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mini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聚集性质 被引量:15
1
作者 朱森 程发 +1 位作者 郑宝江 于九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45-1248,共4页
合成了一种Gemini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测定了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和cmc时的表面张力γcmc,与传统的单基表面活性剂相比,其临界胶束浓度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具有突出的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效率;研究了该种Gemini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对于胶束聚集数... 合成了一种Gemini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测定了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和cmc时的表面张力γcmc,与传统的单基表面活性剂相比,其临界胶束浓度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具有突出的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效率;研究了该种Gemini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对于胶束聚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胶束聚集数出现了一个极大值,同时观察到液晶微相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水溶液 合成 聚集性质 临界胶束浓度 胶束聚集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淀粉样蛋白1-40和1-42的聚集性质比较 被引量:22
2
作者 武一 吉尚戎 +1 位作者 蒋伍玲 隋森芳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1-25,共5页
β淀粉样蛋白 (Aβ)是阿尔茨海默症 (AD)患者脑中斑块的核心蛋白 ,它由多种衍生自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不同长度的肽组成 ,其中Aβ40和Aβ42是主要的组分。我们通过电镜研究了这两种蛋白的纤维形成过程。在溶液中Aβ42倾向于形成斑块... β淀粉样蛋白 (Aβ)是阿尔茨海默症 (AD)患者脑中斑块的核心蛋白 ,它由多种衍生自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不同长度的肽组成 ,其中Aβ40和Aβ42是主要的组分。我们通过电镜研究了这两种蛋白的纤维形成过程。在溶液中Aβ42倾向于形成斑块状沉积 ,而Aβ40则更易于形成典型的纤维。这种不同可能由Aβ42的相对更为紧密的二级构象所致。根据这些数据 ,我们推测静电作用对于早期Aβ42聚集是非常重要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性质 Β淀粉样蛋白 静电作用 透射电子显微镜 纤维 比较研究 阿尔茨海默症 AΒ1-40 AΒ1-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草醛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聚集性质 被引量:1
3
作者 丁凤美 周翔 +1 位作者 翟功勋 邢志奇 《印染》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共5页
由于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研制了香草醛辛二醇缩醛聚氧乙烯醚(VAEO)替代NPEO用于印染行业。通过测定临界胶束(团)浓度、胶束粒径,结合冷冻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乙氧基链长不同的VAEO_n(n=6~24)和NPEO_(10)在水溶液... 由于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研制了香草醛辛二醇缩醛聚氧乙烯醚(VAEO)替代NPEO用于印染行业。通过测定临界胶束(团)浓度、胶束粒径,结合冷冻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乙氧基链长不同的VAEO_n(n=6~24)和NPEO_(10)在水溶液中的聚集形态。荧光发射强度测定结果表明,VAEO的临界胶束浓度约为NPEO10的10倍,VAEO的乙氧基链越长,在水溶液中形成胶束和胶团所需浓度越低。溶液浓度为15 CMC时,动态激光光散射法测定VAEO和NPEO_(10)的胶束粒径均在40 nm以下。冷冻透射电镜观察到VAEO和NPEO_(10)在15 CMC以上的水溶液中的胶束形态主要有囊泡和蠕虫状两种,浓度增大时,聚集体的粒径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助剂 香草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聚集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模拟方法在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性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双阳 闵长婷 曹康玲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06-709,共4页
综述了国内外应用分子模拟方法对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性质的研究成果,介绍了通过模拟计算得到的双子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聚集过程和机理,平衡时聚集体的形态、结构和转变过程,双子表面活性剂与其他分子的协同效应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此... 综述了国内外应用分子模拟方法对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性质的研究成果,介绍了通过模拟计算得到的双子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聚集过程和机理,平衡时聚集体的形态、结构和转变过程,双子表面活性剂与其他分子的协同效应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此外,还介绍了双子表面活性剂在相界面上的性质等;最后指出了用分子模拟方法研究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性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剂 分子模拟 连接基 聚集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可溶性多糖对大豆分离蛋白的物性修饰 被引量:3
5
作者 齐军茹 曹静 +3 位作者 程萌 翁静宜 张曦 杨晓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0-66,共7页
在60℃,相对湿度为79%的条件下,通过Maillard反应进行共价接枝,得到大豆分离蛋白(SPI)-大豆可溶性多糖(SSPS)共价接枝物(SSC).根据糖基化产物在SPI等电点附近(pH=4.5)和中性条件(pH=6.5)下的溶解性将其分成两个组分SC45和SC65,对其进行S... 在60℃,相对湿度为79%的条件下,通过Maillard反应进行共价接枝,得到大豆分离蛋白(SPI)-大豆可溶性多糖(SSPS)共价接枝物(SSC).根据糖基化产物在SPI等电点附近(pH=4.5)和中性条件(pH=6.5)下的溶解性将其分成两个组分SC45和SC65,对其进行SDS-PAGE凝胶电泳,并分析了其浊度、粒径和Zeta电位等物化性质.结果显示:反应后生成大相对分子质量的接枝物,SPI的7S和11S中各亚基均参与了糖基化反应,SSC两个组分的接枝度分别高达41.79%和36.75%;SC45在酸性环境中的浊度显著低于SC65,说明SC45在蛋白的等电点附近溶解性能优越,能有效降低蛋白的自聚集;SSC的稳定性主要是由接入的SSPS分子亲水侧链空间位阻作用提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大豆可溶性多糖 共价接枝物 物化性质&聚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solids on pulp and froth properties in flotation 被引量:7
6
作者 张炜 James A.Finch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4期1461-1469,共9页
Froth flotation is a widely used process of particle separation exploiting differences in surface properties. It is important to point out that overall flotation performance(grade and recovery) is a consequence of the... Froth flotation is a widely used process of particle separation exploiting differences in surface properties. It is important to point out that overall flotation performance(grade and recovery) is a consequence of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the solid particles collected from the pulp phase, transported into the froth phase, and surviving as bubble-particle aggregates into the overflow. This work will focus on studying these phenomena and will incorporate the effects of particle hydrophobicities in the 3-phase system. Solids are classed as either hydrophilic non-sulphide gangue(e.g. silica, talc), hydrophilic sulphide(e.g. pyrite), or hydrophobic sulphide(e.g. sphalerite). Talc is a surface-active species of gangue that has been shown to behave differently from silica(frother adsorbs on the surface of talc particles). Both are common components of ores and will be studied in detail. The focus of this work is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solids on pulp hydrodynamics, froth bubble coalescence intensity, water overflow rate with solids present, and in particular,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solids, frother and gas on the gas dispersion paramet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pulp zone there is no effect of solids on bubble size and gas holdup; in the froth zone, although hydrophilic particles solely do not effect on the water overflow rate, hydrophobic particles produce higher intensity of rates on water overflow and bubble coalescence, and many be attributed to the water reattach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tation frothers bubble size coalescence gas holdup hydrophobic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