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正十六烷聚脲微胶囊化相变材料(英文)
被引量:
38
1
作者
邹光龙
兰孝征
+2 位作者
谭志诚
孙立贤
张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0-93,共4页
用界面聚合法,合成了直径大约2.5μm可用于热能储存含相变材料的聚脲包覆微胶囊.在含乳化剂的水溶液中,将溶有芯材正十六烷的有机相乳化成微米级油性液滴,随后加入的水溶性单体二胺与甲苯2,4-二异氰酸酯在胶束界面相互反应形成囊壁.分...
用界面聚合法,合成了直径大约2.5μm可用于热能储存含相变材料的聚脲包覆微胶囊.在含乳化剂的水溶液中,将溶有芯材正十六烷的有机相乳化成微米级油性液滴,随后加入的水溶性单体二胺与甲苯2,4-二异氰酸酯在胶束界面相互反应形成囊壁.分别用乙烯二胺,1,6-己二胺和它们的混合物作为水溶性单体进行了研究.并用红外光谱和热分析分别考察了不同胺类对微胶囊化学结构和热性质的影响.红外谱图显示合成了聚脲微胶囊,热重曲线表明含正十六烷的聚脲微胶囊能够耐受大约300℃高温,差示扫描量热测试表明所有样品均具有合适的相转变热,冷热循环实验揭示微胶囊能够维持储热容量不衰减.研究表明微胶囊化的正十六烷作为相变储热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十六烷
聚脲微胶囊
相变材料
界面聚合
储热材料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TiO_2聚脲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
14
2
作者
徐冬梅
张可达
+1 位作者
王平
樊智红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5-27,54,共4页
用甲苯 2 ,4 二异氰酸酯 (TDI)为壁材原料 ,利用界面聚合法在不同条件下制备了一系列TiO2 聚脲微胶囊。最佳制备条件为 :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DBTDL)作催化剂 ,m(DBTDL)∶m(TDI) =1∶10 0 ;水 (H2 O)为分散介质 ,m(H2 O)∶m(TiO2 ) =5 0...
用甲苯 2 ,4 二异氰酸酯 (TDI)为壁材原料 ,利用界面聚合法在不同条件下制备了一系列TiO2 聚脲微胶囊。最佳制备条件为 :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DBTDL)作催化剂 ,m(DBTDL)∶m(TDI) =1∶10 0 ;水 (H2 O)为分散介质 ,m(H2 O)∶m(TiO2 ) =5 0∶1;m(TDI)∶m(TiO2 ) =2∶1;聚乙烯醇 (PVA)作保护胶体 ,m(PVA)∶m(总体系 ) =0 5∶10 0 ,在 80℃下反应 2h。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及密度、浮于水面的微胶囊质量分数、表面接触角测量对微胶囊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和表征。发现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 15 0nm ,与未包囊的TiO2 相比 ,TiO2 聚脲微胶囊的密度及亲水性都有很大下降 ,而亲乙醇性大大提高。使用TiO2 聚脲微胶囊的光纤用紫外光固化油墨 ,放置 2 9d后仍呈比较均匀的状态 ,而此时使用TiO2 的油墨中Ti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脲微胶囊
二氧化钛
制备
性能
表征
紫外光固化油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毒死蜱的聚脲微胶囊化、表征及毒力评价
被引量:
7
3
作者
朱玲
龙小燕
+1 位作者
王正辉
张淑婷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0-42,77,共4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和三乙烯四胺为囊壁原料,利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毒死蜱化聚脲微胶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微胶囊制备的配方及工艺条件,并用红外和热重对微胶囊的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表征,对微胶囊的缓释性能及对斜纹夜蛾的毒力...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和三乙烯四胺为囊壁原料,利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毒死蜱化聚脲微胶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微胶囊制备的配方及工艺条件,并用红外和热重对微胶囊的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表征,对微胶囊的缓释性能及对斜纹夜蛾的毒力持效性进行了评价.红外和热重分析结果证实:毒死蜱被成功地微胶囊化,微胶囊结构稳定;正交试验优化条件下的初期包封率超过90%;微胶囊中的毒死蜱在水中30 d释放不超过5%;微胶囊制剂对斜纹夜蛾毒杀的LC50值8 d内从28.32 mg/L变化到31.16 mg/L,表明微胶囊中的毒死蜱持效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脲微胶囊
毒死蜱
缓释
毒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聚脲石蜡相变微胶囊壁材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王轩
孙希鹏
+2 位作者
肖玲
朱金华
刘子豪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7-78,82,共3页
对聚脲石蜡相变微胶囊壁材进行改性,增加其柔韧性,延长循环使用周期。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红外光谱仪(FT-IR)和烘箱分别对微胶囊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添加适中长度的柔性链段能提升壁材柔韧性和微胶囊的稳定性,使用循环...
对聚脲石蜡相变微胶囊壁材进行改性,增加其柔韧性,延长循环使用周期。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红外光谱仪(FT-IR)和烘箱分别对微胶囊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添加适中长度的柔性链段能提升壁材柔韧性和微胶囊的稳定性,使用循环周期大幅度延长;用换热器模型对比测试了微胶囊的储热保温性能,发现壁材改性微胶囊有较大的储热保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脲
石蜡相变
微胶囊
改性
循环周期
储热保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正十六烷聚脲微胶囊化相变材料(英文)
被引量:
38
1
作者
邹光龙
兰孝征
谭志诚
孙立贤
张涛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热化学实验室
出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0-93,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73047)资助项目~~
文摘
用界面聚合法,合成了直径大约2.5μm可用于热能储存含相变材料的聚脲包覆微胶囊.在含乳化剂的水溶液中,将溶有芯材正十六烷的有机相乳化成微米级油性液滴,随后加入的水溶性单体二胺与甲苯2,4-二异氰酸酯在胶束界面相互反应形成囊壁.分别用乙烯二胺,1,6-己二胺和它们的混合物作为水溶性单体进行了研究.并用红外光谱和热分析分别考察了不同胺类对微胶囊化学结构和热性质的影响.红外谱图显示合成了聚脲微胶囊,热重曲线表明含正十六烷的聚脲微胶囊能够耐受大约300℃高温,差示扫描量热测试表明所有样品均具有合适的相转变热,冷热循环实验揭示微胶囊能够维持储热容量不衰减.研究表明微胶囊化的正十六烷作为相变储热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正十六烷
聚脲微胶囊
相变材料
界面聚合
储热材料
热分析
Keywords
Phase change material, Microcapsule, Interfacial polycondensation, n hexadecane, Thermal energy storage, Thermal analysis
分类号
TB3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TiO_2聚脲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
14
2
作者
徐冬梅
张可达
王平
樊智红
机构
苏州大学化学化工系
大同市环境监测站
出处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5-27,54,共4页
基金
江苏省薄膜材料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T2 10 80 5 7)~~
文摘
用甲苯 2 ,4 二异氰酸酯 (TDI)为壁材原料 ,利用界面聚合法在不同条件下制备了一系列TiO2 聚脲微胶囊。最佳制备条件为 :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DBTDL)作催化剂 ,m(DBTDL)∶m(TDI) =1∶10 0 ;水 (H2 O)为分散介质 ,m(H2 O)∶m(TiO2 ) =5 0∶1;m(TDI)∶m(TiO2 ) =2∶1;聚乙烯醇 (PVA)作保护胶体 ,m(PVA)∶m(总体系 ) =0 5∶10 0 ,在 80℃下反应 2h。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及密度、浮于水面的微胶囊质量分数、表面接触角测量对微胶囊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和表征。发现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 15 0nm ,与未包囊的TiO2 相比 ,TiO2 聚脲微胶囊的密度及亲水性都有很大下降 ,而亲乙醇性大大提高。使用TiO2 聚脲微胶囊的光纤用紫外光固化油墨 ,放置 2 9d后仍呈比较均匀的状态 ,而此时使用TiO2 的油墨中TiO2
关键词
聚脲微胶囊
二氧化钛
制备
性能
表征
紫外光固化油墨
Keywords
TiO 2 polyurea microcapsules
UV curable ink
分类号
TQ638 [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毒死蜱的聚脲微胶囊化、表征及毒力评价
被引量:
7
3
作者
朱玲
龙小燕
王正辉
张淑婷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
出处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0-42,77,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1086)
文摘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和三乙烯四胺为囊壁原料,利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毒死蜱化聚脲微胶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微胶囊制备的配方及工艺条件,并用红外和热重对微胶囊的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表征,对微胶囊的缓释性能及对斜纹夜蛾的毒力持效性进行了评价.红外和热重分析结果证实:毒死蜱被成功地微胶囊化,微胶囊结构稳定;正交试验优化条件下的初期包封率超过90%;微胶囊中的毒死蜱在水中30 d释放不超过5%;微胶囊制剂对斜纹夜蛾毒杀的LC50值8 d内从28.32 mg/L变化到31.16 mg/L,表明微胶囊中的毒死蜱持效性良好.
关键词
聚脲微胶囊
毒死蜱
缓释
毒力评价
Keywords
polyurea microcapsule
chlorpyrifos
control-release
toxicity evaluation
分类号
S482.3 [农业科学—农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聚脲石蜡相变微胶囊壁材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王轩
孙希鹏
肖玲
朱金华
刘子豪
机构
海军工程大学理学院化学教研室
[
出处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7-78,82,共3页
基金
海军工程大学自然科学基金(HGDQNJJ15001)
文摘
对聚脲石蜡相变微胶囊壁材进行改性,增加其柔韧性,延长循环使用周期。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红外光谱仪(FT-IR)和烘箱分别对微胶囊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添加适中长度的柔性链段能提升壁材柔韧性和微胶囊的稳定性,使用循环周期大幅度延长;用换热器模型对比测试了微胶囊的储热保温性能,发现壁材改性微胶囊有较大的储热保温性能。
关键词
聚脲
石蜡相变
微胶囊
改性
循环周期
储热保温
Keywords
microcapsule paraffin phase change material
modification
catalyst circulation
thermal energy storage
分类号
TB3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正十六烷聚脲微胶囊化相变材料(英文)
邹光龙
兰孝征
谭志诚
孙立贤
张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3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TiO_2聚脲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
徐冬梅
张可达
王平
樊智红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毒死蜱的聚脲微胶囊化、表征及毒力评价
朱玲
龙小燕
王正辉
张淑婷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对聚脲石蜡相变微胶囊壁材改性的研究
王轩
孙希鹏
肖玲
朱金华
刘子豪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