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葡聚糖对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1
作者 潘锋钢 易蓉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1-35,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在仔猪饲粮中添加β-葡聚糖对其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能力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确定β-葡聚糖在仔猪生产中的最适添加水平。试验选择21日龄、体重相近的断奶仔猪14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仔猪。对照组饲... 试验旨在探究在仔猪饲粮中添加β-葡聚糖对其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能力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确定β-葡聚糖在仔猪生产中的最适添加水平。试验选择21日龄、体重相近的断奶仔猪14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A组、B组和C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0、100和200 mg/kg的β-葡聚糖。预试期1 w,正式试验期4 w。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B组仔猪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增加(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试验C组仔猪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升(P<0.05);试验A组、B组和C组仔猪的腹泻率均极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B组和试验C组仔猪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试验B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B组和试验C组仔猪肠道微生物的Simpson指数和Chao1指数显著提高(P<0.05);试验B组仔猪肠道中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极显著提高(P<0.01),梭菌属和链球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试验A组和试验B组仔猪肠道中乳杆菌属相对丰度极显著增加(P<0.01)。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β-葡聚糖可以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增强机体抗氧化功能,改善肠道健康,β-葡聚糖的添加量为100 mg/kg时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 仔猪 生长性能 抗氧化能力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壳聚糖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2
作者 陈小娥 夏文水 余晓斌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2-76,共5页
关键词 微生物 甲壳素 甲壳低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糖对肉鸡肠道内主要微生物菌群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31
3
作者 王冉 邵春荣 +3 位作者 胡来根 李保全 申爱华 朱泽远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159-162,共4页
选择 1日龄健康AA肉鸡 6 0 0羽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设 4个重复 ,分别施以 3种不同日粮 :基础日粮添加 0 .1%异麦芽低聚糖 (低聚糖组 ) ;基础日粮添加 3.3mg/kg硫酸粘杆菌素 +16 .5mg/kg杆菌肽锌 (抗生素组 )和基础日粮 (空白对照 )组 ... 选择 1日龄健康AA肉鸡 6 0 0羽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设 4个重复 ,分别施以 3种不同日粮 :基础日粮添加 0 .1%异麦芽低聚糖 (低聚糖组 ) ;基础日粮添加 3.3mg/kg硫酸粘杆菌素 +16 .5mg/kg杆菌肽锌 (抗生素组 )和基础日粮 (空白对照 )组 ,各组基础日粮相同。分别于肉鸡 2 1日龄和 42日龄时从各组中选 2只试验鸡 ,解剖 ,取其空肠和盲肠新鲜内容物 ,用以测定试验鸡肠道中主要微生物菌群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乳酸杆菌 )的数量。结果表明 :添加低聚糖组试鸡空肠和盲肠内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 ) ;在添加低聚糖组肉鸡肠道内仅检测到很少或几乎没有沙门氏菌 ;添加抗生素组试鸡中空肠和盲肠内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乳酸杆菌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 微生物菌群数量 肉鸡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乳酸杆菌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T法测定甲壳低聚糖对肠道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娜 肖凯军 +1 位作者 庞浩 王兆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1-104,共4页
以肠道益生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肠道腐败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为研究对象,通过用MTT法来考察甲壳低聚糖对肠道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质量浓度(0.1~0.8g/100mL)范围内,甲壳低聚糖对肠道益生菌保加利... 以肠道益生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肠道腐败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为研究对象,通过用MTT法来考察甲壳低聚糖对肠道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质量浓度(0.1~0.8g/100mL)范围内,甲壳低聚糖对肠道益生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均有明显的增殖作用;随着菌体培养基糖(甲壳低聚糖)质量浓度的增大,甲壳低聚糖对肠道腐败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抑制效果增强;同时分子质量1kD的甲壳低聚糖比分子质量3kD的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T法 甲壳低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酶法合成低聚糖的问题与策略 被引量:30
5
作者 曹劲松 王晓琴 彭志英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1-47,共7页
主要讨论利用微生物酶法合成低聚糖所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其策略,涉及酶法合成低聚糖的酶源、底物特异性、副反应以及工艺技术等,旨在促进相关研究以增加酶法合成低聚糖的品种、提高底物转化率和产品规格。
关键词 微生物 酶法合成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低聚糖对肠道微生物的作用效应及各组分含量检测方法 被引量:24
6
作者 范小兵 宋士良 +3 位作者 殷庆元 梁小凤 李祎 钱利生 《中成药》 CAS CSCD 2000年第8期572-575,共4页
目的 :观察大豆低聚糖的肠道微生物的作用效应并建立一种大豆低聚糖各组分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青春双歧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为肠道微生物指示菌 ;使用 μBondpak/CH氨基柱 ,高压液相色谱法 ,以纯水为洗脱液 ,分离大豆低聚糖各组... 目的 :观察大豆低聚糖的肠道微生物的作用效应并建立一种大豆低聚糖各组分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青春双歧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为肠道微生物指示菌 ;使用 μBondpak/CH氨基柱 ,高压液相色谱法 ,以纯水为洗脱液 ,分离大豆低聚糖各组分。结果 :大豆低聚糖能有效促进青春双歧杆菌在体外的增殖 ,而产气荚膜梭菌则几乎不能利用 ;HPLC法有效分离和准确测定大豆低聚糖中的各组份。结论 :大豆低聚糖是双歧杆菌的有效促生因子 ,HPLC方法是一种快速、准确、前处理简单、分离度高的含量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低 青春双歧杆菌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木糖对仔猪生产性能和肠道微生物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周韶 黄华山 +2 位作者 杨在宾 杨维仁 肖林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梯度低聚木糖对仔猪生产性能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35±2日龄体型基本一致的断奶仔猪300头,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处理1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2、3、4、5分别在基础日...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梯度低聚木糖对仔猪生产性能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35±2日龄体型基本一致的断奶仔猪300头,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处理1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2、3、4、5分别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50 mg/kg、100 mg/kg、150 mg/kg、200 mg/kg低聚木糖。(结果)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低聚木糖,可降低仔猪的腹泻率(p<0.05),同时对仔猪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料重比(F/G)也有所改善但差异不显著(p>0.05)。低聚木糖添加组明显增加了乳酸菌的含量(p<0.05),对乳酸菌/沙门氏菌,乳酸菌/大肠杆菌比值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0.05),乳酸菌/对芽胞杆菌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试验结果证明,低聚木糖对仔猪的生产性能有提高的趋势,可以增加仔猪肠道有益菌的数目,维持肠道微生物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仔猪 生产性能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法纯化功能性大豆低聚糖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文侠 刘晓艳 +1 位作者 宋春丽 薛小莱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31,共5页
大豆低聚糖是一种功能性低聚糖,具有双歧杆菌增殖的作用。文章对微生物发酵法纯化功能性大豆低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在不额外添加氮源的情况下,讨论了酵母属中不同的菌株、发酵时间、乳清浓度对纯化大豆低聚糖的影响,并采用HPLC法... 大豆低聚糖是一种功能性低聚糖,具有双歧杆菌增殖的作用。文章对微生物发酵法纯化功能性大豆低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在不额外添加氮源的情况下,讨论了酵母属中不同的菌株、发酵时间、乳清浓度对纯化大豆低聚糖的影响,并采用HPLC法测定发酵液的糖组分。通过乳清浓度、发酵时间、接种量、转速的L9(34)的正交实验,确定了微生物发酵法纯化大豆低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乳清浓度6%、发酵时间5 h、接种量6%、转速150 r/min,在此条件下,蔗糖和葡萄糖已全部被消耗,而棉子糖和水苏糖几乎没有被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大豆低 纯化 微生物发酵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酵母甘露聚糖的提取及其对鸡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孙建义 李卫芬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47-450,共4页
研究了甘露聚糖复合物的提取技术 ,确立了该复合物的制备工艺 ,分析了甘露聚糖的化学组成 .结果表明 ,该复合物是含蛋白质的多糖 ,其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具有明显的特征性 ,苏氨酸和丝氨酸的含量较高 ,而蛋氨酸相对较少 .在饲料中添加 MO... 研究了甘露聚糖复合物的提取技术 ,确立了该复合物的制备工艺 ,分析了甘露聚糖的化学组成 .结果表明 ,该复合物是含蛋白质的多糖 ,其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具有明显的特征性 ,苏氨酸和丝氨酸的含量较高 ,而蛋氨酸相对较少 .在饲料中添加 MOS饲喂雏鸡至第 10日 ,可使粪便中的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 (P<0 .0 5 ) ,而乳杆菌数量极显著提高 (P<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 化学特性 啤酒酵母 大肠杆菌 乳杆菌 肠道微生物 M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糖对早期断奶仔猪消化道微生物区系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徐秀容 龚月生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1-32,共2页
仔猪早期断奶后消化道微生物区系的改变是导致早期断奶综合症的重要原因之一。低聚糖是近年来国外开发的一种绿色饲料,它们不能被动物自身的消化酶所分解,但能被消化道中有益菌选择利用,因而具有调节消化道微生物区系的作用。
关键词 早期断奶 消化道 微生物区系 仔猪 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法研究不同功能性低聚糖对瘤胃发酵与微生物蛋白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丹丹 郭婷婷 +1 位作者 金亚东 徐晓锋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44-49,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功能性低聚糖对瘤胃发酵与微生物蛋白合成的影响,试验选用3头体况良好、体重约600 kg,装有永久性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奶牛作为瘤胃液供体动物,利用体外批次培养方法,以苜蓿和玉米为饲料源做体外发酵基质,然后添加大豆寡糖...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功能性低聚糖对瘤胃发酵与微生物蛋白合成的影响,试验选用3头体况良好、体重约600 kg,装有永久性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奶牛作为瘤胃液供体动物,利用体外批次培养方法,以苜蓿和玉米为饲料源做体外发酵基质,然后添加大豆寡糖、果寡糖、甘露寡糖(添加水平分别为0%、0.5%、1.5%、3.0%)三种功能性低聚糖。结果表明,随着三种功能性低聚糖添加水平的提高对瘤胃体外潜在产气量、快速降解部分、慢速降解部分均极显著增加(P<0.01),但对产气速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对于发酵参数,功能性低聚糖种类、低聚糖添加量均对总挥发性脂肪酸和氨态氮影响显著(P<0.05),随着三种功能性低聚糖添加水平的提高,使总挥发性脂肪酸极显著增加(P<0.01),使氨态氮极显著降低(P<0.01),乙酸/丙酸值显著增加(P<0.05)。对于乳酸虽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是有降低的趋势。对于微生物蛋白的合成,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三种功能性低聚糖不仅极显著提高微生物蛋白的量(P<0.01),而且使微生物蛋白的合成率显著增加(P<0.05)。综上所述,功能性低聚糖有助于改善瘤胃发酵和提高微生物蛋白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荷斯坦奶牛 功能性低 瘤胃发酵 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 体外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酶法生产低聚木糖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夏丽 刘新育 +1 位作者 陈红歌 贾新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6-59,共4页
酶解法生产低聚木糖 ,最适底物为麸皮半纤维素 ,底物浓度为 2 % ,加酶量为 10 0u/mL ,于 40℃酶解 12h。
关键词 微生物酶法生产 底物 酶解条件 内切木 Β-木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木聚糖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平发 王敏 +2 位作者 崔细鹏 刘金山 史宝军 《广东饲料》 2011年第10期27-30,共4页
木聚糖酶(xylanase)是指可将木聚糖降解成低聚糖和木糖的一组酶的总称,主要包括外切/3—1,4-木聚糖酶、内切口-1,4-木聚糖酶和/3-木聚糖酶。木聚糖酶在饲料、食品、造纸、纺织、医药及能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饲用酶制剂... 木聚糖酶(xylanase)是指可将木聚糖降解成低聚糖和木糖的一组酶的总称,主要包括外切/3—1,4-木聚糖酶、内切口-1,4-木聚糖酶和/3-木聚糖酶。木聚糖酶在饲料、食品、造纸、纺织、医药及能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饲用酶制剂,木聚糖酶可以有效解除木聚糖的抗营养作用,促进畜禽对粗饲料的消化吸收;作为新型的纸浆漂白助剂,木聚糖酶能降低漂白用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 漂白助剂 饲用酶制剂 抗营养作用 消化吸收 粗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木聚糖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邵继海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8-20,共3页
阿拉伯木聚糖广泛存在于玉米、小麦、菜粕等植物性饲料原料中,而它不被单胃动物消化利用.当木聚糖进入单胃畜禽小肠后,木聚糖部分溶于水,使食糜含水量增加,进而增加小肠内容物的粘度.阻碍营养物质与消化酶的结合及营养物质在小肠... 阿拉伯木聚糖广泛存在于玉米、小麦、菜粕等植物性饲料原料中,而它不被单胃动物消化利用.当木聚糖进入单胃畜禽小肠后,木聚糖部分溶于水,使食糜含水量增加,进而增加小肠内容物的粘度.阻碍营养物质与消化酶的结合及营养物质在小肠粘膜上的吸收,食糜粘度的增加还会抑制内源消化酶的活性,降低食糜的通过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食糜粘度 阿拉伯木 单胃动物 小肠粘膜 营养物质 饲料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酶法生产果糖低聚糖
15
作者 唐军 储炬 李友荣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71-373,381,共4页
介绍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制备蔗果三糖标准品的方法。研究得出曲霉6.222胞内、胞外酶均具有活性,最佳酶反应条件为:pH6.0,温度50℃,时间60min。最佳初始蔗糖浓度为250g/L。由曲霉6.222发酵制备的酶溶液稳... 介绍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制备蔗果三糖标准品的方法。研究得出曲霉6.222胞内、胞外酶均具有活性,最佳酶反应条件为:pH6.0,温度50℃,时间60min。最佳初始蔗糖浓度为250g/L。由曲霉6.222发酵制备的酶溶液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果三 微生物酶法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肠道微生物对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及其寡糖的降解利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谢洁玲 史晓翀 +3 位作者 史姣霞 于彤 李八方 赵雪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0-56,共7页
采用人肠道微生物体外厌氧发酵技术,研究人肠道微生物对不同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降解利用。分别将五个志愿者的肠道微生物接种到以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酵解48h后,采用TLC和PAGE分析分子量变化,PMP... 采用人肠道微生物体外厌氧发酵技术,研究人肠道微生物对不同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降解利用。分别将五个志愿者的肠道微生物接种到以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酵解48h后,采用TLC和PAGE分析分子量变化,PMP-HPLC分析单糖组成变化,GC分析短链脂肪酸的生成情况。结果发现:在人肠道微生物体外降解岩藻聚糖硫酸酯的体系中,岩藻聚糖硫酸酯寡糖和低分子量组分(10—20k Da)含量显著降低,而且酵解产物的单糖组成没有变化,说明被人肠道微生物彻底降解利用;而人肠道微生物对高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20k Da)的降解和利用度很低,产物的半乳糖和甘露糖的比例明显下降。低分子量和高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在酵解后均生成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和丁酸,但在高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发酵液中还生成了支链脂肪酸(异丁酸、异戊酸)和戊酸。研究结果表明,人肠道微生物能够彻底降解利用复杂的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寡糖和低分子量组分,但是对高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降解率很低。单糖分析说明人肠道微生物能够降解和利用多糖中的所有单糖,产生有利于肠道健康的短链脂肪酸,但是只有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能够抑制支链脂肪酸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硫酸酯 人体肠道微生物 岩藻硫酸酯寡 降解 短链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发小鼠肝脏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莉 马升 +2 位作者 张京 徐维娜 徐建雄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123-4132,共10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肝脏损伤以及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MA)的缓解作用及可能机制。试验采用48只6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预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对照组和DSS组每天每只小鼠灌胃0.020 mL/g BW的生理盐水,... 本试验旨在探究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肝脏损伤以及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MA)的缓解作用及可能机制。试验采用48只6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预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对照组和DSS组每天每只小鼠灌胃0.020 mL/g BW的生理盐水,低剂量MA组(LMA组)每天每只小鼠灌胃0.002 mL/g BW的MA,高剂量MA组(HMA组)每天每只小鼠灌胃0.003 mL/g BW的MA。对照组每天饮用双蒸水;其余各组1~7 d饮用双蒸水,8~14 d饮用含3%DSS的双蒸水。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DSS组肝脏组织中央静脉汇管区出现炎性细胞浸润,脂肪变性;DSS组肝脏过氧化氢(H2 O2)、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肝脏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P<0.05)。与DSS组相比,MA处理可改善肝脏组织中央静脉汇管区炎性细胞浸润和脂肪变性;LMA组肝脏H2 O2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脏T⁃AOC和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HMA组肝脏H2 O2、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脏T⁃SOD、GSH⁃Px活性和GSH含量及T⁃AOC显著升高(P<0.05);LMA组和HMA组肝脏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DSS组肝脏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天冬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活化转录因子6(ATF6)、肌醇依赖性激酶1(IRE1)、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DSS组相比,HMA组ASC、Caspase⁃1、IL⁃1β、GRP78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DSS诱发了小鼠肝脏组织氧化应激、损伤和炎症,MA对此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其中高剂量MA的缓解作用更强,并且Nod样受体家族含pyrin结构域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参与调控炎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 硫酸钠 肝脏 氧化应激 NLR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添加β-葡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庆菊 刘金艳 +2 位作者 卢昌文 马娅君 唐志如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712-4720,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β-葡聚糖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区系和微生物氨基酸脱羧酶活力的影响。试验选取30头28日龄断奶健康的(大约克×荣昌)×长白内三元杂交阉公仔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杆菌肽锌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β-葡聚糖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区系和微生物氨基酸脱羧酶活力的影响。试验选取30头28日龄断奶健康的(大约克×荣昌)×长白内三元杂交阉公仔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杆菌肽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 mg/kg杆菌肽锌的饲粮,β-葡聚糖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0 mg/kgβ-葡聚糖的饲粮。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预试期4 d,正试期为28 d。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β-葡聚糖组和杆菌肽锌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腹泻指数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β-葡聚糖组与杆菌肽锌组之间仔猪的生长性能、腹泻指数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杆菌肽锌组相比,饲粮中添加β-葡聚糖能显著降低断奶仔猪回肠微生物色氨酸脱羧酶和赖氨酸脱羧酶活力(P<0.05)。杆菌肽锌组和β-葡聚糖组结肠微生物蛋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和赖氨酸脱羧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色氨酸脱羧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粮中添加β-葡聚糖未改变结肠微生物优势菌群的组成,但提高了结肠乳酸杆菌、韦荣球菌、拟杆菌、厚壁菌、毛螺菌等有益菌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有害菌梭状芽孢杆菌的相对丰度,且与添加杆菌肽锌效果相当。综上,在饲粮中添加400 mg/kg的β-葡聚糖提高了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了肠道中微生物氨基酸脱羧酶的活力,并提高了结肠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和降低了有害菌的相对丰度;β-葡聚糖在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方面优于杆菌肽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 断奶仔猪 肠道微生物 脱羧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甘露低聚糖的酶法制备及其对肠道微生物的增殖作用
19
作者 王蓉 王静 +3 位作者 赖晨欢 黄曹兴 凌喆 勇强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4-110,共7页
为提高酶法制备葡甘露低聚糖得率,并阐明其对肠道微生物增殖的作用,研究了不同碳源诱导物对甘露聚糖酶酶系组成以及葡甘露聚糖酶解过程中工艺参数对葡甘露低聚糖得率的影响,研究了葡甘露低聚糖对典型肠道微生物的增殖作用及其代谢产物... 为提高酶法制备葡甘露低聚糖得率,并阐明其对肠道微生物增殖的作用,研究了不同碳源诱导物对甘露聚糖酶酶系组成以及葡甘露聚糖酶解过程中工艺参数对葡甘露低聚糖得率的影响,研究了葡甘露低聚糖对典型肠道微生物的增殖作用及其代谢产物。结果表明,微晶纤维素是里氏木霉合成甘露聚糖酶的最佳碳源诱导物,里氏木霉以10 g/L微晶纤维素为诱导物产酶,β-甘露聚糖酶活力为3.902 U/mL,β-甘露糖苷酶活力为0.019 U/mL,两者酶活比为205.4∶1.0。15 g/L葡甘露聚糖在甘露聚糖酶用量10 U/g、50℃、pH 4.8条件下水解8 h,葡甘露低聚糖得率可达73.70%,酶对葡甘露低聚糖的选择性为85.60%。以3 g/L葡甘露低聚糖为碳源的肠道微生物进行体外培养,结果显示长双歧杆菌等14种有益菌能有效利用葡甘露低聚糖进行增殖和代谢,产生短链脂肪酸,而平肠球菌等3种潜在致病菌几乎不能利用葡甘露低聚糖;长双歧杆菌(Bifidobaterium longum ATCC15697)和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B-4495)的增殖效果最好,分别增殖了27.0和19.5倍,生成的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和乳酸)浓度分别为(78.5±3.5)和(42.6±2.6)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甘露 葡甘露低 甘露 肠道微生物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木糖和包膜丁酸钠对肉鸡肠道发育、肠黏膜免疫功能和盲肠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罗丹 李蛟龙 +2 位作者 邢通 张林 高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1-140,共10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聚木糖(XOS)和包膜丁酸钠(CSB)对肉鸡肠道发育、黏膜免疫和盲肠微生物的影响。[方法]采用2×2双因子试验设计,在基础日粮设2个XOS添加水平(0和150 mg·kg^(-1))和2个CSB添加水平(0和400 mg·kg^(-1)...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聚木糖(XOS)和包膜丁酸钠(CSB)对肉鸡肠道发育、黏膜免疫和盲肠微生物的影响。[方法]采用2×2双因子试验设计,在基础日粮设2个XOS添加水平(0和150 mg·kg^(-1))和2个CSB添加水平(0和400 mg·kg^(-1))。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的罗斯308肉鸡192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Con组(对照,基础日粮)、XOS组(150 mg·kg^(-1)XOS)、CSB组(400 mg·kg^(-1)CSB)及XOS+CSB组(150 mg·kg^(-1)XOS+400 mg·kg^(-1)CSB),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试验期42 d。[结果]添加CSB可显著降低十二指肠、回肠的相对长度,增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单位长度质量,XOS和CSB对回肠的单位长度质量存在互作效应(P<0.05);添加XOS显著提高空肠、回肠的上皮内淋巴细胞(IEL)和空肠IgA阳性(IgA^(+))细胞数量,添加CSB显著提高小肠的上皮内淋巴细胞(IEL)和十二指肠、回肠的IgA^(+)细胞数量,且两者对回肠IEL数量存在互作效应(P<0.05);添加XOS可显著降低空肠和回肠干扰素γ(IFN-γ)、Toll样受体2(TLR2)mRNA表达水平,添加CSB可显著降低空肠白介素1β(IL-1β)以及回肠IL-1β、IFN-γmRNA表达水平,且两者对回肠的IL-1β表达水平存在互作效应(P<0.05);添加XOS可显著增加盲肠双歧杆菌数量(P<0.05),添加CSB有增加双歧杆菌的趋势(0.05<P<0.10)。[结论]日粮中添加低聚木糖和包膜丁酸钠能促进肠道发育,增加肠黏膜IEL和IgA^(+)细胞数量,调节肠黏膜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促进肠道有益菌增殖,增强肠黏膜免疫功能,且两者对回肠发育和IEL数量有一定的互作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包膜丁酸钠 肠黏膜免疫 盲肠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