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2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原纤化纳米纤维制备技术及结构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曹雪鸿 王宜 +2 位作者 耿浩 宋虹 胡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6-110,共5页
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PBO)纤维是一种具有多重原纤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通过机械力作用可以使PBO纤维发生原纤化,制备具有直径小于100 nm的PBO原纤化纳米纤维。文中对PBO纤维发生原纤化的历程及机理进行研究,扫描电镜观察发现PBO纤维的... 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PBO)纤维是一种具有多重原纤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通过机械力作用可以使PBO纤维发生原纤化,制备具有直径小于100 nm的PBO原纤化纳米纤维。文中对PBO纤维发生原纤化的历程及机理进行研究,扫描电镜观察发现PBO纤维的原纤化过程包括:脱除皮层、主干破坏、进一步原纤化等阶段,剥离和劈裂是原纤化的主要方式。经过原纤化处理的PBO纤维,呈现不同尺寸纤维组成的多分散体。打浆度70°SR的PBO原纤化纳米纤维的直径可达到50 nm,其保水值118%,纤维长度分布主要集中在0.3~0.5 mm,比表面积21.89 m^2/g。以PBO原纤化纳米纤维为原料,通过湿法成形方式在抄纸系统上制备的纸基材料力学性能随着原纤化程度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二噁 原纤化纳米纤维 多重原纤结构 湿法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模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复丝纤维拉伸性能测试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夏菲 丁剑峰 李欣欣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5-90,共6页
参照相关的纤维力学性能测试标准,对高模型HM-PBO复丝纤维的拉伸性能测试方法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夹持型夹具和陶瓷材质夹具体适用于PBO干纱复丝拉伸性能测试;捻系数对PBO拉伸性能影响比较大,最佳捻系数为8;同时发现加捻会影响纤维... 参照相关的纤维力学性能测试标准,对高模型HM-PBO复丝纤维的拉伸性能测试方法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夹持型夹具和陶瓷材质夹具体适用于PBO干纱复丝拉伸性能测试;捻系数对PBO拉伸性能影响比较大,最佳捻系数为8;同时发现加捻会影响纤维的取向度;在一定范围内拉伸速率的增加会使得纤维断裂强度增加;而在测试范围内的预加张力对PBO纤维拉伸性能影响不大;夹持长度越长,由横梁测得的拉伸形变越接近真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二噁纤维 干纱 拉伸性能 夹持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纤维含水率对其直接氟化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
3
作者 洪达伟 程政 +1 位作者 罗龙波 刘向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4-58,共5页
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PBO)纤维具有极其优异的力学性能与耐高温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复合材料。但是由于自身的化学惰性,PBO纤维与树脂的粘接性能较差,其在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文中首次采用直接氟化对PBO纤维进行表... 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PBO)纤维具有极其优异的力学性能与耐高温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复合材料。但是由于自身的化学惰性,PBO纤维与树脂的粘接性能较差,其在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文中首次采用直接氟化对PBO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并通过控制PBO纤维的含水率研究了水分对PBO纤维直接氟化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与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不同含水率的PBO纤维在直接氟化后的表面化学结构与物理形貌。研究结果表明,氟化PBO纤维表面极性基团明显增加,并且随着含水率的增大,氟化反应生成的极性基团比例(包括COOH和C-F)从4. 93%下降到0. 76%。单丝拔出结果表明,随着PBO纤维含水率的增加,其氟化后与环氧树脂的界面粘接强度从27. 1 MPa降低到21. 4 MPa,但均高于原始PBO纤维的19. 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二噁纤维 直接氟化 含水率 表面化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4,6-二氨基间苯二酚-对苯二甲酸盐合成聚苯撑苯并二噁唑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春燕 史子兴 +2 位作者 冷维 印杰 朱子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46-649,共4页
以 4,6-二氨基间苯二酚盐酸盐和对苯二甲酸为原料 ,制备了 4,6-二氨基间苯二酚 -对苯二甲酸盐 ( TA盐 ) ,并采用傅里叶红外 ( FTIR)、质谱 ( MS)、差热分析 ( DSC)和元素分析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以多聚磷酸为介质 ,将 TA盐... 以 4,6-二氨基间苯二酚盐酸盐和对苯二甲酸为原料 ,制备了 4,6-二氨基间苯二酚 -对苯二甲酸盐 ( TA盐 ) ,并采用傅里叶红外 ( FTIR)、质谱 ( MS)、差热分析 ( DSC)和元素分析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以多聚磷酸为介质 ,将 TA盐缩聚得到具有较高粘度 (特性粘数 [η]=2 4 .5d L/g)的聚苯撑苯并二唑 ( PBO) ,并通过 FTIR、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 ( TGA)等对 PBO合成工艺和热性能进行了研究 .这种通过 TA盐聚合的方法不仅缩短了反应时间 ,而且比较容易得到具有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 PB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6-氨基间酚-对甲酸盐 苯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撑苯并二噁唑(PBO)的合成 被引量:13
5
作者 金俊弘 李光 江建明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22-125,共4页
分别由对苯二甲酸(TPA)、对苯二甲酰氯(TPC)和4,6-二氨基间苯二酚盐酸盐(DAR)聚合得到了[η]=15.2、10.4 dL/g的PBO聚合物,对聚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用透射电镜观察了聚合物膜的形态,同时比较了两种聚合体系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关键词 苯并 液晶杂环合物 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苯二甲酸含量对芳香族聚噁二唑纤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萌 张再兴 +3 位作者 施楣梧 李文涛 叶光斗 徐建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7-100,共4页
以对苯二甲酸(PTA)、间苯二甲酸(IPA)和硫酸肼为主要原料,通过一步法合成了聚对/间苯噁二唑(p/m-POD),并使用湿法纺丝制备出了耐高温的纤维。通过各种表征方法研究了IPA的引入对纤维热稳定性能、力学性能、耐酸碱性的影响。通过与p-POD... 以对苯二甲酸(PTA)、间苯二甲酸(IPA)和硫酸肼为主要原料,通过一步法合成了聚对/间苯噁二唑(p/m-POD),并使用湿法纺丝制备出了耐高温的纤维。通过各种表征方法研究了IPA的引入对纤维热稳定性能、力学性能、耐酸碱性的影响。通过与p-POD的对比,结果表明引入IPA能够使POD的环化率由70%提高到90%,当IPA的含量不超过10%时,其热稳定性能不会出现降低。IPA的加入能明显地提高纤维的耐酸性,POD3纤维在30%H2SO4中,100 h后仍有55%的强度保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间纤维(p/m—POD) 甲酸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涂覆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纤维的制备及其抗紫外光照射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谭艳君 霍倩 刘姝瑞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9-75,共7页
针对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PBO)纤维经紫外光照射后强力下降的问题,首先采用氧等离子体对PBO纤维表面进行改性,提高其界面性能;然后在改性PBO纤维表面涂覆纳米TiO_(2)及有机硅整理剂制备TiO_(2)/PBO复合纤维;最后对复合纤维的结构和性能... 针对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PBO)纤维经紫外光照射后强力下降的问题,首先采用氧等离子体对PBO纤维表面进行改性,提高其界面性能;然后在改性PBO纤维表面涂覆纳米TiO_(2)及有机硅整理剂制备TiO_(2)/PBO复合纤维;最后对复合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当氧等离子体处理功率为200 W、处理时间为200 s时,PBO纤维表面有凹痕,纤维拉伸强力保持率大于90%,摩擦因数增大16%,接触角减小为52.7°,说明PBO纤维的表面润湿性能增大;当纳米TiO_(2)与硅烷偶联剂质量比为1∶1时,TiO_(2)/PBO复合纤维表面有沉积凸起的纳米TiO_(2)颗粒;用紫外光照射200 h后,TiO_(2)/PBO复合纤维的断裂强力下降率比PBO原纤减少30%,说明纳米TiO_(2)涂覆后的PBO纤维抗紫外光照射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二噁唑纤维 纳米TiO_(2) 界面性能 紫外光照射 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撑苯并噁唑纤维的抗紫外光老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王虎 刘吉平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2,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聚对苯撑苯并噁唑(PBO)纤维抗紫外光老化改性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紫外光降解老化过程和对光老化机理的推测,指出完善PBO纤维的内部结构和添加抗紫外光老化剂均可改善PBO纤维的紫外光稳定性。介绍了表面涂覆法、原位聚合... 综述了近年来聚对苯撑苯并噁唑(PBO)纤维抗紫外光老化改性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紫外光降解老化过程和对光老化机理的推测,指出完善PBO纤维的内部结构和添加抗紫外光老化剂均可改善PBO纤维的紫外光稳定性。介绍了表面涂覆法、原位聚合法、溶液共混法等抗紫外光老化改性的方法,并讨论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目前抗紫外光老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PBO纤维基体和抗紫外光老化剂之间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噁唑 紫外光老化 溶胶凝胶 原位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2,5-二羟基-1,4-苯撑吡啶并二咪唑]单体的合成优化及提纯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艳红 黄玉东 +2 位作者 宋元军 孟祥丽 景介辉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8-701,705,共5页
研究了液晶高分子聚[2,5-二羟基-1,4-苯撑吡啶并二咪唑](PIPD)的2个单体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DHTA)和2,3,5,6-四氨基吡啶(TAP)盐酸盐的制备与提纯,并通过对比实验确定出最优的合成与提纯路线。通过IR、1H NMR、13C NMR、HPLC、DSC和元... 研究了液晶高分子聚[2,5-二羟基-1,4-苯撑吡啶并二咪唑](PIPD)的2个单体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DHTA)和2,3,5,6-四氨基吡啶(TAP)盐酸盐的制备与提纯,并通过对比实验确定出最优的合成与提纯路线。通过IR、1H NMR、13C NMR、HPLC、DSC和元素分析确定了产物为目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5-羟基-1 4-吡啶并二] 2 5-羟基对甲酸 2 6-氨基-3 5-硝基吡啶 2 3 5 6-四氨 基吡啶盐酸盐 合成 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1,4-(2,5-二羟基)亚苯基-2,6-苯并二咪唑纤维的制备 被引量:7
10
作者 金婷婷 金宁人 +2 位作者 何彪 张建庭 赵德明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65-269,共5页
系统的研究了新型纤维聚1,4-(2,5-二羟基)亚苯基-2,6-苯并二咪唑(PDPB)树脂纤维的合成新工艺,考察了单体质量分数、PPA中P2O5质量分数、聚合温度和时间对PDPB的液晶聚合和纺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AA型单体1,2,4,5-四氨基苯(TAB.4H... 系统的研究了新型纤维聚1,4-(2,5-二羟基)亚苯基-2,6-苯并二咪唑(PDPB)树脂纤维的合成新工艺,考察了单体质量分数、PPA中P2O5质量分数、聚合温度和时间对PDPB的液晶聚合和纺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AA型单体1,2,4,5-四氨基苯(TAB.4HCl)与BB型单体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2,5-DHTA)在P2O5质量分数为85%、以两单体总质量分数为10%且等当比的条件下混缩聚制得的PDPB树脂的新工艺具有工艺简练、操作简单以及良好的经济性等特点,其树脂特性粘数达到13dL/g,得到PDPB初生单丝纤维的抗张强度为1.8GPa的,最大热分解温度高达665.12℃,空气中10%失重对应温度为50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2 5-羟基)亚基-2 6-苯并 力学和耐热性能 高性能树脂及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的表面改性及疏水性涂层制备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芝华 李慧 +3 位作者 刘兰兰 刘夏清 邹德华 牛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1-165,共5页
采用偶联剂KH-560对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PBO)纤维进行表面活化,并用含有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HFTES)的涂层对偶联剂改性后的PBO纤维表面进行疏水性处理。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等对PBO纤维表面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考察了偶联... 采用偶联剂KH-560对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PBO)纤维进行表面活化,并用含有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HFTES)的涂层对偶联剂改性后的PBO纤维表面进行疏水性处理。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等对PBO纤维表面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考察了偶联剂KH-560质量分数对PBO纤维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同时分析了HFTES质量分数对PBO纤维疏水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KH-560改性PBO表面时,PBO纤维表面形成了薄层偶联剂涂层,纤维表面粗糙度增加,PBO纤维表面引入的环氧基活性基团增强了纤维表面活性。随着HFTES浓度的提升,PBO纤维吸水率下降。经HFTES处理后PBO纤维的吸水率大幅度下降,经含有HFTES的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涂层处理后的PBO纤维表面水接触角可达1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噁唑纤维 表面改性 疏水性 偶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俞亮 程先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41-1346,共6页
分别采用稀土溶液(RES)和偶联剂对聚对苯撑苯并双(口恶)唑(PBO)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并评价了改性前后PBO与热塑性聚酰亚胺(TPI)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RES和偶联剂都能够提高PBO纤维与TPI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性能... 分别采用稀土溶液(RES)和偶联剂对聚对苯撑苯并双(口恶)唑(PBO)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并评价了改性前后PBO与热塑性聚酰亚胺(TPI)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RES和偶联剂都能够提高PBO纤维与TPI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性能,从而提高PBO/TPI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而且RES改性处理的方法更有效,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经过RES处理的PBO/TPI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最优.这是由于经RES改性处理后PBO纤维表面O/C的比率较大,表明RES改性处理PBO纤维表面的含氧活性官能团浓度较高,从而有效提高了纤维与树脂基体之间的结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噁唑纤维 表面改性 界面黏着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亚苯基苯并二噻唑纤维力学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平平 陆志豹 +1 位作者 钟华 韩哲文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480-484,共5页
研究了聚亚苯基苯并二噻唑分子量、纺丝工艺、热处理温度、时间、负荷等工艺条件对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量30,000左右的PBZT纤维经500~550℃、负荷410MPa、热处理12s,得到的纤维力学性能最优(... 研究了聚亚苯基苯并二噻唑分子量、纺丝工艺、热处理温度、时间、负荷等工艺条件对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量30,000左右的PBZT纤维经500~550℃、负荷410MPa、热处理12s,得到的纤维力学性能最优(抗张强度为2.29GPa,模量近3.50GPa)。纤维的直径越细、越均匀,力学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ZT纤维 力学性能 苯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撑苯并二噻唑
14
作者 王睦铿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1-26,共6页
聚对苯撑苯并二噻唑(本文简称PBT)是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具有超高强度、超高模量、密度小的耐热性、耐热氧化性、耐苛刻环境性能优异的新型高分子材料。特别是由PBT聚合物的聚磷酸液晶溶液纺丝制得的纤维,性能优异:抗张强度、断裂伸长,... 聚对苯撑苯并二噻唑(本文简称PBT)是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具有超高强度、超高模量、密度小的耐热性、耐热氧化性、耐苛刻环境性能优异的新型高分子材料。特别是由PBT聚合物的聚磷酸液晶溶液纺丝制得的纤维,性能优异:抗张强度、断裂伸长,抗张弹性模量分别达到了4.2GPa;1.1%;365GPa。成为能与高强度、高模量碳纤维相匹敌的高性能纤维。此外,由挤出流延法制得的单轴定向拉伸薄膜性能突出,强度,伸长,模量分别为3.5GPa;1%;255GPa。也是高分子薄膜中强度最高的一种。上述PBT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T 苯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多巴胺修饰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增强其抗老化性与功能性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凤贵 张明忠 +4 位作者 陈林飞 陈相杨 腾晓旭 高镱萌 周剑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3-160,共8页
高性能纤维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PBO)容易受紫外光照射而导致其性能显著下降。为了提高PBO材料的抗老化性能,文中通过简易方法在纤维表面直接修饰富含酚羟基的纳米厚度的聚多巴胺薄层,并比较研究了初始纤维与多巴胺修饰纤维在紫外光照射... 高性能纤维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PBO)容易受紫外光照射而导致其性能显著下降。为了提高PBO材料的抗老化性能,文中通过简易方法在纤维表面直接修饰富含酚羟基的纳米厚度的聚多巴胺薄层,并比较研究了初始纤维与多巴胺修饰纤维在紫外光照射前后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结晶取向等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未经修饰的PBO纤维的力学等性能在紫外光照射后显著下降,如拉伸强度下降了67%;而表面经过修饰的PBO纤维在经过紫外光照射后,其性能变化显著减小,如拉伸强度仅下降了33%。并且,聚多巴胺修饰的PBO纤维对污染物罗丹明B染料等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能,吸附24 h的吸附容量达0.25 mg/g。因此,在材料表面修饰聚多巴胺层可有效改善PBO纤维的抗紫外光老化性能,提高了材料的功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老化性能 表面修饰 苯并噁唑 多巴胺 力学性能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的合成方法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莉 向耿 +2 位作者 周万城 朱冬梅 罗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4-98,共5页
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是一类具有独特刚性结构的芳香族液晶高分子,因其具有高强度、高模量及耐高温性能而成为杂环聚合物中最有发展潜力的一类聚合物,并受到广泛关注。总结、分析了近年来制备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的方法,如对苯二甲酸法、... 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是一类具有独特刚性结构的芳香族液晶高分子,因其具有高强度、高模量及耐高温性能而成为杂环聚合物中最有发展潜力的一类聚合物,并受到广泛关注。总结、分析了近年来制备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的方法,如对苯二甲酸法、对苯二甲酰氯法、DAR/TPA盐法等,并展望了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聚合物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二噁 液晶高分子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苯并硒二唑组分的聚对苯撑乙炔类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买丽丹.吾马尔 石伟 +2 位作者 邵华伟 吐尼沙古丽.阿吾提 司马义.努尔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63-1067,共5页
通过钯催化的Sonagashira偶合反应合成出了3种带有不同链长烷氧基侧链,主链中含有2,1,3-苯并硒二唑组分的聚苯乙炔类共轭聚合物并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确认。此类聚合物在常用的有机溶剂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成膜性。通过紫外可见光... 通过钯催化的Sonagashira偶合反应合成出了3种带有不同链长烷氧基侧链,主链中含有2,1,3-苯并硒二唑组分的聚苯乙炔类共轭聚合物并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确认。此类聚合物在常用的有机溶剂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成膜性。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循环伏安等对所得聚合物的基本性能进行了探讨。聚合物P7、P9和P12在溶液状态下的紫外吸收分别为421、450和450nm,相对应最大发射分别位于475、482和481nm;固态下聚合物的吸收分别为433、486和486nm,相对应最大发射为575、583和590nm。聚合物的循环伏安测试表明聚合物P7、P9、P12的起始电位为1.19、1.19、1.18V。聚合物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表明取代基为十二碳烷氧基的聚合物显示出了良好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其三阶非线性光学系数为3.54×10-12es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炔 Sonagashira反应 苯并 三阶非线性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DAR磷酸盐法合成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志伟 蒋文伟 +1 位作者 杨琴 罗芩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8-70,119,共4页
以50%的磷酸为溶剂对4,6-二氨基间苯二酚二磷酸盐(DAR·2H3PO4)进行重结晶,以NMP为溶剂对对苯二甲酸(TPA)进行重结晶,纯化后的DAR·2H3PO4的纯度为99.8%,TPA的纯度为99.9%;自行设计集聚合和纺丝为一体的反应器,最终得到单丝状... 以50%的磷酸为溶剂对4,6-二氨基间苯二酚二磷酸盐(DAR·2H3PO4)进行重结晶,以NMP为溶剂对对苯二甲酸(TPA)进行重结晶,纯化后的DAR·2H3PO4的纯度为99.8%,TPA的纯度为99.9%;自行设计集聚合和纺丝为一体的反应器,最终得到单丝状的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PBO)产物;通过添加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到聚合体系来改善产品的光稳定性,所得单丝产品分子量高、结晶度好、光稳定性增强;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广角X射线衍射对PBO单丝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二噁 4 6-氨基-1 3酚磷酸盐 甲酸 光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撑苯并二噁唑/纳米石墨微片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19
作者 张鹏程 许红红 +2 位作者 蒋文伟 杨琴 罗芹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0-81,84,共3页
在常规反应器中利用原位插层法的原理,制备了聚苯撑苯并二噁唑/纳米石墨微片(PBO/GN)复合材料。该反应在常规反应器中能顺利进行,避免使用双螺杆挤出机等高端设备,大大降低了反应成本。对PBO/GN复合材料进行了红外及热重分析、特性黏数... 在常规反应器中利用原位插层法的原理,制备了聚苯撑苯并二噁唑/纳米石墨微片(PBO/GN)复合材料。该反应在常规反应器中能顺利进行,避免使用双螺杆挤出机等高端设备,大大降低了反应成本。对PBO/GN复合材料进行了红外及热重分析、特性黏数比较和力学性能测定,与同等条件下制得的PBO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N对PBO的聚合有促进作用,制得的PBO/GN复合材料不仅具有PBO材料优良的耐热性,纤维拉伸强度也相对提高了9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二噁(PBO) 纳米石墨微片(GN) 常规反应器 复合材料 性能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量聚对苯撑吡啶并二咪唑的制备
20
作者 胡傲 邢晓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10-1313,1318,共5页
以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DHTA)和2,3,5,6-四氨基吡啶(TAP)盐酸盐为原料,先合成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2,3,5,6-四氨基吡啶盐(TD盐),再由TD盐缩聚制得聚对苯撑吡啶并二咪唑(PIPD)。探讨了在聚合过程中补加反应单体以提高聚合物相对分子质... 以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DHTA)和2,3,5,6-四氨基吡啶(TAP)盐酸盐为原料,先合成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2,3,5,6-四氨基吡啶盐(TD盐),再由TD盐缩聚制得聚对苯撑吡啶并二咪唑(PIPD)。探讨了在聚合过程中补加反应单体以提高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简称分子量,下同)的可行性,考察了单体补加种类、反应时间、单体补加量和原料摩尔比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摩尔比n(DHTA)∶n(TAP盐酸盐)=1.05∶1,在140℃时补加TAP盐酸盐,在180℃下反应4 h,单体补加量占TD盐质量的0.5%。聚合物由相对黏度间接表征其分子量,通过该法制备的聚合物相对黏度相比同条件下现有工艺提高近一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并二 高分子量 相对黏度 合工艺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