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辛烯和硫磺对LDPE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杜海伦 王发强 +2 位作者 唐洪刚 刘娜 马文 《湖南交通科技》 2025年第1期71-75,共5页
为评价聚辛烯和硫磺添加剂对低密度聚乙烯(LDPE)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解决LDPE改性沥青实际工程应用中高温储存稳定性差的问题,选取掺量2∶1的LDPE和聚辛烯以及0.1%、0.5%和1%比例的硫磺,制备不同类型的LDPE改性沥青,基于常规指标试验、... 为评价聚辛烯和硫磺添加剂对低密度聚乙烯(LDPE)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解决LDPE改性沥青实际工程应用中高温储存稳定性差的问题,选取掺量2∶1的LDPE和聚辛烯以及0.1%、0.5%和1%比例的硫磺,制备不同类型的LDPE改性沥青,基于常规指标试验、旋转黏度试验、高低温流变试验、储存稳定性试验和荧光显微镜试验对加入聚辛烯和硫磺添加剂的LDPE改性沥青性能进行评价。常规性能试验和高温流变试验结果表明,掺入聚辛烯和硫磺后,LDPE改性沥青的软化点、车辙因子显著上升,LDPE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得到改善,但硫磺掺量不宜超过0.5%。低温流变试验结果表明,聚辛烯和硫磺的加入可改善LDPE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硫磺掺量为0.1%时,其-18℃低温性能满足要求。储存稳定性和荧光显微镜试验结果表明,同时掺入聚辛烯和硫磺的LDPE改性沥青软化点差<4℃,满足技术要求,且FM图像分布状态更均匀,LDPE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PE改性沥青 聚辛烯 硫磺 储存稳定性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式聚辛烯橡胶沥青在路面养护中的应用
2
作者 甄童奇 熊首成 《交通世界》 2024年第12期41-43,共3页
为分析VESTENAMER反式聚辛烯橡胶(TOR)在沥青路面养护中应用的技术要点,以某病害沥青路段为例,重点分析了原材料的选用、配合比设计、试验段施工要点等。分析结果表明,将废旧轮胎橡胶加工为橡胶粉粒后应用于道路路面工程,既能较好地解... 为分析VESTENAMER反式聚辛烯橡胶(TOR)在沥青路面养护中应用的技术要点,以某病害沥青路段为例,重点分析了原材料的选用、配合比设计、试验段施工要点等。分析结果表明,将废旧轮胎橡胶加工为橡胶粉粒后应用于道路路面工程,既能较好地解决环境污染,又能明显提升沥青材料路用性能;TOR改性剂的化学改性功能使橡胶粉粒对沥青材料的改性工艺得以简化,促进了橡胶沥青材料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聚辛烯橡胶沥青 橡胶粉粒 TOR改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研究聚辛烯-1与不同溶剂的热力学相互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玉清 封麟先 范志强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5-37,共3页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聚辛烯-1与8种溶剂的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χ1和聚辛烯-1的溶解度参数,确定了χ1与温度的数学关系式。测定结果表明聚辛烯-1溶于正辛烷是一个放热过程。
关键词 相互作用参数 溶解度参数 GC 聚辛烯-1 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辛烯与硫磺交联剂对橡胶沥青性能改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平 翟龙 +4 位作者 刘豪斌 刘连国 彭卓祥(译) Gupta A A Mohanta C S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13-216,共4页
为评价聚辛烯与硫磺双掺对橡胶沥青性能的改善作用,制备不同掺量双掺改性橡胶沥青,采用黏度和DSR等试验测试其使用性能。结果表明:黏度对双掺改性橡胶沥青高温性能区分度较针入度和软化点好;双掺能使橡胶沥青高温性能明显改善,且降低其... 为评价聚辛烯与硫磺双掺对橡胶沥青性能的改善作用,制备不同掺量双掺改性橡胶沥青,采用黏度和DSR等试验测试其使用性能。结果表明:黏度对双掺改性橡胶沥青高温性能区分度较针入度和软化点好;双掺能使橡胶沥青高温性能明显改善,且降低其应力敏感性,但也增强了温度敏感性;聚辛烯与0.1%硫磺双掺能改善橡胶沥青低温性能,同时双掺能增强橡胶沥青弹性恢复和储存稳定性,其中弹性恢复随两者掺量的增加逐渐提高,储存稳定性则在1.0%聚辛烯掺量下效果较好;考虑综合性能,推荐的聚辛烯与硫磺掺量分别为1.0%和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橡胶沥青 聚辛烯 硫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特性粘数估算聚辛烯-1溶剂体系的相互作用参数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德秀 王银龙 +1 位作者 胡信全 傅爱华 《科技通报》 1991年第1期6-9,共4页
采用KOK-Rudin流体力学体积方法计算了聚辛烯与几个溶剂的相互作用参数,结果表明此法是比较可靠的,它为建立流体力学性质与热力学性质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途径。
关键词 聚辛烯-1溶剂 特性粘数 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气相色谱法研究聚辛烯——溶剂的相互作用
6
作者 傅爱华 王银龙 刘德秀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0年第2期199-206,共8页
本文采用反相气相色谱法研究了聚辛烯——溶剂(环己烷,正庚烷,四氢呋喃)三个体系的热力学性质。研究了载气流速,探针分子进样量,聚辛烯涂布量对比保留体积的影响,得到了真实比保留体积V<sub>9</sub><sup>0</sup&... 本文采用反相气相色谱法研究了聚辛烯——溶剂(环己烷,正庚烷,四氢呋喃)三个体系的热力学性质。研究了载气流速,探针分子进样量,聚辛烯涂布量对比保留体积的影响,得到了真实比保留体积V<sub>9</sub><sup>0</sup>,运用有关色谱理论以及Hory-Huggins溶液理论求算了相互作用参数X<sub>1</sub>。结果表明,该法求得的X<sub>1</sub>值与用蒸汽压下降法测量结果比较一致。对于聚辛烯—正庚烷体系,X<sub>1</sub>值随温度变化规律与另外两个体系相反。证明了Hildebrand溶度参数理论对聚辛烯正庚烷体系不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 气相色谱 聚辛烯 溶剂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辛烯与石墨烯复合改性橡胶沥青及其OGFC混合料性能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高峰 《新型建筑材料》 2021年第1期93-97,102,共6页
采用聚辛烯与石墨烯对橡胶沥青进行复合改性,以改善橡胶沥青的粘韧性、弹性恢复性能与抗永久变形性能。测试了复合改性沥青的粘韧性和粘弹特性,优化了聚辛烯和石墨烯的掺配比例。基于室内试验验证了聚辛烯与石墨烯复合改性橡胶沥青在排... 采用聚辛烯与石墨烯对橡胶沥青进行复合改性,以改善橡胶沥青的粘韧性、弹性恢复性能与抗永久变形性能。测试了复合改性沥青的粘韧性和粘弹特性,优化了聚辛烯和石墨烯的掺配比例。基于室内试验验证了聚辛烯与石墨烯复合改性橡胶沥青在排水性沥青混合料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复合掺加聚辛烯与石墨烯可显著提高橡胶沥青的黏度、软化点、稠度、粘韧性、弹性恢复和抗永久变形性能,提高橡胶粉(RP)改性沥青的热贮存稳定性;1.0%聚辛烯+1.6%石墨烯+22%RP、1.5%聚辛烯+1.2%石墨烯+22%RP两种改性OGFC-13混合料具有优异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抗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辛烯 氧化石墨烯 橡胶沥青 混合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对不同pH条件下辛烯基琥珀酸燕麦β-葡聚糖酯自聚集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倩 赵晨阳 +3 位作者 吴振 陈嘉 叶发银 赵国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3-129,共7页
为了揭示食品基质组分对疏水化多糖胶束形成的影响,研究了7种常见氨基酸(谷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半胱氨酸、丙氨酸和丝氨酸)对辛烯基琥珀酸燕麦β-葡聚糖酯(octenylsuccinated oatβ-glucan, OSβG)胶束形成的影响及本质... 为了揭示食品基质组分对疏水化多糖胶束形成的影响,研究了7种常见氨基酸(谷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半胱氨酸、丙氨酸和丝氨酸)对辛烯基琥珀酸燕麦β-葡聚糖酯(octenylsuccinated oatβ-glucan, OSβG)胶束形成的影响及本质,从而拓宽OSβG胶束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范围。该文测定不同pH(3、6、10)条件下7种氨基酸对OSβG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及其胶束粒径、多分散系数和Zeta电位的作用,并研究了其中5种中性氨基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半胱氨酸、丙氨酸和丝氨酸)对荷载姜黄素OSβG胶束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于每种氨基酸而言,随着pH增加,OSβG的CMC、胶束粒径和Zeta电位绝对值均呈现增加趋势,主要原因在于pH诱导了OSβG和氨基酸的解离,再通过影响OSβG亲疏水链间及其与氨基酸侧链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和氢键改变了OSβG胶束的稳定性;同时氨基酸的疏水性并非其影响和决定荷载姜黄素OSβG胶束特性的唯一因素。通过研究明确了氨基酸性质及其所处环境pH对OSβG胶束及其荷载姜黄素胶束的影响,其本质取决于OSβG与氨基酸分子间的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为OSβG胶束及其荷载姜黄素胶束在食品体系中的稳态化应用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烯基琥珀酸燕麦β-葡糖酯(OSβG) 氨基酸 胶束 质子化与脱质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管道输送用高效减阻剂超高分子量聚1-辛烯的合成及其结构性能
9
作者 李春漫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9-215,共7页
以苯酚及其衍生物为原料合成了5种新型非茂金属催化剂。采用低温常压液相本体法,以1-辛烯为单体,聚合得到超高分子量聚1-辛烯减阻剂,考察了聚合条件的影响。利用NMR,XPS,DSC,FTIR,XRD等方法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分析了聚1-辛烯的... 以苯酚及其衍生物为原料合成了5种新型非茂金属催化剂。采用低温常压液相本体法,以1-辛烯为单体,聚合得到超高分子量聚1-辛烯减阻剂,考察了聚合条件的影响。利用NMR,XPS,DSC,FTIR,XRD等方法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分析了聚1-辛烯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含强吸电子原子F的苯氧基基团,可提高催化剂活性中心的稳定性,优选含2,6-二氟苯氧基的Cat.4作为催化剂。Cat.4/甲基铝氧烷体系催化1-辛烯聚合适宜的条件为:第1阶段聚合温度0℃,聚合时间24 h;第2阶段聚合温度5℃,聚合时间144 h;n(Al)∶n(Ti)=50∶1,n(1-辛烯)∶n(Ti)=2000∶1。在该条件下,单体转化率为96.9%,所得聚1-辛烯的M_(η)高达3.55×10^(6),为无定形结构,易溶于油品中,减阻率为46.9%,与进口产品性能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茂金属催化剂 超高分子量1-辛烯 减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烯基琥珀酸短链葡聚糖包埋橙花叔醇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凯 雷声 +7 位作者 蒋举兴 付磊 李智宇 胡中山 王珂 王慧 曾小兰 冯涛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44-152,共9页
以酶解后的蜡质玉米淀粉与辛烯基琥珀酸酐进行酯化反应得到改性的辛烯基琥珀酸短链葡聚糖(octenyl succinic acid short chain glucan,OSA-SGC),对橙花叔醇进行包埋,并探究橙花叔醇在卷烟爆珠的应用效果。运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 以酶解后的蜡质玉米淀粉与辛烯基琥珀酸酐进行酯化反应得到改性的辛烯基琥珀酸短链葡聚糖(octenyl succinic acid short chain glucan,OSA-SGC),对橙花叔醇进行包埋,并探究橙花叔醇在卷烟爆珠的应用效果。运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对OSA-SGC和负载橙花叔醇的OSA-SGC进行表征。红外光谱表明,短链葡聚糖(short chain glucan,SGC)经过酯化反应成功制备得到OSA-SGC,橙花叔醇已成功引入到双亲性OSA-SGC疏水性内核。热重曲线表明短链葡聚糖发生酯化反应,包埋橙花叔醇后,热稳定性提高。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动态光散射的结论均表明制备得到的样品的粒径属于纳米级颗粒。最后运用气相色谱仪测得取代度不同OSA-SGC对橙花叔醇的包埋率分别为49.45%、53.86%和54.01%。使用感官评价对橙花叔醇和包合物样品的留香时间和香气强度变化进行记录,发现用OSA-SGC包埋橙花叔醇后香气强度变化很小,且3周之后仍有较强的香气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烯基琥珀酸短链葡糖(OSA-SGC) 橙花叔醇 包埋 普鲁兰酶 微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聚葡萄糖酯化与性质表征及其在油脂微胶囊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婧 郑为完 高媛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82-85,共4页
以β-聚葡萄糖和辛烯基琥珀酸酐为原料,采用湿法工艺制备辛烯基琥珀酸β-聚葡萄糖酯。合适的制备工艺为底物质量分数60%、酸酐添加量为3%、pH8.5、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4h,产物取代度为0.0209;辛烯基琥珀酸聚葡萄糖酯具有优越的水溶... 以β-聚葡萄糖和辛烯基琥珀酸酐为原料,采用湿法工艺制备辛烯基琥珀酸β-聚葡萄糖酯。合适的制备工艺为底物质量分数60%、酸酐添加量为3%、pH8.5、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4h,产物取代度为0.0209;辛烯基琥珀酸聚葡萄糖酯具有优越的水溶性、冻融稳定性和良好的乳化性,水溶液的黏度低。作为乳化剂在油脂微胶囊化应用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微胶囊制品表面油含量低(1.35%),包埋率高(93.5%),电镜分析呈表面光滑,无裂缝的球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萄糖 辛烯基琥珀酸β-葡萄糖酯 性质 微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荷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凯 雷声 +7 位作者 蒋举兴 付磊 李智宇 胡中山 王珂 王慧 曾小兰 冯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7期5822-5826,共5页
目的研究薄荷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并研究包合物的制备及其结构表征,开发新型微胶囊载香技术。方法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短葡聚糖链(octenyl succinic anhydride short chain dextran chain, OSA-SGC)包埋薄荷油的包埋率进行测定,通过扫... 目的研究薄荷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并研究包合物的制备及其结构表征,开发新型微胶囊载香技术。方法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短葡聚糖链(octenyl succinic anhydride short chain dextran chain, OSA-SGC)包埋薄荷油的包埋率进行测定,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红外光谱分析(infrared spectroscopy,IR)及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对OSA-SGC及其包合物进行表征。结果由酶解蜡质玉米淀粉制备的OSA-SGC聚合物的包埋率为35.7%。结论酶解蜡质玉米淀粉制备的OSA-SGC聚合物能够有效包埋薄荷油,为新型微胶囊载香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找到新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烯基琥珀酸酐改性的短葡糖链 包合物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温度对OSβG胶束形成及稳定性的交互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高娟 赵晨阳 +1 位作者 吴振 赵国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4-120,共7页
从共存组分-环境条件互作的角度,研究了共存物氨基酸(谷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半胱氨酸、丙氨酸和丝氨酸)在不同环境温度(25、40、55、70、85℃)下对辛烯基琥珀酸改性燕麦β-葡聚糖酯(octenylsuccinatemodified oatβ-gluc... 从共存组分-环境条件互作的角度,研究了共存物氨基酸(谷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半胱氨酸、丙氨酸和丝氨酸)在不同环境温度(25、40、55、70、85℃)下对辛烯基琥珀酸改性燕麦β-葡聚糖酯(octenylsuccinatemodified oatβ-glucan ester,OSβG)胶束形成及理化特性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添加谷氨酸OSβG胶束化的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呈现递增趋势,其余氨基酸及对照OSβG胶束化的CMC均呈现“U型”变化趋势,各氨基酸及对照OSβG胶束的粒径呈现“抛物线型”变化趋势,各氨基酸(除谷氨酸外)及对照OSβG胶束的ζ-电位绝对值呈现“U型”变化趋势,其峰值总体上位于55℃;随着温度的增加,多数氨基酸及对照OSβG胶束溶液的表面张力总体呈降低趋势。氨基酸种类、温度变化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OSβG胶束各特性参数的影响都显著,根本原因可能在于各氨基酸与温度通过分子内/间作用力(如氢键、疏水作用力和静电作用力)影响胶束结构及其特性,但氨基酸的荷电状况或亲疏水性并非其调控OSβG胶束结构及特性的唯一因子。该研究揭示了氨基酸及其所处温度因子对两亲性OSβG分子自聚集行为的影响,为OSβG胶束在富含氨基酸食品中的加工及应用铺平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烯基琥珀酸改性燕麦β-葡糖酯(OSβG) 氨基酸 集行为 温度 分子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