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酰胺6/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界面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吴琳琳 刘文涛 +2 位作者 何素芹 朱诚身 吕晓文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9-52,共4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酰胺6/纳米二氧化硅(PA6/nano-SiO_2)复合材料,用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镜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纳米 SiO_2粒子和 PA6的界面黏结性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经验公式和力学性能数据计算得知 PA6/改性 SiO_2...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酰胺6/纳米二氧化硅(PA6/nano-SiO_2)复合材料,用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镜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纳米 SiO_2粒子和 PA6的界面黏结性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经验公式和力学性能数据计算得知 PA6/改性 S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界面参数 B 值都比 PA6/未改性 S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大;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在 PA6中加入纳米 SiO_2,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生了变化,改性 SiO_2与 PA6之间形成了较好的界面结合;分散于 PA6中的纳米 SiO_2粒子起到了异相成核作用,改性后的 SiO_2和 PA6之间形成柔性界面层有利于 PA6的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6 纳米二氧化硅 复合材料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胺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何海峰 寇新秀 +3 位作者 吕海亮 白瑞钦 刘欣 靳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882-2889,共8页
二氧化硅表面改性是解决其团聚的重要途径,该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纳米粒子在水相介质中的分散性,还可改善二氧化硅与有机相的相容性,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目前,粉体改性的理论依据主要集中于物理吸附理论、化学键理论、配位... 二氧化硅表面改性是解决其团聚的重要途径,该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纳米粒子在水相介质中的分散性,还可改善二氧化硅与有机相的相容性,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目前,粉体改性的理论依据主要集中于物理吸附理论、化学键理论、配位理论等。常用的纳米二氧化硅改性剂有离子型聚合物(聚乙烯亚胺、马来酰亚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聚甲基丙烯酸钠等)、非离子型聚合物(聚氨酯等)以及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硅烷偶联剂等),对应的改性方法有分子自组装、嫁接技术、化学沉积技术、干法改性和湿法改性等。聚酰胺胺(PAMAM)树枝状大分子具有结构规整、分子量可控、枝端有较多功能团等独特性质,其反应活性较高,在纳米粒子制备、分子载体、催化剂、重金属离子的分离与提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和运用。通常,以PAMAM大分子改性二氧化硅时多采用间接方式,即首先在二氧化硅粉体表面引入-NH 2基团,再利用聚合接枝的方式合成聚酰胺胺分子。但在搅拌和加热的作用下,羟基所键合的硅烷片段可能存在断裂的情况(如-CH 2-CH 2-键),合成过程中难以避免副反应的发生,合成产物的分子量、分子链的长短都较难控制,且还存在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导致这种方法效率不高。笔者提出采用PAMAM大分子直接干法改性二氧化硅的方式,实验过程中避免了水分的参与,二氧化硅表面保持较多的活性点,可直接利用改性剂分子PAMAM(中心核原子、酰胺中心、枝端胺基等)与这些活性点的耦合作用形成配体结构,从而达到改性的目的,同时简化改性工艺,降低操作成本。本文首先介绍了PAMAM对二氧化硅的改性方法,接着从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和分离、生物技术、在介质和涂料涂层中的分散性以及催化载体四个方面对PAMAM改性二氧化硅的应用进行了着重分析总结,以期为制备性能更优异、更稳定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 纳米二氧化硅 嫁接技术 密度泛函理论 干法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接枝反应性相容剂协同增容聚苯乙烯/聚酰胺6 被引量:2
3
作者 章泽民 包建娜 +2 位作者 陈康 张先明 胡国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2-80,共9页
针对聚苯乙烯(PS)和聚酰胺6(PA6)热力学不相容引起共混物力学性能降低的问题,文中首先制得纳米SiO_(2)表面接枝苯乙烯(St)与3-异丙烯基-α,α,-二甲基苄基-异氰酸酯(TMI)共聚物为新型相容剂,并用于PS/PA6体系的反应性协同增容。扫描电... 针对聚苯乙烯(PS)和聚酰胺6(PA6)热力学不相容引起共混物力学性能降低的问题,文中首先制得纳米SiO_(2)表面接枝苯乙烯(St)与3-异丙烯基-α,α,-二甲基苄基-异氰酸酯(TMI)共聚物为新型相容剂,并用于PS/PA6体系的反应性协同增容。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无机纳米粒子和异氰酸酯基团原位增容的协同作用可调控相容剂选择性分布,使两相界面张力减小,实现分散相PA6尺寸的降低、共混物相容性的提升。设计了不同异氰酸酯基团含量的相容剂,当添加量较少时(质量分数0.5%),拉伸强度最高增加了125.5%、断裂伸长率提升了128.1%,有效改善了PS/PA6由于热力学不相容引起的力学性能不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接枝改性 苯乙烯 酰胺6 反应型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改性聚酰胺复合膜及其抗污染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彩虹 何强 马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31-1536,共6页
采用经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MS)修饰的纳米二氧化硅(SiNPs),对正渗透聚酰胺复合膜(TFC)进行抗污染改性.在静电吸附作用下,APTMS-Si NPs可通过表面涂覆的方式接枝在带负电的TFC表面,以提高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效能.改性后,大量纳米... 采用经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MS)修饰的纳米二氧化硅(SiNPs),对正渗透聚酰胺复合膜(TFC)进行抗污染改性.在静电吸附作用下,APTMS-Si NPs可通过表面涂覆的方式接枝在带负电的TFC表面,以提高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效能.改性后,大量纳米材料成功接枝在膜表面,膜表面的接触角降低了54%,而膜电位和表面粗糙度无明显变化.采用海藻酸钠作为代表污染物,对原膜和改性膜的动态污染行为进行探究,通过监测污染阶段的通量变化和膜表面滤饼层含量,发现改性膜在膜污染后期表现出优良的抗污染性能,最终通量衰减降低了28%,膜表面滤饼层含量减少了35%.改性膜的抗污染性能主要归因于APTMS-Si NPs带来的膜表面亲水性的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复合膜 表面改性 抗污染 纳米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亚甲基蓝/纳米二氧化硅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对NADH的电催化氧化
5
作者 刘晓琴 唐洁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6期1039-1042,共4页
通过电化学方法制备了聚亚甲基蓝/纳米二氧化硅复合膜修饰电极(PMB-nano-SiO2/GCE),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交流阻抗法(EIS)对复合膜界面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在修饰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 ... 通过电化学方法制备了聚亚甲基蓝/纳米二氧化硅复合膜修饰电极(PMB-nano-SiO2/GCE),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交流阻抗法(EIS)对复合膜界面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在修饰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 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NADH氧化峰电位降低和峰电流明显增加,表明该修饰电极对NADH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氧化性能。NADH浓度在1.0~100.0μmol/L浓度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蓝 纳米二氧化硅 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电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基酸修饰的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及在尼龙改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董文杰 阚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0-115,共6页
基于氨基酸单体和纳米SiO_2粒子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采用聚氨基酸来修饰纳米SiO_2粒子的研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文中先用St9ber法制备纳米SiO_2粒子,再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S)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并合成谷氨酸苄脂N-羧基酸酐(BLG-... 基于氨基酸单体和纳米SiO_2粒子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采用聚氨基酸来修饰纳米SiO_2粒子的研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文中先用St9ber法制备纳米SiO_2粒子,再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S)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并合成谷氨酸苄脂N-羧基酸酐(BLG-NCA),采用"Grafting from"法将其接枝到改性后的纳米SiO_2粒子上,最后得到聚谷氨酸修饰的纳米SiO_2核壳粒子。随着投料比的增加,其接枝聚氨基酸的壳的厚度增加,粒子之间出现粘连。将尼龙6与SiO_2及改性后的SiO_2熔融共混,得到复合材料。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核磁共振氢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表征了各阶段产物和聚合物的组成,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聚氨基酸能改善尼龙6与SiO_2的相容性,加入纯SiO_2使复合材料性能降低3%,而加入接枝二氧化硅后尼龙6的力学性能随着接枝粒子壳的厚度增加而增加,接枝厚度最大的粒子使拉伸性能提高了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氨基酸 表面接枝 尼龙6 共混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聚酰胺6/聚苯乙烯复合纳米纤维膜制备及其空气过滤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江萍 郭朝阳 +3 位作者 张琪骏 吴仁香 钟鹭斌 郑煜铭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4,共9页
针对空气过滤纤维材料的过滤效率、阻力和使用寿命难以平衡的问题,采用多喷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不同直径、形貌纤维及不同纤维沉积顺序的聚酰胺6/聚苯乙烯(PA6/PS)复合纳米纤维膜,测试了复合膜的平均孔径及孔隙率,建立了纤维结构与过... 针对空气过滤纤维材料的过滤效率、阻力和使用寿命难以平衡的问题,采用多喷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不同直径、形貌纤维及不同纤维沉积顺序的聚酰胺6/聚苯乙烯(PA6/PS)复合纳米纤维膜,测试了复合膜的平均孔径及孔隙率,建立了纤维结构与过滤效率及阻力的构效关系;结合扫描电镜表征探讨了不同形貌、直径纤维的叠加次序对过滤寿命及细颗粒物沉积行为的影响,系统研究了过滤风速、细颗粒物尺寸对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33 cm/s的风速下,以多喷头静电纺丝方式制备的PA6/PS复合膜具有更好的抵抗风速变化的能力,在长期使用中阻力增加较缓慢,其具有93.13%的过滤效率,30.67 Pa的过滤阻力和0.0889 Pa-1的品质因子,综合过滤性能优于同等条件下H10等级(过滤效率>90%)的商业玻璃纤维过滤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6 苯乙烯 多喷头静电纺丝 空气过滤 多层复合滤料 纳米纤维 串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6/聚乙二醇相变调温纳米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国兵 王曙东 +2 位作者 何远方 范莹莹 张红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0-35,共6页
将相变材料聚乙二醇(PEG)掺杂到高聚物聚酰胺6(PA6)中,通过静电纺丝制备相变调温纳米纤维。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热分析仪以及织物强力仪等对相变纳米纤维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EG的共混改善了纺丝液的黏度,随着PEG共混比... 将相变材料聚乙二醇(PEG)掺杂到高聚物聚酰胺6(PA6)中,通过静电纺丝制备相变调温纳米纤维。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热分析仪以及织物强力仪等对相变纳米纤维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EG的共混改善了纺丝液的黏度,随着PEG共混比例的提高,纳米纤维的直径增大;PA6与PEG存在氢键结合,随着PEG共混比例的提高,相变纳米纤维的熔融温度和熔融焓值逐渐增大,相变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蓄热调温性能;随着相变材料PEG共混比例的提高,相变纳米纤维的强力有一定下降。结果表明该纳米纤维是一种良好的调温储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调温材料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酰胺6 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6/凹凸棒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7
9
作者 丁雪佳 王翊民 +2 位作者 余鼎声 李新中 王璧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2-36,共5页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将凹凸棒土与聚酰胺6共混,制备聚酰胺6/凹凸棒土纳米复合材料,考察了凹凸棒土活化前后对聚酰胺6力学性能、微观形态、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凹凸棒土以纳米尺寸分散于复合材料中;凹凸棒土的加入,可以促进聚酰胺6...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将凹凸棒土与聚酰胺6共混,制备聚酰胺6/凹凸棒土纳米复合材料,考察了凹凸棒土活化前后对聚酰胺6力学性能、微观形态、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凹凸棒土以纳米尺寸分散于复合材料中;凹凸棒土的加入,可以促进聚酰胺6结晶;与未经硅烷偶联剂活化的凹凸棒土相比,活化后凹凸棒土的加入,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经过硅烷偶联剂处理的凹凸棒土可以用于改性聚酰胺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6 凹凸棒土 硅烷偶联剂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喷静电纺聚酰胺6/聚酰胺66纳米蛛网纤维膜的制备及其空气过滤性能 被引量:17
10
作者 汪小亮 冯雪为 潘志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11,19,共7页
为提高聚酰胺6/聚酰胺66纳米蛛网纤维膜(NSFM)的过滤性能,采用双喷静电纺制备了聚酰胺6/聚酰胺66纳米蛛网纤维膜,研究了纺丝液中Ca Cl2的质量分数、电压、环境湿度等参数对蛛网覆盖率及纤维形态的影响;将NSFM与导电布组成复合膜,分析了... 为提高聚酰胺6/聚酰胺66纳米蛛网纤维膜(NSFM)的过滤性能,采用双喷静电纺制备了聚酰胺6/聚酰胺66纳米蛛网纤维膜,研究了纺丝液中Ca Cl2的质量分数、电压、环境湿度等参数对蛛网覆盖率及纤维形态的影响;将NSFM与导电布组成复合膜,分析了蛛网覆盖率和NSFM面密度对复合膜空气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a Cl2的质量分数为2%,纺丝电压为20.0 k V,环境湿度为40%时,蛛网覆盖率最高;随着蛛网覆盖率的增加,过滤品质因子提高;NSFM的面密度为0.5 g/m2时,复合膜的综合过滤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纳米蛛网 过滤性能 酰胺6/酰胺6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6/凹凸棒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黎莉 唐颂超 +1 位作者 邵佳敏 韦庆松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0-34,共5页
用聚丙烯酸钠(PAAS)及六偏磷酸钠(SHMP)对凹凸棒土(ATP)进行分散、提纯和改性处理;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其在水中的分散情况;利用热失重、红外和XRD对改性前后的ATP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AAS及SHMP都能较好地分散ATP,PAAS对ATP的提纯... 用聚丙烯酸钠(PAAS)及六偏磷酸钠(SHMP)对凹凸棒土(ATP)进行分散、提纯和改性处理;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其在水中的分散情况;利用热失重、红外和XRD对改性前后的ATP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AAS及SHMP都能较好地分散ATP,PAAS对ATP的提纯改性效果要优于SHMP。在反应釜内通过水解开环聚合制备了聚酰胺6/凹凸棒土(PA6/ATP)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RD和EXSC等测试手段分析了该复合材料的结晶结构;通过TEM分析了ATP在该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情况,并测定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ATP在PA6基体中分散较为均匀,当ATP用量为3.5%时,PA6的结晶度增加4.5%,材料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拉伸屈服强度分别较纯PA6提高33.7%、32.5%和2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6 凹凸棒土 丙烯酸钠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6/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电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中原 孙红玲 +2 位作者 刘文涛 何素芹 朱诚身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9-33,共5页
对碳纳米管(CNTs)进行有机化处理后,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酰胺6(PA6)/CNTs复合材料。研究了CNTs的含量、温度、频率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介电性能和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NTs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和表... 对碳纳米管(CNTs)进行有机化处理后,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酰胺6(PA6)/CNTs复合材料。研究了CNTs的含量、温度、频率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介电性能和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NTs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均下降,最显著情况分别下降了2、3个数量级;随着温度的升高,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增大,温度为180℃、CNTs含量为1.0%和2.0%的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分别为1660和2608;复合材料的介电损耗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增大趋势随CNTs含量的增加而急剧减小;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随着频率的升高变化幅度增大,频率在105.5~109 Hz范围内复合材料有一定的电磁屏蔽效能,随着频率的增大,其电磁屏蔽效果急剧减小,109 Hz以上几乎没有电磁屏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6 纳米 电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6/蒙脱石纳米复合材料的紫外光老化 被引量:7
13
作者 秦怀礼 张世民 +1 位作者 阳明书 沈德言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7-198,共2页
Photo-oxidative degradation is critical to polymer materials. A UV photo-oxidation study on polyamide 6/montmorillonite nanocomposite was carried out by FTIR technique.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infrared spectra o... Photo-oxidative degradation is critical to polymer materials. A UV photo-oxidation study on polyamide 6/montmorillonite nanocomposite was carried out by FTIR technique.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infrared spectra of PA6 and PA6/MMT nanocomposite during different times of UV irradiation,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rate of photo-oxidation of PA6/MMT nanocomposite is faster than that of PA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6 蒙脱石 纳米材料 复合材料 紫外光老化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纤维素纳米晶对聚酰胺6结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静 王洪 +2 位作者 邹威 杜中杰 张晨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共6页
通过表面基团反应制备了异氰酸酯改性纤维素纳米晶(IPDI-CNC),将其与聚酰胺6(PA6)共混后研究了有机纳米晶对PA6结晶行为的影响。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比分析了纤维素纳米晶(CNC)和IPDI-CNC对PA6的结晶度、结晶动力学参数及结晶速... 通过表面基团反应制备了异氰酸酯改性纤维素纳米晶(IPDI-CNC),将其与聚酰胺6(PA6)共混后研究了有机纳米晶对PA6结晶行为的影响。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比分析了纤维素纳米晶(CNC)和IPDI-CNC对PA6的结晶度、结晶动力学参数及结晶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IPDI的引入,IPDI-CNC在PA6中的分散性更好,可以有效提高PA6的结晶度;采用Jeziorny法研究非等温结晶过程,发现IPDI-CNC起到了异相成核作用,提高了PA6的结晶速度和结晶度;由于PA6的结晶能力提高了,IPDI-CNC的加入使PA6的吸水率降低了7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6 改性纤维纳米 异氰酸酯 结晶度 吸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插层剂对聚酰胺6/MMT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田军 刘吉平 +2 位作者 钱诚 王泱泱 吕广庶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34,共4页
以烷基胺、季铵盐和氨基酸作为有机插层剂与蒙脱土片层进行阳离子交换,制备出层间距不同的有机蒙脱土。采用熔融插层法和原位聚合法分别制备聚酰胺(PA6)/蒙脱土(MMT)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XRD、FT-IR、TEM 对有机蒙脱土及纳米复合材料进... 以烷基胺、季铵盐和氨基酸作为有机插层剂与蒙脱土片层进行阳离子交换,制备出层间距不同的有机蒙脱土。采用熔融插层法和原位聚合法分别制备聚酰胺(PA6)/蒙脱土(MMT)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XRD、FT-IR、TEM 对有机蒙脱土及纳米复合材料进行结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用烷基胺、季铵盐和氨基酸有机插层剂改性的蒙脱土层间距由原来的1.25 nm分别增大到3.21 nm、3.99 nm和1.82 nm;季铵盐有机插层剂更适用于熔融插层法制备 PA6/MMT纳米复合材料,而氨基酸有机插层剂更适用于原位聚合法制备PA6/MMT纳米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插层剂 蒙脱土 酰胺6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多孔纳米羟磷灰石/聚酰胺6整复大鼠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莺 李继华 +4 位作者 李玉宝 左奕 胡静 马永清 王雪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20,24,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纳米羟磷灰石/聚酰胺6(n-HA/PA6)多孔材料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及分化的影响,以及BMSCs作为种子细胞、多孔n-HA/PA6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骨修复大鼠颅骨极限骨缺损的可行性及整复效果。方法... 目的初步探讨纳米羟磷灰石/聚酰胺6(n-HA/PA6)多孔材料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及分化的影响,以及BMSCs作为种子细胞、多孔n-HA/PA6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骨修复大鼠颅骨极限骨缺损的可行性及整复效果。方法矿化诱导的第3代BMSCs与n-HA/PA6多孔材料复合培养,MTT检测细胞增殖,ALP染色检测骨向分化。将BMSCs与n-HA/PA6复合物植入大鼠颅骨8mm骨缺损处,4、8、16周时,应用组织学、扫描电镜观察植入物与骨组织交界处的成骨修复情况,并与单纯n-HA/PA6植入组修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n-HA/PA6复合培养的BMSCs生长良好,细胞增殖未受影响,ALP染色阳性。BMSCs复合n-HA/PA6植入4周时,有较多新骨长入支架孔穴;8周时,材料和宿主骨融为一体,接近正常骨;16周时,材料和天然骨形成骨性结合。单纯n-HA/PA6组植入4周时,新骨形成较少;8周时,新骨明显增加,但骨钙化程度较低;16周时,2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多孔n-HA/PA6支架材料对种子细胞BMSCs的增殖和骨向分化无影响;BMSCs作为种子细胞、n-HA/PA6多孔复合体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骨能够加速界面骨愈合,有效修复颅骨缺损,具有潜在的骨组织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纳米羟磷灰石/酰胺6 颅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挤出聚酰胺6/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双螺杆螺杆元件组合设计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明 潘湘庆 王依民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7-100,共4页
研究了己内酰胺单体通过反应型双螺杆反应挤出的方法合成聚酰胺 6/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讨论了反应挤出双螺杆螺杆元件组合设计 ,螺杆组合与停留时间的关系 ,以及挤出段螺槽充满程度与排气、冒料的关系。
关键词 酰胺6 双螺杆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体浇铸聚酰胺6-聚醚嵌段共聚物/纳米炭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非等温结晶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林轩 周红军 +1 位作者 尹国强 曾余平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9-23,共5页
采用阴离子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单体浇铸聚酰胺6-聚醚嵌段共聚物/纳米炭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表明,聚醚、纳米炭黑配合使用,可大幅度提高单体浇铸聚酰胺6的韧性和耐磨性,但会降低其拉伸强度。当加入10%的聚醚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比... 采用阴离子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单体浇铸聚酰胺6-聚醚嵌段共聚物/纳米炭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表明,聚醚、纳米炭黑配合使用,可大幅度提高单体浇铸聚酰胺6的韧性和耐磨性,但会降低其拉伸强度。当加入10%的聚醚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比纯聚酰胺6提高了120%;当聚醚的用量为15%时,复合材料的磨耗体积比纯聚酰胺6下降了89.7%。差示量热分析表明,聚醚对单体浇铸聚酰胺6没有成核作用,聚醚和纳米炭黑的引入使单体浇铸聚酰胺6结晶峰温度降低,结晶变慢,结晶活化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浇铸酰胺6 纳米炭黑 增韧 结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6/黏土纳米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坤豪 戈明亮 胡小芳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12,21,共5页
对聚酰胺6/黏土纳米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阐述了聚酰胺6/黏土纳米复合材料的阻燃机理,结合相关的实验结果分析了各种因素对聚酰胺6/黏土纳米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结合聚酰胺6/黏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展望了... 对聚酰胺6/黏土纳米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阐述了聚酰胺6/黏土纳米复合材料的阻燃机理,结合相关的实验结果分析了各种因素对聚酰胺6/黏土纳米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结合聚酰胺6/黏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6 黏土 纳米复合材料 阻燃性能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6/聚丙烯/纳米蒙脱土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欧宝立 李笃信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1,共4页
综述了聚酰胺6/聚丙烯/纳米蒙脱土复合材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其制备方法、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形态结构及流变性能的研究情况;并指出此类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是开发具有一定功能性的复合材料以及研究无机纳米粒子的增强增韧... 综述了聚酰胺6/聚丙烯/纳米蒙脱土复合材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其制备方法、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形态结构及流变性能的研究情况;并指出此类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是开发具有一定功能性的复合材料以及研究无机纳米粒子的增强增韧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6 丙烯 纳米蒙脱土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