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散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铝纳米粒子复合材料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海君 梁晓蕾 +3 位作者 刘才林 任先艳 缑可贞 冯梅轩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5-319,共5页
采用分散聚合法成功合成了高掺杂、窄分子量分布的聚苯乙烯-铝纳米粒子(PS-AlNPs)复合材料。采用XRD、FT-IR、GPC、TGA、SEM和TEM等手段对产物的晶体结构、分子结构、PS基体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热稳定性及形貌等进行了分析测试。结... 采用分散聚合法成功合成了高掺杂、窄分子量分布的聚苯乙烯-铝纳米粒子(PS-AlNPs)复合材料。采用XRD、FT-IR、GPC、TGA、SEM和TEM等手段对产物的晶体结构、分子结构、PS基体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热稳定性及形貌等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所得球形复合材料的平均粒径约为1.5μm,聚合过程中AlNPs的晶体结构未见变化,AlNPs掺杂量可高达1.81%,PS基体重均分子量达1.98×105,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21,热稳定性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铝纳米粒子复合材料 分散聚合 窄分子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丙烯腈/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结构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晋涛 范宏 +1 位作者 卜志扬 李伯耿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016-3020,共5页
Poly(styrene-acrylonitrile) emulsion particles with positive charges on the surface were synthesized by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using cationic surfactant octotyl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 (OTAC) as emulsifier.The sus... Poly(styrene-acrylonitrile) emulsion particles with positive charges on the surface were synthesized by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using cationic surfactant octotyl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 (OTAC) as emulsifier.The suspension of montmorillonite was slowly dropped into the emulsion.Throug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negative charges on the montmorillonite layers and the cations on the surface of poly(styrene-acrylonitrile) particles, the montmorillonite layers and emulsion particles could assemble and absorb on each other by themselves.The change of δ voltage and particle size of the emuls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dropping was characterized, which demonstrated that the emulsion particles and montmorillonite layers absorbed on each other by the electrovalent bond and an intersectional structure was formed in the complex emulsion.Poly(styrene-acrylonitrile)/ montmorillonite nanocomposite was obtained after coagulation.The structure of nanocomposite was characterized with XRD and TEM.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ontmorillonite was exfoliated into layers with a thickness of several nanometers and uniformly dispersed in the polymer matri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丙烯腈/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系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东风 刘增君 邱发贵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18-20,共3页
综述了近十几年来以聚苯乙烯为有机相的有机 -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 4种制备有机 -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常用方法 。
关键词 聚苯乙烯 纳米材料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剥离型聚苯乙烯-丙烯酰胺共聚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冰佳 彭龙贵 +1 位作者 杨建业 马晓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39,41,共3页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苯乙烯-丙烯酰胺共聚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苯乙烯用量和体系pH值对复合材料剥离效果的影响;通过XRD、FT-IR和TEM对复合材料的层间结构、界面状态和共聚结构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丙烯酰胺与苯乙烯单体...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苯乙烯-丙烯酰胺共聚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苯乙烯用量和体系pH值对复合材料剥离效果的影响;通过XRD、FT-IR和TEM对复合材料的层间结构、界面状态和共聚结构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丙烯酰胺与苯乙烯单体质量比为1∶1~1.4∶1、反应体系pH为1~9时,膨润土层间域发生了剥离,苯乙烯-丙烯酰胺发生了共聚反应,且剥离膨润土以片层结构均匀分散在聚苯乙烯-丙烯酰胺基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聚苯乙烯-丙烯酰胺 剥离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丙烯腈/海泡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结构
5
作者 张国运 彭莉 +1 位作者 杨秀芳 赵德博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6-48,共3页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有机插层剂对海泡石进行了有机化处理,该有机化海泡石粒子在苯乙烯和丙烯腈单体中很容易地均匀分散并形成稳定的胶体溶液。通过对分散有海泡石的苯乙烯和丙烯腈进行自由基聚合制备了聚苯乙烯-丙烯腈/海泡...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有机插层剂对海泡石进行了有机化处理,该有机化海泡石粒子在苯乙烯和丙烯腈单体中很容易地均匀分散并形成稳定的胶体溶液。通过对分散有海泡石的苯乙烯和丙烯腈进行自由基聚合制备了聚苯乙烯-丙烯腈/海泡石纳米复合材料,并对聚苯乙烯-丙烯腈/海泡石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苯乙烯-丙烯腈的大分子链插入到海泡石片层间,形成了部分插层部分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泡石 聚苯乙烯-丙烯腈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纳米二氧化铈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6
作者 席宝信 王梅 +5 位作者 邢强 王益亨 吴文华 陈彦模 朱美芳 张瑜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7-60,共4页
通过原位悬浮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PS)/纳米二氧化铈(CeO2)复合材料。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复合材料中CeO2粒子的红外吸收存在蓝移现象。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热失重仪和毛细管流变仪等对PS/纳米CeO2复合材料的分子量、玻... 通过原位悬浮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PS)/纳米二氧化铈(CeO2)复合材料。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复合材料中CeO2粒子的红外吸收存在蓝移现象。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热失重仪和毛细管流变仪等对PS/纳米CeO2复合材料的分子量、玻璃化转变温度、热稳定性及流动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随着纳米CeO2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分子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玻璃化转变温度及熔体表观粘度有所升高,热稳定性得到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铈 聚苯乙烯 纳米CEO2 复合材料 凝胶渗透色谱仪 热失重仪 原位悬浮聚合 玻璃化转变温度 蓝移 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金纳米复合材料的可控组装及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性能
7
作者 张丝涵 喻倩 +2 位作者 王锐 杨占旭 孔宪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24,32,共7页
无皂乳液聚合制备单分散聚苯乙烯(PS)微球,经过阳离子化后,在其表面通过界面可控自组装方法修饰金纳米粒子(Au NPs)制备PS-Au复合物SERS基底,通过调制组装体系中Au NPs数量控制PS微球表面金纳米粒子密度。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扫描... 无皂乳液聚合制备单分散聚苯乙烯(PS)微球,经过阳离子化后,在其表面通过界面可控自组装方法修饰金纳米粒子(Au NPs)制备PS-Au复合物SERS基底,通过调制组装体系中Au NPs数量控制PS微球表面金纳米粒子密度。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和拉曼光谱对PS微球及PS-Au复合物的表面形貌、组成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金纳米粒子尺寸为40 nm、体积为3 mL时,组装得到的PS-Au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并展现出较好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活性,其增强因子达到105。该复合物材料作为增强基底进一步被应用于农药福美双的SERS检测,其灵敏度达到0.1×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微球 可控组装 聚苯乙烯-纳米粒子复合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纳米TiO_2/SEBS三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宝军 安曼 +3 位作者 陈兴刚 侯桂香 于守武 桑晓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7-61,共5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苯乙烯/纳米二氧化钛/氢化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S/纳米TiO2/SEBS)三元复合材料。研究了SEBS和纳米TiO2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扭矩以及热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冲击断面的微...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苯乙烯/纳米二氧化钛/氢化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S/纳米TiO2/SEBS)三元复合材料。研究了SEBS和纳米TiO2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扭矩以及热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冲击断面的微观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S/纳米TiO2/SEBS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随SEBS含量的增加逐渐增大,拉伸强度随SEBS含量的增加逐渐减小。当PS与纳米TiO2的质量比为97/3、SEBS的用量为8份(质量份,下同)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其冲击强度为5.626kJ/m2,拉伸强度为25.623MPa;加入纳米TiO2和SEBS都使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得到了提高;复合材料的最大扭矩与PS相比下降了17N.m,平衡扭矩均为7N.m;SEBS以颗粒状镶嵌到基质中,断口形貌为典型的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纳米二氧化钛 氢化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聚苯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志杰 唐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472-2480,共9页
采用油酸(OA)表面改性的粒径均一的Fe3O4纳米粒子(0A-Fe3O4)与工业化聚苯乙烯(PS)通过溶液共混挥发干燥方法得到了具有超顺磁性的OA-Fe3O4/PS纳米复合材料.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表明,在OA-Fe3O4质量分数为1%-10%时,OA—Fe... 采用油酸(OA)表面改性的粒径均一的Fe3O4纳米粒子(0A-Fe3O4)与工业化聚苯乙烯(PS)通过溶液共混挥发干燥方法得到了具有超顺磁性的OA-Fe3O4/PS纳米复合材料.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表明,在OA-Fe3O4质量分数为1%-10%时,OA—Fe3O4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在PS聚合物基体中.示差扫描量热分析表明,随着纳米粒子加入量的增加,纳米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降低.热失重分析表明,OA-Fe3O4的存在显著提高了PS在空气条件下的热稳定性.流变分析表明,随着纳米粒子加入量的增加(0~10%),复合材料黏度逐渐降低.进一步研究了分子量双峰分布的PS与OA-Fe3O4纳米复合体系的流变行为,结果表明,当PS基体的平均分子量大于临界缠结分子量,且填充的纳米粒子的半径小于双峰分布PS的均方旋转半径时,加入纳米粒子仍然导致体系的复合黏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FE3O4 纳米粒子 纳米复合材料 油酸改性Fe3O4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纳米碳化硅晶须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一帆 王明明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8-30,33,共4页
采用钛酸酯偶联剂(NDZ-105)对纳米β-碳化硅晶须(β-SiCw)进行表面改性处理,通过粉末共混-模压成型制备PS/SiCw纳米复合材料。探讨了SiCw用量和NDZ-105处理对复合材料力学、耐热性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SiCw... 采用钛酸酯偶联剂(NDZ-105)对纳米β-碳化硅晶须(β-SiCw)进行表面改性处理,通过粉末共混-模压成型制备PS/SiCw纳米复合材料。探讨了SiCw用量和NDZ-105处理对复合材料力学、耐热性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SiCw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当SiCw的质量分数为3%时,综合力学性能最佳;表面改性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失重分析表明SiCw的加入使PS的耐热性提高;介电性能分析表明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随SiC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β-碳化硅晶须 纳米复合材料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纳米无机粒子原位悬浮聚合制备EPS纳米复合材料
11
作者 韩冰 李杨 +1 位作者 申凯华 王玉荣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4-49,共6页
采用自由基原位悬浮聚合方法,由苯乙烯/纳米无机粒子(NIP)聚合制备聚苯乙烯纳米复合材料(PSNC),再以戊烷为发泡剂制备了可发性聚苯乙烯纳米复合材料(EPSNC),筛选了NIP改性剂的种类。利用凝胶渗透色谱仪和热重分析仪对EPSNC进行表征,研究... 采用自由基原位悬浮聚合方法,由苯乙烯/纳米无机粒子(NIP)聚合制备聚苯乙烯纳米复合材料(PSNC),再以戊烷为发泡剂制备了可发性聚苯乙烯纳米复合材料(EPSNC),筛选了NIP改性剂的种类。利用凝胶渗透色谱仪和热重分析仪对EPSNC进行表征,研究了EPSNC的分子结构和热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EPSNC泡体内部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研究NIP含量对其泡体微观形貌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以钛酸酯偶联剂改性NIP(M-NIP)聚合产率最高;M-NIP用量在一定范围内对EPSNC的相对分子质量影响不大,但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窄;含有M-NIP的EPSNC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EPSNC发泡时NIP起成核作用,M-NIP能够均匀地分散在EPSNC中,其泡孔堆积有序,细密一致,且多为闭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发性聚苯乙烯 纳米无机粒子 原位悬浮聚合 复合材料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复合粒子表面接枝聚苯乙烯磺酸钠的制备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艳利 杨红 董旭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5-69,共5页
合成了聚苯乙烯磺酸钠接枝Fe3O4/SiO2纳米复合材料.通过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在Fe3O4/SiO2磁性纳米粒子表面包覆了阴离子聚电解质(聚苯乙烯磺酸钠).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震荡磁力计(VSM),X射线... 合成了聚苯乙烯磺酸钠接枝Fe3O4/SiO2纳米复合材料.通过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在Fe3O4/SiO2磁性纳米粒子表面包覆了阴离子聚电解质(聚苯乙烯磺酸钠).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震荡磁力计(VSM),X射线能谱仪(EDS),全自动X射线衍射仪(XRD)等仪器对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成功制备了尺寸均一的聚苯乙烯磺酸钠接枝Fe3O4/SiO2核壳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SiO2纳米粒子 聚苯乙烯磺酸钠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磁性聚合物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选区激光烧结的无机纳米Al_2O_3粒子增强增韧聚苯乙烯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志锋 张坚 +2 位作者 郑海忠 郑玉惠 黄因慧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5-28,共4页
基于选区激光烧结(SLS)技术,进行了无机纳米Al2O3粒子改性聚苯乙烯(PS)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激光烧结工艺参数条件下,激光烧结件中的纳米Al2O3粒子在PS基体中分布均匀,且其冲击强度、拉伸强度最大分别达到了12.1 kJ/m2和31.2... 基于选区激光烧结(SLS)技术,进行了无机纳米Al2O3粒子改性聚苯乙烯(PS)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激光烧结工艺参数条件下,激光烧结件中的纳米Al2O3粒子在PS基体中分布均匀,且其冲击强度、拉伸强度最大分别达到了12.1 kJ/m2和31.2 MPa,相对于纯PS烧结件提高了60%和380%。同时,冲击断面SEM显示其属典型的韧性断裂,无机纳米Al2O3粒子起到了增强增韧PS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烧结 纳米复合材料 增强增韧 无机纳米三氧化粒子 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丙烯酸正丁酯共聚物/Fe3O4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程成 龚兴厚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76,共4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苯乙烯-丙烯酸正丁酯共聚物(PSb)/四氧化三铁(Fe_3O_4)纳米复合材料,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综合物理特性测量系统对该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Fe_3O_4纳米...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苯乙烯-丙烯酸正丁酯共聚物(PSb)/四氧化三铁(Fe_3O_4)纳米复合材料,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综合物理特性测量系统对该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Fe_3O_4纳米粒子直径约9 nm,同时能较均匀地分散在PSb中且无明显团聚;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超顺磁性;XRD图谱中Fe_3O_4特征峰随着复合材料中Fe_3O_4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同时Fe_3O_4纳米粒子的加入提高了PSb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氧化三铁 聚苯乙烯-丙烯酸正丁酯共聚物 热稳定性 超顺磁性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石墨烯-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DNA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新 张纪梅 代昭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64-1168,共5页
以柠檬酸钠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制备石墨烯-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复合材料被柠檬酸钠羧基化后与末端氨基修饰的DNA发生键合,制备DNA探针,并以蒽醌-2-磺酸钠(AQMS)为杂交指示剂检测DNA序列的特异性.结果表明:基于石墨烯-金纳米粒子修饰的DNA... 以柠檬酸钠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制备石墨烯-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复合材料被柠檬酸钠羧基化后与末端氨基修饰的DNA发生键合,制备DNA探针,并以蒽醌-2-磺酸钠(AQMS)为杂交指示剂检测DNA序列的特异性.结果表明:基于石墨烯-金纳米粒子修饰的DNA传感器可选择性区分单碱基错配的目标DNA序列;该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特异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生物传感器 DNA固定 石墨烯-纳米粒子复合材料 柠檬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S/PA66/g-sPS/纳米Al_2O_3粒子复合材料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有名 沈志刚 林尚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43-547,共5页
以间规聚苯乙烯sPS/聚酰胺66(PA66)/接枝间规聚苯乙烯g sPS为基体,在熔融状态下与纳米氧化铝粒子复合,制备出sPS/PA66/g sPS/Al2O3纳米粒子复合材料;测量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构。研究... 以间规聚苯乙烯sPS/聚酰胺66(PA66)/接枝间规聚苯乙烯g sPS为基体,在熔融状态下与纳米氧化铝粒子复合,制备出sPS/PA66/g sPS/Al2O3纳米粒子复合材料;测量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纳米Al2O3粒子对于sPS/PA66/g sPS合金具有明显的增韧增强作用;随着纳米Al2O3粒子质量的增加,玻璃化温度几乎呈线性升高;当纳米氧化铝粒子质量为4g时,复合材料冲击强度最大;当纳米氧化铝粒子质量为6g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最大;纳米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均出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规聚苯乙烯 纳米氧化粒子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金属纳米粒子/无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钱陶 何峰 张兆艳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4-57,61,共5页
介绍了贵金属纳米粒子 /无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陈述了这类材料在光、电、磁、催化等方面的性能 。
关键词 贵金属纳米粒子 无机复合材料 制备 溶胶-凝胶法 离子交换法 离子注入法 光学性能 电磁学性能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Ni-Y纳米非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显微组织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红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65-268,共4页
利用 X射线衍射及透射电镜对单辊旋淬法制备的具有良好韧性的 A l-Ni-Y合金条带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合金成分不同 ,其组织结构也不同。当快凝 Al95Ni3Y2 合金时 ,快凝组织为完全晶态相 ;当快凝 Al91 Ni7Y2 合金时 ,可形成由部分非晶... 利用 X射线衍射及透射电镜对单辊旋淬法制备的具有良好韧性的 A l-Ni-Y合金条带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合金成分不同 ,其组织结构也不同。当快凝 Al95Ni3Y2 合金时 ,快凝组织为完全晶态相 ;当快凝 Al91 Ni7Y2 合金时 ,可形成由部分非晶和部分晶体组成的复合材料 ,此材料结构为 :纳米级 Al晶体均匀弥散分布在非晶基体上 ;随 Y和 Ni元素含量的增加 ,快凝显微组织为完全非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非晶复合材料 快速凝固 Al-Ni-Y合金 制备 镍钇合金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b-P2VP/Fe_3O_4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志杰 龚江 +2 位作者 谭海英 姚坤 唐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80-1085,共6页
采用油酸表面改性的粒径均一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OA-Fe3O4)与具有微相分离结构的聚苯乙烯-b-聚2-乙烯基吡啶(PS-b-P2VP)嵌段共聚物通过溶液共混,得到具有超顺磁性的PS-b-P2VP/Fe3O4纳米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在OA-Fe3O4质量分数为1%,3%,5%... 采用油酸表面改性的粒径均一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OA-Fe3O4)与具有微相分离结构的聚苯乙烯-b-聚2-乙烯基吡啶(PS-b-P2VP)嵌段共聚物通过溶液共混,得到具有超顺磁性的PS-b-P2VP/Fe3O4纳米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在OA-Fe3O4质量分数为1%,3%,5%和10%时,纳米粒子分散在PS相区;但OA-Fe3O4含量为8%时,纳米粒子在嵌段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状态发生突变,形成大尺寸聚集体并分散在整个基体中,此时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发生相应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磁性纳米粒子 聚苯乙烯-b-聚2-乙烯基吡啶嵌段共聚物 纳米复合材料 分散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分散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曹遴 陈彪 +1 位作者 郭柏松 李金山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24,共16页
碳纳米管与铝基体的结合,可以获得导电和导热性良好及综合力学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有望成为新一代轻质高强、结构功能一体化的复合材料。在制备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过程中,碳纳米管的团聚将降低界面结合,诱发缺陷产生,导致性能大... 碳纳米管与铝基体的结合,可以获得导电和导热性良好及综合力学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有望成为新一代轻质高强、结构功能一体化的复合材料。在制备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过程中,碳纳米管的团聚将降低界面结合,诱发缺陷产生,导致性能大幅下降,因此,调控优化碳纳米管的分散状态、含量成为获取良好界面结合,获得高性能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关键。基于此,综述了国内外均匀分散碳纳米管的方法,通过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物理化学共同作用的方式进行分类,并详细介绍了高能球磨、摩擦搅拌、化学气相沉积、湿法球磨等主要的碳纳米管在铝基体中的分散方法。分析了不同分散方法的特点及其分散效果,最后总结了分散过程中存在的分散效果、缺陷的平衡、大长径比、高含量碳纳米管分散及分散评价方法等关键问题,并展望了未来在铝及其合金基体中碳纳米管分散方法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纳米管分散 高能球磨 化学气相沉积 湿法球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