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仿生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翔 李玉宝 +2 位作者 左奕 吕国玉 牟元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39-642,共4页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不同比例的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 hydroxyapatite, n HA)/聚酰胺66(polyamide 66,PA66)仿生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结果表明:(1)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加入,起到了异相成核剂的作用,提高了PA66 的结晶速率,且...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不同比例的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 hydroxyapatite, n HA)/聚酰胺66(polyamide 66,PA66)仿生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结果表明:(1)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加入,起到了异相成核剂的作用,提高了PA66 的结晶速率,且结晶速率随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纯PA66的结晶度则随着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增加而降低。(2)PA66 和复合材料的结晶峰都随降温速率的增加从高温向低温方向移动,且结晶峰变宽。(3)以Mo法进行非等温结晶数据处理,得到的F(T) 随结晶度的增加而增加,a值却几乎不随结晶度变化,表明降温速率越快,单位结晶时间达到的结晶度越高,但各降温速率下的结晶方式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酰胺66仿生复合材料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MO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老化对CF/PA66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王先衬 张娟娟 +2 位作者 魏海旭 胡剑峰 张贻启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2,共8页
目前,对纤维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老化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工加速老化法,利用自然老化法研究纤维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老化行为的文献相对较少。为研究纤维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在上海地区的自然老化,以短碳纤维增强聚酰胺66(CF/PA66)注塑... 目前,对纤维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老化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工加速老化法,利用自然老化法研究纤维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老化行为的文献相对较少。为研究纤维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在上海地区的自然老化,以短碳纤维增强聚酰胺66(CF/PA66)注塑粒子为原材料,通过注射成型得到CF/PA66拉伸样条。在上海地区将CF/PA66拉伸样条静置于室内进行为期36个月的自然老化试验。通过对自然老化前后的CF/PA66进行拉伸、弯曲测试并观察拉伸断口形貌,分析自然老化对CF/PA66力学性能、破坏模式及破坏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36个月的自然老化,PA66发生降解,表面发白且出现了粉化现象;CF/PA66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弯曲强度、弯曲模量的保留率分别为77.27%,85.59%,92.18%和91.03%,自然老化后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的保留率均高于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的保留率;自然老化并未改变CF/PA66的拉伸破坏失效模式、拉伸破坏机理及弯曲破坏机理。但由于自然老化后CF/PA66的韧性增加,使得其弯曲破坏失效模式由断裂变为受拉区域出现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酰胺66 自然老化 注塑成型 复合材料 热塑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66/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55
3
作者 严永刚 李玉宝 +3 位作者 汪建新 冯建清 黄玫 deGrootK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8-40,共3页
本文通过溶液法制备了一系列聚酰胺 66/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用IR ,TGA和燃烧实验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 ,并对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力学性能和生物安全性及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聚酰胺 66/羟基磷灰石... 本文通过溶液法制备了一系列聚酰胺 66/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用IR ,TGA和燃烧实验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 ,并对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力学性能和生物安全性及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聚酰胺 66/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 ,组成均一 ,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 ,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生物活性 ,可能作一种新的骨修复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66 羟基磷灰石 复合材料 医用高分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体外浸泡行为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彭雪林 李玉宝 +3 位作者 王学江 严永刚 魏杰 张利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3-256,共4页
 将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n HA/PA66)和纯PA66分别浸泡于去离子水、生理盐水、小牛血清和人血清中,于37℃恒温,1~12周取样,测试材料的吸水率、重量变化以及浸泡液中Ca、P含量变化,并对材料表面作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  将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n HA/PA66)和纯PA66分别浸泡于去离子水、生理盐水、小牛血清和人血清中,于37℃恒温,1~12周取样,测试材料的吸水率、重量变化以及浸泡液中Ca、P含量变化,并对材料表面作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显示不同浸泡环境中材料的行为有所不同。n HA/PA66复合材料较纯PA66吸水率低,稳定性好,活性提高。扫描电镜显示在血清中复合材料表面形成大量颗粒状沉积物。n HA/PA66复合材料在几种浸泡介质中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酰胺66复合材料 稳定性 生物活性 n-HA/PA66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在模拟体液(SBF)中的表面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彭雪林 李玉宝 +2 位作者 严永刚 张利 魏杰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38-42,共5页
通过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酰胺 6 6 (n HA/PA6 6 )复合材料体外模拟体液 (SBF)浸泡实验 ,以聚酰胺 6 6 (PA6 6 )为对照 ,用IR、XRD、SEM和ICP等手段对材料的表面组成和形貌变化进行了分析 ,比较了PA6 6和n HA/PA6 6复合材料的表面生物活... 通过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酰胺 6 6 (n HA/PA6 6 )复合材料体外模拟体液 (SBF)浸泡实验 ,以聚酰胺 6 6 (PA6 6 )为对照 ,用IR、XRD、SEM和ICP等手段对材料的表面组成和形貌变化进行了分析 ,比较了PA6 6和n HA/PA6 6复合材料的表面生物活性。结果表明 ,n HA/PA6 6复合材料在SBF中其表面形成的HA沉积物为部分碳酸基团取代的磷灰石 ,而PA6 6在浸泡过程中Ca、P不在聚合物表面沉积 ;n HA/PA6 6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作为骨组织修复或替代材料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酰胺66复合材料 模拟体液 SBF 生物活性 骨组织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增强聚酰胺66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翔 李玉宝 +1 位作者 左奕 吕国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9-422,共4页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方法研究了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HA)增强聚酰胺66(polyamide 66,PA66)生物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纳米羟基磷灰石组分的含量、生理盐水和振动频...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方法研究了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HA)增强聚酰胺66(polyamide 66,PA66)生物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纳米羟基磷灰石组分的含量、生理盐水和振动频率对n-HA/PA66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和玻璃化转变过程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的增加,其复合材料的力学损耗峰温度移向高温区,峰值降低;复合材料吸水后其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都有所降低,且玻璃化温度向低温区移动;振动频率对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也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酰胺66 复合材料 动态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66/凹凸棒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赖仕全 岳莉 李同生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16,共3页
对商品凹凸棒粘土提纯、钠化、有机化后,与聚酰胺66(PA66)经双螺杆共混挤出得到PA66/凹凸棒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用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PA66/凹凸棒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并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结果... 对商品凹凸棒粘土提纯、钠化、有机化后,与聚酰胺66(PA66)经双螺杆共混挤出得到PA66/凹凸棒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用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PA66/凹凸棒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并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结果表明,凹凸棒粘土在PA66中达到纳米级分散,凹凸棒粘土的粒径小于100nm,并且在合适的添加量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热性能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66 凹凸棒粘土 纳米复合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致液晶聚酰胺/聚酰胺66原位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卓 郭鸿俊 +1 位作者 何伟 张文熊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151-155,159,共6页
研究了热致液晶聚酰胺(TLCPa)/聚酰胺66(PA66)原位复合材料的相容性及其成纤机理。转矩流变仪研究证实:TLCPa/PA66的粘度比小于1,利于TLCPa在基体中成纤。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结果显示:PA66的熔点和结晶温度均随TLCPa含量的增加而下降... 研究了热致液晶聚酰胺(TLCPa)/聚酰胺66(PA66)原位复合材料的相容性及其成纤机理。转矩流变仪研究证实:TLCPa/PA66的粘度比小于1,利于TLCPa在基体中成纤。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结果显示:PA66的熔点和结晶温度均随TLCPa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同时结晶度和结晶速率随TLCPa含量增加也明显降低,体系具有明显的相容特征。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研究结果显示:液晶聚酰胺与尼龙66分子间存在氢键作用,并且参与形成氢键作用官能团的数量随液晶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显示:在单纯剪切流场条件下,TLCPa分散相在PA66基体中能够变形为微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致液晶酰胺 酰胺66 原位复合材料 共混 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药物缓释载体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彭雪林 李玉宝 +2 位作者 张利 张志斌 吴坚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650-1652,1656,共4页
将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材料与抗生素类药物头孢哌酮钠(cefoper-azone Sodium)复合,用特定溶剂将其调成糊状并自固化后,对该复合材料负载抗生素后的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载药材料保... 将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材料与抗生素类药物头孢哌酮钠(cefoper-azone Sodium)复合,用特定溶剂将其调成糊状并自固化后,对该复合材料负载抗生素后的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载药材料保持了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扫描电镜图象显示,材料表面及内部结构多孔。自固化n-HA/PA66复合材料在骨修复药物载体方面有很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酰胺66 药物缓释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尺寸石墨烯/聚酰胺6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海辉 付浩男 +1 位作者 张孟奇 张兴祥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尺寸石墨烯对聚酰胺66(PA66)性能的影响,利用高速剪切的方法来改变石墨烯的尺寸,制备出不同片径尺寸的石墨烯;先将石墨烯分散在去离子水中,通过控制剪切时间来获得不同尺寸的石墨烯,利用熔融共混将石墨烯与PA66混合得到复... 为了研究不同尺寸石墨烯对聚酰胺66(PA66)性能的影响,利用高速剪切的方法来改变石墨烯的尺寸,制备出不同片径尺寸的石墨烯;先将石墨烯分散在去离子水中,通过控制剪切时间来获得不同尺寸的石墨烯,利用熔融共混将石墨烯与PA66混合得到复合材料,再利用微型注塑机制备得到复合材料哑铃型样条;利用透射电镜、示差扫描量热仪、万能拉伸机、X射线衍射仪对石墨烯的尺寸、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力学性能、晶粒大小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PA66加入石墨烯,聚合物的熔点、力学强度和结晶度都有一定的提升,相比于纯PA66熔点提升了3~5℃,力学强度提高了100~180 N,结晶度提高了2%~3%;石墨烯的添加量质量分数为0.3%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石墨烯尺寸在2~3μm时,复合材料的拉力达到949.11 N,结晶度为33.2%;PA66力学性能随着石墨烯尺寸的减小先增加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片径 酰胺66 复合材料 结晶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6/蒙脱土与聚酰胺66/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性能比较
11
作者 李跃文 陈兴华 +2 位作者 杨中文 陈枝晴 苏胜培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18,共4页
将三种不同插层剂改性的蒙脱土与聚酰胺6和聚酰胺66通过熔融共混分别制得纳米复合材料,对其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对不同插层剂的改性效果和聚酰胺6、聚酰胺66两类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所有复合材料的热变形... 将三种不同插层剂改性的蒙脱土与聚酰胺6和聚酰胺66通过熔融共混分别制得纳米复合材料,对其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对不同插层剂的改性效果和聚酰胺6、聚酰胺66两类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所有复合材料的热变形温度、拉伸模量、屈服强度、弯曲模量和弯曲强度均比纯树脂的要高,而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则有所下降;蒙脱土对聚酰胺6的改性效果明显好于对聚酰胺66;三种插层剂中,含羟基的季铵盐改性效果最好,含两个长链烃基的铵盐改性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6 酰胺66 蒙脱土 插层剂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外观高玻纤含量聚酰胺6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忠强 易庆锋 +3 位作者 王灿耀 于海鸥 蓝承东 卢健体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12,共6页
采用同向双螺杆挤出机通过加入聚酰胺(PA)66/6、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MXD6)以及含羧基超支化聚合物等功能性树脂制备了高玻纤含量PA66复合材料(玻纤质量分数为55%),探讨了PA66/6和MXD6及其复配组合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流动性能、外观... 采用同向双螺杆挤出机通过加入聚酰胺(PA)66/6、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MXD6)以及含羧基超支化聚合物等功能性树脂制备了高玻纤含量PA66复合材料(玻纤质量分数为55%),探讨了PA66/6和MXD6及其复配组合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流动性能、外观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功能性树脂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熔体流动速率(MFR)和产品光泽度均得到明显提升,而熔融温度和热分解温度下降、结晶温度升高,但热变形温度基本没有变化。与加入MXD6的复合材料相比,加入PA66/6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缺口冲击强度、MFR、产品光泽度及结晶温度相对较高,而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熔融温度和热分解温度较低。等质量比复配PA66/6和MXD6 (两者质量比为5/5)可以起到互补作用,但效果不显著;在此基础上非等比例增加PA66/6和MXD6的用量(两者质量比为10/8),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达到248,341,17 263MPa和18.5kJ/m2,MFR达到38.1g/10min,光泽度达到62%,熔融温度、结晶温度和初始热分解温度分别为257.8,222.6℃和419.5℃,最大热失重速率温度虽然最低,但仍在450℃以上,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玻纤含量 酰胺66复合材料 良外观 功能性树脂 力学性能 流动性 光泽度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清浸泡纳米羟基磷灰石及其聚酰胺复合材料的表面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彭雪林 李玉宝 +2 位作者 王学江 张利 左奕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8期51-55,共5页
对n-HA及n-HA/PA66复合材料在人血清中的浸泡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ICP、FT-IR、XRD、SEM等检测手段,分析了n-HA及n-HA/PA66复合材料浸泡前后表面化学组成、结晶结构及表面形貌等的变化。结果表明,n-HA及n-HA/PA66复合材料表面均能... 对n-HA及n-HA/PA66复合材料在人血清中的浸泡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ICP、FT-IR、XRD、SEM等检测手段,分析了n-HA及n-HA/PA66复合材料浸泡前后表面化学组成、结晶结构及表面形貌等的变化。结果表明,n-HA及n-HA/PA66复合材料表面均能吸附蛋白质,并在材料表面生成了与骨磷灰石相似的类骨磷灰石层。这对材料植入体内与骨组织形成骨性键合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说明了n-HA/PA66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纳米羟基磷灰石 酰胺66 复合材料 生物活性 浸泡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66/GF增强复合材料的应用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4
作者 何小芳 樊荣荣 +3 位作者 王优 王运霞 曹新鑫 黄丽娜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11,共6页
对近几年来聚酰胺66/玻璃纤维(PA66/GF)增强复合材料的阻燃改性、耐磨改性、界面改性、吸水性改性、力学性能改性、加工工艺改性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目前PA66/GF增强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酰胺66 玻璃纤维 复合材料 改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66/TLCP原位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形貌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郭鸿俊 张卓 +1 位作者 林绍坤 张文熊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2-46,共5页
通过挤出和注射成型制备了聚酰胺66/热致液晶聚酰胺(PA66/TLCP)原位复合材料,研究了其热性能、形貌及力学性能。DSC分析表明,PA66和TLCP相容性较好,随着TLCP含量的增加,PA66的结晶度、结晶速率下降;SEM分析表明,TLCP在PA66基体中分散均... 通过挤出和注射成型制备了聚酰胺66/热致液晶聚酰胺(PA66/TLCP)原位复合材料,研究了其热性能、形貌及力学性能。DSC分析表明,PA66和TLCP相容性较好,随着TLCP含量的增加,PA66的结晶度、结晶速率下降;SEM分析表明,TLCP在PA66基体中分散均匀,两相相容性较好,当加入10%(质量分数,下同)的TLCP时,TLCP形成长径比比较大的纤维;拉伸试验结果表明,当加入TLCP后,PA66的力学性能有明显的改善。当加入10%的TLCP时,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增幅最大,拉伸强度增加79.6%,拉伸模量增加120.4%,断裂伸长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66 热致液晶酰胺 原位复合材料 相容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PA66原位复合材料的成纤性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8
16
作者 沈经纬 黄文艺 左胜武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7-31,共5页
用挤出 -拉伸 -注塑法制备了PP/PA66原位复合材料 ,研究了拉伸比 (λ)和增容剂用量 (Cg)对PA66成纤性和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增大λ有利于成纤 ,能明显提高材料的冲击强度 (αk) ,拉伸强度 (σt)也有增益 ;增加Cg 不利于成纤 ... 用挤出 -拉伸 -注塑法制备了PP/PA66原位复合材料 ,研究了拉伸比 (λ)和增容剂用量 (Cg)对PA66成纤性和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增大λ有利于成纤 ,能明显提高材料的冲击强度 (αk) ,拉伸强度 (σt)也有增益 ;增加Cg 不利于成纤 ,导致αk 下降 ,但能改善界面粘结而使σt 明显提高 ;材料σt 和αk 分别主要受界面结构和纤维形态控制 ,决定了它们随λ和C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66原位复合材料 拉伸比 增容剂 成纤性 相形态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PA66复合材料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坤 郑梯和 +2 位作者 周志诚 宋克东 曹喆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1-34,共4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玻璃纤维(GF)增强聚酰胺66(PA66)复合材料进行了非等温结晶研究;用莫志深法和Kissinger法计算并得到了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GF对PA66基体具有异相成核作用,可提高其结晶速率;当GF含量为30%(质量分数,下...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玻璃纤维(GF)增强聚酰胺66(PA66)复合材料进行了非等温结晶研究;用莫志深法和Kissinger法计算并得到了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GF对PA66基体具有异相成核作用,可提高其结晶速率;当GF含量为30%(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材料的结晶速率最大;在相同时间内,复合材料的结晶度越大,其所需的降温速率越大;PA66、PA66/15%GF、PA66/30%GF、PA66/45%GF的结晶活化能分别为-297.22、-356.32、-481.00、-365.59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66 玻璃纤维 复合材料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66/可反应性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翔民 葛玉萍 +1 位作者 张予东 张治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8-55,共8页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出聚酰胺(PA)66/可反应性纳米SiO2(RNS)复合材料,采用Jeziorny法和Mo法对其非等温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NS具有较强的异相成核能力,能提高PA66的结晶速率,并使PA66的晶体结构和生长机制发生改变;通过对比P...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出聚酰胺(PA)66/可反应性纳米SiO2(RNS)复合材料,采用Jeziorny法和Mo法对其非等温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NS具有较强的异相成核能力,能提高PA66的结晶速率,并使PA66的晶体结构和生长机制发生改变;通过对比PA66及其复合材料的结晶活化能发现RNS能够降低PA66的结晶活化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66 可反应性纳米二氧化硅 复合材料 非等温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HD/PA66原位复合材料的制备、形态与性能 被引量:5
19
作者 程奎 沈经纬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6-22,共7页
用挤出 -拉伸 -注塑法制备了不含和含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 (PE MAH)的PE HD/PA66原位复合 (ISC)材料 ,以不拉伸的普通共混材料作对照 ,研究了PA66质量份数 ( fw)和引入PE MAH (用量为 0 .2 fw)对材料相形态、拉伸强度 (σt)及模量 (E)的... 用挤出 -拉伸 -注塑法制备了不含和含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 (PE MAH)的PE HD/PA66原位复合 (ISC)材料 ,以不拉伸的普通共混材料作对照 ,研究了PA66质量份数 ( fw)和引入PE MAH (用量为 0 .2 fw)对材料相形态、拉伸强度 (σt)及模量 (E)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证明这种ISC材料能取得可观的增强效果 :fw=15 %条件下 ,不增容和增容材料的σt分别比纯PE HD提高 45 %和 5 0 % ,E提高 40 %和 2 5 % ,而相应增容普通共混材料的σt 和E仅比纯PE HD提高不到 2 0 %和 3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乙烯 酰胺66 马来酸酐接技乙烯 原位复合材料 相形态 增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DPE/PA66原位成纤复合材料形态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戚远慧 黄安荣 +3 位作者 朱永军 罗筑 孙静 韦良强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18,共3页
通过熔融挤出——热拉伸的方法研究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聚酰胺66(LLDPE/PA66)原位成纤复合材料,探讨了分散相含量对复合体系中分散相形态及其尺寸的影响,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分散相形态以及复合材料熔... 通过熔融挤出——热拉伸的方法研究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聚酰胺66(LLDPE/PA66)原位成纤复合材料,探讨了分散相含量对复合体系中分散相形态及其尺寸的影响,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分散相形态以及复合材料熔融结晶行为进行了表征,并分析这些行为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贡献。结果表明,分散相在复合体系中形成了微纤,随分散相含量的增加,微纤尺寸先增大再减小;当PA66质量分数达到20%,复合材料结晶度比LLDPE的提高9.3%,此时拉伸强度为LLDPE的2.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低密度乙烯 酰胺66 复合材料形态 原位成纤 增强材料 结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