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苯乙烯-聚硅氧烷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6
1
作者 许湧深 戴建华 +1 位作者 张敏莲 袁才登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20-1123,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酰氧丙基聚硅氧烷大单体(PDMS-MA)与苯乙烯共聚合,制备了聚苯乙烯聚硅氧烷梳状接枝共聚物(PSt-g-PDMS),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接枝共聚物的组成,研究了聚硅氧烷大单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共聚合活性的影响,并对接... 以甲基丙烯酰氧丙基聚硅氧烷大单体(PDMS-MA)与苯乙烯共聚合,制备了聚苯乙烯聚硅氧烷梳状接枝共聚物(PSt-g-PDMS),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接枝共聚物的组成,研究了聚硅氧烷大单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共聚合活性的影响,并对接枝共聚物的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大单体PDMS-MA的共聚合活性随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减小,随投料比的增加,共聚合转化率下降.与纯聚苯乙烯相比,PSt-g-PDMS的热稳定性提高.而且,随着大单体PDMS-MA相对分子质量和它在共聚物中含量的增加,接枝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单体 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g-聚氧乙烯接枝共聚物表面阻抗蛋白质吸附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孙永红 邱永兴 +1 位作者 俞小洁 封麟先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642-645,共4页
利用放射性碘标记技术研究了血浆蛋白质-缓冲溶液体系在聚苯乙烯-g-聚氧乙烯接枝共聚物表面的等温吸附和吸附动力学。材料表面蛋白质等温吸附量或平衡吸附量随表面PEO含量增加而下降;吸附量最低值小于0.25μg,cm-2;... 利用放射性碘标记技术研究了血浆蛋白质-缓冲溶液体系在聚苯乙烯-g-聚氧乙烯接枝共聚物表面的等温吸附和吸附动力学。材料表面蛋白质等温吸附量或平衡吸附量随表面PEO含量增加而下降;吸附量最低值小于0.25μg,cm-2;同时探讨了材料表面“梳状”结构对材料表面PEO侧链阻抗蛋白质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乙烯 表面结构 阻抗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聚二甲基硅氧烷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宁晶 黄礼侃 郑安呐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6-611,共6页
通过苯乙烯与聚二甲基硅氧烷大单体进行自由基本体聚合反应,合成了不同有机硅含量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接枝聚苯乙烯共聚物,通过红外、核磁、凝胶色谱、动态力学分析、热失重、透射电镜等一系列分析手段表征了该接枝共聚物。对接枝共聚物的... 通过苯乙烯与聚二甲基硅氧烷大单体进行自由基本体聚合反应,合成了不同有机硅含量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接枝聚苯乙烯共聚物,通过红外、核磁、凝胶色谱、动态力学分析、热失重、透射电镜等一系列分析手段表征了该接枝共聚物。对接枝共聚物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共聚物的冲击强度和断裂延伸率随有机硅含量的增加而提高,热稳定性也较聚苯乙烯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二甲基硅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法制备聚苯乙烯/笼型倍半硅氧烷复合材料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文平 费明 +1 位作者 俞建 江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6-149,共4页
以工业级的3-氯丙基三氯硅烷和七聚(苯基)倍半硅氧烷三硅醇钠为原料,通过顶端封角法合成了含有一个3-氯丙基、七个苯基的单官能团POSS(3-氯丙基POSS),并以其作为聚苯乙烯的添加剂,采用化学接枝的方法制备POSS/PS复合材料。利用傅立叶转... 以工业级的3-氯丙基三氯硅烷和七聚(苯基)倍半硅氧烷三硅醇钠为原料,通过顶端封角法合成了含有一个3-氯丙基、七个苯基的单官能团POSS(3-氯丙基POSS),并以其作为聚苯乙烯的添加剂,采用化学接枝的方法制备POSS/PS复合材料。利用傅立叶转变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 ^(29)Si-NMR)和X-射线衍射(XRD)技术对中间产物和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聚苯乙烯(PS)的结构及组成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POSS分子能成功地接枝到聚苯乙烯主链上,且POSS分子以分子级水平均匀分散在聚苯乙烯基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型倍半硅 聚苯乙烯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聚硅氧烷规整接枝共聚物界面形态 被引量:1
5
作者 许涌深 徐忠苹 张敏莲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52-856,共5页
为充分发挥有机硅的"有机 无机"双重特性的作用,研究用反应性有机硅改性其它高分子材料,以聚硅氧烷大分子单体制备了聚苯乙烯 聚硅氧烷规整接枝共聚物.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表征了接枝共聚物的结构,用接触角测量仪和X 射... 为充分发挥有机硅的"有机 无机"双重特性的作用,研究用反应性有机硅改性其它高分子材料,以聚硅氧烷大分子单体制备了聚苯乙烯 聚硅氧烷规整接枝共聚物.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表征了接枝共聚物的结构,用接触角测量仪和X 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共聚物在不同基材上成膜的表面和界面组成及相分离程度.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物呈现典型的层状相分离结构;PDMS在膜表面实现最大限度地富集,且对不同界面其富集程度不同;接枝共聚物的表面疏水性随着PDMS链长的增加而增加,且当PDMS含量增加时,呈现先增加后保持不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单体 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二乙烯苯接枝聚乙二醇催化合成对硝基苯甲醚 被引量:6
6
作者 章亚东 蒋登高 +2 位作者 高晓蕾 蒙燕婕 王朝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24-529,共6页
探素了诸因素对制备催化剂过程的影响,合成出了聚苯乙烯-二乙烯苯接枝PEG-400并以此为三相转移催化剂。研究了对硝基苯甲醚的合成工艺,考察了催化剂,氢氧化钠、甲醇用量等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建立了较佳合成工艺条件,即:n(PNCB):... 探素了诸因素对制备催化剂过程的影响,合成出了聚苯乙烯-二乙烯苯接枝PEG-400并以此为三相转移催化剂。研究了对硝基苯甲醚的合成工艺,考察了催化剂,氢氧化钠、甲醇用量等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建立了较佳合成工艺条件,即:n(PNCB):n(CH3OH):n(NaOH):n(PEG-400)=1:3:3:0.03-0.05,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9-10h。该条件下,对硝基氯苯转化率>99.5%,以对硝基氯苯计,对硝基苯甲醚收率>95%,气相色谱分析产品纯度99.7%。聚苯乙烯-二乙烯苯接枝PEG-400催化剂可重复使用5次以上,母液除盐后用于配碱对反应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合成 聚苯乙烯-二乙烯 乙二醇 对硝基苯甲醚 三相转移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接枝反应性相容剂协同增容聚苯乙烯/聚酰胺6 被引量:2
7
作者 章泽民 包建娜 +2 位作者 陈康 张先明 胡国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2-80,共9页
针对聚苯乙烯(PS)和聚酰胺6(PA6)热力学不相容引起共混物力学性能降低的问题,文中首先制得纳米SiO_(2)表面接枝苯乙烯(St)与3-异丙烯基-α,α,-二甲基苄基-异氰酸酯(TMI)共聚物为新型相容剂,并用于PS/PA6体系的反应性协同增容。扫描电... 针对聚苯乙烯(PS)和聚酰胺6(PA6)热力学不相容引起共混物力学性能降低的问题,文中首先制得纳米SiO_(2)表面接枝苯乙烯(St)与3-异丙烯基-α,α,-二甲基苄基-异氰酸酯(TMI)共聚物为新型相容剂,并用于PS/PA6体系的反应性协同增容。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无机纳米粒子和异氰酸酯基团原位增容的协同作用可调控相容剂选择性分布,使两相界面张力减小,实现分散相PA6尺寸的降低、共混物相容性的提升。设计了不同异氰酸酯基团含量的相容剂,当添加量较少时(质量分数0.5%),拉伸强度最高增加了125.5%、断裂伸长率提升了128.1%,有效改善了PS/PA6由于热力学不相容引起的力学性能不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化硅 改性 聚苯乙烯 酰胺6 反应型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辐照聚丙烯悬浮接枝聚苯乙烯的制备及结构性能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文斐 姚占海 +3 位作者 孟玥 董群 李莉霞 郝秀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2-25,31,共5页
通过预辐照和悬浮接枝技术制备聚丙烯接枝聚苯乙烯(PP-g-PS)。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旋转流变仪及高压击穿实验对PP-g-PS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P-g-PS的FT-IR在1493cm^(-1),1601 cm^(-1)... 通过预辐照和悬浮接枝技术制备聚丙烯接枝聚苯乙烯(PP-g-PS)。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旋转流变仪及高压击穿实验对PP-g-PS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P-g-PS的FT-IR在1493cm^(-1),1601 cm^(-1)和3027 cm^(-1)处出现了新的吸收峰,其中1601 cm^(-1)和3027 cm^(-1)分别为PS苯环上C=C和C-H的特征吸收峰;1H-NMR在1.2,1.4和2.0位置处出现新的化学位移峰,在δ7.1和7.2处出现2组峰,这是PS苯环上氢的化学位移,证明PS已接枝到PP的大分子链上。与PP相比,PP-g-PS的熔融温度和结晶度降低,结晶温度升高;随接枝率增大,PP-g-PS的结晶温度升高;PP-g-PS的耐电压击穿性能好,其击穿场强可达PP的1.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 预辐照 丙烯 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大单体与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的微观分相与表面性能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马克勤 胡春圃 +2 位作者 王世容 吴树森 应圣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02-405,共4页
研究了以大单体技术合成的不同侧链长度的苯乙烯与丙烯酸丁酯的接枝共聚物的侧链长度对其微观分相与表面性能的影响,发现仅当聚苯乙烯侧链分子量大于5900时,才可能发生部分微观相分离,分离后对其表面性能影响不明显。临界表面张力rc虽... 研究了以大单体技术合成的不同侧链长度的苯乙烯与丙烯酸丁酯的接枝共聚物的侧链长度对其微观分相与表面性能的影响,发现仅当聚苯乙烯侧链分子量大于5900时,才可能发生部分微观相分离,分离后对其表面性能影响不明显。临界表面张力rc虽有差异,但色散力部分y_s^D的计算值却较一致,与所用参照液无关。实验证实,接枝共聚物的表面几乎全被低表面能的聚丙烯酸丁酯骨架所复盖,呈现出明显的表面富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丙烯酸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微球表面接枝丙烯腈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凯 傅强 +1 位作者 黄渝鸿 周德惠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3-676,共4页
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出平均粒径为3.85μm的窄分布聚苯乙烯微球,并在此基础上引入第二单体丙烯腈进行共聚反应,制备出平均粒径为4.02μm的窄分布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微球.对聚苯乙烯微球和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微球进行了形貌及粒径、红... 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出平均粒径为3.85μm的窄分布聚苯乙烯微球,并在此基础上引入第二单体丙烯腈进行共聚反应,制备出平均粒径为4.02μm的窄分布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微球.对聚苯乙烯微球和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微球进行了形貌及粒径、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结果表明丙烯腈基团均匀分布在聚苯乙烯微球表面,提高了聚苯乙烯微球表面的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微球 表面 丙烯腈 分散共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聚苯乙烯颗粒接枝改性制备防水涂料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运学 唐元亮 +2 位作者 李兰 葛大利 牛晚扬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2-106,共5页
以丙烯酸(AA)和丙烯酸丁酯(BA)为共聚单体,采用溶液接枝法对废聚苯乙烯(PS)进行接枝改性制得PS接枝共聚物,然后以PS接枝共聚物的乳液为基料制备改性PS防水涂料。研究了引发剂用量、单体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PS接枝共聚物接枝率的... 以丙烯酸(AA)和丙烯酸丁酯(BA)为共聚单体,采用溶液接枝法对废聚苯乙烯(PS)进行接枝改性制得PS接枝共聚物,然后以PS接枝共聚物的乳液为基料制备改性PS防水涂料。研究了引发剂用量、单体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PS接枝共聚物接枝率的影响,以及填料和增塑剂的用量对改性PS防水涂料性能影响。结果表明,PS接枝共聚物的最佳合成工艺为:PS用量为30g,溶剂用量为60mL,引发剂用量为2.2g,单体用量为20g,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2.5h;向改性PS乳液中填加10%的填料和4%的增塑剂制得的防水涂料性能最佳:耐水时间为25h,耐盐时间为27h,表干时间为18min,冲击强度达50kg·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泡沫塑料 改性 防水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丁烯二酸酐及其衍生物溶液接枝改性聚苯乙烯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沈国才 生瑜 章文贡 《中国塑料》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2-26,共5页
文章介绍了分别将顺丁烯二酸酐(MA)、顺丁烯二酸一丁酯(MBM)和顺丁烯二酸二丁酯(DBM)与聚苯乙烯(PS)的二甲苯溶液在过氧化二苯甲酸(BPO)引发下的接枝反应,讨论了反应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测试... 文章介绍了分别将顺丁烯二酸酐(MA)、顺丁烯二酸一丁酯(MBM)和顺丁烯二酸二丁酯(DBM)与聚苯乙烯(PS)的二甲苯溶液在过氧化二苯甲酸(BPO)引发下的接枝反应,讨论了反应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测试了接枝物的成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丁烯二酸酐 反应 改性 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溴代并接技聚二甲基硅氧烷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宗林 郑莹 +2 位作者 张海光 孟凡君 王壮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3-76,共4页
聚苯乙烯 (PS)在苯溶液中与溴代丁二酰亚胺 (NBS)反应 ,经分离提纯得到了固体溴代聚苯乙烯(PSB)。将所得 PSB溶于苯并与低分子量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硅醇锂 (PDMSOL i)反应 ,经分离提纯得到固体的溴代聚苯乙烯接枝聚二甲基硅氧烷 (PSB- g- ... 聚苯乙烯 (PS)在苯溶液中与溴代丁二酰亚胺 (NBS)反应 ,经分离提纯得到了固体溴代聚苯乙烯(PSB)。将所得 PSB溶于苯并与低分子量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硅醇锂 (PDMSOL i)反应 ,经分离提纯得到固体的溴代聚苯乙烯接枝聚二甲基硅氧烷 (PSB- g- PDMSO) ,所得 PSB- g- PDMSO的结构经 1H- NMR、IR及 TEM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代聚苯乙烯 二甲基硅 聚苯乙烯溴代 二甲基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与丙烯腈的辐照接枝 被引量:2
14
作者 熊洁 许云书 黄玮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75-977,共3页
聚苯乙烯系列的树脂颗粒有很强的耐辐照性,采用预辐照法所需剂量很大。苯环有共轭π结构,它的π电子是非定域的,辐射时苯基吸收的能量虽然足以使键断裂,但由于能量很快在整个分子重新分布,把能量集中于某一键使其断裂几率是很低的... 聚苯乙烯系列的树脂颗粒有很强的耐辐照性,采用预辐照法所需剂量很大。苯环有共轭π结构,它的π电子是非定域的,辐射时苯基吸收的能量虽然足以使键断裂,但由于能量很快在整个分子重新分布,把能量集中于某一键使其断裂几率是很低的,所以采用预辐照接枝法所需的吸收剂量很大,相关的研究报道很少。本工作主要就共辐照和预辐照接枝聚合丙烯腈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辐照 预辐照 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 丙烯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溶液接枝改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童筱莉 邬润德 杨正龙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02年第2期13-15,共3页
用溶液接枝的方法研究了回收的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接枝工艺 ,包括引发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单体浓度、单体种类、多单体共接枝对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接枝的影响。
关键词 聚苯乙烯 溶液 改性 研究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胺肟螯合树脂的辐射接枝合成 被引量:2
16
作者 熊洁 许云书 黄玮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2-296,共5页
以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SDB)树脂颗粒为基体,通过预辐照接枝聚合途径在空气气氛中接枝丙烯腈(AN),然后用盐酸羟胺作功能化处理而引入胺肟基团。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等对产物的化学结构及表面微观形貌进行分析。分析结... 以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SDB)树脂颗粒为基体,通过预辐照接枝聚合途径在空气气氛中接枝丙烯腈(AN),然后用盐酸羟胺作功能化处理而引入胺肟基团。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等对产物的化学结构及表面微观形貌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在高吸收剂量(O.6~2.4MGy)条件下才能发生接枝反应,且接枝率随吸收剂量增加而提高。在选定的吸收剂量(2.4MGy)条件下,以丙烯腈单体与水体积比1:7,于80℃下反应4h所得的接枝产物(SDB-AN)再与盐酸羟胺溶液反应,在中性条件下获得了性能良好的偕胺肟基螯合树脂(SDBA0)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 丙烯腈 预辐照 胺肟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自由基接枝聚合反应合成氯化聚乙烯接枝聚苯乙烯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必彪 陶国良 +3 位作者 金立维 李坚 俞强 李锦春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0-82,共3页
用氯化聚乙烯与铜试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反应合成了分子链上带有多个引发基团的大分子引发剂,用此引发剂引发苯乙烯聚合得到了氯化聚乙烯接枝聚苯乙烯(CPE-g-PS)接枝共聚物。采用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大分子引发剂... 用氯化聚乙烯与铜试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反应合成了分子链上带有多个引发基团的大分子引发剂,用此引发剂引发苯乙烯聚合得到了氯化聚乙烯接枝聚苯乙烯(CPE-g-PS)接枝共聚物。采用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大分子引发剂和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含有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大分子引发剂可以在简单易行的聚合条件下合成可控结构接枝共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乙烯 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腐植酸接枝聚苯乙烯与粘土的相互作用及泥浆性能 被引量:4
18
作者 余小春 张德和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2-15,共4页
磺化腐植酸接枝聚苯乙烯(SHAGPS)在粘土上有一定的吸附作用,这种吸附作用主要产生于SHAGPS中腐植酸结构部分与粘土的结合。研究了SHAGPS对粘土Zeta电位的影响和对粘土颗粒的分散作用,发现SHAGPS具有极好的抗盐抗钙性。SHAGPS的这些性能... 磺化腐植酸接枝聚苯乙烯(SHAGPS)在粘土上有一定的吸附作用,这种吸附作用主要产生于SHAGPS中腐植酸结构部分与粘土的结合。研究了SHAGPS对粘土Zeta电位的影响和对粘土颗粒的分散作用,发现SHAGPS具有极好的抗盐抗钙性。SHAGPS的这些性能是腐植酸和磺化聚苯乙烯两部分结构协同作用的结果。API测试结果表明,SHAGPS对盐水泥浆具有良好的降滤失作用,可望成为一种抗盐性降滤失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腐植酸聚苯乙烯 吸附 粘土 降滤失剂 抗盐特性 分散剂 钻井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双键侧基的聚氧乙烯与苯乙烯的接枝共聚物及其产物的性质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洪泉 张从云 +1 位作者 过携石 刘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1613-1616,共4页
由环氧乙烷及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合成含双键侧基的聚氧乙烯用苯乙烯接枝共聚,接枝效率可达50%左右.接枝产物经纯化,用IR及~1H NMR表征.该产物与LiClO_4的络合物有较高的室温导电率,其PEO含量在70%及EO/Li=20/1时,25℃的导电率接近10^(-4... 由环氧乙烷及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合成含双键侧基的聚氧乙烯用苯乙烯接枝共聚,接枝效率可达50%左右.接枝产物经纯化,用IR及~1H NMR表征.该产物与LiClO_4的络合物有较高的室温导电率,其PEO含量在70%及EO/Li=20/1时,25℃的导电率接近10^(-4)S/cm.此外,该接枝共聚物有较高的乳化能力.在Williamson固液反应中具有良好的相转移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大分子偶联剂的合成及其在聚苯乙烯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仕龙 张洪文 +2 位作者 周健 杨菁菁 朱圣清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2-228,共7页
为改善二氧化硅(SiO_2)在聚苯乙烯(PS)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和获得良好的界面特征,以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和3-甲氧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单体,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合成接枝大分子偶联剂。通过... 为改善二氧化硅(SiO_2)在聚苯乙烯(PS)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和获得良好的界面特征,以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和3-甲氧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单体,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合成接枝大分子偶联剂。通过红外光谱(FT-IR)、紫外光谱(UV)、核磁共振(~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热失重(TGA)对接枝大分子偶联剂进行表征,并对比研究不同分子量的偶联剂对PS/SiO_2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大分子偶联剂改性后PS/SiO_2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得到显著改善,冲击强度达到3.92 k J×m^(-2),比未经偶联剂处理过的复合材料提高了198.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分子偶联剂 聚苯乙烯 化硅 复合材料 相容性 冲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