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苯乙烯-g-聚乙二醇的制备及其表面改性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钱浩 徐华明 黄胜梅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27-1031,共5页
通过沉淀聚合方法,利用自由基共聚制备了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SMA),利用SOCl2的酰氯反应,在SMA大分子链上接枝聚乙二醇侧链,制备了聚苯乙烯-g-聚乙二醇(PEG-g-PS)的大分子表面改性剂。利用大分子表面改性剂在聚苯乙烯基体中具有... 通过沉淀聚合方法,利用自由基共聚制备了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SMA),利用SOCl2的酰氯反应,在SMA大分子链上接枝聚乙二醇侧链,制备了聚苯乙烯-g-聚乙二醇(PEG-g-PS)的大分子表面改性剂。利用大分子表面改性剂在聚苯乙烯基体中具有选择性迁移扩散的特性,实现了对聚苯乙烯薄膜表面极性的改善作用。采用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表面静态接触角法检测了聚苯乙烯的表面极性。结果发现,PEG-g-PS上的聚醚链段可以有效的富集在聚合物表面,明显改善PS的表面极性和亲水性,表面极性可提高3倍,达到11.6mN/m。同时,大分子表面改性剂和聚苯乙烯基体间有一定的相容性,有效地克服了小分子表面改性剂容易流失,改性寿命较短的重要缺陷,使表面改性的持久性充分增加,实现对聚合物表面改性效果终生化的目的。而且大分子表面改性剂在极性溶剂的诱导作用下,可以实现进一步的迁移扩散,充分提高了聚苯乙烯的表面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分子表面改性剂 聚苯乙烯-g-聚乙二醇 表面富集 表面改性持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二乙烯苯接枝聚乙二醇催化合成对硝基苯甲醚 被引量:6
2
作者 章亚东 蒋登高 +2 位作者 高晓蕾 蒙燕婕 王朝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24-529,共6页
探素了诸因素对制备催化剂过程的影响,合成出了聚苯乙烯-二乙烯苯接枝PEG-400并以此为三相转移催化剂。研究了对硝基苯甲醚的合成工艺,考察了催化剂,氢氧化钠、甲醇用量等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建立了较佳合成工艺条件,即:n(PNCB):... 探素了诸因素对制备催化剂过程的影响,合成出了聚苯乙烯-二乙烯苯接枝PEG-400并以此为三相转移催化剂。研究了对硝基苯甲醚的合成工艺,考察了催化剂,氢氧化钠、甲醇用量等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建立了较佳合成工艺条件,即:n(PNCB):n(CH3OH):n(NaOH):n(PEG-400)=1:3:3:0.03-0.05,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9-10h。该条件下,对硝基氯苯转化率>99.5%,以对硝基氯苯计,对硝基苯甲醚收率>95%,气相色谱分析产品纯度99.7%。聚苯乙烯-二乙烯苯接枝PEG-400催化剂可重复使用5次以上,母液除盐后用于配碱对反应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合成 聚苯乙烯-二乙烯 接枝 乙二醇 对硝基苯甲醚 三相转移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固载化聚乙二醇苄醚的合成、相转移催化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梁逊 齐红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623-628,共6页
改进了聚苯乙烯固载化聚乙二醇苄醚的合成方法,并在正溴辛烷与固体NaI的亲核取代反应中考察了它们的相转移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反应对n-C_8H_(17)Br浓度为表观1级。催化剂交联度越低,粒度越小,反应速率越大。大孔催化剂活性比凝胶... 改进了聚苯乙烯固载化聚乙二醇苄醚的合成方法,并在正溴辛烷与固体NaI的亲核取代反应中考察了它们的相转移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反应对n-C_8H_(17)Br浓度为表观1级。催化剂交联度越低,粒度越小,反应速率越大。大孔催化剂活性比凝胶催化剂高;聚乙二醇固载化后的活性比固载化前高,体系中水含量对反应速率也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物固载化 乙二醇苄醚 相转移催化 合成 聚苯乙烯 催化活性 正溴辛烷 碘化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苯乙烯固载聚乙二醇树脂(PEG)含量与活性的依赖关系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建文 俞善信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60-263,共4页
将具有不同PEG(polyethyleneglycol)含量的交联聚苯乙烯固载聚乙二醇树脂用于催化环己烯的二氯卡宾加成和乙酰苯胺的N-丁基化反应,发现树脂PEG含量与催化剂活性之间存在依赖关系。通过测定不同PEG含量... 将具有不同PEG(polyethyleneglycol)含量的交联聚苯乙烯固载聚乙二醇树脂用于催化环己烯的二氯卡宾加成和乙酰苯胺的N-丁基化反应,发现树脂PEG含量与催化剂活性之间存在依赖关系。通过测定不同PEG含量的树脂分别在水和甲苯中的溶胀系数,用树脂亲油-亲水性的变化规律,解释树脂活性与PEG含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胀系数 乙二醇 活性 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固载聚乙二醇催化合成二苄基硫醚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鲁西 俞善信 +1 位作者 刘文奇 张家国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47-49,共3页
报道了聚苯乙烯固载聚乙二醇600催化合成二苄基硫醚,研究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水分对其影响和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
关键词 二苄基硫醚 合成 聚苯乙烯 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和聚乙二醇对TiO_2薄膜微观结构及DSSC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韩鹏 杨宏训 +2 位作者 吴季怀 姜奇伟 李品将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7-18,29,共3页
用水热法制备了多孔TiO2光电薄膜;分析了聚苯乙烯和聚乙二醇对纳米TiO2晶体薄膜微观结构的影响;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对纳米TiO2薄膜进行了表征;并对组装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进行了光电性能测试,发现用聚苯乙... 用水热法制备了多孔TiO2光电薄膜;分析了聚苯乙烯和聚乙二醇对纳米TiO2晶体薄膜微观结构的影响;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对纳米TiO2薄膜进行了表征;并对组装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进行了光电性能测试,发现用聚苯乙烯处理后的TiO2薄膜提高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密度、填充因子和光电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纳米TIO2薄膜 聚苯乙烯 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固载聚乙二醇催化合成β-萘乙醚 被引量:6
7
作者 管春生 户业丽 陈芬儿 《湖北化工》 1998年第4期17-18,共2页
应用聚苯乙烯固载聚乙二醇为催化剂,以β-萘酚与溴乙烷为原料,三相催化合成β-萘乙醚。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收率可达93.1%。
关键词 萘乙醚 固载化 催化 乙二醇 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MA刷微图案诱导聚苯乙烯纳米颗粒阵列化
8
作者 高浩 魏中华 +2 位作者 邓佳 陈涛 赵海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70-276,共7页
基于光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反应,在疏水性引发剂表面制备亲水性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EGMA)聚合物刷微图案,以PEGMA聚合物刷图案化表面为模板,借助亲疏水区域间表面能的差异使聚苯乙烯(PS)纳米颗粒在亲水区域精准组装制备纳... 基于光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反应,在疏水性引发剂表面制备亲水性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EGMA)聚合物刷微图案,以PEGMA聚合物刷图案化表面为模板,借助亲疏水区域间表面能的差异使聚苯乙烯(PS)纳米颗粒在亲水区域精准组装制备纳米颗粒微阵列。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与拉曼光谱仪(Raman)对各阶段基体表面化学组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多巴胺/3-(三甲氧基硅烷基)丙基2-溴-2-甲基丙酸酯(PDA/SiBr)复合涂层、PEGMA聚合物刷以及PS纳米颗粒微阵列被成功制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学显微镜对PEGMA聚合物刷图案化表面及PS纳米颗粒阵列化表面进行观察,结果表明PS纳米颗粒在PEGMA聚合物刷微图案区域选择性组装。研究了PS纳米颗粒微阵列表面BSA蛋白吸附行为,荧光图像结果表明PS纳米颗粒在PEGMA聚合物刷微图案表面组装后可以有效促进BSA蛋白在该区域的黏附。相关研究工作拓展了图案化聚合物刷在纳米颗粒微阵列制备中的应用,为纳米颗粒在高质量生物微阵列、生物探针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EGMA)刷微图案 亲疏水反差特性 聚苯乙烯(PS)纳米颗粒 微阵列 蛋白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固载聚乙二醇催化酰胺的N-烷基化反应
9
作者 刘理中 俞善信 杨建文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5年第1期37-41,71,共6页
本文研究了聚苯乙烯固载聚乙二醇400催化乙酰苯胺和己内酰胺的N-烷基化作用。考察了聚乙二醇400固载化前后活性变化、树脂的聚乙二醇毫摩尔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
关键词 固载 乙二醇 催化 酰胺 烷基化 聚苯乙烯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聚苯乙烯磺酸钠接枝聚乙二醇为模板的聚3,4-二氧乙烯噻吩水分散体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顾佳欢 范小兴 +2 位作者 李坚 汪称意 任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7-152,158,共7页
以苯乙烯磺酸钠(SSNa)和烯丙基聚乙二醇(APEG)为原料,制备了不同结构的聚苯乙烯磺酸钠接枝聚乙二醇(P(SS-APEG))共聚物,并以此为模板制备了聚3,4-二氧乙烯噻吩∶聚(苯乙烯磺酸钠-烯丙基聚乙二醇)(PEDOT∶P(SS-APEG))水分散体;研究了聚... 以苯乙烯磺酸钠(SSNa)和烯丙基聚乙二醇(APEG)为原料,制备了不同结构的聚苯乙烯磺酸钠接枝聚乙二醇(P(SS-APEG))共聚物,并以此为模板制备了聚3,4-二氧乙烯噻吩∶聚(苯乙烯磺酸钠-烯丙基聚乙二醇)(PEDOT∶P(SS-APEG))水分散体;研究了聚乙二醇(PEG)链段长度对PEDOT∶P(SS-APEG)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自由基共聚,成功制备了聚苯乙烯磺酸钠接枝聚乙二醇(P(SS-APEG))共聚物。以P(SS-APEG)为模板时,EDOT的聚合速率加快,分散体粒径随APEG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大,水分散体表面张力减小。PEDOT薄膜的方块电阻明显降低,且APEG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薄膜的方块电阻越低,导电性越好。当APEG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0,n(SSNa)∶n(APEG)=32∶1,m(EDOT)∶m(P(SS-APEG))=1∶3时,PEDOT∶P(SS-APEG)薄膜的方块电阻较PEDOT∶PSS(m(EDOT)∶m(PSS)=1∶3)薄膜下降了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二氧乙烯噻吩 聚苯乙烯磺酸钠 烯丙基乙二醇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溴化聚苯乙烯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阻燃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柴晨泽 高伦巴根 +1 位作者 赵震 钱立军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6-110,共5页
采用自制低分子量溴化聚苯乙烯(LBPS)和三氧化二锑(Sb2O3)复配制备协同阻燃剂,添加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中,利用热失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锥形量热仪、电子式万能试验机等对阻燃PET的热稳定性、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 采用自制低分子量溴化聚苯乙烯(LBPS)和三氧化二锑(Sb2O3)复配制备协同阻燃剂,添加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中,利用热失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锥形量热仪、电子式万能试验机等对阻燃PET的热稳定性、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阻燃PET中溴质量分数8%~10%,UL94阻燃级别均达V-0级,溴质量分数在9%~10%时极限氧指数达35%以上,溴质量分数在9%时阻燃PET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均达到较佳水平;阻燃剂的加入使PET的初始分解温度降低30℃,熔融温度基本保持不变;阻燃剂的加入有效降低PET的燃烧总时间、总热释放量、热释放速率峰值和CO2产量,但总烟气释放量和CO产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低分子量溴化聚苯乙烯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接枝聚乙二醇6000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义明 梅捷 +3 位作者 梁冠杰 杨俊伟 冉宝清 王福瑶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8,共4页
以1,4-二氯甲氧基丁烷为氯甲基化试剂,通用级聚苯乙烯(PS)为原料,制备了氯甲基化聚苯乙烯(CMPS);将CMPS与聚乙二醇(PEG)6000采用碱催化法制备了PS接枝PEG6000聚合物(PEG6000-g-PS)。对CMPS,PEG6000-g-PS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X... 以1,4-二氯甲氧基丁烷为氯甲基化试剂,通用级聚苯乙烯(PS)为原料,制备了氯甲基化聚苯乙烯(CMPS);将CMPS与聚乙二醇(PEG)6000采用碱催化法制备了PS接枝PEG6000聚合物(PEG6000-g-PS)。对CMPS,PEG6000-g-PS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对PS,PEG,PEG6000-g-PS进行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热重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PEG6000-g-PS,且接枝率为12.3%;PEG6000-g-PS的熔融温度为63.03℃,相变焓为15.313 J/g,起始分解温度为314℃,热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 聚苯乙烯 接枝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羧基聚苯乙烯的合成及室温缩聚
13
作者 冯利邦 罗亚军 +1 位作者 勾刘露 杨军亮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3-35,39,共4页
采用链式聚合方法,用4,4’-偶氮-二(4-氰基戊酸)为引发剂引发苯乙烯的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两端带有羧基基团的功能化聚苯乙烯。研究了单体、引发剂、溶剂之间的配比及聚合温度对合成端羧基聚苯乙烯的影响。并用合成得到的端羧基聚苯... 采用链式聚合方法,用4,4’-偶氮-二(4-氰基戊酸)为引发剂引发苯乙烯的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两端带有羧基基团的功能化聚苯乙烯。研究了单体、引发剂、溶剂之间的配比及聚合温度对合成端羧基聚苯乙烯的影响。并用合成得到的端羧基聚苯乙烯与聚乙二醇在室温、常压等十分温和的条件下进行酯化缩聚反应,得到聚苯乙烯/聚乙二醇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红外分析(FT-IR)和核磁共振(^1H—NMR)测试结果证实成功合成了端羧基聚苯乙烯和聚苯乙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凝胶渗透色谱(GPC)和差热分析(DSC)测试结果分别表明合成得到的端羧基聚苯乙烯的分子量较大、分子量分布比较均匀,并且随着分子量的增加,端羧基聚苯乙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羧基聚苯乙烯 乙二醇 嵌段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接枝共聚物PECA-g-PEG胶束的CMC及表面带电性
14
作者 赵锦花 孙多先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44-846,共3页
The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 value and surface charge of the amphiphilic graft copolymer PECA-g-PEG micelles(PECA:polyethyl cyanoacrylae, PEG:polyethylene glycol) are reported. CMC of the copolymers is dete... The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 value and surface charge of the amphiphilic graft copolymer PECA-g-PEG micelles(PECA:polyethyl cyanoacrylae, PEG:polyethylene glycol) are reported. CMC of the copolymers is determined from the absorbance change of bromophenol blue solution as function of copolymer concentration, which is about 1×10 -6 mol/L. The critical coagulation concentration (cz c) of electrolytes with different valence(z) for the copolymer micelles are examined by visual method and compared with that obtained by experiential formula cz c∝z -6. The relation formula for different cations is deduced:cz c∝z -4, which indicates the electronegative character of the micelle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共 氰基丙烯酸乙酯-g-乙二醇 胶束 临界胶束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氨基聚氨酯-g-聚丙烯的制备及工艺参数研究
15
作者 江先龙 张瑜 +2 位作者 管涌 胡福增 郑安呐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7-71,共5页
通过反应挤出方法将端氨基聚氨酯(ATPU)接枝到聚丙烯(PP)分子链上,并用红外光谱对 AT PU g PP进行了表征。研究了ATPU分子量、配比、螺杆转速等对接枝率的影响,确定了合成高接枝率产物的优化工艺条件。将ATPU g PP再与通用PP共混挤出,... 通过反应挤出方法将端氨基聚氨酯(ATPU)接枝到聚丙烯(PP)分子链上,并用红外光谱对 AT PU g PP进行了表征。研究了ATPU分子量、配比、螺杆转速等对接枝率的影响,确定了合成高接枝率产物的优化工艺条件。将ATPU g PP再与通用PP共混挤出,可得到功能化聚丙烯(F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氨基氨酯-g-丙烯 制备方法 接枝率 改性技术 乙二醇 全反射红外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TEPA和PS-g-PEG树脂固载淀粉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峰 梁力曼 +1 位作者 顾正彪 崔正刚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59-1265,共7页
以氯乙酰化聚苯乙烯树脂接枝四乙烯五胺、聚乙二醇链,用于固载α-淀粉酶,研究了酶的固定化条件和固定化对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S-TEPA树脂对α-淀粉酶的吸附率达83%酶活和72%蛋白;PS-g-PEG树脂的吸附率达60%酶活和56%蛋白。使... 以氯乙酰化聚苯乙烯树脂接枝四乙烯五胺、聚乙二醇链,用于固载α-淀粉酶,研究了酶的固定化条件和固定化对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S-TEPA树脂对α-淀粉酶的吸附率达83%酶活和72%蛋白;PS-g-PEG树脂的吸附率达60%酶活和56%蛋白。使用戊二醛未能进一步提高酶的固定化量。酶在固定化后对底物的亲和力增加,vm ax/Km值从0.024(自由酶)上升至0.035(PS-TEPA)和0.038(PS-g-PEG),最适反应温度从40℃(自由酶)上升为50℃(PS-TEPA)和60℃(PS-g-PEG),最适反应pH值范围从7~8(自由酶)分别拓宽为7~10(PS-TEPA)和5~8(PS-g-PEG)。PS-TEPA树脂固定化酶经去离子水洗脱43 h后的残余相对酶活是717型树脂固定化酶的1.28倍,是PS树脂固定化酶的1.69倍。酶的失活半衰期在固定化后显著延长,70℃下的t1/2从1 h(自由酶)延长至4.5 h(PS-TEPA)和7.5 h(PS-g-PE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乙烯五胺树脂 聚苯乙烯-g-聚乙二醇树脂 Α-淀粉酶 固定化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性PS-b-PEG嵌段共聚物刷的合成及响应行为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木泉 毛骏 +2 位作者 董志鑫 王大鹏 姬相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816-2821,共6页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和点击化学(Click)反应,在硅基底上制备了聚苯乙烯-b-聚乙二醇(PS-b-PEG)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刷.首先,利用ATRP方法在表面改性的硅片引发苯乙烯单体(St)的聚合,得到PS-Br均聚刷,然后通过叠氮化钠(NaN3)将均聚...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和点击化学(Click)反应,在硅基底上制备了聚苯乙烯-b-聚乙二醇(PS-b-PEG)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刷.首先,利用ATRP方法在表面改性的硅片引发苯乙烯单体(St)的聚合,得到PS-Br均聚刷,然后通过叠氮化钠(NaN3)将均聚刷末端功能化为PS-N3,再与炔基聚乙二醇甲醚(Alkynyl-PEG)发生Click反应,得到PS-b-PEG嵌段共聚物刷.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接触角测量仪表征了聚合物刷的表面化学组成和表面亲疏水性质,证明在硅基底上接枝了嵌段共聚物刷.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PS-b-PEG嵌段共聚物刷在不同溶剂处理后的形态结构变化,研究了其响应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b-乙二醇嵌段共 原子转移自由基 点击化学反应 响应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拓扑结构对嵌段共聚物结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丽丽 陈巧悦 +2 位作者 周恒为 石彤非 黄以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32-1837,共6页
通过等量的聚乙二醇(PEG)和聚苯乙烯(PS)合成了H型(PS)2-PEG-(PS)2(PEG链接在PS链的中间)和线型PS-PEG-PS(PEG链接在PS链的一端)三嵌段共聚物,并通过X射线小角散射(SAXS)、X射线广角衍射(WAXD)、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和偏光显微镜(POM)... 通过等量的聚乙二醇(PEG)和聚苯乙烯(PS)合成了H型(PS)2-PEG-(PS)2(PEG链接在PS链的中间)和线型PS-PEG-PS(PEG链接在PS链的一端)三嵌段共聚物,并通过X射线小角散射(SAXS)、X射线广角衍射(WAXD)、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和偏光显微镜(POM)等手段研究了其结晶行为,结果表明2种共聚物中PEG的晶型相同,但是H型比线形结晶温度更低,PEG片晶厚度更小,在相同温度下PEG结晶速度更慢,这是由于H型分岔结构引起空间位阻较大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段共 结晶行为 动力学 乙二醇 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型两亲嵌段共聚物PSt_2-PEG-PSt_2的合成
19
作者 唐新德 韩念凤 周德杰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45,共2页
设计合成了结构对称的H型两亲嵌段共聚物二(聚苯乙烯)-聚乙二醇-二(聚苯乙烯)(PSt2-PEG-PSt2)。聚乙二醇与2,2-二氯乙酰氯通过酯化反应合成的大分子引发剂,引发苯乙烯(St)单体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一系列H-型嵌段共聚物。并表... 设计合成了结构对称的H型两亲嵌段共聚物二(聚苯乙烯)-聚乙二醇-二(聚苯乙烯)(PSt2-PEG-PSt2)。聚乙二醇与2,2-二氯乙酰氯通过酯化反应合成的大分子引发剂,引发苯乙烯(St)单体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一系列H-型嵌段共聚物。并表征了产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与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两亲嵌段共 聚苯乙烯 乙二醇 原子转移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聚合物PEDOT/PSS-MPEG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书英 李坚 李玉玲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21-1327,共7页
引言导电高分子既有导体材料的光电学特性,又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可加工性[1],这使得导电高分子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聚噻吩类有机导电材料[2]就是这类材料中的一种。
关键词 (3 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钠 (3 4-乙烯二氧噻吩) 聚苯乙烯磺酸钠-乙二醇单甲醚 导电合物 方块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