表明:有机溶剂的极性对... 以9-丁基-3-乙酰咔唑为原料,通过简单的缩合反应,合成一种D-π-A型的咔唑衍生物(3),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和核磁共振碳谱进行表征.通过荧光光谱研究化合物3的溶剂效应、聚集诱导荧光增强性质和力致变色性能.结果表明:有机溶剂的极性对化合物3的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发射光谱具有较大的影响;化合物3在DMF/水混合体系中,表现出聚集诱导荧光增强性质,同时固体3具有良好的力致变色性能,该过程中荧光转变归因于晶体结构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咔唑 合成 溶剂效应 聚集诱导荧光增强 力致变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