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2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基于Web的金融多层聚类系统 被引量:2
1
作者 梅永国 杨杰 陈文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816-1820,共5页
介绍了一个基于 Web的用于金融数据挖掘的多层聚类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该系统基于金融比率对香港、大陆股市中的上市公司进行了聚类分析 .它采用 3层的体系结构 ,即用户层、应用层和数据库层 .应用层使用了 Java Servlet、Java Script和 ... 介绍了一个基于 Web的用于金融数据挖掘的多层聚类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该系统基于金融比率对香港、大陆股市中的上市公司进行了聚类分析 .它采用 3层的体系结构 ,即用户层、应用层和数据库层 .应用层使用了 Java Servlet、Java Script和 JDBC等编程技术 .系统数据库中存储了大量的金融数据 ,并实现了 2 4个金融比率的计算和存储 ,用户还可以自己定义新的金融比率和众多金融比率之间构成层次关系 .用户可以在不同的比率层次上对公司聚类 ,显然 ,采用多层次的聚类比单层次聚类有明显的优越性 .测试结果表明 ,该系统灵活、快速、扩展性好、结果易理解 ,有助于金融专家和有经验的投资者进行正确分析和合理投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多层聚类系统 数据挖掘 分析 金融比率 WEB JAVASERVLET JDBC DATAB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长城沿线军事聚落的空间形态类型研究——以“中三边”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魏伟 刘立阳 +1 位作者 牛赵松 谯素芳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108,120,共13页
明长城沿线军事聚落的空间形态是完善防御体系、适应地理环境、满足功能需求的外在表现,相比其他聚落更具复杂性、典型性和特殊性。以明“九边”的“中三边”227座军事聚落为例,构建了包含防御体系和空间形态的数据库,选取边界、轴线、... 明长城沿线军事聚落的空间形态是完善防御体系、适应地理环境、满足功能需求的外在表现,相比其他聚落更具复杂性、典型性和特殊性。以明“九边”的“中三边”227座军事聚落为例,构建了包含防御体系和空间形态的数据库,选取边界、轴线、节点3项要素,解析紧凑度、延伸率、形状指数、轴线数量、节点数量5项指标,采用系统聚类方法,依据空间分布和功能承载总结出腹地功能复合型、近边联动指挥型、沿边军事防御型、临界区域交通型4种基本类型,进一步依据形态识别和类型认知探讨了系统、形胜、礼制、实用4个方面的聚落营建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 空间形态 系统 营建智慧 中三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聚类法的含新能源电力系统分区策略 被引量:3
3
作者 韩平平 郭佳林 +1 位作者 董玮 王正风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120,共7页
为实现含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惯量分布特性的有效评估,提出一种基于系统聚类法的含新能源电力系统分区策略。首先分析新能源机组惯量与同步机组惯量之间的差异;其次构建节点惯量响应模型,分析节点惯量相关因素的特性;然后通过主成分分析对... 为实现含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惯量分布特性的有效评估,提出一种基于系统聚类法的含新能源电力系统分区策略。首先分析新能源机组惯量与同步机组惯量之间的差异;其次构建节点惯量响应模型,分析节点惯量相关因素的特性;然后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影响节点惯量的主导变量进行降维,将降维后的变量应用系统聚类法对节点进行聚类分区;最后通过系统辨识得到区域惯量,评判出整个系统惯量的空间分布。在仿真软件中搭建改进的IEEE 10机39节点模型验证了分区策略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新能源电力系统 惯量分区 系统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DI和系统聚类的电力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施应玲 余欣玥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29,共8页
电力行业作为直接使用一次能源的最大部门,是落实我国碳减排目标的重点行业。为厘清电力行业碳排放的主要驱动或抑制来源,论文构建了LMDI模型,从国家及省域两个层面对2006—2020年电力行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解。研究结果表明,从... 电力行业作为直接使用一次能源的最大部门,是落实我国碳减排目标的重点行业。为厘清电力行业碳排放的主要驱动或抑制来源,论文构建了LMDI模型,从国家及省域两个层面对2006—2020年电力行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解。研究结果表明,从国家及省域两个层面来看,经济发展效应均为电力碳排放的主要促进因素,火电燃料转化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均为电力碳排放的抑制因素,电源结构效应、工业电耗强度效应在全国层面为电力碳排放的抑制因素,但在各省份中的影响效果及程度各有不同。论文以主要抑制因素为变量,利用系统聚类法将30个省份划分为六大区域,针对各区域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提出了因地制宜的减排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行业 碳排放 影响因素 LMDI模型 Q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ard系统聚类的中国农用地整治实施状况分析 被引量:37
5
作者 项晓敏 金晓斌 +2 位作者 杜心栋 孙伟 周寅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57-265,共9页
为科学分析当前中国农用地整治的实施特征和空间格局特点,厘清实施状态与规划目标的协调状态,该文基于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信息,以县域为研究单元,通过整治强度、整治潜力和整治难度3项指标,采用Ward系统聚类法,对2006-2012年中国农用地整... 为科学分析当前中国农用地整治的实施特征和空间格局特点,厘清实施状态与规划目标的协调状态,该文基于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信息,以县域为研究单元,通过整治强度、整治潜力和整治难度3项指标,采用Ward系统聚类法,对2006-2012年中国农用地整治实施状况进行综合分区,并结合既定的规划目标,对实施状态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高整治强度区主要位于华北平原、三江平原、长江三角洲等传统农区;高整治潜力区主要位于青甘农牧区、黄土高原区等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高整治难度区主要位于秦巴山地和云贵高原等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区。2)研究期内中国农用地整治实施状态可划分为"中高-低-中"(Ⅰ类)、"中-中低-中"(Ⅱ类)、"中高-中高-中高"(Ⅲ类)、"低-中-高"(Ⅳ类)和"高-中低-中"(Ⅴ类)等5种类型,其中以Ⅲ类最为集中,Ⅰ类和Ⅱ类次之,Ⅳ类、Ⅴ类数量较少且分布零散。3)从实施状态与整治规划的协调性看,实施现状与规划确定的农用地整治重点区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县,以及基本农田整治重大工程等重点任务,均存在一定偏差;从与表征经济发展、粮食生产、土地整治活动的分区对比来看,区域差异不甚明显,整治重点尚不突出。该研究成果可为中国土地整治规划评价和宏观制度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整治 规划 农用地 实施状态 协调性 Ward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聚类逐步判别法对皖北矿区突水水源的分析 被引量:30
6
作者 殷晓曦 许光泉 +1 位作者 桂和荣 陈陆望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8-61,共4页
以Ca2+、Mg2+、K++Na+、Cl-、SO42-、CO32-、HCO3-、pH值与TDS的测试结果为指标,对皖北矿区四含、煤系、太灰、奥灰4个主要突水含水层系统分别进行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筛选出能代表各含水层水化学特征的水样进行逐步判别分析,并从中... 以Ca2+、Mg2+、K++Na+、Cl-、SO42-、CO32-、HCO3-、pH值与TDS的测试结果为指标,对皖北矿区四含、煤系、太灰、奥灰4个主要突水含水层系统分别进行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筛选出能代表各含水层水化学特征的水样进行逐步判别分析,并从中选出了SO42-与TDS两种标型组分,建立了皖北矿区突水水源的判别模型,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判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 系统 逐步判别 突水水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聚类法在水库汛期分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58
7
作者 高波 刘克琳 +1 位作者 王银堂 胡四一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共5页
针对水库控制流域汛期分期的实际问题,研究提出了采用多因子、基于模糊相似矩阵的系统聚类分析方法,避免了以往研究采用单因子进行分析带来的片面性.文章以滦河流域为实例,选用描述流域降雨和洪水特性的6个因子,计算论域元素之间的相似... 针对水库控制流域汛期分期的实际问题,研究提出了采用多因子、基于模糊相似矩阵的系统聚类分析方法,避免了以往研究采用单因子进行分析带来的片面性.文章以滦河流域为实例,选用描述流域降雨和洪水特性的6个因子,计算论域元素之间的相似系数,以构成模糊相似矩阵,然后通过系统聚类分析,进行了汛期的分期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更具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资源 汛期分期 分析 系统 滦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瘟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及系统聚类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刘中华 余华 +3 位作者 方树民 许泳清 邱永祥 蔡南通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66-1073,共8页
甘薯瘟田间自然诱发病圃法是目前自然接种类应用最广的方法,成本低、操作简便。国家甘薯产业体系"薯瘟病综合防治试验示范基地"代表性好、菌系单一,年度鉴定结果稳定可靠。2010—2012年对572份不同来源的甘薯品种进行抗瘟鉴定... 甘薯瘟田间自然诱发病圃法是目前自然接种类应用最广的方法,成本低、操作简便。国家甘薯产业体系"薯瘟病综合防治试验示范基地"代表性好、菌系单一,年度鉴定结果稳定可靠。2010—2012年对572份不同来源的甘薯品种进行抗瘟鉴定,结果表明参试品种除2010年鉴定出高抗(HR)水平的品系外,2011—2012年均未鉴定出高抗品系,抗病至高感材料在3年的连续鉴定中均有出现;其中对照品种新种花连续3年鉴定结果均为高感(HS),金山57在2010—2012的3年中分别表现为中抗(MR)、高感(HS)和感病(S),湘薯75-55在2010—2011年表现为抗病(R),2012年表现为中抗(MR);对照品种鉴定结果相对稳定,说明该病圃作为抗性筛选基地对甘薯后代品系进行抗瘟筛选有益于降低抗病育种的盲目性和年限;同时以3个对照品种在病圃中设置一定的试验区,鉴定后根据其病情数据开展系统聚类分析,发现试验区块中的对照品种发病相对稳定,但不同区块发病略有不同,尚待采取合理措施优化病圃内菌落分布,提高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瘟 自然诱发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及系统聚类的县域电网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50
9
作者 孙义豪 李秋燕 +4 位作者 丁岩 全少理 关朝杰 杨德帅 胡钋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0-36,共7页
对多个县域电网进行统筹优化建设时,县域电网评价体系会直接影响建设方案的制定。传统电网评价体系常常表现为细致度不够、主观性较大,因而现实指导性不强。因此,建立了一套县域电网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 对多个县域电网进行统筹优化建设时,县域电网评价体系会直接影响建设方案的制定。传统电网评价体系常常表现为细致度不够、主观性较大,因而现实指导性不强。因此,建立了一套县域电网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进行微观剖析,应用系统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实现宏观引导。其中,通过主成分分析实现对多元评价指标进行降维、去相关性处理,对各评价指标赋予不含主观因素的主成分权重,从而建立县域电网综合评价体系,并得出能反映县域电网在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适应性、优质性这五个性质上优劣程度的分数及排名。再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这些得分逐性逐层地进行聚类,以不同层面的系统聚类结果回溯定位于与之相应的由主成分分析法得出的排名,从而对县域电网不同指标模块的薄弱所在聚类研究,并结合当地县域负荷及经济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路径。应用结果表明,将主成分分析法及系统聚类分析法有机结合来对县域电网进行综合评价是切实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电网 评价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 系统 SPSS 多层感知器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聚类方法在城市火灾形势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廖曙江 刘方 翁庙成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6年第5期688-690,共3页
基于1997-2004年某市主城区火灾数据,采用主成分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主城区的火灾情况进行了研究,为正确分析城市火灾形势提供量化方法。
关键词 火灾 系统 火灾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聚类的林地内采育目标识别与分类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典 刘晋浩 王建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3-177,共5页
为了避免多功能林木联合采育装备的采育工作装置的误操作,利用激光扫描仪获取林地内采育作业环境内的目标数据,运用基于腐蚀和聚类原理的滤波算法过滤原始扫描数据的背景噪声,获取扫描目标的轮廓数据。并假设所有目标为标准圆,利用最小... 为了避免多功能林木联合采育装备的采育工作装置的误操作,利用激光扫描仪获取林地内采育作业环境内的目标数据,运用基于腐蚀和聚类原理的滤波算法过滤原始扫描数据的背景噪声,获取扫描目标的轮廓数据。并假设所有目标为标准圆,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目标半径,平均误差小于4.29mm。采用一种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系统聚类方法对拟合结果数据进行分类,区分采育目标立木和大型障碍物。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区分林地内的拟合半径小于384mm采育目标立木与拟合半径大于774mm的大型障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收获装备 统计方法 激光测量 最小二乘拟合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系统聚类挖掘算法及其实现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夫涛 张雷 艾波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41-42,113,共3页
基于统计的系统聚类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数据挖掘算法,但单纯的样本系统聚类有一些局限;该文提出一种多重系统聚类模型及其算法实现,将变量聚类和样本聚类结合起来,使分类性能有了较大提高.
关键词 系统 数据挖掘 知识发现 多重系统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聚类方法划分中国PM2.5防治区域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杨 单春艳 +5 位作者 白志鹏 任丽红 孟露露 吴晓璇 赵佳佳 李洋阳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8-145,共8页
中国各城市细颗粒物(PM_(2.5))环境空气质量差异较大,呈现明显的区域污染特征。合理划分PM_(2.5)污染防治区域、开展区域性大气环境管理,是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重要途径。根据2015年全国108个重点城市大气PM_(2.5)的日均浓度数据,使用系... 中国各城市细颗粒物(PM_(2.5))环境空气质量差异较大,呈现明显的区域污染特征。合理划分PM_(2.5)污染防治区域、开展区域性大气环境管理,是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重要途径。根据2015年全国108个重点城市大气PM_(2.5)的日均浓度数据,使用系统聚类方法对各城市的PM_(2.5)全年污染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划分出不同防治区域。依据聚类分析的3项原则,综合比较4种不同聚类方法及结果,最后提出可以划分出8个PM_(2.5)污染防治区域:a赣鄂湘接壤地区(长株潭及周边城市),b成渝及周边地区,c粤桂地区,d闽浙沿海城市群,e东三省地区,f长三角地区,g山东及周边地区,h京津冀、山西中北部、陕西关中城市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PM2.5 区域 环境空气质量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聚类-加权马尔科夫耦合模型滑坡预警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东 杜涵 王前领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83-1794,共12页
滑坡的非线性运动规律及演化过程中表现出的随机性态一直是滑坡灾害预测研究的难点之一。针对现有滑坡预警理论与方法仍存在的可信度较低、错误率高及预警不及时等问题,基于马尔科夫链理论和系统聚类基本思想,视滑坡过程中的位移速度演... 滑坡的非线性运动规律及演化过程中表现出的随机性态一直是滑坡灾害预测研究的难点之一。针对现有滑坡预警理论与方法仍存在的可信度较低、错误率高及预警不及时等问题,基于马尔科夫链理论和系统聚类基本思想,视滑坡过程中的位移速度演变为马尔科夫过程,运用聚类分析将GPS速度观测信号转换为状态信号,从随机过程角度对滑坡位移加速度a>0这一滑坡判据进行了新的描述。认为当监测获得的前日、当日位移速度以及预测获得的次日位移速度状态均为“异常”,且动态样本的位移速度均值和标准差持续增大时,预示着滑坡即将发生;在兼顾应规避滑坡预警滞后性的同时,还考虑了预警模型的降噪能力及可信度等3方面需求,提出了以预警区域敏感度、预警正确率与预测共识率为评估函数来检验滑坡预警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进而提出了系统聚类-加权马尔科夫链耦合滑坡预警方法;结合平庄西露天煤矿顶帮“4·17”滑坡工程实例,以GPS表面位移监测数据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对该滑坡预警方法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采用该滑坡预警方法,不仅可及时、准确的确定滑坡预警时刻,还可体现滑坡启动、发生、发展在区域上的动态演变过程;对于平庄西露天煤矿的“4·17”滑坡,最佳样本容量为20,此时的平均7 d预警敏感度为84%,对全部监测点的期望预警正确率为93%,平均预测共识率为76%,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判据 预警模型 马尔科夫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聚类的自动知识获取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纪雯 王建辉 +3 位作者 顾树生 王峰 张旭隆 曹言敬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27-1532,共6页
知识库是存储知识的机构,它是专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认识过程的不断进步,知识库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其中,知识获取是建造知识库的关键问题。为此,从知识本身出发,改变知识获取的固有流程,提出一种基于系统聚类的知识自动获... 知识库是存储知识的机构,它是专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认识过程的不断进步,知识库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其中,知识获取是建造知识库的关键问题。为此,从知识本身出发,改变知识获取的固有流程,提出一种基于系统聚类的知识自动获取方法,首先检测知识库中的知识量,当知识不足时,启动系统聚类算法,对案例库中知识强度大于或等于最小知识强度的知识进行聚类合并,获取新知识,并将其存储在知识库中,从而实现知识库的自动补充和更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知识自动获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知识获取 系统 知识量 知识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函数型数据的分步系统聚类算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郭均鹏 王梅南 +1 位作者 高成菊 戴晖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14-820,共7页
函数型数据能够反映数据的内在规律,利用该特点可以挖掘数据更多的潜在信息。在对传统聚类算法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将导函数距离引入函数型数据的聚类中,设计了函数型数据的分步系统聚类算法,给出了算法的具体步骤。利用随机模拟对算... 函数型数据能够反映数据的内在规律,利用该特点可以挖掘数据更多的潜在信息。在对传统聚类算法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将导函数距离引入函数型数据的聚类中,设计了函数型数据的分步系统聚类算法,给出了算法的具体步骤。利用随机模拟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并针对40个国家41年的人均GDP数据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对函数型数据进行有效聚类。此外,基于此算法提出了一种函数型数据的数据补齐方法,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能够对函数型数据进行有效地补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型数据 算法 系统 分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rd系统聚类法在多变量分层抽样技术中的运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赵骅 朱莉华 刘丹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分层抽样技术 多变量 系统 样本单位 合理分配 变异 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系统聚类法快速测定煤炭品质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颖娜 吴楠 +1 位作者 王宇亮 徐志彬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62,共4页
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95个煤炭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并提取主成分.将提取的主成分与煤炭的发热量、灰分、挥发份、含硫量和全水分共同作为变量,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将样品数据聚类为4组,同时剔除异常样本.对聚类后的各组数据采用... 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95个煤炭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并提取主成分.将提取的主成分与煤炭的发热量、灰分、挥发份、含硫量和全水分共同作为变量,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将样品数据聚类为4组,同时剔除异常样本.对聚类后的各组数据采用多元散射校正、二阶导数、诺里斯导数平滑进行预处理,建立偏最小二乘定量分析模型.采用逐步筛选法,求得以发热量为变量的Bayes判别函数,交互验证结果表明判别函数稳定性良好.对未知样品发热量、灰分、挥发份、含硫量和全水分预测的决定系数分别达到0.992、0.927、0.938、0.778、0.978,说明模型预测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煤炭 最小偏二乘 系统 判别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差最大化和Ward系统聚类的医疗服务水平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薛宇 吴凤平 +1 位作者 王长青 林振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86-88,共3页
为了促进江苏省各地区医疗服务水平协调发展,文章对2010年江苏省各地区医疗服务水平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离差最大化方法求出江苏省各地区医疗服务水平的综合评价值和排名;采用Ward系统聚类的方法对各地区服务水平进行归类,并从服务条... 为了促进江苏省各地区医疗服务水平协调发展,文章对2010年江苏省各地区医疗服务水平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离差最大化方法求出江苏省各地区医疗服务水平的综合评价值和排名;采用Ward系统聚类的方法对各地区服务水平进行归类,并从服务条件与服务效果两个方面分析各地区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为江苏省医疗事业发展与改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差最大化法 Ward系统 医疗服务水平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聚类方法对仿毛织物风格的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冯建永 段亚峰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4-59,共6页
通过系统聚类方法对化纤仿毛织物的风格进行研究,分析了9种仿毛织物的面密度、经纬纱线密度、经纬纱捻度、经纬向织造缩率和织物的经纬密度,利用FAST织物风格仪分别测试织物的压缩性能、弯曲性能、拉伸性能、剪切性能、可成形性、松弛... 通过系统聚类方法对化纤仿毛织物的风格进行研究,分析了9种仿毛织物的面密度、经纬纱线密度、经纬纱捻度、经纬向织造缩率和织物的经纬密度,利用FAST织物风格仪分别测试织物的压缩性能、弯曲性能、拉伸性能、剪切性能、可成形性、松弛收缩性能、湿膨胀性能以及回复性能。利用离差平方和法将这9类仿毛织物系统聚类成3种,探讨了这3类仿毛织物的设计特点和风格特征,并且根据此结论用来指导仿毛织物的生产及产品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仿毛 风格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