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傅里叶变换红外(2D FTIR)相关光谱技术研究聚羟基丁酸酯(PHB)的熔融与结晶 被引量:11
1
作者 田格 吴琼 +2 位作者 孙素琴 野田勇夫 陈国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627-1631,共5页
应用新型二维傅里叶变换红外 (2 D FTIR)相关光谱研究细菌合成聚羟基丁酸酯 (PHB)在升温时的预熔行为以及降温后的重结晶过程 .在 2 5~ 2 2 0℃的变温过程中测得动态红外光谱 .着重讨论了在热力学干扰导致红外谱图中羰基峰 (1 70 0~ 1... 应用新型二维傅里叶变换红外 (2 D FTIR)相关光谱研究细菌合成聚羟基丁酸酯 (PHB)在升温时的预熔行为以及降温后的重结晶过程 .在 2 5~ 2 2 0℃的变温过程中测得动态红外光谱 .着重讨论了在热力学干扰导致红外谱图中羰基峰 (1 70 0~ 1 770 cm- 1 )和醚键 (1 2 3 0~ 1 3 1 0 cm- 1 )吸收强度的波动 .结果表明 ,这种影响来自样品中 PHB的结晶态和非晶态之间的相态变化 .二维谱图分析表明 ,在热熔过程中 ,结晶态的消失并不同时引起完全非晶态的出现 ,暗示在分子排列高度有序的晶态和非晶态之间存在某种中间态 ,PHB晶体向非晶态转变时必须经过一个预熔过程 .在红外谱图上这个中间态很可能对应着由二维分析显示出来的位于 1 73 0 cm- 1 的吸收峰 .同时 ,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傅里叶红外光谱 羟基丁酸 熔融 结晶 预熔过程 生物可降解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haerotilus natansFQ40合成聚β-羟基丁酸(PHB)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许旭萍 陈接锋 李惠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3-26,共4页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到 1株产PHB的球衣菌FQ40。其最适发酵培养基配方为 (g/L) :蔗糖 1 0 ,牛肉膏 5 ,MgSO4 ·7H2 O 0 2 ,CaCl2 0 0 5 ,FeCl30 0 1 ,K2 HPO4 0 0 4,KH2 PO4 0 0 3 ,NaH2 PO4 ·2H2 O 0 0 5 ,H3BO30 0 ...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到 1株产PHB的球衣菌FQ40。其最适发酵培养基配方为 (g/L) :蔗糖 1 0 ,牛肉膏 5 ,MgSO4 ·7H2 O 0 2 ,CaCl2 0 0 5 ,FeCl30 0 1 ,K2 HPO4 0 0 4,KH2 PO4 0 0 3 ,NaH2 PO4 ·2H2 O 0 0 5 ,H3BO30 0 0 5。最佳摇瓶发酵条件为 :2 5 0mL三角瓶装 80mL培养液 ,起始pH为 7 0 ,培养温度 3 0℃ ,接种量 1 0 % ,转速 1 5 0r/min ,周期 42h。在优化条件下 ,细胞干重达4 44g/L ,PHB含量为 48% ,PHB浓度为 2 1 3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b 合成 β-羟基丁酸 发酵培养基 摇瓶发酵 HPO KH2PO4 干重 培养液 CA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制备聚羟基丁酸酯(PHB)纳米纤维及工艺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侯成伟 蔡志江 《现代纺织技术》 2012年第5期1-4,7,共5页
聚羟基丁酸酯(PHB)作为一种可降解生物材料在组织工程、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HB纳米纤维毡可使其具备纳米纤维诸多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主要通过扫描电镜等研究了溶液浓度、电场强度、挤出率和毛细管直径四... 聚羟基丁酸酯(PHB)作为一种可降解生物材料在组织工程、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HB纳米纤维毡可使其具备纳米纤维诸多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主要通过扫描电镜等研究了溶液浓度、电场强度、挤出率和毛细管直径四个工艺参数对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HB纳米纤维的影响。利用单因素实验得出了PHB纳米纤维可纺的范围,确定了PHB最佳静电纺丝条件:浓度为2.5%、电场强度为0.8kV/cm、挤出速率为1.0mL/h、毛细管直径为0.3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丁酸酯(phb)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养产碱杆菌发酵生产聚β-羟基丁酸(PHB)的研究
4
作者 杨明 李红旗 +2 位作者 赵焕铸 章银良 沈忠耀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4,共4页
对真养产碱杆菌(Alcaligeneseutrophus)NCIMB11599在10L发酵罐中利用葡萄糖作为唯一碳源发酵生产聚β-羟基丁酸(PHB)的发酵过程进行了研究。在以葡萄糖为唯一碳源的发酵中,分别在缺氧、限氧... 对真养产碱杆菌(Alcaligeneseutrophus)NCIMB11599在10L发酵罐中利用葡萄糖作为唯一碳源发酵生产聚β-羟基丁酸(PHB)的发酵过程进行了研究。在以葡萄糖为唯一碳源的发酵中,分别在缺氧、限氧、限磷情况下及限磷和缺氧情况下对菌体生长及PHB积累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氧和磷在菌体生长及PHB的积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缺氧不利于菌体生长及积累PHB;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溶解氧则可促进PHB的积累;在供氧充足时,限磷有利于PHB大量积累;而限磷和缺氧条件下则抑制菌体生长和PHB积累。采用限磷法发酵生产PHB,经72.5h后得到菌体细胞干重为138.2g/L,PHB含量为111.8g/L,PHB占细胞干重8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养产碱杆菌 羟基丁酸 发酵 ph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β-羟基丁酸酯(PHB)在咪唑类离子液体中的溶解行为
5
作者 宋修艳 刘福胜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5期16-20,共5页
对聚β-羟基丁酸酯(PHB)在咪唑类离子液体中的溶解行为进行了考察,同时采用去离子水作为沉降剂回收。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TGA)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研究了再生PHB的结构性能,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PHB溶解度的影响。结... 对聚β-羟基丁酸酯(PHB)在咪唑类离子液体中的溶解行为进行了考察,同时采用去离子水作为沉降剂回收。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TGA)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研究了再生PHB的结构性能,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PHB溶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HB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Bmim][OAc]中的溶解度较大,再生PHB的结构和热稳定性未发生变化,离子液体重复使用6次后,PHB溶解度没有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羟基丁酸酯(phb) 离子液体 溶剂沉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甲烷氧化菌产生聚-β-羟基丁酸酯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宋增武 王贵儒 +3 位作者 孙立瑞 李越 锁博海 辛嘉英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5-593,共9页
聚-β-羟基丁酸酯(PHB)是原核微生物产生的一种生物聚酯,主要作为储能物质以颗粒形式在细胞内积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非线性光学活性、成膜性、气体相隔性、抗凝血性等高附加值性能,被认为是化石聚合物的可再生与可生... 聚-β-羟基丁酸酯(PHB)是原核微生物产生的一种生物聚酯,主要作为储能物质以颗粒形式在细胞内积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非线性光学活性、成膜性、气体相隔性、抗凝血性等高附加值性能,被认为是化石聚合物的可再生与可生物降解替代品,对缓解世界化石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有积极作用。系统总结了目前可生产PHB的甲烷氧化菌种、PHB在菌体内的合成途径、影响甲烷氧化菌累积PHB的因素,并对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氧化菌 -β-羟基丁酸 生物塑料 生物反应器 微生物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聚乳酸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7
作者 陈宇 周长年 +7 位作者 朱金唐 彭杰 崔华帅 崔宁 史贤宁 李杰 黄庆 吴鹏飞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P34HB)是极具前景的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但结晶慢且加工黏度大等因素使其难以直接熔纺制备纤维。左旋聚乳酸(PLLA)与P34HB化学结构相似,加工温度接近,与P34HB具有协同增强作用。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P34HB含... 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P34HB)是极具前景的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但结晶慢且加工黏度大等因素使其难以直接熔纺制备纤维。左旋聚乳酸(PLLA)与P34HB化学结构相似,加工温度接近,与P34HB具有协同增强作用。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P34HB含量为30%的P34HB/PLLA纤维,研究纤维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以及结晶性能。结果发现,2000 m/min的卷绕速率下制备的P34HB/PLLA预牵伸纤维(POY)经1.40、1.75倍牵伸和定形后得到的全牵伸纤维(FDY-1和FDY-2)的断裂强度分别为1.66、2.29 cN/dtex,断裂伸长率分别为33.3%、28.8%;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结果显示,POY、FDY-1、FDY-2结晶度分别为62.51%、62.05%、61.36%;XRD衍射仪测试结果也表明POY的结晶度与FDY结晶度相近,这表明在POY成形过程中,纤维中的结晶已经接近完成,P34HB提高了PLLA结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 乳酸 纤维 热稳定性 力学性能 结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致变色聚乳酸/聚3-羟基丁酸酯共混纤维的纺制及其结构与性能
8
作者 欧宗权 于金超 潘志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17,共9页
为开发一种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变色效果的生物基光致变色合成纤维,以聚乳酸(PLA)为纤维基体,聚3-羟基丁酸酯(PHB)为改性高分子材料,光致变色微胶囊(PCMs)为光敏指示剂,制备了光致变色PLA/PHB共混物,并系统研究了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确定... 为开发一种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变色效果的生物基光致变色合成纤维,以聚乳酸(PLA)为纤维基体,聚3-羟基丁酸酯(PHB)为改性高分子材料,光致变色微胶囊(PCMs)为光敏指示剂,制备了光致变色PLA/PHB共混物,并系统研究了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确定了适纺的组分比;通过熔体纺丝制备了光致变色PLA/PHB共混纤维,重点分析牵伸工艺对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可连续稳定熔体纺丝的光致变色PLA/PHB共混物中,PHB的最高质量分数为20%;光致变色PLA/PHB共混纤维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断裂强度为3.09~3.79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21.78%~29.13%,初始模量为14.29~24.62 cN/dtex;随着牵伸温度的提高,纤维断裂强度保持不变,晶粒尺寸减小,初始模量下降,断裂伸长率呈现上升趋势;随着牵伸倍数的增大,纤维的结晶度和晶粒尺寸均增大,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均提高,但断裂伸长率有所下降。该光致变色PLA/PHB共混纤维具有灵敏的光响应效果,良好的光致变色稳定性以及回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纤维 3-羟基丁酸 乳酸 光致变色 熔体纺丝 共混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β-羟基丁酸酯(PHB)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赵衡柱 杨青芳 艾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5-58,共4页
简要介绍了生物降解聚合物聚β-羟基丁酸酯(PHB)的主要性能特点,着重评述了PHB在药物释放和组织工程方面的应用研究。并在药物释放方面介绍了利用PHB及其改性材料制成缓释微球作为药物缓释载体材料的研究;在组织工程方面综述了PHB在软... 简要介绍了生物降解聚合物聚β-羟基丁酸酯(PHB)的主要性能特点,着重评述了PHB在药物释放和组织工程方面的应用研究。并在药物释放方面介绍了利用PHB及其改性材料制成缓释微球作为药物缓释载体材料的研究;在组织工程方面综述了PHB在软骨、骨、心脏瓣膜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羟基丁酸 phb 医学领域 生物降解 合物 药物释放 组织工程 缓释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产聚羟基丁酸(PHB)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永杰 董菲菲 +2 位作者 邓志伟 张婷婷 杨生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23-226,232,共5页
以甘油作为碳源,采用尼罗蓝荧光法结合苏丹黑B染色法从污水中筛选到一株产聚羟基丁酸(PHB)的菌株,基于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及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该菌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pudita,将其命名为PP25。采用次氯酸钠-氯仿法提取... 以甘油作为碳源,采用尼罗蓝荧光法结合苏丹黑B染色法从污水中筛选到一株产聚羟基丁酸(PHB)的菌株,基于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及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该菌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pudita,将其命名为PP25。采用次氯酸钠-氯仿法提取聚羟基丁酸,最终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光谱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及核磁共振法确定了一株高产PHB菌株PP25,PHB产量为2.456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丁酸 假单胞菌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聚β-羟基丁酸PHB高产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新新 郑家珍 +2 位作者 王艳青 蔡世玉 陈雷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6期8-10,共3页
[目的]以采自海南、广东、广西、福建的含羞草以及云南禄丰南苜蓿中分离的根瘤菌和根际菌为研究对象,从中筛选得到产聚β-羟基丁酸(PHB)菌株227。[方法]主要采用革兰氏染色、苏丹黑染色、16Sr DNA测序等方法。[结果]该菌株的生物学特... [目的]以采自海南、广东、广西、福建的含羞草以及云南禄丰南苜蓿中分离的根瘤菌和根际菌为研究对象,从中筛选得到产聚β-羟基丁酸(PHB)菌株227。[方法]主要采用革兰氏染色、苏丹黑染色、16Sr DNA测序等方法。[结果]该菌株的生物学特征为:杆状,大小(0.5-0.9)μm×(1.2-3.0)μm,革兰氏阴性,胞内具PHB颗粒,属于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同源性达98%。该菌在28℃条件下生长良好,细菌胞内可积累大量的PHB,摇瓶培养40 h后至稳定期,该菌株积累的PHB量可达细胞干重的最大值。[结论]该研究为PHB产生菌提供了菌株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瘤菌 β-羟基丁酸phb 伯克霍尔德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PHBV)的反应性挤出 被引量:1
12
作者 白忠爱 陈彦模 和晶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9-121,125,共4页
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PHBV)的热稳定性差、加工过程降解严重,这成为阻碍其产业化加工推广的最主要因素。本文首先选用羟基封端的聚己二酸异丁二酯(PMPA)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合成聚酯型端异氰酸酯预聚体,进而以该预聚体作为扩链剂... 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PHBV)的热稳定性差、加工过程降解严重,这成为阻碍其产业化加工推广的最主要因素。本文首先选用羟基封端的聚己二酸异丁二酯(PMPA)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合成聚酯型端异氰酸酯预聚体,进而以该预聚体作为扩链剂对PHBV进行反应性挤出加工。结果表明,经反应性挤出得到的样品,尽管与原PHBV相比,分子量仍有所减小,但与PHBV直接熔融挤出相比,其最终的分子量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丁酸戊酸共 异氰酸酯预 反应性挤出 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β-羟基丁酸酯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水生动物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良 杨智勇 +3 位作者 魏小芳 王吟涛 孟思彤 吴莉芳 《水产科技情报》 2024年第5期324-331,共8页
聚β-羟基丁酸酯(PHB)是短链脂肪酸β-羟基丁酸的聚合体,广泛存在于微生物细胞中,是营养及能量储存物质,参与细胞代谢的天然产物。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PHB对水生动物生长性能、消化功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等方面均有一定... 聚β-羟基丁酸酯(PHB)是短链脂肪酸β-羟基丁酸的聚合体,广泛存在于微生物细胞中,是营养及能量储存物质,参与细胞代谢的天然产物。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PHB对水生动物生长性能、消化功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影响。文章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的基础上,概述了PHB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水生动物健康的影响,可为新型免疫增强剂的开发及PHB在水生动物饲料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羟基丁酸 水生动物 生长性能 消化功能 抗氧化能力 免疫功能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聚β-羟基丁酸(PHB)产生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晓军 赵旭 +2 位作者 常思静 景春娥 薛林贵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0年第5期40-43,共4页
本研究从土样中分离纯化出一株PHB高产菌株P-9,通过对其进行形态学和生理生化反应特征研究,初步鉴定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进一步研究P-9菌的生长规律,发现P-9菌生长的延迟期为0-24 h,24 h后进入对数生长期,同时积... 本研究从土样中分离纯化出一株PHB高产菌株P-9,通过对其进行形态学和生理生化反应特征研究,初步鉴定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进一步研究P-9菌的生长规律,发现P-9菌生长的延迟期为0-24 h,24 h后进入对数生长期,同时积累PHB,84 h时细胞进入稳定生长期,108 h时PHB产量达到最大,达1.25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羟基丁酸 细菌 分离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聚羟基丁酸酯(PHB)的菌种选育及发酵条件 被引量:9
15
作者 郦和生 张春元 +2 位作者 张伟 郭红卫 樊大勇 《石化技术》 CAS 1997年第4期212-215,共4页
产碱杆菌发酵能生产降解性塑料聚羟基丁酸酯(PHB)。介绍了从活性污泥中筛选产碱杆菌的方法和步骤,并得到一株产PHB的菌株。同时对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确立了碳源、氮源及其配比。用筛选的菌株时,PHB的产量高达5.... 产碱杆菌发酵能生产降解性塑料聚羟基丁酸酯(PHB)。介绍了从活性污泥中筛选产碱杆菌的方法和步骤,并得到一株产PHB的菌株。同时对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确立了碳源、氮源及其配比。用筛选的菌株时,PHB的产量高达5.6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塑料 羟基丁酸 菌种 选育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β-羟基丁酸(PHB)降解的研究和展望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海军 陈坚 +2 位作者 堵国成 华兆哲 伦世仪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1996年第2期174-178,共5页
聚β-羟基丁酸(PHB)降解的研究和展望高海军,陈坚,堵国成,华兆哲,伦世仪(生物工程学院)各种各样废弃的塑料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对塑料的需求量为1×108t[1],倾入海洋的塑料垃圾达数1&... 聚β-羟基丁酸(PHB)降解的研究和展望高海军,陈坚,堵国成,华兆哲,伦世仪(生物工程学院)各种各样废弃的塑料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对塑料的需求量为1×108t[1],倾入海洋的塑料垃圾达数1×105t,陆上的更是难以计数。1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塑料 Β-羟基丁酸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β-羟基丁酸酯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免疫和消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月 段亚飞 +1 位作者 董宏标 张家松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84,共7页
以平均体质量为(5.66±0.14)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分别投喂含聚β-羟基丁酸酯(PHB)质量分数为0%(对照组)、1%、3%和5%的对虾配合饲料,饲养35 d后检测并比较不同水平PHB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免疫和消化指标... 以平均体质量为(5.66±0.14)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分别投喂含聚β-羟基丁酸酯(PHB)质量分数为0%(对照组)、1%、3%和5%的对虾配合饲料,饲养35 d后检测并比较不同水平PHB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免疫和消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3%PHB添加组凡纳滨对虾的总抗氧化能力和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oll基因表达量随PHB含量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1%和3%PHB添加组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HSP70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5%PHB添加组的淀粉酶、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而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适量的PHB有利于增强凡纳滨对虾肝胰腺的消化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β-羟基丁酸酯(phb) 肝胰腺 免疫 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羟基丁酸酯球晶的微观结构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世虎 刘美华 +2 位作者 李鸿琦 李林安 佟景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2-375,共4页
本文采用基于数字图像相关计算技术的显微数字分析系统,结合原子力显微镜等,实验研究了晶态高聚物聚羟基丁酸酯(PHB)的细观结构及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实验用的PHB球晶是台阶式生长或螺旋式生长,其生长台阶高度差在200nm^5... 本文采用基于数字图像相关计算技术的显微数字分析系统,结合原子力显微镜等,实验研究了晶态高聚物聚羟基丁酸酯(PHB)的细观结构及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实验用的PHB球晶是台阶式生长或螺旋式生长,其生长台阶高度差在200nm^500nm之间;PHB球晶同心圆环随着结晶温度的提高,同心圆环的环间距增大。球晶结晶度、球晶尺寸对冲击强度、拉伸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的影响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丁酸酯(phb)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数字散斑相关 黑十字交叉消光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羟基丁酸-戊酸的非等温热分解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10
19
作者 袁军 邓明进 +2 位作者 艾军 解孝林 郑启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88-992,共5页
用非等温TG-DTA技术,在5.0、10.0、15.0和20.0K·min-1线性升温条件下,研究聚羟基丁酸-戊酸(PHBV)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分解过程分三个阶段:分解初期、分解中期和分解后期.分解初期的机理函数为Avrami-Erofeev方程(n=1/2),... 用非等温TG-DTA技术,在5.0、10.0、15.0和20.0K·min-1线性升温条件下,研究聚羟基丁酸-戊酸(PHBV)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分解过程分三个阶段:分解初期、分解中期和分解后期.分解初期的机理函数为Avrami-Erofeev方程(n=1/2),对应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机理,表观活化能Ea(β→0)为69.44kJ·mol-1,指前因子A(β→0)为106.27s-1;分解中期的机理函数为Avrami-Erofeev方程(n=2/5),对应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机理,表观活化能Ea(β→0)为117.64kJ·mol-1,指前因子A(β→0)为1011.48s-1;分解后期的机理函数为MampelPower法则(n=1/3),对应机理为幂函数法则,表观活化能Ea(β→0)为116.64kJ·mol-1,指前因子A(β→0)为108.68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丁酸-戊酸 非等温动力学 分解机理 双外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羟基丁酸酯环带球晶的形貌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徐军 郭宝华 +2 位作者 张增民 陈国强 王秀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216-1218,共3页
On polyhydroxybutyrate banded spherulites, concentric rings were observed between cross polarizers or without polarizers. The rings used to be considered as cracks. In this paper, we provide evidences to distinguish t... On polyhydroxybutyrate banded spherulites, concentric rings were observed between cross polarizers or without polarizers. The rings used to be considered as cracks. In this paper, we provide evidences to distinguish the concentric rings from cracks observed on PHB spherulites. Furthermore,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confirmed that these concentric rings with varying spacing were growth terraces rather than cracks. The height of the terraces reached up to several hundred nanometers.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external terraces were higher than the internal terraces, which was proposed to result from layer by layer growth.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n the new microscopic feature of polyhydroxybutyrate spherulites. Spherulites with birefringent bands, wavy fluctuation of height were also obser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丁酸 环带球晶 原子力显微术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