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性聚酰胺-胺阴离子树状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6
1
作者 彭晓春 彭晓宏 +1 位作者 赵建青 彭密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80-784,共5页
在甲醇为溶剂、投料比n(第四代聚酰胺-胺(PAMAM G4.0))∶n(丙烯酸钠(SAA)或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1∶192、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96h的优化合成条件下,以PAMAM G4.0树状聚合物为骨架,分别用阴离子试剂SAA和AMPS为端基改性剂... 在甲醇为溶剂、投料比n(第四代聚酰胺-胺(PAMAM G4.0))∶n(丙烯酸钠(SAA)或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1∶192、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96h的优化合成条件下,以PAMAM G4.0树状聚合物为骨架,分别用阴离子试剂SAA和AMPS为端基改性剂进行Michael加成反应,对PAMAM树状聚合物分子末端基进行修饰改性;并用FTIR,NMR,GPC等方法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合成的产物为改性PAMAM阴离子树状聚合物,阴离子化程度达到90%以上,且具有较好的单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胺树状阴离子聚合物 丙烯酸钠 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 MICHAEL加成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酰胺-胺阴离子树状聚合物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彭晓春 彭晓宏 +1 位作者 赵建青 彭密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89-894,共6页
研究了改性聚酰胺-胺(PAMAM)阴离子树状聚合物的特性黏数([η])、热稳定性和絮凝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类树状聚合物的[η]随代数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出现一个极大值。PAMAM/N烯酸钠(SAA)、含聚氧乙烯(PEO)链端的PAMAM/SAA... 研究了改性聚酰胺-胺(PAMAM)阴离子树状聚合物的特性黏数([η])、热稳定性和絮凝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类树状聚合物的[η]随代数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出现一个极大值。PAMAM/N烯酸钠(SAA)、含聚氧乙烯(PEO)链端的PAMAM/SAA(PAMAM/SAA/PEO)阴离子树状聚合物的[η]极大值分别出现在第4.0代附近、第5.0~6.0代附近;随PEO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PAMAM/SAA/PEO阴离子树状聚合物的[η]减小。热分析结果表明,改性PAMAM阴离子树状聚合物具有逐层热分解行为,热稳定性与分子外围端基有关,PAMAM/SAA/PEO阴离子树状聚合物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最大热失重速率对应的温度可达388℃。改性PAMAM阴离子树状聚合物具有一定的絮凝性能,絮凝性能随代数、PEO链长的增加而增强;改性PAMAM阴离子树状聚合物的最佳浓度为30mg/L(不是所有的改性PAMAM阴离子树状聚合物的最佳浓度都是30mg/L),上层清液的透光率达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阴离子树状聚合物 丙烯酸钠 特性黏数 热稳定性 絮凝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聚氧乙烯链端的阴离子型改性聚酰胺-胺树状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5
3
作者 彭晓春 彭晓宏 赵建青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98-1003,共6页
以采用发散法在优化合成条件(n(乙二胺):n(丙烯酸甲酯)=1:4、n(丙烯酸甲酯):n(树状聚合物中间体)=24:1、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24 h)下合成的第四代聚酰胺-胺(G4.0 PAMAM)树状聚合物为骨架,以阴离子试剂丙烯酸钠和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 以采用发散法在优化合成条件(n(乙二胺):n(丙烯酸甲酯)=1:4、n(丙烯酸甲酯):n(树状聚合物中间体)=24:1、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24 h)下合成的第四代聚酰胺-胺(G4.0 PAMAM)树状聚合物为骨架,以阴离子试剂丙烯酸钠和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氧乙烯大单体为端基改性剂,在以甲醇为溶剂、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96 h的条件下进行三元Michael共加成反应,对G4.0 PAMAM树状聚合物分子末端基进行修饰改性;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凝胶渗透色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合成的产物为含聚氧乙烯链端的阴离子型改性G4.0 PAMAM树状聚合物,其分子结构形态以球状为主,粒径范围10~120 nm,通常以集聚态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树状聚合物 丙烯酸钠 氧乙烯大单体 表面改性 Michael共加成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酰胺-胺阳离子树状聚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其絮凝脱水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彭晓春 彭晓宏 +1 位作者 赵建青 林裕卫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86-989,共4页
采用发散法合成了以乙二胺为核心的0.5~4.0代聚酰胺-胺(PAMAM 0.5~4.0)树状聚合物.通过Micheal加成反应,用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对4.0代聚酰胺-胺(PAMAM 4.0G)树状聚合物分子外围末端基进行修饰改性,制备了一种PAMAM 4... 采用发散法合成了以乙二胺为核心的0.5~4.0代聚酰胺-胺(PAMAM 0.5~4.0)树状聚合物.通过Micheal加成反应,用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对4.0代聚酰胺-胺(PAMAM 4.0G)树状聚合物分子外围末端基进行修饰改性,制备了一种PAMAM 4.0G-DMC新型阳离子树状聚合物.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FTIR和NMR表征结果显示,合成的产物为改性的阳离子树状聚合物.絮凝脱水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阳离子树状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絮凝脱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 树状聚合物 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絮凝 聚合 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酰胺-胺树状聚合物的表征 被引量:6
5
作者 林裕卫 彭晓春 +1 位作者 彭晓宏 王庆涛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5-69,共5页
采用发散法合成了以乙二胺为核心的0.5—4.0代聚酰胺-胺(PAMAM)树状聚合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1H NMR和^13C NMR)法对单体和0.5~4.0代PAMAM树状聚合物进行了对比性系统表征,证实了半代和整代PAMAM树状聚合物... 采用发散法合成了以乙二胺为核心的0.5—4.0代聚酰胺-胺(PAMAM)树状聚合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1H NMR和^13C NMR)法对单体和0.5~4.0代PAMAM树状聚合物进行了对比性系统表征,证实了半代和整代PAMAM树状聚合物的结构和特征官能团的区别;用凝胶渗透色谱法对比表征了3.5代和4.0代PAMAM树状聚合物,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和多分散系数,表明,分支缺陷及氢键的存在造成了分散系数偏差。特性黏数与代数的关系图表明了整代和半代PAMAM树状聚合物端基的区别、低代和高代的结构差异、缺陷和氢键的存在等对黏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 阿烯酸甲酯 发散法 酰胺- 树状聚合物 功能高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酰胺-胺树状聚合物絮凝与助留机理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彭晓春 宁慧龙 +2 位作者 彭晓宏 赵建青 彭密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117,共7页
概述了絮凝与助留体系中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能,介绍了造纸浆料中各组分的絮凝过程及改性聚酰胺-胺(PAMAM)树状聚合物用作造纸絮凝助留剂的优点。探讨了PAMAM树状聚合物的结构与絮凝作用的关系。分析了PAMAM树状聚合物在造纸中的絮凝助... 概述了絮凝与助留体系中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能,介绍了造纸浆料中各组分的絮凝过程及改性聚酰胺-胺(PAMAM)树状聚合物用作造纸絮凝助留剂的优点。探讨了PAMAM树状聚合物的结构与絮凝作用的关系。分析了PAMAM树状聚合物在造纸中的絮凝助留机理,包括氢键缔合作用、憎水化作用、电荷中和作用、阳离子补丁效应和架桥絮凝作用。以含聚氧乙烯链的PAMAM树状聚合物为造纸助留剂建立了絮凝模型,并阐述了不同用量的助留剂对其絮凝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树状聚合物 絮凝作用 助留剂 助留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氧化乙烯改性聚酰胺-胺树状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升 彭晓宏 +1 位作者 林裕卫 王庆涛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16-1319,共4页
以1.0~5.0代聚酰胺-胺(PAMAM 1.0G~5.0G)树状聚合物及聚氧化乙烯-丙烯酰氯大单体(PEO-A)、聚氧化乙烯单甲醚-丙烯酰氯大单体(MPEO-A)为原料,通过双键和伯胺端基的 Michael 加成反应,对聚酰胺-胺(PAMAM)树状聚合物的伯胺端基进行改性,... 以1.0~5.0代聚酰胺-胺(PAMAM 1.0G~5.0G)树状聚合物及聚氧化乙烯-丙烯酰氯大单体(PEO-A)、聚氧化乙烯单甲醚-丙烯酰氯大单体(MPEO-A)为原料,通过双键和伯胺端基的 Michael 加成反应,对聚酰胺-胺(PAMAM)树状聚合物的伯胺端基进行改性,制备了一系列改性 PAMAM 树状聚合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表征结果显示,改性后的产物中出现了多醚和酯基等特征官能团,证明成功地合成出改性 PAMAM 树状聚合物。热重分析结果显示,由 MPEO-A 改性的2.0代PAMAM 树状聚合物的最高失重温度为400.0℃,高于改性前的2.0代 PAMAM 树状聚合物的最高失重温度(261.2℃),表明改件后 PAMAM 树状聚合物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乙烯 氧化乙烯单甲醚 酰胺- 树状聚合物 MICHAEL加成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胺添加比例对超支化聚合物改性脲醛树脂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廖晶晶 周晓剑 +3 位作者 杜官本 王辉 雷洪 王洪艳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26,共6页
将聚酰胺-胺作为改性剂添加至低摩尔比脲醛树脂(UF树脂)中,以提高低摩尔比UF树脂的固化速度,增强树脂的胶合强度。通过在UF树脂合成过程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聚酰胺-胺,考察聚酰胺-胺对不同摩尔比UF树脂的影响,包括树脂性能和所制备板材... 将聚酰胺-胺作为改性剂添加至低摩尔比脲醛树脂(UF树脂)中,以提高低摩尔比UF树脂的固化速度,增强树脂的胶合强度。通过在UF树脂合成过程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聚酰胺-胺,考察聚酰胺-胺对不同摩尔比UF树脂的影响,包括树脂性能和所制备板材的力学强度。结果表明:聚酰胺-胺添加比例为2%~3%时,UF树脂的固体含量增加、固化时间缩短、固化温度降低,并且这种优势在低摩尔比UF树脂中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改性后的UF树脂制备板材的内结合强度增大,即使是摩尔比为1.1的UF树脂,所制板材的内结合强度也远大于国标要求。聚酰胺-胺改性UF树脂在固化特性和所制板材性能上的优异表现可以在保证板材力学性能的前提下明显提高板材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能耗,这种改性是非常有前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合物 酰胺- 脲醛树脂 添加比例 摩尔比 固化特性 内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胺树状高分子与稀土离子络合的荧光光谱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金焕 艾仕云 +1 位作者 曲祥金 时伟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01-704,共4页
合成了4.0代聚酰胺-胺(PAMAM)树状分子,用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了4.0代PAMAM树状分子与Sm3+、Dy3+、Ce3+的络合作用。结果表明,反应时间、PAMAM物质的量、反应体系pH都会影响PAMAM对Ce(Ⅲ)、Sm(Ⅲ)及Dy(Ⅲ)离子的配位作用,对端氨基树状高... 合成了4.0代聚酰胺-胺(PAMAM)树状分子,用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了4.0代PAMAM树状分子与Sm3+、Dy3+、Ce3+的络合作用。结果表明,反应时间、PAMAM物质的量、反应体系pH都会影响PAMAM对Ce(Ⅲ)、Sm(Ⅲ)及Dy(Ⅲ)离子的配位作用,对端氨基树状高分子主要存在RE-N4和RE-N2两种配位方式;随着稀土离子的加入,各种配位方式的相对比例会发生变化;pH对配位方式也有较大的影响。该研究为制备尺寸可控的PAMAM树状高分子封闭的稀土原子簇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树状高分子 荧光分光光度法 稀土 络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树状聚酰胺-胺固色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学川 何林燕 +2 位作者 罗敏 任龙芳 强涛涛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9-42,共4页
利用小分子的季铵盐缩水甘油三甲基氯化铵(EPTAC)与树状聚酰胺-胺的端氨基进行季铵化改性,合成了阳离子树状聚酰胺-胺(PAMAM-TAC),并将其用于皮革固色中。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PAMAM-TAC的代数、用量和固色时间对染料上染率的影响。结... 利用小分子的季铵盐缩水甘油三甲基氯化铵(EPTAC)与树状聚酰胺-胺的端氨基进行季铵化改性,合成了阳离子树状聚酰胺-胺(PAMAM-TAC),并将其用于皮革固色中。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PAMAM-TAC的代数、用量和固色时间对染料上染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GPAMAM-TAC用量为1.5%,固色时间为15min时,上染率达到97%以上,与空白样相比提高了15%左右。通过红外、核磁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利用皮革电脑拉力机检测分析了成品革的物理机械性能,发现固色剂对成品革的物理机械性能基本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树状酰胺- 皮革 固色剂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化聚酰胺胺树状聚合物封装的RuRh双金属DENs催化聚(甲基氢硅氧烷)区域选择性改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彭晓宏 潘勤敏 +1 位作者 Garry L.Rempel 彭晓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13-817,共5页
采用共络合法制备了部分季铵化的第五代聚酰胺胺树状聚合物封装的RuRh双金属纳米粒子(DENs)催化剂,分别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光散射分析和透射电镜表征了该树状聚合物封装的RuRh双金属纳米粒子的形成、粒径及其分布.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 采用共络合法制备了部分季铵化的第五代聚酰胺胺树状聚合物封装的RuRh双金属纳米粒子(DENs)催化剂,分别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光散射分析和透射电镜表征了该树状聚合物封装的RuRh双金属纳米粒子的形成、粒径及其分布.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分析表明,RuRh双金属DENs催化剂对聚(甲基氢硅氧烷)的硅氢化改性显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良好的区域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化酰胺树状聚合物 RuRh双金属纳米粒子 (甲基氢硅氧烷) 区域选择性催化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页岩抑制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汤志川 邱正松 +2 位作者 钟汉毅 张馨 张道明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8-32,共5页
树枝状聚合物由于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特性,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聚酰胺-胺(PAMAM)作为研究最为成熟的树枝状聚合物,目前已在各领域得到应用,并在油田化学方向发挥潜力。采用抑制膨润土造浆实验、页岩滚动分散实验和粒度分布测试综合... 树枝状聚合物由于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特性,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聚酰胺-胺(PAMAM)作为研究最为成熟的树枝状聚合物,目前已在各领域得到应用,并在油田化学方向发挥潜力。采用抑制膨润土造浆实验、页岩滚动分散实验和粒度分布测试综合评价不同代数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的抑制性,借助表面张力、Zeta电位测试和X-射线衍射等表征测试了不同代数聚酰胺-胺的特性。结果表明,不同代数(G0~G5)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均具有优良的抑制性,其中G0和G5抑制性优于传统的KCl和国外聚胺Ultrahib。不同代数树枝状聚合物在黏土层间的吸附状态与其浓度有关,低浓度下为单层吸附,高浓度下为双层吸附。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表面胺基密度高,水溶液中部分质子化后,通过静电作用、氢键作用等强吸附在泥页岩表面,降低黏土水化斥力,排挤出层间水分子,抑制泥页岩水化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 树枝状聚合物 页岩抑制剂 作用机理 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树枝状聚酰胺-胺在有机微粒助留助滤体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秦影 傅英娟 +1 位作者 邵志勇 吴倩倩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9-24,共6页
通过碱性水解将端酯基的半代树枝状聚酰胺-胺(Gn.5PAMAM)改性为外层基团为羧酸钠的阴离子树枝状聚酰胺-胺(A-Gn.5PAMAM),并通过红外光谱进行了结构表征。将A-Gn.5PAMAM作为有机阴离子微粒组分与星形阳离子聚丙烯酰胺(S-CPAM)及阳离子聚... 通过碱性水解将端酯基的半代树枝状聚酰胺-胺(Gn.5PAMAM)改性为外层基团为羧酸钠的阴离子树枝状聚酰胺-胺(A-Gn.5PAMAM),并通过红外光谱进行了结构表征。将A-Gn.5PAMAM作为有机阴离子微粒组分与星形阳离子聚丙烯酰胺(S-CPAM)及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组成有机微粒助留助滤体系,系统地研究了该有机微粒体系对漂白旧报纸脱墨浆的助留助滤效果。结果表明,S-CPAM(CPAM)-(A-Gn.5PAMAM)有机微粒体系对纸料具有较好的助留助滤作用效果;高代数的A-Gn.5PAMAM对纸料小絮块的絮聚能力优于低代数产物;该有机微粒助留助留体系可以适应较宽的pH值范围,且抵抗高剪切作用的能力较强。研究同时表明,A-Gn.5PAMAM有机阴离子微粒与膨润土无机阴离子微粒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酰胺- 端基功能化 阴离子有机微粒 助留助滤 有机微粒助留助滤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酰胺-胺阳离子树状大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14
作者 陈银 李季 +3 位作者 黄燕山 周婕 张海青 周圣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6-177,187,共3页
以甲醇为溶剂、投料比为3.0GPAMAM/N,N-二甲基乙醇胺=1∶16,N,N-二甲基乙醇胺/环氧氯丙烷=1∶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2h的优化条件下,利用环氧氯丙烷与整代产品进行加成反应,以及环氧氯丙烷与N,N-二甲基乙醇胺进行季铵化反应,对3.0G... 以甲醇为溶剂、投料比为3.0GPAMAM/N,N-二甲基乙醇胺=1∶16,N,N-二甲基乙醇胺/环氧氯丙烷=1∶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2h的优化条件下,利用环氧氯丙烷与整代产品进行加成反应,以及环氧氯丙烷与N,N-二甲基乙醇胺进行季铵化反应,对3.0GPAMAM树状大分子进行阳离子改性。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对产品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产品与预期产物结构吻合较好,达到预期目标,且阳离子转化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树状大分子 合成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胺为核的树枝状-星型聚合物聚己内酯的合成与表征
15
作者 蒋晓璐 周密 +1 位作者 钱欣 陈枫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0-114,共5页
聚酰胺-胺(PAMAM)类树状分子是一类高度支化、具有特定三维结构、分子尺寸和构型高度可控的树枝状大分子,独特的分子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质使之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并迅速成为了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采用发散法合成PAMAM,改性PAMA... 聚酰胺-胺(PAMAM)类树状分子是一类高度支化、具有特定三维结构、分子尺寸和构型高度可控的树枝状大分子,独特的分子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质使之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并迅速成为了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采用发散法合成PAMAM,改性PAMAM后得到端基为羟基的PAMAM-OH,引发ε-己内酯(ε-CL)开环聚合到PAMAM-OH上,形成树枝状-星型聚合物PAMAM-PCL。用核磁氢谱、红外光谱、凝胶色谱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偏光显微镜及DSC对其进行性能表征,PCL链段的结晶性受到较大程度削弱。这类精细结构的共聚物由于其组成部分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因而可以在生物材料中有潜在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 Ε-己内酯 树枝状-星型聚合物 结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度树状大分子聚酰胺-胺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8
16
作者 崔玉花 杨金红 +2 位作者 崔玉 孙国新 苏本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8-503,共6页
以乙二胺为核,通过Michael加成,与丙烯酸甲酯交替反应,合成了0.5代到5.0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液相色谱和元素分析等对各代产品进行了表征,探索了反应温度、时间及反应物配比对产物的影响,确... 以乙二胺为核,通过Michael加成,与丙烯酸甲酯交替反应,合成了0.5代到5.0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液相色谱和元素分析等对各代产品进行了表征,探索了反应温度、时间及反应物配比对产物的影响,确定生成聚酰胺-胺(PAMAM)的半代产物时反应温度为25℃,整代产物时反应温度为35℃;0.5G的反应时间为18 h,1.0G、1.5G的反应时间为24 h,2.0G、2.5G反应36 h,3.0G、3.5G反应48 h,4.0G、4.5G反应3 d,5.0G反应4 d。分离提纯是树状大分子制备中遇到的最大困难,通过选择性溶剂萃取的方法对产品分离纯化,筛选出乙醚作萃取剂、甲醇作溶剂交换剂,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状大分子 酰胺- 合成 表征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胺接枝PPO-PEO两亲嵌段树状分子的合成与表面性质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惠 杨世伟 +2 位作者 吴旭 周继柱 王金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06-1810,共5页
合成了一系列以1.0代(G1)聚酰胺-胺(PAMAM)为核心、以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PPO-PEO)为辐射臂的新型树状分子,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质谱(MS)、核磁共振谱(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用表面... 合成了一系列以1.0代(G1)聚酰胺-胺(PAMAM)为核心、以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PPO-PEO)为辐射臂的新型树状分子,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质谱(MS)、核磁共振谱(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用表面张力与稳态荧光法对其表面性质与聚集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临界聚集浓度(CAC)随PPO-PEO两亲嵌段长度的增加而增大,同时聚集体的生成对芘探针有增溶作用,并使其微环境的极性明显减弱.通过动态激光光散射(DLS)法得到聚集体的尺寸分布均为窄分布,其平均尺寸约为100nm.对该体系水溶液pH效应的研究发现,两亲嵌段的长度对于质子化进程有着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状分子 酰胺- 表面性质 集行为 PH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材料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合成及其体外细胞相容性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光 叶玲 +1 位作者 张瑾峰 王喆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50-754,共5页
主要通过Michael加成和酰胺化逐步迭代合成反应得到聚酰胺-胺(PAMAM)树状大分子并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对生物医学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第五代(G5.0)提出了廉价易行的合成提纯步骤并通过细胞计数、MTT检测和FCM对L-929细胞系进行了体... 主要通过Michael加成和酰胺化逐步迭代合成反应得到聚酰胺-胺(PAMAM)树状大分子并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对生物医学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第五代(G5.0)提出了廉价易行的合成提纯步骤并通过细胞计数、MTT检测和FCM对L-929细胞系进行了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按照本试验的合成及纯化所得PAMAMG5.0对L-929细胞系在给药范围内无细胞毒性,无致瘤性,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PAMAM) 合成 树状分子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及其PEG修饰物的合成、表征与载药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云云 胡海洋 +3 位作者 刘丹 晋运环 贾丽 陈大为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51-955,共5页
目的合成并表征各代聚酰胺-胺(polyamide-amine,PAMAM)树状大分子及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修饰PAMAM,研究其对难溶性药物的包载及释放行为。方法用发散法合成1-5代PAMAM大分子及PEG化PAMAM,采用IR、NMR、端基滴定、GPC等... 目的合成并表征各代聚酰胺-胺(polyamide-amine,PAMAM)树状大分子及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修饰PAMAM,研究其对难溶性药物的包载及释放行为。方法用发散法合成1-5代PAMAM大分子及PEG化PAMAM,采用IR、NMR、端基滴定、GPC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并以阿霉素为模型药物,比较PAMAM和PEG-PAMAM载药能力及释放效果。结果FTIR、NMR、端基滴定、GPC测定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产物确为1-5代PAMAM树状大分子,IR测定结果表征PEG化PAMAM合成,PAMAM大分子及PEG-PAMAM对难溶性药物具有较强包载能力,其中PEG-PAMAM能够更好地延缓药物释放。结论PEG-PAMAM大分子具有良好的作为难溶性药物载体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树状大分子 乙二醇 合成 表征 阿霉素 体外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对联苯甲醛修饰的树状大分子聚酰胺-胺荧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韩巧荣 陆天虹 +1 位作者 江玉亮 王炳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991-1994,共4页
采用小分子联苯甲醛(BPA)分别修饰第一和第二代树状大分子聚酰胺-胺(PAMAM),合成了2种PAMAM的修饰产物G1-BPA4和G1-BPA8.利用IR,1H NMR及MALDI-TOF MS等手段表征了2种产物的结构,研究了Cu2+浓度对其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浓... 采用小分子联苯甲醛(BPA)分别修饰第一和第二代树状大分子聚酰胺-胺(PAMAM),合成了2种PAMAM的修饰产物G1-BPA4和G1-BPA8.利用IR,1H NMR及MALDI-TOF MS等手段表征了2种产物的结构,研究了Cu2+浓度对其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作为常见荧光猝灭剂的Cu2+能使2种产物的荧光均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状大分子酰胺-(PAMAM) 联苯甲醛 离子 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