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苯乙烯纳米微塑料与镉复合毒性对水稻发芽及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周靖云 李慧 +6 位作者 张景茹 苏海磊 王凡凡 季宁宁 卢欢亮 刘雪松 魏源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2-871,共10页
近年来,微塑料作为一种新污染物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环境中的微塑料常常与传统污染物形成复合暴露,进而影响二者的环境效应。本研究探讨了暴露浓度为10~500 mg/L的聚苯乙烯纳米微塑料(Polystyrene nanoplastics,PSNPs)单一污染以及PSNPs... 近年来,微塑料作为一种新污染物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环境中的微塑料常常与传统污染物形成复合暴露,进而影响二者的环境效应。本研究探讨了暴露浓度为10~500 mg/L的聚苯乙烯纳米微塑料(Polystyrene nanoplastics,PSNPs)单一污染以及PSNPs浓度为100 mg/L和镉(Cd)浓度为30 mg/L的复合污染对水稻种子(Oryza sativa L.)萌发及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①PSNPs在10~500 mg/L范围内对水稻种子发芽率(GR)无显著影响(全暴露浓度范围内GR>85%),但能积累在发芽后的种子、根和芽中,且根部PSNPs积累量是其他部位的数十倍。②与对照组相比,PSNPs暴露使得水稻根和芽的干质量降低50%,但对根长和芽长的影响较小。③复合暴露实验显示,复合暴露组的根长和芽长显著高于Cd暴露组,这是因为PSNPs能通过吸附作用降低Cd的植物毒性。④代谢组学分析揭示,Cd单一暴露(Cd组)、PSNPs单一暴露组(PSNPs组)及复合暴露组(CT组)均显著影响水稻种子发芽的代谢通路。⑤Cd主要影响糖代谢、氨基酸代谢及黄酮类物质合成;PSNPs影响氨基酸代谢;复合污染涉及更复杂的糖代谢、脂质代谢及核黄素代谢。⑥PSNPs的加入可增强糖酵解途径、调节渗透压,进而缓解Cd产生的氧化应激。研究显示,PSNPs单独暴露对水稻种子发芽影响较小,但其与Cd复合污染可通过代谢调控机制缓解Cd毒性,这可为植物应对复合污染的机制研究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snps) 镉(CD) 复合效应 水稻种子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微/纳米塑料对睾丸支持细胞间质表型转化的影响
2
作者 蔡景 文乙先 +2 位作者 张慧莲 李燚 韩飞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708-1719,共12页
目的探讨聚苯乙烯微/纳米塑料(polystyrene micro/nanoplastics,PS-MNPs)对睾丸支持细胞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60只8周龄C57BL/6N雄性小鼠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n=20):Ctrl组(去离子水)、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olystyrene nanoplastics,PS-N... 目的探讨聚苯乙烯微/纳米塑料(polystyrene micro/nanoplastics,PS-MNPs)对睾丸支持细胞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60只8周龄C57BL/6N雄性小鼠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n=20):Ctrl组(去离子水)、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olystyrene nanoplastics,PS-NPs)组[粒径为20 nm,2.5 mg/(kg·d)]和聚苯乙烯微米塑料(polystyrene microplastics,PS-MPs)组[粒径为5µm,2.5 mg/(kg·d)]。每日灌胃1次,持续6个月。采用HE染色分析睾丸组织病理形态差异;标志蛋白免疫组化分析支持细胞数量变化。采用GO和KEGG富集分析睾丸转录组富集的功能及信号通路。使用小鼠睾丸支持细胞系(TM4)作为研究模型,分为Con组(去离子水)、2.5NPs组(粒径为20 nm,2.5µg/mL)和2.5MPs组(粒径为5µm,2.5µg/mL),各组TM4细胞均连续处理至130代,CCK-8法及EdU检测细胞活性与增殖能力,Transwell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利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调控间质表型转化关键分子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变化。结果病理学分析结果显示,与Ctrl组相比,PS-NPs和PS-MPs组小鼠的睾丸曲细精管间距增大,生精细胞排列松散,并伴有空泡化程度增加。标志蛋白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S-NPs和PS-MPs组小鼠的睾丸支持细胞数量与Ctrl组相比呈下降趋势,其中PS-NP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暴露睾丸组织转录组筛选的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PS-MNPs暴露相关变化基因明显富集到细胞黏附分子信号通路(P<0.05)。PS-MPs暴露TM4细胞明显抑制细胞生长及细胞迁移能力(P<0.05);PS-NPs暴露TM4细胞对细胞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但能明显增强细胞迁移能力;PS-NPs暴露后抑制E-cadherin和ZO-1的蛋白表达水平(P<0.01),上调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P<0.01);PS-MPs暴露后上调Vimentin的表达(P<0.01),下调E-cadherin、N-cadherin及ZO-1的表达(P<0.05);PS-MPs和PS-NPs暴露上调Snail2、Twist1和Zeb2的mRNA水平(P<0.01)。结论PS-MNPs暴露会导致TM4细胞增殖和迁移功能异常,并可能通过间质表型转化诱导支持细胞与各级生精细胞间的细胞-细胞接触减少,进而导致睾丸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 聚苯乙烯 睾丸损伤 纳米塑料 睾丸支持细胞 间质表型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微塑料和纳米塑料对萼花臂尾轮虫有性生殖的毒性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陈涛 徐晓平 +3 位作者 李彬彬 陶开燕 谢安 黄志鹏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06-1314,共9页
为探索不同粒径聚苯乙烯微塑料和纳米塑料对轮虫繁殖的影响规律,以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为受试生物,探究了3种粒径(100 nm、0.5μm和1μm)聚苯乙烯塑料对轮虫有性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暴露于粒径较小的聚苯乙烯纳米... 为探索不同粒径聚苯乙烯微塑料和纳米塑料对轮虫繁殖的影响规律,以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为受试生物,探究了3种粒径(100 nm、0.5μm和1μm)聚苯乙烯塑料对轮虫有性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暴露于粒径较小的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对轮虫的急性毒性较大.②与对照组相比,暴露于20 mg/L的100 nm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和0.01、0.1、1、10和20 mg/L的1μm聚苯乙烯微塑料均导致轮虫种群增长率显著降低(P<0.05).③聚苯乙烯微塑料和纳米塑料暴露对萼花臂尾轮虫混交率和受精率均有显著影响.④暴露于10和20 mg/L的100 nm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均显著抑制萼花臂尾轮虫7 d休眠卵产量(P<0.05),而暴露于0.1 mg/L的1μm聚苯乙烯微塑料以及0.01、0.1、1、10和20 mg/L的0.5μm聚苯乙烯微塑料均显著增加轮虫7 d休眠卵产量(P<0.05).研究显示,在评价聚苯乙烯微塑料和纳米塑料对萼花臂尾轮虫有性生殖影响时,轮虫混交率和休眠卵产量可以作为合适的毒性测试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塑料 聚苯乙烯纳米塑料 萼花臂尾轮虫 有性生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微塑料和纳米氧化锌对锦鲫的复合生物效应
4
作者 周海玲 王静 +2 位作者 艾弗逊 王晓琳 尹颖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41-847,共7页
纳米金属氧化物和微塑料均为典型的颗粒态污染物,对水生生态系统存在安全风险,但目前鲜有研究两者对水生生物的复合效应.为探究聚苯乙烯微塑料(Polystyrene Microplastic,PS MPs)与纳米氧化锌(ZnO Nanoparticles,ZnO NPs)复合作用下的... 纳米金属氧化物和微塑料均为典型的颗粒态污染物,对水生生态系统存在安全风险,但目前鲜有研究两者对水生生物的复合效应.为探究聚苯乙烯微塑料(Polystyrene Microplastic,PS MPs)与纳米氧化锌(ZnO Nanoparticles,ZnO NPs)复合作用下的生物响应,以锦鲫(Carassius auratus)为受试生物,将其暴露在ZnO NPs(1 mg·L^(-1)),PS MPs(1 mg·L^(-1),10 mg·L^(-1)),ZnO NPs+PS MPs (1 mg·L^(-1)+1 mg·L^(-1)与1 mg·L^(-1)+10 mg·L^(-1))中14 d.测定了两种颗粒物的水合粒径、Zeta电位、水体Zn2+含量、Zn在锦鲫各组织中的富集量和肝脏氧化损伤指标.结果显示,与PS MPs复合后,ZnO NPs在水体中的团聚性和稳定性增加,与高浓度PS MPs复合后水中Zn2+含量降低;锦鲫各组织中Zn的富集量大小为:肠>眼>鳃>肌肉>性腺>脑,与1 mg·L^(-1)PS MPs复合降低了脑部对Zn的富集,与10 mg·L^(-1)PS MPs复合提高了眼部Zn含量;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活性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水平无明显变化,而低浓度复合组(1 mg·L^(-1)ZnO NPs+1 mg·L^(-1)PS MPs)丙二醛(Malonaldehyde)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两种颗粒态污染物复合表现为毒性增强作用.综合以上指标,PS MPs可通过改变ZnO NPs的水体聚集性、稳定性与离子释放,从而改变其在锦鲫体内的富集特性,增强对肝脏的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塑料 纳米氧化锌 锦鲫 Zn富集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CeO_2纳米复合微球的粒径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席宝信 邢强 +3 位作者 王益亨 陈彦模 朱美芳 张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9-31,共3页
采用原位悬浮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CeO2纳米复合微球。讨论了引发剂浓度、CeO2纳米粒子含量、分散剂聚乙烯醇浓度及复配分散剂等对纳米复合微球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引发剂浓度和CeO2纳米粒子含量的增加,纳米复合微球粒... 采用原位悬浮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CeO2纳米复合微球。讨论了引发剂浓度、CeO2纳米粒子含量、分散剂聚乙烯醇浓度及复配分散剂等对纳米复合微球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引发剂浓度和CeO2纳米粒子含量的增加,纳米复合微球粒径变小,粒径分布变窄;随着复配分散剂中聚甲基丙烯酸钠含量的增加,粒子粒径变小,粒径分别变窄。制得的聚苯乙烯/CeO2纳米复合微球粒径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塑料 CeO2纳米复合 粒径 原位悬浮聚合法 制备方法 引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Fe_(3)O_(4)纳米颗粒磁分离去除水中小粒径微塑料 被引量:3
6
作者 姜伟楠 隋倩 吕树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601-3606,共6页
建立了微塑料(Microplastics, MPs)荧光定量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Fe_(3)O_(4)纳米颗粒对水中聚苯乙烯MPs的磁性去除效果.结果表明,MPs浓度在本实验范围内(0.2~10.0mg/L)与荧光强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90,能准确测定不同粒径(... 建立了微塑料(Microplastics, MPs)荧光定量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Fe_(3)O_(4)纳米颗粒对水中聚苯乙烯MPs的磁性去除效果.结果表明,MPs浓度在本实验范围内(0.2~10.0mg/L)与荧光强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90,能准确测定不同粒径(100~1000nm)MPs的浓度.MPs初始浓度与Fe_(3)O_(4)纳米颗粒投加量对MPs去除效果具有影响.增加Fe_(3)O_(4)纳米颗粒的投加量能够有效提升水中MPs的去除率,当Fe_(3)O_(4)投加量为12mg/L时,去除率可达90.8%.在低Fe_(3)O_(4)投加量时,MPs去除率随着MPs初始浓度增加而显著增加,显著性水平为0.015;但在中、高Fe_(3)O_(4)投加量时,初始浓度对去除效果影响很小,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073和0.060.Fe_(3)O_(4)纳米颗粒对MPs的附着过程能够在180min内趋于平衡,整个动力学可通过拟一级或拟二级模型进行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颗粒 塑料 磁性分离 去除 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