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香改性聚酰胺环氧氯丙烷树脂制备及对表面施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光华 李慧 +1 位作者 李俊国 陈维腾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55-58,共4页
探讨了松香改性聚酰胺环氧氯丙烷树脂的制备及其对纸张表面施胶性能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图谱和DSC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松香酰氯与聚酰胺分子链中的仲胺基反应形成酰胺基并结合在聚酰胺分子链上,再通过环氧氯丙烷与聚酰胺反应得... 探讨了松香改性聚酰胺环氧氯丙烷树脂的制备及其对纸张表面施胶性能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图谱和DSC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松香酰氯与聚酰胺分子链中的仲胺基反应形成酰胺基并结合在聚酰胺分子链上,再通过环氧氯丙烷与聚酰胺反应得到松香改性聚酰胺环氧氯丙烷树脂。表面施胶实验结果表明,松香改性聚酰胺环氧氯丙烷树脂具有理想的表面施胶性能,可赋予纸张表面良好的抗水性和一定的表面强度,表面施胶时纸张的抗水性和抗张强度与松香改性聚酰胺环氧氯丙烷树脂中松香基团的含量有关,其施胶纸张的抗张强度和抗油性随改性树脂中松香基团引入量的增加而降低,而抗水性大幅提高,平滑度和表面强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环氧氯丙烷树脂 表面施胶剂 抗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环氧氯丙烷树脂的制备 被引量:1
2
作者 齐亮 王志杰 +2 位作者 郭焱 王建 李佩燚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27,共3页
以二乙烯三胺、己二酸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通过正交实验分析了反应中各因素对最终产物聚酰胺环氧氯丙烷(PAE)树脂的黏度、阳离子度和湿强度的影响,进一步确定了制备PAE的最优工艺:二乙烯三胺和己二酸以等量在180℃下反应120min制备预聚... 以二乙烯三胺、己二酸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通过正交实验分析了反应中各因素对最终产物聚酰胺环氧氯丙烷(PAE)树脂的黏度、阳离子度和湿强度的影响,进一步确定了制备PAE的最优工艺:二乙烯三胺和己二酸以等量在180℃下反应120min制备预聚体聚酰胺,再与环氧氯丙烷以等量在70℃、pH值7.0下反应70min。在该工艺条件下可制备出高固含量、高增湿强性能的PAE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环氧氯丙烷树脂 酰胺 黏度 阳离子度 湿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环氧氯丙烷湿强剂在浸渍胶膜纸中的应用
3
作者 王金霞 许慧敏 +2 位作者 陈晓燕 刘敏 辛富成 《中华纸业》 2025年第4期62-66,共5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探究环氧氯丙烷湿强剂对浸渍胶膜原纸生产过程中湿部参数、生产指标的影响。通过实验发现湿强剂在p H值6.1~6.5之间,用量在7%以下时对浆料留着率,成纸的干、湿强度以及印刷效果都有显著的提升。
关键词 酰胺环氧氯丙烷 浸渍胶膜纸 填料留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用湿强剂 聚酰胺环氧氯丙烷(PAE)》中国造纸协会团体标准获批
4
《中华纸业》 CAS 2024年第3期4-4,共1页
本刊讯(中国造纸协会消息)为适应市场需求,规范和提升聚酰胺环氧氯丙烷(PAE)的产品质量,中国造纸协会于2022年4月29日正式下达了《造纸用环保型湿强剂聚酰胺环氧氯丙烷(PAE)》(后更名为“造纸用湿强剂聚酰胺环氧氯丙烷(PAE)”)团体标准... 本刊讯(中国造纸协会消息)为适应市场需求,规范和提升聚酰胺环氧氯丙烷(PAE)的产品质量,中国造纸协会于2022年4月29日正式下达了《造纸用环保型湿强剂聚酰胺环氧氯丙烷(PAE)》(后更名为“造纸用湿强剂聚酰胺环氧氯丙烷(PAE)”)团体标准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造纸协会 酰胺环氧氯丙烷 湿强剂 团体标准 PAE 产品质量 环保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环氧氯丙烷-海藻酸钠二元系统对纸张的增强效果 被引量:5
5
作者 蔺亚娟 王高升 +2 位作者 张吉宏 王诗强 陈夫山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28,共4页
研究了阳离子聚合电解质聚酰胺环氧氯丙烷(PAE)和阴离子聚合电解质海藻酸钠(SA)所组成的二元纸张增强系统对漂白针叶木化学浆性能的影响。重点研究了先加入PAE再加入SA(PAE/SA)对纸张性能的影响,并与单独使用PAE或SA进行了比较。结果表... 研究了阳离子聚合电解质聚酰胺环氧氯丙烷(PAE)和阴离子聚合电解质海藻酸钠(SA)所组成的二元纸张增强系统对漂白针叶木化学浆性能的影响。重点研究了先加入PAE再加入SA(PAE/SA)对纸张性能的影响,并与单独使用PAE或SA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PAE/SA二元纸张增强系统后,纤维间结合力提高,纸张的抗张强度、耐折度、耐破度和湿强度显著增强,但撕裂强度降低,纸张紧度没有明显变化。同时发现PAE/SA二元增强系统对不同打浆度的纸浆均有增强效果,但打浆度不同,增强幅度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增强系统 纸张性能 酰胺环氧氯丙烷(PAE) 海藻酸钠(SA) 静电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环氧氯丙烷(PAE)湿强剂在造纸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石岩 谢来苏 《黑龙江造纸》 2001年第1期18-20,共3页
介绍了造纸中常用的湿强剂 ,重点讨论了聚酰胺环氧氯丙烷 ,并对其制备方法。
关键词 酰胺-环氧氯丙烷 湿强剂 抄纸 造纸 应用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的合成 被引量:6
7
作者 涂世俭 胡明 何培新 《胶体与聚合物》 2004年第2期23-24,共2页
研究了以己二酸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 ,分别用盐酸和对甲基苯磺酸作催化剂 ,通过缩合反应来制备聚酰胺多胺。结果表明 ,该法具有缩短反应时间 ,降低反应温度的优点 ,p H值为 3~ 4时可贮存六个月以上。
关键词 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 合成技术 己二酸 二乙烯三胺 盐酸 PA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脲改性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涂布抗水剂的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赵怀礼 《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56-60,共5页
制备了高含固量、稳定性好的聚脲改性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 ,通过实验研究了其作为涂布抗水剂的应用工艺及作用机理 。
关键词 造纸 增湿强剂 抗水剂 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 化学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荧光海藻酸钠体系对二次纤维增湿强的机理 被引量:2
9
作者 宁晓 姚春丽 管丽娜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18年第3期46-51,61,共7页
通过对海藻酸钠(SA)荧光标记,使用荧光显微镜、Zeta电位仪、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研究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PAE)/SA二元增湿强体系在纸张表面的分布、纤维的结合方式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SA被荧光标记后,发现PAE-SA... 通过对海藻酸钠(SA)荧光标记,使用荧光显微镜、Zeta电位仪、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研究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PAE)/SA二元增湿强体系在纸张表面的分布、纤维的结合方式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SA被荧光标记后,发现PAE-SA均匀分散地分布在纸张纤维的表面;加入0.75%PAE和0.50%(相对于绝干浆)SA,浆料电位下降不明显,纸张湿强度高;PAE/SA在纸张表面形成膜包覆;PAE/SA纸张纤维能吸附更多的细小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环氧氯丙烷 海藻酸钠 荧光 二元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聚酰胺联用纯化茅岩莓总黄酮工艺优化 被引量:17
10
作者 金慧鸣 郭红英 +5 位作者 谭兴和 刘梦浩 王锋 蔡文 张喻 邓洁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18,共6页
为纯化茅岩莓总黄酮,先用HPD-100型大孔吸附树脂(macroporous adsorption resin,MAR)层析柱进行初步纯化,再用聚酰胺(polyamide,PA)层析柱进行第2次纯化,得到的HPD-100型MAR最适宜吸附工艺参数为上样液总黄酮质量浓度6 mg/mL、上样流速1... 为纯化茅岩莓总黄酮,先用HPD-100型大孔吸附树脂(macroporous adsorption resin,MAR)层析柱进行初步纯化,再用聚酰胺(polyamide,PA)层析柱进行第2次纯化,得到的HPD-100型MAR最适宜吸附工艺参数为上样液总黄酮质量浓度6 mg/mL、上样流速1 mL/min、上样液体积130 mL,在此条件下吸附率为97.14%;最适宜解吸工艺参数为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70%、洗脱流速1 mL/min、洗脱液体积40 mL,在此条件下解吸率为94.10%。经HPD-100型MAR纯化后的总黄酮纯度从55.00%提高到了72.25%。PA的最适宜吸附工艺参数为上样液总黄酮质量浓度6 mg/mL、上样流速2 mL/min,在此条件下吸附率为99.57%;最适宜解吸工艺参数为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70%、洗脱流速1 mL/min、洗脱液体积55 mL,在此条件下解吸率为76.50%。经PA纯化后总黄酮纯度从72.25%提高到了80.75%。该方法为茅岩莓黄酮的纯化提供了一种更高效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岩莓 总黄酮 大孔吸附树脂 酰胺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树脂层析纯化甘草黄酮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杨少娟 赵海燕 +1 位作者 马永平 陈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85-87,共3页
比较不同条件下聚酰胺树脂对甘草黄酮的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的效果,确定甘草黄酮分离纯化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聚酰胺树脂层析纯化甘草黄酮的最佳条件是:上样液浓度为3.51 mg/mL,pH 10.0,用70%乙醇以1.00 mL/min流速洗脱。对从1 g甘草... 比较不同条件下聚酰胺树脂对甘草黄酮的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的效果,确定甘草黄酮分离纯化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聚酰胺树脂层析纯化甘草黄酮的最佳条件是:上样液浓度为3.51 mg/mL,pH 10.0,用70%乙醇以1.00 mL/min流速洗脱。对从1 g甘草中提取得到的甘草黄酮采用层析柱层析,发现回收率和纯度都较高。在最佳条件下,经两次层析可使甘草黄酮纯度达到49.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树脂 甘草黄酮 层析 回收率 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改性酚醛树脂及泡沫性能 被引量:12
12
作者 缪长礼 匡松连 +1 位作者 张宗强 王志才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1-63,共3页
为了改善酚醛泡沫的韧性,采用聚酰胺对酚醛树脂进行了改性,并通过化学发泡法制备了不同含量聚酰胺改性酚醛泡沫,借助DSC曲线、凝胶化时间、弯曲强度S、EM照片等表征方法研究了聚酰胺对酚醛树脂及泡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酰胺与酚醛... 为了改善酚醛泡沫的韧性,采用聚酰胺对酚醛树脂进行了改性,并通过化学发泡法制备了不同含量聚酰胺改性酚醛泡沫,借助DSC曲线、凝胶化时间、弯曲强度S、EM照片等表征方法研究了聚酰胺对酚醛树脂及泡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酰胺与酚醛树脂发生了共固化反应;酚醛树脂的反应活性随着聚酰胺含量的增加逐渐降低;加入的聚酰胺有效的改善了酚醛泡沫的韧性;酚醛泡沫弯曲强度随着聚酰胺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聚酰胺含量为10wt%时,弯曲强度达到最大,比未改性的提高了约81%;酚醛泡沫SEM照片显示少量聚酰胺可以改善泡沫的泡孔结构,当聚酰胺加入量为10wt%时,酚醛泡沫泡孔结构最好,泡孔大小均匀,平均直径约为40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 改性 酚醛树脂 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树脂分离纯化芹菜黄酮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克勤 严志慧 +1 位作者 罗军武 陈亮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50,共5页
利用聚酰胺树脂分离纯化芹菜粗黄酮,探讨聚酰胺柱层析分离条件,确定聚酰胺柱分离纯化芹菜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分离纯化过程中黄酮含量的变化。评价聚酰胺树脂吸附与解析性能和洗脱剂浓度、洗脱流速对洗脱率的影... 利用聚酰胺树脂分离纯化芹菜粗黄酮,探讨聚酰胺柱层析分离条件,确定聚酰胺柱分离纯化芹菜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分离纯化过程中黄酮含量的变化。评价聚酰胺树脂吸附与解析性能和洗脱剂浓度、洗脱流速对洗脱率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芹菜粗黄酮经聚酰胺树脂吸附纯化后芹菜黄酮的纯度。用0.3828 mg/mL芹菜粗黄酮溶液,以0.5 mL/min的流速上样后3倍体积的水洗去杂质,然后用3倍体积的40%乙醇以1 mL/min流速洗脱,收集浓缩干燥,芹菜黄酮含量达到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黄酮 酰胺树脂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胺树形分子对环氧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文栓 罗运军 +1 位作者 徐洪霞 赵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7-160,共4页
采用聚酰胺-胺(PAM AM)树形分子改性环氧树脂。用超声波分散工艺、浇铸工艺和试样加工手段,制备了聚酰胺-胺树形分子改性环氧树脂浇铸体。利用Instron试验机测试其性能,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分析了改性体系的断口形貌。结果表明,聚酰胺... 采用聚酰胺-胺(PAM AM)树形分子改性环氧树脂。用超声波分散工艺、浇铸工艺和试样加工手段,制备了聚酰胺-胺树形分子改性环氧树脂浇铸体。利用Instron试验机测试其性能,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分析了改性体系的断口形貌。结果表明,聚酰胺-胺树形分子能同时提高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提高幅度分别为18%(改性2.5G)和96%(树形2.5G),聚酰胺-胺树形分子(2.5G)优于液体丁腈橡胶(CBTN)改性环氧树脂;改性后的材料的冲击断口为塑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形分子 酰胺-胺 环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稀释剂环氧环己烷对聚酰胺胺固化环氧树脂体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美华 李程 刘志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20-525,共6页
使用环氧环己烷作为CYD 127双酚A型环氧树脂/1.0G聚酰胺胺固化体系稀释剂。通过黏度测试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力学性能测试仪、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加入环氧环己烷后环氧固化体系的黏度、固化行为、固化产物力学性能、断口形貌进行分析。... 使用环氧环己烷作为CYD 127双酚A型环氧树脂/1.0G聚酰胺胺固化体系稀释剂。通过黏度测试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力学性能测试仪、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加入环氧环己烷后环氧固化体系的黏度、固化行为、固化产物力学性能、断口形貌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环氧环己烷用量的增加,固化体系黏度迅速下降,从未加入时的1.2×104mPa.s下降到环氧环己烷质量分数为25%的180 mPa.s。随着环氧环己烷用量的增加,固化体系反应温度上升,放热量增加,环氧树脂固化产物性能随环氧环己烷加入量的改变而变化,在稀释剂质量分数为15%时,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与未加入稀释剂时接近。加入环氧环己烷前后固化产物拉伸测试时均为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环己烷 酰胺 环氧树脂 力学性能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纤维增强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增强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正红 陈礼辉 +1 位作者 黄祖泰 詹怀宇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9-22,共4页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竹纤维增强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的微观形态,用红外光谱分析了竹纤维增强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改性及其化学键结合机理。在两相界面内,羧化聚醚会同时与纤维和聚酰胺树脂发生化学键和氢键结合,起着偶联作用,从而提...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竹纤维增强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的微观形态,用红外光谱分析了竹纤维增强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改性及其化学键结合机理。在两相界面内,羧化聚醚会同时与纤维和聚酰胺树脂发生化学键和氢键结合,起着偶联作用,从而提高两相界面的结合强度,达到复合材料增强的目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结果显示羧化聚醚进行界面改性处理的纤维与聚酰胺树脂共混复合材料在低温脆断后,纤维外形不清晰,界面较模糊,纤维与聚酰胺树脂之间产生了良好的界面粘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纤维 酰胺树脂 复合材料 界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胺添加比例对超支化聚合物改性脲醛树脂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廖晶晶 周晓剑 +3 位作者 杜官本 王辉 雷洪 王洪艳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26,共6页
将聚酰胺-胺作为改性剂添加至低摩尔比脲醛树脂(UF树脂)中,以提高低摩尔比UF树脂的固化速度,增强树脂的胶合强度。通过在UF树脂合成过程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聚酰胺-胺,考察聚酰胺-胺对不同摩尔比UF树脂的影响,包括树脂性能和所制备板材... 将聚酰胺-胺作为改性剂添加至低摩尔比脲醛树脂(UF树脂)中,以提高低摩尔比UF树脂的固化速度,增强树脂的胶合强度。通过在UF树脂合成过程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聚酰胺-胺,考察聚酰胺-胺对不同摩尔比UF树脂的影响,包括树脂性能和所制备板材的力学强度。结果表明:聚酰胺-胺添加比例为2%~3%时,UF树脂的固体含量增加、固化时间缩短、固化温度降低,并且这种优势在低摩尔比UF树脂中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改性后的UF树脂制备板材的内结合强度增大,即使是摩尔比为1.1的UF树脂,所制板材的内结合强度也远大于国标要求。聚酰胺-胺改性UF树脂在固化特性和所制板材性能上的优异表现可以在保证板材力学性能的前提下明显提高板材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能耗,这种改性是非常有前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合物 酰胺-胺 脲醛树脂 添加比例 摩尔比 固化特性 内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纤维增强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改性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礼辉 李正红 杨文斌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9-303,共5页
对竹纤维增强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改性剂及其界面改性机理进行研究,以聚乙二醇和马来酸酐为原料,用热催化法合成具有线型结构的羧化聚醚。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聚醚链上成功地接枝马来酸酐;经羧化聚醚界面改性剂改性后,羧化聚醚... 对竹纤维增强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改性剂及其界面改性机理进行研究,以聚乙二醇和马来酸酐为原料,用热催化法合成具有线型结构的羧化聚醚。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聚醚链上成功地接枝马来酸酐;经羧化聚醚界面改性剂改性后,羧化聚醚中的马来酸酐可与竹纤维中的羟基发生酯化反应;聚酰胺树脂端氨基和酰胺键中的亚氨基与羧化聚醚中马来酸酐发生酰胺化反应。经2%羧化聚醚改性后,竹纤维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强度性能指标和热变形温度均有大幅度地提高,竹纤维增强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化 竹纤维 酰胺树脂 复合材料 界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对高吸水树脂聚(丙烯酸盐-丙烯酰胺)吸液吸附性能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平 梁吉福 +1 位作者 谢建军 刘新容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3-66,85,共5页
考察了溶液pH值对聚丙烯酸(盐)/丙烯酰胺高吸水树脂(PAAAM树脂)吸液性能和吸附Cu^2+和Fe^3+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蒸馏水中,当pH值从2增加到4时,PAAAM树脂的吸液倍率迅速增加;当pH值在4~10时,吸液倍率基本不变;在pH≥1... 考察了溶液pH值对聚丙烯酸(盐)/丙烯酰胺高吸水树脂(PAAAM树脂)吸液性能和吸附Cu^2+和Fe^3+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蒸馏水中,当pH值从2增加到4时,PAAAM树脂的吸液倍率迅速增加;当pH值在4~10时,吸液倍率基本不变;在pH≥10时,吸液倍率迅速减小.在NaCl、Na2SO4和Na3PO4溶液中,当pH值从2增加到3时,三种电解质溶液中的吸液倍率相同;在pH值为3到12时,吸液倍率逐渐增加,且按盐溶液顺序QNaCl〈QNa3PO4〈QNa2SO4变化;当pH=12时,各电解质溶液中吸液倍率均达最大;当pH再增加时,吸液倍率逐渐减小.(2)当溶液pH值在2.31至4.15之间时.PAAAM树脂对Cu^2+的吸附量随pH的增加而增大;溶液pH为1.0至2.07时,PAAAM树脂对Fe^3+的吸附量随pH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丙烯酸盐-丙烯酰胺) PH值 吸液性能 离子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酰胺酯/环氧树脂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胡慧慧 张瑜 +3 位作者 闫波 刘峻 刘水平 马准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5-88,共4页
采用超支化聚酰胺酯作为增韧剂,制备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测试其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并用扫描电镜对冲击断面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表明,超支化聚酰胺酯的加入使环氧树脂的冲击强度从12.27kJ/m2提高到29.78kJ/m2,并且其拉伸和弯曲强度都没... 采用超支化聚酰胺酯作为增韧剂,制备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测试其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并用扫描电镜对冲击断面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表明,超支化聚酰胺酯的加入使环氧树脂的冲击强度从12.27kJ/m2提高到29.78kJ/m2,并且其拉伸和弯曲强度都没有下降。弯曲测试和冲击断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应力发白现象,进一步验证了超支化聚合物的空穴化理论在提高高聚物韧性中的作用。同时,扫描电镜图片显示复合材料呈现蜂窝形态,有大量撕裂物,应力条纹趋于分散。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酰胺 环氧树脂 增韧 应力发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