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苯酰亚胺树脂非多孔微球亲和色谱固定相基体的合成 被引量:2
1
作者 周瑞林 杨屹 于世林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80-482,共3页
本文选用乳液缩聚法合成了 3~ 5 μm的聚苯酰亚胺树脂非多孔微球 ,用作新型高效液相亲和色谱固定相的基体。与多孔微球基体相比 ,这种非多孔微球基体缩短了生物大分子的保留时间 。
关键词 聚苯酰亚胺树脂 乳液缩 非多孔微球 亲和色谱 固定相 色谱柱 基体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铜与聚苯酰亚胺表面相互作用的理论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秀斌 李泽生 +2 位作者 吕中元 于坤千 孙家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081-2084,共4页
利用分子力学模拟研究了单层金属铜在三层聚苯酰亚胺 ( PMDA-ODA)表面模型上的静态行为 .结果单层铜在 PMDA-ODA表面上形成了聚集体 .分析表明铜原子之间的内聚能大于铜与 PMDA-ODA表面之间的着附能 .在内聚能中范德华力起重要作用 ,而... 利用分子力学模拟研究了单层金属铜在三层聚苯酰亚胺 ( PMDA-ODA)表面模型上的静态行为 .结果单层铜在 PMDA-ODA表面上形成了聚集体 .分析表明铜原子之间的内聚能大于铜与 PMDA-ODA表面之间的着附能 .在内聚能中范德华力起重要作用 ,而在着附能中静电作用是决定因素 .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温度对铜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模拟 金属/合物界面 相互作用 聚苯酰亚胺 分子力学 范德华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均苯型聚酰亚胺成型工艺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晓东 黄培 时钧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5期9-12,共4页
采用热模压工艺,考察了一种新的均苯型聚酰亚胺的成型加工性能。利用正交实验方法,实验考察了成型工艺条件:成型温度、热处理温度、成型压力和保压时间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型温度和保压时间对材料的拉伸、弯曲和冲击强度... 采用热模压工艺,考察了一种新的均苯型聚酰亚胺的成型加工性能。利用正交实验方法,实验考察了成型工艺条件:成型温度、热处理温度、成型压力和保压时间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型温度和保压时间对材料的拉伸、弯曲和冲击强度均有较为显著的影响,而增大成型压力还会降低材料的冲击强度。就材料的综合性能而言,最佳的成型工艺条件为:成型温度345~355℃,成型压力10 0~12 0MPa,保压时间100~120min,热处理温度1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型加工 热模压 压力 力学性能 温度 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均苯型芳香族聚酰亚胺的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黄健 黄培 时钧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6-9,共4页
以二步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均苯型芳香族聚酰亚胺。测定了聚酰亚胺的预聚体———聚酰胺酸特性粘度 (Iv)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 ,聚酰亚胺在N 甲基 2 吡咯烷酮 (NMP)中的特性粘度在 1.2dL/g左右 ,玻璃化温度高于2 5 0℃ ,在氧气中失重 5 %... 以二步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均苯型芳香族聚酰亚胺。测定了聚酰亚胺的预聚体———聚酰胺酸特性粘度 (Iv)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 ,聚酰亚胺在N 甲基 2 吡咯烷酮 (NMP)中的特性粘度在 1.2dL/g左右 ,玻璃化温度高于2 5 0℃ ,在氧气中失重 5 %的温度在 5 0 0℃以上。经红外光谱测定 ,样品在 1780cm-1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芳香族 四甲酸二酐 制备 性能表征 特性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苯型聚酰亚胺保持架材料的成形工艺及性能研究
5
作者 孙小波 王子君 《轴承》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7-41,共5页
采用热压工艺,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均苯型聚酰亚胺的成形工艺参数,研究了温度对聚酰亚胺保持架材料拉伸强度、硬度和摩擦学的影响,分析了装有均苯型聚酰亚胺保持架轴承的高温高速适应性和抗贫油能力。结果表明:工艺优化后的均苯型... 采用热压工艺,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均苯型聚酰亚胺的成形工艺参数,研究了温度对聚酰亚胺保持架材料拉伸强度、硬度和摩擦学的影响,分析了装有均苯型聚酰亚胺保持架轴承的高温高速适应性和抗贫油能力。结果表明:工艺优化后的均苯型聚酰亚胺保持架材料260℃时拉伸强度为71 MPa,拉伸强度保持率为64.5%,硬度和磨损量几乎不变,装有均苯型聚酰亚胺保持架的轴承高温高速适应性良好,抗贫油能力优于装有传统铜保持架的轴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保持架 拉伸强度 邵氏硬度 摩擦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M成型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余瑞莲 汪明 +2 位作者 李弘瑜 杨云华 冯志海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8,共3页
以苯乙炔封端聚酰亚胺树脂为基体,采用高温RTM工艺复合成型了T300碳布增强聚酰亚胺层合板,复合材料的Tg达351℃(DMA),材料在300℃弯曲强度保持率达90%以上,模量保持率达85%以上,层间剪切强度保持率达60%以上。
关键词 树脂转移模塑 乙炔封端 复合材料 热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铌酸锂/BCB/聚酰亚胺结构的柔性声表面波器件的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健中 彭斌 +2 位作者 张万里 林庚辉 高令桥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9-173,共5页
该文采用有限元法对“铌酸锂/苯并环丁烯(BCB)/聚酰亚胺”结构的柔性声表面波器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铌酸锂厚度为0.06λ~0.8λ(λ为周期)时,不能激发稳定的瑞利波,在此区间外可激发瑞利波。随着温度升高,器件的谐振频率降低,计算结... 该文采用有限元法对“铌酸锂/苯并环丁烯(BCB)/聚酰亚胺”结构的柔性声表面波器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铌酸锂厚度为0.06λ~0.8λ(λ为周期)时,不能激发稳定的瑞利波,在此区间外可激发瑞利波。随着温度升高,器件的谐振频率降低,计算结果表明,声速随温度变化是谐振频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大于热膨胀引起的谐振频率变化。仿真结果为设计和制备柔性声表面波器件时合理选择压电薄膜厚度及衬底材料力学性能等参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声表面波器件 铌酸锂/并环丁烯(BCB)/ 有限元仿真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聚芳硫醚树脂的合成研究
8
作者 刘容 杜甜甜 +2 位作者 胡倚萍 章驰 蒋文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19,68,共6页
利用结构改性单体向聚苯硫醚(PPS)主链引入长碳链,合成了一种新型柔性聚芳硫醚树脂—聚苯己基酰亚胺硫醚(PPHIS)。研究了4,4′-二氯代二苯基己基二酰亚胺(DCPHDI)和4,4′-二氯代二苯基己基二酰胺酸钠盐(DCPHDAS)两种单体对应的树脂合成... 利用结构改性单体向聚苯硫醚(PPS)主链引入长碳链,合成了一种新型柔性聚芳硫醚树脂—聚苯己基酰亚胺硫醚(PPHIS)。研究了4,4′-二氯代二苯基己基二酰亚胺(DCPHDI)和4,4′-二氯代二苯基己基二酰胺酸钠盐(DCPHDAS)两种单体对应的树脂合成路线的可行性,并对PPHIS与PPS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DCPHDI为原料的合成路线可以成功制备PPHIS;而以DCPHDAS为结构改性单体合成PPHIS的路线有待进一步研究。与传统的聚芳硫醚PPS相比,柔性PPHIS的热稳定性在430℃之前好于PPS,熔点、结晶性低于PPS,具有更低的加工温度和加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硫醚 己基硫醚 改性单体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