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α,ω-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交联聚苯乙烯共混物的制备、硫化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10
1
作者 董建 刘宗林 +1 位作者 韩念凤 侯志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2-135,共4页
以二乙烯苯(DVB)为交联剂,在过氧化苯甲酰(BPO)的引发下,苯乙烯(St)可在α,ω-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中就地进行自由基聚合,当体系中DVB的量控制在DVB/St≤2.0%(质量)范围内即可获得稳定的、具有流动性的α,ω-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 以二乙烯苯(DVB)为交联剂,在过氧化苯甲酰(BPO)的引发下,苯乙烯(St)可在α,ω-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中就地进行自由基聚合,当体系中DVB的量控制在DVB/St≤2.0%(质量)范围内即可获得稳定的、具有流动性的α,ω-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交联聚苯乙烯(CLPS)共混物。向共混物中加入过量的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可使其在室温下硫化成弹性体材料。其力学性能明显优于PDMS/PS共混物的硫化材料。并且随着MTES量的增加,材料的拉伸强度增强而断裂伸长率逐渐降低。此外,在PDMS/CLPS共混物的TEM研究中发现了特殊的微观相分离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 ω-羟基二甲基硅氧烷 交联聚苯乙烯 共混 微观相分离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聚二甲基硅氧烷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7
2
作者 吴宁晶 黄礼侃 +1 位作者 胡福增 郑安呐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85-189,共5页
通过阴离子溶液聚合合成了聚苯乙烯/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嵌段共聚物(PS-b-PDMS),并用GPC、FTIR、DMA、1H-NMR、TEM等分析手段表征了其结构与组成;电镜测得该嵌段共聚物的微区尺寸大约为20~30 nm,与计算微区尺寸的结果相近.该共聚物具有非... 通过阴离子溶液聚合合成了聚苯乙烯/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嵌段共聚物(PS-b-PDMS),并用GPC、FTIR、DMA、1H-NMR、TEM等分析手段表征了其结构与组成;电镜测得该嵌段共聚物的微区尺寸大约为20~30 nm,与计算微区尺寸的结果相近.该共聚物具有非常低的表面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二甲基硅氧烷 嵌段共 合成 表征 阴离子溶液 表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ω-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苯乙烯共混物的制备、硫化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董建 刘宗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57,61,共4页
以α,ω-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O)和苯乙烯(St)为原料,在过氧化苯甲酰(BPO)存在下,St在PDMSO中进行自由基聚合,获得了在室温下稳定的、可流动的α,ω-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O)和聚苯乙烯(PS)的共混物(PDMSO/PS),对共混物做了透射电... 以α,ω-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O)和苯乙烯(St)为原料,在过氧化苯甲酰(BPO)存在下,St在PDMSO中进行自由基聚合,获得了在室温下稳定的、可流动的α,ω-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O)和聚苯乙烯(PS)的共混物(PDMSO/PS),对共混物做了透射电镜测试(TEM),照片显示,PS作为分散相分散在PDMSO的连续相中。用二丁基二月桂酸锡作催化剂,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作硫化剂,在室温下对该共混物进行了硫化成型;对所得硫化胶片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胶片具有较好的拉伸强度和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 ω-羟基二甲基硅氧烷 聚苯乙烯 共混物 制备 共混改性 力学性能 室温硫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溴代并接技聚二甲基硅氧烷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宗林 郑莹 +2 位作者 张海光 孟凡君 王壮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3-76,共4页
聚苯乙烯 (PS)在苯溶液中与溴代丁二酰亚胺 (NBS)反应 ,经分离提纯得到了固体溴代聚苯乙烯(PSB)。将所得 PSB溶于苯并与低分子量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硅醇锂 (PDMSOL i)反应 ,经分离提纯得到固体的溴代聚苯乙烯接枝聚二甲基硅氧烷 (PSB- g- ... 聚苯乙烯 (PS)在苯溶液中与溴代丁二酰亚胺 (NBS)反应 ,经分离提纯得到了固体溴代聚苯乙烯(PSB)。将所得 PSB溶于苯并与低分子量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硅醇锂 (PDMSOL i)反应 ,经分离提纯得到固体的溴代聚苯乙烯接枝聚二甲基硅氧烷 (PSB- g- PDMSO) ,所得 PSB- g- PDMSO的结构经 1H- NMR、IR及 TEM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枝共 溴代聚苯乙烯 接枝二甲基硅氧烷 聚苯乙烯溴代 二甲基硅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聚二甲基硅氧烷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宁晶 黄礼侃 郑安呐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6-611,共6页
通过苯乙烯与聚二甲基硅氧烷大单体进行自由基本体聚合反应,合成了不同有机硅含量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接枝聚苯乙烯共聚物,通过红外、核磁、凝胶色谱、动态力学分析、热失重、透射电镜等一系列分析手段表征了该接枝共聚物。对接枝共聚物的... 通过苯乙烯与聚二甲基硅氧烷大单体进行自由基本体聚合反应,合成了不同有机硅含量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接枝聚苯乙烯共聚物,通过红外、核磁、凝胶色谱、动态力学分析、热失重、透射电镜等一系列分析手段表征了该接枝共聚物。对接枝共聚物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共聚物的冲击强度和断裂延伸率随有机硅含量的增加而提高,热稳定性也较聚苯乙烯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二甲基硅氧烷 接枝共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乙烯基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合成及其与苯乙烯的共聚物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黄伟 黄英 余云照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0年第12期74-77,共4页
通过双二甲基氢硅氧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PDMS)与间二乙烯基苯的硅氢加成反应制备了双乙烯基苯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VTPDMS) ,用1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VTPDMS和苯乙烯的自由基本体共聚合 ,制备了改性聚苯乙烯。用扫描电镜... 通过双二甲基氢硅氧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PDMS)与间二乙烯基苯的硅氢加成反应制备了双乙烯基苯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VTPDMS) ,用1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VTPDMS和苯乙烯的自由基本体共聚合 ,制备了改性聚苯乙烯。用扫描电镜对产物的形态进行了表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苯封端 二甲基硅氧烷 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聚苯乙烯-b-聚甲基丙烯酸氨基丙二醇酯二元胶束的杂化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望清 史林启 +5 位作者 安英丽 高立超 刘珍 沈旭东 张邦华 何炳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52-956,共5页
用光散射技术和透射电镜研究了聚苯乙烯 -b-聚甲基丙烯酸氨基丙二醇酯胶束和聚苯乙烯 -b-聚丙烯酸胶束在水中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壳层带有氨基和羟基的聚苯乙烯 -b-聚甲基丙烯酸氨基丙二醇酯胶束和壳层带有羧基的聚苯乙烯 -b-聚丙烯... 用光散射技术和透射电镜研究了聚苯乙烯 -b-聚甲基丙烯酸氨基丙二醇酯胶束和聚苯乙烯 -b-聚丙烯酸胶束在水中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壳层带有氨基和羟基的聚苯乙烯 -b-聚甲基丙烯酸氨基丙二醇酯胶束和壳层带有羧基的聚苯乙烯 -b-聚丙烯酸胶束在水中可以通过胶束之间的链交换形成壳层结构致密的杂化胶束 ,温度的升高有助于胶束之间链交换的进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b-丙烯酸 聚苯乙烯-b-甲基丙烯酸氨基丙二醇酯 二元嵌段共 杂化胶束 自组装 链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亚甲基-b-聚苯乙烯(PM-b-PS)有序多孔膜的制备及表征
8
作者 赵巧玲 李剑 +1 位作者 陈健壮 马志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3-16,共4页
通过呼吸图法(BF)用含有聚烯烃段的嵌段共聚物聚亚甲基-b-聚苯乙烯(PM-b-PS)制备有序多孔膜。本文考察了嵌段聚合物不同嵌段分子量的大小以及相对湿度对多孔膜形貌的影响。随着PS嵌段的分子量增大,有序多孔膜的平均孔径从1.4μm逐渐增加... 通过呼吸图法(BF)用含有聚烯烃段的嵌段共聚物聚亚甲基-b-聚苯乙烯(PM-b-PS)制备有序多孔膜。本文考察了嵌段聚合物不同嵌段分子量的大小以及相对湿度对多孔膜形貌的影响。随着PS嵌段的分子量增大,有序多孔膜的平均孔径从1.4μm逐渐增加到2.5μm。在相对湿度为70%和80%下制备出的多孔膜平均孔径分别为1.6μm和2.1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图 甲基-b-聚苯乙烯 有序多孔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石粉对聚苯乙烯-b-聚(乙烯/乙烯/丙烯)-b-聚苯乙烯材料的力学性能及表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智 钱善华 +2 位作者 王亮 丁宗如 倪自丰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6-100,共5页
为发现应用于肌肉的仿生软材料,开展滑石粉(Talc)的添加量对聚苯乙烯-b-聚(乙烯/乙烯/丙烯)-b-聚苯乙烯(SEEPS)热塑性弹性体(TPE)的力学性能及表面性能的影响研究。首先,采用开炼机与数控热压机制备了含不同添加量Talc的SEEPS-TPE,分别... 为发现应用于肌肉的仿生软材料,开展滑石粉(Talc)的添加量对聚苯乙烯-b-聚(乙烯/乙烯/丙烯)-b-聚苯乙烯(SEEPS)热塑性弹性体(TPE)的力学性能及表面性能的影响研究。首先,采用开炼机与数控热压机制备了含不同添加量Talc的SEEPS-TPE,分别考察了Talc添加量对其硬度、拉伸性能和表面性能的影响,并观察了Talc颗粒在SEEPS-TPE的分散特性。结果表明,SEEPS-TPE的硬度与Talc的添加量呈正相关,含较高Talc添加量的SEEPS-TPE具有较大的硬度;无论SEEPS-TPE的拉伸强度还是断裂伸长率、永久伸长率,其数值均随Talc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当添加量达到25 phr时,SEEPS-TPE的拉伸性能达到最优;SEEPS-TPE总体上呈现为疏水性,其接触角与Talc的添加量呈负相关。此外,发现Talc在SEEPS-TPE中达到了较好的分散效果,适量Talc的添加量有助于改善SEEPS-TPE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将为仿生软材料的研发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石粉 聚苯乙烯-b-(乙烯/乙烯/丙烯)-b-聚苯乙烯 拉伸性能 接触角 仿生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场作用下磺化聚苯乙烯微球在弹性体中梯度结构构建及性能研究
10
作者 方玮 张畅 +4 位作者 赵依纯 王佳杰 李鑫 刘继延 刘学清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8-112,126,共6页
先采用硫酸对聚苯乙烯微球经过磺化得到带正电荷的磺化聚苯乙烯(s PS),将s PS分散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预聚体中,在高压直流电场下通过电泳作用形成梯度结构,再通过PDMS的热固化后将梯度结构固定下来。采用马尔文Zeta电位仪分析了s P... 先采用硫酸对聚苯乙烯微球经过磺化得到带正电荷的磺化聚苯乙烯(s PS),将s PS分散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预聚体中,在高压直流电场下通过电泳作用形成梯度结构,再通过PDMS的热固化后将梯度结构固定下来。采用马尔文Zeta电位仪分析了s PS微球电荷,扫描电镜(SEM)对s PS以及s PS/PDMS梯度膜的结构进行表征,动态热机械分析仪测试了材料的动态力学行为和介电损耗。结果表明,电压强度为500 V/mm时,s PS能够在PDMS预聚体中通过电泳作用形成梯度结构,s PS总质量分数为20%时,s PS/PDMS梯度膜相比相同组成的均匀膜断裂伸长率提高了9. 41%,损耗因子在所测得温度范围(-70~200℃)均提高。在s PS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附近,s PS/PDM S梯度膜比均匀膜损耗因子提高了30%。进一步对梯度结构膜力学行为及介电损耗增强效应进行了详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聚苯乙烯微球 二甲基硅氧烷 电场排列 合物梯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法制备三维聚二甲基硅氧烷纳米通道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松秀 王寅宁 +2 位作者 丛远华 蒋诗平 李良彬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28,共6页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构建了新型三维纳米通道系统。在不同质量分数的聚苯乙烯(PS:Mw=1.3×105)溶液中加入一定量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于不同电压下进行静电纺丝。所得纤维在90℃加热粘连后,形成三维聚苯乙烯纳米网络模板,然后于聚二甲...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构建了新型三维纳米通道系统。在不同质量分数的聚苯乙烯(PS:Mw=1.3×105)溶液中加入一定量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于不同电压下进行静电纺丝。所得纤维在90℃加热粘连后,形成三维聚苯乙烯纳米网络模板,然后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预聚体(含10%交联剂)灌注进入上述模板并交联形成网络复合材料,再用二硫化碳超声除去聚苯乙烯纤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纤维模板形貌和纳米通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10%的PS溶液加入0.5%SDS,在20 kV电压下进行静电纺丝,得到直径为150 nm的纤维。SDS的加入对纺丝纤维具有平滑作用,使得粘连的纤维模板更易去除,形成的三维纳米通道直径约160 nm,与纤维模板直径一致。该类型纳米通道可以应用于医学药物载体、纳流控芯片等众多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苯乙烯 二甲基硅氧烷 纳米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b-PDMS-b-PS三嵌段共聚物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月欣 李艳星 +2 位作者 张倩 张俊然 王辰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31,34,共4页
将聚苯乙烯-b-聚二甲基硅氧烷-b-聚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PS-b-PDMS-b-PS)与环氧树脂共混制备出一种疏水性环氧涂层。研究了PS-b-PDMS-b-PS的添加量对涂膜的表面性能、柔韧性、耐化学介质稳定性等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加入少量PS-b-PDMS-... 将聚苯乙烯-b-聚二甲基硅氧烷-b-聚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PS-b-PDMS-b-PS)与环氧树脂共混制备出一种疏水性环氧涂层。研究了PS-b-PDMS-b-PS的添加量对涂膜的表面性能、柔韧性、耐化学介质稳定性等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加入少量PS-b-PDMS-b-PS就能显著改善涂膜的表面性能,赋予涂膜疏水性,当PS-b-PDMS-b-PS添加量为10%(质量分数,下同)时,涂膜比纯的环氧树脂固化涂膜接触角提高了39.8°。随着PS-b-PDMS-b-PS添加量的增加,涂膜的柔韧性也得到明显改善,且涂膜仍具有良好的耐化学介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b-聚二甲基硅氧烷-b-聚苯乙烯 环氧树脂 接触角 疏水性 柔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性PS-b-PEG嵌段共聚物刷的合成及响应行为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木泉 毛骏 +2 位作者 董志鑫 王大鹏 姬相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816-2821,共6页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和点击化学(Click)反应,在硅基底上制备了聚苯乙烯-b-聚乙二醇(PS-b-PEG)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刷.首先,利用ATRP方法在表面改性的硅片引发苯乙烯单体(St)的聚合,得到PS-Br均聚刷,然后通过叠氮化钠(NaN3)将均聚...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和点击化学(Click)反应,在硅基底上制备了聚苯乙烯-b-聚乙二醇(PS-b-PEG)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刷.首先,利用ATRP方法在表面改性的硅片引发苯乙烯单体(St)的聚合,得到PS-Br均聚刷,然后通过叠氮化钠(NaN3)将均聚刷末端功能化为PS-N3,再与炔基聚乙二醇甲醚(Alkynyl-PEG)发生Click反应,得到PS-b-PEG嵌段共聚物刷.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接触角测量仪表征了聚合物刷的表面化学组成和表面亲疏水性质,证明在硅基底上接枝了嵌段共聚物刷.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PS-b-PEG嵌段共聚物刷在不同溶剂处理后的形态结构变化,研究了其响应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b-乙二醇嵌段共 原子转移自由基 点击化学反应 响应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可见光引发聚合诱导自组装制备P2VP-b-PSt纳米材料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菊香 程德书 +1 位作者 李明春 辛梅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676-2684,共9页
针对苯乙烯(St)的常温聚合速率缓慢影响了其在常温聚合诱导自组装(PISA)中的应用问题,提出了一种无需添加光引发剂或光催化剂,以蓝光LED为光源,聚2-乙烯基吡啶(P2VP)为大分子链转移剂,常温下在甲醇中实现St的PISA的方法。通过可见光引发... 针对苯乙烯(St)的常温聚合速率缓慢影响了其在常温聚合诱导自组装(PISA)中的应用问题,提出了一种无需添加光引发剂或光催化剂,以蓝光LED为光源,聚2-乙烯基吡啶(P2VP)为大分子链转移剂,常温下在甲醇中实现St的PISA的方法。通过可见光引发的PISA制备了聚2-乙烯基吡啶-b-聚苯乙烯(P2VP-b-PSt)纳米材料,考察了St/P2VP的比例、聚合时间及P2VP的链长对聚集体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2VP的分子量为4000、St/P2VP的摩尔比从400/1变化到4000/1、聚合时间从3h变化到24h,均可以实现聚集体从球形胶束到囊泡的转变;当P2VP的分子量为8300时,仅能得到球形胶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 室温 合诱导自组装 2-乙烯基吡啶-b-聚苯乙烯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可控PBMA-b-PSt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廖正福 许东颖 +2 位作者 赵建青 沈家瑞 陈用烈 《桂林工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59-62,共4页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ATRP)方法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可控 /“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 ,在合成结构可控共聚物过程中具有广泛应用 .采用二步加料方式的ATRP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可控结构的PBMA b PSt嵌段共聚物 ,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小于 1 ...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ATRP)方法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可控 /“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 ,在合成结构可控共聚物过程中具有广泛应用 .采用二步加料方式的ATRP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可控结构的PBMA b PSt嵌段共聚物 ,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小于 1 5 ,分子量可简单地通过改变反应投料单体 /引发剂比及控制单体转化率得到调控 ,同时对嵌段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IR ,1H NMR ,GPC ,DSC表征 ,确证了其结构 .结果表明 ,所合成的嵌段共聚物具有PBMA b PSt─X和PSt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可控 甲基丙烯酸丁酯-b-聚苯乙烯嵌段共 合成 结构表征 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MA-b-PSt磺化嵌段离聚体在DMF溶液中的聚集行为
16
作者 廖正福 赵建青 +1 位作者 沈家瑞 陈用烈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4-16,共3页
采用激基缔合物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轻度磺化聚甲基丙烯酸丁酯 -b -聚苯乙烯 (PBMA -b -PSt)嵌段离聚体在极性溶剂N ,N_二甲基甲酰胺 (DMF)溶液中的聚集行为;发现嵌段离聚体的磺化度和浓度强烈影响溶液中聚合物链的聚集态结构 ,不同的磺化... 采用激基缔合物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轻度磺化聚甲基丙烯酸丁酯 -b -聚苯乙烯 (PBMA -b -PSt)嵌段离聚体在极性溶剂N ,N_二甲基甲酰胺 (DMF)溶液中的聚集行为;发现嵌段离聚体的磺化度和浓度强烈影响溶液中聚合物链的聚集态结构 ,不同的磺化度样品具有不同的临界聚集浓度 ;随磺化度增加 ,聚合物链缠绕密集 ,形成具有多苯环的聚集体 ,而且当磺化度为摩尔分数x=3.59 %时 ,荧光发射光谱最大发射峰波长出现最大红移 ,临界聚集浓度最低 ,说明最容易形成多苯环聚集体 ,该磺化点可以认为是磺化聚甲基丙烯酸丁酯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MA-b-PSt 磺化嵌段离 集行为 极性溶液 激基缔合物 荧光光谱 甲基丙烯酸丁酯-b-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b-PNIPAAm嵌段共聚物多孔薄膜的制备及形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战 赖舒忆 +3 位作者 王倩 马绍玲 冯霞 陈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128-10133,共6页
将两亲性PS-b-PNIPAAm嵌段共聚物(BCP)溶解在四氢呋喃中配制成浓度为2%(质量分数)的溶液,旋涂后得到初生嵌段共聚物薄膜,以乙醇为退火溶剂退火后,探讨了退火时间对薄膜微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膜表面的微相分离越明... 将两亲性PS-b-PNIPAAm嵌段共聚物(BCP)溶解在四氢呋喃中配制成浓度为2%(质量分数)的溶液,旋涂后得到初生嵌段共聚物薄膜,以乙醇为退火溶剂退火后,探讨了退火时间对薄膜微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膜表面的微相分离越明显,微孔结构的分布更均匀。进一步将在乙醇中退火预处理的薄膜分别在乙醇或去离子水中进行溶胀处理,通过选择性溶胀成孔法制备PS-bPNIPAAm纳米多孔膜。研究了溶胀时间、温度及溶剂类型对薄膜形貌的影响,结果发现升高溶胀温度和延长溶胀时间均有助于膜表面微孔结构的形成,且该过程中乙醇的成孔作用比水的作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b-N-异丙基丙烯酰胺 退火 选择性溶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b-P(DMS-stat-VMS)嵌段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
18
作者 陆志伟 陈顺 +3 位作者 琚艳云 张扬 熊传溪 董丽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84-1488,共5页
采用活性阴离子聚合方法,以仲丁基锂为引发剂,以苯乙烯、六甲基环三硅氧烷(D3)和2,4,6-三乙烯基-2,4,6-三甲基环三硅氧烷(V3)为反应单体,分步聚合制备了聚苯乙烯-b-聚(二甲基硅氧烷-stat-乙烯基甲基硅氧烷)[PS-b-P(DMS-stat-VMS)]嵌段... 采用活性阴离子聚合方法,以仲丁基锂为引发剂,以苯乙烯、六甲基环三硅氧烷(D3)和2,4,6-三乙烯基-2,4,6-三甲基环三硅氧烷(V3)为反应单体,分步聚合制备了聚苯乙烯-b-聚(二甲基硅氧烷-stat-乙烯基甲基硅氧烷)[PS-b-P(DMS-stat-VMS)]嵌段聚合物.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谱及凝胶渗透色谱对共聚物的化学结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进行了表征,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及接触角等测试方法研究了共聚物各链段组分对共聚物形貌及表面亲疏水/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共聚物分子量分布较窄,由于各组分性能的差异而呈现出微相分离结构,同时该共聚物保留了PS-b-PDMS原有的表面性质,为设计结构多样性及性能优异的聚硅氧烷共聚物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硅氧烷 阴离子 改性 微相分离 聚苯乙烯 嵌段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PS-b-P2VP为模板剂诱导调控聚苯胺形貌、尺寸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琳 张艳慧 +1 位作者 阿孜古丽·木尔赛力木 兰海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48-1756,共9页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法合成了具有pH响应性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2-乙烯基吡啶)(PS 101-b-P2VP 70),并以其胶束为“模板”,通过氧化聚合制备聚苯胺(PANI).通过调节PS 101-b-P2VP 70胶束溶液的pH值,探究PAN...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法合成了具有pH响应性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2-乙烯基吡啶)(PS 101-b-P2VP 70),并以其胶束为“模板”,通过氧化聚合制备聚苯胺(PANI).通过调节PS 101-b-P2VP 70胶束溶液的pH值,探究PANI颗粒形貌的可控调节及颗粒尺寸与PANI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利用凝胶渗透色谱(SEC)和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确定了PS 101-b-P2VP 70的分子量分布及结构;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粒度测试、循环伏安(CV)、计时电位(Chronopotentio-metry)及交流阻抗谱(EIS)对PANI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模板”法合成的PANI形貌尺寸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在pH≤4时其尺寸随pH值的增加而减小;当pH=5时,模板剂中P2VP段疏水性的明显增大导致其胶束颗粒聚集为尺寸较大的聚集体,并使其诱导的PANI颗粒平均粒径显著增大;当pH=4时PANI颗粒在溶液中的平均粒径为141 nm,呈“串状”形貌且分散性最好.PANI具有快速充放电能力和良好的赝电容特性,随颗粒尺寸减小样品电化学性能增强.pH=4时样品电化学活性最好,循环伏安曲线面积最大,放电比容量最高,在电流密度为1 A/g时,其放电比容量可达1411.88 F/g,且该样品阻抗值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性嵌段共 聚苯乙烯-b-(2-乙烯吡啶)(PS101-b-P2VP70) pH调控 苯胺 电容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b-PDMS/环氧树脂制备疏水性环氧涂层的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辰伟 张倩 +3 位作者 李艳星 张俊然 申永亮 王月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9-152,共4页
用共混法将聚苯乙烯-b-聚二甲基硅氧烷(PS-b-PDMS)嵌段共聚物与环氧树脂E-44复合制备了一种疏水性环氧涂层。研究了PS-b-PDMS的用量对涂层力学性能、表面性能及耐化学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共聚物用量的增加,涂层的冲击强度及柔... 用共混法将聚苯乙烯-b-聚二甲基硅氧烷(PS-b-PDMS)嵌段共聚物与环氧树脂E-44复合制备了一种疏水性环氧涂层。研究了PS-b-PDMS的用量对涂层力学性能、表面性能及耐化学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共聚物用量的增加,涂层的冲击强度及柔韧性明显提高,表面能显著降低,接触角明显增大,当PS-b-PDMS用量为E-44的7%(质量分数)时,冲击强度和柔韧性分别为50kg.cm和0.5mm,表面能为13.8mN/m,对水接触角增大至115.9°,具有优异的疏水性及耐化学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b-聚二甲基硅氧烷 环氧涂层 疏水性 耐化学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