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间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毛细管色谱柱的制备及在焦化酚检测中的分离性能和热稳定性 被引量:1
1
作者 魏昊东 秦金平 +1 位作者 石昆 徐国庆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98-1103,共6页
以间苯二甲酸和1,2-丙二醇为原料进行酯化反应和聚合反应,制备聚间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酯),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以及质谱仪确定其微观结构。将聚酯填充于石英毛细管中制备毛细管色谱柱,并考察了自制毛细管色谱柱... 以间苯二甲酸和1,2-丙二醇为原料进行酯化反应和聚合反应,制备聚间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酯),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以及质谱仪确定其微观结构。将聚酯填充于石英毛细管中制备毛细管色谱柱,并考察了自制毛细管色谱柱对工业焦化酚和高纯3,5-二甲酚中酚类同分异构体的分离性能。同时,采用容量因子曲线考察了自制毛细管色谱柱的热稳定性。结果显示:合成的聚酯的软化点为85℃,聚合度约为7。以自制毛细管色谱柱检测工业焦化酚时,除了2,4-二甲酚和2,5-二甲酚,苯酚、2,6-二甲酚、邻甲酚、间甲酚、对甲酚、对乙基酚、间乙基酚、3,5-二甲酚、3,4-二甲酚等9种组分的分离度均大于1.500,且3,5-二甲酚的理论塔板数达到2662个·m^(-1),9种组分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均小于6.0%;检测高纯3,5-二甲酚时,3,5-二甲酚的拖尾不影响附近杂质间乙基酚和3,4-二甲酚的分离,3,5-二甲酚与间乙基酚的平均分离度达到3.917,与3,4-二甲酚的平均分离度达到10.026,且3,5-二甲酚峰面积的RSD(n=6)小于1.0%;绘制自制毛细管色谱柱的容量因子曲线,最高使用温度达到225℃,在最高使用温度下连续使用7 d,容量因子未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间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气相色谱法 二甲酚异构体 3 5-二甲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合成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克权 张飚 +1 位作者 陈恩庆 唐小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系统研究了PTT合成条件对PTT产品质量的影响,分析和讨论了缩聚反应的放大效应。结果表明,酯化反应中应该使用催化剂,PDO/PTA摩尔比以1.8~2为宜。温度对缩聚反应进程有较大影响,在较低温度下以缩聚主反应为主,当温度高于260℃时,反应经... 系统研究了PTT合成条件对PTT产品质量的影响,分析和讨论了缩聚反应的放大效应。结果表明,酯化反应中应该使用催化剂,PDO/PTA摩尔比以1.8~2为宜。温度对缩聚反应进程有较大影响,在较低温度下以缩聚主反应为主,当温度高于260℃时,反应经历两个阶段,初期以缩聚主反应为主,后期以大分子链的热裂解为主。1,3-PDO的纯度、丙醛含量和加热色度对PTT质量影响较大。改善反应釜的脱灰效果,是解决合成中放大效应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丙二醇 醇化反应 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苯胺复合导电纱的电学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9
3
作者 洪剑寒 韩潇 +4 位作者 陈建广 彭蓓福 苏敏 惠林 梁广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46,共7页
针对原位聚合的纱线连续导电处理方法存在原料利用率低的问题,通过改进了制备工艺,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苯胺(PTT/PANI)复合导电纱线,研究了氧化剂浓度对复合导电纱线导电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利用该法可以... 针对原位聚合的纱线连续导电处理方法存在原料利用率低的问题,通过改进了制备工艺,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苯胺(PTT/PANI)复合导电纱线,研究了氧化剂浓度对复合导电纱线导电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利用该法可以连续制备高电导率的PTT/PANI复合导电纱线,随着氧化剂浓度的提高,PTT纱线表面聚苯胺电导率先增大后降低,但纱线电导率逐渐提高趋于稳定。在大拉伸条件下,纱线电阻随拉伸的增大而增大,并成指数关系。在小应变拉伸-回复循环条件下,复合导电纱线的电阻变化较为复杂。复合导电纱线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较处理前有所下降,初始模量有所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丙二醇 苯胺 原位 连续制备 导电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贾树勇 姚洁 +1 位作者 胡徐腾 王公应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97-603,共7页
对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催化剂(包括钛系、锡系、锑系和稀土催化剂等)进行了综述。钛系催化剂无毒,产品的特性黏数大,但色相易变黄;锡系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较高,产品的色相好,但价格较贵;锑系催化剂价格便宜,更适宜于缩聚过程,但常... 对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催化剂(包括钛系、锡系、锑系和稀土催化剂等)进行了综述。钛系催化剂无毒,产品的特性黏数大,但色相易变黄;锡系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较高,产品的色相好,但价格较贵;锑系催化剂价格便宜,更适宜于缩聚过程,但常含有毒性较大的砷;稀土催化剂的酯交换活性高,但价格更贵。应用分子设计技术制备环保、高效的新型催化剂特别是钛系催化剂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丙二醇 催化剂 交换 特性黏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8
5
作者 陈国康 扬佳庆 顾利霞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3,共3页
采用直接酯化缩聚合成工艺自制新型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 。详细讨论了聚合条件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分析表征了PTT 的结构,并将结果同PBT和PET 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酯化反应转化率... 采用直接酯化缩聚合成工艺自制新型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 。详细讨论了聚合条件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分析表征了PTT 的结构,并将结果同PBT和PET 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酯化反应转化率达到80 % 左右开始进行缩聚反应有利于减少副产物,同时也不会影响制得合格的PTT 树脂:在PBT 大分子链节中的( - CH2) 数是PET 的2 .04 倍,是PTT 的1.34 倍;PTT 大分子链节中的( - CH2) 数是PET 的1 .52 倍。因此PTT 大分子链的柔顺性在PBT 和P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 丙二醇 合成 结构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法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蒙脱土复合材料及其表征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增君 陈克权 +1 位作者 党昆阳 颜德岳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4-27,共4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PTT) /蒙脱土 (MMT)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结果表明所得复合材料为剥离型或部分剥离型结构。与纯PTT相比 ,由于MMT在PTT基体中达到纳米尺寸分散 ,PTT/MMT复合材料的热稳...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PTT) /蒙脱土 (MMT)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结果表明所得复合材料为剥离型或部分剥离型结构。与纯PTT相比 ,由于MMT在PTT基体中达到纳米尺寸分散 ,PTT/MMT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结晶性能和拉伸性能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 对苯二甲酸丙二醇 蒙脱七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树脂的结晶特性和结晶动力学 被引量:20
7
作者 陈国康 顾利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1-145,共5页
采用热台偏振光显微镜和 DSC差示扫描量热仪对 PTT、PBT和 PET的结晶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得到的结果是 :PTT的结晶诱导期和球晶出现时间与 PBT接近 ,但与 PET相差较大 ;球晶生长速率随温度的变化 PTT快于 PET;在相同结晶温度下 ,PTT的... 采用热台偏振光显微镜和 DSC差示扫描量热仪对 PTT、PBT和 PET的结晶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得到的结果是 :PTT的结晶诱导期和球晶出现时间与 PBT接近 ,但与 PET相差较大 ;球晶生长速率随温度的变化 PTT快于 PET;在相同结晶温度下 ,PTT的分子链段比 PET更易进入结晶界面和形成稳定的晶核 ,然而总结晶速率 PTT小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丙二醇 等温结晶 结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负载型催化剂钛酸四丁酯/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 被引量:6
8
作者 叶冲 姜敏 +2 位作者 张强 刘茜 周光远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2-37,共6页
以钛酸酯偶联剂(TMC-201)为改性剂,采用超声波分散方法对亲水性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进行了表面改性。采用浸渍法将钛酯四丁酯(Ti(OC4H9)4)负载于表面改性的nano-SiO2上,制备了纳米级Ti(OC4H9)4/nano-SiO2负载型催化剂。考察了偶联... 以钛酸酯偶联剂(TMC-201)为改性剂,采用超声波分散方法对亲水性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进行了表面改性。采用浸渍法将钛酯四丁酯(Ti(OC4H9)4)负载于表面改性的nano-SiO2上,制备了纳米级Ti(OC4H9)4/nano-SiO2负载型催化剂。考察了偶联剂用量、温度、时间对纳米SiO2表面改性的影响,研究了负载时间、负载温度和Ti(OC4H9)4用量对表面改性后纳米SiO2负载Ti(OC4H9)4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MC-201质量分数为35%、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3.5 h时,纳米SiO2粒子表面接枝的偶联剂量最大;在室温下,负载48 h,Ti(OC4H9)4用量为表面改性纳米SiO2量的1/2时得到的Ti(OC4H9)4/nano-SiO2负载型催化剂负载Ti(OC4H9)4量最大;运用ICP-AES、FESEM等测试技术对修饰后的纳米SiO2及Ti(OC4H9)4/nano-SiO2负载型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将Ti(OC4H9)4/nano-SiO2负载型催化剂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酯合成的结果表明,与均相Ti(OC4H9)4催化剂相比,Ti(OC4H9)4/nano-SiO2负载型催化剂催化合成PTT聚酯过程中酯化时间177 min,与均相催化剂催化酯化时间相近,在缩聚2 h后得到PTT的特性粘度高达1.05,证明该负载型催化剂具有高的催化活性,既可催化酯化反应又可催化缩聚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钛酸四丁 纳米二氧化硅负载型催化剂 浸渍法 对苯二甲酸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树脂的流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国康 顾利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4-97,共4页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PTT)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 ,PTT与 PET一样 ,都是切力变稀流体。从 PTT在 2 55℃时的非牛顿指数比 PET在 2 80℃时低和 PTT的弹性雷诺准数 (NRe,el)随切变速率...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PTT)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 ,PTT与 PET一样 ,都是切力变稀流体。从 PTT在 2 55℃时的非牛顿指数比 PET在 2 80℃时低和 PTT的弹性雷诺准数 (NRe,el)随切变速率增加比 PET明显可看出 ,PTT不但切力变稀现象更严重些 ,而且更易储存可回复弹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丙二醇 流变性 PTT PET 毛细管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苯二甲酸共聚酯的结晶特性及其对纤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顾书英 肖茹 顾利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8期67-69,共3页
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分子链中引入间苯二甲酸(IPA)的无规共聚酯(IPET)的结晶特性及其对纤维力学性能、吸湿性和染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因 IPA 的引入共聚酯的结晶温度升高,玻璃化转变温度、熔点降低;IPA 的引入使 IPET 的... 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分子链中引入间苯二甲酸(IPA)的无规共聚酯(IPET)的结晶特性及其对纤维力学性能、吸湿性和染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因 IPA 的引入共聚酯的结晶温度升高,玻璃化转变温度、熔点降低;IPA 的引入使 IPET 的结晶速率和结晶度降低,从而导致其纤雉的模量降低,手感较柔软,吸湿性和上染率提高,但强度的下降并不明显,大大地提高了纤维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二甲酸 吸湿性 上染率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纤维 性能 结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生产与应用前景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燕 宋志宾 邓新忠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1-22,共2页
介绍了新型纤维PTT的生产方法 ,优异性能及用途 ,并做了技术经济分析。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丙二醇 熔融纺丝 拉伸回弹性 可染性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替张力热处理对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弹性的提升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君 熊喜科 戴礼兴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3-98,共6页
采用松弛、张力和交替张力等受力条件在160℃对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进行干热处理并研究纤维弹性的变化。采用红外光谱分析热处理前后PTT纤维构象的变化;采用弹性仪和动态力学热分析仪研究热处理对PTT纤维弹性回复率的影响。... 采用松弛、张力和交替张力等受力条件在160℃对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进行干热处理并研究纤维弹性的变化。采用红外光谱分析热处理前后PTT纤维构象的变化;采用弹性仪和动态力学热分析仪研究热处理对PTT纤维弹性回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交替张力热处理,PTT分子链由构象能较高的g-t-t-g构象转变成构象能较低的t-g-g-t构象,有利于PTT纤维的弹性及其稳定性的提高,以30%定伸长经5次循环拉伸测试后弹性回复率仍达到79%,比未经处理PTT纤维提高了约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丙二醇 纤维 热处理 交替张力 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甲醇解聚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昊宏 杨勇 +1 位作者 相宏伟 徐元源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26-729,共4页
在高压反应器中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甲醇解聚反应规律,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等对解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收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利用凝胶色谱分析了反应后固体产物的组成,利用羧甲基浓度随反应时... 在高压反应器中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甲醇解聚反应规律,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等对解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收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利用凝胶色谱分析了反应后固体产物的组成,利用羧甲基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建立了动力学方程,计算得到解聚反应的活化能为87.8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丙二醇 甲醇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聚合研究及国产化设想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南薰 宇恒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3年第7期18-19,共2页
 论述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的聚合工艺、催化体系、性能表征,并就目前国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其产业化的建议。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丙二醇 合工艺 国产化 催化体系 性能表征 产业化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甲醇解聚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产物的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昊宏 张昌鸣 相宏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9-172,共4页
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对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超临界甲醇解聚产物进行了分析测定,并运用保留值定性法、多波长定性法和色谱曲线内插定性法进行定性分析。色谱柱为Sh im pack GPC-801柱,流动相为四氢呋喃。实验结果表明,固体产物主要由... 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对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超临界甲醇解聚产物进行了分析测定,并运用保留值定性法、多波长定性法和色谱曲线内插定性法进行定性分析。色谱柱为Sh im pack GPC-801柱,流动相为四氢呋喃。实验结果表明,固体产物主要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对苯二甲酸甲基-羟丙基酯、对苯二甲酸二丙二醇酯等组成。反应的主要产物单体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产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丙二醇 凝胶渗透色谱 超临界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溶液浇铸薄膜形态结构
16
作者 何兴权 杨德才 谢德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379-2380,共2页
The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of poly(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PTT) thin films solution-cast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polarized light microscopy and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techniques. Differ... The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of poly(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PTT) thin films solution-cast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polarized light microscopy and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techniques. Different morphologies of the PTT films were observed at different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s (T c).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363—403 K, banded spherulites occurred. When T c=413 K, the center location of the spherulite showed banded structure, while the outer region of the spherulite displayed a spherulite structure without ring-band. When T c≥423 K, the normal non-banded spherulite was found. The main reason for producing the ring-banded spherulite is the effect of residual solvent during the crystallization processs of the solution-cast films. At higher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s(≥423 K), no residual solvent exists during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films since the evaporation rate is higher at higher temperatures. So no banded structure is form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1 3-丙二醇 形态结构 环带球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核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结晶行为和形态的影响
17
作者 李桂娟 孟繁晶 周恩乐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2-86,共5页
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广角X射线衍射仪和偏光显微镜,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1T)与成核剂YS-688共混物的熔融结晶行为和晶体形貌。结果表明,成核剂不仅能够提高PTT、在高温区的结晶速率,同时还可以提高PTT、在低温区的结晶... 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广角X射线衍射仪和偏光显微镜,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1T)与成核剂YS-688共混物的熔融结晶行为和晶体形貌。结果表明,成核剂不仅能够提高PTT、在高温区的结晶速率,同时还可以提高PTT、在低温区的结晶速率,但同时降低了PTT、的结晶度;光透过率测试表明,随着成核剂含量的增加,PTT、透明性先增加后略有下降,最佳加入量为1%(质量分数,下同);偏光显微镜分析表明,成核剂影响PTT、的晶体尺寸,晶体尺寸随着成核剂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添加成核剂没有改变PTT的晶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丙二醇 成核剂 结晶行为 晶体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PT)纤维的偏振红外光谱取向研究
18
作者 杨睿 郭宝华 +1 位作者 汪昆华 Jing Wu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91-493,共3页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PPT)是一种全新的高分子材料。本文采用偏振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 ,对不同拉伸工艺条件下的PPT纤维进行了取向研究。结果表明 ,PPT纤维的二向色性比和取向函数都随拉伸速度提高而增大 ,但当拉伸速度高于 2 5 0 0m...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PPT)是一种全新的高分子材料。本文采用偏振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 ,对不同拉伸工艺条件下的PPT纤维进行了取向研究。结果表明 ,PPT纤维的二向色性比和取向函数都随拉伸速度提高而增大 ,但当拉伸速度高于 2 5 0 0m·min- 1 以后二向色性比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丙二醇纤维 PPT 偏振红外光谱 二向色性比 涤纶 合成纤维 纤维取向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g复合催化剂合成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 被引量:5
19
作者 高庆龙 朱志庆 +1 位作者 沈卫华 方云进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538-2541,2545,共5页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Ti-Mg复合催化剂,用于合成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PTT)。考察了催化剂焙烧温度、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条件对合成PTT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经550℃焙烧的Ti-Mg复合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在反应条件:催化剂用量为550 ...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Ti-Mg复合催化剂,用于合成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PTT)。考察了催化剂焙烧温度、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条件对合成PTT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经550℃焙烧的Ti-Mg复合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在反应条件:催化剂用量为550 mg/L(基于对苯二甲酸的质量),酯化温度235℃,酯化时间180 min,缩聚反应温度260℃,缩聚时间140 min,磷酸三苯酯用量为150 mg/L(基于对苯二甲酸的质量)时,合成的PTT产品的特性粘度达到0.913 8 dL/g,b值为2.38,端羧基含量为17.24 mmol/kg。分别采用XRD和SEM表征催化剂,发现催化剂表面呈现光滑且规整的六角棒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1 3-丙二醇 共沉淀法 钛系复合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无卤阻燃化改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飞 姜国伟 +5 位作者 周光远 孙秀云 孙春荣 商雪 董岩 王一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6-442,共7页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作为新型聚酯材料,具有非常优良的性能,但其易燃性很大的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为了提高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阻燃性能,本文以无卤膨胀型EPFR-300A为阻燃改性剂,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POE-g-MAH)弹性体为增韧剂,对聚...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作为新型聚酯材料,具有非常优良的性能,但其易燃性很大的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为了提高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阻燃性能,本文以无卤膨胀型EPFR-300A为阻燃改性剂,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POE-g-MAH)弹性体为增韧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树脂(PTT)进行阻燃改性。通过热重分析仪(TGA)、示差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力学性能等技术手段研究了阻燃剂和增韧剂对PTT树脂力学、热学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韧剂POE和POE-g-MAH的添加提高了PTT树脂的综合力学性能。当质量分数相同时,POE-g-MAH对PTT树脂的增韧效果要优于POE,且当POE-g-MAH质量分数为7%时,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当添加相同质量分数增韧剂,EPFR-300A质量分数达到20%时,阻燃PTT材料阻燃性能最佳,极限氧指数(LOI)达到28.0%,垂直燃烧阻燃等级达到UL94 V-0级。EPFR-300A阻燃剂与PTT树脂间相容性良好,可以有效地促进PTT树脂成炭并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丙二醇 增韧 无卤阻燃 膨胀型阻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