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曲淼 李继新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1-557,共7页
以己二酸和1,4-丁二醇(BDO)为原料、戊二酸环氧环己烷二酯二醇(GCHD)为改性剂,对聚己二酸丁二醇酯进行改性制备了聚酯(PBCHA);然后,以PBCHA为软段、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为硬段、二月桂酸二丁锡(DBTL)为催化剂,经聚合反应制备... 以己二酸和1,4-丁二醇(BDO)为原料、戊二酸环氧环己烷二酯二醇(GCHD)为改性剂,对聚己二酸丁二醇酯进行改性制备了聚酯(PBCHA);然后,以PBCHA为软段、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为硬段、二月桂酸二丁锡(DBTL)为催化剂,经聚合反应制备了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PUE)。采用FTIR、1HNMR对PBCHA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酸值、羟值及黏均相对分子质量。通过正交实验,探究了HMDI和DBTL含量(以HMDI和PBCHA的总质量计,下同)、GCHD添加量(以BDO的物质的量计,下同)对PUE热稳定性、低温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GCHD添加量为2%~6%制备的PBCHA,酸值均≤0.30 mg(KOH)/g,羟值在36.49~40.04 mg(KOH)/g之间,黏均相对分子质量(6079~6997),呈不规律变化。由HMDI含量21%、GCHD添加量4%、DBTL含量0.80%制备的PUE-5表现出最优的综合性能,其失重10%、50%时的温度分别为307.42、360.26℃,最大热降解速率时的温度为392.4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9.01℃,拉伸强度为16.44 MPa,断裂伸长率为1627.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二酸环氧环己烷二酯二醇 改性聚己二酸丁二醇酯 热性能 力学性能 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侧烷基聚酯型聚氨酯的微相分离与耐湿热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曾妍 易玉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18,共8页
为了分析侧烷基对聚酯型聚氨酯(PU)耐湿热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聚己内酯二醇(PCL220N)、聚己二酸己二醇酯二醇(CMA2066)、聚己二酸-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酯二醇(PBEPG)和聚己二酸-3-甲基-1,5戊二醇酯二醇(P2010)为软段制备了PU材料。... 为了分析侧烷基对聚酯型聚氨酯(PU)耐湿热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聚己内酯二醇(PCL220N)、聚己二酸己二醇酯二醇(CMA2066)、聚己二酸-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酯二醇(PBEPG)和聚己二酸-3-甲基-1,5戊二醇酯二醇(P2010)为软段制备了PU材料。红外光谱、动态力学热分析、热重分析和水接触角分析表明,侧烷基能提高PU软硬段间微相分离程度,软段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与水的接触角增大,耐湿热性能提高。带丁基、乙基双侧烷基的PBEPG-PU,其软段和硬段各自形成微区,观察到2个tanδ峰,微相分离程度高,拉伸强度为22.2 MPa,同时表面疏水性强,100℃,100%RH下老化36 h后拉伸强度保持率为71.2%,表现出较好的耐湿热性能和较高的力学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型聚氨酯 烷基侧基 微相分离 耐湿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酯型聚氨酯多孔膜的制备和表征
3
作者 王海军 赵庭山 +3 位作者 张帅 刘战勋 白林玉 王学川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2期34-38,共5页
以异氰酸酯(MDI)、聚己二酸丁二酯(PBA)、1,4-丁二醇(BDO)和聚乙二醇(PEG)为原料合成了聚酯型聚氨酯(PU),并优化了聚合工艺;考察了聚氨酯浆料浓度、凝固浴的温度和浓度以及致孔剂等因素对聚氨酯多孔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DI... 以异氰酸酯(MDI)、聚己二酸丁二酯(PBA)、1,4-丁二醇(BDO)和聚乙二醇(PEG)为原料合成了聚酯型聚氨酯(PU),并优化了聚合工艺;考察了聚氨酯浆料浓度、凝固浴的温度和浓度以及致孔剂等因素对聚氨酯多孔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DI为硬段物质、PBA为软段物质、BDO为扩链剂合成的聚氨酯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聚氨酯膜的结构及性能最优的成膜条件为:聚氨酯浆料浓度为30%~40%,凝固浴温度为30℃,凝固浴浓度要低于10%,同时添加适量的PEG或BDO等致孔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型聚氨酯 1 4-丁二醇 聚乙二醇 多孔膜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改性水性聚酯型聚氨酯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江琳一 陈永林 +1 位作者 胡春圃 吴树森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65-569,574,共6页
由聚酯二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二羟甲基丙酸合成聚氨酯预聚体,以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 硅氧烷(AEAPS)为扩链剂,制备了AEAPS改性聚氨酯水分散液。与未改性的聚氨酯水分散液相比,AEAPS 改性聚氨酯水分散液的粒径增大,但粒径分布和... 由聚酯二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二羟甲基丙酸合成聚氨酯预聚体,以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 硅氧烷(AEAPS)为扩链剂,制备了AEAPS改性聚氨酯水分散液。与未改性的聚氨酯水分散液相比,AEAPS 改性聚氨酯水分散液的粒径增大,但粒径分布和表面张力基本不变,说明疏水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侧链被包裹 于分散颗粒的内部;此外,改性聚氨酯水分散液的冻融稳定性显著增强。AEAPS改性聚氨酯水分散液成膜 后,吸水率明显下降,水在膜表面的接触角增加,400℃时热失重下降,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和耐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散液 改性聚氨酯 氨丙基 聚酯型聚氨酯 乙基 聚二甲基硅氧烷 聚酯二元醇 接触角 侧链 二羟甲基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聚碳化二亚胺的高固含量聚酯型聚氨酯分散体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5
作者 田仪长 孙东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0-45,共6页
以四甲基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TMXDI)为原料合成了聚碳化二亚胺(PCDI),然后以PCDI、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PBA)、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IPDI)、乙二胺基乙磺酸钠(AAS-Na)、异佛尔酮二胺(IPDA)为原料合成了固含量50... 以四甲基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TMXDI)为原料合成了聚碳化二亚胺(PCDI),然后以PCDI、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PBA)、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IPDI)、乙二胺基乙磺酸钠(AAS-Na)、异佛尔酮二胺(IPDA)为原料合成了固含量50%以上的聚氨酯分散体(PUD)。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了N=C=N的结构;PUD的ξ电位处于-46^-62 mV,分散体稳定性能优异;透射电镜显示,分散体胶粒呈现大小不一的球形结构。含PCDI嵌段的聚酯型聚氨酯其耐水解性和力学性能都得到显著提升。研究对比发现,PCDI的最佳聚合度为4,PCDI的最佳质量分数为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化二亚胺 聚酯型聚氨酯 耐水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酯/聚醚型聚氨酯共混对薄膜透汽性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刘燕 石欢欢 +3 位作者 范浩军 周虎 袁继新 刘若望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8年第4期11-15,共5页
综合考虑聚酯型和聚醚型聚氨酯的特点,用聚乙二醇(PEG)为亲水链段合成的聚醚型聚氨酯来改性聚酯型聚氨酯8080(一种合成革行业广泛使用的聚酯型聚氨酯),通过同系聚合物的共溶剂共混改性法,制备出了一种透汽性和机械性能均较优良的复合型... 综合考虑聚酯型和聚醚型聚氨酯的特点,用聚乙二醇(PEG)为亲水链段合成的聚醚型聚氨酯来改性聚酯型聚氨酯8080(一种合成革行业广泛使用的聚酯型聚氨酯),通过同系聚合物的共溶剂共混改性法,制备出了一种透汽性和机械性能均较优良的复合型聚氨酯。试验中探讨了聚醚型聚氨酯的含量和聚乙二醇亲水链段的分子链长(分别使用了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000,2000,600的聚乙二醇作为亲水链段)对复合聚氨酯薄膜表面润湿性、透汽性、吸水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聚乙二醇为亲水链段的聚醚型聚氨酯可以提高聚酯型聚氨酯8080的透湿性,并且随着聚醚型聚氨酯含量和PEG分子链长的增加,复合聚氨酯薄膜的表面接触角降低,吸水率、透汽性和断裂伸长率增加,拉伸强度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聚氨酯 聚酯型聚氨酯 聚乙二醇 共混 透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酯二醇端羟基活性对聚酯型水性聚氨酯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彦璞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18,共4页
以端羟基活性不同的聚酯二醇和四甲基苯二甲基异氰酸酯(TMXD I)为主要原料,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单体,乙二胺为扩链剂,制备了聚酯型水性聚氨酯乳液。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凝胶渗透色谱仪和差热分析仪等仪器研究了聚酯二醇端羟基活... 以端羟基活性不同的聚酯二醇和四甲基苯二甲基异氰酸酯(TMXD I)为主要原料,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单体,乙二胺为扩链剂,制备了聚酯型水性聚氨酯乳液。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凝胶渗透色谱仪和差热分析仪等仪器研究了聚酯二醇端羟基活性对水性聚氨酯乳液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聚酯二醇端羟基为伯、仲二羟基或仲二羟基时,其水性聚氨酯乳液膜存在膜脆、力学性能较差等问题;而端羟基为伯二羟基时,则不存在上述问题,其乳液膜的力学性能较好,能够达到应用要求;说明聚酯二醇的端羟基活性对聚酯型水性聚氨酯的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羟基活性 聚酯水性聚氨酯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酯–聚醚型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4
8
作者 武浩浩 谢昊圃 +3 位作者 田新欣 孙莹潞 刘向东 杨宇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21,共5页
采用两步法制备聚酯–聚醚型热塑性聚氨酯(PUR-T),其中聚己内酯(PCL)和聚四氢呋喃(PTMG)作为软段,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作为硬段,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作为催化剂制备预聚体,然后利用1,4-丁二醇(BDO)进行扩链.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采用两步法制备聚酯–聚醚型热塑性聚氨酯(PUR-T),其中聚己内酯(PCL)和聚四氢呋喃(PTMG)作为软段,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作为硬段,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作为催化剂制备预聚体,然后利用1,4-丁二醇(BDO)进行扩链.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X射线衍射和凝胶渗透色谱对PUR-T的结构进行表征,然后分别用万能试验机和热重(TG)分析仪对其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PTMG和PCL为软段的PUR-T成功合成,当PTMG与PCL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3时,相比于分别以PTMG和PCL为软段合成的聚氨酯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有非常明显的提高,可以分别达到19.06 MPa和1647%.但随着PTMG含量的增加,PUR-T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逐渐降低.此外,随着PTMG在PUR-T中含量的增多,PUR-T中PCL结晶性能逐渐降低,这是导致PUR-T力学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同时通过TG分析,发现随着PTMG加入量的增多,PUR-T的热稳定性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聚醚聚氨酯 聚己内酯 聚四氢呋喃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PA6/聚酯型PUR-T原位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6
9
作者 杨光耀 林志勇 +3 位作者 钱浩 赵杨 黄颖 林军超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13,共4页
采用阴离子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单体浇铸尼龙6(MCPA6)/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PUR-T)复合材料,考察了其性能及结构。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当PUR-T质量分数为1.1%时,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达到214.5%,相比MCPA6提高了147%,随着PUR-T含量的增... 采用阴离子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单体浇铸尼龙6(MCPA6)/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PUR-T)复合材料,考察了其性能及结构。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当PUR-T质量分数为1.1%时,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达到214.5%,相比MCPA6提高了147%,随着PUR-T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逐渐提高。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复合材料的拉伸断口表现出明显的韧性断裂特征;广角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只存在α晶型,而且随着PUR-T的加入,降低了MCPA6的结晶温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表明PUR-T的加入,有效削弱了PA6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尼龙6 聚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阴离子原位聚合 氢键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系阻燃剂对聚醚/聚酯型TPU的阻燃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苏明 张胜 +3 位作者 谷晓昱 孙军 苑会林 李洪飞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0-113,163,共5页
选用两种常用的磷系阻燃剂聚磷酸铵(APP)和次磷酸铝(AHP)按不同添加量分别加入到两种热塑性聚氨酯(TPU)中,通过熔融共混制得阻燃TPU体系,并探究APP和AHP对两种TPU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APP与聚醚型TPU(M-TPU... 选用两种常用的磷系阻燃剂聚磷酸铵(APP)和次磷酸铝(AHP)按不同添加量分别加入到两种热塑性聚氨酯(TPU)中,通过熔融共混制得阻燃TPU体系,并探究APP和AHP对两种TPU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APP与聚醚型TPU(M-TPU)更匹配,AHP与聚酯型TPU(Z-TPU)更匹配。加入10%APP可使M-TPU的极限氧指数(LOI)从21.6%提高到27.4%,加入10%AHP可使Z-TPU的LOI从21.3%提高到28.7%,UL94均为V-0等级且燃烧后的残炭量明显增加,炭层强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热塑性聚氨酯 聚酯热塑性聚氨酯 聚磷酸铵 次磷酸铝 阻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改性玄武岩纤维对聚酯型TPU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贺茂勇 王晓松 +2 位作者 王玉龙 李振中 卫吉祥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6-41,共6页
采用多巴胺溶液对玄武岩纤维(BF)进行表面改性,成功制备了聚多巴胺(PDA)改性BF (PDA–BF),然后通过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BF复合材料和高模量的聚酯型TPU/PDA–BF复合材料,研究了纤维含量和纤维改性过程中... 采用多巴胺溶液对玄武岩纤维(BF)进行表面改性,成功制备了聚多巴胺(PDA)改性BF (PDA–BF),然后通过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BF复合材料和高模量的聚酯型TPU/PDA–BF复合材料,研究了纤维含量和纤维改性过程中多巴胺溶液浓度对TPU/BF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流变性能、热性能以及微观形貌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BF含量的增加,TPU/BF复合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不断增加,但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出现明显下降。纤维经表面改性处理后,TPU/PDA–BF复合材料具备优异的拉伸性能;当多巴胺溶液浓度为1.5g/L、纤维含量为3%时,TPU/PDA–BF复合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为63.30MPa,较纯聚酯型TPU提高了37.22%,与TPU/BF复合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相差不大;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27.71MPa和461.59%,较TPU/BF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25.05%和27.95%。另外,TPU/PDA–BF复合材料的热稳定较纯TPU有所改善,且流变性质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微观形貌分析显示,TPU/PDA–BF复合材料拉伸断面中纤维表面聚集大量聚合物丝状物,说明PDA–BF与聚酯型TPU基体间的界面粘结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玄武岩纤维 多巴胺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的FTIR光谱与热分析研究 被引量:49
12
作者 江治 袁开军 +1 位作者 李疏芬 周允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24-628,共5页
采用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研究了聚酯型聚氨酯和聚醚型聚氨酯在空气气氛中从室温到400℃之间的热解反应,实时考察了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分解残留物的基团特性。利用热分析技术考察了它们在不同气氛下从室温到700℃之间的热解反应。... 采用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研究了聚酯型聚氨酯和聚醚型聚氨酯在空气气氛中从室温到400℃之间的热解反应,实时考察了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分解残留物的基团特性。利用热分析技术考察了它们在不同气氛下从室温到700℃之间的热解反应。探讨了在有氧条件下的热解反应机理。结果表明聚酯型聚氨酯在空气中存在硬段和软段先后分解的两个阶段,而聚醚型聚氨酯则是硬段与软段同时分解。热分解结果也显示,硬段相同的聚氨酯,聚酯型聚氨酯的起始失重温度高于聚醚型聚氨酯,显示聚酯型的热稳定性强于聚醚型。同时聚氨酯在空气中的起始失重温度比在氮气中提前,说明氧气的存在能促进聚氨酯主链上C—C和C—O键的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型聚氨酯 聚醚聚氨酯 原位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弹性体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袁开军 江治 +1 位作者 李疏芬 周允基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61-864,共4页
采用热分析技术考察了聚醚型聚氨酯和聚酯型聚氨酯在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下的热解反应,使用模型拟合法计算了各步反应的活化能E、指前因子A等动力学参数,提出了各步反应的机理函数。结果表明,2种聚氨酯第1阶段分解都受扩散过程控制,此外... 采用热分析技术考察了聚醚型聚氨酯和聚酯型聚氨酯在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下的热解反应,使用模型拟合法计算了各步反应的活化能E、指前因子A等动力学参数,提出了各步反应的机理函数。结果表明,2种聚氨酯第1阶段分解都受扩散过程控制,此外聚酯型聚氨酯比聚醚型聚氨酯的热稳定性高,同时氧气的存在促进了聚氨酯主链上C—C和C—O键的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聚氨酯 聚酯型聚氨酯 热分解 动力学 拟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PPUC组合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性能
14
作者 王佐才 赵玺 +1 位作者 王均义 王东晖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1-141,共11页
为有效解决传统钢桥面病害,提出了钢-聚酯型聚氨酯(钢-PPUC)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结构,开展了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疲劳性能研究。以马鞍山公铁两用大桥为工程背景,建立局部有限元模型,采用热点应力法获得车轮荷载作用下钢桥面易疲劳开裂部位... 为有效解决传统钢桥面病害,提出了钢-聚酯型聚氨酯(钢-PPUC)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结构,开展了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疲劳性能研究。以马鞍山公铁两用大桥为工程背景,建立局部有限元模型,采用热点应力法获得车轮荷载作用下钢桥面易疲劳开裂部位的应力响应,基于疲劳应力幅进行疲劳强度评估。考虑不同温度、不同铺装层厚度和不同结构形式条件下PPUC铺装层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弹性模量的PPUC铺装层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典型疲劳细节处的应力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顶板与纵肋连接部位疲劳细节应力幅降幅最大,顶板与纵肋连接处桥面板细节、纵肋与横隔板连接处纵肋细节和纵肋对接焊缝细节均满足抗疲劳开裂要求;不同温度作用下的弹性模量变化对典型疲劳细节等效应力幅的影响是非线性的,铺装层厚度变化对典型疲劳细节等效应力幅的影响是近似线性的;为兼顾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受力性能和行车舒适性两方面要求,提出了单层和双层复合型PPUC结构形式,计算得到2种结构形式对各疲劳细节应力幅最大降幅为21%~56%,最小降幅为8%~36%,为钢-PPUC组合桥面板抗疲劳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型聚氨酯混凝土 疲劳性能 热点应力法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疲劳强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己基改性PBCHA为软段的PUE制备及性能
15
作者 曲淼 李继新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4-70,99,共8页
以环己基改性聚己二酸丁二酯(PBCHA)为软段(SS),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为硬段(HS)合成了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PUE)。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HMDI、丁二酸环氧环己烷二酯二醇(S... 以环己基改性聚己二酸丁二酯(PBCHA)为软段(SS),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为硬段(HS)合成了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PUE)。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HMDI、丁二酸环氧环己烷二酯二醇(SCHD)、催化剂添加量对PUE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MDI质量分数的增加,拉伸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HMDI质量分数为21%,SCHD添加量(在PBCHA合成中占总醇物质的量分数为2%)、催化剂质量分数为0.75%时,PUE拉伸强度达到最大为13.85 MPa,断裂伸长率减小。断裂伸长率随着改性剂SCHD添加量的增多而增加,最高的断裂伸长率为1981.36%。随着HMDI质量分数增加,PUE失重10%时的温度(T_(10%))逐渐增大,T_(50%)和最大热降解速率时对应的温度(T_(max))变化不大;HMDI质量分数对T_(50%),T_(max)影响最大,SCHD添加量对T_(10%)影响最大,最高的T_(10%)热分解温度可达302.65℃,催化剂添加量对T_(10%),T_(50%),T_(max)影响较小。T_(50%)和T_(max)随着SCHD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改性剂添加为4%时,T_(50%)和T_(max)在该实验范围内达到最大,分别为357.82,399.69℃。综合考虑热性能及力学性能,最优配方为HMDI质量分数21%,SCHD添加量为2%,催化剂质量分数为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氰酸酯 改性聚己二酸丁二酯 热分解温度 力学性能 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体增韧氰酸酯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朱雅红 马晓燕 +2 位作者 黄韵 姚雪莉 付军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22,共4页
采用一种聚醚型聚氨酯和两种聚酯型聚氨酯与一种端羧基丁腈橡胶对氰酸酯树脂进行共混改性,利用 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法等手段表征改性后共混物的结构,测定了力学性能、耐热性能等。结果表明,几种弹性 体与氰酸酯共混后均可形... 采用一种聚醚型聚氨酯和两种聚酯型聚氨酯与一种端羧基丁腈橡胶对氰酸酯树脂进行共混改性,利用 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法等手段表征改性后共混物的结构,测定了力学性能、耐热性能等。结果表明,几种弹性 体与氰酸酯共混后均可形成典型的海岛状结构;聚醚型聚氨酯较聚酯型聚氨酯增韧效果好;而丁腈橡胶较聚氨酯有 更好的增韧效果。当加入10份端羧基丁腈橡胶时,冲击强度提高了150%,热变形温度只下降10℃,最大失重率所 对应的温度只下降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酸酯树脂 弹性体增韧 端羧基丁腈橡胶 聚酯型聚氨酯 聚醚 热变形温度 共混改性 效果 下降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耐寒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雅鹏 丁雪佳 +1 位作者 宋长统 刘明东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7-70,117,共5页
采用物理共混的方法,分别选用2种聚酯型和聚醚型TPU对PVC进行共混改性,通过透光率雾度测试、力学性能测试、低温性能测试、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研究了4种TPU对PVC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拜耳60A(聚醚型)对PVC的改性... 采用物理共混的方法,分别选用2种聚酯型和聚醚型TPU对PVC进行共混改性,通过透光率雾度测试、力学性能测试、低温性能测试、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研究了4种TPU对PVC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拜耳60A(聚醚型)对PVC的改性效果最好;随着TPU含量的增加,拉伸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和低温冲击强度先升高后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透明性良好,SEM测试为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聚酯型聚氨酯 聚醚聚氨酯 透明 耐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混工艺对TPU/PVA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梅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4-46,65,共4页
利用哈克密炼机,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热塑性聚酯型聚氨酯(TPU)/聚乙烯醇(PVA)(质量比80/20)共混材料。探讨了工艺条件(温度、转速、加工时间)对TPU/PVA共混材料的扭矩、断裂伸长率、拉断永久变形和拉伸强度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利用哈克密炼机,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热塑性聚酯型聚氨酯(TPU)/聚乙烯醇(PVA)(质量比80/20)共混材料。探讨了工艺条件(温度、转速、加工时间)对TPU/PVA共混材料的扭矩、断裂伸长率、拉断永久变形和拉伸强度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加工条件为:加工温度170℃,转速60 r/min,加工时间8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酯型聚氨酯 聚乙烯醇 共混工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惰性热塑性弹性体在复合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轩 庞爱民 +5 位作者 洪昕林 乔应克 李志勇 鲁国林 占明明 陆扬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0-196,202,共8页
概述了热塑性弹性体的概念和种类,指出了热塑性推进剂的特点,分析了复合固体推进剂用热塑性弹性体的特点,综述了商品化惰性热塑性弹性体在复合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进展情况,重点介绍了合成热塑性聚氨酯(聚醚型、聚酯型及醚/酯共聚型)性... 概述了热塑性弹性体的概念和种类,指出了热塑性推进剂的特点,分析了复合固体推进剂用热塑性弹性体的特点,综述了商品化惰性热塑性弹性体在复合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进展情况,重点介绍了合成热塑性聚氨酯(聚醚型、聚酯型及醚/酯共聚型)性能特点及其在复合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情况,针对复合固体推进剂用惰性热塑性弹性体研究中存在的困难,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法,认为以合成热塑性聚氨酯作为粘合剂会是热塑性推进剂的一个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弹性体 固体推进剂 聚醚热塑性聚氨酯 聚酯热塑性聚氨酯 醚/酯共聚热塑性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