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午岭油松林灌木层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种间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杨君珑 王辉 +1 位作者 王彬 孙栋元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91-796,共6页
对子午岭油松林的主要物种进行实地调查,并根据林下灌木层各物种的重要值确定主要树种,然后用聚集强度指数、x2值和关联度指数对林下灌木层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种间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13个主要树种中除辽东栎的K值和CA值... 对子午岭油松林的主要物种进行实地调查,并根据林下灌木层各物种的重要值确定主要树种,然后用聚集强度指数、x2值和关联度指数对林下灌木层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种间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13个主要树种中除辽东栎的K值和CA值小于0外,其余种群皆表现为K>0,C>1,CA>0,I>0,m*/m>0;(2)x2检验显示,大多数树种种间关联性不显著;(3)种间关联度分析显示,树种呈正联结的共计36对,呈负联结的也有36对,有6对是关联强度低的种对.结果表明,在子午岭油松林中辽东栎与其它树种相比,具有广泛均匀分布的倾向,与其它树种之间存在强烈的竞争关系,辽东栎树种具有一定的种间竞争扩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布格局 聚集强度指数 种间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方法在荒漠草原植物种群分布格局中的适用性比较 被引量:14
2
作者 吴志毅 王明玖 +1 位作者 李志强 陈海军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45-147,共3页
研究首次比较了2种方法在测定荒漠草原6种植物种群分布格局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方差均值比率法及聚集强度指数法中的多个指数都适合于这6种植物分布格局的计算。但其中的聚块性指数法的运算难度较大,宜慎用。比较结果这6种植物种群皆... 研究首次比较了2种方法在测定荒漠草原6种植物种群分布格局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方差均值比率法及聚集强度指数法中的多个指数都适合于这6种植物分布格局的计算。但其中的聚块性指数法的运算难度较大,宜慎用。比较结果这6种植物种群皆为聚集分布,但聚集程度有所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种群分布格局 方差均值比率法 聚集强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园和杏园桃一点斑叶蝉与其主要捕食性天敌在数量、时间和空间上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公茂莲 李先秀 +6 位作者 毕守东 邹运鼎 柯胜兵 付文锋 陶金昌 徐玉蕊 赵鹏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62,共6页
采用系统调查的方法获得了李园和杏园桃一点斑叶蝉Erythroneura sudra与其主要天敌的种群数量,并应用灰色系统方法、生态位方法和空间格局强度指标方法分析了该虫和主要捕食性天敌之间的数量、时间和空间关系.结果表明,李园和杏园不同... 采用系统调查的方法获得了李园和杏园桃一点斑叶蝉Erythroneura sudra与其主要天敌的种群数量,并应用灰色系统方法、生态位方法和空间格局强度指标方法分析了该虫和主要捕食性天敌之间的数量、时间和空间关系.结果表明,李园和杏园不同时间桃一点斑叶蝉数量波动大,高峰期分别为7月17日—8月29日、6月20日—8月29日,以李园数量较大.捕食性天敌发生出现2个盛期,即5月初—7月上旬和9月初—10月中旬.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与该叶蝉数量关联度较高的天敌依次是锥腹肖蛸Tetragnatha maxillosa、中华草蛉Chrysopa sinica和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a,与理想优势种天敌数量关联度较高的天敌依次为中华草蛉、三突花蟹蛛Misumenops tricuspidatus和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生态位研究结果表明,与桃一点斑叶蝉的水平和垂直空间生态位重叠度最高的为三突花蟹蛛,相似性指数最高的为草间小黑蛛;草间小黑蛛与桃一点斑叶蝉之间时间生态位相似性指数和重叠指数最高.综合分析,与桃一点斑叶蝉关系密切的前3位的天敌依次是三突花蟹蛛、草间小黑蛛和锥腹肖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一点斑叶蝉 天敌 灰色系统 生态位 聚集强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