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9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共聚增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1
作者 陈慕华 嵇震 +5 位作者 周林晔 黄凯健 王芳 张洪林 葛文越 朱新宝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6,共8页
分别以纤维素(H)、半纤维素(B)和木质素(L)为原料,采用接枝醚化、烯丙基氯双键改性、自由基聚合路线成功制备3种生物质共聚增强型聚羧酸减水剂(TXPCEs)。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TXPCEs分子结构,采用净浆流动度和混... 分别以纤维素(H)、半纤维素(B)和木质素(L)为原料,采用接枝醚化、烯丙基氯双键改性、自由基聚合路线成功制备3种生物质共聚增强型聚羧酸减水剂(TXPCEs)。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TXPCEs分子结构,采用净浆流动度和混凝土抗压强度测试评估其减水性能及力学性能,同时进行了动态光散射测试(DLS)、Zeta电位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探讨了不同共聚增强型减水剂对水泥净浆及混凝土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少量改性生物基聚醚的共聚即可显著提升聚羧酸减水剂的减水性能,在甲基烯丁基聚氧乙烯醚(TPEG)共聚体系中,3种样品的减水性能由高到低依次为纤维素共聚样品(THPCEs)>木质素共聚样品(TLPCEs)>半纤维素共聚样品(TBPCEs),当折固掺量为0.12%时,相比对照样聚羧酸减水剂(TPCEs)的减水率(34.5%),THPCEs减水率提升到44.1%,升幅超过25%。纤维素亲水分子结构的适量引入可以使减水剂在保持较好吸附性能的同时表现出良好的缓释作用;3种TXPCEs样品的净浆流动度和经时变化流动度均优于TPCEs,在低折固掺量下优势更明显,且THPCEs的流动度最高。其中,TBPCEs表现出更优的力学性能,28 d时混凝土抗压强度由对照样的41.5 MPa提高至46.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 双键改性 聚羧酸减水剂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羧酸减水剂对水泥水化产物的热分解行为及动力学研究
2
作者 方云辉 赖华珍 +5 位作者 吴传灯 闫东明 赖俊英 麻秀星 刘毅 李格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7-235,共9页
利用热分析方法对掺有聚羧酸减水剂(PCE)的水泥浆体水化产物进行热分解行为及其动力学研究,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了三个特征峰失重量与水化进程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TG-DTG可以准确定量测试水泥浆体水化产物特征失重,不同基团的PCE... 利用热分析方法对掺有聚羧酸减水剂(PCE)的水泥浆体水化产物进行热分解行为及其动力学研究,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了三个特征峰失重量与水化进程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TG-DTG可以准确定量测试水泥浆体水化产物特征失重,不同基团的PCE不会改变水化产物的种类;水化进入加速期后,功能基团对延缓水化进程的影响顺序为:羧基>酯基>季铵盐阳离子;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DTG谱图上Ca(OH)_(2)失重与水泥浆体不同龄期水化产物的积累热关联度最高,可用来表征水化进程;从kissinger拟合水化产物热分解反应活化能数据发现,早强型PCE(P-E)与减水型PCE(P-W)对水泥浆体水化产物的热稳定性影响相对较小,而保坍型PCE(P-S)会降低水泥浆体水化产物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水化产物 热分解 动力学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羧酸减水剂对硫铝酸盐水泥基注浆材料影响
3
作者 张明璇 王朋飞 +2 位作者 杨涛 刘秀茹 吴昌泉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8-361,共14页
埋深及开采强度不断增加,普通硅酸盐水泥基注浆加固材料愈发难以满足工程要求。硫铝酸盐水泥较普通硅酸盐水泥能耗更低、更环保,更符合碳达峰、碳中和理念。但其价格较高,且凝结过快,限制了其在注浆领域的应用。为此,以掺加工业固废、... 埋深及开采强度不断增加,普通硅酸盐水泥基注浆加固材料愈发难以满足工程要求。硫铝酸盐水泥较普通硅酸盐水泥能耗更低、更环保,更符合碳达峰、碳中和理念。但其价格较高,且凝结过快,限制了其在注浆领域的应用。为此,以掺加工业固废、降低成本和高效利用为出发点,在矿渣−脱硫石膏−硫铝酸盐水泥三元复合体系加固材料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水灰比和聚羧酸减水剂对该材料的宏、细观影响,对注浆性能进行了改良优化,并通过现场工程验证了优化后的注浆加固效果,结果表明:①该材料的力学强度随着水灰比的降低而增加,28 d抗压强度最大为56.56 MPa;②随着聚羧酸减水剂掺量的增加,凝结时间逐渐延长,流动度逐渐增加,抗压强度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28 d抗压强度最大可达75.09 MPa,膨胀性无明显变化;③根据流动度−时间曲线,将流动度随时间的变化分为4个阶段:快速期(Ⅰ)、缓慢期、快速期(Ⅱ)、稳定期4个阶段,最佳注浆时间段处于缓慢期;④聚羧酸减水剂的掺入会延缓水泥的水化进程,但同时会使生成的水化产物结构与形貌更好;⑤矿渣∶脱硫石膏∶硫铝酸盐水泥最佳配合比(质量比)为4∶1∶15,外掺0.3%减水剂改善流动度可满足井下注浆要求,同时具备高强度,最佳注浆时段为当前配比下的缓慢期(20~100 min);⑥按筛选配比与方式指导鹤煤三矿4204工作面回风巷现场注浆加固工程,明确该工艺具备良好的注浆效果,可充分填充裂隙与有效加固围岩,顶底板和两帮的最大变形量由注浆前的432 mm和324 mm降低至注浆后的233 mm和153 mm,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铝酸盐水泥 固废处理 水灰比 聚羧酸减水剂 流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羧酸减水剂对脱硫石膏水化硬化性能的影响与作用机理
4
作者 管学茂 王雪晴 郅真真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7-192,共6页
目的为改善脱硫石膏硬化体性能,资源化利用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等途径产生的大量脱硫石膏,减少工业副产石膏堆存,本文合成一种聚羧酸高效减水剂(polycarboxylate superplasti-cizer,PCE),并研究其对β-半水脱硫石膏(β-hemihydrate desulfu... 目的为改善脱硫石膏硬化体性能,资源化利用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等途径产生的大量脱硫石膏,减少工业副产石膏堆存,本文合成一种聚羧酸高效减水剂(polycarboxylate superplasti-cizer,PCE),并研究其对β-半水脱硫石膏(β-hemihydrate desulfurization gypsum,β-HDG)的影响。方法研究不同掺量PCE对β-HDG水化过程中的流动性、吸附行为、浆体Zeta电位和石膏硬化体抗压抗折强度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PCE作用下石膏硬化体的晶体组成和微观形貌。结果随PCE掺量的增加,石膏浆体流动度和减水率均先增加后稳定,当PCE掺量为0.4%时,石膏浆体流动度达到248 mm,减水率为26%,石膏浆体标稠需水量降低至37%。随着PCE掺量的增加和吸附时间的延长,PCE在石膏表面的吸附量变化先增加后稳定,PCE掺量为0.4%时达到饱和,此时吸附量为3.6mg/g。石膏浆体的Zeta电位随着PCE掺量增加而不断降低。石膏硬化体的力学强度随着PCE掺量的增加而提高,当PCE掺量为0.4%时,石膏硬化体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分别达到24.7MPa和5.81MPa,比空白样分别提高32.6%和21.5%。结论PCE的加入能够改善石膏浆体的流动度,降低石膏浆体的标准稠度需水量,并提高脱硫石膏硬化体强度。PCE的加入并没有改变石膏硬化体的晶体相组成,但使晶体之间网状搭接更紧密,需水量降低和内部孔隙降低是石膏硬化体宏观强度增加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半水脱硫石膏 羧酸高效减水剂 硬化 抗折强度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六碳PEG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5
作者 邹业恒 胡晓松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48-1755,共8页
本研究采用H_(2)O_(2)/V_(C)-FeSO_(4)复合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以乙二醇单乙烯基聚乙二醇醚(EPEG)与丙烯酸(AA)为共聚单体,β-巯基乙醇为链转移剂,在常温下合成了聚羧酸减水剂。研究了反应温度、料液滴加时间、酸醚比、链转移剂用量、引... 本研究采用H_(2)O_(2)/V_(C)-FeSO_(4)复合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以乙二醇单乙烯基聚乙二醇醚(EPEG)与丙烯酸(AA)为共聚单体,β-巯基乙醇为链转移剂,在常温下合成了聚羧酸减水剂。研究了反应温度、料液滴加时间、酸醚比、链转移剂用量、引发体系和聚醚分子量对减水剂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合成工艺为n(EPEG)∶n(AA)=1∶3.5,引发剂和链转移剂分别为大单体质量的1.2%和0.3%,引发剂比例为m(H_(2)O_(2))∶m(V_(C))=5.0和m(V_(C))∶m(FeSO_(4))=2.5;利用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从水泥净浆流动性、水泥砂浆扩展度、凝结时间及胶砂强度等方面对比了自制减水剂与市售产品的性能,表明制备出的减水剂在多个性能指标上均优于市售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常温合成 分散性 EP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性能混凝土快分散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6
作者 高玉军 刘建猛 +2 位作者 石韧 王文荣 王全超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2-780,共9页
为解决超高性能混凝土搅拌时间长、生产效率低的问题,试验采用自制的马来酰胺基乙基磷酸与乙二醇单乙烯基聚氧乙烯基醚、丙烯酸共聚制得一种快分散型聚羧酸减水剂。研究了酸醚比、马来酰胺基乙基磷酸用量、双氧水用量、抗坏血酸用量、... 为解决超高性能混凝土搅拌时间长、生产效率低的问题,试验采用自制的马来酰胺基乙基磷酸与乙二醇单乙烯基聚氧乙烯基醚、丙烯酸共聚制得一种快分散型聚羧酸减水剂。研究了酸醚比、马来酰胺基乙基磷酸用量、双氧水用量、抗坏血酸用量、巯基丙酸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和滴加时间对减水剂性能的影响,揭示了其分子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布,并通过测试水泥净浆流动度、水泥浆体流变性、表面张力、吸附量、Zeta电位和混凝土坍落扩展度、抗压强度,对比分析了该减水剂与传统聚羧酸减水剂的分散性能及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减水剂的分散速度较传统聚羧酸减水剂快,分散性及分散保持性好,能在控制超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坍落扩展度为700±20 mm时缩短搅拌时间4 min、提高生产效率40%,且混凝土7 d和28 d抗压强度也均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聚羧酸减水剂 马来酰胺基乙基磷酸 分散速度 搅拌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六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许峰 牛德民 +1 位作者 房延凤 马健岩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3-520,共8页
目的确定碳六型聚羧酸减水剂的最佳制备工艺,解决碳六型聚羧酸减水剂随存放时间延长保塑性下降的问题。方法以丙烯酸(AA)、乙二醇单乙烯基聚乙二醇醚(EPEG)及次亚磷酸钠(SHP)等为主要原材料,通过自由基共聚反应,制备得到了碳六型聚羧酸... 目的确定碳六型聚羧酸减水剂的最佳制备工艺,解决碳六型聚羧酸减水剂随存放时间延长保塑性下降的问题。方法以丙烯酸(AA)、乙二醇单乙烯基聚乙二醇醚(EPEG)及次亚磷酸钠(SHP)等为主要原材料,通过自由基共聚反应,制备得到了碳六型聚羧酸减水剂。通过水化热、SEM、XRD等测试方法,研究碳六型聚羧酸减水剂的性能。结果当聚醚单体分子量为3000、酸醚摩尔比为5∶1、起始反应温度为15~20℃时,碳六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分散性及保塑性最佳。结论碳六型聚羧酸减水剂在分散性及保塑性方面均优于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HPEG)型减水剂;加入稳定剂后,碳六型聚羧酸减水剂的保塑性得到了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乙二醇单乙烯基乙二醇醚 次亚磷酸钠 常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基共聚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8
作者 陈慕华 嵇震 +5 位作者 王芳 黄凯健 付博 刘博 刘绍忠 朱新宝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64-570,共7页
以天然纤维为原料,采用接枝醚化-烯丙基氯双键改性-水溶液自由聚合路线制备纤维素基共聚型聚羧酸减水剂(HEPCEs),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对产品HEPCEs进行分子结构分析,通过净浆流动度、经时变化流动度测试对HEPCEs减水... 以天然纤维为原料,采用接枝醚化-烯丙基氯双键改性-水溶液自由聚合路线制备纤维素基共聚型聚羧酸减水剂(HEPCEs),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对产品HEPCEs进行分子结构分析,通过净浆流动度、经时变化流动度测试对HEPCEs减水性能进行评价,并同时进行了分子粒径、zeta电位以及吸附层厚度的测试,探究HEPCEs对水泥净浆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纤维素基共聚型聚羧酸减水剂中改性纤维素聚醚(DBHECs)适宜替代量为5%~10%,过多替代会出现支链缠绕并阻碍羧酸基团锚固,适量替代的纤维素结构引入可以在保持较好吸附性能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减水剂的性能,超过商用高效减水剂标准,并表现出一定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改性 生物基 聚羧酸减水剂 自由基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可见光催化合成APEG保坍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
9
作者 吴凤龙 宋瑾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1-592,共12页
可见光异相催化合成聚羧酸系减水剂是进一步提高单体活性种生成率和减水剂性能的有效手段。本文以CeO_(2)为催化剂,(NH_(4))_(2)S_(2)O_(8)为引发剂,烯丙基聚氧乙烯醚(APGE-1000)、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和马来酸酐为单体,可见光催... 可见光异相催化合成聚羧酸系减水剂是进一步提高单体活性种生成率和减水剂性能的有效手段。本文以CeO_(2)为催化剂,(NH_(4))_(2)S_(2)O_(8)为引发剂,烯丙基聚氧乙烯醚(APGE-1000)、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和马来酸酐为单体,可见光催化聚合制备出APEG保坍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初始及含泥净浆流动度分别为295 mm和275 mm,30min后经时损失均为零,展现出良好的分散性、保坍性和抗泥性,性能优于相同条件下热聚合制备的同种减水剂。系统表征发现,两者性能存在差距的原因是分子量不同,但两种减水剂具有相同的水化和抗泥机理,均能延缓水泥水化进程并使蒙脱土层出现不完全的剥离或分叉,与聚合方式无关;并且CeO_(2)具有吸收可见光的能力,在可见光照射下可产生的·OH和·O_(2)^(-)参与聚合反应,促进单体活性种的生成,提高了聚羧酸减水剂的分子量和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_(2) 可见光催化 聚羧酸减水剂 保坍 抗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竞聚率设计制备组成均匀的聚羧酸减水剂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美丽 王子明 +3 位作者 刘晓 王亚丽 郭金波 张冠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82-1392,共11页
基于实验得到的聚羧酸减水剂(PCE)共聚单体的竞聚率数据,采用控制转化率和补加活泼单体相结合的方法,结合理论计算和实际测定结果,确定了活泼单体丙烯酸(AA)补加时间及补加量,使其在共聚过程中始终与大单体异丁烯基聚乙二醇醚(MAPEG)组... 基于实验得到的聚羧酸减水剂(PCE)共聚单体的竞聚率数据,采用控制转化率和补加活泼单体相结合的方法,结合理论计算和实际测定结果,确定了活泼单体丙烯酸(AA)补加时间及补加量,使其在共聚过程中始终与大单体异丁烯基聚乙二醇醚(MAPEG)组成保持基本不变,以保证聚合反应不同时间段生成的共聚物组成和结构与设计值一致。为系统研究控制工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将其与传统投料工艺反应过程中所得产物的组成对比,考察了控制共聚物组成对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竞聚率的控制工艺制备PCE过程中,分段补加消耗较快的AA抑制了AA和MAPEG在共聚物瞬时组成的变化幅度,共聚物的平均酸醚比[n(AA)/n(MAPEG)]分别为2.8、3.8、4.8,基本接近设计酸醚比(3.0、4.0、5.0);其制备的PCE平均主链长度及主链上羧基含量、大单体含量较高,使PCE覆盖面积和吸附层厚度增大,从而提升了水泥净浆初始流动度和流动保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控制工艺 结构参数 分散性能 建筑用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水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董建统 刘志勇 +4 位作者 胡忠帅 朱丹丹 丁怡 张伟强 来福琨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0,共9页
以4-羟丁基乙烯基聚氧乙烯醚(VPEG)大单体、丙烯酸(AA)为主要原料,引入保坍单体丙烯酸羟乙酯(HEA),以巯基丙酸(MPA)为链转移剂,在H_(2)O_(2)/L-抗坏血酸(V_(C))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下,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出减水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V-HEA)... 以4-羟丁基乙烯基聚氧乙烯醚(VPEG)大单体、丙烯酸(AA)为主要原料,引入保坍单体丙烯酸羟乙酯(HEA),以巯基丙酸(MPA)为链转移剂,在H_(2)O_(2)/L-抗坏血酸(V_(C))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下,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出减水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V-HEA)。通过红外光谱、凝胶色谱测试对合成的V-HEA进行分子结构表征,并与市售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HPWR-S)进行水化热与混凝土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V-HEA的最佳合成工艺参数为酸醚比4.4,酯醚比2.5,引发剂、硫酸亚铁和链转移剂掺量分别占大单体质量的0.76%、0.10%和0.74%。掺入硫酸亚铁可提高单体的转化率,且V-HEA的数均分子量为17650,重均分子量为42713,单体转化率高达95.03%。掺入V-HEA时混凝土的水化峰值温度较掺入HPWR-S时延迟4 h 24 min,且第二水化速率峰出现时间延迟约4 h,更加延缓水泥的水化。掺入V-HEA的混凝土2 h坍落度仅损失5.8%,且混凝土强度与掺入HPWR-S产品相当,V-HEA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VPEG大单体 自由基 保坍型 分子结构表征 水化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羧酸减水剂抗絮凝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浩 朱益平 +4 位作者 邢亚兵 荐凯 钱航 杨维本 胡凯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567-571,共5页
聚丙烯酰胺絮凝剂是用于除去机制砂中黏土的外加剂,在机制砂中的残留会对混凝土性能产生显著影响。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有关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着重分析了文献中涉及的不同分子量、浓度和类型的絮凝剂对水泥净浆... 聚丙烯酰胺絮凝剂是用于除去机制砂中黏土的外加剂,在机制砂中的残留会对混凝土性能产生显著影响。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有关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着重分析了文献中涉及的不同分子量、浓度和类型的絮凝剂对水泥净浆流动性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同时揭示了絮凝剂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絮凝剂促进了水泥浆体中的颗粒形成大尺寸的絮凝体,导致其对流动性的不利影响远大于减水剂的使用效果。此外,絮凝剂所诱导的絮凝体可能大量消耗减水剂,在水泥浆体中降低了减水剂的有效吸附量,最终导致水泥浆体的流动性下降。最后综述了目前解决此问题的研究进展,为解决絮凝剂对减水剂以及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提供了重要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丙烯酰胺 抗絮凝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管式反应器中降黏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钱珊珊 陈烽 +3 位作者 彭荩影 刘晓 王玲 姚燕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63-2071,共9页
以异戊烯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IPEPPG)、2-甲基-2-(丁基三硫代碳酸酯基)丙酸(BTMP)和马来酸酐为主要反应原料,在连续管式反应器中利用热引发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合成了1种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降黏型聚羧酸减水剂VR-PCE-TR... 以异戊烯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IPEPPG)、2-甲基-2-(丁基三硫代碳酸酯基)丙酸(BTMP)和马来酸酐为主要反应原料,在连续管式反应器中利用热引发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合成了1种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降黏型聚羧酸减水剂VR-PCE-TR。采用1HNMR、FTIR和GPC对VR-PCE-TR进行了表征,考察VR-PCE-TR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并与釜式反应器中采用常规水相自由基聚合制备的降黏型聚羧酸减水剂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当减水剂溶液质量分数为10%时,VR-PCE-TR具有最低表面张力(30.65 mN/m);当减水剂质量分数为0.8%时,VR-PCE-TR对水泥颗粒具有更高的吸附量(2.803 mg/g);在减水剂掺量(以水泥质量计,下同)0.13%时,掺加VR-PCE-TR后的水泥浆体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和分散保持性;当减水剂掺量为0.4%时,掺加VR-PCE-TR后的水泥净浆具有更小的屈服应力(1.3 Pa)和更低的塑性黏度(0.26 Pa·s)。连续管式反应器避免了物料除氧步骤,能够保持聚合控制性和聚合反应速率,因此,制备的VR-PCE-TR具有更窄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多分散性指数为1.19),进而有更好的降黏效果和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降黏 连续管式反应器 热引发RAFT 建筑用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功能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海 莫祥银 林军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1-515,共5页
以改性聚醚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TPEG-2400)为功能大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丙烯酸(AA)和顺丁烯二酸酐(MA)为功能小单体,以过氧化氢(H_(2)O_(2))-抗坏血酸(Vc)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以巯基丙酸(MPA)为链转移剂,通过水... 以改性聚醚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TPEG-2400)为功能大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丙烯酸(AA)和顺丁烯二酸酐(MA)为功能小单体,以过氧化氢(H_(2)O_(2))-抗坏血酸(Vc)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以巯基丙酸(MPA)为链转移剂,通过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一种兼具抗泥、保坍性能的复合功能型聚羧酸减水剂。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得出最佳合成条件,并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合成条件。通过FTIR、TGA、TOC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45℃,n(AA)∶n(TPEG)=4.0∶1,n(DMC)∶n(TPEG)=0.75∶1,n(MA)∶n(TPEG)=0.6∶1,巯基丙酸(MPA)用量为大单体聚醚的0.65%,引发剂用量为大单体聚醚的1.27%,且m(H_(2)O_(2))∶m(Vc)=3.5∶1,A液、B液滴加时间为3.0,3.5 h。此合成工艺条件下,得到的复合功能型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性能较好,对蒙脱土的敏感性较低且经时坍落度损失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功能型聚羧酸减水剂 顺丁烯二酸酐 抗泥 坍落度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灰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建纲 杨勇 +3 位作者 毛永琳 周栋梁 李申振 王涛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190,共8页
快速、高效分散含有大掺量硅灰、微珠等超细粉体的胶凝材料是制备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关键技术。本文通过Zeta电位和总有机碳方法研究了硅灰与聚羧酸减水剂(PCE)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在纯水溶液中,硅灰表面呈负电性,对PCE及其侧链单体甲... 快速、高效分散含有大掺量硅灰、微珠等超细粉体的胶凝材料是制备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关键技术。本文通过Zeta电位和总有机碳方法研究了硅灰与聚羧酸减水剂(PCE)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在纯水溶液中,硅灰表面呈负电性,对PCE及其侧链单体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HPEG)有极强的吸附能力,而对带有负电荷的主链结构聚丙烯酸钠(PAANa)吸附能力较弱。在水泥浆体孔隙溶液中,硅灰的表面仍然呈负电性,但绝对值明显降低,对PCE及其侧链的吸附量有一定的降低,对主链结构的吸附能力增强。根据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对吸附测试结果的拟合以及理论计算,可以推断出硅灰在纯水中对聚羧酸侧链结构的吸附性主要来源于氢键作用,这种作用在水泥孔隙溶液中有所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硅灰 甲基烯丙基氧乙烯醚 ZETA电位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羧酸减水剂和钢纤维耦合作用对UHPC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管佳男 刘少静 +4 位作者 贺梦佳 程博 李绍达 刘晓 李时雨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4-47,共4页
聚羧酸减水剂(PCE)和钢纤维是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耦合作用对UHPC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有重要的影响。针对聚羧酸减水剂和钢纤维耦合作用下新拌UHPC坍落度及其保持性、硬化UHPC的抗压强度,深刻揭示聚羧酸减水剂... 聚羧酸减水剂(PCE)和钢纤维是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耦合作用对UHPC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有重要的影响。针对聚羧酸减水剂和钢纤维耦合作用下新拌UHPC坍落度及其保持性、硬化UHPC的抗压强度,深刻揭示聚羧酸减水剂和钢纤维耦合作用对UHPC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聚羧酸减水剂含量为3%,钢纤维的掺入量为1.5%时,UHPC性能最优异,其中坍落度达到135 mm,坍落度保持率约66.7%,抗压强度达到14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聚羧酸减水剂 钢纤维 坍落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对掺聚羧酸减水剂的水泥浆体分散性的影响 被引量:40
17
作者 李有光 李苑 +3 位作者 万煜 邓成 王智 钱觉时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6-92,共7页
为了揭示含泥量对聚羧酸减水剂分散能力的影响,试验选择净浆流动度和黏度两个指标,研究泥对掺聚羧酸减水剂水泥浆体流变性质的影响,并利用IR、UV手段分析确定了泥的滤液对聚羧酸减水剂分子结构的影响及碱性环境中聚羧酸减水剂在泥颗粒... 为了揭示含泥量对聚羧酸减水剂分散能力的影响,试验选择净浆流动度和黏度两个指标,研究泥对掺聚羧酸减水剂水泥浆体流变性质的影响,并利用IR、UV手段分析确定了泥的滤液对聚羧酸减水剂分子结构的影响及碱性环境中聚羧酸减水剂在泥颗粒表面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当泥取代水泥质量的15%时,聚羧酸减水剂由于泥的存在已无分散效果;增大聚羧酸减水剂掺量可以提高含泥水泥浆体的分散性;泥的滤液不会改变聚羧酸减水剂的分子结构、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分散能力无不利影响;在饱和石灰水模拟的碱性环境中,泥对减水剂的吸附很快,初始时间里(6min内)泥就已经充分吸附了聚羧酸减水剂,泥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量为水泥的4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分散性 吸附 碱性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土对聚羧酸减水剂应用性能的抑制机理 被引量:54
18
作者 王子明 吴昊 +1 位作者 徐莹 刘晓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4-238,279,共6页
测试了4种黏土的吸附率、吸水率和膨胀容,测定了蒙脱石的层间距,研究了不同黏土对聚羧酸减水剂(PCE)的吸附作用和吸附方式,分析了黏土吸附PCE后混凝土拌和物固液相体积的变化,探索了黏土对PCE应用性能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黏土对PCE的... 测试了4种黏土的吸附率、吸水率和膨胀容,测定了蒙脱石的层间距,研究了不同黏土对聚羧酸减水剂(PCE)的吸附作用和吸附方式,分析了黏土吸附PCE后混凝土拌和物固液相体积的变化,探索了黏土对PCE应用性能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黏土对PCE的吸附率远大于水泥,其中蒙脱石的吸附作用最强.PCE分子侧链嵌入蒙脱石的层间,使得蒙脱石层间距d(001)由1.443nm增加到1.863nm.黏土吸附PCE分子,使得产生分散作用的有效PCE含量降低;黏土吸附水后体积膨胀,导致混凝土拌和物中固相体积增大、液相体积减小,最终引起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能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黏土 机理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矿物黏土对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性的影响与机理 被引量:21
19
作者 王智 考友哲 +2 位作者 王林龙 胡倩文 贾兴文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79-887,共9页
研究了4种单矿物黏土(钠基蒙脱土、钙基蒙脱土、伊利土、高岭土)对掺聚羧酸减水剂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测定了单矿物黏土的水-黏土质量比及其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量,以及在此基础上单独补偿水或减水剂后单矿物黏土对聚羧酸减水剂分散... 研究了4种单矿物黏土(钠基蒙脱土、钙基蒙脱土、伊利土、高岭土)对掺聚羧酸减水剂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测定了单矿物黏土的水-黏土质量比及其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量,以及在此基础上单独补偿水或减水剂后单矿物黏土对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偿水或聚羧酸减水剂之后,基本可消除伊利土、高岭土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但蒙脱土的影响仍显著存在;对吸附了聚羧酸减水剂的单矿物黏土进行的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蒙脱土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层间吸附是导致其对聚羧酸减水剂吸附量和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性的影响比其他单矿物黏土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单矿物黏土 水泥净浆流动度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土和石粉含量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马保国 杨虎 +1 位作者 谭洪波 严敏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0-63,共4页
选用聚羧酸减水剂加到水泥净浆中,利用测定水泥、黏土和石粉的吸水性,同时,通过对水泥净浆流动度和抗压强度等性能的研究,探讨黏土和石粉含量(0、0.5%、1%、2%、4%、8%)对掺聚羧酸减水剂的净浆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掺减水剂的浆体,... 选用聚羧酸减水剂加到水泥净浆中,利用测定水泥、黏土和石粉的吸水性,同时,通过对水泥净浆流动度和抗压强度等性能的研究,探讨黏土和石粉含量(0、0.5%、1%、2%、4%、8%)对掺聚羧酸减水剂的净浆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掺减水剂的浆体,随含泥量的增大,其流动度与7、28 d抗压强度均降低。掺减水剂的浆体,随石粉含量的增加,其流动度变化不大;含量小于4%时,试块7、28 d抗压强度基本不变,甚至增大。黏土和石粉同时取代水泥时,其含量小于2%时,对掺聚羧酸减水剂的净浆7、28 d抗压强度影响不大;但当含量超过0.5%,掺聚羧酸的净浆流动度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黏土 石粉 流动度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