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斑块聚集的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苗作华 陈勇 曾向阳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6-59,F0003,共5页
研究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是了解其空间格局形成原因,进而拟定合理土地利用方向和改造利用措施的前提。该文以景观生态学斑块理论为基础,对武汉市的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空间布局开展实例研究,首先建立基于土地利用斑... 研究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是了解其空间格局形成原因,进而拟定合理土地利用方向和改造利用措施的前提。该文以景观生态学斑块理论为基础,对武汉市的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空间布局开展实例研究,首先建立基于土地利用斑块的单元特征指数和空间布局指数,其次利用ArcGIS软件对数据进行斑块格网化空间叠置分析和邻域聚集度指数计算,并以SPSS软件对斑块聚集度指数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土地斑块聚集度的城市空间布局研究方法将数量统计和空间分析有效结合,能较好地揭示主要用地类型聚集与分散的空间格局分布特征和规律,为土地集约优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布局 土地利用 斑块 聚集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实验林场主要林分类型叶面积指数(LAI)的测定 被引量:3
2
作者 卢伟 范文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6期13927-13931,共5页
以哈尔滨实验林场为研究区,利用可以测量枝叶聚集程度的植物冠层分析仪作为叶面积指数(LAI)测量仪器,分别收集研究区水曲柳人工林和落叶松人工林的夏季LAI数据和冬季的木质部面积指数(WAI)数据,从植被面积指数(PAI)中移除木质材料的信息... 以哈尔滨实验林场为研究区,利用可以测量枝叶聚集程度的植物冠层分析仪作为叶面积指数(LAI)测量仪器,分别收集研究区水曲柳人工林和落叶松人工林的夏季LAI数据和冬季的木质部面积指数(WAI)数据,从植被面积指数(PAI)中移除木质材料的信息,获得叶子信息,修正了TRAC测量中所需参数——木质部占总植被面积的比率α,计算了哈尔滨实验林场的水曲柳林和落叶松林的叶面积指数。结果表明:研究区水曲柳林的LAI平均值为4.099,落叶松林的LAI平均值为5.176;水曲柳林的LAI与有效植被面积指数(PAI e)的平均值差别不大,这是由于水曲柳林的木质部分对叶面积指数的贡献与其叶片的聚集度效应基本相当,落叶松林的PAI e与LAI相差达到27%之多,针簇内部尺度的聚集度指数是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所以对于针叶林的LAI测量必须要考虑叶子的聚集度效应;哈尔滨地区的水曲柳林TRAC改正参数α的参考值为0.24,哈尔滨地区的落叶松林TRAC改正参数α的参考值为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 聚集度指数 植物冠层分析仪 木质部面积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空间异质性的遥感分类结果精度评价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振华 徐利智 +1 位作者 纪晴 刘智翔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5-31,共7页
鉴于遥感影像分类结果具有空间异质性特征,直接应用现有的抽样方法对其进行精度评价存在样本信息冗余度高和评价过程耗时长等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利用空间异质性的遥感影像分类结果抽样精度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1)利用景观聚集度指数量... 鉴于遥感影像分类结果具有空间异质性特征,直接应用现有的抽样方法对其进行精度评价存在样本信息冗余度高和评价过程耗时长等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利用空间异质性的遥感影像分类结果抽样精度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1)利用景观聚集度指数量化遥感影像的空间异质性,实现研究区域的空间区划;2)根据聚集度指数设定各区划空间的权重系数,选择用于精度评价的样本点;3)与参考数据比较,实现分类结果的精度评价。以城镇遥感影像分类结果的精度评价为例,将该方法与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系统抽样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降低了精度评价样本点的信息冗余,提高了样本点的代表性,较适合于精度要求高的遥感影像分类结果精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 空间抽样方法 空间异质性 聚集度指数 遥感影像分类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林牧渔业劳动生产率时空分布均衡程度及趋势——基于新方法的验证 被引量:1
4
作者 程前昌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8-80,共3页
在改进锡尔指数(Theil Index)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集散系数"与"聚集度指数",用其测算了1985-2005年中国农林牧渔业劳动生产率的地理均衡程度。全国农林牧渔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差距较小,虽然省域的两极差距突出... 在改进锡尔指数(Theil Index)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集散系数"与"聚集度指数",用其测算了1985-2005年中国农林牧渔业劳动生产率的地理均衡程度。全国农林牧渔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差距较小,虽然省域的两极差距突出,但总体分布仍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从时空尺度角度对中国农林牧渔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中国不同时空尺度的农林牧渔业劳动生产率(y)的变动趋势都符合线性增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散系数 聚集度指数 劳动生产率 区域差异 趋势方程 农林牧渔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农村居民点演变的地貌分异与分类调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关小克 王秀丽 +1 位作者 李昕 曹志宏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6-403,共8页
利用门头沟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在GIS软件的支持下划分地貌类型区间,从农村居民点的景观、数量、人口等方面探讨不同地貌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的分异特征,依据农村居民点的资源禀赋条件、演化趋势和所处的地貌类型,构建出不同地貌区农... 利用门头沟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在GIS软件的支持下划分地貌类型区间,从农村居民点的景观、数量、人口等方面探讨不同地貌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的分异特征,依据农村居民点的资源禀赋条件、演化趋势和所处的地貌类型,构建出不同地貌区农村居民点的分类调控模式。结果表明:在景观上,农村居民点在斑块数量(Number of Patches,NP)、聚集度指数(Aggregation Index,AI)、景观形状指数(Land Scape Index,LSI)、平均居民点面积(Mean Area of Residential Iand,AREA-MN),从浅山-中山-深山梯度带上均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在数量上,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增减变化与地貌关系密切,随着地貌从浅山向深山的过渡,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增减变化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且农村居民点的扩展对优质农业用地具有强烈的侵蚀作用;在人口变化上,山区村庄间的农村人口的相对差异在日趋扩大,在空间上分布上呈现出向浅山地带集中化的趋势。依据农村居民点用地与农村人口的耦合关系,将研究区村庄分为理性成长、理性衰退、非理性成长、非理性衰退及无变化等5个类型,其村庄面积依次为:672.51、8.22、80.05、631.09、26.43 hm2。最后,依据村庄的类型,并基于地貌分异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地貌分异 聚集度指数 景观形状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林牧渔业人口规模与产值规模的地理集散比较
6
作者 程前昌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8-122,共5页
将信息熵指数分解为相对信息熵指数和绝对信息熵指数,以利于不同时空尺度横向差异与纵向差异的有效比较,并构造聚集度指数来直观反映中国农林牧渔业均匀分布状态所占的比例。20余年中,除个别年份外,全国、地带内和地带间农林牧渔业的绝... 将信息熵指数分解为相对信息熵指数和绝对信息熵指数,以利于不同时空尺度横向差异与纵向差异的有效比较,并构造聚集度指数来直观反映中国农林牧渔业均匀分布状态所占的比例。20余年中,除个别年份外,全国、地带内和地带间农林牧渔业的绝对信息熵指数和相对信息熵指数起伏都不大,保持了较平稳的态势;全国、地带间及地带内的聚集度皆在70%以上,中国农林牧渔业呈现出小集中大分散的格局,而产值分布比从业人口分布更均衡。最后,通过劳动生产率区位商来描述从业人口与产值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牧渔业 人口规模 产值规模 相对信息熵 绝对信息熵 聚集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红叶螨空间分布抽样初探
7
作者 杨建宁 杨万金 《四川蚕业》 1995年第2期24-27,共4页
桑红叶螨,学名朱砂叶螨(Tetrnychchis chnabarnus zozoisduval)是我省桑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在找省部分蚕区发生日趋严重,有关桑叶红螨空间分布型尚无报导,笔者在92年5月至9月上旬在三台蚕种场西桑园对夏伐式桑园中的桑红叶螨进行... 桑红叶螨,学名朱砂叶螨(Tetrnychchis chnabarnus zozoisduval)是我省桑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在找省部分蚕区发生日趋严重,有关桑叶红螨空间分布型尚无报导,笔者在92年5月至9月上旬在三台蚕种场西桑园对夏伐式桑园中的桑红叶螨进行空问抽样调查,并引用平均捅挤度(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红叶螨 空间分布型 相关系数 聚集分布 聚集度指数 扩散系数 随机分布 平均密 夏伐桑园 理论抽样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江津区河岸带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邸晓慧 苏英慧 +2 位作者 邸桃元 明弘 周宝同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3-230,共8页
基于重庆市江津区2010年、2015年、2018年3期土地利用景观变化数据,结合聚类热点分析、景观指数分析、缓冲区分析3种方法,探讨2010年、2015年、2018年重庆市江津区土地利用在河岸带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景观多样性... 基于重庆市江津区2010年、2015年、2018年3期土地利用景观变化数据,结合聚类热点分析、景观指数分析、缓冲区分析3种方法,探讨2010年、2015年、2018年重庆市江津区土地利用在河岸带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景观多样性热点主要位于长江各支流沿岸,且在农村居民点附近分布较多,干流热点分布较少;2010—2018年热点数量逐渐减少,冷点数量逐渐增加,河岸带景观总体格局趋于简单。随着距河道距离的增加,耕地、林地和草地面积所占比例呈增加趋势,建设用地表现为距河道越远,面积所占比重越小,河流影响了河岸带土地利用方式。2010—2018年间沿河道800 m缓冲带内,耕地、林地、建设用地的最大斑块指数、景观形状指数和景观聚集程度持续增加,草地的最大斑块指数、景观形状指数和聚集程度则略有减小,人类活动对河岸带的影响日益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带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江津区 聚类热点分析 景观指数 聚集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虫种群空间结构的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邬祥光 黄美贞 《生态学报》 CAS 1982年第1期39-45,共7页
研究昆虫种群的空间结构可分为下列三个层次,即田间集团分布,地理分布和猖獗区的分布。伊藤正春(1959)曾提出这三种空间结构层次与时间上的联系,即(1)世代内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栖息场所内的分布,称为Intra-generation range。(2)世代间... 研究昆虫种群的空间结构可分为下列三个层次,即田间集团分布,地理分布和猖獗区的分布。伊藤正春(1959)曾提出这三种空间结构层次与时间上的联系,即(1)世代内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栖息场所内的分布,称为Intra-generation range。(2)世代间种群的季节性生境转移所造成的水平分布及垂直分布,称为Generation range。(3)年代间种群猖獗的常发区或偶发区的地理分布,称为Inter-generation r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度指数 平均数 华南 平均指标 麦类害虫 粘虫 负二项式分布 频数 种群空间结构 地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蚜空间格局参数特征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永刚 张汝霖 +2 位作者 于锁英 刘马俊 白秀娥 《山西农业科学》 2001年第4期62-65,共4页
应用聚集度指数测定了棉蚜的空间格局 ,分析了平均密度 x与 m ,S2 ,K值 , L ,λ的关系。结果表明 ,棉蚜的空间格局为具有公共Kc值的负二项分布。
关键词 棉蚜 空间格局 参数特征 聚集度指数 负二项分布 棉花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