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二聚体水/醇/氨解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周梅 李思佳 +3 位作者 徐玮峰 黄金保 罗小松 吴雷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0-98,共9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P86/6-31++G(d,p)方法对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二聚体的水/醇/氨解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设计了水/醇/氨降解过程的各种可能反应路径,对参与反应的各种中间体、过渡态及产物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和频率计算以获得热力...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P86/6-31++G(d,p)方法对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二聚体的水/醇/氨解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设计了水/醇/氨降解过程的各种可能反应路径,对参与反应的各种中间体、过渡态及产物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和频率计算以获得热力学与动力学参数值,分析了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二聚体主链酯键中的酰氧键位置水/醇/氨降解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水/醇/氨解能够降低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二聚体主链酯键中的酰氧键裂解的反应活化能,使反应更易于进行,其中水解中主要基元反应步的反应能垒最高约为169.0 kJ/mol,氨解最低约为153.0 kJ/mol,其次是醇解约为155.0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密度泛函理论 水解 氨解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二聚体水/醇/氨解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罗小松 黄金保 +3 位作者 周梅 牟鑫 徐伟伟 吴雷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859-4871,共13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M06-2X/6-311G(d)方法,对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二聚体的水/醇/氨解反应机理进行了量子化学理论研究。提出了各种可能的水/醇/氨解反应路径,对各反应的中间体、过渡态及产物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和频率计算以获得热力学与动...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M06-2X/6-311G(d)方法,对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二聚体的水/醇/氨解反应机理进行了量子化学理论研究。提出了各种可能的水/醇/氨解反应路径,对各反应的中间体、过渡态及产物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和频率计算以获得热力学与动力学参数值,分析了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二聚体主链酯键中的酰氧键位置水/醇/氨降解的反应机理。计算结果表明:水/醇/氨解条件下能够降低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二聚体主链酯键中的酰氧键裂解的反应活化能,使反应更易于进行,水/醇/氨解中主要基元反应步的反应能垒分别约为170.0、155.0和165.0 kJ/mol。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二聚体水解产物主要为对苯二甲酸和1,4-丁二醇,醇解产物主要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1,4-丁二醇,氨解产物主要为芳香腈和1,4-丁二醇等,其中1,4-丁二醇会进一步降解形成四氢呋喃。在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二聚体水/醇/氨解反应过程中,甲醇介质中的裂解反应优于氨气气氛中的反应、氨气气氛中的反应优于水分子环境中的反应,且反应温度的升高可以增加其自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 密度泛函理论 水解 氨解 动力学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路雨 李瑶 +6 位作者 胡赢丹 李秋林 赵云 邹鉴 刘潇童 杨旭 李睿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61-368,共8页
为研究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对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以白藜芦醇(Res)作为保护剂,将42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7只,分别为:生理盐水组、1.5,15,150mg/(kg?d)DIDP组、20mg/(kg?d)Res组、150mg/(kg?d)DIDP+20mg/(kg?... 为研究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对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以白藜芦醇(Res)作为保护剂,将42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7只,分别为:生理盐水组、1.5,15,150mg/(kg?d)DIDP组、20mg/(kg?d)Res组、150mg/(kg?d)DIDP+20mg/(kg?d)Res组.连续灌胃染毒9d,期间同时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第10d将小鼠处死,取出脑组织,检测活性氧簇(ROS)、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8-羟基脱氧鸟苷(8-OHd G)、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并对小鼠海马体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结果显示,15,150mg/(kg?d)DIDP染毒可导致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可诱发脑组织产生氧化应激,并促进炎症因子释放,而Res能有效减弱脑组织氧化应激水平.由上可得,DIDP致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可能与其引起的脑组织中海马体的氧化损伤有关,同时Res可能通过降低DIDP引起的氧化应激进而减轻其对小鼠造成的学习记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异癸 学习记忆 氧化损伤 白藜芦 MORRIS水迷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曲淼 李继新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1-557,共7页
以己二酸和1,4-丁二醇(BDO)为原料、戊二酸环氧环己烷二酯二醇(GCHD)为改性剂,对聚己二酸丁二醇酯进行改性制备了聚酯(PBCHA);然后,以PBCHA为软段、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为硬段、二月桂酸二丁锡(DBTL)为催化剂,经聚合反应制备... 以己二酸和1,4-丁二醇(BDO)为原料、戊二酸环氧环己烷二酯二醇(GCHD)为改性剂,对聚己二酸丁二醇酯进行改性制备了聚酯(PBCHA);然后,以PBCHA为软段、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为硬段、二月桂酸二丁锡(DBTL)为催化剂,经聚合反应制备了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PUE)。采用FTIR、1HNMR对PBCHA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酸值、羟值及黏均相对分子质量。通过正交实验,探究了HMDI和DBTL含量(以HMDI和PBCHA的总质量计,下同)、GCHD添加量(以BDO的物质的量计,下同)对PUE热稳定性、低温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GCHD添加量为2%~6%制备的PBCHA,酸值均≤0.30 mg(KOH)/g,羟值在36.49~40.04 mg(KOH)/g之间,黏均相对分子质量(6079~6997),呈不规律变化。由HMDI含量21%、GCHD添加量4%、DBTL含量0.80%制备的PUE-5表现出最优的综合性能,其失重10%、50%时的温度分别为307.42、360.26℃,最大热降解速率时的温度为392.4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9.01℃,拉伸强度为16.44 MPa,断裂伸长率为1627.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环氧环己烷 改性酸丁 热性能 力学性能 弹性体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六亚甲基碳酸酯二醇增韧环氧树脂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同蕙 白耀文 +1 位作者 孙仁慧 穆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3-56,共4页
采用羟基封端的脂肪族聚碳酸酯-聚六亚甲基碳酸酯二醇(PHMCD)对环氧树脂(EP)进行了增韧,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以及动态力学性能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增韧EP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增韧 六亚甲基 碳酸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酸酯二醇共聚改性PBS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6
作者 马昊 黄关葆 +3 位作者 黄丹 王格侠 季君晖 刘晓妹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54,共4页
为降低PBS的降解速率,以不同聚合度的聚碳酸酯二醇(PCDL)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进行了共聚改性。1H-NMR和GPC结果表明,通过熔融缩聚成功合成了数均分子量Mn大于46000的聚(丁二醇丁二酸-co-聚碳酸酯二醇)共聚酯P(BS-co-CDL)。DSC和TG... 为降低PBS的降解速率,以不同聚合度的聚碳酸酯二醇(PCDL)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进行了共聚改性。1H-NMR和GPC结果表明,通过熔融缩聚成功合成了数均分子量Mn大于46000的聚(丁二醇丁二酸-co-聚碳酸酯二醇)共聚酯P(BS-co-CDL)。DSC和TG测试结果表明,PCDL的加入使材料的结晶度、熔点及结晶温度降低,耐热性提高。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CDL的加入使材料的强度和模量降低,断裂伸长明显增加。其中,4#2000-3%样品的拉伸强度为38.85 MPa,弹性模量为263.13 MPa,断裂伸长率为455.84%。65℃磷酸盐缓冲液中降解性能测试表明,与PBS相比,PCDL的引入使P(BS-co-CDL)共聚酯的降解速率较慢,其中,4#2000-3%样品的降解速率最慢,36 d后,失重率为3.21%,此时,P(BS-co-CDL)的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丁(PBS) 碳酸(PCDL) 改性 生物降解塑料 降解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环二醇改性PET共聚酯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朱坚 尚小愉 +2 位作者 王滢 张先明 陈文兴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003-6010,共8页
为了扩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应用范围,常通过引入第三单体来改变其性能。本研究以螺环二醇(SPG)为原料,采用酯交换法熔融缩聚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单体含量的共聚酯。采用超高效聚合物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仪(APC-MALLS)联用分析... 为了扩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应用范围,常通过引入第三单体来改变其性能。本研究以螺环二醇(SPG)为原料,采用酯交换法熔融缩聚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单体含量的共聚酯。采用超高效聚合物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仪(APC-MALLS)联用分析了共聚酯的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利用核磁氢谱(^(1)H NMR)、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共聚酯的化学结构,同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和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了共聚酯的热性能以及结晶性能,测试了共聚酯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符合纤维级聚酯数均分子量(M_(n))和重均分子量(M_(w))要求的共聚酯,分子量分布较窄,随着第三单体含量的增加,玻璃化转变温度从77℃提升至85℃,而熔融温度从255℃降低至222℃,热分解温度无明显变化,结晶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 结晶 螺环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三亚甲基碳酸酯)二醇的制备和表征
8
作者 谢敏 刘馨心 +3 位作者 严卫 袁明龙 杨美英 袁明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35,共5页
利用三亚甲基碳酸酯在1,4-丁二醇链转移剂和辛酸亚锡催化剂的作用下开环聚合,合成三种不同低分子量的聚(三亚甲基碳酸酯)二元醇。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凝胶渗透色谱仪、热重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产物进行表征。... 利用三亚甲基碳酸酯在1,4-丁二醇链转移剂和辛酸亚锡催化剂的作用下开环聚合,合成三种不同低分子量的聚(三亚甲基碳酸酯)二元醇。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凝胶渗透色谱仪、热重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产物进行表征。红外分析和核磁表征表明聚合物结构与预设的分子结构相吻合;凝胶渗透色谱法表明聚合物的分子量具有多分散性,多分散系数在1.5左右。热性能分析表明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室温,拓宽了聚(三亚甲基碳酸酯)二元醇在较低温反应中的应用。热分解温度在200℃左右,能满足聚合物合成及加工工艺的热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亚甲基碳酸 (三亚甲基碳酸) 开环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醇对NDI型聚氨酯微孔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广龙 罗仡科 +3 位作者 张凤桥 谭亮红 黄磊 陈红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8-71,共4页
讨论了多元醇摩尔质量及种类对1,5-萘二异氰酸酯(NDI)型聚氨酯微孔弹性体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摩尔质量对弹性体的拉伸强度无明显影响,但摩尔质量增大能够降低弹性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促进软段结晶,并增加弹性体的拉断伸长率;通过... 讨论了多元醇摩尔质量及种类对1,5-萘二异氰酸酯(NDI)型聚氨酯微孔弹性体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摩尔质量对弹性体的拉伸强度无明显影响,但摩尔质量增大能够降低弹性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促进软段结晶,并增加弹性体的拉断伸长率;通过对聚己内酯二醇(PCL)/NDI与聚己二酸乙二醇丙二醇酯(PEPA)/NDI弹性体的DSC分析,发现PEPA/NDI弹性体无软段结晶峰,其拉伸性能较之PCL/NDI弹性体有所下降;而从DMA的分析结果可知,PEPA/NDI弹性体具有更宽的使用温度范围及在常温下更好的动态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5-萘异氰酸 微孔弹性体 摩尔质量 乙二醇 己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杂菲反应型阻燃多元醇制备聚异氰脲酸酯硬泡及性能 被引量:8
10
作者 伍毓强 杜鹏飞 +3 位作者 刘志鹏 徐井水 白欣 陈登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7,共6页
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顺丁烯二酸、丙三醇、乙二醇为原料,合成出一种基于磷杂菲基团的新型无卤阻燃多元醇。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目标化合物的基本结构,热失重测试表明硬泡的残炭量也... 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顺丁烯二酸、丙三醇、乙二醇为原料,合成出一种基于磷杂菲基团的新型无卤阻燃多元醇。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目标化合物的基本结构,热失重测试表明硬泡的残炭量也随阻燃多元醇的增加而升高,锥形量热测试表明阻燃多元醇的加入,使热释放速率和总热释放量大幅下降,阻燃多元醇制备的硬泡极限氧指数为26.7,达到UL-94V0级,压缩强度测试结果表明阻燃泡沫能满足建筑用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高承载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 10-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 异氰脲酸泡沫 无卤阻燃多元 反应型阻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PPG/PCL比例对聚氨酯制备及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关静 曾鑫志 +1 位作者 刘佩佩 张彦飞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4,共6页
鉴于多元醇种类繁多、性能各异,且在成型过程中,反应物的黏度、反应活性等对聚氨酯成型操作以及制品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采用预聚体法,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混合异构体(MDI-50)、相同分子量的聚丙二醇(PPG)和聚己内酯二醇(PCL),以... 鉴于多元醇种类繁多、性能各异,且在成型过程中,反应物的黏度、反应活性等对聚氨酯成型操作以及制品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采用预聚体法,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混合异构体(MDI-50)、相同分子量的聚丙二醇(PPG)和聚己内酯二醇(PCL),以及3,3′-二氯-4,4′-二苯基甲烷二胺(MOCA)作为原料制备聚氨酯,研究了多元醇PPG与PCL比例对聚氨酯黏度、反应活性等性能的影响。通过旋转黏度计测试不同PPG/PCL比例预聚体的黏度,发现随着PCL含量增加,预聚体的黏度由166 mPa·s逐渐增大至374 mPa·s。经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构表征,显示聚氨酯制备成功。利用树脂凝胶试验仪测试聚氨酯的树脂反应活性,发现PPG与PCL的不同配比对聚氨酯的反应活性影响不大。此外,通过万能试验机以及热重分析仪测试聚氨酯的力学性能与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随预聚体中PCL含量的增加,聚氨酯的拉伸强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PPG与PCL质量比为2∶3时,聚氨酯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为19.81 MPa,断裂伸长率为332%,热分解温度最高,最终质量损失率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内 异氰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合成反应动力学研究(Ⅱ)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剑洪 逄艳 李伦军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2003年第4期21-29,共9页
首次提出了两种研究聚氨酯合成反应动力学的理论模型 ,并将其应用于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与聚氧化丙烯二醇 (PPG)的反应动力学研究中 ,两种方法所获得的动力学数据吻合得很好 .研究结果表明 ,这两种方法具有普遍意义 。
关键词 合成反应 反应动力学 甲苯异氰酸 氧化丙烯 模型 支化 异氰酸 羟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段对IPDI基透明聚氨酯弹性体微相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晓华 曹亚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7-31,共5页
采用不同结构的软段、扩链剂l,4-丁二醇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主要原料合成了透明聚氨酯弹性体。研究了软段结构变化对聚氨酯弹性体的微相结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及光学透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分子质量高的软段比相对分... 采用不同结构的软段、扩链剂l,4-丁二醇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主要原料合成了透明聚氨酯弹性体。研究了软段结构变化对聚氨酯弹性体的微相结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及光学透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分子质量高的软段比相对分子质量低的软段更易结晶,耐低温性能更好;与聚氧四亚甲基二醇(PTMG)相比,聚酯型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PBAG)更易结晶。结晶尺寸在纳米级,材料的透明性可达85%以上。软段含量增加对软段区的结晶影响较小,但力学性能下降明显。混合多元醇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聚氨酯弹性体的微相分离程度,有利于软段结晶,在宏观上表现为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体 异佛尔酮异氰酸 酸丁 微相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组分阴离子聚氨酯水乳液结构与性能
14
作者 罗强 陈应华 修玉英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04-506,共3页
A single-component anionic polyurethane emulsion has been prepared from polyepoxyglycol, tolylene diisocyanate, dimethoxypropionic acid and ethylene diamine via prepolymeration route. The effects of the molecular weig... A single-component anionic polyurethane emulsion has been prepared from polyepoxyglycol, tolylene diisocyanate, dimethoxypropionic acid and ethylene diamine via prepolymeration route. The effects of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polyether polyol, the ratio of isocyanate group to hydroxy group and the amount of dimethylolpropionic acid on the property of the PU film and its physical property have been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酸乳液 醚多元 甲苯异氰酸 羟甲基丙酸 结构 性能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回收废聚酯制备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 被引量:7
15
作者 宋红玮 许忠斌 郑素霞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141-2148,共8页
在微波辅助下,采用新戊二醇(NPG)对废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进行多元醇解,产物经酯化后,制备了能用于聚酯-环氧粉末涂料的聚酯树脂。通过研究各主要因素对醇解反应和酯化反应的影响,实现了反应条件的最优化组合。同时研究了酯化... 在微波辅助下,采用新戊二醇(NPG)对废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进行多元醇解,产物经酯化后,制备了能用于聚酯-环氧粉末涂料的聚酯树脂。通过研究各主要因素对醇解反应和酯化反应的影响,实现了反应条件的最优化组合。同时研究了酯化过程中引入的均苯四酸二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回收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新戊 粉末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类聚酯吸氧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柳 崔爱军 +2 位作者 何明阳 陈群 蔡煜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72-377,共6页
制备了1,4-丁烯二醇/顺丁烯二酸酐和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顺丁烯二酸酐酯化物吸氧剂,讨论了反应时间及醇酐比对吸氧剂酯化率的影响,并且将1,4-丁烯二醇/顺酐、HTPB/顺酐吸氧剂接枝共聚到PET中得到改性吸氧材料。考察了两种吸氧材料的... 制备了1,4-丁烯二醇/顺丁烯二酸酐和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顺丁烯二酸酐酯化物吸氧剂,讨论了反应时间及醇酐比对吸氧剂酯化率的影响,并且将1,4-丁烯二醇/顺酐、HTPB/顺酐吸氧剂接枝共聚到PET中得到改性吸氧材料。考察了两种吸氧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吸氧性能,以及影响吸氧性能的双键保留率,催化剂用量、醇酐比。实验表明,顺酐与1,4-丁烯二醇、HTPB反应的最佳酯化时间分别为2 h和3 h,含1,4-丁烯二醇/顺酐和HTPB/顺酐的吸氧材料最大数均分子量分别为3.66万和4.97万,最大双键保留率分别为77.4%和76.3%,最大催化剂用量为1.0 g/kg,含1,4-丁烯二醇/顺酐和HTPB/顺酐的吸氧材料24 h最大吸氧量为3.17 mL/g和10.04m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丁烯 端羟基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吸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薄膜用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 被引量:3
17
作者 宋有信 鲍俊杰 +3 位作者 陶灿 许戈文 黄毅萍 程芹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37-740,共4页
以聚对苯二甲酸-3-甲基-1,5-戊二醇酯二醇(TPA-1000)、聚乙二醇(PEG-2000)为软段、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一缩二乙二醇(DEG)、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硬段,合成了一系列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用于PET薄膜的粘接。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以聚对苯二甲酸-3-甲基-1,5-戊二醇酯二醇(TPA-1000)、聚乙二醇(PEG-2000)为软段、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一缩二乙二醇(DEG)、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硬段,合成了一系列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用于PET薄膜的粘接。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聚氨酯的结构,同时对聚氨酯胶膜进行了拉伸、耐水性、DSC和T型剥离等测试。结果表明,随着聚乙二醇含量的减少,大大增加了胶膜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胶膜的热稳定性能有所提高,粘接强度先增加后减小,质量比TPA-1000∶PEG-2000=1∶1时,T型剥离强度达到最大值4.55 N/2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3-甲基-1 5-戊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乙二醇 水性 粘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帅 高莹 +3 位作者 马玉芹 李云辉 王震 阎敬灵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1-113,共3页
以二聚二醇(Pripol 2033)、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六取代脂肪酸蔗糖酯(Sefose 1618U B6)为原料,通过两步法合成了嵌段共聚聚氨酯弹性体。用热重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生物基聚氨酯弹性体的热稳定性及玻璃化转变温度,并采... 以二聚二醇(Pripol 2033)、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六取代脂肪酸蔗糖酯(Sefose 1618U B6)为原料,通过两步法合成了嵌段共聚聚氨酯弹性体。用热重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生物基聚氨酯弹性体的热稳定性及玻璃化转变温度,并采用拉伸实验测定材料的机械性能。结果表明:随着Sefose 1618U B6含量的增加,聚氨酯弹性体的拉伸强度和硬段玻璃化转变温度都随之降低,而断裂伸长率和回弹性却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体 生物基 六取代脂肪酸蔗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G共聚酯切片挤出板材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颖 宋杰 +1 位作者 史君 宋桂霞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6-39,共4页
研究了PETG(二醇类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聚酯切片的干燥工艺条件和挤出板材工艺条件,探讨了PETG共聚酯切片挤出板材的后加工行为。结果表明,PETG共聚酯切片的干燥工艺可以选择2种方式:一种是电热鼓风干燥的,其干燥温度在70℃(玻... 研究了PETG(二醇类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聚酯切片的干燥工艺条件和挤出板材工艺条件,探讨了PETG共聚酯切片挤出板材的后加工行为。结果表明,PETG共聚酯切片的干燥工艺可以选择2种方式:一种是电热鼓风干燥的,其干燥温度在70℃(玻璃化转变温度附近);一种是真空转鼓干燥方式,其干燥温度可提高至100℃,且真空转鼓干燥效果好于电热鼓风干燥。挤出板材加工中,控制螺杆前两区进料温度低于PETG共聚酯软化点30℃左右,则工艺控制稳定,板材成型良好,且辗光一辊温度在70℃(稍低于玻璃化转变温度),挤出的板材不易粘辊,辗光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改性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切片 干燥 板材 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链含硅的芳香嵌段共聚酯的制备
20
作者 杨杨 刘硕 +1 位作者 王天佑 闰明涛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11,23,共6页
通过酯交换、熔融缩聚的方法将含硅耐热单元引入到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四亚甲基醚二醇大分子链中,制备了一系列硅含量不同的嵌段共聚酯,并对其结构、特性黏数、熔融和结晶性能、热稳定性能以及燃烧后试样形态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 通过酯交换、熔融缩聚的方法将含硅耐热单元引入到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四亚甲基醚二醇大分子链中,制备了一系列硅含量不同的嵌段共聚酯,并对其结构、特性黏数、熔融和结晶性能、热稳定性能以及燃烧后试样形态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熔融缩聚可以合成含硅嵌段共聚酯;含适量硅组分的共聚酯具有良好的结晶性能,更高的热稳定性,有一定的阻燃性;随着主链中硅含量的增加,共聚酯的熔点降低,起始结晶温度和残炭量均升高,当硅油质量分数为7%时,冲击强度提高了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 四亚甲基醚 羟甲基硅油 热性能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