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考虑数据类大小和密度差异的模糊聚类有效性指标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开乐 杨善林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6-313,共8页
聚类有效性指标用于评价聚类质量和确定最佳聚类数,针对包含大小和密度差异性较大数据类的数据集,在分析了传统模糊聚类有效性指标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同时考虑紧致性、重叠度和分离性的聚类有效性指标COS。类内紧致性用一定阈... 聚类有效性指标用于评价聚类质量和确定最佳聚类数,针对包含大小和密度差异性较大数据类的数据集,在分析了传统模糊聚类有效性指标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同时考虑紧致性、重叠度和分离性的聚类有效性指标COS。类内紧致性用一定阈值内的隶属度之和与最大类内距离之比表示,一定阈值内各样本同属于两个类的隶属度差异反映了这两个类的重叠度,类间分离性的度量为最小类间距离,使COS指标值最大的聚类数即为最佳聚类数。在四个人工数据集和iris真实数据集上利用模糊C均值算法进行聚类实验的结果表明,COS指标可以有效发现小类和低密度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C均值 聚类有效性指标 大小和密度 COS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模糊C均值算法的MAME聚类有效性指标 被引量:1
2
作者 唐益明 陈仁好 李冰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45-956,共12页
聚类有效性指标可用来评估聚类结果的有效性,并且帮助判别聚类的类别数。现有的面向模糊C均值算法的聚类有效性指标存在对于类内紧致性的刻画不太到位、对于类间分离性的度量刻画不够准确的问题。为此,基于类内紧致性和类间分离性两个... 聚类有效性指标可用来评估聚类结果的有效性,并且帮助判别聚类的类别数。现有的面向模糊C均值算法的聚类有效性指标存在对于类内紧致性的刻画不太到位、对于类间分离性的度量刻画不够准确的问题。为此,基于类内紧致性和类间分离性两个角度着手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聚类有效性指标——考虑最大值和均值的指标(maximum-mean,MAME)。首先,考虑了整个数据集的综合特征,计算分别分为K类和1类的情况的比值,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紧致性度量表达式。其次,引入最大聚类中心距离和平均聚类中心距离,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离性度量方法。最后,从模糊紧致性度量表达式、分离性度量方法出发,提出了MAME指标。面向5个UCI数据集和6个人工数据集,和9个聚类有效性指标(包括CH、DB、NPC、PE、FSI、XBI、NPE、WLI和I指标)一起进行了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指标的准确性、稳定性,说明了MAME指标的鲁棒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 模糊C均值 聚类有效性指标 内部指标 外部指标 紧致性 分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密度参数与中心替换的改进K-means算法及新聚类有效性指标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亚迪 孙悦 +1 位作者 刘锋 朱二周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1-132,共12页
聚类是一种经典的数据挖掘技术,它在模式识别、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聚类分析,目标数据集的深层次结构可以被有效地发掘出来。作为一种常用的划分聚类算法,K-means具有实现简单、能够处理大型数据等优点... 聚类是一种经典的数据挖掘技术,它在模式识别、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聚类分析,目标数据集的深层次结构可以被有效地发掘出来。作为一种常用的划分聚类算法,K-means具有实现简单、能够处理大型数据等优点。然而,受收敛规则的影响,K-means算法仍然存在着对初始类簇中心的选取非常敏感、不能很好地处理非凸型分布和有离群值的数据集等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度参数和中心替换的改进K-means算法DC-Kmeans。该算法采用数据对象的密度参数来逐步确定初始类簇中心,使用中心替换方法更新偏离实际位置的初始中心,因而比传统聚的类算法更加精确。为了获得最佳聚类效果,文中同时提出了一个能够对聚类结果进行有效评价的新聚类有效性指标SCVI和一个能够快速获得目标数据集最佳类簇数的新算法OCNS。实验结果表明,所提聚类方法对各种类型的数据集都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 聚类有效性指标 最佳簇数 簇中心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模糊聚类有效性指标 被引量:9
4
作者 耿嘉艺 钱雪忠 周世兵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01-1005,共5页
模糊聚类是模式识别、机器学习和图像处理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是最常用的模糊聚类实现算法。该算法需要预先给定聚类数才能对数据集进行聚类。提出了一种新的聚类有效性指标,对聚类结果进行有效性验证。该指标从... 模糊聚类是模式识别、机器学习和图像处理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是最常用的模糊聚类实现算法。该算法需要预先给定聚类数才能对数据集进行聚类。提出了一种新的聚类有效性指标,对聚类结果进行有效性验证。该指标从划分熵、隶属度、几何结构角度,定义了紧凑度、分离度、重叠度三个重要特征测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最佳聚类数确定方法。将新聚类有效性指标与传统有效性指标在六个人工数据集和三个真实数据集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指标和方法能够有效地对聚类结果进行评估,适合确定样本的最佳聚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C-均值 聚类有效性指标 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多目标优化算法的模糊聚类有效性指标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崔国楠 王立松 +3 位作者 康介祥 高忠杰 王辉 尹伟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97-203,共7页
模糊聚类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对复杂数据集进行分析,由于模糊聚类算法的种类繁多且聚类结果会随着输入的聚类个数的不同而改变,使得模糊聚类算法产生的结果不准确,因此,要获得准确的聚类结果必须确定模糊聚类个数k。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是... 模糊聚类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对复杂数据集进行分析,由于模糊聚类算法的种类繁多且聚类结果会随着输入的聚类个数的不同而改变,使得模糊聚类算法产生的结果不准确,因此,要获得准确的聚类结果必须确定模糊聚类个数k。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是利用多种模糊聚类有效性指标来确定最优聚类个数k,但是诸如SSD,PBM等模糊聚类指标会随着划分的聚类个数k的增加而单调递减,导致聚类个数k不准确。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结合多目标优化算法的模糊聚类有效性指标(A Validity Index of Fuzzy Clustering Combined with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Algorithm,OSACF),将模糊聚类度量指标与多目标优化算法(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Algorithm,MOEA)相结合来解决聚类最优个数k的问题。与使用聚类有效性指标不同,OSACF通过建立聚类个数k与聚类度量指标之间的双目标模型并使用MOEA优化该双目标模型来确定最优聚类个数k,避免了聚类有效性指标趋于单调递减的影响。另一方面,OSACF使用形态形似距离替代传统的欧氏距离度量,避免了聚类形状对计算聚类k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OSACF结合MOEA得到的最优模糊聚类个数k比已有的聚类有效性指标获得的结果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有效性指标 模糊 多目标优化算法 模糊个数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密度思想和聚类有效性指标改进的K-means算法 被引量:9
6
作者 马钰 莫路锋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17期120-123,共4页
K-means算法是常用的一种聚类分析算法。通常预先选取一个k值,然后再通过选取初始聚类中心进行聚类,直到结果不再收敛。但是传统K-means算法存在k值和初始中心点如何选取的问题,因此针对这一缺陷进行改进。通过密度参数的计算和考虑样... K-means算法是常用的一种聚类分析算法。通常预先选取一个k值,然后再通过选取初始聚类中心进行聚类,直到结果不再收敛。但是传统K-means算法存在k值和初始中心点如何选取的问题,因此针对这一缺陷进行改进。通过密度参数的计算和考虑样本之间距离因素来选取初始聚类中心,并且对聚类有效性指标DBI进行改进,得到新的聚类有效性指标函数IDBI来分析不同k值下的聚类结果,从而得出最佳聚类数。结果表明,IDBI值普遍比DBI小,更加趋于稳定,因此该算法相比传统算法具有更好的收敛性以及更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EANS 密度思想 分析 初始中心选取优化 k值优化 IDBI聚类有效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eans聚类方法和Ⅰ Index聚类有效性检验指标的岩体结构面自动分组及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王俊智 杜朋召 牛兆轩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9-113,120,共6页
岩体结构面产状数据的统计分组是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工作中基础但十分重要的环节。常用的倾向、走向玫瑰花图和极点等密度图人为主观因素大,需借助合适的数学手段对结构面产状数据进行客观划分。基于Kmeans聚类方法和Ⅰ Index聚类有效... 岩体结构面产状数据的统计分组是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工作中基础但十分重要的环节。常用的倾向、走向玫瑰花图和极点等密度图人为主观因素大,需借助合适的数学手段对结构面产状数据进行客观划分。基于Kmeans聚类方法和Ⅰ Index聚类有效性检验指标,提出了一种岩体结构面自动分组方法,并开发了岩体结构面自动分组程序RDAP。通过与经典文献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分组方法的可靠性。最后,以某工程为例,使用RDAP对实测涌水裂隙资料进行了预处理,初步计算了灌浆钻孔的最佳方位,为工程涌水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结构面 自动分组 K-means方法 IIndex有效性检验指标 RDAP 灌浆钻孔 最佳方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means算法最佳聚类数确定方法 被引量:145
8
作者 周世兵 徐振源 唐旭清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95-1998,共4页
K-means聚类算法是以确定的类数k为前提对数据集进行聚类的,通常聚类数事先无法确定。从样本几何结构的角度设计了一种新的聚类有效性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确定K-means算法最佳聚类数的方法。理论研究和实验结果验证了以上算... K-means聚类算法是以确定的类数k为前提对数据集进行聚类的,通常聚类数事先无法确定。从样本几何结构的角度设计了一种新的聚类有效性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确定K-means算法最佳聚类数的方法。理论研究和实验结果验证了以上算法方案的有效性和良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EANS 聚类有效性指标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率的K-means最佳聚类数确定算法 被引量:66
9
作者 王勇 唐靖 +1 位作者 饶勤菲 袁巢燕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31-1335,共5页
针对K-means聚类算法通常无法事先设定聚类数,而人为设定初始聚类数目容易导致聚类结果不够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高效率的K-means最佳聚类数确定算法。该算法通过样本数据分层来得到聚类数搜索范围的上界,并设计了一种聚类有效性指... 针对K-means聚类算法通常无法事先设定聚类数,而人为设定初始聚类数目容易导致聚类结果不够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高效率的K-means最佳聚类数确定算法。该算法通过样本数据分层来得到聚类数搜索范围的上界,并设计了一种聚类有效性指标来评价聚类后类内与类间的相似性程度,从而在聚类数搜索范围内获得最佳聚类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快速、高效地获得最佳聚类数,对数据集聚类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EANS 数据分层 聚类有效性指标 相似性程度 最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K-均值算法最佳聚类数确定方法 被引量:93
10
作者 周世兵 徐振源 唐旭清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7-31,共5页
K-均值聚类算法是以确定的类数k和随机选定的初始聚类中心为前提对数据集进行聚类的。通常聚类数k事先无法确定,随机选定的初始聚类中心容易使聚类结果不稳定。提出了一种新的确定K-均值聚类算法的最佳聚类数方法,通过设定AP算法的参数,... K-均值聚类算法是以确定的类数k和随机选定的初始聚类中心为前提对数据集进行聚类的。通常聚类数k事先无法确定,随机选定的初始聚类中心容易使聚类结果不稳定。提出了一种新的确定K-均值聚类算法的最佳聚类数方法,通过设定AP算法的参数,将AP算法产生的聚类数作为聚类数搜索范围的上界kmax,并通过选择合适的有效性指标Silhouette指标,以及基于最大最小距离算法思想设定初始聚类中心,分析聚类效果,确定最佳聚类数。仿真实验和分析验证了以上算法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均值 聚类有效性指标 初始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邻传播算法的最佳聚类数确定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周世兵 徐振源 唐旭清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5-228,共4页
在聚类分析中,决定聚类质量的关键是确定最佳聚类数。提出采用聚类效果较好的近邻传播聚类算法对样本进行聚类,运用6种聚类有效性指标分别对聚类结果进行有效性分析,以确定最佳聚类数。具体分析了这些有效性指标,并改进了IGP指标确定最... 在聚类分析中,决定聚类质量的关键是确定最佳聚类数。提出采用聚类效果较好的近邻传播聚类算法对样本进行聚类,运用6种聚类有效性指标分别对聚类结果进行有效性分析,以确定最佳聚类数。具体分析了这些有效性指标,并改进了IGP指标确定最佳聚类数的方法。针对8个数据集,通过实验比较这些指标的性能。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近邻传播聚类算法,IGP指标确定最佳聚类数的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邻传播 聚类有效性指标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划分的最佳聚类数确定方法 被引量:82
12
作者 陈黎飞 姜青山 王声瑞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2-72,共11页
确定数据集的聚类数目是聚类分析中一项基础性的难题.常用的trail-and-error方法通常依赖于特定的聚类算法,且在大型数据集上计算效率欠佳.提出一种基于层次思想的计算方法,不需要对数据集进行反复聚类,它首先扫描数据集获得CF(clusteri... 确定数据集的聚类数目是聚类分析中一项基础性的难题.常用的trail-and-error方法通常依赖于特定的聚类算法,且在大型数据集上计算效率欠佳.提出一种基于层次思想的计算方法,不需要对数据集进行反复聚类,它首先扫描数据集获得CF(clusteringfeature,聚类特征)统计值,然后自底向上地生成不同层次的数据集划分,增量地构建一条关于不同层次划分的聚类质量曲线;曲线极值点所对应的划分用于估计最佳的聚类数目.另外,还提出一种新的聚类有效性指标用于衡量不同划分的聚类质量.该指标着重于簇的几何结构且独立于具体的聚类算法,能够识别噪声和复杂形状的簇.在实际数据和合成数据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的性能优于新近提出的其他指标,同时大幅度提高了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有效性指标 统计指标 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WiFi室内定位的自适应仿射传播聚类算法 被引量:10
13
作者 胡久松 刘宏立 +1 位作者 肖郭璇 徐琨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889-2895,共7页
在室内覆盖的大量的WiFi信号可以用来室内定位。尽管很多WiFi室内定位技术被提出,但其定位精度仍然未达到实际应用的需求。针对这个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自适应仿射传播聚类(AAPC)算法用以提高WiFi指纹的聚类质量,从而提高定位精度。AAPC... 在室内覆盖的大量的WiFi信号可以用来室内定位。尽管很多WiFi室内定位技术被提出,但其定位精度仍然未达到实际应用的需求。针对这个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自适应仿射传播聚类(AAPC)算法用以提高WiFi指纹的聚类质量,从而提高定位精度。AAPC算法通过动态调整参数生成不同的聚类结果,然后采用聚类有效性指标筛选出其中最佳的。采集大量真实环境数据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AAPC算法产生的聚类结果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Fi室内定位 自适应仿射传播 聚类有效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关联测度的分裂式层次聚类算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韬伟 金炜东 李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6-301,共6页
为估计数据集的聚类数目及获得较好的聚类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灰关联测度的分裂式层次聚类算法.该算法用灰关联测度衡量数据对象之间的相似程度,以基于密度扩展的方式自顶向下分裂成不同层次的数据集划分;然后,根据灰关联测度定义聚类... 为估计数据集的聚类数目及获得较好的聚类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灰关联测度的分裂式层次聚类算法.该算法用灰关联测度衡量数据对象之间的相似程度,以基于密度扩展的方式自顶向下分裂成不同层次的数据集划分;然后,根据灰关联测度定义聚类有效性指标;最后将有效性指标曲线极值点对应的聚类划分用于估计最佳聚类数目.实际数据和合成数据集的实验表明,与FCM聚类相比,该算法的聚类正确率平均提高3.7%,并且能够识别任意形状的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关联测度 分析 层次 聚类有效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数据集中聚类数确定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红芳 李红岩 +1 位作者 刘颖 王晓东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9期8-11,共4页
在传统确定数据集聚类数算法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算法——MHC算法。该算法采用自底向上的策略生成不同层次的数据集划分,计算每个层次的聚类划分质量,通过聚类质量选择最佳的聚类数。还设计一种新的有效性指标——BIP指标,用于衡... 在传统确定数据集聚类数算法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算法——MHC算法。该算法采用自底向上的策略生成不同层次的数据集划分,计算每个层次的聚类划分质量,通过聚类质量选择最佳的聚类数。还设计一种新的有效性指标——BIP指标,用于衡量不同划分的聚类质量,该指标主要依托数据集的几何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准确地确定多维数据集中的最佳聚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数据集 聚类有效性指标 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采用新型聚类方法的最佳类簇数确定算法 被引量:9
16
作者 朱二周 孙悦 +3 位作者 张远翔 高新 马汝辉 李学俊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085-3103,共19页
聚类分析是统计学、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等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有效的聚类分析,数据集的内在结构与特征可以被很好地发掘出来.然而,无监督学习的特性使得当前已有的聚类方法依旧面临着聚类效果不稳定、无法对多种结构的数据集进行正确聚... 聚类分析是统计学、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等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有效的聚类分析,数据集的内在结构与特征可以被很好地发掘出来.然而,无监督学习的特性使得当前已有的聚类方法依旧面临着聚类效果不稳定、无法对多种结构的数据集进行正确聚类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将K-means算法和层次聚类算法的聚类思想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混合聚类算法K-means-AHC;其次,采用拐点检测的思想,提出了一个基于平均综合度的新聚类有效性指标DAS(平均综合度之差,difference of average synthesis degree),以此来评估K-means-AHC算法聚类结果的质量;最后,将K-means-AHC算法和DAS指标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寻找数据集最佳类簇数和最优划分的有效方法.实验将K-means-AHC算法用于测试多种结构的数据集,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不过多增加时间开销的同时,提高了聚类分析的准确性.与此同时,新的DAS指标在聚类结果的评价上要优于当前已有的常用聚类有效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 算法 聚类有效性指标 最佳簇数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GK聚类算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妨妨 钱雪忠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476-2479,共4页
针对传统GK聚类算法无法自动确定聚类数和对初始聚类中心比较敏感的缺陷,提出一种改进的GK聚类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基于类间分离度和类内紧致性的权和的新有效性指标来确定最佳聚类数;然后,利用改进的熵聚类的思想来确定初始聚类中心;... 针对传统GK聚类算法无法自动确定聚类数和对初始聚类中心比较敏感的缺陷,提出一种改进的GK聚类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基于类间分离度和类内紧致性的权和的新有效性指标来确定最佳聚类数;然后,利用改进的熵聚类的思想来确定初始聚类中心;最后,根据判定出的聚类数和新的聚类中心进行聚类。实验结果表明,新指标能准确地判断出类间有交叠的数据集的最佳聚类数,且改进后的算法具有更高的聚类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有效性指标 初始中心 GK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划分的密度优化聚类算法 被引量:7
18
作者 逄琳 刘方爱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34-1638,共5页
针对传统的聚类算法对数据集反复聚类,且在大型数据集上计算效率欠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划分的最佳聚类数和初始聚类中心确定算法——基于层次划分密度的聚类优化(CODHD)。该算法基于层次划分,对计算过程进行研究,不需要对数据集... 针对传统的聚类算法对数据集反复聚类,且在大型数据集上计算效率欠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划分的最佳聚类数和初始聚类中心确定算法——基于层次划分密度的聚类优化(CODHD)。该算法基于层次划分,对计算过程进行研究,不需要对数据集进行反复聚类。首先,扫描数据集获得所有聚类特征的统计值;其次,自底向上地生成不同层次的数据划分,计算每个划分数据点的密度,将最大密度点定为中心点,计算中心点距离更高密度点的最小距离,以中心点密度与最小距离乘积之和的平均值为有效性指标,增量地构建一条关于不同层次划分的聚类质量曲线;最后,根据曲线的极值点对应的划分估计最佳聚类数和初始聚类中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CODHD算法与预处理阶段的聚类优化(COPS)算法相比,聚类准确度提高了30%,聚类算法效率至少提高14.24%。所提算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 层次划分 最佳 初始中心 聚类有效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资源受限免疫系统结构故障分类算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悦 张力心 郭威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8-433,共6页
针对无监督结构故障检测与分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资源受限人工免疫算法的故障检测与分类方法.该算法将无标签样本数据作为抗体组成人工识别球ARB群体,ARB根据刺激值的大小进行选择、变异和分配B细胞等进化过程来提高ARB的质量,得到能... 针对无监督结构故障检测与分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资源受限人工免疫算法的故障检测与分类方法.该算法将无标签样本数据作为抗体组成人工识别球ARB群体,ARB根据刺激值的大小进行选择、变异和分配B细胞等进化过程来提高ARB的质量,得到能够反映数据结构的记忆ARB网络,实现对实测数据的分类.仿真结果表明,新的网络连接阈值计算方法使网络连接更有效,该算法能够实现有效的故障分类,并且引入Silhouette指标来判断网络稳定性和聚类效果,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故障诊断 无监督 人工免疫算法 资源受限 网络连接阈值 聚类有效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云图感兴趣区域自动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来旭 李国辉 赵福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0期230-233,共4页
卫星云图中人们感兴趣的区域(ROI)往往是各类云团,针对卫星云图内容的复杂性,利用直方图模糊加权C均值聚类方法实现云图的图像分割,对分割结果进行后处理,最终获取云图内的感兴趣区域。常规聚类方法需要人工指定类个数,影响了ROI提取过... 卫星云图中人们感兴趣的区域(ROI)往往是各类云团,针对卫星云图内容的复杂性,利用直方图模糊加权C均值聚类方法实现云图的图像分割,对分割结果进行后处理,最终获取云图内的感兴趣区域。常规聚类方法需要人工指定类个数,影响了ROI提取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引入修正聚类评价指标,基于该指标实现最佳类别个数的自动确定。云图分割是感兴趣区域提取过程的关键,采用的直方图模糊加权C均值聚类方法在原有算法基础上,引入样本权重概念,使得聚类过程更为合理;同时将聚类对象由原始像素转换为灰度直方图,提高了聚类过程执行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感兴趣区域提取方法能较为准确地分辨出陆地、水体、低云、中云、卷云、对流云六类区域,提取结果与客观实际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兴趣区域(ROI) 聚类有效性指标 阈值分割 C均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