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IO-66-NH_(2)掺杂改性PPS@GFF/PNDB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1
作者 苏坤梅 边齐齐 李振环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5,共12页
为了解决复杂环境下的废水处理问题,开发兼具优异机械性能和亲水性的改性聚苯硫醚(PPS)膜。采用热致相成膜法在玻璃纤维基布(glass fiber fabrics,GFF)表面均匀地涂覆了PPS膜分离层,成功制备了机械性能优越的基布支撑型聚苯硫醚复合膜;... 为了解决复杂环境下的废水处理问题,开发兼具优异机械性能和亲水性的改性聚苯硫醚(PPS)膜。采用热致相成膜法在玻璃纤维基布(glass fiber fabrics,GFF)表面均匀地涂覆了PPS膜分离层,成功制备了机械性能优越的基布支撑型聚苯硫醚复合膜;通过N-乙烯基甲酰胺(NVF)和二乙烯苯(DVB)自由基聚合在PPS@GFF膜表面引入功能层,在功能层引入2-氨基对苯二甲酸锆MOF材料(UIO-66-NH_(2))纳米颗粒,通过调节其掺杂量,制备出性能优异的PPS@GFF/聚N-乙烯基甲酰胺-二乙烯苯共聚物(PNDB)复合膜,并对结构和性能进行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在UIO-66-NH_(2)纳米颗粒负载质量分数为4%时,复合膜对考马斯亮蓝(CB)、孟加拉玫瑰红(RB)2种染料的截留率为99.8%、99.99%,对无机盐的截留率均不到10%,具有良好的染料/盐分离性能;在24 h的循环过滤过程中,复合膜对CB的截留率均保持在98.5%以上,对NaCl的截留率保持在3.5%以下,具有良好的抗污染性能与长期运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 复合 热致相分离法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纹增强热塑性PPS复合材料耐介质老化行为研究
2
作者 王前文 张发 +1 位作者 陆振乾 周红涛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6,共7页
为研究平纹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耐流体介质的老化行为,采用热模压工艺制备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平纹织物增强聚苯硫醚(PPS)复合材料,不同角度铺贴后热模压工艺进行成型。选取水、液压油、磷酸酯液压油/水混合液、燃油、丁酮5种液体,将复合材... 为研究平纹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耐流体介质的老化行为,采用热模压工艺制备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平纹织物增强聚苯硫醚(PPS)复合材料,不同角度铺贴后热模压工艺进行成型。选取水、液压油、磷酸酯液压油/水混合液、燃油、丁酮5种液体,将复合材料分别在高温或常温下浸泡至饱和状态。结合大气环境构建交通运输领域常见的9种老化使用环境,以ASTM短梁剪切标准和面内剪切标准为依据,开展复合材料层间和面内剪切试验,评估其老化后性能衰退情况。结果显示,高温高湿环境对PPS复合材料层间和面内剪切性能均有明显的衰减作用,玻纤复材性能下降超50%,碳纤复材性能下降30%。液体介质浸透后,水对复合材料的强度影响最大,液压油、燃油和丁酮影响均较小,常温测试层间和面内剪切性能下降约10%。最后,老化机理分析可为热塑性复材应用场景开发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纹织物 热塑性 聚苯硫醚(pps)复合材料 耐介质老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致相分离法制备用于湿电子化学品纯化的聚苯硫醚微滤膜 被引量:1
3
作者 曹俊俊 方传杰 朱利平 《功能高分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0,共9页
采用热致相分离(TIPS)法制备聚苯硫醚(PPS)微滤滤膜,通过改变冷却浴温度实现了膜结构调控,深入分析了冷却浴温度对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最终显著提高了膜的渗透通量。在20℃的水冷却浴下,所制备PPS膜的正己烷通量达909 L/(m^(2)·h&#... 采用热致相分离(TIPS)法制备聚苯硫醚(PPS)微滤滤膜,通过改变冷却浴温度实现了膜结构调控,深入分析了冷却浴温度对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最终显著提高了膜的渗透通量。在20℃的水冷却浴下,所制备PPS膜的正己烷通量达909 L/(m^(2)·h·bar)(1 bar=0.1 MPa)。PPS微滤膜的耐溶剂性优异,对盐酸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14 d的耐溶剂试验表明,其对500 nm颗粒仍有95%以上的截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技术 聚苯硫醚 热致相分离 耐溶剂性 湿电子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Ag纳米粒子的PPS膜的制备及其抗生物污染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振环 王超 程博闻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23,共5页
为探究Ag纳米粒子在膜中的抗微生物污染性能,通过多巴胺(PDA)在聚苯硫醚(PPS)膜表面自聚合,形成PDA包覆的PPS膜(PPS@PDA),在碱性条件下将PPS@PDA膜浸泡在不同浓度的AgNO3溶液中,制备PPS@PDA/Ag膜;采用FT-IR、XRD、XPS、SEM等方法对改性... 为探究Ag纳米粒子在膜中的抗微生物污染性能,通过多巴胺(PDA)在聚苯硫醚(PPS)膜表面自聚合,形成PDA包覆的PPS膜(PPS@PDA),在碱性条件下将PPS@PDA膜浸泡在不同浓度的AgNO3溶液中,制备PPS@PDA/Ag膜;采用FT-IR、XRD、XPS、SEM等方法对改性PPS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并研究负载Ag纳米粒子的PPS膜的抗微生物污染性能.结果表明:膜的亲水性大大提升;改性后Ag纳米粒子成功地在膜的表面及内部形成;随着Ag纳米粒子浓度的增加,改性膜的抗微生物污染性能逐渐增强,对于大肠杆菌产生了(5±1)mm的抑菌圈,而对于金黄葡萄球菌产生了(3±1)mm的抑菌圈,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纳米粒子 聚苯硫醚(pps) 涂覆 抗生物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聚苯硫醚(PPS)纤维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叶光斗 唐国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79-82,共4页
1国内外PPS纤维的发展现状1.1国外发展现状作为高性能纤维之一的聚苯硫醚(PPS)纤维在国外已有较长的研究历史,Bartlesville等在1975年就开始研究PPS的纺丝。
关键词 聚苯硫醚 pps 纤维级 高性能纤维 树脂生产 袋式除尘器 纤维生产 滤袋 投料试车 表观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S/TiO_(2)复合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染料的降解 被引量:3
6
作者 韩娜 寇晓慧 +1 位作者 张雅琪 张兴祥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14,共6页
针对光催化剂二氧化钛(TiO_(2))的载体材料不稳定问题,以聚乙烯醇(PVA)为牺牲模板,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苯硫醚(PPS)/PVA/TiO_(2)初生复合纤维膜,之后经过烧结得到具有光催化功能的PPS/TiO_(2)复合纤维膜,并对亚甲基蓝染料进行光催化... 针对光催化剂二氧化钛(TiO_(2))的载体材料不稳定问题,以聚乙烯醇(PVA)为牺牲模板,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苯硫醚(PPS)/PVA/TiO_(2)初生复合纤维膜,之后经过烧结得到具有光催化功能的PPS/TiO_(2)复合纤维膜,并对亚甲基蓝染料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通过形貌观察以及孔径、孔隙率和光催化性能等测试,分析TiO_(2)的加入对纤维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TiO_(2)纳米粒子后,PPS纤维变的不均匀,出现了节结结构;复合纤维膜的孔径从0.73μm增大到1.08μm,孔隙率从83%减少到80%;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MB)染料实验中,PPS/TiO_(2)复合纤维膜可以在紫外灯下催化降解75%的MB染料,并在紫外灯下光照5 h后依然表现出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pps) TiO_(2)复合纤维 静电纺丝 光催化 亚甲基蓝(MB)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PPS隔膜的制备及其在水系电池中的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马亮 谭策 +1 位作者 程博闻 李振环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19,共5页
为构建高性能水系电池隔膜,通过聚酰胺(PA)膜溶液涂覆修饰聚苯硫醚(PPS)超细纤维膜的方式制备了PA/n-PPS微纳米复合纤维隔膜,并研究了PA/n-PPS隔膜的形貌结构对隔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A的质量分数为11%时,PA/n-PPS隔膜的孔隙率最... 为构建高性能水系电池隔膜,通过聚酰胺(PA)膜溶液涂覆修饰聚苯硫醚(PPS)超细纤维膜的方式制备了PA/n-PPS微纳米复合纤维隔膜,并研究了PA/n-PPS隔膜的形貌结构对隔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A的质量分数为11%时,PA/n-PPS隔膜的孔隙率最大并且膜孔结构均匀,电化学性能最佳,其保液率达到548.41%,离子电导率为3.12×10^(-2) mS/cm;在0.2 C倍率条件下,隔膜组装的电池初始放电比容量为340 mA·h/g,并且经过100次循环,放电比容几乎无波动,放电效率接近100%,表现出极佳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pps) 超细纤维 聚酰胺(PA) 电池隔 水系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硫醚PPS结晶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波 何兆益 +3 位作者 刘攀 李凯 李璐 盛兴跃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38-942,945,共6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分子结构、熔融温度、熔融时间及剪切作用对聚苯硫醚(PPS)结晶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热台偏光显微镜研究了结晶过程中PPS的晶体形态变化。结果表明,两种PPS在结晶性能、结晶形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相比Keji-PPS...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分子结构、熔融温度、熔融时间及剪切作用对聚苯硫醚(PPS)结晶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热台偏光显微镜研究了结晶过程中PPS的晶体形态变化。结果表明,两种PPS在结晶性能、结晶形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相比Keji-PPS,Kureha-PPS在结晶时成核速率更快,且结晶温度更高;在同等物料状态下,同一PPS粉末料和颗粒料的结晶温度和熔融温度也存在较大差别;熔融温度和熔融时间对Kureha-PPS的结晶性能影响较大,剪切对其结晶性能影响则较小;随着熔融温度的升高,其最大结晶温度下降,而随着熔融时间的增加,其最大结晶温度增大;Kureha-PPS在降温结晶过程中,所形成的球晶尺寸小而细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pps) 熔融温度 熔融时间 结晶性能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晶体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工新材料—聚苯硫醚(PPS)介绍之三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杰 闫文学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新材料 聚苯硫醚 pps树脂 军工 共混材料 加工方式 工程塑料 产品牌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喷涂聚苯硫醚(PPS)复合涂层在水环境中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10
作者 徐海燕 陈建敏 +1 位作者 周惠娣 冯治中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6-420,共5页
利用火焰喷涂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了炭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涂层并研究了其结构和力学性能,采用MM-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比考察了复合涂层同不锈钢对摩时在干摩擦与水环境中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对涂层及偶件磨损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分析,采... 利用火焰喷涂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了炭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涂层并研究了其结构和力学性能,采用MM-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比考察了复合涂层同不锈钢对摩时在干摩擦与水环境中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对涂层及偶件磨损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分析,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偶件磨损表面典型元素的化学状态,探讨了涂层在水环境中的抗磨机理.结果表明:用火焰喷涂工艺制备聚苯硫醚复合涂层的过程中,聚苯硫醚粉末未发生明显降解与氧化;炭纤维含量影响复合涂层的粗糙度、显微硬度及与底材的结合强度;在水环境中炭纤维增强聚苯硫醚涂层表现出比聚苯硫醚涂层更优良的抗磨性能,这是由于水的冷却与冲刷作用使得复合涂层向偶件磨损表面的粘着转移明显减轻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喷涂 聚苯硫醚(pps) 炭纤维 复合涂层 水润滑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氧化交联对PPS膜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李振环 徐美玉 高原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4,共6页
为了解决聚苯硫醚(PPS)膜通量低、截留率低、力学性能差以及在极性溶剂中易溶胀等问题,提出在200~260℃不同温度空气气氛下进行不同阶段热氧化交联来提高PPS膜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在260℃处理后,成膜后热氧化的PPS膜纯水通量增加到129... 为了解决聚苯硫醚(PPS)膜通量低、截留率低、力学性能差以及在极性溶剂中易溶胀等问题,提出在200~260℃不同温度空气气氛下进行不同阶段热氧化交联来提高PPS膜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在260℃处理后,成膜后热氧化的PPS膜纯水通量增加到129.74 L/(m^2·h),但是对牛血清蛋白(BSA)的截留仍维持在62%,这说明热氧化交联致使PPS膜表面出现熔融,微量溶剂的二次蒸发形成了更多的孔;而成膜前热氧化的PPS膜纯水通量和截留率都发生改变,分别为78.72 L/(m^2·h)和98.73%;同时,通过在高温空气中独立的聚合物链的热氧化交联形成具有网络结构的PPS聚合物,PPS膜的机械性能都有提高,成膜前热氧化的PPS膜的拉伸强度从1.71 MPa提高到4.48 MPa;交联后的PPS膜在极性溶剂中表现出优异的耐溶胀性能。由此得出热氧化交联能够快速提升PPS分离膜的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氧化交联 热致相法 聚苯硫醚(pps)微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PPS/MWCNT@GO杂化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贾康 苏坤梅 李振环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102-4110,共9页
将氧化后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和氧化石墨烯(GO)亲水性纳米粒子化学交联物(MWCNT@GO)作为填充物,在使用热致相分离(TIPS)法制备聚苯硫醚(PPS)膜的过程中,通过物理共混方式引入MWCNT@GO纳米粒子,制备PPS/MWCNT@GO杂化膜,用以提升PPS膜... 将氧化后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和氧化石墨烯(GO)亲水性纳米粒子化学交联物(MWCNT@GO)作为填充物,在使用热致相分离(TIPS)法制备聚苯硫醚(PPS)膜的过程中,通过物理共混方式引入MWCNT@GO纳米粒子,制备PPS/MWCNT@GO杂化膜,用以提升PPS膜的性能。分别通过TEM、XPS、Raman、XRD和FTIR表征MWCNT和GO的结构以及交联过程中的官能团变化;利用SEM、CSM、DSC、孔径测试仪、接触角测试仪和拉伸测试仪表征杂化膜的形貌以及特性;同时,对杂化膜的水通量以及蛋白大分子和甲基蓝染料的截留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PPS/MWCNT@GO杂化膜的孔径减小到0.06μm左右,杂化膜具备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同时,杂化膜表现出了较高的水通量,可达130L/(m2∙h);较好的分离性能,对牛血清蛋白大分子(BSA)的截留率接近100%,对甲基蓝(MB)染料的截留率也达到了92%左右。该杂化膜有望在高温、强酸、强碱和腐蚀性水污染环境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滤 纳米粒子 聚苯硫醚 多壁碳纳米管 氧化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气相环境对PTFE/PPS复合膜性能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崔开慧 冯厦厦 +2 位作者 周明 仲兆祥 邢卫红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9-58,67,共11页
聚四氟乙烯/聚苯硫醚(PTFE/PPS)复合膜是除尘领域运用最广泛的复合膜之一,其使用寿命受烟气参数影响显著.本研究针对PTFE/PPS复合膜的实际应用条件,通过高温气相腐蚀对PTFE/PPS复合膜进行抗老化性能测试,在120~240℃温度范围内,以空气... 聚四氟乙烯/聚苯硫醚(PTFE/PPS)复合膜是除尘领域运用最广泛的复合膜之一,其使用寿命受烟气参数影响显著.本研究针对PTFE/PPS复合膜的实际应用条件,通过高温气相腐蚀对PTFE/PPS复合膜进行抗老化性能测试,在120~240℃温度范围内,以空气为气氛,研究了氧存在条件对PTFE/PPS复合膜的耐老化性能影响;基于腐蚀气体(SO_(2))浓度、腐蚀温度与时间,建立了膜材料拉伸强度的响应曲面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氧气使复合膜中的PPS支撑体产生氧化交联反应使其纬向断裂强力有所上升,200℃老化48 h后达到最大值2132.2 N;由响应面可知,增加温度与SO_(2)浓度对PTFE/PPS复合膜的断裂拉伸性能的衰减影响显著,当温度从180℃增加到240℃时,其经向断裂强力衰减至初始值的90.97%;当SO_(2)浓度由2096 mg/m^(3)增加至2620 mg/m^(3)时,经向断裂强力衰减至初始值的98.12%.该工作为复合膜在烟气净化中的应用条件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FE/pps复合 空气老化 二氧化硫 力学性能 响应面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硫醚(PPS)粉末火焰喷涂技术初探
14
作者 尚清泉 徐滨士 +1 位作者 马世宁 张国存 《表面工程》 CSCD 1995年第4期38-41,共4页
本文探讨了火焰喷涂PPS粉末的工艺、涂层性能及影响因素,实验测定了涂层对钢基体的结合强度,为具有卓越防腐性能的PPS在工程上的应用提供了一条简便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聚苯硫醚 火焰喷涂 结合强度 防腐 pps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硫醚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丁言祯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8-197,共10页
聚苯硫醚(PPS)综合性能优异,被广泛应用于5G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兴工业领域。综述了近年来PPS的热门改性方向,在增强改性方面,采用纤维增强、合金化、纳米材料增强等方法提升PPS的力学性能;在增韧改性方面,采用弹性体增韧等共混手段提升PP... 聚苯硫醚(PPS)综合性能优异,被广泛应用于5G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兴工业领域。综述了近年来PPS的热门改性方向,在增强改性方面,采用纤维增强、合金化、纳米材料增强等方法提升PPS的力学性能;在增韧改性方面,采用弹性体增韧等共混手段提升PPS的冲击强度;在导热改性方面,通过填充高导热系数的填料改善PPS的导热性能;在低介电改性方面,使用聚合物共混、低介电填料、微发泡工艺等方式降低PPS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介绍了PPS在不同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水处理用复合膜、电池隔膜、PPS纤维滤料以及PPS-金属复合构件。最后对PPS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聚焦于提高PPS的综合性能、拓宽应用领域并降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 改性 应用 增强 增韧 导热性能 低介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aCO_3/PPS共混物流变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龙盛如 黄锐 +3 位作者 杨杰 魏刚 袁绍彦 宋波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36-39,共4页
通过高压毛细管流变仪对不同配比的纳米CaCO3 PPS共混物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在CaCO3含量为0%,3%,5%,10%,20%,40%,290℃下观察流变行为。结果表明,纳米CaCO3在含量低于20%时,体系的粘度没有明显变化,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呈假塑性流体,... 通过高压毛细管流变仪对不同配比的纳米CaCO3 PPS共混物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在CaCO3含量为0%,3%,5%,10%,20%,40%,290℃下观察流变行为。结果表明,纳米CaCO3在含量低于20%时,体系的粘度没有明显变化,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呈假塑性流体,符合幂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ACO3 pps 共混物 流变性能 聚苯硫醚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S/PA6合金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何志敏 张大伦 +2 位作者 张文栓 李杰 罗运军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6,共3页
为了改善聚苯硫醚(PPS)的性能,降低应用成本,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组成的PPS/尼龙6(PA6)合金,通过热失重分析,拉伸性能、冲击性能测试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等研究了合金的热行为、力学性能及微观形态。结果表明,PPS/PA6合金具有良好的耐热性... 为了改善聚苯硫醚(PPS)的性能,降低应用成本,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组成的PPS/尼龙6(PA6)合金,通过热失重分析,拉伸性能、冲击性能测试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等研究了合金的热行为、力学性能及微观形态。结果表明,PPS/PA6合金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PPS和PA6有较好的相容性,PA6的加入可以改善PPS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s PA 合金 热失重分析 尼龙6 聚苯硫醚 耐热性能 观察 研究 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MnO_2/PoPD@PPS复合滤料及其NH_3-SCR脱硝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雪红 郑玉婴 +1 位作者 付彬彬 郑伟杰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14-1521,共8页
在聚苯硫醚(PPS)滤料表面包覆一层二氧化锰/聚邻苯二胺(PoPD)复合物。利用π-π共轭效应,将邻苯二胺(OPD)单体均匀吸附在PPS纤维表面,然后通过高锰酸钾溶液使邻苯二胺氧化聚合,在纤维表面原位生成聚邻苯二胺包覆层,同时高锰酸钾被还原成... 在聚苯硫醚(PPS)滤料表面包覆一层二氧化锰/聚邻苯二胺(PoPD)复合物。利用π-π共轭效应,将邻苯二胺(OPD)单体均匀吸附在PPS纤维表面,然后通过高锰酸钾溶液使邻苯二胺氧化聚合,在纤维表面原位生成聚邻苯二胺包覆层,同时高锰酸钾被还原成MnO_2催化剂,插入到聚邻苯二胺基体中。通过原位聚合生成的MnO_2/PoPD复合物与PPS滤料间有很强的黏结性,使得催化剂和滤料能牢固地结合在一起。该复合滤料制备方法简单,实验条件温和,对滤料本身性能没有损伤,通过FESEM、XPS、XRD、FT-IR、脱硝活性测试等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脱硝测试结果表明,KMnO4/PPS质量比为1∶1时,复合滤料在80-180℃下脱硝率可达36%-94%,10 h的催化剂稳定性测试中,其脱硝率在160℃下仍保持在88%;Mn 2p的XPS谱图证实复合滤料上催化剂为MnO_2;复合滤料的XRD谱图表明MnO_2为非晶结构;从FESEM照片可以看出,MnO_2催化剂在PPS滤料上分散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pps) MNO2 原位聚合法 NH3-S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S/PEEK共混物多次DSC扫描中PPS结晶行为 被引量:4
19
作者 麦堪成 梅震 曾汉民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9-43,共5页
聚苯硫醚(PPS)及其与聚醚醚酮(PEEK)共混物DSC多次升降温扫描表明,同一PPS样品在多次扫描过程中从不同温度下降温结晶,结晶温度(θc)明显不同,归结于PPS自成核作用的存在和其分子结构的变化.共混物中PPS组分的熔点(θmp)虽然有所降低,... 聚苯硫醚(PPS)及其与聚醚醚酮(PEEK)共混物DSC多次升降温扫描表明,同一PPS样品在多次扫描过程中从不同温度下降温结晶,结晶温度(θc)明显不同,归结于PPS自成核作用的存在和其分子结构的变化.共混物中PPS组分的熔点(θmp)虽然有所降低,但由于PEEK对PPS结晶有促进作用,PPS组分θc明显地比纯PPS的高,结晶热与生成结晶的熔融热(结晶度)增加,归结于PPS与PEEK界面相互作用引起高温下异相成核,可结晶部分增加,结晶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 pps PEEK 共混物 结晶行为 D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固工艺及组分对PPS/PTFE复合耐高温滤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楠 崔鑫 +1 位作者 靳向煜 柯勤飞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2-204,233,共4页
以聚四氟乙烯(PTFE)膜裂长丝为基布,将聚苯硫醚(PPS)纤维和PTFE纤维按不同质量比混合,经过针刺得到具有一定强力的纤网,再通过高压水针作用使纤网内的纤维缠结紧实,并研究工艺参数以及面层组分对PPS/PTFE复合滤料力学性能及过滤性能的影... 以聚四氟乙烯(PTFE)膜裂长丝为基布,将聚苯硫醚(PPS)纤维和PTFE纤维按不同质量比混合,经过针刺得到具有一定强力的纤网,再通过高压水针作用使纤网内的纤维缠结紧实,并研究工艺参数以及面层组分对PPS/PTFE复合滤料力学性能及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水刺之后,材料的纵向强力稍优于经针刺固结后的强力,但横向强力有所下降,且平均孔径小于针刺样品;对于水刺样品而言,PTFE纤维含量越大,其透气率、强力、孔径下降程度越大,由此说明与针刺相比,水刺固结工艺不仅可以得到相同的缠结效果,且可以适当提高材料的过滤性能,同时,混入PTFE纤维可以提高材料的过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刺 复合滤料 过滤性能 聚苯硫醚(pps) 聚四氟乙烯(PTF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