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酸掺杂聚苯胺/聚乙烯醇磷酸酯导电水性防腐蚀涂料的制备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兰河 李尧松 +1 位作者 庞香蕊 张亚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79-684,共6页
采用水性环氧树脂作为成膜物质,聚乙烯醇磷酸酯(P-PVA)-盐酸、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樟脑磺酸(CSA)水溶液作为掺杂剂,制备了聚苯胺/聚乙烯醇磷酸酯(PANI/P-PVA)导电水性防腐蚀涂料,研究了P-PVA和氧化剂用量、酸用量、聚合时间和膜干燥... 采用水性环氧树脂作为成膜物质,聚乙烯醇磷酸酯(P-PVA)-盐酸、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樟脑磺酸(CSA)水溶液作为掺杂剂,制备了聚苯胺/聚乙烯醇磷酸酯(PANI/P-PVA)导电水性防腐蚀涂料,研究了P-PVA和氧化剂用量、酸用量、聚合时间和膜干燥温度等因素对涂膜电导率和涂膜拉伸断裂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PVA用量增加,涂膜拉伸断裂强度增大,当干燥温度为80℃时,涂膜拉伸断裂强度最大,达到64MPa;当P-PVA质量分数为40%时,PANI/P-PVA涂膜的电导率最大,为7S·cm-1;且当CSA和DBSA浓度均为1.5mol/L,聚合时间为8h,n(APS)/n(An)=2时,制得的CSA-PANI/P-PVA、DBSA-PANI/P-PVA涂膜的电导率最大,分别为21.5S·cm-1和8.1S·cm-1;当c(HCl)=1.0mol/L,聚合时间为6h,n(APS)/n(An)=1时,制得HCl-PANI/P-PVA涂膜的电导率最大(16S·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聚乙烯醇磷酸酯 水性导电涂料 电导率 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基导电水凝胶电解质在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2
作者 朱召渲 王丽新 +3 位作者 唐晓宁 李龙 石雁 邵姣婧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3-902,共10页
通过加入聚苯胺(PANI)提高聚乙烯醇(PVA)水凝胶电解质的导电性,并引入纳米SiO_(2),使其与PVA中的羟基形成氢键相互作用,从而改善电解质的力学性能、离子传输能力和结构稳定性。所制备的PVA/PANI/SiO_(2)导电水凝胶电解质表现出高的拉伸... 通过加入聚苯胺(PANI)提高聚乙烯醇(PVA)水凝胶电解质的导电性,并引入纳米SiO_(2),使其与PVA中的羟基形成氢键相互作用,从而改善电解质的力学性能、离子传输能力和结构稳定性。所制备的PVA/PANI/SiO_(2)导电水凝胶电解质表现出高的拉伸应力(15.45 MPa)、应变(516.09%)、离子迁移数(0.56)和离子电导率(0.992 mS·cm^(-1)),以及宽的电化学窗口(2.56 V)。使用该电解质的对称电池可实现超过1200 h的稳定循环且锌沉积均匀。改性后的电解质显著提升了电池的电化学和力学性能,同时增强了其循环稳定性和电化学可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离子电池 聚乙烯醇水凝胶电解质 电化学性能 聚苯胺 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液聚合法制备聚苯胺/聚乙烯醇电致变色材料 被引量:14
3
作者 马利 胡睿 甘孟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21-322,351,共3页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掺杂剂,在非有机溶剂的两相体系中以聚乙烯醇(PVA)为成膜助剂,采用现场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可直接用于制备电致变色膜的聚苯胺(PAn)/PVA乳液。研究了PVA含量、苯胺(An)与DBSA的量比、氧化剂过硫酸铵(APS)与An的量...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掺杂剂,在非有机溶剂的两相体系中以聚乙烯醇(PVA)为成膜助剂,采用现场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可直接用于制备电致变色膜的聚苯胺(PAn)/PVA乳液。研究了PVA含量、苯胺(An)与DBSA的量比、氧化剂过硫酸铵(APS)与An的量比及反应温度对膜的电致变色性、导电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w(PVA)=4 3%、n(An)∶n(DBSA)∶n(APS)=0 86∶1∶0 86、反应温度为8℃时,所制得的PAn/PVA乳液可直接制成具有良好电致变色性的自支撑膜(电致变色响应时间小于0 5s,电导率可达2 69×10-4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聚乙烯醇 电致变色材料 乳液聚合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聚苯乙烯磺酸-聚乙烯醇电致变色膜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9
4
作者 陈蔚 傅相锴 马丽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0-63,共4页
在水相中,以聚苯乙烯磺酸(PSSA)为模板掺杂剂,聚乙烯醇(PVA)为成膜助剂,苯胺(An)为单体,过硫酸铵(APS)引发合成水溶性导电聚苯胺/聚苯乙烯磺酸-聚乙烯醇(PANI/PSSA-PVA)复合物固体及其复合溶液,用旋涂法制备了相应的复合电致... 在水相中,以聚苯乙烯磺酸(PSSA)为模板掺杂剂,聚乙烯醇(PVA)为成膜助剂,苯胺(An)为单体,过硫酸铵(APS)引发合成水溶性导电聚苯胺/聚苯乙烯磺酸-聚乙烯醇(PANI/PSSA-PVA)复合物固体及其复合溶液,用旋涂法制备了相应的复合电致变色膜。通过优化实验表明,反应温度为10-15℃时,m(PVA)=2.5%,n(PSSA)∶n(An)∶n(APS)=1∶0.7∶0.4的复合溶液所制得的复合电致变色膜具有良好的电致变色性能,其电导率可达0.119S/cm。本合成工艺简单、反应易于控制、产物易于成膜且不脱落,制得的膜底色接近无色且电导率较高,在电致变色器件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聚苯乙烯磺酸 聚乙烯醇 电致变色 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酯酰氯表面接枝聚乙烯醇的阻燃改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马志领 赵文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4-46,50,共4页
研究 (β-氯乙基 )磷酸酯酰氯 [A](Cl CH2 CH2 OPOCl2 )以三氯甲烷溶液为介质 ,通过脱 HCl发生酯化反应对 PVA进行接枝。讨论了阻燃剂浓度、温度、时间、介质等条件对接枝效率的影响 ,温度降低 ,接枝率减小 ,低于 5 0℃时接枝不明显 ;... 研究 (β-氯乙基 )磷酸酯酰氯 [A](Cl CH2 CH2 OPOCl2 )以三氯甲烷溶液为介质 ,通过脱 HCl发生酯化反应对 PVA进行接枝。讨论了阻燃剂浓度、温度、时间、介质等条件对接枝效率的影响 ,温度降低 ,接枝率减小 ,低于 5 0℃时接枝不明显 ;阻燃剂浓度增大 ,反应时间延长或引入助溶剂 ,接枝率提高。热分析研究和剩炭的扫描电镜图分析说明阻燃剂促进 PVA的热降解及交联 ,形成致密的剩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 改性 表面接枝 PVA 氯乙基磷酸酯 水溶性 磷酸酯酰氯 聚乙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聚乙烯醇导电复合材料合成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任斌 黄河 +1 位作者 刘少琼 余成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6-20,共5页
 采用原位聚合方法合成了可溶性的聚苯胺/聚乙烯醇导电复合材料。研究了反应体系中聚苯胺的含量、反应时间、温度及酸浓度对复合材料电导率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聚合反应条件,并且通过红外、紫外、荧光光谱和热重分析等对复合材料的结...  采用原位聚合方法合成了可溶性的聚苯胺/聚乙烯醇导电复合材料。研究了反应体系中聚苯胺的含量、反应时间、温度及酸浓度对复合材料电导率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聚合反应条件,并且通过红外、紫外、荧光光谱和热重分析等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光电性能和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聚乙烯醇 导电复合材料 原位聚合 反应条件 结构 光电性能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法制备聚苯胺/聚乙烯醇导电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任斌 黄河 +1 位作者 刘少琼 于黄中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58-61,共4页
采用原位聚合方法合成了聚苯胺 /聚乙烯醇导电复合材料 ,研究了反应体系中聚苯胺的质量分数和反应时间对复合材料电导率的影响 ,并且通过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其结构和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
关键词 聚苯胺 聚乙烯醇 导电材料 制备方法 原位聚合法 电导率 分子结构 稳定性 红外光谱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聚乙烯醇微乳液导电涂料的研制及其性能的测试 被引量:10
8
作者 钟平 黄建军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9年第1期58-61,共4页
采用氧化聚合方法合成可溶性的聚苯胺/聚乙烯醇(PAn/PVA)复合导电涂料。研究了反应体系中聚苯胺的含量、反应时间、温度及酸浓度对导电涂料电导率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聚合反应条件,同时对其稳定性、导电性、力学性及其表面结构等进行了... 采用氧化聚合方法合成可溶性的聚苯胺/聚乙烯醇(PAn/PVA)复合导电涂料。研究了反应体系中聚苯胺的含量、反应时间、温度及酸浓度对导电涂料电导率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聚合反应条件,同时对其稳定性、导电性、力学性及其表面结构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PAn/PVA导电涂料稳定性好,在空气中放置80h电导率无明显变化,涂料涂层的电导率最高可达4.57 s/cm,加入环氧树脂可明显改善涂层的附着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聚乙烯醇 氧化聚合 导电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聚乙烯醇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孝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35-1238,共4页
采用聚乙烯醇(PVA)为基质材料,用盐酸进行掺杂,制备了聚苯胺(PANI)-PVA复合膜。考察了PVA含量、盐酸浓度、氧化剂过硫酸铵(APS)用量、反应时间和膜干燥温度等因素对PANI-PVA复合膜拉伸断裂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ANI与PVA可进行有... 采用聚乙烯醇(PVA)为基质材料,用盐酸进行掺杂,制备了聚苯胺(PANI)-PVA复合膜。考察了PVA含量、盐酸浓度、氧化剂过硫酸铵(APS)用量、反应时间和膜干燥温度等因素对PANI-PVA复合膜拉伸断裂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ANI与PVA可进行有效的复合,使PANI的拉伸断裂强度得到大幅提高,且PANI-PVA复合膜的拉伸断裂强度随PVA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在PVA质量分数40%(基于PVA和PANI的总质量)、c(HCl)=1.0 mol/L、反应时间为4.0 h、n(APS):n(苯胺)=1.0、膜干燥温度为80℃的条件下,所得盐酸掺杂的PANI-PVA复合膜的拉伸断裂强度达到最大值(60.8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聚乙烯醇 复合膜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酸掺杂聚苯胺-聚乙烯醇复合导电涂料的制备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孝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90-693,共4页
采用聚乙烯醇为基质材料,以盐酸、十二烷基苯磺酸、氨基磺酸水溶液掺杂,制备了聚苯胺-聚乙烯醇(PANI-PVA)复合导电涂料。研究了PANI与PVA质量比、酸用量、氧化剂用量、反应时间以及膜干燥温度等因素对涂料膜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V... 采用聚乙烯醇为基质材料,以盐酸、十二烷基苯磺酸、氨基磺酸水溶液掺杂,制备了聚苯胺-聚乙烯醇(PANI-PVA)复合导电涂料。研究了PANI与PVA质量比、酸用量、氧化剂用量、反应时间以及膜干燥温度等因素对涂料膜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VA质量分数为40%、成膜干燥温度为80℃时,PANI-PVA涂料膜的电导率最大。而且当cHCl=0.5mol/L、反应时间为6h、过硫酸铵与苯胺摩尔比为1.0时,所得HCl-PANI-PVA膜的电导率达最大,为15.0S/cm;当cDBSA=1.0mol/L、反应时间为8h、过硫酸铵与苯胺摩尔比为2.0时,所得DBSA-PANI-PVA膜的电导率达最大,为7.1S/cm;当cNH2SO3H=1.0mol/L、反应时间为6h、过硫酸铵与苯胺摩尔比为2.0时,所得NH2SO3H-PANI-PVA膜的电导率达最大,为2.0S/cm。在这几种酸掺杂的PANI-PVA复合导电涂料中,HCl-PANI-PVA膜的电导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聚乙烯醇 酸掺杂 导电涂料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聚乙烯醇复合膜的性能研究
11
作者 王孝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9-70,123,共3页
采用聚乙烯醇为基质材料制备了聚苯胺/聚乙烯醇(PANI/PVA)复合膜,讨论了PANI与PVA质量比、膜干燥温度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并对PVA膜、HCl掺杂PANI膜以及PANI/PVA复合膜的拉伸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电导率以及热稳定性作了比较。结果表... 采用聚乙烯醇为基质材料制备了聚苯胺/聚乙烯醇(PANI/PVA)复合膜,讨论了PANI与PVA质量比、膜干燥温度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并对PVA膜、HCl掺杂PANI膜以及PANI/PVA复合膜的拉伸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电导率以及热稳定性作了比较。结果表明:PVA膜的拉伸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最强,但是电导率最小;PANI/PVA复合膜电导率最大,其拉伸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比未加PVA的HCl掺杂PANI膜都得到了大大提高。在180℃之前,PVA膜最稳定,HCl掺杂PANI膜稳定性最差;在260℃之后,HCl掺杂PANI膜最稳定,PVA膜稳定性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聚乙烯醇 复合膜 性能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聚苯胺/聚乙烯醇掺杂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凡 万丽 +3 位作者 张修华 董兵海 许祖勋 王世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7-81,共5页
通过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制备了可溶性的聚苯胺/聚乙烯醇掺杂氧化石墨烯导电复合材料。通过XRD、SEM、TEM、FT-IR、TGA、CV对合成的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聚苯胺/聚乙烯醇能够插入到氧化石墨烯的层间和包裹在氧化石... 通过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制备了可溶性的聚苯胺/聚乙烯醇掺杂氧化石墨烯导电复合材料。通过XRD、SEM、TEM、FT-IR、TGA、CV对合成的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聚苯胺/聚乙烯醇能够插入到氧化石墨烯的层间和包裹在氧化石墨烯的表面形成复合物。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掺杂的聚苯胺/聚乙烯醇/氧化石墨烯材料具有很好的溶解性和导电性能,将复合物进行还原和再次用酸掺杂之后,发现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聚乙烯醇 氧化石墨烯 可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磷酸酯插层改性水滑石及其阻燃改性杨木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猛 朱嘉智 +2 位作者 时君友 温明宇 赵梓旭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58,共7页
镁铝水滑石因其特殊结构,在阻燃处理方面应用较为广泛,但存在阻燃元素单一的问题。采用聚乙烯醇磷酸酯(PPVA)对水滑石进行插层改性,制备有机-无机复合协效阻燃剂,并浸渍处理杨木单板,考察浸渍处理工艺对杨木载药率和极限氧指数的影响。... 镁铝水滑石因其特殊结构,在阻燃处理方面应用较为广泛,但存在阻燃元素单一的问题。采用聚乙烯醇磷酸酯(PPVA)对水滑石进行插层改性,制备有机-无机复合协效阻燃剂,并浸渍处理杨木单板,考察浸渍处理工艺对杨木载药率和极限氧指数的影响。结果显示,PPVA插层进入镁铝水滑石层间中;PPVA插层水滑石真空加压处理后杨木单板的极限氧指数较杨木素板提高了1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滑石 聚乙烯醇磷酸酯 插层改性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多壁碳纳米管掺杂聚乙烯醇的z扫描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冯岩 林静 丁迎春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98-600,共3页
为了提高聚苯胺的非线性光学性能以及实际应用价值,使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体掺杂聚乙烯醇薄膜,并利用单光束z扫描技术,在波长532nm、脉宽8ns的条件下研究了这种材料的3阶非线性光学性质,计算其3阶非线性光学系数。结... 为了提高聚苯胺的非线性光学性能以及实际应用价值,使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体掺杂聚乙烯醇薄膜,并利用单光束z扫描技术,在波长532nm、脉宽8ns的条件下研究了这种材料的3阶非线性光学性质,计算其3阶非线性光学系数。结果表明,与聚苯胺本体相比,薄膜样品的非线性光学性能得到明显的提高,将其制备成薄膜为今后的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3阶非线性光学系数 Z扫描 聚苯胺-多壁碳纳米管复合体掺杂聚乙烯醇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对芳纶复合纱聚苯胺导电层耐久性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铖烨 缪润伍 +2 位作者 韩潇 洪剑寒 GIL Ignacio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1-97,共7页
为提高聚苯胺导电层与基材之间的黏结牢度,以聚乙烯醇为共混高聚物,通过连续原位聚合法在对位芳纶纱线表面形成聚乙烯醇/聚苯胺导电层,制备得到芳纶/聚苯胺/聚乙烯醇复合导电纱。分析了导电纱的结构与性能,并研究了聚乙烯醇对聚苯胺导... 为提高聚苯胺导电层与基材之间的黏结牢度,以聚乙烯醇为共混高聚物,通过连续原位聚合法在对位芳纶纱线表面形成聚乙烯醇/聚苯胺导电层,制备得到芳纶/聚苯胺/聚乙烯醇复合导电纱。分析了导电纱的结构与性能,并研究了聚乙烯醇对聚苯胺导电层耐水洗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添加聚乙烯醇有助于提高导电纱导电层的结构规整性及电导率,随着聚乙烯醇质量分数的提高,导电纱的电导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聚乙烯醇占苯胺的质量分数为4.30%时,制得的复合导电纱线的电导率最高,达到(1.120±0.198)S/cm;聚乙烯醇的添加和质量分数的提高,有助于聚苯胺导电层耐水洗性及在较小外力作用下的耐磨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聚合法 对位芳纶 聚苯胺 聚乙烯醇 导电性 耐久性 导电纱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乙二醇/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导电复合物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毛杰 戴静波 +4 位作者 周俊慧 张新波 田宗明 张斌 秦永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24172-24176,共5页
通过共混和冻融循环法制备了聚乙烯醇(PVA)/乙二醇(EG)/氧化石墨烯(GO)/聚苯胺(PANI)复合水凝胶。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电子扫描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万能电子试验机和电化学工作站等手段对复合凝胶的微观结构、力学... 通过共混和冻融循环法制备了聚乙烯醇(PVA)/乙二醇(EG)/氧化石墨烯(GO)/聚苯胺(PANI)复合水凝胶。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电子扫描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万能电子试验机和电化学工作站等手段对复合凝胶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以及导电性能进行了研究。所获得的复合水凝胶的拉伸强度随着EG含量的增加而增强;复合水凝胶的电导率随着GO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该复合凝胶在-20℃仍保持良好的柔韧性和电导率(5.93±0.55)S/m。同时,利用该水凝胶制作了一种简单的应变传感器,能够有效地检测人体的微小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PVA) 聚苯胺(PANI) 导电水凝胶 抗冻水凝胶 应变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聚乙烯醇/磺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17
作者 何伟 郭小莹 +2 位作者 胡方圆 蹇锡高 葛铁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1-125,共5页
通过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制备聚苯胺/聚乙烯醇/磺化石墨烯(PANI/PVA/S-GNS)导电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通过溶解性能测试,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加入,可有效降低PANI的团聚,提高复... 通过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制备聚苯胺/聚乙烯醇/磺化石墨烯(PANI/PVA/S-GNS)导电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通过溶解性能测试,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加入,可有效降低PANI的团聚,提高复合材料的溶解性能;通过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少量S-GNS的加入就能提高复合材料的电性能,在扫描速率为50 mV/s时,PANI/PVA/S-GNS的比电容为661.2 F/g,远大于比电容为354.3 F/g的PANI/PV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聚乙烯醇 磺化石墨烯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乙烯醇的聚电解质渗透汽化膜的研究(Ⅰ)聚电解质的合成 被引量:8
18
作者 邹健 孙本惠 陈翠仙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1-24,共4页
以聚乙烯醇为基材合成了不同取代度的阳离子聚乙烯醇和磷酸酯化阴离子聚乙烯醇 ,初步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取代度的影响 .采用这两种材料制备了聚电解质复合物 ,并研究了这种复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 .
关键词 阳离子 磷酸酯 聚乙烯醇 聚电解质复合物 渗透汽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纳米导电纤维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德朴 田明伟 +1 位作者 郭肖青 曲丽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0-153,158,共5页
以壳聚糖(CS)、聚乙烯醇(PVA)和纳米石墨粉(G)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分别制备了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纳米纤维及壳聚糖/聚乙烯醇/纳米石墨粉复合纳米纤维,采用原位聚合法在纤维表面聚合导电聚合物聚苯胺,得到具有优良导电性能的聚合CS/... 以壳聚糖(CS)、聚乙烯醇(PVA)和纳米石墨粉(G)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分别制备了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纳米纤维及壳聚糖/聚乙烯醇/纳米石墨粉复合纳米纤维,采用原位聚合法在纤维表面聚合导电聚合物聚苯胺,得到具有优良导电性能的聚合CS/PVA和聚合CS/PVA/G复合纳米纤维。通过扫描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测试手段对纤维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苯胺均匀包覆在经原位聚合的复合纳米纤维表面,提高了纤维的导电性能,纳米石墨粉与聚苯胺形成插入化合物进一步提高了纤维的导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 壳聚糖 聚乙烯醇 静电纺丝 纳米石墨粉 聚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磷酸酯掺杂剂的合成及对聚苯胺水分散液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文治 赵玉洁 陈卫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1-143,146,共4页
为了深入研究掺杂剂对聚苯胺水分散液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将不同摩尔比的二乙二醇单甲醚(DEGME)与三氯氧磷(POCl3)反应合成一系列带有短链乙氧基的酸性磷酸酯掺杂剂。在酸性条件下,采用过硫酸铵氧化法制备聚苯胺,经氨水脱掺杂获得本征态... 为了深入研究掺杂剂对聚苯胺水分散液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将不同摩尔比的二乙二醇单甲醚(DEGME)与三氯氧磷(POCl3)反应合成一系列带有短链乙氧基的酸性磷酸酯掺杂剂。在酸性条件下,采用过硫酸铵氧化法制备聚苯胺,经氨水脱掺杂获得本征态聚苯胺;并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对磷酸酯掺杂剂和聚苯胺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将所合成的磷酸酯掺杂剂与本征态或掺杂态聚苯胺混合,研究确定聚苯胺在水中具有最佳分散效果时所对应的POCl3和DEGME的摩尔比。结果表明:当POCl3和DEGME的摩尔比为1∶4时,制备的磷酸酯掺杂聚苯胺的分散稳定性最好。此外,带有短链乙氧基的酸性磷酸酯掺杂本征态聚苯胺比掺杂导电聚苯胺的分散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酯掺杂剂 聚苯胺 本征态 分散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