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节日文化与聚落环境的融合与共生——以北川西山坡羌寨景观规划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万洪 李家辉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4-125,共2页
节日文化作为传统民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或地区特有的风俗和习惯。本文以西山坡羌寨聚落景观规划和重要景观节点设计为例,具体分析了如何将传统节日民俗文化与景观空间进行有机融合的问题,并总结了得益的乡村景观规划与地... 节日文化作为传统民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或地区特有的风俗和习惯。本文以西山坡羌寨聚落景观规划和重要景观节点设计为例,具体分析了如何将传统节日民俗文化与景观空间进行有机融合的问题,并总结了得益的乡村景观规划与地方民俗文化共生的积极启示,为构建具有生命力的"美丽乡村"和促进民俗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探索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日文化 聚落环境 美丽乡村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与聚落环境相谐调的城市高架路空间
2
作者 杨中 杨烨 +1 位作者 侯毅 柳爱群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1-114,共4页
高架道路能有效地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状况,是现代化城市的一个重要功能组成部分。从实现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人居环境的角度,探讨了高架路对城市建成环境的影响和景观设计中关于如何尊重聚落现状、营造愉悦的行车环境以及为聚落... 高架道路能有效地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状况,是现代化城市的一个重要功能组成部分。从实现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人居环境的角度,探讨了高架路对城市建成环境的影响和景观设计中关于如何尊重聚落现状、营造愉悦的行车环境以及为聚落住民营建宜居空间等问题。提出路桥设计师必须提高建筑学修养,改变因过多强调功能决定建筑而引发的与建成环境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城市高架路 聚落环境 景观设计 谐调 结构选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逃避到享受——景观认知变化中的平潭海坛岛聚落环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燕来 林蕴沅 《新建筑》 2023年第6期101-105,共5页
海岛与陆地拥有不同的地理环境。空间、时间和生产等因素影响了人们对海岛地域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认知变化。以福建平潭海坛岛的聚落景观为研究对象,基于人文地理学的人地关系理论,从景观变化的角度探讨海岛聚落环境的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 海岛与陆地拥有不同的地理环境。空间、时间和生产等因素影响了人们对海岛地域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认知变化。以福建平潭海坛岛的聚落景观为研究对象,基于人文地理学的人地关系理论,从景观变化的角度探讨海岛聚落环境的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人地关系中社会活动对聚落环境的影响,为海岛聚落的环境和景观设计提供思路。研究认为,从逃避海岛极端自然环境到享受海岛独特景观资源,是海岛聚落景观认知的主要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 聚落环境 景观认知 聚落变迁 态度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青多民族地区传统聚落环境特征与更新设计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崔文河 任捷 武琪 《古建园林技术》 2018年第3期10-13,69,共5页
甘青多民族地区自然与人文环境特殊,传统聚落更新面临机遇与挑战,保护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和传承民族文化是聚落民居更新建设的重要任务。文章对甘青地区自然及人文环境进行总体分析,指出传统聚落更新应树立"多元共生、和而不同"... 甘青多民族地区自然与人文环境特殊,传统聚落更新面临机遇与挑战,保护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和传承民族文化是聚落民居更新建设的重要任务。文章对甘青地区自然及人文环境进行总体分析,指出传统聚落更新应树立"多元共生、和而不同"的设计理念,同时提出整合设计方法,即将自然气候因素的"共质性"与民族文化因素的"异质性"以及适应现代生产生活"时代性"进行综合协同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青 多民族地区 聚落环境 更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聚落环境动态性的影响因素
5
作者 徐贤如 《建筑与文化》 2009年第9期89-89,共1页
影响传统聚落环境动态性的因素可以分二方面,其一是外在因素,包括地理气候因素、地形及地貌、水、生态因素等自然环境要素;其二是内在因素,包括防御性和开放性、习俗、宗法、伦理道德观念、宗教、图腾崇拜和风水学说等。
关键词 聚落环境 动态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村镇聚落环境中人之行为活动与场所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大玉 欧阳文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11-23,共13页
本文从人与环境的关系即人建造环境、环境影响人入手,对传统村镇聚落环境中人的行为活动与场所的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并就其在现代城市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中的借鉴意义进行了简述。
关键词 传统村镇聚落 活动 空间 场所 聚落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聚落环境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业祖润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70-75,共6页
本文运用“空间结构理论”对传统聚落环境空间结构的形态、结构方式及空间品质塑造等方面作探析 ,力求从深层结构研究传统聚落环境构成的内在机制、创造理论、空间结构特征及文化内涵。
关键词 传统聚落环境 空间结构 人居环境科学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京西马栏古村聚落环境与空间形态
8
作者 贾宣墨 李春青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8-13,共6页
以北京门头沟区马栏古村为研究对象,以聚落环境与空间形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马栏古村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总结了其影响下的带状梯田式聚落空间格局、河路相叠交织的村落公共空间、贯穿村内主街的空间轴线和以寺庙戏楼为核... 以北京门头沟区马栏古村为研究对象,以聚落环境与空间形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马栏古村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总结了其影响下的带状梯田式聚落空间格局、河路相叠交织的村落公共空间、贯穿村内主街的空间轴线和以寺庙戏楼为核心的建筑空间形态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栏古村 聚落环境 空间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福建乡土民居到海外华侨聚落——华侨大学民居聚落研究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志宏 涂小锵 《新建筑》 2024年第4期138-143,共6页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其山海环境造就了类型多样的传统民居与聚落。华侨大学建筑学院以方拥、关瑞明为先驱的学者们薪火相传,在民居聚落研究领域积淀了丰厚的学术成果,并持续拓展研究领域。文章通过梳理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在福建民居聚落研...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其山海环境造就了类型多样的传统民居与聚落。华侨大学建筑学院以方拥、关瑞明为先驱的学者们薪火相传,在民居聚落研究领域积淀了丰厚的学术成果,并持续拓展研究领域。文章通过梳理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在福建民居聚落研究领域40年的发展历程,从民居类型的调查测绘、聚落人居环境、营造技艺整理等研究方向进行了深入的回顾和评述,并从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视角展望了海内外华侨民居聚落合作研究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民居 调查测绘 聚落环境 营造技艺 海外文化传播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乡土地理主题式情境的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以“人类的聚居地——聚落”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庭悦 蔡健榕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4-57,共4页
乡土地理主题情境由学生感知出发,化难为易,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家国情怀。本文以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为例,利用乡土地理为素材创设情境,探究“民田区”与“沙田区”聚落的... 乡土地理主题情境由学生感知出发,化难为易,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家国情怀。本文以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为例,利用乡土地理为素材创设情境,探究“民田区”与“沙田区”聚落的名称、形态、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等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聚落名称等表象分析聚落发展的有利条件,从创设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落实地理课程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地理 主题式情境 环境聚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边地聚落生态适应性研究及启示——解读云南和顺乡 被引量:14
11
作者 童志勇 李晓丹 《新建筑》 2005年第4期22-25,共4页
以云南和顺乡传统边地聚落为背景,阐述了传统边地聚落发展过程中与自然环境、历史环境、社会环境的生态适应性。指出在新的形势下,传统聚落应建立新的适应性机制,重新达到平衡,方可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传统边地聚落 生态适应性 生态环境 聚落环境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及发展研究——以新化水车镇乡村聚落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筱蔚 汤朝晖 《华中建筑》 2017年第8期89-92,共4页
该文以湘中梅山地区水车镇乡村聚落空间为研究对象,分析乡村聚落空间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历史、人文条件,研究乡村聚居空间形态构成基础、特征以及规律。从乡村聚落构成五大方面深入剖析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探索乡村聚落空间应对现代乡村... 该文以湘中梅山地区水车镇乡村聚落空间为研究对象,分析乡村聚落空间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历史、人文条件,研究乡村聚居空间形态构成基础、特征以及规律。从乡村聚落构成五大方面深入剖析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探索乡村聚落空间应对现代乡村聚落发展的对策及前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聚落空间形态 聚落构成 聚落环境 原住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民间建筑环境的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何培斌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20-124,共5页
该文尝试在中国民居研究课题及方法上探索一条新的路子。作者认为如果要了解聚落全面环境的意义。除了研究民居之外,还要研究村落中其他建筑、结构及场所。因此,建筑师们必须利用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来探讨人在建筑环境中的活动... 该文尝试在中国民居研究课题及方法上探索一条新的路子。作者认为如果要了解聚落全面环境的意义。除了研究民居之外,还要研究村落中其他建筑、结构及场所。因此,建筑师们必须利用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来探讨人在建筑环境中的活动及两者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环境 建筑环境 民间环境 建筑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聚落─-柯岩“镜中镜”酒家设计创作思考
14
作者 孙茹雁 余锦然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9-33,共5页
文章以一种环境理念,结合位于柯岩自然与聚落环境中的一个小型建筑设计,尝试了一条根植于地域特质的环境建筑的创作途径。
关键词 自然 聚落环境 理念 秩序 环境建筑 酒店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靠山型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气候适应性浅析
15
作者 曹萌萌 《城市建筑》 2014年第12期250-250,共1页
传统聚落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进化中,形成了很多气候适应性的经验、方法和智慧。本文从传统聚落的选址环境、群组空间形态和单体建筑空间形态三方面,分析了同一地形条件下传统聚落适应气候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传统聚落 气候适应性 聚落环境 空间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落文明与单元建构——云南石屏地区历史文化聚落的生成逻辑与时空发生
16
作者 杨华刚 刘琪 《城市建筑》 2019年第28期52-54,共3页
石屏地区数不胜数的历史聚落成就了其滇南大地风云荟萃的盛况格局,文章通过解读石屏地区历史发展主线及其时空更迭,还原其历史情境并思考历史主线与地区历史文化聚落的建构关系。最终提出要从历史人类学、边疆发展史和社会经济史等角度... 石屏地区数不胜数的历史聚落成就了其滇南大地风云荟萃的盛况格局,文章通过解读石屏地区历史发展主线及其时空更迭,还原其历史情境并思考历史主线与地区历史文化聚落的建构关系。最终提出要从历史人类学、边疆发展史和社会经济史等角度挖掘当代历史文化聚落背后内在的表现形式与生成逻辑,并尝试求证历史文化聚落环境单元模式形成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石屏 历史文化聚落 历史发展脉络 生成逻辑 聚落环境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雅和顺──来自一个古典聚落的报告(续)
17
作者 季富政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24-125,共2页
关键词 古典聚落 和顺聚落 聚落环境 聚落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落
18
《北方建筑》 2020年第3期47-47,共1页
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聚落”一词古代指村落,如中国的《汉书·沟油志》的记载:“或久无害.稍筑室宅... 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聚落”一词古代指村落,如中国的《汉书·沟油志》的记载:“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近代泛指一切居民点。聚落是聚落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词语释义聚落约起源于旧8石器时代中期,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逐漸演化。在原始公社制度下,以氏族为单位的聚落是纯粹的农业村社。进人奴隶制社会后出现了居民不直接依靠农业营生的城市型聚落。但是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商品经济不占主要地位,乡村聚落始终是聚落的主要形式。进人资本主义社会以后,城市或城市型聚落广泛发展,乡村聚落逐渐失去优势而成为聚落体系中的低层绷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人类聚居 奴隶制社会 城市聚落 聚落环境 原始公社制度 开发利用 聚落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乡村聚落水域空间研究综述
19
作者 郭冰玉 张斌 岳士俊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2期74-77,共4页
自国家开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工作以来,乡村人居环境优化升级成为重要议题,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相关文件印发,表明对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的研究仍是学界亟须关注的焦点。文章立足建筑科学工... 自国家开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工作以来,乡村人居环境优化升级成为重要议题,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相关文件印发,表明对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的研究仍是学界亟须关注的焦点。文章立足建筑科学工程学科视角,聚焦乡村聚落水域空间这一重要乡村聚落空间要素,借助CNKI数据库,整理2010—2021年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得出近年相关研究的热门研究地区、关注焦点及研究脉络。同时,对该领域研究趋向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水域空间 CITESPACE 聚落空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合然村的地域适应性探析
20
作者 夏勇 李军环 《建筑与文化》 2017年第10期223-225,共3页
传统村落在长期的自我发展中,能够形成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完美契合的聚落空间,具有极高的文化、科研价值。文章以青海合然村为例,从聚落层面、单体建筑层面和材料及营造技术层面出发,探讨合然村在发展中体现出地域环境适应性的民间智... 传统村落在长期的自我发展中,能够形成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完美契合的聚落空间,具有极高的文化、科研价值。文章以青海合然村为例,从聚落层面、单体建筑层面和材料及营造技术层面出发,探讨合然村在发展中体现出地域环境适应性的民间智慧,总结其在生态、生产和生活的生态智慧,以期对当地村落的更新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然村 聚落环境 民居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